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詞牌格律多少字,暗香 格律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暗香詞牌格律多少字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暗香 格律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求暗香詞牌
暗香
姜夔自度“仙呂宮”曲。其小序云:“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見《白石道人歌曲》卷四)后張炎用以詠荷花荷葉,更名《紅情》、《綠意》。此曲九十七字,前片五仄韻,后片七仄韻,例用入聲部韻。前片第五字,后片第六字,皆領格字,宜用去聲。
仄平仄仄(韻),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韻)。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韻)。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韻)。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韻)。
平仄(韻),仄仄仄(韻)。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韻)。
仄平仄仄(韻),平仄平平仄平仄(韻)。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韻)。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韻)。
暗香是一首什么詞
暗香是詞牌名。
暗香,詞牌名,姜夔自度曲,又名“紅情”“綠意”“紅香”“晚香”。以姜夔《暗香·舊時月色》為正體,雙調九十七字,前段九句五仄韻,后段十句七仄韻。另有雙調九十七字,前段九句五仄韻,后段十句七仄韻變體。
詞牌名是詞的一種制式曲調的名稱,亦即唐宋時代經常用以填詞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樂曲的原名,有固定的格式與聲律,決定著詞的節奏與音律。
《暗香疏影》姜夔宋詞注釋翻譯賞析
賞析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暗香疏影》姜夔宋詞注釋翻譯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作品簡介《暗香疏影》是指宋代詞人姜夔的作品《暗香·舊時月色》與《疏影·苔枝綴玉》。這兩首詞是作者詠梅的姊妹篇,表現梅的高潔、幽獨,并借此詠嘆作者自己的身世。詞人應邀到范成大退休隱居的蘇州附近的石湖別墅作客。這兩首詞是文學史上著名的詠梅詞,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白石詠梅詞共有十七首,古其全詞的六分之一,此二篇最為精絕。張炎在所著《詞源》中說:詩之賦梅,惟和靖一聯而已,世非無詩,不能與之齊驅耳。詞之賦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
詞牌名
《暗香》與《疏影》調,都是姜夔同時創作以詠梅花的,是取“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近黃昏”兩句的首二字作為調名。以后張炎用此二調詠荷花荷葉,改名《紅情》、《綠意》。九十七字。前片四十九字,九句,五仄韻;后片四十八字,十句,七仄韻。
作品原文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作品譯文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訪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創作新曲,于是我創作了這兩首詞曲。石湖居士吟賞不已,教樂工歌妓練習演唱,音調節律悅耳婉轉。于是將其命名為《暗香》、《疏影》。
暗香
昔日皎潔的月色,曾經多少次映照著我,對著梅花吹得玉笛聲韻諧和。笛聲喚起了美麗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顧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遜已漸漸衰老,往日春風般絢麗的辭采和文筆,全都已經忘記。但是令我驚異,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謁將清冷的幽香散入華麗的宴席。
江南水鄉,正是一片靜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嘆路途遙遙,夜晚一聲積雪又遮斷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灑下傷心的淚滴,面對著紅梅默默無語。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記憶。總記得曾經攜手游賞之地,千株梅林壓滿了綻放的紅梅,西湖上泛著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壓滿了飄離,被風吹得凋落無余,何時才能重見梅花的幽麗?
