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詞牌,寫詞怎么選擇詞牌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如何選擇詞牌,以及寫詞怎么選擇詞牌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填詞:怎么選用合適的詞牌?
? ? ? ? ? ? ? ? ? ? ? ? ? ? ? 山民整理27/07/2019
看了一些今人填詞,現在許多詞作者用的不對,詞譜上是合了,但選錯了詞牌,表錯了情的不少。
什么樣的詞牌適合表達什么樣的感情。這有一個約定俗成的慣例。
比如《滿江紅》、《沁園春》、《六州歌頭》等詞調,就比較適宜表達激昂慷慨的情感,像岳飛的《滿江紅》、劉過的《沁園春》、賀鑄的《六州歌頭》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而像《滿庭芳》、《一剪梅》等詞調,就比較適合表現細膩傷惋的情思。所以選用詞調,不要太隨意,尤其不能望文生義。如有人填《賀新郎》詞去恭喜別人新婚,用《千秋歲》詞去祝賀老人的生日,懂詞的人一看就會好笑。因《賀新郎》多用以抒寫蒼涼慷慨之情,《千秋歲》則多寫憂郁悲傷的情緒。又如史達祖的《壽樓春》詞,只看詞牌名,會以為是喜慶的詞,但實際是抒發悼亡情感,聲情低抑,全作凄音。假如用來填賀壽詞,那就大誤了。
1.壓抑凄涼類:
《河傅》悲切。
《金人捧露盤》蒼涼激楚。
《釵頭鳳》聲情凄緊。
《祝英臺近》宛轉凄抑。
《劍器近》低徊掩抑。
《西吳曲》蒼涼激楚。
《雨霖鈴》纏綿哀怨。
《摸魚兒》蒼涼郁勃。
《菩薩蠻》緊促轉低沉。
《天仙子》傷春傷別,情急調苦。
《蝶戀花》、《青玉案》是表達幽咽情調。
《卜算子》婉曲哀怨而略帶幾分激切。
《南鄉子》適宜抒寫纏綿低抑情調。
《憶舊游》、《高陽臺》憂婉凄抑。
《阮郎歸》情急凄苦,凄婉欲絕。
《生查子》比較諧婉、怨抑。
《一斛珠》婉轉凄抑,不宜表達壯烈豪邁之志。
《風入松》輕柔婉轉、掩抑低徊,適宜表達和婉情調。
《憶舊游》、《揚州慢》、《高陽臺》音調纏綿,適宜表達凄抑情調。
《何滿子》哀歌憤懣,悲涼凄怨的哀曲,“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壽樓春》凄音哀樂,抑郁悲哀,原是悼亡之作,宜寄托哀思。不可顧名思義用來祝壽。
《千秋歲》凄涼幽怨、聲情幽咽,宜表達悲傷感抑之情,絕不能祝壽喜慶。
《凄涼犯》、《惜分飛》不宜用于祝賀之詞。這種詞牌與內容相符合的只是少數。
2.纏綿婉轉類:
《洞仙歌》音節舒徐。
《調笑令》多演唱故事。
《最高樓》輕松流美。
《鵲橋仙》多用于男女相會。
《一剪梅》等細膩輕楊的詞調。
《浣溪沙》上半闋急,下半闋緩和。
《鷓鴣天》宜哀怨思慕、柔婉風麗之情。
《暗香》、《疏影》音節和婉,古人多以詠梅。
《木蘭花慢》和諧婉轉,宜于寫纏綿悱惻之情。
《桃園憶故人》一般抒發情感,表現友情。
《長相思》多寫男女情愛,以聲助情得其雙美。
《滿庭芳》、《鳳凰臺上憶吹簫》和諧婉約,輕柔婉轉,宜表達纏綿情緒。
