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王世貞的詩共有多少首,王世貞的詩共有多少首

花落微涼夢清幽2023-02-13 18:30歷史29

大家好,關于王世貞的詩共有多少首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王世貞的詩共有多少首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王世貞描寫思鄉的詩。。。。。 各位告訴我吧!!!!! 急用

【憶江南】

歌起處,斜日半江紅。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家在五湖東。

【亂后初入吳舍弟小酌】

與爾同茲難,重逢恐未真。一身初屬我,萬事欲輸人。

天意寧群盜,時艱更老親。不堪追往昔,醉語亦傷神。

塞上曲 王世貞(旌旗春揠白龍堆。。。)

明王世貞

旌旗春偃白龍堆,教客休停鸚鵡杯。歌舞未殘飛騎出,月中生縛左賢來

 世貞著作甚豐,有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續稿二百零七卷,內分賦部、詩部、文部、說部。又有 讀書後八卷。所以四庫提要說:「自古文集之富,未有過於世貞者。」他對於詩文的看法,多見於藝苑巵言,認為詩文當以格調為主,而格調則與才思有密切的關 系。藝苑巵言說:「才生思,思生調,調生格。思卽才之用,調卽思之境

894

,格卽調之界。」從才思上談格調,自比一般專以形式摹擬談格調的,要高超的。所以世貞在擬古的論點,是 有些和何景明相接近的。他說:「模擬之妙者,分歧逞力,窮勢盡態,不唯敵手,兼之無跡,方為得耳。」(藝苑巵言)可見他跟景明一樣,是不贊成死板的模擬 的。所以他批評李夢陽的擬古,有兩種毛病:「一曰操撰易;一曰下語雜。易則沉思者病之;雜則顓古者卑之。」(藝苑巵言)批評李攀龍,則說:「于鱗節奏上 下,瞽師之按樂,亡弗諧者,其自得微少。優孟之為孫叔敖,不如其自為優孟也。」(與張助甫書)

世貞到了晚年,論調更是與擬古派脫節,論樂府則稱許李東陽,論詩文則推服陳獻章、宋濂。又頗悔他的藝苑巵言,為中年未定之論。贊歸有光的畫像且如此說:「余豈異趣?久而自傷。」以他晚年的論調,跟病革時還手執東坡集諷玩不置看來,世貞簡直已變成唐宋派的一份子了。

其實,世貞的才思特高,學殖亦富,久之自不以模擬為滿足。朱彝尊靜志居詩話說:「(世貞)才氣十倍 于鱗。……當時名雖七子,實則一雄。」對他可說推崇備至。平心而論,世貞若不與夢陽倡和凝古之說,則他的成就,很可能為明代詩文,放一光彩的。他有袁江 流、鈴山岡樂府,歷數嚴嵩父子的罪惡,多至千六百言,可見他才思筆力的一斑了。今錄其登太白樓一首及塞上曲一首如下:

昔聞李供奉,長嘯獨登樓。此地一垂顧,高名百代留。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門秋。欲覓重來者,潺湲濟水流。(登太白樓)

旌旗春偃白龍堆,教客休停鸚鵡杯。歌舞未殘飛騎出,月中生縛左賢來。(塞上曲)

天空海濶,可見其眼界之廣,筆力之厚了。

王世貞詩詞

王世貞詩詞全集(共75首)

1、《戚將軍贈寶劍歌》 明·王世貞 曾向滄流剸怒鯨,酒闌分手贈書生。芙蓉澀盡魚鱗老,總為人間事轉平。...

2、《送妻弟魏生還里》 明·王世貞 阿姊扶床泣,諸甥繞膝啼。平安只兩字,莫惜過江題。...

3、《夢中得“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還須愛今日》 明·王世貞 化人宮中百事無,道書一卷酒一壺;枝頭黃烏聽作曲,西山白云看作圖。...

4、《岳墳》 明·王世貞 落日松杉覆古碑,英風颯颯動靈祠。空傳赤帝中興詔,自折黃龍大將旗。...

5、《憶江南·歌起處》思鄉詩 明·王世貞 歌起處,斜日半江紅。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家在五湖東。...

6、《寓懷(以下《四部稿》)》 明·王世貞 文景體恭儉,陳粟俯丘山。易世因其資,氣欲蓋九蕡。柏梁既以災,建章...

7、《雜詩》 明·王世貞 沒人游大壑,出入鮫鱷間。手持珊瑚樹,口噤不能言。務光豈有希,亦自...

8、《太原道中書事二首》 明·王世貞 盤陀十二驛,驛驛似西川。畢竟中無地,還疑小有天。居民同伏鼠,宿客...

9、《太原道中書事二首》 明·王世貞 不斷峰巒色,何由見晉陽。傍山兔三穴,入地鼠千倉。項為泉奔癭,牙因...

10、《游南高峰》 明·王世貞 從游指點南高勝,躡郤攀蘿興不賒。畫里余杭人賣酒,鏡中湖曲棹穿花。...

11、《衛河四首》 明·王世貞 河流曲曲轉,十里還相喚。那比下江船,揚帆忽不見。...