疏影
苔梅的枝梢綴著梅花,如玉晶瑩,兩只小小的翠鳥兒,棲宿在梅花叢。在客旅他鄉時見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陽斜映籬笆的黃昏中,默默孤獨,倚著修長的翠竹。就像王昭君遠嫁匈奴,不習慣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懷念著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著叮咚環佩,趁著月夜歸來,化作了梅花的一縷幽魂,縹緲、孤獨。
我還記得壽陽宮中的舊事,壽陽公主正在春夢里,飛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際。不要像無情的春風,不管梅花如此美麗清香,依舊將她風吹雨打去。應該早早給她安排金屋,讓她有一個好的歸宿。但這只是白費心意,她還是一片片地隨波流去。又要進而釕玉笛吹奏出哀怨的樂曲。等那時,想要再去尋找梅的幽香,所見到的是一枝梅花,獨立飄香。
詳細講解:《暗香·舊時月色》 《疏影·苔枝綴玉》
成語簡介
暗香疏影,成語。暗香,淡淡的香氣;疏影,稀疏枝干的投影。撲鼻的清香,稀疏的樹影。形容梅花。
語出宋·林逋《林和靖集·卷二·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故事
北宋時期著名的隱士林逋曾在江淮一帶漫游,后隱居杭州西湖孤山,一生無妻無子,特別酷愛梅花與白鶴,人稱梅妻鶴子,他的著名詩篇《山園小梅》表現出他那超凡脫俗的氣質:“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作者簡介
姜夔(kuí)(1155年~1221年),南宋詞人、音樂家。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在他所處的時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對峙,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都十分尖銳復雜。戰爭的災難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雖然為此也發出或流露過激昂的呼聲,而凄涼的心情卻表現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學和音樂創作里。慶元(宋寧宗年號,1195~1200)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一生布衣,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
各種詞牌名的格式問題
有是有,不過,基本上都是格式而沒有來歷介紹的。
關于詞牌格式,絕大部分是穩定的,但是,某些詞牌名所規定的字數也有不同 ,有一些詞牌名除了正體,是有 別格的。解析一下別格:別格是指同一詞牌韻凋相同的不同格式。而正體和本格之所以可以工用一個詞牌名是因為他們的韻調是一樣的,別格只是正體的一種變體,有的正體會有多個變提,但都是共用一個詞牌名,而正體與別格之間就像~~`就像~~~``噢,對了!就像化學里的同素異型體差不多!!
很多詞牌的來歷以及演變已經很難考究了,所以很多網站里的內容都是只有可是沒有來歷的。不過,我也是一個宋詞的愛好者,我在這方面也花了很多時間,弄了一個我自己的詞譜,詞牌和上面的一樣,不過我就盡量搜索了一些詞牌的來歷加了上去。比如下面的一樣:
菩薩蠻
菩薩蠻,唐教坊曲名。菩薩蠻本女弟子舞隊名。據《詞譜》引唐蘇鶚《杜陽雜編》說:“大中(唐宣宗年號,850年前后)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菩薩蠻隊’。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按大中一百年前開元時期成書的《教坊記》中已有此曲名,但蘇說對這個詞牌名的由來也有參考價值。四十四字,四十四字,共享四個韻。前闋后二句與后闋后二句字數平仄相同。前后闋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詞譜》定李白詞為正體。
又名《子夜歇》、《巫山一片云》、《花間意》、《花溪碧》、《城里鐘》、《重疊金》、《梅花句》、《晚云烘日》等,回文詞體又名《聯環結》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例詞參考
