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是詞嗎,水調歌頭是這首詞的什么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水調歌頭是詞嗎,以及水調歌頭是這首詞的什么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水調歌頭是詞還是詩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宋朝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闋詞。此詞作于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中秋,當時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表達了詞人對親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達了在仕途失意時曠達超脫的胸懷和樂觀的景致。
《水調歌頭》原文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翻譯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懷念(弟弟)子由。
明月從何時才有?端起酒杯來詢問青天。
不知道天上宮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宮的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賞著月下清影,歸返月宮怎比得上在人間。
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指詩人自己)
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么怨恨吧,為何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
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
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
但愿親人能平安健康,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水調歌頭是詞嗎
水調歌頭是詞牌名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這些格式稱為詞譜)。人們不好把它們稱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
《水調歌頭》是詩還是詞?
《水調歌頭》的文學體裁是:宋詞。
宋詞是一種相對于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標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余、琴趣等。
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極盛于宋代。據《舊唐書》上記載:自開元(唐玄宗年號)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
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國文學的閬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她以姹紫嫣紅、千姿百態的神韻,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艷,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后有同名書籍《宋詞》。
宋詞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蘇軾、辛棄疾(豪放派代表詞人)、柳永、李清照(婉約派代表詞人)。
擴展資料:
宋詞四種分類方式:
1,按長短規模分
詞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一90字以內)和長調(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一首詞,有的只有一段,稱為單調;有的分兩段,稱雙調;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稱三疊或四疊。
2,按音樂性質分
詞可分為令、引、慢、三臺、序子 、法曲、大曲、纏令、諸宮調九種。
3,按拍節分
常見有四種:令,也稱小令,拍節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長之的;近,以音調相近,從而引長的;慢,引而愈長的。
4,詞牌來源劃分
關于詞牌的來源,大約有下面的三種情況:
⑴,本來是樂曲的名稱。例如《菩薩蠻》,據說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蠻國進貢,她們梳著高髻,戴著金冠,滿身瓔珞(瓔珞是身上佩掛的珠寶),像菩薩。
當時教坊因此譜成《菩薩蠻曲》。據說唐宜宗愛唱《菩薩蠻》詞,可見是當時風行一時的曲子。《西江月》、《風入松》、《蝶戀花》等,都是屬于這一類的。這些都是來自民間的曲調。
⑵,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為詞牌。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最初一首詞開頭兩句是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所以詞牌就叫《憶秦娥》,又叫《秦樓月》。
《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謝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后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詞牌又叫《憶江南》。
《如夢令》原名《憶仙姿》,改名《如夢令》,這是因為后唐莊宗所寫的《憶仙姿》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等句。
《念奴嬌》又叫《大江東去》,這是由于蘇軾有一首《念奴嬌》,第一句是“大江東去”。又叫《酹江月》,因為蘇軾這首詞最后三個字是“酹江月”。
⑶,本來就是詞的題目。《踏歌詞》詠的是舞蹈,《舞馬詞》詠的是舞馬,《唉乃曲》詠的是泛舟,《漁歌子》詠的是打魚,《浪淘沙》詠的是浪淘沙,《拋球樂》詠的是拋繡球,《更漏子》詠的是夜。
這種情況是最普遍的。凡是詞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說,詞牌同時也是詞題,也就不再另擬題目了。
水調歌頭是什么類型的詩詞
典范詞作編輯
北宋·蘇舜欽《水調歌頭·滄浪亭》
北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北宋·蘇軾《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北宋·蘇軾《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北宋·蘇軾《水調歌頭·昵昵兒女語》
北宋·賀鑄《臺城游·南國本瀟灑》
南宋·范成大《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南宋·張孝祥《水調歌頭·金山觀月》
南宋·張孝祥《水調歌頭·泛湘江》
南宋·辛棄疾《水調歌頭·白日射金闕》
南宋·辛棄疾《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南宋·辛棄疾《水調歌頭·壬子被召端仁相餞席上作》
南宋·辛棄疾《水調歌頭·送楊民瞻》
南宋·辛棄疾《水調歌頭·盟鷗》
南宋·陳亮《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南宋·袁去華《水調歌頭·定王臺》
金末元初·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 宋 ]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是詞還是詩?
《水調歌頭》是詞。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游“水調歌”“花犯念奴”“花犯”。以毛滂《元會曲·九金增宋重》為正體,雙調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韻,后段十句四平韻。
另有雙調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韻、兩仄韻,后段十句四平韻、兩仄韻;雙調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韻、五葉韻,后段十句四平韻、五葉韻等變體。
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韻,后段十句四平韻。以毛滂《元會曲·九金增宋重》為代表。此調以此詞及周詞、蘇詞為正體,若賀詞之偷聲,王詞、劉詞之添字,傅詞之減字,皆變體也。此詞前后段不間入仄韻,宋詞俱如此填。
關于水調歌頭是詞嗎和水調歌頭是這首詞的什么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