12、《衛河四首》 明·王世貞 十五誰家女,紅妝嬌自多。低頭浣衣坐,不解聽吳歌。...

13、《衛河四首》 明·王世貞 人家半侵河,屋后曬漁網。夜深喚小婦,篝燈聽波響。...

14、《衛河四首》 明·王世貞 人云風波惡,風波信自惡。生長在家鄉,那得容華落。...

15、《弘治宮詞六首》 明·王世貞 南海珠池貢已稀,西川又罷錦文機。朝來御服三經浣,賤妾寧希曳地衣。...

16、《弘治宮詞六首》 明·王世貞 禁苑先朝紅藥臺,御筵親為兩宮開。莫嫌宮監希恩賞,玉輦何曾更一來。...

17、《弘治宮詞六首》 明·王世貞 午槐圓影覆彤除,今日天顏喜氣舒。穩坐御床無一語,但稱難得老尚書。...

18、《弘治宮詞六首》 明·王世貞 黃帕朱奩覆御羞,手題頒賜壽寧侯。昆明督亢從渠請,今日臺官在殿頭。...

19、《弘治宮詞六首》 明·王世貞 靜數蓮籌第五更,寒鴉金井未分明。披衣欲坐猶疑早,前殿連傳警蹕聲。...

20、《弘治宮詞六首》 明·王世貞 急遣追鋒召外家,南宮桃李正如霞。自從光祿裁宣索,長日從容且賜茶。...

21、《正德宮詞八首》 明·王世貞 仙《韶》別院奏新聲,不按唐山曲里名。青鷂白翎俱入破,十三弦底似雷...

22、《正德宮詞八首》 明·王世貞 金鰲橋畔柳絲長,舴艋艙頭有柘黃。六院小兒初病酒,御前親自過魚湯。...

23、《正德宮詞八首》 明·王世貞 窄衫盤鳳稱身裁,玉靶雕弓月樣開。紅粉別依回鶻隊,君王新自虎城來。...

24、《正德宮詞八首》 明·王世貞 玉水垂楊面面栽,豹房官邸接天開。行人莫愛纏頭錦,萬乘親歌壓酒杯。...

25、《正德宮詞八首》 明·王世貞 夜半球燈出未央,俄傳鞞鐸向平陽。六宮處處秋如水,不獨長門玉漏長。...

26、《正德宮詞八首》 明·王世貞 綈案東頭有皂囊,不知疇日進封章。付教河下金珰手,莫遣君王甲夜忙。...

27、《正德宮詞八首》 明·王世貞 平明東閣下恩綸,獸凱鸞色色新。大內別開元帥府,傳聲侍女莫稱臣。¤...

28、《正德宮詞八首》 明·王世貞 敕掃椒風第二房,俱傳倩女出平康。天宮欲曉人間事,約伴相過話夕陽。...

29、《西城宮詞八首》 明·王世貞 芙蓉新樣紫霞冠,細擁珠琲小鳳團。一片香煙叢里出,玉真朝罷簇回鑾。...

30、《西城宮詞八首》 明·王世貞 新傳牌子賜昭容,第一仙班雨露濃。袋里相公書疏在,莫教香汗濕泥封。...

31、《西城宮詞八首》 明·王世貞 五雷壇上雷一聲,海子閘口雨縱橫。祈靈驗后催傳賞,馬上朱提玉手擎。...

32、《西城宮詞八首》 明·王世貞 色色羅衫稱體裁,鋪宮新例一齊開。菱花小樣黃金合,昨夜真人進藥來。...

33、《西城宮詞八首》 明·王世貞 花底傳籌到五更,隱囊斜倚到天明。寒霜不敢蒙頭坐,暖閣時聆謦欬聲。...

34、《西城宮詞八首》 明·王世貞 兩角鴉青雙箸紅,靈犀一點未曾通。自緣身作延年藥,憔悴春風雨露中。...

35、《西城宮詞八首》 明·王世貞 侍女俱傳厭虜符,貓為鐵騎鼠為胡。挦扯一博天顏喜,八寶金錢踠地鋪。...

36、《西城宮詞八首》 明·王世貞 千尺通星井干樓,玉盤天酒夜來收。白茅螭捧黃金印,五利明朝欲拜侯。...

37、《偶成》 明·王世貞 三載寒廬夢不成,悔將余債伴殘生。南樓酒力初微后,依舊蕭蕭夜雨聲。

38、《書懷》 明·王世貞 風為開扉旋掩扉,春催花發又花飛。客歌夫子哀時命,天與先生杜德機。

39、《偶成》 明·王世貞 匡床眠坐盡優游,興至三杯過即休。小出便支邛竹杖,輕寒旋進木棉裘。

40、《有感》 明·王世貞 出處頻年尚屬人,于今不出始由身。留將頂相稱居士,洗卻頭銜字道民。

41、《夢中得“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還須愛今日”句》 明·王世貞 化人宮中百事無,道書一卷酒一壺;枝頭黃烏聽作曲,西山白云看作圖。...

42、《過固始許忠節公祠》 明·王世貞 朱邸肴烝伏兵發,少年使者眥獨裂。建禮門前一腔血,飛作彭湖斗間鐵。...

