岱宗夫如何武功,岱宗夫如何岱宗是誰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勧纷诜蛉绾挝涔Γ约搬纷诜蛉绾吾纷谑钦l對應(yīng)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有哪些人可以稱得上是梁山108將的祖師,他們分別有什么本事?
《水滸傳》自問世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對梁山108將的關(guān)注,無論金圣嘆這等學(xué)術(shù)大伽,還是街頭巷尾的百姓,都從各自角度進行解讀。以至于還出現(xiàn)了各種排行榜,如武功排行榜,產(chǎn)生了“馬上林沖,步下武松”這等經(jīng)典總結(jié)。
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水滸傳》非但沒被堙沒,反而總能煥發(fā)出“新綠”。以至于如今,當(dāng)我們再看梁山108將時,卻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了三位祖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到底都是哪幾位好漢。
一、時遷
梁山108將,可分為兩大部分,前36天罡屬于大伽,后72地煞是陪襯。但時遷卻來了個逆襲,其知名度,甚至超過了36天罡中的有些好漢。
究其原因,不僅是為時遷職業(yè)特殊,是個神偷,更重要的就在于時遷身上,有一股積極向上、樂觀豁達(dá)的因素在里面。
時遷出場在楊雄和石秀殺掉潘巧云之后,他全程目睹了一切,當(dāng)聽聞石秀和楊雄商議想上梁山時,時遷跳了出來,要跟著一起去,理由是:“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雞盜狗的勾當(dāng),幾時是了。跟隨的二位哥哥上山去,卻不好?”
歷來江湖中人都看不起雞鳴狗盜之輩,時遷顯然深知其味,因此積極要求進步,要做一位被尊重的好漢——從蟊賊到好漢,看似一小步,實則卻是脫胎換骨的改變。
時遷上了梁山后,很快就展現(xiàn)出其非同尋常的價值,依靠飛檐走壁的絕技,屢次為梁山立下大功。比如若無時遷盜甲,徐寧就上不了梁山,恐怕宋江等早被呼延灼的連環(huán)馬給踏平了。雖最終排名在107位,卻樂觀豁達(dá)地面對這一切,該怎么做還怎么做。
恐怕正是因時遷,不但身懷絕技,還體現(xiàn)出了“盜亦有道”的精髓。于是時遷被供奉為“盜賊祖師”,號“賊神菩薩”。時遷的逆襲,其實就是告訴我們:一個人,無論身處何種境界,只要積極向上,敢于面對自身問題并勇于糾正,皆可為“神”。
二、戴宗
梁山108將中,有三位擁有神功者,一位是公孫勝,一位是樊瑞,還有一位是戴宗,所謂神行無影。戴宗依靠這種神功,成了梁山上的“特務(wù)頭子”,為梁山傳遞情報,打探消息等,這才使得宋江能處處“領(lǐng)先一步”,搶占先機。
至于戴宗的神行術(shù),水滸中也有描寫,“身邊取出四個甲馬,去兩只腿上,每只各拴兩個,口里念起神行法咒語來……頃刻才離鄉(xiāng)鎮(zhèn),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千里如同眼近”。到了地方后,“戴宗又解下甲馬,取數(shù)陌金紙燒送了”。
看畢戴宗施法的經(jīng)過,想必都明白了,原來是“金錢甲馬果通神”,換句話說就是“有錢能使鬼推磨”。所以為啥戴宗那么貪財,比如遇到宋江后,就索要銀兩等,原來都是為了神行術(shù)。
不過,話又說回,這能有啥辦法?屬于業(yè)務(wù)必然!因此戴宗最后在泰山上的岳廟出家時,被“崔府君勾喚”死去,并在“岳廟里累次顯靈”,也就順理成章了。
所謂戴宗,諧音岱宗,又叫泰山。詩曰: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這說明了,戴宗本就是泰山精靈!