《小重山》、《定風波》、《臨江仙》感情細膩,宜表現細膩婉約之情調。
《憶江南》、《浣溪沙》、《浪淘沙》、《少年游》音節流麗諧婉,用來表達不同的思想情感。
3.豪放激壯類:
《永遇樂》激越情感。
《好事近》表達激越不平的情調。
《蘭陵王》表達拗怒激越聲情。
《水龍吟》激越,表達凄壯郁勃情感。
《清平樂》,上片感情拗怒,下片轉為和婉。
《南浦》高昂歡樂,不宜表達凄涼悲傷送別之情。
《破陣子》為軍樂,適合抒發激昂雄壯情緒。
《漁家傲》拗怒,表達兀傲凄壯、爽朗襟懷的情調。
《沁園春》、《風流子》壯闊豪邁,顯示寬宏器宇和雍容氣度。
《念奴嬌》多表達雄壯豪邁情感,不宜形容女性嬌弱婉曲心態。
《六州歌頭》音調蒼涼悲壯,適于表達慷慨悲壯的聲情,多言古興亡之事。
《賀新郎》調高昂,宜表達慷慨激昂、豪邁雄壯的英雄情感。不宜作催妝喜慶的祝賀曲詞。
《釵頭鳳》、《更漏子》、《調笑令》、《憾庭秋》、《鹽角兒》適宜表達激昂慷慨壯烈情感。
《水調歌頭》、《滿江紅》,調子較高,感情激烈,聲情俱壯,適宜于表達慷慨悲壯、豪放雄渾激情的詞。一般不宜寫委婉柔情的思想情感。
4.其他:
《六么》歡快爽利。
《憶余杭》因描寫杭州而來,描寫風景最宜。
《八聲甘州》搖筋轉骨,剛柔相濟,最使人蕩氣回腸。
《霓裳中序第一》音節閑雅。
《江神子》為祀神之樂,宜于莊嚴。
一般短篇宜抒情,長篇宜鋪敘。
一般上下句平仄相對的較和婉,如秦觀《八六子》“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上下句平仄凌犯著多拗怒,如岳飛《滿江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以近體五、七言為主的詞牌大多適于舒緩雍容的感情,如《浣溪沙》、《采桑子》、《蝶戀花》。
凡多轉韻之調皆屬于一種拗怒,如《減字木蘭花》、《虞美人》。
句法長短參差的詞牌宜于拗怒悲咽的感情。如《蘭陵王》、《六丑》、《浪淘沙慢》。
初學者宜用書寫精壯質樸之情的《八聲甘州》;從容和婉柔情的《滿庭芳》;以及《驀山溪》、《減字木蘭花》、《臨江仙》、《蝶戀花》、《菩薩蠻》,比較好掌握。
怎樣來選擇詞牌來寫作
在寫作中,選擇什么樣的詞牌來表達自己要寫的內容,雖然文無定法,但還是有一些規律要遵守的。首先來看什么是詞牌。詞在最初時先有曲調,然后填上詞句。用現在的話說,每首詞都是先有一個歌譜,隨后配上詞,這種曲調的名稱就是詞牌,詞是一個詞牌一個調子,所以詞牌又稱詞調。詞牌各不相同,要用某一個詞牌寫詞,就得按照這個詞牌的段數,句數,字數及用韻情況和平仄按排等規定照樣填寫,這就是古人所說“調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序)。最初的詞牌一半是根據詞的內容而定的,也就是說,詞牌和內容是完全吻合的。但隨著后來填詞者越來越多,許多詞牌被大量的共同使用,到這時,詞牌便只剩下了一個形式的外殼,即只是標明這首詞應怎樣唱,而同內容無關系了,再到后來,詞同音樂分離,則詞牌也和音樂失去了聯系,只用來表示一首詞的句數,字數,平仄,押韻等格式了。下面我們來看看詞牌是怎么產生的。