43、《題仙巖文丞相祠》 明·王世貞 丞相倉皇出虎穴,夜半真州鬢成雪。江南是處萬馬塵,海上堪揮一腔血。...

44、《為錢叔寶題懸罄室》 明·王世貞 錢郎坐我懸罄室,要我為作懸罄篇。我歌欲就須斗酒,君言室中無一錢。...

45、《經封丘記故尉高適詩有作》 明·王世貞 我行長夏之封丘,紅塵罨汗汗不流。東鄰苦酒苦于藥,西舍濁醪濁似油。...

46、《領鄖陽命出朝口號》 明·王世貞 五花小龍團墨敕,生新寶鈔鴉翎黑。黃封餌合紛后隨,法酒三杯壯行色。...

47、《懷柔道中》 明·王世貞 馬足吾何限,山行稍自寬。人家梅雨色,衣袖麥秋寒。過瀑添新徑,歸云...

48、《過冶泉》 明·王世貞 偶經盤石坐,下有暗泉過。受月苔陰少,分云竹色多。幽巖答樵斧,小屋...

49、《奉寄客部朱丈子價戲效其體》 明·王世貞 白門啼鳥雙垂楊,主人讀書殊未央。經霜柿葉已滿屋,過雨薜荔將窺床。...

50、《閏十月朔病中作》 明·王世貞 伏枕人間萬事輕,偶探殘歷喚愁生。初疑玉殿仍頒朔,不謂玄冥再主盟。...

51、《履省任后之吳興部戲作》 明·王世貞 縱然名姓墮塵寰,身比阇黎可較閑。錫杖乍飛天竺寺,芒鞋還踏道場山。...

52、《長至夜起坐憶家》 明·王世貞 一枕鄉山路未真,篝燈起坐獨傷神。天心肯傍微陽轉,物色從爭朔氣新。...

53、《山行至虎跑泉菴次蘇長公石刻韻》 明·王世貞 百草沾風蠶月香,雙鳩喚雨麥秋涼。過橋已覺世情少,到寺始知僧日長。...

54、《初自彭城山行聞鶯》 明·王世貞 水宿逶迤不計程,有無春事未分明。白門渡口逢三月,黃鳥行邊始一聲。...

55、《閨恨》 明·王世貞 興慶坊前柳,蕭郎手自栽。藏鴉今漸穩,只是不歸來。...

56、《西宮怨》 明·王世貞 點點蓮花漏未央,乍寒如水透羅裳。誰憐金井梧桐露,一夜鴛鴦瓦上霜。...

57、《小伊州》 明·王世貞 頻年轉戰未封侯,還逐高陽酒伴游。醉后只今愁出塞,雙鬟又唱小伊州。...

58、《從軍行》 明·王世貞 蹋臂歸來六博場,城中白羽募征羌。相逢試解吳鉤看,已是金河萬里霜。...

59、《解任后得明卿罷官報寄贈(以下弇州續稿)》 明·王世貞 郵書一到不堪聞,起剔殘燈坐夜分。塞馬論來終是失,冥鴻去后許誰群。...

60、《姚匞叔以道術為用晦諸王上客攜書來訪惓惓七》 明·王世貞 握手相知奈晚何,且將魚素慰蹉跎。淮南道術賓初盛,鄴下風流事已過。...

61、《和王百谷懷出妾》 明·王世貞 離懷黯未分明,只憶郎君一句清。妾與書生俱薄命,花隨春帝不長情。愁...

62、《將赴留尹出門作》 明·王世貞 疊鼓鳴榔試曉風,倦游心事寄冥鴻。已拚車畔聞歌鳳,何必幡頭有畫熊。...

63、《抵丹陽聞南中有流言即返棹》 明·王世貞 幸不將身與念違,艖符轉首便成歸。紫衫頻著難長是,白簡雖煩未盡非。...

64、《投劾南歸抵家作》 明·王世貞 剝琢應令稚子疑,雀門風雨晝凄其。能如五日張京兆,又作當年柳士師。...

65、《閉關》 明·王世貞 虛自群喧草木還,不多青眼畏塵寰。由他國士誰謀國,若個山人肯住山。...

66、《齋室初成有勸多栽花竹者走筆示之》 明·王世貞 一室緣溪斷俗塵,翛然吾自愛吾真。澆花怕結春時業,種竹防驚夢里神。...

67、《癸未元日過敬美小酌試筆》 明·王世貞 獻歲家園倚杖過,劇歡兒輩奈衰何。寒貪棣萼連枝暖,病怯屠蘇半戶多。...

68、《送殷無美赴夷陵》 明·王世貞 十年清問滿公車,今睹方州建隼旟。東下江平知禹鑿,西來土黑是秦余。...

69、《有所聞作》 明·王世貞 聞道弓旌及隱淪,可緣真遇愛龍人。虛云展氏曾三黜,其那王尊僅一身。...

70、《游潘顧諸園畢自題弇園》 明·王世貞 踏遍名園意未舒,大都京洛貴人居。穿錢作埒難調馬,縷石鋪池礙種魚。...