那么戴宗是什么祖師?想必誰都能想到,正是如今快遞業(yè)的祖師!這點恐怕沒人能反駁吧。只不過戴宗的“四個甲馬”,換成了現(xiàn)代化的交通工具而已。
三、武松
武松是水滸中的重要好漢!倘若把武松的事跡從《水滸傳》中挖走,立刻水滸就會失色。因為在武松身上,更多地體現(xiàn)出來了英雄主義。同時武松也是水滸中,唯一被稱為“英雄”的人物,所謂打虎英雄。
且,打虎英雄這個稱號,也早已超出了水滸所賦予的原有內(nèi)涵,擴展為了大義擔(dān)當(dāng),為民除害、扶危濟貧等方面。那么武松是什么祖師呢?說到這位問題,那武松就牛大發(fā)了,因為他的“祖師”由來,是最實至名歸的。
武松斷臂出家六和寺后,便被宋徽宗封為:清忠祖師!何為清忠?即,清正忠誠!所以武松的祖師稱號,是屬于“官封”性質(zhì)。若不理解何為“官封”,那就參考下關(guān)羽,為啥關(guān)羽能成了武圣?就是被歷代帝王追封的結(jié)果。
武松從打虎英雄,到梁山好漢,終成清忠祖師的轉(zhuǎn)變,完全可視為武松修煉成為“好漢祖師爺”的一個過程。當(dāng)然最確切的理解,是武松為好漢豎起了標(biāo)桿。
一個人,能否配稱得上是好漢,要先看看有否大義擔(dān)當(dāng)、為民除害等性質(zhì)。倘若是欺壓良善、為非作歹,這就不起了,哪怕有降龍伏虎的能力,也是枉然!因此才說,武松其實早已成為了好漢祖師爺,給“好漢”注入了正能量。
有山皆圖畫的完整詩句意思
1. 關(guān)于山的詩句和意思
關(guān)于山的詩句和意思 1.關(guān)于山的詩句
1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唐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2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唐 李白《勞勞亭》
3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唐 李白《蜀道》
4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唐 李白《關(guān)山月》
5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 李白《望天門山》
6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唐 李白《游金陵鳳凰臺》
7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唐 柳宗元《絕句》
8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9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唐 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
11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 杜甫《望岳》
1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唐· 孟浩然《過故人莊》
13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唐·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14山寺月中尋桂子,郡守枕上看潮頭。——唐 白居易《憶江南》
15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唐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6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唐 王之渙《登鸛雀樓》
17青海長云暗雪山,一片孤城萬仞山——唐 王昌齡《從軍行》
18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唐——唐 李益 《喜見外弟又言別》
19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唐 王維《山居秋暝》
2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 ·王維《漢江臨眺》
21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唐· 王灣《次北固山下》
22想象昆山姿,緬邈區(qū)中緣。——南朝 宋 謝靈運《登江中孤嶼》
23岷山高已峻,燕水清切寒。——南朝 宋 吳邁遠(yuǎn)《棹歌行》
24摧折寒山里,遂死無人窺。——南朝 梁 吳均《傷友》
25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 梁 王籍《入若耶溪》
26水霧雜山煙,冥冥不見天。——南朝 梁 伏挺《行舟值早霧》
27淮源比桐柏,方山似削成。——南朝 陳 沈炯《長安還至方山愴然自傷》
28遠(yuǎn)戍唯聞鼓,寒山但見松。——南朝 陳 陰鏗《晚出新亭》
29太息關(guān)山月,風(fēng)塵客子衣。——南朝 陳 江總《遇長安使寄裴尚書》
30關(guān)山四面絕,故鄉(xiāng)幾千里?——北朝 劉昶《斷句》
2.關(guān)于山的詩句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早發(fā)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長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yuǎn)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fēng)月閑。
酒泉子·長憶孤山
[宋]潘閬
長憶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開。輕棹去還來。芰荷香噴連云閣。閣上清聲檐下鐸。別來塵土污人衣。空役夢魂飛。
踏莎行·秋入云山
[宋]張掄
秋入云山,物情瀟灑。百般景物堪圖畫。丹楓萬葉碧云邊,黃花千點幽巖下。已喜佳辰,更憐清夜。一輪明月林梢掛。松醪常與野人期,忘形共說清閑話。
瑞鶴仙·環(huán)滁皆山也
[宋]黃庭堅
環(huán)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瑯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樂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風(fēng)高日出,景無窮也。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籌觥也。太守醉也。喧嘩眾賓歡也。況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太守樂其樂也。問當(dāng)時、太守為誰,醉翁是也。
游終南山
[唐]姚合
策杖度溪橋,云深步數(shù)勞。青猿吟嶺際,白鶴坐松梢。天外浮煙遠(yuǎn),山根野水交。自緣名利系,好此結(jié)蓬茆。
早春夜宴
[唐]武則天
九春開上節(jié),千門敞夜扉。蘭燈吐新焰,桂魄朗圓輝。送酒惟須滿,流杯不用稀。務(wù)使霞漿興,方乘泛洛歸。
巫山曲
[唐]孟郊
巴江上峽重復(fù)重,陽臺碧峭十二峰。荊王獵時逢暮雨,夜臥高丘夢神女。輕紅流煙濕艷姿,行云飛去明星稀。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滴衣。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fēng)。
同賦山居七夕
[唐]李嶠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開粉席,云岫敞針樓。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登太白峰
[唐]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guān)。愿乘泠風(fēng)去,直出浮云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一別武功去,何時復(fù)見還。
浪淘沙·云藏鵝湖山
[宋]章謙亨
臺上憑欄干,猶怯春寒。被誰偷了最高山?將謂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間。卻是曉云閑,特地遮攔。與天一樣白漫漫。喜得東風(fēng)收卷盡,依舊追還。
望岳三首·其三
[唐]杜甫
南岳配朱鳥,秩禮自百王。欻吸領(lǐng)地靈,鴻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則亡。洎吾隘世網(wǎng),行邁越瀟湘。渴日絕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蓋獨不朝,爭長嶪相望。恭聞魏夫人,群仙夾翱翔。有時五峰氣,散風(fēng)如飛霜。牽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岡。歸來覬命駕,沐浴休玉堂。三嘆問府主,曷以贊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臺山雜詠
[金]元好問
西北天低五頂高,茫茫松海露靈鰲。太行直上猶千里,井底殘山枉呼號。萬壑千巖位置雄,偶從天巧見神功。湍溪已作風(fēng)雷惡,更在云山氣象中。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重。此景只應(yīng)天上有,豈知身在妙高峰?