詞牌的產生,大體有以下幾種情況一 詞牌本來是樂府詩題 如(烏夜啼)(風入松)(長相思)(玉樹后庭花)二 詞牌沿用樂曲的名稱 根據唐人崔令欽(教坊記)所載,在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有名可記的教坊曲就有三百三十多 種,其中一部分曲各被以后寫詞的人作為詞牌如(破陣樂)(何滿子)(荷葉杯)(萬年秋)(菩薩蠻)(天仙子)等等三 根據詞的內容而定的詞牌 如(雙雙燕)最初時詠燕子的,(臨江仙)最初是詠水仙的,(女冠子)是寫道情的四 取別人的詩句中的幾個字作詞牌 如(醉春風)是取自李白詩句“絲管醉春風”的末三個字,(看花回)是取劉禹錫的詩句“無人不道看花 回”的末三個字,(點絳唇)取江淹詩句“明珠點絳唇”末三個字。(西江月)取自李白的詩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又如(憶江南),取自白居易詩句“能不憶江南”五 摘取某些歷史故事而作為詞牌 如(解連環)出自莊子“連環可解也”,(華胥引)出自(列子)“黃帝晝寢,夢游華胥之國”, (塞翁吟)來自(淮南子)所記塞翁失馬之事。 六 摘取本詞中的幾個字作詞牌 如(憶秦娥)是取自“秦樓夢斷秦樓月”的句子,(占春芳)是因為創此調的蘇軾原詞中有“紅杏了, 夭桃盡,獨自占春芳”。七 詞人自制的詞牌 如柳永,周邦彥等人都有許多自度曲,作完曲后,根據詞意定下詞牌八 用名人的名字作詞牌 如(西施)(虞美人)(師師令)(念奴嬌)都屬此類九 用地名作詞牌 如(南浦)(湘江靜)(八聲甘州)(伊川令)等 其實在眾多的詞牌中,可以考證出的只占少數,按(欽定詞譜)載,共有詞牌826個加上別體共2306個。絕 大多數已無法考證它們的來歷了。詞在沒有和音樂分離以前,詞人在寫詞時是要先擇詞牌的,過去稱為選調,也就是說,某一類詞牌只適宜表現某種內容,那時,詞牌同內容是吻合的如(憶江南)就是寫江南的美景,(漁歌子)就是寫漁人,有的詞詠嘆詞牌的本意如(思越人)就是詠西施(更漏子)就是一支小夜曲,(喜遷鶯)是一首祝賀別人考取進士的詞所以也叫(鶴沖天),這些詞的內容與詞牌名字相吻合,那么詞牌名就是題目。也有的詞其內容與詞牌名字毫無關系,詞牌名只不過是表明所用的曲調,聲腔。因此無法探求詞意了。唐宋詞多數是這種通用性,在內容和題材上沒有嚴格限制。但也有一些詞牌,按其曲調的本意及習慣用法,有一定的約定俗成用法,一般的不能違背一用于歌詠風土人情的 如(竹枝歌)最初多詠四川巴渝一帶的風土,后來可以泛詠風土人情二用于祠神的 如(蘇合香)(皇帝鹽)(四朵子)等三用于應制的 如(醉蓬萊)(黃河清)(舜韶新)(并蒂芙蓉)(壽星明)等多與歌頌慶賀有關。四用于詠物的 如(黃鶯兒)用于詠黃鶯,(疏影)(漢宮春)(暗香)用于詠梅花,(荷花媚)(惜紅衣)用于詠荷花 (春草碧)用于用春草。五用于節日的 如(人月圓)用于詠元宵節,(龍山會)用于詠重陽節,(鵲橋仙)用于詠七夕。