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作古詩詞及詩詞韻律,如何寫作古詩詞及詩詞韻律分析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如何寫作古詩詞及詩詞韻律,以及如何寫作古詩詞及詩詞韻律分析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如何創作古詩?
詩詞創作很簡單,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難。以我個人的學習經歷為例,一共有如下要點:
古詩創作:
1:掌握格律。古詩的格律很重要,分為七言、五言(一句話7個字和一句話5個字)以及律詩、決絕(一共8句話和一共4句話,一個逗號為一句)。
2:注意韻腳。古詩創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押韻。雙數句子末尾及開頭第一句必須押韻,押韻及每一句最后一個字的韻母必須相同(這種說法不算太準確,因為有些韻母不完全相同,比如hen和hun也是同一個韻腳,但韻母卻不同。詳細分類請參考百度百科。)
3:虛實相對。虛對虛,實對實。及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顏色對顏色……諸如此類。不過,這一條不需要太刻意去遵守,如果有比較好的構思,虛實不相對也是可以的。
古詞創作:
1:選擇詞牌。不同的詞牌有不同的格律,寫作之前務必先選擇一個詞牌,如“醉花陰”。
2:按照詞牌的格律填寫。每一句的字數,必須和詞牌相同,韻腳也必須按照詞牌的要求填寫。
3:填寫規律。初學者建議直接選擇一首古人的詞,然后自己分析那一句的韻尾是相同的。如李清照的《醉花陰》上闋只有1、2、5句韻腳相同,韻母都是ou。然后在填寫的過程中,只要按照此法填寫,一般就不會出錯。
以上均為個人經驗,不屬于正規模式。但是個人認為,詩詞之屬條框甚是復雜,如果樓主只是想大概抒發胸臆,并非想深入研究,只要依照我所說的方式去練習即可。
以上均為肉打,如有不正確的地方,請諸位高手多多指教……TAT,樓主如果真的很喜歡詩詞,可以HI我,大家共同討論,相互學習,以求進益~O(∩_∩)O~
詩的韻律在哪?如何寫好詩?
詩詞的韻律,大致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平仄,由南北朝時期的沈約等首先提出,在盛唐以后的格律詩中得到廣泛應用,主要是講究平聲和仄聲的協調。二是對偶,在韻文特別是格律詩中,對對偶的工巧是要求比較嚴的,詩詞中一般是句對,在賦和八股文中還有多句對和段對。三是押韻,指同韻的字在適當的地方(一般是停頓的地方),有規律地重復出現。這三個方面都來自于漢語語音的特點,就是單音節語素占優勢,有聲調。在詩詞寫作特別是格律詩寫作時平仄、對偶和押韻運用的好,運用的自然,可以使詩作增強音樂感,呈現韻律美;運用的不好,用得過多過濫,就會給人以生拼硬湊之感,甚至以文害義,六朝到初唐的駢體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這是每一個詩詞愛好者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如何掌握詩詞的平仄格律
詩詞平仄格律,這是個籠統的說法。
首先要了解古詩的分類:中國古詩,有不講格律的,如詩經的詩,楚辭,漢魏間的五言詩,都不講格律,那樣的詩今天也還可以寫的。格律詩是唐朝以來形成并且蔚為風氣。講到格律詩,那就又有五絕,七絕,五律,七律,當然還有排律,……
學格律詩,不妨從七絕學起,對七絕格律寫法掌握了,寫其他律詩就容易了。那么,怎樣理解七絕的格律呢?這里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至少熟記,甚至于背誦五十首古代七絕?!@是個基礎。
下面將從平仄,押韻等方面細致道來。
(一)平仄問題:
主要掌握兩類,一類叫仄起式,可以賀知章《回鄉偶書》為代表;一類叫平起式,可以李白《早發白帝城》為代表。再直接說一點,你就記住這兩首詩的平仄,甚至就按它們的格律寫。記住些古詩詞,寫的時候按它們的格律寫,這其實是最簡便的古詩寫作訣竅之一。
既然講到平仄,那你首先應該有一定的漢語基礎吧?我們的普通話是有四聲的,因為平聲,就是指普通話的一二聲;仄聲,就是指普通話的三四聲。古代有所謂入聲,先不管他,因為古代所謂入聲字今天大都分別歸于四聲中了。就按普通話去套,總之普通話一二聲的字就是平聲字,三四聲的字就是仄聲字。按這個辦法,我們看看《回鄉偶書》的詩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少小離家老大回),
平平仄仄仄平平(鄉音無改鬢毛衰);
平平平仄仄平仄(兒童相見不相識),
仄仄仄平平仄平(笑問客從何處來)。
格式如此,個別字有出入,那是有變化的情況,先可以不深究。因為首字是仄聲,故叫‘仄起式’?!洺M魄霉糯衤稍娂炎鞯钠截聘衤申P系,相信很快就可以提高寫作古代格律詩的水平。
(二)押韻問題
平仄,其實就是講的聲韻,屬于一句話中間的聲韻,平仄相間,錯落有致,讀來就有抑揚頓挫的韻律感,當然也涉及到與下一句的配合,即律詩或絕句的上一句與下一句的相同位置,平仄聲調應該剛好相反,上句此一二字是仄聲,下句此一二字就用平聲字。這沒別的什么深意,就是為了讀起來瑯瑯上口,鏗鏘悅耳?!v究平仄,就是要調整好句子內部的字音關系,收到很好的聽覺效果。
押韻,講的是句子末尾,韻腳要相同。每句詩句末都押韻,這樣的詩古人也寫過,但流傳的名詩很少。至于絕句,只要求一,二,四句末尾押韻,有的首句也可以不押韻。
格律詩的寫作,一般要嚴格遵守押韻規則,所以古人編了很多韻書,如《詩韻集成》,《佩文韻府》,《中原音韻》,另外,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寫的《詩韻新編》比較簡明,書店容易買到。供參考。
想學古詩詞創作,如何入門?