南山詩
[唐]韓愈
吾聞京城南,茲惟群山囿。東西兩際海,巨細(xì)難悉究。山經(jīng)及地志,茫昧非受授。團辭試提挈,掛一念萬漏。欲休諒不能,粗?jǐn)⑺?jīng)覯。嘗升崇丘望,戢戢見相湊。晴明出棱角,縷脈碎分繡。蒸嵐相澒洞,表里忽通透。無風(fēng)自飄簸,融液煦柔茂。橫云時平凝,點點露數(shù)岫。天空浮修眉,濃綠畫新就。孤?lián)斡袔f絕,海浴褰鵬噣。春陽潛沮洳,濯濯吐深秀。巖巒雖嵂崒,軟弱類含酎。夏炎百木盛,蔭郁增埋覆。神靈日歊歔,云氣爭結(jié)構(gòu)。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題盧處士山居 / 處士盧岵山居
[唐]溫庭筠
西溪問樵客,遙識楚人家。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隨雨暗,一徑入云斜。日暮飛鴉集,滿山蕎麥花。
闕題二首
[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相看不忍發(fā),慘淡暮潮平。語罷更攜手,月明洲渚生。
夠么?
3.關(guān)于 山的詩句古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胡陰先生壁》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陸游《游山西村》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4.和山有關(guān)的詩句
王維 【輞川集·木蘭柴】 秋山斂馀照,飛鳥逐前侶。
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 王維 【輞川集·茱萸沜】 結(jié)實紅且綠,復(fù)如花更開。
山中儻留客,置此芙蓉杯。 王維 【輞川集·宮槐陌】 仄徑蔭宮槐,幽陰多綠苔。
應(yīng)門但迎掃,畏有山僧來。 王維 【輞川集·欹湖】 吹簫凌極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王維 【輞川集·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王維 【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孫逖 【句】 野煙出爐上,山花落鏡中。
(《廬山》。見《詩式》) 崔國輔 【渭水西別李侖】 隴右長亭堠,山陰古塞秋。
不知嗚咽水,何事向西流。 王維 【輞川集·華子岡】 飛鳥去不窮,連山復(fù)秋色。
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 王維 【輞川集·斤竹嶺】 檀欒映空曲,青翠漾漣漪。
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王維 【輞川集·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王維 【輞川集·木蘭柴】 秋山斂馀照,飛鳥逐前侶。
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 盧僎 【題殿前桂葉】 桂樹生南海,芳香隔楚山。今朝天上見,疑是月中攀。
蔡隱丘 【石橋琪樹】 山上天將近,人間路漸遙。誰當(dāng)云里見,知欲渡仙橋。
周瑀 【臨川山行】 朝見青山雪,暮見青山云。云山無斷絕,秋思日紛紛。
沈如筠 【寄天臺司馬道士】 河洲花艷爚,庭樹光彩蒨。白云天臺山,可思不可見。
王泠然 【句】 陳兵劍閣山將動,飲馬珠江水不流。(詠八陣圖送人)。
5.與山有關(guān)的詩句
1、唐代王維《山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釋義:荊溪潺湲流過露出磷磷白石,天氣變得寒冷紅葉落落稀稀。山間小路上本來沒有下雨,但蒼翠的山色卻濃得仿佛要潤濕了人的衣裳。
2、唐代李白《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釋義: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3、唐代李白《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釋義:半輪明月高高懸掛在峨眉山前,平羌江澄澈的水面倒映著月影。夜間乘船出發(fā),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只能依依不舍順江去向渝州。
4、唐代溫庭筠《商山早行》: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釋義:黎明起床,車馬的鈴鐸已震動;踏上遙遙征途,游子悲思故鄉(xiāng)。雞聲嘹亮,茅草店沐浴著曉月的余輝;板橋彌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跡行行。敗的槲葉,落滿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鮮艷地開放在驛站的泥墻邊。回想昨夜夢見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鴨鵝,正嬉戲在岸邊的湖塘里。
5、宋代梅堯臣《山山行》: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fù)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釋義:清晨,連綿起伏的魯山,千峰競秀,忽高忽低,蔚為壯觀,正好迎合了我愛好自然景色的情趣。一路上,奇峰峻嶺在眼前不斷地變換,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覽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太陽高升,霜雪融落,山林顯得愈加寂靜空蕩,笨熊正在緩慢地爬著大樹,鹿兒正在悠閑地喝著小溪的潺潺流水。
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看不到房舍,也望不見炊煙,我心中不禁疑問,山里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這時,忽聽得遠(yuǎn)處云霧繚繞的山間傳來一聲雞鳴。
6.關(guān)于山的詩句
1、《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3、《游鐘山》
宋·王安石
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
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閑。
4、《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自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5、《曉行望云山》
宋·楊萬里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
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6、《題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瓊臺,圣祖琳宮鎮(zhèn)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云雷。
玉光白橘相爭秀,金翠佳蓮蕊斗開。
時訪左慈高隱處,紫清仙鶴認(rèn)巢來。
7.關(guān)于山的詩句
帶山字的詩句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木蘭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8.關(guān)于山的詩句
《江上望皖公山》 李白 奇峰出奇云。 秀木含秀氣。 清晏皖公山。 口絕稱人意。 獨游滄江上。 終日淡無味。 但愛茲嶺高。 何由討靈異。 默然遙相許。 欲往心莫遂。 待吾還丹成。 投跡歸此地。 《詠江郎山》 辛棄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 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無依傍, 撐持天地與人看。
《題天柱峰》 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瓊臺,圣祖琳宮鎮(zhèn)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云雷。 玉光白橘相爭秀,金翠佳蓮蕊斗開。 時訪左慈高隱處,紫清仙鶴認(rèn)巢來。
北宋宰相張商英寫過若干首吟詠五臺山的詩,也在綿山留下三首詩,其中《游綿山》: 夕陽返照影流東,點點寒鴉過遠(yuǎn)峰。 漁叟罷竿收釣餌,牧童吹笛弄秋風(fēng)。 日光隱隱見蒼海,山色青青聳碧空。 萬壑千崖增秀麗,往來人在畫圖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其五
9.關(guān)于有山的詩句
1、《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3、《游鐘山》 宋·王安石 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
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閑。 4、《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自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5、《曉行望云山》 宋·楊萬里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
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6、《題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瓊臺,圣祖琳宮鎮(zhèn)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云雷。 玉光白橘相爭秀,金翠佳蓮蕊斗開。
時訪左慈高隱處,紫清仙鶴認(rèn)巢來。 7、《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
秀木含秀氣。 清晏皖公山。
口絕稱人意。 獨游滄江上。
終日淡無味。 但愛茲嶺高。
何由討靈異。 默然遙相許。
