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容

沁園春陳維崧是哪里的題,沁園春 陳維崧

尷尬對白2023-02-14 17:10詩詞28

很多朋友對于沁園春陳維崧是哪里的題和沁園春 陳維崧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鶯啼序·重過金陵原文_翻譯及賞析

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樓迢遞。嗟倦客又此憑高,檻外已少佳致。更落盡梨花,飛盡楊花,春也成憔悴。問青山、三國英雄,六朝奇偉?麥甸葵丘,荒臺敗壘,鹿豕銜枯薺。正潮打孤城,寂寞斜陽影里。聽樓頭、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漸夜深、月滿秦淮,煙籠寒水。凄凄慘慘,冷冷清清,燈火渡頭市。慨商女、不知興廢,隔江猶唱庭花,余音亹亹。傷心千古,淚痕如洗。烏衣巷口青蕪路,認依稀、王謝舊鄰里。臨春結綺,可憐紅粉成灰,蕭索白楊風起。因思疇昔,鐵索千尋,謾沉江底。揮羽扇,障西塵,便好角巾私第。清談到底成何事?回首新亭,風景今如此。楚囚對泣何時已,嘆人間今古真兒戲。東風歲歲還來,吹入鐘山,幾重蒼翠。——宋代·汪元量《鶯啼序·重過金陵》 鶯啼序·重過金陵

宋代 : 汪元量

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樓迢遞。嗟倦客又此憑高,檻外已少佳致。更落盡梨花,飛盡楊花,春也成憔悴。問青山、三國英雄,六朝奇偉?

麥甸葵丘,荒臺敗壘,鹿豕銜枯薺。正潮打孤城,寂寞斜陽影里。聽樓頭、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漸夜深、月滿秦淮,煙籠寒水。

凄凄慘慘,冷冷清清,燈火渡頭市。慨商女、不知興廢,隔江猶唱庭花,余音亹亹。傷心千古,淚痕如洗。烏衣巷口青蕪路,認依稀、王謝舊鄰里。臨春結綺,可憐紅粉成灰,蕭索白楊風起。

豪放 , 典故 , 詠史懷古抒懷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金陵故都的形勢是最雄偉、最美好的,有朱紅的高樓聳立。可嘆浪跡天涯的倦客,再來此地登高遠眺,欄桿外已看不到多少佳美的景致。更何況梨花落盡,楊花飛盡,春天也變得十分憔悴。問青山,可還記得三國的英雄、六朝的雄偉?

郊外荒丘,蔓草遍野,豬鹿銜著枯芥菜在荒臺敗壘中出沒。寂寞的夕陽殘照下,潮水拍打孤城。聽樓頭鼓角哀怨,未曾舉杯,愁心己如酒醉。夜色漸深,秦淮河灑滿月光,煙靄籠罩著寒冷的河水。

凄凄慘慘,冷冷清清,燈火亮處是渡江口的夜市。可嘆歌女不知江山興廢之恨,隔著江水還在唱那《 *** 》遺曲,余音裊裊刺人心扉。傷心千古興廢,淚流如水。烏衣巷口道路荒蕪,只依稀看出是舊時權貴王、謝毗鄰而居的殘頹。臨春閣、結綺閣兩座名殿早巳荒廢,當年美麗的后妃也化為了塵灰,墓地里白楊蕭瑟、寒風哀泣。

回想遙遠的過去,千尋鐵鎖橫江,最終空沉江底。手揮羽扇遮擋西來的塵土,正好頭帶角巾回私第。清妙的玄淡到底能成何事?在新亭上回首眺望,家國風景如此。如今身為囚徒,悔恨何時已。可嘆人間,古往今來,興亡如同兒戲。東風年年還來,吹入鐘山,重重綠樹蒼翠。

注釋

鶯啼序:詞牌名,又名《豐樂樓》。共四片,二百三十六字。第一、第二片各九句,四仄韻,第三片十三句五仄韻,第四片十四句七仄韻。

迢(tiáo)遞:高峻的樣子。

檻(jiàn)外:欄干外面。檻:窗戶或長廊旁的欄干。

佳致:美好的景致。

麥甸(diàn):長滿薺麥的野地。甸:古時郭外稱郊,郊外稱甸。

葵丘:長著葵菜的山丘。

鹿豕(shǐ):麋鹿和野豬。

銜(xián)枯薺(jì):叨著枯萎的薺菜。

正潮打孤城,寂寞斜陽影里:化用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詩句。意思是晚潮拍打著石頭城,斜陽照著我寂寞的身影。

月滿秦淮,煙籠寒水:化用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詩句,描繪秦淮河夜景,寄離重過金陵時的懷古情思。

慨商女、不知興廢,隔江猶唱庭花: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 *** 花。”詩句,意思是那些不知節義的人,仍然沉溺在歌樓妓里,飲酒高歌,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亹(wěi)亹:形容余音裊裊不絕。

臨春結綺(qǐ):指陽臨春閣、結綺閣,分別為陳后主和張麗華所居的樓閣。

紅粉:指女子、佳人。

鐵索千尋,謾(màn)沉江底:化用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詩句,指東吳用鐵索千丈沉江,也白白浪費了鐵索。

揮羽扇:據《世說新語》,王導與外戚庾亮共掌大權,其勢相抵,一日大風揚塵,王導以扇拂之,并且說:“元規(庾亮字)塵污人。”詞中比喻南宋士大夫不能同心合力,共御外侮。

便好角巾私第:據《世說新語》,庾亮要帶兵到王導的治所來,別人建議他,要嚴加成備。王導說:“我與元規雖俱王臣,本懷布衣之好。若其欲來,吾角巾徑還烏衣,何所稍嚴。”詞中比喻南宋士大夫不能以大事為重。角巾:便服。