“古詩詞”這個概念就是指中國古代詩歌與詞牌。
古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也就是古風和格律詩。而詞牌是發展稍晚一點的格律體長短句,有嚴格的平仄限制和格式體制。
第一步,掌握平仄
詩是韻文。 千萬不要被 “平仄格律是詩歌創作的鐐銬” 這種懶人借口所誤導,還沒開始就心里抵制學習平仄格律。
平仄是漢字發音系統,我們平時說話高低起伏就暗含了平仄。而格律是一套平仄關系的規范。近體格律詩作為古詩中的后起之秀,長期占據了中國古詩壇的高地,雖然和不守格律的古體詩共同發展,但是精致工巧的作品多出于格律詩。
我們學習寫詩,是要在前人的肩膀上往上爬,沒理由放棄上千年的詩家語、和格律詩意象的積累。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創作的源泉。
古體詩不講平仄格律,押韻寬松,相當于文言版的現代詩。 古體詩最深處的東西就是當時代的古樸、古拙。 我們在今天是無法還原那種古意的,因為時空的不可逆性,社會文化的精致化,其實我們今天已經完全無法達到當年古風的意境高度了。
古體詩雖然不講平仄,也講漢字音律,詩是用來吟誦的,如果不合乎音律,都無法正常朗讀順暢,這樣的作品,會有人喜歡?
所以,學習近體詩,平仄格律是基礎,非學不可。學習古體詩,也要注意句詞通順,不能磕磕巴巴,影響句子發音的抑揚頓挫。學好平仄只會讓我們的詩句更加流暢而有節奏感。
第二步,提高鑒賞能力
好的鑒賞力是技巧和意境結合提升的表現。鑒賞能力來自于大量的閱讀,來自于對古詩發展變遷的理解。
“文章合時而著” ,詩也是一樣的。當我們通過大量閱讀了解到古詩的起落和演變,就能搞清楚自己的寫作風格在詩歌發展史中的維度,找準自己的定位。
鑒賞力提高的另一個方法,就是對古詩寫作技巧的提高。也就是前面說的平仄,韻腳,對仗的知識,以及古體詩的轉韻,普遍文法等各個方面的學習提高。只有熟練掌握了這些技巧和方法,才可以在讀到古人詩句的時候發現他們的精妙手法并學以致用。
當我們有了很高的鑒賞力,一首古詩放到面前,我們就可以了解它構建意象的方法。當我們遇到生活中詩的靈感,腦海中自然會有積累的經驗解構靈感,重新組合,用古詩特有的韻味表達出來。
這個時候出來的作品就不能說“入門”,已經是“升階”了。
第三步,創作交流
是騾子是馬,得拉出來溜溜。
經過認真學習和閱讀賞析,我們會發現詩詞的境界越來越高深,用心的創作者只會越來越虛心,不會滿足于基礎知識和小成績,那么就需要把作品亮出來,讓高手來指點,在批評中進步。
因為我們總認為自己的作品是沒問題的,正所謂“敝帚自珍”嘛。可“旁觀者清”,特別是 有詩歌創作才華和鑒賞能力高超的人,正是我們需要的良師益友。
不過我們在學習和閱讀的基礎上也要構建自己的詩歌知識框架,最終形成自己的風格,并對他人的批評和贊揚保持一種積極地、謙遜的姿態。確實有問題,可以借機提高。如果別人的指責有誤,則互相幫助提升。
如果遇到半桶水的杠精,那就置之不理。
“不卑不亢,勤學好問”才是真正進步求學的態度。
關于詞牌
詞牌除了在押韻上比近體詩要稍微寬松一點之外,其他方面是更為嚴格的格律體。不學平仄格律,就不要去填了。即便學會了平仄格律,還需要了解清楚成千套詞牌名的固定格式,然后找出能夠合適表達當時情感的詞牌,再依據固定格式進行創作。
這個難度比寫近體詩只高不低。
要入門詩詞,個人建議從古體詩入手,逐步掌握文言文的精妙,體會平仄音律帶來的快感,再上升到格律需求,再進一步研究近體詩。近體格律詩基本掌握,再考慮詞牌。
祝大家盡早升階,成為高手。
寫古詩詞的寫作技巧
一、古詩詞思想內容大致有九種:憂國傷時、建功報國、思鄉懷人、離情別緒、傷春悲秋、懷才不遇、隱逸之趣、山水之情、吊古傷今。
二、寫作技法:
1.修辭技巧: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頂真、反復、雙關、疊字、用典等。
2.表現手法
a.描寫方式: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遠近結合、工筆細描(細節描寫)。
b.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諷今、樂景哀情、卒章顯志。
c.寫作技巧:襯托和對比、烘托渲染、聯想想象、象征等。
怎樣寫好格律詩
如何寫出上檔次的格律詩?那么肯定先得學會格律并遵守,那又何來逾越雷池?