菩薩蠻 [唐〕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我自己弄的詞譜內容太多了,我就不復制過來了,在我論壇里有,你可以登陸去看,不過有閱讀權限,要先注冊:
在我博客里也有:
常用詞牌格式1——3
另外,在我自己弄的詞譜里有些沒有的,補充一些給你。
常用詞牌名由來及韻律
滿江紅
滿江紅,此調唐人名《上江虹》,以后改今名。《詞譜》以柳永“暮雨初秋”詞為正格。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韻;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韻。用入聲韻者居多。格調沉郁激昂,前人用以發抒懷抱,佳作頗多。雙調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韻,后片十句五平韻。
本調尚有異名作《念良游》、《傷春曲》。
小重山
小重山一名《小沖山》、《柳色新》、《小重山令》。唐人常用此調寫宮女幽怨。《詞譜》以薛昭蘊詞為正體。五十八字。上下片各四句,四平韻。換頭句較上片起句少二字,其余各句上下片均同。另有五十七字、六十字兩體,是變格。
賀新郎
賀新郎始見蘇軾詞,原名《賀新涼》,因詞中有“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句,故名。后來將“涼”字誤作“郎”字。《詞譜》以葉夢得詞作譜。一百一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下片五十九字,各十句六壓韻。此調聲情沉郁蒼涼,宜抒發激越情感,歷來為詞家所習用。
后人又改名《乳燕飛》、《金縷曲》、《貂裘換酒》、《金縷衣》、《金縷詞》、《金縷歌》、《風敲竹》、《雪月江山夜》等。
沁園春
沁園春,“沁園”二字出漢代沁水公主園林。有一百一十二字至一百一十六字諸體,以一百一十四字為正格。上片四平韻,下片五平韻。前人認為換頭句第二字有人用暗韻,實系偶合。上片第四句第一字和下片第三句第一字,必須用一字豆領以下四句,而所領四句例須用扇對。
此調始見于北宋張先詞。原屬婉約派詞,因其格調開闊,韻位較疏,讀起來更感沉郁,故豪放派詞入及后人常用此調抒發激越情感。
又名《壽星明》、《東仙》、《洞庭春色》、《念離群》等。
菩薩蠻
菩薩蠻,唐教坊曲名。菩薩蠻本女弟子舞隊名。據《詞譜》引唐蘇鶚《杜陽雜編》說:“大中(唐宣宗年號,850年前后)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菩薩蠻隊’。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按大中一百年前開元時期成書的《教坊記》中已有此曲名,但蘇說對這個詞牌名的由來也有參考價值。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均兩仄韻轉兩平韻。《詞譜》定李白詞為正體。
又名《子夜歇》、《巫山一片云》、《花間意》、《花溪碧》、《城里鐘》、《重疊金》、《梅花句》、《晚云烘日》等,回文詞體又名《聯環結》。
西江月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調名出自李白《蘇臺覽古》詩“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此調始于后蜀歐陽炯。雙調,平仄換韻,五十字,八句。上下片起句壓腳不入韻,二、三兩句押平韻,結句押仄韻,但仄韻用字必須與平韻字同韻部,如元初沈義父在《樂府指迷》中所說,《西江月》“如平聲押‘東’字,側(仄)聲須押‘董’字‘凍’字方可”。這種押韻方式稱平仄韻通押。
又名《玉爐三澗雪》、《白蘋香》、《江月令》、《步虛詞》、《晚香時候》、《壺天曉》、《雙錦瑟》等。
清平樂
清平樂,唐教坊曲名。乃祈求海內清平之樂曲,非指清調平調。《尊前集》載有李白詞四首,如非后人偽作,則為此調的首見。平仄轉換格。雙調,四十六字。上片四句二十二字,仄韻,每句用韻;下片四句二十四字,轉平韻,三句用韻。
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
采桑子