71、《徐二公子邀與陸司寇吳司空游東園》 明·王世貞 六月冰壺生晝涼,侯家池館勝平陽。樓頭霽色開干鵲,臺上新云似鳳凰。...

72、《徐九公子園亭即事》 明·王世貞 粉竇斜通宛轉廊,壺中山水待長房。輕云入坐籠朱閣,小雨將歌逗畫梁。...

73、《過大宗伯徐公留飲山池出所歡明童佐酒》 明·王世貞 輕榕小舫受涼釭,正及東山行樂時。楊柳腰新宮傅宅,芙容客滿衛軍池。...

74、《徐大宗伯同唐張婁三子見餞至新洋江始別》 明·王世貞 新洋江口好停舟,淡月籠煙破暝愁。君臥可能忘魏闕,予行終擬問菟裘。...

75、《山園示游人》 明·王世貞 攜酒看花不礙頻,唯求酒后護殘春。不辭樹樹憑攀折,孤卻明朝花下人。

王世貞原文_翻譯及賞析

王世貞(1526年-1590年)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漢族,太倉(今江蘇太倉)人,明代文學家、史學家。“后七子”領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卒贈太子少保。好為古詩文,始于李攀龍主文盟,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王世貞 書法 王世貞是吳門地區杰出的書畫鑒藏家,他與眾多的文人書畫家都有很深的交游。就書法而言,他的篆隸書學觀極力推崇文征明和其弟子的 書法,對前代書家有所鄙薄;其篆隸書學觀雖有偏頗,但在篆隸創作式微的明代,他對篆隸的鑒賞和品評彌足珍貴,對后世篆隸創作和品評的興起不無裨益。 研究 此外,王世貞對戲曲也有研究。他的曲論見于《藝苑卮言》的附錄,即《□州山人四部稿》卷一百五十二。后人摘出單刻行世,題曰《曲藻》。王世貞已較深刻地認識到戲曲藝術的美學特點,“不唯其琢句之工,使事之美”,而關鍵在于“體貼人情,委曲必盡;描寫物態,仿佛如生;問答之際,了不見扭造,所以佳耳。至于腔調微有未諧,譬如見鐘、王跡,不得其合處,當精思以求詣,不當執末以議本也。”由此出發,他認為戲曲成功與否首先在于是否“動人”。他稱賞《荊釵記》,因為它“近俗而時動人”;他批評《香囊記》,因為它“近雅而不動人”。這是他戲曲觀的精華處。《曲藻》在引述前人曲論時,或贊成,或駁難,都頗精當。 人物生平

嘉靖時期

嘉靖五年(1526年),十一月初五(12月8日),王世貞出生。(注:今歲忽已知命,仲冬五日,為懸弧之旦。)

嘉靖十一年(1532年),王世貞的父親王忬上京參加會試,卻因為生病回家。(注:壬辰會試,以病弗任場事歸。)

嘉靖十三年(1534年),王世貞九歲作《詠鳳凰》一詩。注:胡應麟《少室山房類稿》卷十八。王世貞祖母陳氏病卒。

嘉靖十四年(1535年),王世貞開始跟隨塾師陸邦教學習《易經》。(注:陸邦教,字子才,號愛溪,長洲人,嘉靖十六年舉人,任過東鄉縣知縣。)同時,王世貞跟隨姜周學習。(注:姜周,字佐周,任過歸德府通判。)

嘉靖十五年(1536年),五月二十六日(6月14日),王世貞的弟弟王世懋出生。同年,王世貞的伯父王愔致仕。

嘉靖十七年(1538年),王世貞的父親王忬會試落榜,但名聲卻越來越大,拜在他門下的弟子越來越多。

嘉靖十八年(1539年),王世貞得到王守仁集,讀起來手不釋卷,廢寢忘食,喜愛程度在“三蘇”之上。(注:余十四歲從大人所得王文成公集,讀之,而晝夜不釋卷,至忘寢食,其愛之出于三蘇之上。)

嘉靖十九年(1540年),王世貞跟隨駱居敬學習《易經》、《左傳》、《史記》和韓愈、柳宗元文章。于是王世貞作《寶刀歌》,得到老師駱居敬贊賞(注:駱居敬,字行簡,山陰人)。同時,王世貞也跟隨王材學習。(注:王材,字子難,號稚川,嘉靖二十年進士,官至南京太常寺卿。)