六用于祝壽的 如(長壽仙)(大椿)(慶壽光)七用于悼念的 如(壽樓春)八用于酒詞的 如(拋球了)(上行杯)(三臺)(勸金船)(荷葉杯)九用于佛曲的 如(太常引)(三皈依)(柳含煙)十用于道曲的 如(漁家傲)(千秋歲)十一用于愛情的 如(訴衷情)(蝶戀花)十二用于思念的 如(長相思)十三用于表達激越感情的 如(滿江紅)(水調歌頭)(六州歌頭)(水龍吟)(賀新郎)十四 用于憶舊的 如(少年游) 十五 用來表達凄苦的 如(竹枝)十六 用來悽惋感情的 如(凄涼犯)(惜分飛)(雨霖鈴)十七 (看花回)(玉山枕)(柳腰輕)(佳人醉)(陽臺路)(紅窗迥)(剔銀燈)則多屬靡靡之音總的來說,選擇一個恰當的詞牌,就是為了更好的切合詞牌,更好的抒發感情,盡管今天這些規矩越來越淡薄, 但如果選錯了,有可能鬧出笑話。辟如說(壽樓春),它是用來悼念亡妻的。如果有人用來給別人祝壽,那就攤上事了,攤上大事了,作為詞來說,當初都是配樂來唱的,雖然我們不知道當初的音樂是什么樣,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像這類詞牌一定是哀樂性質,可想而知,你用哀樂詞牌填上祝壽詞,豈不是自找麻煩。看來又些詞牌還是有講究的,當然大多數不講究,一旦碰上講究的詞牌,我們切不可隨意拿來就填,而要首先弄懂之后,再寫也不妨。(以上有關內容參考了周嘉惠老師的唐詩宋詞通論一書)
如何選擇詞牌名
1、漁歌子,又名《漁夫》《漁父樂》《漁夫辭》。唐教坊曲,入黃鐘宮,此調聲情輕快,是多用來寫漁人和漁家生活的曲子。
2、生查子,又名《楚云深》。原唐教坊曲,入雙調。此調音節比較諧婉,多抒怨抑之情。
3、如夢令,又名《憶仙姿》、《宴桃園》、《無夢令》。 入中呂調,此調甜庸,可作一般抒情用。
4、長相思,又名《長相思令》《相思令》《吳山青》。入般涉調,此調多用以寫男女相思之情,也可抒寫友情。
5、浣溪沙,又名《浣紗溪》《滿院春》《小庭花》等。入中呂宮或黃鐘宮,此調音節和婉、明快,上半闋情調較急,下半闋便趨緩和。可用來表達各種憂樂不同的思想感情。婉約、豪放兩派詞人都競相采用。
6、訴衷情,又名《一絲風》、《步花間》、《桃花水》、《偶相逢》、《畫樓空》、《漁父家風》。此調入林鐘商,凄愴怨慕,一般多作抒情之用。
7、西江月,又名《步虛詞》、《白蘋香》、《江月令》。此調入中呂宮,聲情甜庸,宜抒一般之情。
8、浪淘沙,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過龍門》。入歇指調、商調,此調音節諧婉,可用來表達各種憂樂不同的思想感情。多作激越凄壯之音。
9、臨江仙,又名《謝新恩》、《雁后歸》、《畫屏春》等。入仙呂調、高平調,此調音節諧婉,聲情掩抑,可用來表達各種憂樂不同的思想感情。
10、鵲橋仙,又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入歇指調,此調多詠牛郎、織女七夕相會事。
11、小重山,又名《小沖山》、《小重山令》。入雙調,聲容極掩抑低佪之致,恰宜表達纏綿悱惻的情感。此調唐人常用以寫宮怨,故其調悲。
12、人月圓,又名《青衫濕》。此調入黃鐘宮,婉轉纏綿,多詠元宵節。
13、桃園遇故人,又名《虞美人影》。入雙調,此調多用來詠友情。
14、蝶戀花,又名《鳳棲梧》、《鵲踏枝》。入小石調或商調,以表達低佪掩抑、哽咽幽怨感情為多。