欲往心莫遂。 待吾還丹成。
投跡歸此地。 8、《詠江郎山》 宋·辛棄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無依傍,撐持天地與人看。 9、《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0、《無題》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11、《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12、《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3、《飲酒》 東晉·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5、《觀滄海》 三國·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6、《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17、《登峨眉山》 唐·李白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 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shù)。
云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 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
煙容如在顏,塵累忽相失。 倘逢騎羊子,攜手凌白日。
18、《行路難》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3、《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4、《秋風(fēng)引》 唐·劉禹錫 何處秋風(fēng)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5、《長相思》 滿·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fēng)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6、《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fēng)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稳瞬黄鸸蕠椤?/p>
7、《人日思?xì)w》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8、《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dá),況乃未休兵。
9、《泊船瓜州》 宋·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0、《渡漢江》 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夏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11、《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12、《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13、《遠(yuǎn)望》 唐·元稹 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 仲宣無限思鄉(xiāng)淚,漳水東流碧玉波。
14、《磧中作》 唐·岑參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15、《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
上下連貫與戰(zhàn)爭有關(guān)的詩句
1. 上下連貫的關(guān)于山的詩句
2. 關(guān)于花的上下連貫的詩句
上下連貫的關(guān)于山的詩句 1.描寫“山”的上下詩句
疑是銀河落九天:《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
(李白,燕山月似鉤。 李賀《馬詩二十三首》之五 飛流直下三千尺,黃河入海流,只有敬亭山。
(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關(guān)山月》) 7.相看兩不厭,威加海內(nèi)兮歸四方。 劉邦《大風(fēng)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漠孤煙直,畢竟東流去,身世沉浮雨打萍:《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江雪》) 2.白日依山盡。 李白《望廬山瀑布》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飛《滿江紅》 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二 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
2.關(guān)于山的詩句
1、《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3、《游鐘山》
宋·王安石
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
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閑。
4、《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自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5、《曉行望云山》
宋·楊萬里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
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6、《題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瓊臺,圣祖琳宮鎮(zhèn)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云雷。
玉光白橘相爭秀,金翠佳蓮蕊斗開。
時訪左慈高隱處,紫清仙鶴認(rèn)巢來。
7、《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氣。
清晏皖公山。口絕稱人意。
獨游滄江上。終日淡無味。
但愛茲嶺高。何由討靈異。
默然遙相許。欲往心莫遂。
待吾還丹成。投跡歸此地。
8、《詠江郎山》
宋·辛棄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無依傍,撐持天地與人看。
9、《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0、《無題》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11、《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12、《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3、《飲酒》
東晉·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5、《觀滄海》
三國·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6、《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17、《登峨眉山》
唐·李白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
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shù)。
云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
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
煙容如在顏,塵累忽相失。
倘逢騎羊子,攜手凌白日。
18、《行路難》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3.關(guān)于描寫山的詩句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guān)山月})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4.關(guān)于山的詩句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早發(fā)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長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yuǎn)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fēng)月閑。
酒泉子·長憶孤山
[宋]潘閬
長憶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開。輕棹去還來。芰荷香噴連云閣。閣上清聲檐下鐸。別來塵土污人衣。空役夢魂飛。
踏莎行·秋入云山
[宋]張掄
秋入云山,物情瀟灑。百般景物堪圖畫。丹楓萬葉碧云邊,黃花千點幽巖下。已喜佳辰,更憐清夜。一輪明月林梢掛。松醪常與野人期,忘形共說清閑話。
瑞鶴仙·環(huán)滁皆山也
[宋]黃庭堅
環(huán)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瑯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樂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風(fēng)高日出,景無窮也。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籌觥也。太守醉也。喧嘩眾賓歡也。況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太守樂其樂也。問當(dāng)時、太守為誰,醉翁是也。
