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齊大任什么意思,思齊大任則百斯男翻譯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思齊大任什么意思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思齊大任則百斯男翻譯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思齊大任,父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什么意思?
出自《詩經·大雅·文王之什·思齊》
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時怨,神罔時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雍雍在宮,肅肅在廟。不顯亦臨,無射亦保。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聞亦式,不諫亦入。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無斁,譽髦斯士。
[題解]
贊美文王善于修身、齊家、治國,這同他祖母和母親的教育、妻子的幫助是分不開的。
[注釋]
1、齊(摘zhāi):肅敬。《毛傳》:“齊,莊。”
2、周姜:《集傳》:“媚,愛也。周姜,大王之妃大姜也。”
3、大姒(似sì):《毛傳》:“大姒,文王之妃也。” 《鄭箋》:“徽,美也。嗣大任之美音,謂續行其善教令。”
4、惠:恭順。《鄭箋》:“惠,順也。”
5、恫(同tóng):痛。《毛傳》:“恫,痛也。”
6、寡妻:嫡妻。《毛傳》:“刑,法也。寡妻,適(嫡dí)妻也。”
7、御:《玉篇o彳部》:“御,治也。” 《集疏》:“刑寡妻,至兄弟,以御家邦,即身修、家齊、國治之道也。”
8、雍雍、肅肅:《集傳》:“言文王在閨門之內則極其和,在宗廟之中則極其敬。”
9、射:厭倦。《通釋》:“臨者,臨視之義。保者,保守之義。”
10、肆:故。戎疾:災難。不:語助。殄(舔tiǎn):絕。
11、烈假:瘟疫。瑕:遠。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十:“不,語詞。不聞,聞也;不諫,諫也。式,用也。入,納也。言善言則用之,進諫則納之。”
12、斁(杜dù):敗壞。《集傳》:“古之人,指文王也。”
13、譽髦斯士:《毛傳》:“古之人無厭于有名譽于之俊士。”
[參考譯文]
大任端莊又謹慎,她是文王老母親。周姜為人最可愛,大王妻子住京城。大姒繼承好名聲,百個兒子先后生。
文王孝順敬先公,神靈滿意無怨恨,神靈放心無傷痛。他用禮法待妻子,一視同仁對弟兄,推行全國都遵從。
和和氣氣在宮廷,宗廟祭禮更恭敬。臨朝理事最清明,不知厭倦保百姓。
大的禍亂已肅清,害人瘟疫不發生。好的意見都采納,逆耳忠言也能聽。
如今成人品德好,小孩也都能深造。文王教育不知倦,英才輩出個個高。
思齊的漢語意思是什么
思齊的漢語意思是向他(她)看齊。
出處:《論語·里仁》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見到賢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齊,見到不賢能的人就要(以他為反面教材)做自省。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
示例:學禮儀,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
擴展資料
《思齊》也是《詩經·大雅·文王之什》的篇目,為中國先秦時代的詩歌。全詩二十四句,毛傳將其分為五章,前兩章每章六句,后三章每章四句。鄭玄作箋,將其改為四章,每章均為六句。
《思齊》這首詩贊頌周家賢母,說明文王之所以能得天下,更贊頌文王的功業,并能聽善言,選人才,反映出傳統道德在文王身上的完滿體現。
《詩經·思齊》——君王率先垂范
【原文】
思齊大任(1),文王之母。
思媚周姜(2),京室之婦(3)。
大姒嗣徽音(4),則百斯男(5)。
惠于宗公(6),神罔時怨(7)。
神罔時恫(8),刑于寡妻(9)。
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10)。
雝雝在宮(11),肅肅在廟(12)。
不顯亦臨(13),無射亦保(14)。
肆戎疾不殄(15),烈假不瑕(16)。
不聞亦式,不諫亦入(17)。
乃召司空(15),乃召司徒(16)。
俾立室家,其繩則直。
縮版以載(17),作廟翼翼(18)。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