15、漁家傲,又名《吳門柳》《添字者》等。入般涉調,音節拗怒,情緒緊張迫促,適宜于表達兀傲凄壯的爽朗襟懷。
16、祝英臺近,又名《月底修簫譜》《祝英臺》《祝英臺令》《燕鶯語》《寶釵分》。入越調,此調宛轉凄抑,聲容剛柔相濟,適宜表達抑塞磊落的幽咽情調。。
17、洞仙歌,又名《洞仙歌令》、《羽仙歌》、《洞仙詞》、《洞中仙》、《洞仙歌慢》。此調兼入中呂、仙呂、般涉三調,音節舒徐,極駘宕搖曳之致。
18、滿江紅,又名《上江紅》《念良游》《傷春曲》。入仙呂調,此調格調沉郁激昂,宜抒發激烈慷慨之情,此調用入聲韻者居多,沉郁激昂,前人用以發抒懷抱。
19、水調歌頭,又名《凱歌》《元會曲》《臺城游》。此調入中呂調。唐人水調凄涼怨慕、聲韻悲切;宋人水調昂揚酣暢、豪放瀟灑。 所詠有:吊古、登覽、贈別、慶賀、感時傷世等。
20、揚州慢。此調入中呂宮,悲涼掩抑,凄咽低沉,哀怨無端,特顯纏綿凄抑情調。
21、念奴嬌,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此調入大石調,復道調宮,又高宮大石調,音節高亢拗怒,聲情激壯,多以抒發慷慨豪放之情。也是一個笛子曲。
22、解語花。入林鐘羽,此調婉麗,宜抒情。
23、高陽臺,又名《慶春澤》。入商調,此調情調低沉,只適合表現哀怨心情。
24、水龍吟,又名《龍吟曲》、《小樓連苑》。入越調,此調本為聲調激越的笛子曲。故氣勢雄渾,宜寫慷慨激昂之情。
25、齊天樂,又名《臺城路》《如此江山》。入正宮,此調音調高雋,最宜于寫秋景。
26、雨霖鈴,又名《雨霖鈴慢》。入雙調,此調極為哀怨,有激越悲涼、感懷凄切之情。
27、望海潮。此調入仙呂調,宜作懷古詞
28、沁園春,又名《壽星明》。入般涉調或中呂調,此調格局恢弘,宜于鋪敘,抒發壯闊豪邁襟懷。
29、賀新郎,又名《乳燕飛》《賀新涼》《貂裘換酒》《金縷歌》《金縷曲》《唱金縷》《金縷詞》《金縷衣》。入南呂宮,此調用入聲韻時,則氣激昂豪壯,宜于表達慷慨激昂、豪邁雄壯的英雄情感;用上、去聲韻時,則沉郁悲涼。
30、蘭陵王。此調入越調犯正宮,音節拗怒,聲情激越,適宜表達蒼涼激越的情調。
31、南浦。入中呂宮,此調高亢歡樂,不適于表達清涼悲傷的送別之情。
32、壽樓春。此調節奏舒緩,聲情低抑,凄切悠遠,適于抒發纏綿哀怨的悼亡之情,不適宜祝壽賀年。
33、千秋歲。入歇指調、仙呂調,此調悲傷感抑,不適合祝壽喜慶。
34、河傅,又名《河轉》《月照梨花》《怨王孫》。入南呂宮、仙呂調,此調悲切,原系隋煬帝時開運河河工之曲。
35、金人捧露盤,又名《銅人捧露盤引》《上西平》《西平曲》。入越調,此調蒼涼激楚。
36、釵頭鳳,又名《折紅英》。入中呂宮,此調音節拗怒,聲情凄緊,宜表達顯示一種情急調苦的姿態。
37、凄涼犯,又名《凄涼調》《瑞鶴仙影》。為仙呂犯商調,不宜用于祝賀之詞。
38、劍器近。此調屬中呂宮、黃鐘宮,音節低徊掩抑。
39、西吳曲。入越調,此調蒼涼激楚。
40、摸魚兒,又名《買陂塘》、《邁陂塘》、《雙蕖怨》等。入中呂調,情調低徊掩抑、欲吞還吐,適宜表現蒼涼郁勃與幽咽情緒。
41、菩薩蠻,又名《子夜歌》、《重疊金》等。此調入中呂宮或中呂調,情調由緊促轉低沉。