嘉靖二十年(1541年),王世貞師從季德甫學習《易經》。(注:季德甫,字仲修,太倉州人,嘉靖二十三年進士,官至按察使。)同年,王世貞的父親王忬考中進士。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王世貞考中秀才,成為太倉州州學附生。王世貞與母親一道上京師與父親匯合,在上京的路上王世貞結識了張遜業。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王世貞得到蘇州府知府馮汝弼看重。(馮汝弼,字惟良,號祐山,平湖人,嘉靖十一年進士。)同年秋,王世貞與好友徐學謨一同赴應天府鄉試,王世貞以《易經》中應天府鄉試第五十八名,主考為翰林院侍讀華察和右春坊右中允閔如霖。(注:徐學謨,字叔明,又字子言,嘉定人,嘉靖二十九年進士,徐學謨《歸有園稿》。)同年底,王世貞赴京參加會試。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王世貞參加會試落榜。同年,王世貞娶妻魏氏。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王世貞的父親出差順道回家。弟弟王世懋生病。注《亡弟中順大夫太常寺少卿敬美行狀》。王世貞的大女兒出生,此女后來嫁給了華叔陽。(注:華叔陽,字起龍,無錫人,學士華察之子,隆慶二年進士。)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冬,王世貞作詩《丁未計偕將出門夕》然后赴京再次參加會試。在途中王世貞又作詩《計偕途中四絕句》。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王世貞參加春闈,中會試第八十二名。三月三日與友人一同出游,作詩《水調歌頭》。王世貞中進士二甲第八十名,考試官為掌詹事府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學士孫承恩和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學士張治。父親對王世貞諄諄道:士重始進,即名位當自致,毋濡跡權路。在隨后的館選庶吉士,翰林院有人指點王世貞執文于大學士夏言門下,但王世貞恥于干謁,拒絕參加本次選館。(注:丁末成進士,會選館,舉主諷公贄文于夏學士,公恥于干謁,謝之。)四月,王世貞隸大理寺左寺。八月,王世貞的外祖父郁遵病卒。

嘉靖二十八年(1449年),中秋,王世貞與李攀龍、李孔陽、謝榛賞月論詩。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二月,王世貞的好友王宗沐出任廣西學政,他作序相贈。

嘉靖三十年(1551年),三月,通州都察院公廨失火,王世貞的父親王忬被罰俸三個月。秋,王世貞升為刑部員外郎。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正月,父親王忬出撫山東,李攀龍作詩相送。王世貞的愛子果祥早夭,悲痛不絕。七月,王世貞以刑部員外郎出使案決廬州、揚州、鳳陽、淮安四地。王世貞先后娶妾李氏、高氏。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四月,父親王忬巡撫海防事宜。王世貞啟程赴京師,遷升為刑部郎中。王世貞的妹妹王氏嫁太學生張希九。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六月,王世貞的父親王忬改任右副都御史,巡撫大同。十一月,王世貞的父親王忬升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三月,王世貞的父親王忬進兵部左侍郎,總督薊遼、保定。秋,王世貞的弟弟王世懋鄉試落榜。十二月,王世貞受命察北直隸獄事。王世貞被推為督學副使,但被嚴嵩所阻止。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正月,王世貞出京巡察獄事。八月,王世貞到順德府察獄事,過訪李攀龍。王世貞巡察獄事作《大獄招擬小序》。十月,王世貞升山東按察司副使,兵備青州。十二月,妾李氏生一女。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立春,王世貞抵達山東,受命開始募兵,目睹了兵防慵懶,王世貞深感憂愁,并思考如何強軍。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二月,王世貞的父親王忬在遼東大勝,斬首一百七十二級,得蔭一子為國子生。五月,王世貞的一個女兒夭亡。六月,王世貞的兒子榮壽夭折。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正月,王世貞訪李攀龍,與之談詩論文。三月,王世貞的弟弟王世懋中進士。王世貞的父親王忬因灤河戰事失利下獄。七月,王世貞上疏請退。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十月,王世貞的父親王忬被殺,李攀龍、戚繼光、王材、方弘靜寫挽詩。王世貞與弟弟王世懋扶父棺喪歸。十一月二十七日,王世貞扶父喪抵家。十二月五日,王世貞的妹妹王氏病卒。

嘉靖四十年(1561年),正月,王世貞往妹婿張希九家吊唁亡妹。歸有光為王世貞之父作祭文。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戚繼光來吊唁王世貞亡父,王世貞結識戚繼光。王世貞除服。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王世貞的女兒出嫁華叔陽。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秋,王世貞生病,感到人生了無生趣。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五月,王世貞生大病。八月,王世貞病小愈。王世貞嫁給華叔陽的女兒卒。王世貞的兒子王士骕出生。

隆慶時期

隆慶元年(1567年),正月,王世貞與弟弟王世懋上京為父親申冤。八月,隆慶皇帝下詔為王世貞父親王忬 *** 。

隆慶二年(1568年),戚繼光、汪道昆來訪,戚繼光以寶劍相贈,王世貞遂作《寶劍歌》。五月十八日,王世貞具疏請求致仕,上面不允。六月二十七日,王世貞接到吏部答復,吏部催促王世貞上任。到達京口,王世貞再次上書求辭職。除夕,王世貞得到吏部遷升其為浙江左參政的任命。

隆慶三年(1569年),正月,王世貞赴浙江參政之任。四月,王世貞履任,開始裁撤貪吏,對巨富不仁之人進行打擊。十月初九日,王世貞葬父。十二月,王世貞得到轉任山西提刑按察司按察使的任命,他作詩自嘲。弟王世懋升禮部制司署員外郎事主事。王世貞三子王士駿出生。