古之人無歝(18),譽髦斯士(19)。
【注釋】
(1)思:語氣助詞,沒有實義。齊(zhai):端莊。大任:太任,指周文王的母親。
(2)媚:敬愛。周姜:太姜,周文王的祖母。
(3)京室:周王室。
(4)大姒(si):太似,指周文王的妻子。嗣:繼承。徽音:美好的名聲。
(5)則百斯男:意思是說子孫眾多。
(6)惠:孝順。宗公:宗廟的先人。
(7)時:是。罔,無。
(8)恫(tong):傷痛。
(9)刑:法則,這中指做典范。寡妻:周義上的正妻。
(10)御:治理。
(11)雝雝:和諧的樣子。宮:家。
(12)肅肅:莊嚴恭敬的樣子。
(13)不顯:丕顯,指國家大事。臨:視察。
(14)射:不明顯,隱蔽。保:提防,警惕。
(15)肆:因此,所以。戎疾:大災難。不:語氣助詞,沒有實義。殄(tian):斷絕。
(16)烈假:指大病。瑕:過,去。
(17)入:容納,采納。
(18)歝(yi):厭倦。
(19)譽;同“豫”,樂于。髦:選拔。
【譯文】
儀態端莊的太任,就是文王的母親。
德高敬重的太姜,做了王室的主婦。
太姒繼承好名聲,養育眾多的子孫。
文王孝敬先祖宗,神靈對他沒怨恨。
神靈不使他傷痛,為了家人做表率。
自己兄弟也守法,以此治理國和家。
文王在家很和睦,宗廟祭祀也恭敬。
國家大事親視察,隱蔽小事也警惕。
古今大難已斷絕,大病災難不再有。
聽到善言就采用,下臣進諫便采納。
故今成人德高尚,弟子孩童可造就。
文王誨人永不倦,樂于選拔好人才。
【讀解】
人們常說:“上梁不正下梁歪。”此話的意思是說領頭的人總是跟隨的眾人效法的榜樣,他的一言一行對眾人有看直接影響。好榜樣會產生好影響,壞榜樣會產生壞影響。因此領頭的人與普通人就有了差別:普通人有時可以不顧及影響問題而隨心所欲,而領導者則必須考慮影響而約束自己的言行,不應當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即使是細小的枝節問題,也得從大處著眼來考慮和處置。
周文王被譽為一代圣賢君主。這首祭祀他得樂歌,再贊頌他得美德得同時,也順帶贊頌了他得祖母、母親、和妻子,讓人感到家庭中的美德似乎像遺傳似地代代相傳。
當然,美好的德行肯定不會像傳宗接代似地遺傳。但是,良好的德行環境,宗會對身處其中的人產生或明顯或隱蔽的影響,宗會有一種潛移默化的陶冶作用。這也正如人們常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樣。子們的祖先對這一點尤其看重,既反反復復講述這個道理,又搜尋羅列例證,使得這方面的觀念在生活于這種文化傳統之中的人們心目中已牢牢地扎下了根。
中國歷史上能像周文王那樣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的君主大概不多,這樣他的榜樣便顯得特別可貴。榜樣不多的事實也表明,美德無法靠遺傳獲得,同時,它促使我們反思榜樣不多的原因。
身處高位的人,尤其是在權利頂峰的人,大概很難抵御權利的巨大誘惑與沖擊力,特別是在傳統的世襲制度之中,權利對于富家子弟來說,似乎是上天的特別恩賜,不經過個人努力奮斗取得。得來輕易得東西,用起來便也輕易。運用權利獲得了好處的結果,-可以反過來 *** 更大的欲望。如此循環往復,豈有不濫用權利的道理。也許,周文王與其他做不了表率的君主的差別,正在于他知道得江山不易,守江山更不易吧。
詩經情話
? 發掘國學真善美,傳播健康正能量 ?
投稿郵 箱: yiduolian@foxmail
喜歡我的朋友,請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進行關注。
或搜索公眾賬號: shijingqinghua
點擊 下方 查看更多 ↓↓↓
詩經 思齊 翻譯
〖原文〗
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時怨,神罔時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雍雍在宮,肅肅在廟。不顯亦臨,無射亦保。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聞亦式,不諫亦入。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無斁,譽髦斯士。
〖譯文〗
雍容端莊是太任,周文王的好母親。賢淑美好是太姜,王室之婦居周京。太姒美譽能繼承,多生男兒家門興。
文王孝敬順祖宗,祖宗神靈無所怨,祖宗神靈無所痛。示范嫡妻作典型,示范兄弟也相同,治理家國都亨通。
在家庭中真和睦,在宗廟里真恭敬。暗處亦有神監臨,修身不倦保安寧。
如今西戎不為患,病魔亦不害人民。未聞之事亦合度,雖無諫者亦兼聽。
如今成人有德行,后生小子有造就。文王育人勤不倦,士子載譽皆俊秀。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