游終南山
[唐]姚合
策杖度溪橋,云深步數(shù)勞。青猿吟嶺際,白鶴坐松梢。天外浮煙遠(yuǎn),山根野水交。自緣名利系,好此結(jié)蓬茆。
早春夜宴
[唐]武則天
九春開上節(jié),千門敞夜扉。蘭燈吐新焰,桂魄朗圓輝。送酒惟須滿,流杯不用稀。務(wù)使霞漿興,方乘泛洛歸。
巫山曲
[唐]孟郊
巴江上峽重復(fù)重,陽臺碧峭十二峰。荊王獵時逢暮雨,夜臥高丘夢神女。輕紅流煙濕艷姿,行云飛去明星稀。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滴衣。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fēng)。
同賦山居七夕
[唐]李嶠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開粉席,云岫敞針樓。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登太白峰
[唐]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guān)。愿乘泠風(fēng)去,直出浮云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一別武功去,何時復(fù)見還。
浪淘沙·云藏鵝湖山
[宋]章謙亨
臺上憑欄干,猶怯春寒。被誰偷了最高山?將謂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間。卻是曉云閑,特地遮攔。與天一樣白漫漫。喜得東風(fēng)收卷盡,依舊追還。
望岳三首·其三
[唐]杜甫
南岳配朱鳥,秩禮自百王。欻吸領(lǐng)地靈,鴻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則亡。洎吾隘世網(wǎng),行邁越瀟湘。渴日絕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蓋獨不朝,爭長嶪相望。恭聞魏夫人,群仙夾翱翔。有時五峰氣,散風(fēng)如飛霜。牽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岡。歸來覬命駕,沐浴休玉堂。三嘆問府主,曷以贊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臺山雜詠
[金]元好問
西北天低五頂高,茫茫松海露靈鰲。太行直上猶千里,井底殘山枉呼號。萬壑千巖位置雄,偶從天巧見神功。湍溪已作風(fēng)雷惡,更在云山氣象中。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重。此景只應(yīng)天上有,豈知身在妙高峰?
南山詩
[唐]韓愈
吾聞京城南,茲惟群山囿。東西兩際海,巨細(xì)難悉究。山經(jīng)及地志,茫昧非受授。團辭試提挈,掛一念萬漏。欲休諒不能,粗?jǐn)⑺?jīng)覯。嘗升崇丘望,戢戢見相湊。晴明出棱角,縷脈碎分繡。蒸嵐相澒洞,表里忽通透。無風(fēng)自飄簸,融液煦柔茂。橫云時平凝,點點露數(shù)岫。天空浮修眉,濃綠畫新就。孤?lián)斡袔f絕,海浴褰鵬噣。春陽潛沮洳,濯濯吐深秀。巖巒雖嵂崒,軟弱類含酎。夏炎百木盛,蔭郁增埋覆。神靈日歊歔,云氣爭結(jié)構(gòu)。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題盧處士山居 / 處士盧岵山居
[唐]溫庭筠
西溪問樵客,遙識楚人家。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隨雨暗,一徑入云斜。日暮飛鴉集,滿山蕎麥花。
闕題二首
[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相看不忍發(fā),慘淡暮潮平。語罷更攜手,月明洲渚生。
夠么?
5.關(guān)于山的詩句古詩大全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過故人莊》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書湖陰先生》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觀滄海》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次北固山下》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望岳》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漁家傲》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其一》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漢江臨眺》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題破山寺后禪院》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短歌行》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入若耶溪》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卜算子》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過松源晨》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山坡羊》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無題》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登飛來峰》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酬樂天揚州》
6.關(guān)于山的詩句
《江上望皖公山》 李白 奇峰出奇云。 秀木含秀氣。 清晏皖公山。 口絕稱人意。 獨游滄江上。 終日淡無味。 但愛茲嶺高。 何由討靈異。 默然遙相許。 欲往心莫遂。 待吾還丹成。 投跡歸此地。 《詠江郎山》 辛棄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 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無依傍, 撐持天地與人看。
《題天柱峰》 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瓊臺,圣祖琳宮鎮(zhèn)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云雷。 玉光白橘相爭秀,金翠佳蓮蕊斗開。 時訪左慈高隱處,紫清仙鶴認(rèn)巢來。
北宋宰相張商英寫過若干首吟詠五臺山的詩,也在綿山留下三首詩,其中《游綿山》: 夕陽返照影流東,點點寒鴉過遠(yuǎn)峰。 漁叟罷竿收釣餌,牧童吹笛弄秋風(fēng)。 日光隱隱見蒼海,山色青青聳碧空。 萬壑千崖增秀麗,往來人在畫圖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其五
7.關(guān)于山的詩句
1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唐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2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唐 李白《勞勞亭》
3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唐 李白《蜀道》
4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唐 李白《關(guān)山月》
5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 李白《望天門山》
6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唐 李白《游金陵鳳凰臺》
7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唐 柳宗元《絕句》
8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9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唐 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
11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 杜甫《望岳》
1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唐· 孟浩然《過故人莊》
13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唐·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14山寺月中尋桂子,郡守枕上看潮頭。——唐 白居易《憶江南》
15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唐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6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唐 王之渙《登鸛雀樓》
17青海長云暗雪山,一片孤城萬仞山——唐 王昌齡《從軍行》
18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唐——唐 李益 《喜見外弟又言別》
19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唐 王維《山居秋暝》
2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 ·王維《漢江臨眺》
21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唐· 王灣《次北固山下》
22想象昆山姿,緬邈區(qū)中緣。——南朝 宋 謝靈運《登江中孤嶼》
23岷山高已峻,燕水清切寒。——南朝 宋 吳邁遠(yuǎn)《棹歌行》