清談:亦稱“清言”或“玄言”,指魏晉時期崇尚虛無,空談名理的一種風氣。

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南。

楚囚(qiú)對泣何時已:指詞人被俘后的悲痛心情。據《左傳·成公九年》,楚鐘儀曾被囚禁于晉國,因稱楚囚。

鐘山:一名蔣山,又名紫金山,在南京市東北。 創作背景 賞析

《鶯啼序·重過金陵》憑高所見實景入手,從而引出對三國、六朝的疑問,詠史懷古。全詞四片,借用“賦”的筆法依次鋪敘開來。

第一片是總寫,點題之后,寫出詞人心情、時令。起首“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樓迢遞。”兩句化用了南朝詩人謝朓的《隋王鼓吹曲·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詞人借它作為點題之用,截取了“迢遞朱樓”四個字,令讀者勾起對謝朓那首詩的聯想。金陵古都,金陵故事,全都浮現于詞句之中。點題之后,透露出詞人的心境。“嗟倦客、又此憑高,檻外已少佳致。”這兩句,含義深婉。詞人自稱“倦客”,他經歷了亡國、被擄、出家、放歸等等一系列巨變,飽嘗喪國之后帶來的屈辱和悲痛,對人生產生了一種心灰意懶的厭倦情緒的緣故。“倦客”二字,透露了詞人對現實不滿但無奈的悲苦心境。在這種心境之下,重游故地,眼前仍然是“迢遞朱樓”,在他眼里,已失去“佳致”。接著“更落盡梨花,飛盡楊花,春也成憔悴”,詞人連“成憔悴”和“少佳致”在一起,敘心境和寫時令的兩層意思就密合起來了。“問青山,三國英雄,六朝奇偉?”詞人用疑問句點出主題:懷古之幽情。”少佳致“”成憔悴“的景況和”金陵故都最好“的觀念在詞人看來已不能相稱,使人疑竇頓生:難道這就是那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和奇人偉士迭現的六朝時代的故都嗎?疑問的實質是感嘆,是一種對歷史逝去,豪杰已成古人的詠嘆。唯有青山不變,不諳人世滄桑,仍可作歷史之見證。這首詞的首片的作用只引領下文,故而寫得比較概括。

第二片轉入具體的寫景和抒情的描寫。“麥甸葵丘,荒臺敗壘,鹿豕銜枯薺。”三句著眼于虛擬的景物。值得注意的是,詞人通過景物描寫,暗喻世事之更替,另外用典表意。如“麥甸葵丘”、“荒臺敗壘”皆有典出。劉禹錫《再游玄都觀》詩:“蕩然無復一樹,惟兔葵燕麥,動搖于春風耳。”是“麥甸葵丘”之典出。宮殿崔嵬、歌舞升平已不在,如今卻只任憑麋鹿野豬去奔走踐踏。《史記·淮南王安傳》“臣今見麋鹿游姑蘇之臺也。”伍子胥苦諫吳王而不見納,憤然自慨。詞人把這兩個曲故合起來看,用意甚明,慨南宋之不奮,抒己之傷悲。“正潮打孤城,寂寞斜陽影里。聽樓頭、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漸夜深、月滿秦淮,煙籠寒水。”化用了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孤城寂寞回。”和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詞人隱括唐人詩句采取的手法是把唐人的句子拆開,但仍保持著前后的呼應,同時又把自己的句子融合進去,根據詞調的要求,重新組合。詞人在隱括、化用前人詩詞,重新進行拆改組合的過程中,是煞費苦心的。把前人的句子放得十分妥貼,對于那些完全出于自己手筆的句子,如“未把酒、愁心先醉”,作了周到的安排,熔借來的句子和已句于一爐,且使其錯落有致,密合無間。這幾個句子直接抒發作者的懷舊情絲,強烈表達詞人的主觀感情,故而在全詞當中位置重要。起到統率全段的作用,從而顯示了詞人的主導作用和作品的創造性質。抒發故情舊緒,轉入了對歷史的評述。

第三片開始兩句“凄凄慘慘,冷冷清清。”連用疊字,加重了悲涼凄慘之感,“慨商女、不知興廢,隔江猶唱庭花。”接第二片最后杜牧《泊秦淮》詩句,流露出亡國之痛。面對故都兩座樓閣“臨春”“結綺”,感嘆國家衰亡,昔人已去,無不飽含對亡國之君的強烈譴責。白居易《和關盼盼感事詩》里道:“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詞人在詞中寫成了“可憐紅粉成灰,蕭索白楊風起。”兩句,并暗用曹植《雜詩》“高臺多悲風”的句意和劉禹錫詩表達方式有所不同。抒發了他面對歷史陳跡而萌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復雜感情。

第四片敘述東吳、東晉的史事。用意非常明顯,喻指南宋王朝覆滅的歷史悲劇。“鐵索千尋,謾沉江底。揮羽扇,障西塵,便好角巾私第。”詞人有針對性地評述了這幾個發生在金陵的歷史故事,很有現實意義。當時南宋王朝剛剛覆滅,他所抒發的興亡感慨也是有針對性的,有現實性的。“嘆人間今古真兒戲”,以兒戲喻興亡,含義很復雜而用語卻似乎很輕松,這里面既有詞人的感慨,也有對歷代亡國君臣的遣責,為的是把“人間今古”一筆帶過。詞人實際上是假借輕松的心境,引出一個沉重的話題。全詞的結尾,又回到金陵景物,并照應篇首的“倦客又此憑高”登高遠眺“春風歲歲還來,吹入鐘山,幾重蒼翠。”自然界不因人世之變遷而按照它固有的規律,照常輪換。鐘山依舊,只是人事不再。因這種懷舊情結作為全篇的一個總結,意味極為深長。

評價 全詞的結尾,又回到金陵景物,并照應篇首的“倦客又此憑高”登高遠眺“春風歲歲還來,吹入鐘山,幾重蒼翠。”自然界不因人世之變遷而按照它固有的規律,照常輪換。鐘山依舊,只是人事不再。因這種懷舊情結作為全篇的一個總結,應該說是意味極為深長。 典故