采桑子,唐教坊大曲有《楊下采桑》,《采桑子》可能是從大曲截取一遍而成獨立的一個詞牌。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歌》、《羅效媚》。《詞譜》以五代和凝詞為正體。雙調,四十四字,八句。上下片都是起句反收,以下三句用平韻。另有在兩結句各添二字,變為前四字后五字的兩句。
另有雙調五十四字體,前段五句四平韻,后段五句三平韻。
如夢令
如夢令為五代時后唐莊宗李存勖創作,原名《憶仙姿》,因詞中有二言疊句“如夢,如夢,和淚出門相送”,故改為《如夢令》。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韻,一疊韻。
又名《宴桃源》、《不見》、《比梅》、《古記》、《如意令》、《無夢令》等。
減字木蘭花
減字木蘭花,《木蘭花令》始于韋莊,是五十五字仄韻體。南唐馮延巳制《偷聲木蘭花》,五十字,八句,前后片起句仍作七言仄韻,結處乃偷平聲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自此才有兩仄兩平四換韻體。《減字木蘭花》是就《偷聲木蘭花》上下片兩起句各減三字而成。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兩仄韻轉兩平韻。
蝶戀花
蝶戀花,唐教坊曲名。本名《鵲踏板》。曼殊詞改今名。調名取梁簡文帝蕭綱詩句“翻階蛺蝶戀花情”中的三字。雙調,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韻。
又名《黃金縷》、《風棲梧》、《一籮金》、《魚水同歡》、《細雨吹池沼》、《明月生南浦》、《卷珠簾》、《江如練》等。
漁家傲
漁家傲是北宋年間流行歌曲,曾有人用來作“十二月鼓子詞”。仄韻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個七字句、一個三字句,每句用韻。另有六十六字者為變體。此調始見于北宋晏殊,因詞中有“神仙一曲漁家傲”句,便取“漁家傲”三字作調名。圍其句句用韻,聲律諧婉,既可用于一般抒情,尤宜表達悲涼情感,如范仲淹詞堪作代表。
又名《吳門柳》、《忍辱仙人》、《荊溪詠》、《游仙詠》。添字者又名《添字漁家傲》。
憶秦娥
憶秦娥始見宋黃升編《唐宋諸賢絕妙詞選》,題李白作,或疑為后人偽托。因此詞中有“秦娥夢斷秦樓月”句,故名(憶秦娥又名《秦樓月》)。仄韻,十句,四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用仄韻,其中的三字句是疊韻,為上句末三字的重復。《詞律》謂“兩結句第一字必用漢字,得去聲尤妙”,未必盡然。至賀鑄乃易仄韻為平韻,為變格。
又名《花深深》、《碧云深》、《蓬萊閣》、《雙荷葉》、《玉交枝》、《子夜歌》等
暗香?疏影
暗香與《疏影》調,都是姜夔同時創作以詠梅花的,是取“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近黃昏”兩句的首二字作為調名。以后張炎用此二調詠荷花荷葉,改名《紅情》、《綠意》。《詞譜》以姜調為正體。暗香九十七字。前片四十九字,九句,五仄韻;后片四十八字,十句,七仄韻。疏影一百一十字。前片五十四字,十句五仄韻;后片五十六字,十句四仄韻。又名《佳色》、《解佩環》、《綠意》、《綠影》
念奴嬌
念奴嬌,念奴是唐天寶年間著名歌妓,調名本此。此調有仄二體。《詞譜》以蘇軾“憑空眺遠”詞為仄體正格。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旬四仄韻。此令宜于抒寫豪邁感情。東坡赤壁詞,句讀與各家詞微有出入,是變格。另有平韻格,以陳允平詞為正體,用者較少。
又名《大江東去》、《千秋歲》、《酹江月》、《杏花天》、《赤壁謠》、《壺中天》、《大江西上曲》、《百字令》等十多個名稱。
臨江仙
臨江仙,唐教坊曲名。最初是詠水仙的,調見《花間集》,以后作一般詞牌用。雙調,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常見的有三體,一是六十字,如蘇軾詞;一是五十八字,上下片第四句較蘇軾詞少一字,如李煜詞;還有一體也是五十八字,上下片起句較蘇軾詞少一字,如曼幾道詞。前人也有在后片換韻的。另有《臨江仙引》、《臨江仙慢》,九十三字,是別格。
又名《謝新恩》、《雁后歸》、《畫屏春》、《庭院深深》
浣溪沙