42、天仙子。此調入歇指調、中呂調、仙呂調,情急調苦,傷春傷別。
43、曲玉管。此調入大石調,宜抒寫羈旅中的懷舊傷離情緒。
44、青玉案,又名《橫塘路》、《西湖路》。入雙調,適宜表達低佪掩抑、哽咽幽怨感情。
45、卜算子,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此調入歇指調、南呂宮,婉曲哀怨而略帶幾分激切。
46、南鄉子,又名《好離鄉》、《蕉葉怨》。此調入中呂宮、黃鐘宮,音節流美,適宜抒寫纏綿低抑情調,多詠江南風物而得名。
47、阮郎歸,又名《醉桃源》、《醉桃園》、《碧桃春》。此調入南呂宮,情調較低沉,宜適抒寫纏綿低抑情調。使人感到情急調苦,凄婉欲絕。
48、鶯啼序,又名《豐樂樓》。入商調,凄涼悲蒼,宜寫傷春傷別之情。
49、一斛珠,又名《醉落魄》、《怨春風》、《章臺月》等。此調入中呂調,婉轉凄抑,不宜表達壯烈豪邁之志。
50、風入松,又名《遠橫山》《風入松慢》。此調入林鐘商,音節輕柔婉轉、掩抑低徊,適宜表達和婉情調。
51、憶舊游。此調入越調,情調掩抑低沉,適宜于曼聲低唱。
52、何滿子。此調入雙調,哀歌憤懣,悲涼凄怨的哀曲。
53、調笑令,又名《古調笑》、《宮中調笑》、《調嘯詞》、《轉應曲》、《三臺令》等。此調入雙調,音節婉轉相應,情調迫促,多為又歌又舞的筵席上的勸酒曲。
54、最高樓,又名《醉高歌》。入中呂宮、正宮,此調輕松流美,漸開元人散曲先河。
55、點絳唇,又名《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萬年春》。此調入仙呂調。多用于男女相會,描寫感情。
56、一剪梅,又名《臘梅香》。此調入南呂宮,聲情低抑。
57、鷓鴣天,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入正平調,音節諧婉,可用來表達各種憂樂不同的思想感情。
58、暗香,又名《紅情》。入仙呂宮,此調音節和婉,古人多以詠梅。
59、木蘭花慢。此調入南呂、高平調,和諧婉轉,宜于寫纏綿悱惻之情。
60、六州歌頭。入大石調,句式短促,音節繁密多變,有步步緊逼、意切情激之感,宜表達慷慨悲歌怒斥強敵,抒發豪壯奔放之情。
61、江城子,又名《江神子》、《水晶簾》、《村意遠》。入雙調或高平調,音節流美。上緊促而下沉咽。
62、霓裳中序第一。屬商調,音節閑雅。
63、八聲甘州,又名《甘州》、《瀟瀟雨》。屬仙呂調、中呂調,搖筋轉骨,剛柔相濟,最使人蕩氣回腸。
64、六丑。入中呂調,音節之美,欲斷還連,千回百折,而又一氣貫注,搖筋轉骨,極諸變態。
65、破陣子,又名十拍子。入林鐘商,此調為軍樂,適合抒發激昂雄壯情緒。
66、永遇樂,又名《消息》。入歇指調,本調音節抑揚、氣勢雄壯,宜于抒發慷慨豪壯之情。
67、好事近,又名《釣船笛》《倚秋千》《翠圓枝》。入仙呂宮,聲情拗峭挺勁,適宜表達“孤標聳立”和激越不平的情調。
68、清平樂,又名《清平樂令》《憶蘿花》《醉東風》等。入大石調或越調,上片感情拗怒,下片轉為和婉,有纏綿不盡之致,是短調中最為美聽的。
69、風流子。入大石調,此調壯闊豪邁,顯示寬宏器宇和雍容氣度。