“因思疇昔”引領第四片,敘述東吳、東晉的史事。用意非常明顯,喻指南宋王朝覆滅的歷史悲劇。“千尋鐵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東吳曾以鐵索橫江,作為防御工事,意為抵擋東晉南下。哪知被晉將王燒斷,致使天塹無憑,國土淪喪。羽扇障塵、角巾還第、新亭對泣,出自于東晉士族代表人物王導,見于《世說新語》和《晉書。王導傳》。“羽扇障塵”喻指南宋士大夫之不能戮力同心。王導與外戚庚亮共掌東晉大權,勢力仲伯之間,一日大風揚塵,王導以扇拂之,說道:“元規(庚亮字)塵污人。”“角巾還第”喻指南宋士大夫之不能以大事為重,傳言庚亮將要帶兵到他的治所來,有人便建議他暗中戒備,王導卻說:“我與元規雖俱王臣,本懷布衣之好。若其欲來,吾角巾徑還烏衣,何所稍嚴!”(《世說新語。雅量》)角巾是便服,金陵的烏衣巷是王導私人第宅:“角巾私第”意即辭官歸家之意。“新亭對泣”,《世說新語。言語》篇記載:“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這里當是喻指南宋士大夫對時局危難而束手無策。汪元量有針對性地評述了這幾個發生在金陵的歷史故事,很有現實意義。當時南宋王朝剛剛覆滅,他所抒發的興亡感慨也是有針對性的,有現實性的。“嘆人間今古真兒戲”以兒戲喻興亡,含義很復雜而用語卻似乎很輕松,這里面既有作者自己的感慨,也有對歷代亡國君臣的遣責,為的是把“人間今古”一筆帶過。作者實際上是假借輕松的心境,引出一個沉重的話題。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691篇詩文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宋代·蘇軾《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宋代 : 蘇軾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豪放 , 山水 , 寫景 , 抒情 , 議論 題徐渭文《鐘山梅花圖》,同云臣、南耕、京少賦。十萬瓊枝,矯若銀虬,翩如玉鯨。正困不勝煙,香浮南內;嬌偏怯雨,影落西清。夾岸亭臺,接天歌管,十四樓中樂太平。誰爭賞?有珠珰貴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頭月自明。嘆一夜啼烏,落花有恨;五陵石馬,流水無聲。尋去疑無,看來似夢,一幅生綃淚寫成。攜此卷,伴水天閑話,江海余生。——清代·陳維崧《沁園春·十萬瓊枝》

沁園春·十萬瓊枝

清代 : 陳維崧

題徐渭文《鐘山梅花圖》,同云臣、南耕、京少賦。

十萬瓊枝,矯若銀虬,翩如玉鯨。正困不勝煙,香浮南內;嬌偏怯雨,影落西清。夾岸亭臺,接天歌管,十四樓中樂太平。誰爭賞?有珠珰貴戚,玉佩公卿。

展開閱讀全文∨

題徐渭文《鐘山梅花圖》,同云臣、南耕、京少賦。

十萬瓊枝,矯若銀虬,翩如玉鯨。正困不勝煙,香浮南內;嬌偏怯雨,影落西清。夾岸亭臺,接天歌管,十四樓中樂太平。誰爭賞?有珠珰貴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頭月自明。嘆一夜啼烏,落花有恨;五陵石馬,流水無聲。尋去疑無,看來似夢,一幅生綃淚寫成。攜此卷,伴水天閑話,江海余生。 ▲

豪放 , 思國 舉頭西北浮云,倚天萬里須長劍。人言此地,夜深長見,斗牛光焰。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憑欄卻怕,風雷怒,魚龍慘。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陽纜?——宋代·辛棄疾《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

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

舉頭西北浮云,倚天萬里須長劍。人言此地,夜深長見,斗牛光焰。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憑欄卻怕,風雷怒,魚龍慘。

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陽纜? 宋詞三百首 , 豪放 , 山水壯志

明末清初詞壇第一人陳維崧簡介,陳維崧代表作是什么

人物生平

陳維崧出生于講究氣節的文學世家,陳維崧

的祖父陳于廷是明朝的左都御史、東林黨的中堅人物。父親陳貞慧與商丘的侯方域交善,二人為“明末四公子”其二,曾因反對“閹黨”,同罹阮大鋮之禍。

明天啟五年(1625),陳維崧出世。少年的時候便擁有了才名,冠而多須,浸淫及顴準,陳髯之名滿天下。嘗客如皋冒氏水繪園,主人愛其才,進聲伎適其意。陳維崧少時作文敏捷,詞采瑰瑋,吳偉業曾譽之為"江左鳳凰"。

明思宗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朝滅亡,陳維崧才20歲。入清后雖補為諸生,但長期未曾得到官職,身世飄零,游食四方,接觸社會面較廣。又因早有文名,一時名流如吳偉業、冒襄、龔鼎孳、姜宸英、王士G、邵長蘅、彭孫y等,都與他交往,其中與朱彝尊尤其接近,兩人在京師時切磋詞學,并合刊過《朱陳村詞》。清初詞壇,陳、朱并列,陳為“陽羨派”詞領袖。侯方域將女兒許配給陳維崧的弟弟陳宗石后,陳宗石入贅于商丘侯方域家,陳維崧亦寓居商丘,與弟同居。

康熙己未(1679年),召試鴻詞科,由諸生授檢討,纂修《明史》,時年五十四。

越四年(1682年)卒于官。

文獻記載

清《河南通志卷六十九》:“皇清,陳維崧,字其年,宜興人,祖于庭,前明左都御史。父貞慧與商丘侯方域交善,同罹阮大鋮之禍。方域避亂陽羨以女許維崧弟宗石后,宗石入贅,遂為宋人,維崧亦寓宋,與弟同居。維崧為文長于排偶。長洲汪琬稱為七百年一人,后以博學宏詞粘翰林檢討,纂修《明史》,卒于官。”

斷袖之癖

即使是出身在這樣一個氣節之重享譽天下、書香仕宦之家的陳維崧,也頗好男風。陳維崧與名優徐紫云的一段生死纏綿情事,曾使無數清代士人為之傾倒,似乎成了他們心目中理想情愛的標準。據野史筆記載,陳維崧對徐紫云一見神移,當時正值梅花盛開,他就天天“攜紫云徘徊于暗香疏影間”,從此開始了兩人長期的形影相隨的同性戀生活。陳維崧為徐紫云寫作了大量的詩詞。其中《惆悵詞二十首·別云郎》中滿是如“旅愁若少云郎伴,海角寒更倍許長”、“獨坐待君歸未歸,不歸獨坐到天明”、“檢點行裝,淚滴珍珠,疊滿箱”之類的濃濃癡語。陳維崧還請名畫師為徐紫云作肖像,其中僅《紫云出浴圖卷》就有名士七十四人題詩一百五十三首、詞一首,卷中充斥著諸如“莫怪君王勤割袖,漫同羅倚浣春紗”、“江南紅豆相思苦,歲歲花前一憶君”等纏綿詩句。雖然這些題詩的士人未必都是同性戀者。

雖然陳維崧是嚴格意義上的同性戀者,卻對異性戀持欣賞態度。陳維崧家有妻妾子女,徐紫云成年也要娶親,他在紫云洞房花燭夜時寫了一首《賀新郎》相贈:“六年孤館相偎傍。最難忘,紅蕤枕畔,淚花輕r。了爾一生花燭事,宛轉婦隨夫唱。只我羅衾寒似鐵,擁桃笙難得紗窗亮。休為我,再惆悵。”陳維崧對徐紫云的相思依戀躍然紙上。徐紫云婚后,二人仍親密來往,后陳維崧攜徐紫云歸宜興老家居住。徐紫云病逝后,陳維崧又寫了大量動情懷念的感傷詩句,詞句凄婉,令人傷感。