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紗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紗》或《浣沙溪》。上下片三個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兩體。平韻體流傳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韓偓詞,是正體。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仄韻體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韻位不變。
此調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于上口。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又有《小庭花》、《減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種異名
浪淘沙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原為七言絕句,白居易詞有“卻到帝都重富貴,請君莫忘浪淘沙”句,劉禹錫作的《浪淘沙》屬是此體。以后的雙調小令《浪淘沙》,是南唐李煜創制。北宋張舜民用此調改名《賣花聲》。《詞譜》以李煜詞為正體,平韻五十四字,十句,前后片各四句用韻。此調并由柳永、周邦彥演為長調《沮淘沙慢》,是別格
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唐大曲有《水調歌》,是隋煬帝開汴河時所作。凡是大曲都由幾個樂章組成,“歌頭”就是開頭一段。此調就是截取《水調歌》的開頭一段另創的新調。《詞譜》以蘇軾、毛滂、周紫芝詞為正體。九十五字,前片九句四平韻,后片十句四平韻。賀鑄將此調中平仄腳字概用同一韻部的字,成為平仄換韻格,但仿效者很少。此調上片三、四句,下片三字句后的兩句,有作上四下七的,也有作上六下五的,不拘一格。另有九十四字、九十六字、九十七字各體,是變格。
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游》、《花犯念奴》
卜算子
卜算子,《詞譜》以為此詞取義于“賣卜算命之人”。《詞譜》以蘇軾詞為正體。雙調,仄韻,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在偶數句用仄韻,奇數末字須用平聲。兩結句有增襯字為六字句的。另有《卜算子慢》,八十九字,是別格,與本調無關。
又名《百尺樓》、《眉峰碧》、《缺月掛疏桐》、《黃鶴洞中仙》、《楚天遙》
一剪梅
一剪梅因周邦彥詞起句有“一剪梅花萬樣嬌”,乃取前三字為調名。雙調,六十字。《詞譜》以周邦彥、吳文英詞為正體。周詞為上下片各六句三平韻,即起句、第三句和結句用韻。夢窗詞為上下片各六句,四平韻,即起句,三、四句和結句用韻。另一體為每句用韻,如蔣捷、張炎詞。另有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兩體。此調以一個七言句帶兩個四言句,節奏明快。
又韓淲詞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臘梅香》,李清照詞有“紅藕香殘玉蕈秋”句,故又名《玉蕈秋》
永遇樂
永遇樂,此調有平韻仄韻兩體。仄韻體始自北宋,見于柳永《樂章集》。《詞譜》以蘇軾詞為正體。一百零四字。上下片各十一句四仄韻。上片第三句較下片第三句少二字,上片結句較下片結句多二字,其余句式相同。此調平韻體是南宋陳允平創制,句讀及平仄與蘇軾詞相同。
又名《消息》
醉花陰
醉花陰為北宋毛滂自度曲。詞中有句云:“人在翠陰中,……勸君對客杯須覆。”因據句意取詞名。仄韻,雙調,五十二字,八句。上下片各四句,只第三句用平腳不入韻,其余各句均用韻。上下片第二句五言句,前人有的用上二下三句式,有的用上一下四句式,還有的上下片分別用以上兩種不同的句式,因此,此句形式可以靈活使用。上下片歇拍九字句,前人多用上四下五句式
昭君怨
昭君怨,琴曲有《昭君怨》,用王昭君事而取名。雙調,四十字,上下片各四句。全詞四換韻,上下片各由兩仄韻換兩平韻。
又名《洛妃怨》、《宴西園》、《一痕沙》、《明妃怨》、《道無情》等
江城子