24摧折寒山里,遂死無人窺。——南朝 梁 吳均《傷友》
25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 梁 王籍《入若耶溪》
26水霧雜山煙,冥冥不見天。——南朝 梁 伏挺《行舟值早霧》
27淮源比桐柏,方山似削成。——南朝 陳 沈炯《長安還至方山愴然自傷》
28遠(yuǎn)戍唯聞鼓,寒山但見松。——南朝 陳 陰鏗《晚出新亭》
29太息關(guān)山月,風(fēng)塵客子衣。——南朝 陳 江總《遇長安使寄裴尚書》
30關(guān)山四面絕,故鄉(xiāng)幾千里?——北朝 劉昶《斷句》
8.有關(guān)山的詩句古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胡陰先生壁》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9.關(guān)于有山的詩句
1、《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3、《游鐘山》 宋·王安石 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
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閑。 4、《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自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5、《曉行望云山》 宋·楊萬里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
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6、《題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瓊臺,圣祖琳宮鎮(zhèn)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云雷。 玉光白橘相爭秀,金翠佳蓮蕊斗開。
時訪左慈高隱處,紫清仙鶴認(rèn)巢來。 7、《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
秀木含秀氣。 清晏皖公山。
口絕稱人意。 獨游滄江上。
終日淡無味。 但愛茲嶺高。
何由討靈異。 默然遙相許。
欲往心莫遂。 待吾還丹成。
投跡歸此地。 8、《詠江郎山》 宋·辛棄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無依傍,撐持天地與人看。 9、《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0、《無題》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1326330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11、《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12、《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3、《飲酒》 東晉·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5、《觀滄海》 三國·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6、《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17、《登峨眉山》 唐·李白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 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shù)。
云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 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
煙容如在顏,塵累忽相失。 倘逢騎羊子,攜手凌白日。
18、《行路難》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3、《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4、《秋風(fēng)引》 唐·劉禹錫 何處秋風(fēng)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5、《長相思》 滿·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fēng)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6、《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fēng)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稳瞬黄鸸蕠椤?/p>
7、《人日思?xì)w》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8、《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dá),況乃未休兵。
9、《泊船瓜州》 宋·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0、《渡漢江》 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夏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11、《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12、《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13、《遠(yuǎn)望》 唐·元稹 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 仲宣無限思鄉(xiāng)淚,漳水東流碧玉波。
14、《磧中作》 唐·岑參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15、《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
關(guān)于花的上下連貫的詩句 1.兩句連貫關(guān)于“花”的詩詞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lt;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閉門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張。
唐·元稹: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斐休: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宋·晏殊: 春風(fēng)不解禁揚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唐·趙嘏: 春風(fēng)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
元·盧摯: 春來南國花如繡,雨過西湖水似油。
宋·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唐·東方虬: 春雪海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唐·杜甫: 顛狂柳絮隨風(fēng)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明·豐坊: 東風(fēng)一夜吹桃萼,桃花吹開又吹落。開時不記春有情,落時偏道風(fēng)聲惡。
宋·王安石: 隔岸桃花紅未半,枝頭已有蜂兒亂。
宋·楊萬里: 骨相玲瓏透八窗,花頭倒插紫荷香。線身無數(shù)青羅扇,風(fēng)不來也自涼。
唐·岑參: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宋·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
元·薩都刺: 江南二月風(fēng)雨過,梅花開盡杏花紅。
宋·楊萬里: 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唐·王維: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竟夸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
宋·王安石 ★詠石榴花: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舒卷開合任天真。
唐·杜甫: 桃花細(xì)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宋·汪藻: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唐·杜甫: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洌紅。
唐·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唐·劉禹錫: 迎得春花先到一,淺黃輕綠映樓臺。
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2.上下關(guān)聯(lián)有花的詩句
詠梅(王安石)北宋
墻角數(shù)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錢氏池上芙蓉
(文征明)明代中期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轉(zhuǎn)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盤金殿冷,
風(fēng)吹羅帶錦城秋.
相看未用傷遲暮,
別有池塘一種幽.
詠芙蓉
南朝·梁·沈約
微風(fēng)搖紫葉,
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
待我泛紅光.