部分作品

1

.歲暮雜憶 2.虞美人·無聊 3.題秦郵露筋祠 4.蜀山謁東坡書院 5.同前題

6.蘧庵先生五日有魚酒之餉醉后填詞 7.五人之墓 8.夜行滎陽道中 9.送姜西溟入都

10.正月二十日,從吳天石處讀緯云弟京邸春詞 11.南鄉子·邢州道上作12.春日游平山堂即事

13.癸丑除夕 14.夜宿翁村時方刈稻苦雨不絕詞紀田家語 15.詠美人秋千

16.纖夫詞 17.感舊 18.冬夜不寐 19.秋懷 20.醉太平·江口醉后作

21.送蘧庵先生之廣陵,并示宗定九,孫無言,汪 22.卜算子·租風瓜步

23.夜宿翁村時方刈稻苦雨不絕詞紀田家語 24.自封丘北岸渡江至汴梁

25.江行 26.春日游平山堂即事 27.作家書竟題范龍仙書齋壁上蘆雁圖

28.好事近 29.題曹實庵珂雪詞 30.投金瀨懷古

31.春夜聽客彈琵琶,作《隋唐評話》 32.歲暮雜憶 33.秋雨過紅板橋

34.題徐渭文《鐘山梅花圖》,同云臣、南耕、京 35.雨 36.詠滇茶 37.懷阮亭 38.詠菜花

40.紀艷 41.七夕感懷用尤悔庵原韻

42.荊南詞 43.夏日吳中寄內 44.秣陵懷古

46.甲辰廣陵中秋小飲孫豹人溉堂歌示阮亭

47.蘧庵先生五日有魚酒之餉醉后填詞 49.詠菜花 50.席見獅兒

51.悵悵詞 52.蜀山謁東坡書院 53.江南憶同云臣和蘧庵先生韻

55.客有言西江近事者感而賦此

56.泥蓮庵夜宿,同子萬弟與寺僧閑話(庵外有白

57.夏五月大雨,南畝半成澤國,而梁溪人尚有畫

58.游京口竹林寺 59.紀艷 60.歲暮雜憶 61.贈何生鐵(鐵,小字阿黑,鎮江人,流寓泰州

62.伯成先生席上賦贈韓修齡(韓,關中人,圣秋 63.將歸留別練塘諸子 64.詠滇茶

65.梁溪顧梁汾舍人過訪賦此以贈兼題其小像 66.清明感舊 67.詠馬貴陽畫冊

68.陳郎以扇索書為賦一闋 69.蜀山謁東坡書院 70.乞巧同蘧庵先生賦 71.墻外丁香花盛開感賦

72.江村夏詠 74.秋懷 75.夏日吳中寄內 76.送三韓李若士省親之楚(若士尊公時提督湖廣

78.阻風江口 79.癸丑除夕 80.懷阮亭 82.贈成容若 85.同友人過野寺 86.荊南詞

87.江南雜詠 89.二月十一日夜風月甚佳過水繪園聽諸郎弦管燈 92.讀屈翁山詩,有作

93.秋夜聽梁溪陳四丈彈琵琶

94.歲暮雜憶 95.三月三日尉氏道中作

96.讀孚若長歌,即席賦贈仍用孚若原韻

98.本意(癸丑三月十九日,用明楊孟載韻) 99.投金瀨懷古

102.家善百自崇川來,小飲冒巢民先生堂中。聞百

104.新安陳仲獻(名策)客蜀總戎幕府,嘗贖一俘 105.乞巧同蘧庵先生賦

106.清平樂·夜飲友人別館,聽年少彈三弦 107.過虎牢

108.汴京懷古(博浪城) 112.席見獅兒 113.和少游原韻

114.秋日經信陵君廟 115.三月三日尉氏道中作 117.夏日吳中寄內 120.汴京訪李師師故宅

123.感舊 125.自封丘北岸渡江至汴梁 127.許月度新自金陵歸,以《青溪集》示我,感賦

131.何明瑞先生筵上作 132.鉅鹿道中作 133.乞巧同蘧庵先生賦 134.點絳唇·夜宿臨蟲

136.贈蘇昆生(蘇,固始人,南曲為當今第一。曾

詞集節選

《醉落魄·詠鷹》

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望江南·歲暮雜憶》

江南憶,少小住長洲。夜火千家紅杏浚春衫十里綠楊樓。頭白想重游。

江南憶,白下最堪憐。東冶璧人新訣絕,南朝玉樹舊因緣。秋雨蔣山前。

江南憶,懊惱十西湖。秋月春花錢又趙,青山綠水越連吳。往事只模糊。

江南憶,罨畫最風流。白屋山腰煙內市,紅蘭水面雨中樓。樓上漾簾鉤。

《南鄉子·江南雜詠三首》

戶派門攤,官催后保督前團。毀屋得緡上州府,歸去,獨宿牛車滴秋雨。

雞狗騷然,朝驚北陌暮南阡。印響西風猩作記,如鬼,老券排家驗鈐尾。

萬艘千船,今年米價減常年。乍可宣房填蟻穴,愁絕,不愿官家言改折。

《醉太平·江口醉后作》

鐘山后湖,長干夜烏。齊臺宋苑模糊,剩連天綠蕪。

估船運租,江樓醉呼。西風流落丹徒,想劉家寄奴。

《夜游宮·秋懷》

耿耿秋情欲動,早噴入、霜橋笛孔。快倚西風作三弄。短狐悲,瘦猿愁,啼破冢。

碧落銀盤凍,照不了、秦關楚隴。無數蟄吟古磚縫。料今宵,靠屏風,無好夢。

秋氣橫排萬馬,盡屯在、長城墻下。每到三更素商瀉。濕龍樓,暈鴛機,迷爵瓦。

誰復憐卿者?酒醒后、槌床悲詫。使氣筵前舞甘蔗。我思兮,古之人,桓子野。

箭與饑鴟兢快,側秋腦、角鷹愁態。駿馬妖姬秣燕代。笑吳兒,困雕蟲,矜細。

齷齪誰能耐?總一笑、浮云睚眥。獨去為傭學無賴。圯橋邊,有猿公,期我在。

一派明云薦爽,秋不住、碧空中響。如此江山徒莽蒼。伯符耶?寄奴耶?嗟已往。

十載羞廝養,孤負煞、長頭大顙。思與騎奴游上黨。趁秋晴,蓮花,西岳掌。

詞作賞析

《南鄉子 · 江南雜詠六首》

天水淪漣①,穿籬一只撅頭船②。萬灶炊煙都不起。芒履③,落日撈蝦水田里。

雞狗騷然④,朝經北陌暮南阡⑤。印響西風猩作記⑥。如鬼,老

券排家驗鈐尾⑦。

注釋

①天水淪漣--水波蕩漾,與天相接。②撅(juē嗟)--翹起。③芒履--草鞋。④騷然--騷動不寧。⑤阡、陌--田野間的小路,南北向曰阡,東西向曰陌。⑥猩--紅色,指印戳的顏色。作記--在契據上蓋印章。⑦老券--管理債據的小吏。排家--挨門挨戶。鈐(qián前)--圖章。驗鈐尾--查驗契據底端的印記有無遺漏。