江城子,唐詞單調,始見《花間集》韋莊詞,單調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韻。或謂調因歐陽炯詞中有“如(襯字)西子鏡照江城”句而取名。宋人改為雙調,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韻。歐陽炯單調詞將結尾兩個三字句加一襯字成為七言句,開宋詞襯字之法。后蜀尹鶚單調詞將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兩句,開宋詞減字、攤破之法。
晁補之改其名為《江神子》,韓淲調有“臘后春前村意遠”句,故又名《村意遠》
虞美人
虞美人,唐教坊曲名。最初是詠項羽所寵的虞姬的,因以為名,以后作一般詞牌使用。平仄轉換格,雙調,五十六字,八句。上下片各四句,都是兩仄韻轉兩平韻。上下片平仄韻腳用字都可分屬不同韻部。兩處歇拍九字句,可以靈活使用不同句式。
又名《一江春水》、《玉壺冰》、《巫山十二峰》、《宣州竹》、《虞美人令》、《憶柳曲》等
水龍吟
水龍吟出自李白詩句“笛奏水龍吟”。此調句讀各家不同,《詞譜》分立二譜。起句七宇、第二句六字的以蘇軾詞為正格。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韻,下片十一句五仄韻。上下片第九句都是一字豆句法。起句六字、第二句七字者,以秦觀詞為正格,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韻,下片十句五仄韻。后結作九字一句,四字一句。此調氣勢雄渾,宜用以抒寫激奮情思。
又名《豐年瑞》、《鼓笛慢》、《龍吟曲》、《小樓連苑》、《莊椿歲》、《海天闊處》等
齊天樂
齊天樂,《詞譜》以周邦彥詞為正體。雙調,一百零二字,上片十句,下片十一句,上下片各五十一字六仄韻。上下片起句亦有不用韻的。上片第七句、下片第八句,是一字豆句式。
又名《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臺城路》
鷓鴣天
鷓鴣天據唐人詩句“春游雞鹿塞,家在鷓鴣天”而取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賀鑄詞因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稱《半死桐》。平韻,五十五字。上片七言四句,相當于一首七絕。下片換頭兩個三字句,如改為七言仄腳句,也是一首七絕。可見此調由一首七律演變而成。上片兩個七字句,和換頭兩個三字句,前人用對偶的較多
竹枝詞
即“竹枝”。唐代樂府曲名。原是四川東部一種與音樂、舞蹈結合的民歌。唐劉禹錫被貶夔州時,在那里學習《竹枝詞》,并改作新詞一首,多寫當地風土人情和男女戀情,也有曲折地表現他胸中積憤的。每首七言四句,形同七絕,語言通俗優美。其后作者頗多。《竹枝詞》有民歌色彩,可用來歌唱,后來用作詞牌
謁金門
謁金門,唐教坊曲名。《詞譜》以韋莊詞為正體。仄韻,四十五字,上片二十一字,下片二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四仄韻。
又名《空相憶》、《花自落》、《垂楊碧》、《楊花落》、《出塞》、《東風吹酒面》、《醉花春》、《春早湖山》等
眼兒媚
眼兒媚,又名《秋波媚》、《小闌干》、《東風寒》。陸游詞始作《秋波媚》。《詞譜》以左譽、賀鑄詞為正體。雙調,平韻,四十八字,十句。上片五句三平韻。下片五句兩平韻
生查子
生查子,唐教坊曲名。調見《尊前集》。仄韻,雙調,四十字,上下片各為一首仄韻五言絕句。單數句不是韻位,但末一字限用平聲,在雙數句用韻。始見韋應物詞。“查”讀“楂”。
又名《楚云深》、《相和柳》、《睛色入青山》、《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風月》、《綠羅裙》等
鵲橋仙
鵲橋仙最初是詠牛郎織女在七夕藉鵲橋相會事的,故有此名。以后作一般詞牌使用。始見歐陽修詞,詞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故名。仄韻,雙調,五十六字,十句。前后片各五句,都在三、五兩句用韻。前后片結尾七字句,多用上三下四句式。
又名《鵲橋仙令》、《憶人人》、《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梅已謝》、《蕙香囊》等。
點絳唇
點絳唇因梁江淹《詠美人春游》詩中有“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繹唇”句而取名。《詞譜》以馮延巳詞為正體。四十一字。前片四句,從第二句起用三仄韻;后片五句,亦從第二句起用四站韻。《詞律》認為,前片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聲,“作平則不起調”。按前人此字時用平聲,如王禹偁詞“江南依舊稱佳麗”、蘇軾詞“今年身健還高宴”、“風流公子方終宴”等句,江、今、風都是平聲字,用在此處音律和諧,何至不能起調。此說不可從。
