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誰的詩句,夕陽斜的詩句
大家好,關于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誰的詩句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夕陽斜的詩句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誰的詩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是李商隱(唐)的詩句。
出自《樂游原 / 登樂游原》,此詩語言凄婉動人,運用比喻、襯托等手法,描寫了詩人于秋日夜晚登臨樂游原的所感,表達了客居思鄉之情。全詩如下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譯文: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接近黃昏。
擴展資料:
賞析:
這是一首登高望遠,即景抒情的詩。首二句寫驅車登古原的原因:是 “向晚意不適”。后二句寫登上古原觸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種享受和滿足。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二句,素來人們多解為“晚景雖好,可惜不能久留。”今人周汝昌認為: “只是”二句,“正是詩人的一腔熱愛生活,執著人間,堅持理想而心光不滅的一種深情苦志。”這種看法,雖有新意,卻不合詩人的身世,也不合詩人當時的情緒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誰的詩句
李商隱。
《樂游原》【作者】李商隱?【朝代】唐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白話釋義:
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
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接近黃昏。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作,此詩贊美黃昏前的原野風光,表達自己的感受。前兩句點出登原游覽的原因:由于黃昏日暮心情不適,便驅車登上古原。
后兩句極力贊嘆晚景之美:在夕陽余暉照耀下,涂抹上一層金色的世界。后兩句詩歷來膾炙人口,其意蘊非常豐富,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思想價值。全詩語言明白如話,毫無雕飾,節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
樂游原是唐代游覽勝地,直至中晚唐之交,樂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處。同時因為地理位置高便于覽勝,文人墨客也經常來此作詩抒懷。唐代詩人們在樂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璣絕句,歷來為人所稱道,詩人李商隱便是其中之一。
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盡管他有抱負,但是無法施展,很不得志。李商隱二十五歲時由令狐楚的兒子令狐绹推舉得中進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將女兒嫁給了他。因為王茂之是李黨的重要人物,李商隱從此陷入牛李黨爭不能自拔,在官場之中異常失意,這首《樂游原》正是他心境郁悶的真實寫照。
樂游原是唐長安城的最高點,地勢高平軒敞,為登高覽勝最佳景地。 唐太平公主在此添造亭閣,營造了當時最大的私宅園林——太平公主莊 園。韓愈《游太平公主莊》詩云:公主當年欲占春,故將臺榭押城堙,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屬人。”
僅在樂游原上的一處園林,因太平公主謀反被沒收后,就分賜給了寧、申、歧、薛四王,足以想見當時 樂游原規模之大。后來四王又大加興造,遂成為以岡原為特點的自然風 景游覽勝地。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是誰的詩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是李商隱(唐)的詩句
全詩如下
樂游原 / 登樂游原
【作者】李商隱?【朝代】唐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譯文: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
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接近黃昏。
賞析:這首詩反映了作者的傷感情緒。當詩人為排遣“意不適”的情懷而登上樂游原時,看到了一輪輝煌燦爛的黃昏斜陽,于是發乎感慨。
此詩前兩句“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點明登古原的時間和原因。“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適”指不悅。詩人心情憂郁,為了解悶,就駕著車子外出眺望風景,于是登上古原,即樂游原。自古詩人詞客,善感多思,而每當登高望遠,送目臨風,更易引動無窮的思緒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唐朝河南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人,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唐朝著名詩人。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誰的詩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唐朝詩人李商隱的詩句,出自《樂游原》。
原詩: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譯文:
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接近黃昏。
詩歌賞析
關于此詩的寓意,歷來有不同說法。有的認為本詩表達詩人的遲暮之感。李商隱是晚唐牛李黨爭的犧牲品。早年他得到牛黨令狐楚的賞識,后來卻又當了李黨王茂元的女婿。因此牛黨罵他背恩。以后牛黨執政,李商隱屢遭排擠,一生郁郁不得志。
但也有人認為此詩隱喻大唐帝國日薄西山的命運。因為李商隱所處的晚唐時代,統治集團日益腐朽,朝廷內宦官專權, 朋黨傾軋。地方上藩鎮割據, 對抗中央。如果說盛唐時代是旭日中天的話, 晚唐的確是 “近黃昏”的夕陽了。李商隱的詩喜歡比興寄托, 上述兩種解釋都有一定道理。
但是詩人在詩中只是記錄了一瞬間的感受,這種感受非常復雜, 混茫一體,難以名狀。在詩人本身, 也許已不能很明確地區別是身世之感還是家國之憂,也未必有十分確切的寓意。所以不必也不可能給這首詩找出一種很明確的寓意來。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誰的詩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誰的詩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是唐朝詩人李商隱《登樂游原》中的一句詩,全文是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表達了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接近黃昏。
關于李商隱: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省沁陽市)人?[1]??。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
開成二年(837年),進士及第,起家秘書省校書郎,遷弘農縣尉,成為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鄭州。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頗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以《錦瑟》為代表)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李商隱的文學成就:
李商隱的詩歌流傳下來的約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觸及時政題材的占了相當比重。李商隱的詠史詩有很高的成就。它們絕不是“發思古之幽情”的無病呻吟,也不同于前人那些托古以述懷的詩篇,而是著眼于借鑒歷史的經驗教訓來指陳政事、譏評時世加以補充發揮,使詠史成為政治詩的一種特殊形式。
無題詩是李商隱獨具一格的創造。它們大多以男女愛情相思為題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轉,辭藻精麗,聲調和美且能疏密相間,讀來令人回腸蕩氣。幼年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使李商隱的世界觀基本上屬于儒家體系,其人生態度是積極入世、渴望有所作為的。
同時,他頗能獨立思考,很早便對“學道必求古,為文必有師法”的說教不以為然,甚至萌生出“孔氏于道德仁義外有何物”這樣大膽的想法。在詩歌創作上,他起初醉心于李賀奇崛幽峭的風格和南朝輕倩流麗的詩體,曾仿照它們寫了許多歌唱愛情的詩篇,如《燕臺》《河陽》《河內》等。待屢次下第和被人譖毀的遭際向他顯示了人生道路的崎嶇不平,他的詩便開始表現出憤懣不平之氣和對社會的某些批判。
大和末,甘露之變以血淋淋的現實打開他的眼界,使他在思想上和創作上都大進一步。這時他寫的《有感二首》《重有感》等詩,批判腐朽政治已相當深刻有力。
拓展一下:
關于李商隱的典故—— 一門三進士
李商隱曾自稱與唐朝的皇族同宗,經考證確認李商隱是唐代皇族的遠房宗室。但是沒有歷史文獻證明此事,因而可以認為李商隱和唐朝皇室的這種血緣關系已經相當遙遠了。李商隱在詩歌和文章中數次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這沒有給他帶來任何實際的利益。
李商隱的家世,有記載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李涉曾擔任過最高級的行政職位是美原(治今陜西省富平縣西北)縣令;曾祖李叔恒(一作叔洪),曾任安陽(今屬河南省)縣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治今河北省邢臺市)錄事參軍;父親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隱出生的時候,李嗣任獲嘉(今屬河南省)縣令。
李商隱一門三進士,李家的第一位進士是安陽君李叔洪。李叔洪是李商隱的爺爺,年十九,一舉中進士第,與彭城劉長卿、清河張楚金齊名。始命于安陽,年二十九逝世,葬于懷州雍店之東原先大夫故美原令之左次。關于李叔洪,史藉記載他的事跡很少。
關于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誰的詩句和夕陽斜的詩句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