講解

農村題材的詞在詞史上不多見,直面農民之慘痛疾苦的就更少。然而在清初的陽羨詞派手中,“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現實精神與歷史責任感使這一類型成為了他們著力抒述的重大主題。陳維崧作為該派宗主,自然首當其沖,《南鄉子·江南雜詠六首》即是其中一組力作。這里選的是組詞的第一首和第四首。前一首寫水災。在天水交接的浩茫中,一只小船穿過籬笆。這是詞人在蒼蒼澤國中給我們攝取的一個特寫鏡頭。尋找湮沒在水下的可憐的財物?或者尋找一點可以果腹的吃食?詞人不說,但一種蒼涼已透現紙端。由此展開去,豈僅這一只小船在孤寂地漂泊?千家萬戶其實都在饑寒交迫之中!他們只能穿著草鞋,迎著夕陽,撈幾顆蝦來作一家人的晚餐了。可是即便這樣蕭瑟的生涯,依然還不能躲開令人窒息的苛捐重稅。后一首開篇就是酷官暴吏的《下鄉圖》。所謂“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柳宗元《捕蛇者說》中這怵目驚心的一幕依舊不走樣地上演于每一寸土地!詞人不作評論,輕輕點染以“如鬼”二字,即已活畫出了暴吏們猙獰可憎的面目與民眾發自心底的極端憤懣之情,筆調冷峻之極。以詞特別是小令的形式抒寫類似杜甫《三吏》、《三別》的主題,是陳維崧的創新,足以見出他的真膽識、真精神。用筆則意不說破,鋒芒內斂,若綿里藏針。評論家多有為迦陵詞不能“沉郁”而感到遺憾的,此類作品可正其謬。

《點絳唇夜宿臨蟲洹

①晴髻離離②,太行山勢如蝌蚪③。稗花盈畝④,一寸霜皮厚⑤。趙魏燕韓⑥,歷歷堪回首。悲風吼,臨蟲淇冢黃葉中原走。

注釋

①臨蟲--在臨徹厴柚玫逆湔荊在今河北省永年縣西,為古時冀晉豫地區交通要道。②晴髻--比喻的說法,形容晴空之下,群峰起伏,有若發髻。黃庭堅《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云:“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此用其意。離離--排列密集貌。③太行山--山名,蜿蜒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由臨蟲湮魈骺杉。④稗(bài敗)--即稗子,雜草名,形狀似稻。稗花--指稗子抽穗,遠望如花開。⑤霜皮--月光照著稗草,表面如霜般清冷。⑥趙魏燕韓--古國名,為戰國七雄之四國,位于今河北、河南、山西一帶。

講解

一般說來,小令由于篇幅短狹,很難寫得波瀾壯闊,騰躍激揚。陳維崧則以他出眾的才華和驚人的創造力在令詞中描繪出一般只能寓于長調的慷慨沉雄境界。這無疑是他對詞的發展作出的又一貢獻。本篇作于康熙七年(1668)十月。這年夏天,陳維崧由避禍八載的如皋冒襄家入京謀職,雖得到龔鼎孳等大僚的激賞,仍失意而歸,去河南商丘探望入贅的四弟陳宗石。初冬日,途經臨蟲渫端蓿在蒼茫夜色中俯仰今古,感慨萬端,故國之痛與身世之悲一并兜上心頭,因有此作。詞上片寫眼中景,開頭便連用兩個奇特的比喻:一是把巖巒靜矗之狀比作發髻,一是把山嶺躍動之勢比作蝌蚪。前者猶可,后者則氣魄特大,眼界特高,詞境頓時為之一振。此種句子非胸吞云夢者不能道,最能見出迦陵的獨異處。三四句寫近景,以盈畝的稗草暗示連年兵禍帶來的荒涼滅寂,為下文吊古之幽情伏筆。其“一寸厚”三字質感逼真,力透紙背。下片轉入抒情,激蕩的情思漩起。“趙魏燕韓”誠然是吊古,卻也未始不是一個“故明”的符號。就在不到三十年前,此地不還是血火交映,滿目瘡痍?而自己心懷黍離之悲,行役天涯,日暮途窮,此時心境又怎一個“愁”字了得?于是,悲風怒叫,黃葉飆飛中,一個詞人踽踽獨行、蒼涼悲憤的形象纖毫畢現。“悲風吼”三句凌厲之極,那吼聲里也正包涵著詞人的郁勃心音。

詞作風格

陳維崧工駢文及詞,嘗與朱彝尊合刊所作曰《朱陳村詞》,傳世有《湖海樓詩文詞全集》。(《國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九《文苑》)其弟宗石序其詞集云:“方伯兄少時,值家門鼎盛,意氣橫逸,謝郎捉鼻,麈尾時揮,不無聲華裙屐之好,故其詞多作旖旎語。迨中更顛沛,饑驅四方;或驢背清霜,孤篷夜雨;或河梁送別,千里懷人;或酒旗歌板,須髯奮張;或月榭風廊,肝腸掩抑;一切詼諧狂嘯,細泣幽吟,無不寓之于詞。甚至里語巷談,一經點化,居然典雅,真有意到筆隨,春風物化之妙。蓋伯兄中年始學為詩馀,晚歲尤好不厭,或一日得數十首,或一韻至十馀闋,統計小令、中調、長調共得四百一十六調,共詞一千六百二十九闋。先是京少有《天藜閣迦陵詞刻》,猶屬未備,今乃盡付梓人。自唐、宋、元、明以來,從事倚聲者,未有如吾伯兄之富且工也。”近人朱孝臧題云:“迦陵韻,哀樂過人多。跋扈頗參青兕意,清揚恰稱紫云歌,不管秀師訶。”(《村語業》卷三)維崧詞具有創作天才,固宜其不為前人所囿矣。