格律詩,又稱近體詩,就是中國古詩詞中嚴格遵守平仄格律的詩。出律即入古風,不再歸于格律詩。
規矩一道道畫在這里,你要寫格律詩,為什么要逾越雷池?
要寫上檔次的格律詩,要搞清楚的是有哪些規矩必須遵守,而不是還沒開始就想著策馬奔騰。
格式
格律詩只有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種形式均分為兩種句式:五言或者七言。每一句字數不能多也不能少。
平仄
格律詩必須每句都是律句,而且上下句要遵守“對”、“黏”的發音規則。這個地方是大家學習近體詩的難點,總認為平仄格律很復雜。
其實我們從每一首詩的第一句的第二個字的發音,就可以判斷出整首詩的平仄。總共也只有四種基本格式:仄起不押韻,仄起押韻,平起不押韻,平起押韻。也就是說學會平仄推導規則之后,記住這四種基本格式,就可以推出整首詩每個字的平仄來,除了有些“一三五不論”的位置之外,其他地方嚴禁出律,否則就不是格律詩了。
絕句、律詩、排律均需遵守平仄格式。
押韻
賞析唐詩以平水韻為主,寫作新格律詩以個人愛好為主,用新韻也沒有問題。這個因為古今語音變化太大,如果一定要用平水韻來創作,雖然顯得高古,但對格律詩的傳播沒有好處。所以這一點如今大家都比較寬松,只是寫完之后標注一下是用什么韻就好了,方便讀者閱讀。
但是格律詩的韻腳必須是平聲,而且必須一韻到底,不能竄韻,不能鄰韻通押。絕句、律詩固然如此,你寫再長的排律也是必須一韻到底的。這個相當有難度,所以排律創作蕭條。
對仗
絕句不要求對仗,但是詩人文采好,要對仗也可以,不過并非格律要求。
而律詩八句,頷聯(三四句)、頸聯(五六句)要求對仗,后來由于難度過高,適度放寬,只要求頸聯對仗。但這是硬性要求,如果頸聯不對仗,就不是律詩,自然也就不是格律詩。至于排律,除了首聯之外,其他聯全部要求對仗,這個難度比一韻到底更夸張,所以如今排律創作基本絕跡。
你的作品能達到以上要求,才能成為格律詩。以上每一條,都是一首格律詩不能逾越的雷池。
好了,經過一番努力,你終于能寫出合規則的格律詩了,我們再來看看如何上檔次。
內容
寫一篇文章,如何上檔次,格律詩也一樣。
首先是詩心。你要有充沛的感情,這是寫詩的原動力。
然后要有才。你要有華麗的文筆,這是寫詩的潤滑劑。
這兩樣東西,文筆可以通過閱讀和學習以及訓練提升。詩心則誰也幫不了你,得靠自身平時大量積累,然后在某個時間點“靈犀一動”,你的作品就脫胎換骨,涅槃重生。
靠著平時大量的積累,在某一刻頓悟。
寫詩和修佛道,是一樣的。
不開悟,永遠只是寫合規則的格律詩。
開悟了,下筆如星河燦爛,在天圓地方的格律詩規則中,你就是最閃耀的星。
如何寫作古詩詞及詩詞韻律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如何寫作古詩詞及詩詞韻律分析、如何寫作古詩詞及詩詞韻律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