泰山派的泰山派武功
右手長劍斜指而下,左手五指正在屈指而數(shù),從一數(shù)到五,握而成拳,又將拇指伸出,次而食指,終至五指全展,跟著又屈拇指而屈食指,再屈中指
可算得是泰山派劍法中最高深的絕藝,要旨不在右手劍招,而在左手的算數(shù)。左手不住屈指計算,算的是敵人所處方位、武功門派、身形長短、兵刃大小,以及日光所照高低等等,計算極為繁復(fù),一經(jīng)算準(zhǔn),挺劍擊出,無不中的。
這招「岱宗如何」使起來太過艱難,似乎不切實用,實則威力無濤。
玉音子的師傅對此功夫略知皮毛,但玉音子這一輩師兄弟及以下就沒人會此劍法。 身隨劍走,左邊一拐,右邊一彎,越轉(zhuǎn)越急。
泰山派昔年一位名宿所創(chuàng),他見泰山三門下十八盤處羊腸曲折,五步一轉(zhuǎn),十步一回,勢甚險峻,因而將地勢融入劍法之中,與八卦門的「八卦游身掌」有異曲同工之妙。泰山「十八盤」越盤越高,越行越險,這路劍招也是越轉(zhuǎn)越加狠辣。泰山派現(xiàn)有劍法。 長劍倏地刺出,一連五劍,每一劍的劍招皆蒼然有古意。
泰山有松極古,相傳為秦時所封之「五大夫松」,虬枝斜出,蒼翠相掩。
玉磬子、玉音子的師伯祖曾由此而悟出一套劍法來,便稱之為「五大夫劍」。
這套劍法招數(shù)古樸,內(nèi)藏奇變。泰山現(xiàn)有劍法,但不及原劍法高明。 來鶴清泉、石關(guān)回馬、快活三
蘇軾描寫山的詩句有哪些
1. 關(guān)于山蘇軾的詩句
關(guān)于山蘇軾的詩句 1.蘇軾描寫山水的詩
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原詩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fēng)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譯文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游到江河里來了。北飛的大雁就像那向北歸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點掉隊離群。遠(yuǎn)隔千里就已經(jīng)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風(fēng)雪了,還是再在江南渡過半月的春光時節(jié)吧。
2、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望江南·超然臺作》
原詩
《望江南·超然臺作》
春未老,風(fēng)細(xì)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譯文
春天還沒有過去,微風(fēng)細(xì)細(xì),柳枝斜斜隨之起舞。試著登上超然臺遠(yuǎn)遠(yuǎn)眺望,護城河內(nèi)半滿的春水微微閃動,滿城處處春花明艷,迷迷蒙蒙的細(xì)雨飄散在城中,千家萬戶皆看不真切。寒食節(jié)過后,酒醒反而因思鄉(xiāng)而嘆息不已。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xiāng)了,姑且點上新火來烹煮一杯剛采的新茶,作詩醉酒都要趁年華尚在啊。
3、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原詩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在晴日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光彩熠熠,美極了;在陰雨的天氣里,山巒在細(xì)雨中迷蒙一片,也顯得非常奇妙。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妝濃抹都顯得十分自然。
4、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
原詩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側(cè)面看廬山嶺連綿起伏,遠(yuǎn)處、近處、高處、低處呈現(xiàn)不同的樣子。之所以辨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5、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
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原詩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譯文
山腳下蘭草新抽的幼芽浸潤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傍晚時分,細(xì)雨蕭蕭,布谷聲聲。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2.關(guān)于蘇軾的古詩大全
關(guān)于蘇軾的古詩大全
1、《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惠崇春江曉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灑豚欲上時。
3、《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4、《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3.關(guān)于山峰的詩句
題平都山
蘇軾
足躡平都古洞天, 此身不覺到云間。
抬眸四顧乾坤闊, 日月星辰任我攀。
平都天下古名山, 自信山中歲月閑。
午夢任隨鳩喚覺, 早朝又聽鹿催班。
《題西陵壁》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望岳》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山中留客》唐 張旭
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
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
入云深處亦沾衣。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硭,
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作身千億,
散向峰頭望故鄉(xiāng)。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4.幫忙找蘇軾寫山的句子
江城子
鳳凰山下雨初睛,水風(fēng)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若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shù)峰青。
鷓鴣天
林?jǐn)嗌矫髦耠[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xì)細(xì)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浣溪紗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南鄉(xiāng)子
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歸路晚風(fēng)清,一枕初寒夢不成。今夜殘燈斜照處,熒熒,秋雨晴時淚不晴。
另外,《石鐘山記》是東坡的佳作,前后赤壁賦也應(yīng)該算是和山有關(guān)的文章
【留題仙游潭中興寺寺東有玉女洞洞南有馬融讀書石室過潭而南山石益奇潭