陳維崧詞作的風格。自宋代以來,詞的風格分類不外乎兩種,即婉約與豪放。陳的詞是明顯屬于后一種的,這點無可非議。我們知道,宋代的豪放詞派主要以蘇軾和辛棄疾等人為主,雖然也有劉克莊、張元干、陳亮等,但成就遠遜此二人。如果加以留意的話,我們會發現,蘇東坡的豪放詞更多的是表現出一種曠達,而辛棄疾的詞則是雄深雅健,在刀光劍影中仍不失儒雅的氣度。陳維崧的詞不但延續了他二人的寫作格調,還增加了一種霸悍之氣,更加咄咄逼人。這種霸悍之氣主要表現在抒情的爆發力上。我們不妨在此與稼軒的詞風作一下比較。我們常說稼軒的詞“橫絕六合,掃空萬古”,多撫時感事之作,雄深雅健的詞風匹世無雙。這種詞風的構成,一種說法是來源于鄒祗謨所說的“他的詞是從南華、沖虛中得來”,即受老莊的影響更為深遠,這是辛氏的詞深的一大原因;另一種說法是劉熙載在《藝概》中論述蘇、辛詞時指出的“瀟灑卓犖,悉出于溫柔敦厚”,就是說受到了儒家詩教的滲透。另外,稼軒所處的時代,他本人的閱歷、學識、身份、個人稟賦等也決定了他的詞風。那么為什么陳維崧的詞風與稼軒有那么大的差異呢。前面已經講過了,陳維崧經歷了歷史的巨大動蕩,這對他的思想觀念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古代儒家曾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處事原則,但滄海桑田的變化淡化了陳維崧的老莊思想,心理的重創和身世的磨難,已經自覺或不自覺地沖刷了他溫柔敦厚的觀念,他的悲愴心緒,他的無可排解的憤悶化作了“i然嘯空”之音。壓抑的情懷在詞中得以激射出來,因而使他的詞中有一種獨異的霸悍之氣和巨大的沖擊力。這霸悍二字,應當這樣理解,從藝術風格的概念來說,是骨力勁挺,氣勢渾茫磅礴,神思飛揚騰躍,情致酣暢淋漓。這種氣勢,一是他在詞的寫作藝術上達到了自由超越的程度,以往的觀念難以再作束縛;另一方面,又由于他精通歷史,有史才,同時將歌行和賦等筆法充分運用到了他的詞中,縱橫議論,洞照古今的手法使他的詞在抒情的空間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寬。所以,主客觀等多方面的因素促使他的詞能夠另拓疆域,自辟門徑,發揮了蘇、辛的短處,成就了非凡的造詣。前面我們講了陳維崧的所處的時代、詞的歷史地位和他的藝術風格。下面,我想結合他的幾首詞來分析一下他的詞的藝術特點。

陳維崧是位比較全面的詞人,他不僅擅長寫長調,寫豪放一類的詞,而且也兼擅小令和慢詞,且藝術性都比較高。但如果從他才力展現的角度來看,長調則是最能體現他的才情和駕馭能力的。而且在長高調中,豪放類的詞居于主要地位,這就構成了他的詞的主要風格。要總結他的詞的特點的話,我想就我的看法而言,應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他精于用典。這和他熟讀史事關系很大,他往往一首詞中參雜著十幾個典故,如果不熟悉這些典故的話,就很難理解詞中所含的深意。我在此舉一首詞為例。陳維崧曾寫過一組汴京懷古的詞,調子用的是滿江紅,共十首。這十首詞,結合地理、歷史、人物等,用了大量的典故。其中第四首寫的是“吹臺”,全詞如下:

太息韶華,想繁吹、憑空千尺。其中貯、邯鄲歌舞,燕齊技擊。宮女也行神峽雨,詞人會賦名園雪。羨天家,愛弟本輕華,通賓客。梁獄具,宮車出;漢詔下,高臺坼。嘆山川依舊,綺羅非昔。世事幾番飛鐵鳳,人生轉眼悲銅狄。著青衫,半醉落霜雕,弓弦砉。

這首詞寫的是漢梁孝王一系列豪華的生活場面,感嘆世事變遷,人生易老,無以為懷,其中寓含理趣。這些我們都先不說,只說用典。首先,吹臺是什么?吹臺又名繁臺,是梁孝王修的,后來有個姓繁的人居住其側,所以后人又稱作繁臺。現在河南省開封市東南。邯鄲歌舞這句中,邯鄲是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古時趙女善歌舞,所以王維的詩中有“趙女彈箜篌,復能邯鄲舞”之句。燕齊技擊,技擊是一種用于搏斗的武術,《荀子.議兵》中說,齊王隆技擊,就是說齊人好以武力斬敵人也。神峽,說的就是巫山神女,宋玉的《高唐賦》中有朝為行云,暮為行雨的典故,這個典故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解釋了。名園,是指梁孝王所筑的兔園,后人稱為梁苑或梁園。賦雪也有典故。《文選》中謝靈運的《雪賦》中說:梁王不悅,游于兔園,乃置旨酒,命嘉友,召鄒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為寡人賦之”。天家,是帝王的代稱,這里說的是漢景帝。愛弟:梁孝王是漢景帝的同母弟弟。輕華,是指年輕而有才華。通賓客,就是好賓客的意思。這里也有典故。《史記、梁孝王世家》中說:招延四方豪杰,自山東游說之士,莫不畢至;齊人羊勝,公孫詭、鄒陽之屬皆游梁。這是上片的用典。

下片的梁獄具,說的是一段歷史。歷史上說,梁孝王是漢景帝的同母弟弟,因為有功,得到天子賜的旌旗,他可以自由出入王宮。梁孝王非常寵信羊勝公孫詭。栗太子廢了的時侯,太后就想立梁王為太子,但是被袁盎等人給諫止了。梁王因此十分恨袁盎,就和羊勝、公孫詭等人密謀,暗地里派人刺殺了袁盎和他的十幾個議臣。由此漢景帝對梁王產生的懷疑,后來經過調查,證實果然是梁王所為,就派田叔去抓捕羊勝和公孫詭,羊勝與公孫詭得知消息后自殺。這時太后因為梁王的事整日憂心忡忡,寢食不安,日夜哭泣不止。漢景帝也感到不安了。于是梁孝王上書請罪,太后和景帝非常高興,敕免了梁王。但是從此以后卻疏遠了梁王。漢詔下,說的是梁王死了以后,漢景帝下詔書,將梁王的屬地分為五國。鐵鳳,說的是世間的事就像鐵鳳凰那樣飛逝了。鐵鳳出自《西京賦》:宮闕上作鐵鳳凰,令張雙翼,舉頭敷尾。是指在宮闕上的裝飾物。銅狄,是指銅人,這個典一般讀史的人都了解。唐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并序》中提到過,神明臺,是漢武帝所造,上面有承露盤,有銅仙人伸出手掌捧銅盤玉杯承云表之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