隆慶四年(1570年),正月初一,王世貞作詩感懷,有白首之嘆。二月,王世貞行至常熟,忽然生病,當時他的母親郁氏正在送他弟弟王世懋赴任禮部儀制曹郎,見王世貞生病,心情惶恐不安,強留王世貞就醫。王世貞上疏求致仕。同時王世貞的母親郁氏患脾疾。王世貞的求退疏未被允許。六月,王世貞赴山西按察使任,到達時已經逾期。八月,王世貞監試山西鄉試。十月,王世貞監試山西武舉鄉試。王世貞得知妾李氏或高氏病亡,同時知道母親病重訊息,上疏告假。王世貞到達澤州時,獲知母親郁氏訃告,連夜急奔回家。

隆慶五年(1571年),五月望日,王世貞的《尺牘清裁》一書增至六十卷,并作序。

萬歷時期

萬歷元年(1573年),二月,王世貞接到湖廣按察使任命。六月初七,王世貞赴任。九月,王世貞接到改任廣西右布政使的任命,感到行止無定,于是王世貞上疏請求致仕。十月,王世貞監試湖廣武舉鄉試。十一月,王世貞到達廣西。

萬歷二年(1574年),三月,王世貞抵京。九月,王世貞被任命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督撫鄖陽。

萬歷三年(1575年),正月十五日,王世貞到達鄖陽。四月,王世貞上疏請撤荊州府二衛班軍遠戍者半數,以防衛本府,并商軍餉事宜。五月,地震,王世貞上《地震疏》。六月,王世貞上疏請為已故南京兵部尚書原為補諡號,朝廷不許。十月,王世貞聽說謝榛卒,寫詩挽之。

萬歷四年(1576年),五月,王世貞上《議處本鎮軍餉以資邊用改添實力以固地方疏》申言兵餉事宜。張居正妻弟王生欺辱江陵知縣,王世貞奏請嚴懲不貸,并致書張居正。張居正心懷不滿,二人產生嫌隙。六月,張居正遷王世貞為南京大理寺卿。秋,湖廣鄉試,作《湖廣鄉試錄后序》。九月,張居正發動吏部奪王世貞俸祿。十月,張居正指使刑科都給事中彈劾王世貞,使王世貞回籍聽用。

萬歷五年(1577年),九月,王世貞結識胡應麟,二人相見恨晚。

萬歷六年(1578年),八月,朝廷起用王世貞為應天府府尹,王世貞上疏請致仕。十月,王世貞還沒赴任。南京兵科給事中王良心,福建道御史王許之彈劾王世貞,又被朝廷下令回籍聽用,王世貞上疏申辯。

萬歷七年(1579年),正月,王世貞病愈。王世貞羨慕王錫爵之女王燾貞所為仙道事,有意求仙問道。

萬歷八年(1580年),二月,王世貞造訪王錫爵,謝其女兒王燾貞,決心崇道。四月初二,王世貞始拜王燾貞為師。七月,王世貞患瘧疾,精神委頓。九月,王世貞為王燾貞羽化事奔忙,初九,侍王燾貞羽化,為其作傳。十一月初二,王世貞為王燾貞移神龕,遷入曇陽觀,與自己的妻兒日漸疏遠。

萬歷九年(1581年),六月,王世貞、王錫爵因為王燾貞羽化事被彈劾。

萬歷十年(1582年),八月,王世貞之子王士騏中應天鄉試第一名解元,王世貞作詩相勉。

萬歷十一年(1583年),閏二月,王世貞病重,藥餌不離口。六月,病痞。七月,病脾。八月,病有起色。

萬歷十二年(1584年),王世貞被任命為應天府府尹,上疏請致仕。二月,王世貞升南京刑部右侍郎,稱病請辭。

萬歷十三年(1585年),王世貞與兒子在屋后花架下飲紅酒。九月,戚繼光被解職,來訪王世貞。

萬歷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初五,王世貞、王世懋與子孫十人飲酒賦詩。

萬歷十五年(1587年),二月,禮部以王世貞的父親“破虜平倭,功業可紀”,為其請旌。四月,妻子魏氏中風。十一月初五,王世貞被推薦為南京兵部右侍郎,上疏請致仕。

萬歷十六年(1588年),二月十三日,王世貞赴任,瞻顧家冢,拜辭王燾貞廬。三月,王世貞履任,事務繁多,寢食難安。閏六月十四日,王世貞弟王世懋卒,王世貞寫詩哭亡弟。十一月,王世貞上《為申飭部規及時務少有獻給納以效裨補疏》,稱病請辭。

萬歷十七年(1589年),三月,王世貞上書請辭,不允。王世貞的兒子王士騏中進士。六月二日,王世貞三年考滿,北上報政,途中得知自己升任南京刑部尚書,患腹瀉之疾,左目視力不清。八月,王世貞赴南京刑部上任。九月初九,南京廣西道監察御史黃仕榮論劾王世貞。十月,王世貞上疏辯考察事,請求罷免自己,朝廷不允。十一月,王世貞再次上疏求辭,這時他的右目已經失明。

萬歷十八年(1590年),正月,王世貞以病求辭,朝廷不允。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請王世貞作序。三月,王世貞上疏求辭,回復準其回家調理。十一月二十七日,王世貞病卒。