69、更漏子,又名《付金釵》《獨倚樓》。入大石調、商調、林鐘商調,音節和婉。本詠“更漏”之事,多詠夜間相思。
70、滿庭芳,又名《鎖陽臺》、《滿庭霜》、《瀟湘夜雨》等。此調屬中呂宮,音節低抑凄涼,適宜表達綿邈婉轉的情感。
71、鳳凰臺上憶吹簫,又名《憶吹簫》。入仙呂調,和諧婉約,輕柔婉轉,宜表達纏綿情緒。
72、定風波,又名《定風流》、《定風波令》、《醉瓊枝》。入雙調、林鐘商,感情細膩,宜表現細膩婉約之情調。
73、憶江南,又名《江南好》、《春去也》、《望江南》、《望江樓》、《夢江口》、《夢江南》、《望江梅》等。入南呂宮。音節流麗諧婉,用來表達不同的思想情感。
74、踏莎行,又名《柳長春》、《喜朝天》、《踏雪行》等。入中呂宮,常以描景抒情,多為愁別。
75、采桑子,又名《羅敷媚》、《丑奴兒》等。入羽調或雙調或太簇角,此調流暢輕巧、深蘊含蓄,宜用于以景抒情。
76、減字木蘭花,又名《木蘭花》《玉樓春》《偷聲木蘭花》《木蘭花慢》。入林鐘商或仙呂調,章節優美而多變化,詞人多喜用此。
77、山花子,又名《攤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入中呂宮或黃鐘宮,宜描寫細膩、纏綿悱惻的情感。
78、太常引,又名《太清引》《臘前梅》。入仙呂宮,此調適于輕悠內容,亦可適于婉約、淡淡的幽怨。遣字不需太重、太猛。可有波瀾,但無需大浪。
79、醉花陰,又名《九日》。入黃鐘官,多用于表達悱惻纏綿的情感。
80、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入中呂宮、黃鐘宮、中呂調,此詞章節頓挫,平仄韻遞換,見感情起伏。
81、玉樓春,又名《玉樓春令》、《西湖曲》、《惜春容》、《歸朝歡令》、《春曉曲》。入大石調,宜由景入情,抒發凄婉的情致。
82、桂枝香,又名《疏簾淡月》。入仙呂,本調音節高亢拗怒,宜表雄壯豪放情懷。
83、南歌子,又名《南柯子》《風蝶令》《十愛詞》《水晶簾》《望秦川》。入仙呂宮,音節流美,由舒徐漸趨急促,顯得搖曳生姿,有馀音裊裊、纏綿不盡之致。
84、搗練子,又名《深院月》《夜如年》《杵聲奇》《搗練子令》。入雙調,多為懷念征夫之作。
85、少年游,又名《少年游令》《小闌干》《玉臘梅枝》。入林鐘商調,音節諧婉,情調激越,聲容迫切凄厲。
86、謁金門,又名《垂楊碧》《花自落、》《楊花落》。入雙調,宜表達激切緊促的思想感情。
87、御街行,又名《孤雁兒》。入雙調,整體拗怒多于和諧,顯示著心胸開闊、英姿颯爽的蒼莽氣度,便是用來抒寫兒女柔情,也絕不至流于軟媚。
88、長亭怨慢。入中呂宮,音節清勁峭折,搖曳生姿。
89、疏影,又名《綠意》《解佩環》。入仙呂宮,此調音節和婉,古人多以詠梅。
90、夜半樂,又名《還京樂》。入中呂調,格局開展,偉岸奇麗,中段雍容不迫,后段聲拍促數。柳永用來抒寫羈旅行役之感。
91、烏夜啼,又名《相見歡》、《秋夜月》、《上西樓》。入南呂宮,音節激越凄怨。
關于如何選擇詞牌和寫詞怎么選擇詞牌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