個人成就

(一)詞方面

陳維崧的詞,數量很多。現存《湖海樓詞》尚有1600多首。風格豪邁奔放,接近宋代的蘇、辛派。蔣景祁《陳檢討詞鈔序》說:"讀先生之詞者,以為蘇、辛可,以為周、秦可,以為溫、韋可,以為《左》、《國》、《史》、《漢》、唐、宋諸家之文亦可。……取裁非一體,造就非一詣,豪情艷□,觸緒紛起,而要皆含咀醞釀而后出。"雖嫌夸張,但陳維崧以豪放為主,兼有 *** 嫻雅之作,是為事實。更難得的是陳維崧各體詞都寫得很出色。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說:"國初詞家,斷以迦陵為巨擘。""迦陵詞氣魄絕大,骨力絕遒,填詞之富,古今無兩",《湖海樓詞》最為可貴的,是能注意反映社會現實,如〔賀新郎〕《纖夫詞》,寫清兵征發10萬民夫替戰船拉纖,"列郡風馳雨驟",使得"閭左騷然雞狗",還寫到一民夫與"草間病婦"的"臨歧訣絕",情狀凄慘。〔南鄉子〕《江南雜詠》揭露官府對勞苦人民敲骨吸髓的罪惡:"戶派門攤",使賣屋納稅的農民"獨宿牛車滴秋雨",而官吏的兇惡卻"如鬼"。此外多寫自己的懷才不遇及國家興亡之感,如〔點絳唇〕《夜宿臨□驛》、〔醉落魄〕《詠鷹》、〔夜游宮〕《秋懷四首》、〔夏初臨〕《本意》、〔沁園春〕《贈別芝麓先生,即用其題〈烏絲詞〉韻》等,傷時感物,豪放蒼涼。〔沁園春〕《題徐渭文〈鐘山梅花圖〉同云臣、南耕、京少賦》詞,則把歷史故實、眼前新事、畫面景色,作者胸臆全都攝納詞中,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為:"情詞兼勝,骨韻都高,幾合蘇、辛、周、姜為一手。"這說明陳維崧能將不同風格冶于一爐,而能抒寫自如。此外,〔念奴嬌〕《讀屈翁山詩有作》,雄奇壯闊,兼富情趣,〔唐多令〕《春暮半塘小泊》信手拈來,口語入詞;也顯示出他能運用多種藝術手法的特點。〔望江南〕、〔南鄉子〕等組詞,以清新筆調,寫江南、河南的風光和社會生活;〔蝶戀花〕《六月詞》寫農民入城的情態;〔賀新郎〕《贈蘇□生》寫藝人的遭遇,這些詞又顯示出陳維崧詞題材廣闊的特點。陳維崧詞的缺點是有時傾瀉過甚,一發無余,便缺余蘊。稍嫌輕率。

(二)詩方面

陳維崧亦能詩,但成就不如其詞與駢體文。他的駢體文,在清初亦是一大家,毛先舒為其作序,評為:"具龍跳虎臥之奇","得歌行頓挫之致";毛際可作序,評為"言情則歌泣忽生,敘事則本末皆見。至于路盡思窮,忽開一境,如鑿山,如墜壑……"。《與芝麓先生書》、《余鴻客金陵詠古詩序》、《蒼梧詞序》等,都寫得跌宕悱惻,有很強的感染力。著作有《湖海樓詩文詞全集》54卷,其中詞占30卷。

名家集評

蔣景祁《陳檢討詞鈔序》

讀先生之詞,以為蘇、辛可,以為周、秦可,以為溫、韋可,以為左、國、史、漢、唐、宋諸家之文亦可。蓋既具什伯眾人之才,而又篤志好古,取裁非一體,造就非一詣,豪情艷m,觸緒紛起,而要皆含咀醞釀而后出,以故履其閾,賞心洞目,接應不暇;探其奧,乃不覺晦明風雨之真移我情;噫其至矣!

譚獻《篋中詞》二

錫鬯、其年出,而本朝詞派始成。顧朱傷于碎,陳厭其率,流弊亦百年而漸變。錫鬯情深,其年筆重,固后人所難到。嘉慶以前,為二家牢籠者十居七八。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三

國初詞家,斷以迦陵為巨擘。后人每好揚朱而抑陳,以為竹獨得南宋真脈。嗚呼!彼豈真知有南宋哉?迦陵詞氣魄絕大,骨力絕跡,填詞之富,古今無兩。只是一發無馀,不及稼軒之渾厚沉郁。然在或初諸老中,不得不推為大手筆。迦陵詞沉雄后爽,論其氣魄,古今無敵手。若能加以渾厚沉郁,便可突過蘇、辛,獨步千古,惜哉!蹈揚湖海,一發無馀,是其年短處;然其長處亦在此。蓋偏至之詣,至于絕后空前,亦令人望而卻走,其年亦人杰矣哉!其年諸短調,波瀾壯闊,氣象萬千,是何神勇!

陳維崧《沁園春·十萬瓊枝》原文及翻譯賞析

沁園春·十萬瓊枝原文:

題徐渭文《鐘山梅花圖》,同云臣、南耕、京少賦。

十萬瓊枝,矯若銀虬,翩如玉鯨。正困不勝煙,香浮南內;嬌偏怯雨,影落西清。夾岸亭臺,接天歌管,十四樓中樂太平。誰爭賞?有珠珰貴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頭月自明。嘆一夜啼烏,落花有恨;五陵石馬,流水無聲。尋去疑無,看來似夢,一幅生綃淚寫成。攜此卷,伴水天閑話,江海余生。