主張

王世貞與李攀龍、謝榛、宗臣、梁有譽、吳國倫、徐中行等相唱和,繼承并倡導“前七子”復古理論,史稱“后七子”。其始,王世貞與李攀龍同為文壇盟主。李死后,又為文壇領袖20年,“一時士大夫及山人、詞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門下。片言褒賞,聲價驟起”(《明史·王世貞傳》)。有所謂“前五子”、“后五子”、“廣五子”、“續五子”、“末五子”等等名目,可見其影響甚大。

王世貞的文學觀主要表現在《藝苑卮言》里。雖然他并未脫離前七子的影響,仍然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但其學問淹博,持論并不似李攀龍那樣偏激,故時露卓見。他雖然十分強調以格調為中心,但也認識到:“才生思,思生調,調生格;思即才之用,調即思之境,格即調之界。”(《藝苑卮言》卷一)這就將創作者的才思與作品的格調密切聯系起來,看到了才思生格調、格調因人而異的必然性,實為李夢陽、李攀龍所未發。王世貞雖然也主張從學古入手,但他特別注意“捃拾宜博”,強調“漸漬汪洋”,最終要求“一師心匠”。并且認為,唯有這樣,創作方法才能“由工入微,不犯痕跡”,達到“氣從意暢、神與境合”的地步。這顯然與一味主張模古范型者有別。到了晚年,他的文學思想更有一些顯著變化。他自悔40歲前所作的《藝苑卮言》,并悟出“代不能廢人,人不能廢篇,篇不能廢句”(《守詩選序》)的道理,有取于宋元之詩,還稱賞歸有光的散文“不事雕飾而自有風味”(《歸太仆贊》)。王世貞作為后七子的首領,他也覺察到復古的流弊,標志著統治明代中期100余年的復古思潮已瀕臨絕境。

從王世貞《樂府變》的序言來看,他主張創作要繼承《國風》批判現實精神,他要求詩歌要不避禁綱,批評時事,以成一代“信史"實屬難能可貴。所以他的詩歌有不少感時傷世的政治詩,現實感較為強烈。《鈞州變》無情地揭露了貴族藩王的荒淫殘暴,《袁江流鈴山崗當廬江小吏行》在濃墨鋪敘了嚴嵩父子橫行不法,造成“不復問詔書,但取相公旨”的局面之后,譴責了他們“負國”的累累罪行,義正辭嚴,氣勢磅礴。《太保歌》以鮮明的對比手法描寫了陸炳生前“一言忤太保,中堂生荊棘”的囂張氣焰和死后金寶盡流離,妻子盡逐故郡,兄弟作長流等的凄涼景象其中寄寓了詩人無限感概。王世貞不僅對封建統治階級里的腐朽勢力有所抨擊,還對君王進行了旁敲側擊的嘲諷。如《正德宮詞》之四,對沉湎酒色的武宗有所諷諭;又如《西城宮詞》之六,對聽信道士胡言,選少女煉丹鉛的世宗也極盡揶揄。此外,王世貞的詠史詩,通過對“固始祠中”的許忠節公猶有“父老椎牲考鐘鼓”的贊嘆,通過對“丈夫變名難變心,此心在宋不在身”的文天祥的崇敬,也流露了詩人的政治理想。

藏書 家藏書甚富。自稱:平生所購《周易》、《禮經》、《毛詩》、《左傳》、《史記》、《三國志》、《唐書》之類,過3 000卷,均為宋本精槧。前后班、范二書,尤為諸本之冠。家有別墅“弇山園”,自稱“吾弇山園之中,為樓者五,為堂者三,為室者四”。于園后建“小酉館”,貯書達3萬余卷。明學者胡應麟記其“小酉館藏書凡三萬卷,二典不與”。另將經學之書專藏于“藏經閣”中。對宋槧元刊之書,另作“爾雅樓”貯之,又于“九友齋”中,藏宋本兩漢書,為齋中第一寶。此書后歸于“天祿琳瑯”。收藏名跡有《哀冊》、《汝南志》、《季直表》等;收藏名畫有《清明上河圖》、《煙江疊嶂》等;與唐順之為莫逆之交,兩人皆以文學、藏書而知名。又與范欽、項元汴等藏書家有藏書互抄之約。家設有專人管理書樓,非常熟悉藏書布局,史稱“能解公意,公欲取某書、某卷、某頁,一脫聲即檢出待用”。藏書印有“貞元”、“撫治鄖陽等處關防”、“天弢居士”、“伯雅”、“仲雅”、“季雅”、“五湖長”、“乾坤清賞”、“默然守吾口”、“太仆寺印”、“王氏元美”、“有明王氏圖書之印”、“漢晉唐齋”、“元美氏”等。 王世貞的詩文 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是時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趙得其情則弗予,不得其情則予;得其情而畏之則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則弗予。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挑其怒也!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歸,曲在趙。欲使曲在秦,則莫如棄璧;畏棄璧,則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則前請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趙璧乎?而十五城秦寶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大王弗與城,而紿趙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請就死于國,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于秦?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萬眾壓邯鄲,而責璧與信,一勝而相如族,再勝而璧終入秦矣。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勁澠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明代·王世貞《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明代 : 王世貞

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是時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趙得其情則弗予,不得其情則予;得其情而畏之則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則弗予。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

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是時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趙得其情則弗予,不得其情則予;得其情而畏之則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則弗予。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歸,曲在趙。欲使曲在秦,則莫如棄璧;畏棄璧,則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則前請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趙璧乎?而十五城秦寶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大王弗與城,而紿趙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請就死于國,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于秦?