又名《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萬年春》等
踏莎行
踏莎行,調名從唐韓翃詩句“踏莎行草過春溪”而來。雙調,五十八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韻。起首四個四言句,前人多用對偶。另有《轉調踏莎行》,六十六字,上下片各四仄韻,是別格。
又名《喜朝天》、《柳長春》、《踏雪行》、《平陽興》、《江南曲》、《芳心苦》、《芳洲泊》、《度新聲》、《思牛女》、《惜余春》、《陽羨歌》、《暈眉山》、《踏云行》、《瀟瀟雨》等
好事近
好事近,“近”是詞的種類之一,屬一套大曲中的一個曲調。自詞和音樂分離,此字只是某個詞牌名稱的組成部分,已無實際意義。《詞譜》以北宋宋祁詞為正體。仄韻,四十五字,上片四句,二十二字;下片四句,二十三字。上下片各兩仄韻。此調前人習慣用入聲韻。兩結句都用一字豆句式。
此調又名《釣魚船》、《翠圓枝》、《倚秋千》等
南鄉子
南鄉子,唐教坊曲名。原為單調,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體,平仄換韻。單調始自后蜀歐陽炯。南唐馮延巳始增為雙調。馮詞平韻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韻。另有五十八字體。
又名《好離鄉》、《蕉葉怨》
桂枝香
桂枝香,調見《樂府雅詞》張輯詞。唐裴思謙狀元及第后賦詩,有“夜來新惹桂枝香”句,當是此調取名所本。《詞譜》以王安石詞為正體。一百零一字。上下片各十句五仄韻。上下片第二句,是一字豆句式。上下片四、五兩句,既可作上六下四,也可作上四下六。
又名《疏簾淡月》
青玉案
青玉案,出自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案”與“碗”同,青玉案即青玉碗。調見宋蘇軾《東坡詞》。六十七字,上片三十三字,下片三十四字,各六句。上下片不同的是上片起句后的兩個三字句,下片改為七字句。上下片各五仄韻。也有上下片結句前一句不用韻的。
又名《西湖路》、《青蓮池上客》、《橫塘路》
訴衷情
訴衷情,唐教坊曲名。本為情詞,以后作一般抒情用。后人又更名《桃花水》、《畫樓空》、《步花間》、《偶相逢》、《試周郎》等。單調,三十三字。五仄韻,六平韻。
另有《訴衷情令》,四十四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后段六句三平韻
八聲甘州
八聲甘州,唐教坊大曲有《甘州》,雜曲有《甘州子》,是唐邊塞曲,因以邊塞地甘州為名。《八聲甘州》是從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的。因全詞前后片共八韻,故名八聲,慢詞。與《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詞不同。《詞語》以柳永詞為正體。九十七字,前片四十六字,后片五十一宇,前后片各九句四平韻。亦有在起句增一韻的。前片起句、第三句,后片第二句、第四句,多用領句字。另有九十五字、九十六字、九十八字體,是變格。
又名:《甘州》、《瀟瀟雨》、《宴瑤池》
拋球樂
拋球樂本是唐人古詩,后入教坊譜曲供演唱,遂成詞調。《唐音癸簽》:“《拋球樂》,酒宴中拋球為令,其所唱之詞也。”此調始自劉禹錫。單調,三十字,六句四平韻。中二句例作對偶。另有三十三字、四十字體,句式及韻位都有不同。以后柳永又演為長調,一百八十七字,上片十九句七仄韻,下片十七句七仄韻,與唐詞小令,體制迥然各異。又名《莫思歸》
《暗香》是誰作的詞牌?
《暗香》又名《疏影》,姜夔詠梅自度曲,以林逋詠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首二句為調名,后張炎以此調詠荷葉時,又名《紅情》《綠意》,雙調,97字,仄韻
暗香詞牌格律多少字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暗香 格律、暗香詞牌格律多少字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