沁園春·十萬瓊枝注釋

1徐渭文:名元琜,渭文其字,又作文清,陽羨名畫家,亦工詩文詞,名詞人徐喈鳳的堂弟。有選本作「徐渭」,誤。鐘山:名紫金山,在今南京市東郊。云臣:史惟圓字。惟圓號蝶庵,別署荊水釣客,有《蝶庵詞》。 南耕:曹亮武(1637-未知)號。亮武字渭公,維崧表弟,有《南耕詞》。京少:蔣景祁(1646-1695)字。有《梧月詞》、《罨畫溪詞》。以上三人皆宜興人,陽羨詞派重要成員。這段話為短序。2瓊枝:指梅花。3矯:形容梅花盤曲昂健的姿態。 銀虬:白色的蛟龍。4翩:形容梅花輕盈鋪張的姿態。5困:倦怠狀。勝(shēng):承受。 南內:南宮。朱元璋定都南京,此處指明皇城。6西清:皇宮中游宴處。7十四樓:明南京官伎所居,有「來賓」、「清江」等名,太祖時所建。8珠珰(dāng):耳裝飾以明珠曰珰。9潮打孤城:用劉禹錫《石頭城》「潮打空城寂寞回」詩意。十「商女」句: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 *** 花」詩意。以上二詩皆吟詠南京之事。⑾五陵:指西漢五位皇帝的陵墓,此指明太祖孝陵。石馬:貴族陵墓前以石雕成動物形狀,以為飾物。⑿生綃:生絲織成之薄綢。此處指代畫幅。⒀水天閑話:李商隱有《水天閑話舊事》。 江海余生:用蘇軾《臨江仙》「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詞意。

沁園春·十萬瓊枝賞析

1671年(康熙十年)徐渭文去南京,陳維崧有贈序,囑咐他一訪「畸人而隱于繪事者」,也即心懷興亡之痛的隱逸之流。徐自南京歸,成《鐘山梅花圖》,陽羨詞人從不同角度、以不同詞調題詠殆遍,形成一次相當獨特的憑吊故國的聯吟酬唱格局。個中迦陵此篇尤為翹楚,被前人譽為「情詞兼勝,骨韻都高,幾合蘇、辛、周、姜為一手」(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三)。

從「意」的大處看,則其中蘊涵著極其復雜的遺民心緒。諸如「一夜啼烏,落花有恨」的哀思、對「珠珰貴戚,玉佩公卿」們「十四樓中樂太平」的誤國行徑的怨慨,以至「尋去疑無,看來似夢」的淚眼愁看,皆是遺民群體「孤臣孽子」感情的披露。悲涼、幻滅、欲哭無淚、欲隱無地,凡此種種盡包蘊于清麗詞藻之間,令人不由黯然神傷。

陽羨詞人借徐渭文此圖遙祭故國,所拈者為「大題目」,寄寓者為「大意義」(謝章鋌語)。在 清朝 初年,因此種民族情緒而遭致誅殺慘禍者不知凡幾,故而,「一幅生綃淚寫成」的悲凄后面其實隱藏著兇險的刀光劍影和這一詞群非凡的膽力和勇氣。

詩詞作品: 沁園春·十萬瓊枝 詩詞作者:【 清代 】 陳維崧 詩詞歸類: 【豪放】、【思國】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23760.html

分享給朋友:

“沁園春陳維崧是哪里的題,沁園春 陳維崧” 的相關文章

危樓高百丈還是尺哪個對(危樓高百尺的百尺什么意思)

危樓高百丈還是尺哪個對(危樓高百尺的百尺什么意思)

大家好,關于危樓高百丈還是尺哪個對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危樓高百尺的百尺什么意思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危樓高百尺是說山寺的樓很高有100尺這句話說得對嗎? 從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上理解,這個樓巍峨、...

斤竹澗在哪里(斤竹澗越嶺溪行)

斤竹澗在哪里(斤竹澗越嶺溪行)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斤竹澗在哪里,以及斤竹澗越嶺溪行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讀詩|王維《斤竹嶺》 ? ? ? ? ? ? ? ? ? ? ? ? ? ? ? ? ? ? ? ?檀欒映空曲,青翠漾漣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據考證,斤竹嶺位于王維故居、文杏館西北方向。為...

西江月是哪個寫的(怎樣寫西江月)

西江月是哪個寫的(怎樣寫西江月)

大家好,關于西江月是哪個寫的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怎樣寫西江月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西江月》的作者是誰? 辛棄疾, (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

萬里長城寄無貽漢國憂出自哪里(萬里長城寄 無貽漢國憂)

萬里長城寄無貽漢國憂出自哪里(萬里長城寄 無貽漢國憂)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萬里長城寄無貽漢國憂出自哪里,以及萬里長城寄 無貽漢國憂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長城的傳說的詩句 1.關于長城的傳說、人物、詩句,越多越好 1、《長城》【唐】汪遵 秦筑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

南北朝時的詩有哪些(南北朝詩詞名篇)

南北朝時的詩有哪些(南北朝詩詞名篇)

大家好,關于南北朝時的詩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南北朝詩詞名篇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南北朝時期寫景的古詩 詩有神奇的力量,把過去未來相連。下面是南北朝時期寫景的古詩,歡迎閱讀。 三峽...

陸游還有哪些詩句(還有哪些陸游的詩句)

陸游還有哪些詩句(還有哪些陸游的詩句)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陸游還有哪些詩句,以及還有哪些陸游的詩句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陸游的詩句有哪些 一、《示兒》【作者】陸游?【朝代】宋。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譯文:我本來知道,...

描寫草的詩句有哪些大全(描寫草的詩句有哪些大全三年級)

描寫草的詩句有哪些大全(描寫草的詩句有哪些大全三年級)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描寫草的詩句有哪些大全,以及描寫草的詩句有哪些大全三年級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描寫小草的詩句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對各類詩句都很熟悉吧,詩句具有精煉含蓄的特點,起著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

魚玄機葬在哪里(魚玄機死亡時間)

魚玄機葬在哪里(魚玄機死亡時間)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魚玄機葬在哪里,以及魚玄機死亡時間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班婕妤、蘇小小、魚玄機、梁綠珠她們四人的年代,一切資料。謝謝 班婕妤(公元前48年—2年),西漢女辭賦家,是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的女作家之一。...

桿一石當吾二十石應該是哪個字(當吾二十石讀音)

桿一石當吾二十石應該是哪個字(當吾二十石讀音)

大家好,關于桿一石當吾二十石應該是哪個字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當吾二十石讀音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如何理解孫子兵法中的“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忌稈一石,當吾二十石”? 原文的意思是我們奪取了敵人...

先秦有哪些詩(先秦時期的詩)

先秦有哪些詩(先秦時期的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先秦有哪些詩,以及先秦時期的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先秦的詩句鑒賞 先秦的詩句鑒賞有哪些 1、名句“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出自戰國時期詩人屈原的《國殤》。 2、這首詩歌是祭祀保衛國土戰死的...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