上有橋畏其險不敢渡】
清潭百尺皎無泥,山木陰陰谷鳥啼。蜀客曾游明月峽,秦人今在武陵溪。獨
攀書室窺巖竇,還訪仙姝款石閨。猶有愛山心未至,不將雙腳踏飛梯。
留題延生觀后山上小堂
溪山愈好意無厭,上到巉第幾尖。深谷野禽毛羽怪,上方仙子鬢眉纖。
不慚弄玉騎丹鳳,應(yīng)逐嫦娥駕老蟾。澗草巖花自無主,晚來蝴蝶入疏簾
【龜山】
我生飄蕩去何求,再過龜山歲五周。身行萬里半天下,僧臥一庵初白頭。
地隔中原勞北望,潮連滄海欲東游。元嘉舊事無人記,故壘摧頹今在不。
【游道場山何山】
道場山頂何山麓,上徹云峰下幽谷。我從山水窟中來,尚愛此山看不足。陂
湖行盡白漫漫,青山忽作龍蛇盤。山高無風(fēng)松自響,誤認(rèn)石齒號驚湍。
山僧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照瑤席。階前合抱香入云,月里仙人親手植。
出山回望翠云鬟,
碧瓦朱欄縹緲間。白水田頭問行路,小溪深處是何山。高人讀書夜達(dá)旦,至今山 鶴鳴夜半。我今廢學(xué)不歸山,山中對酒空三嘆
東坡寫山詩詞文章太多,不能一一列舉,見諒
5.關(guān)于山的詩句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早發(fā)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長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yuǎn)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fēng)月閑。
酒泉子·長憶孤山
[宋]潘閬
長憶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開。輕棹去還來。芰荷香噴連云閣。閣上清聲檐下鐸。別來塵土污人衣。空役夢魂飛。
踏莎行·秋入云山
[宋]張掄
秋入云山,物情瀟灑。百般景物堪圖畫。丹楓萬葉碧云邊,黃花千點幽巖下。已喜佳辰,更憐清夜。一輪明月林梢掛。松醪常與野人期,忘形共說清閑話。
瑞鶴仙·環(huán)滁皆山也
[宋]黃庭堅
環(huán)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瑯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樂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風(fēng)高日出,景無窮也。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籌觥也。太守醉也。喧嘩眾賓歡也。況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太守樂其樂也。問當(dāng)時、太守為誰,醉翁是也。
游終南山
[唐]姚合
策杖度溪橋,云深步數(shù)勞。青猿吟嶺際,白鶴坐松梢。天外浮煙遠(yuǎn),山根野水交。自緣名利系,好此結(jié)蓬茆。
早春夜宴
[唐]武則天
九春開上節(jié),千門敞夜扉。蘭燈吐新焰,桂魄朗圓輝。送酒惟須滿,流杯不用稀。務(wù)使霞漿興,方乘泛洛歸。
巫山曲
[唐]孟郊
巴江上峽重復(fù)重,陽臺碧峭十二峰。荊王獵時逢暮雨,夜臥高丘夢神女。輕紅流煙濕艷姿,行云飛去明星稀。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滴衣。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fēng)。
同賦山居七夕
[唐]李嶠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開粉席,云岫敞針樓。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登太白峰
[唐]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guān)。愿乘泠風(fēng)去,直出浮云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一別武功去,何時復(fù)見還。
浪淘沙·云藏鵝湖山
[宋]章謙亨
臺上憑欄干,猶怯春寒。被誰偷了最高山?將謂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間。卻是曉云閑,特地遮攔。與天一樣白漫漫。喜得東風(fēng)收卷盡,依舊追還。
望岳三首·其三
[唐]杜甫
南岳配朱鳥,秩禮自百王。欻吸領(lǐng)地靈,鴻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則亡。洎吾隘世網(wǎng),行邁越瀟湘。渴日絕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蓋獨不朝,爭長嶪相望。恭聞魏夫人,群仙夾翱翔。有時五峰氣,散風(fēng)如飛霜。牽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岡。歸來覬命駕,沐浴休玉堂。三嘆問府主,曷以贊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臺山雜詠
[金]元好問
西北天低五頂高,茫茫松海露靈鰲。太行直上猶千里,井底殘山枉呼號。萬壑千巖位置雄,偶從天巧見神功。湍溪已作風(fēng)雷惡,更在云山氣象中。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重。此景只應(yīng)天上有,豈知身在妙高峰?
南山詩
[唐]韓愈
吾聞京城南,茲惟群山囿。東西兩際海,巨細(xì)難悉究。山經(jīng)及地志,茫昧非受授。團辭試提挈,掛一念萬漏。欲休諒不能,粗?jǐn)⑺?jīng)覯。嘗升崇丘望,戢戢見相湊。晴明出棱角,縷脈碎分繡。蒸嵐相澒洞,表里忽通透。無風(fēng)自飄簸,融液煦柔茂。橫云時平凝,點點露數(shù)岫。天空浮修眉,濃綠畫新就。孤?lián)斡袔f絕,海浴褰鵬噣。春陽潛沮洳,濯濯吐深秀。巖巒雖嵂崒,軟弱類含酎。夏炎百木盛,蔭郁增埋覆。神靈日歊歔,云氣爭結(jié)構(gòu)。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題盧處士山居 / 處士盧岵山居
[唐]溫庭筠
西溪問樵客,遙識楚人家。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隨雨暗,一徑入云斜。日暮飛鴉集,滿山蕎麥花。
闕題二首
[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相看不忍發(fā),慘淡暮潮平。語罷更攜手,月明洲渚生。
夠么?
6.蘇軾的山水詩有哪些
蘇軾的山水詩有很多,如:
1、《題金山寺》
2、《題西林壁》
3、《望海樓晚景》
4、《雪后北臺書壁》
5、《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國北宋文豪,“三蘇”家族成員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xué)藝術(shù)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shù)千年歷史上被公認(rèn)文學(xué)藝術(shù)造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又與陸游并稱蘇陸;詞與辛棄疾并稱蘇辛;其畫則開創(chuàng)了湖州畫派。現(xiàn)存詩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等。
好了,文章到此結(jié)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