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萬眾壓邯鄲,而責璧與信,一勝而相如族,再勝而璧終入秦矣。

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勁澠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

古文觀止 , 國中文言文 , 贊頌 , 寫人 , 故事 歌起處,斜日半江紅。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家在五湖東。——明代·王世貞《憶江南·歌起處》

憶江南·歌起處

明代 : 王世貞

歌起處,斜日半江紅。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家在五湖東。 婉約 , 寫景 , 思鄉 昔聞李供奉,長嘯獨登樓。此地一垂顧,高名百代留。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門秋。欲覓重來者,潺湲濟水流。——明代·王世貞《登太白樓》

登太白樓

昔聞李供奉,長嘯獨登樓。

此地一垂顧,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門秋。

欲覓重來者,潺湲濟水流。 登樓 , 寫景詠史懷古 查看更多王世貞的詩文

明朝的作者王世貞的作品

王世貞(1526年-1590年)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江蘇太倉人,明代文學家、史學家。“后七子”領袖。累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卒贈太子少保。好為古詩文,始于李攀龍主文盟,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

著有《弇山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等。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23624.html

分享給朋友:

“王世貞的詩共有多少首,王世貞的詩共有多少首” 的相關文章

蘇東坡再哪個州(蘇東坡的東坡在什么地方)

蘇東坡再哪個州(蘇東坡的東坡在什么地方)

蘇東坡是哪里人呢? 蘇東坡是四川眉山人。蘇軾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蘇味道之后。蘇味道于神龍初年被貶四川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任刺史。不久病故,后歸葬故里欒城,留一子于眉,是四川眉山蘇氏的始祖。到了宋代,蘇味道留川子孫中出現了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

大學多少章(大學總共有多少章)

大學多少章(大學總共有多少章)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大學多少章,以及大學總共有多少章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國學《大學》全文共有多少字數? 2580字(含標點符號),不含標點符號2152字。《大學》提出的人生觀與儒家思想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

花落知多少(花落知多少什么意思)

花落知多少(花落知多少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花落知多少,以及花落知多少什么意思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花落知多少的意思是 花落知多少原文及釋義 1、花落知多少翻譯:那嬌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出唐朝詩人孟浩然寫的《春曉》。 2、全詩是: 春眠不...

劉長卿寫了多少首古詩(劉長卿最有名的一首詩)

劉長卿寫了多少首古詩(劉長卿最有名的一首詩)

大家好,關于劉長卿寫了多少首古詩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劉長卿最有名的一首詩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劉長卿最著名的詩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風雨送春歸是有多少字(風雨送春歸的歸怎么寫)

風雨送春歸是有多少字(風雨送春歸的歸怎么寫)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風雨送春歸是有多少字,以及風雨送春歸的歸怎么寫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全詩 卜算子·詠梅偉人原文 譯文對照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一鈿等于多少克(一鈿等于多少克黃金)

一鈿等于多少克(一鈿等于多少克黃金)

大家好,關于一鈿等于多少克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一鈿等于多少克黃金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一佃有幾克 古代1斤=16兩=160鈿、現在1斤=500克,500除160=3.125鈿,所以一鈿等于0....

杜甫一生寫了多少首古(杜甫一生寫了幾首詩)

杜甫一生寫了多少首古(杜甫一生寫了幾首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杜甫一生寫了多少首古,以及杜甫一生寫了幾首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杜甫一生寫了多少詩? 杜甫一生所寫的詩不計其數,但被保留下來的約有1500首,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簡介:杜甫(712-770),...

云山藏翠茶多少一盒(青山云霧茶葉多少錢)

云山藏翠茶多少一盒(青山云霧茶葉多少錢)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云山藏翠茶多少一盒,以及青山云霧茶葉多少錢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果洛藏雪茶什么價? 這個茶其實確實挺便宜的,不是外面所傳的那么貴,大概在幾十塊到幾百塊之間吧,還是可以接受的 清輕茶多少錢一盒 價格說明...

唐詩和古詩哪個比較好(唐詩哪首最好)

唐詩和古詩哪個比較好(唐詩哪首最好)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唐詩和古詩哪個比較好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唐詩哪首最好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古詩和唐詩有什么區別 古詩現在一般指古代的詩,包含歷代的詩,不僅限于唐朝。比方《詩經》是古詩,而不是唐詩。但古代也有古詩的說...

孟婆合皂如何解釋(孟婆的含義是啥)

孟婆合皂如何解釋(孟婆的含義是啥)

大家好,關于孟婆合皂如何解釋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孟婆的含義是啥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春雨經典詩詞及賞析 柔情的春雨,你多么像一位天使,從山那邊飛來。你滿頭插著花,在云霧中吻著大地。你看,所有...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