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夢為歡幾何李白,人生如夢夢幾何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人生如夢為歡幾何李白,以及人生如夢夢幾何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出自哪里
意思是:人生如同一番夢境,得到的歡樂,能有多少呢?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出自【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原文】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譯文】
天地是萬物的客舍,時間是古往今來的過客,生命短促,世事不定,如同一番夢境,得到的歡樂,能有多少呢?古人夜間執著蠟燭游玩,實在是有道理啊。況且春天用艷麗景色召喚我,大地賜我以絢麗的文采,相聚在桃花飄香的花園中,暢敘兄弟間快樂的往事。弟弟們英俊優秀,個個都有謝惠連那樣的才情,而我作詩吟詠,卻慚愧不如謝靈運。清雅的賞玩興致正雅,高談闊論又轉向清言雅語。擺開筵席來坐賞名花,行酒如飛醉于月下,沒有好詩,怎能抒發高雅的情懷?倘若有人作詩不成,就要按照當年石崇在金谷園宴客賦詩的先例,罰酒三斗。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是什么意思?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意思是短暫的人生就像是一場大夢,之中又有多少歡樂時光呢?表達了對于人生無常世事難料的唏噓之情。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是一句詩句,出自【唐】李白的詩作《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原文: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這首詩表達的是作者的一種生活態度。他認為,天地是萬物的客舍,時間是古往今來的過客,人的一生飄搖不定,猶如做夢一般,有幾人能得到歡樂的?古人舉著火炬在夜里游玩,實在是有道理的。因而人生要盡可能地去享受快樂。
對他的這種人生態度,我們多數人是贊賞的。但我認為,這種生活態度還是不完美的。我們可以學習古人樂觀的生活態度,但不能以此來說明,人生就是圖享受的。李白生活在唐玄宗時期,盛唐已經開始走向衰敗,他雖然被朝廷重用過,也有過為國家建功立業的偉大抱負,但黑暗的現實最終讓他理想破滅,他渴望個性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羈的生活態度來掙脫桎梏,爭取自由。其表現方式或縱酒狂歌或尋仙學道。
求李白的"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全文
李白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①;光陰者,百代之過客②。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③?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④。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⑤。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⑥。群季俊秀,皆為惠連⑦;吾人詠歌,獨慚康樂⑧。幽賞未已,高談轉清⑨。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⑩。不有佳作,何伸雅懷11?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12。 -------------------------------------------------------------------------------- 【題解】 本文生動地記述了李白和眾兄弟在春夜聚會,飲酒賦詩的情景。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歡快心情。雖然作者因受道家思想的影響,流露出“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感傷情緒,但文章的基調是積極向上的。 文章寫得瀟灑自然,精彩的駢偶句式,使文章更加生色。 【注釋】 ①夫;用在句首,表示闡發議論的語氣。 者:用在主語后面,表示語音及語氣上的停頓。 逆旅:旅館。逆,迎,迎止賓客的地方。 ②過客,過路的旅客。 ③而:連接上文,表示順承關系。 浮生:謂世事無定,人生短促。這是舊時對人生的消極看法。漢賈誼《鵬鳥賦》:“其生若浮兮,其死若休。” 幾何:多少。 ④秉燭夜游:謂及時行樂。秉,執。《古詩十九首》之十五:“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良:實在,的確。 以:原因,道理。也:表示肯定語氣。 ⑤陽春:溫暖的春天。 煙景:春天的美好景色。 大塊:大自然。《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期名為風。”成玄英疏:“大塊者,造物之名,自然之稱。”清人俞樾認為“大塊”就是地。見《諸子評議》卷一。 文章:錯綜美麗的色彩或花紋。這里指錦繡般的自然景物。 ⑥芳園:即花園。 序:歡舒,暢談。 天倫:舊指父子、兄弟等天然的親屬關系。 ⑦群季:諸弟。古人兄弟按年齡排列,稱伯、仲、叔、季。 惠連:南朝宋文學家謝惠連,陳郡陽夏人。謝靈運的族弟,當時人稱他們為“大小謝”。作者借以贊譽諸弟的才華。 ⑧吾人:即吾。相當于現代漢語的“我”。 詠歌:吟詩,做詩。 康樂:即謝靈運。他在晉時襲封康樂公,所以稱謝康樂。他是南朝宋的著名詩人,善于描繪自然景色,開文學史上的山水詩一派。這里是作者借以自愧。 獨慚:猶言自愧。 ⑨幽:沉靜,安閑。 清:清雅。 ⑩瓊筵:比喻珍美的筵席。南朝齊謝眺《始出尚書省》詩:“既通金閨籍,復酌瓊筵醴。” 坐花:坐在花間。 飛:形容不斷舉杯喝酒。 羽觴:古代喝酒用的兩邊有耳的杯子。 醉月:即醉于月下,中間省去介詞“于”。上一句的“坐花”結構相同。 11伸:抒發。 雅懷:高雅的情懷。 12依:按照,根據 金谷酒數,泛指宴會上罰酒的杯數。晉朝富豪石崇家有金谷園。石崇常在園中同賓客飲宴,即席賦詩,不會做的要罰酒三杯。石崇《金谷詩序》中有“遂各賦詩,以敘中懷,或不能者,罰酒三斗”的句子。 【譯文】 天地是萬物的旅舍,時光是百代的過客。人生飄浮無常,好似夢幻一般,歡樂的日子能有多少呢?古人拿著蠟燭,在夜間游樂,確實是有原因的!何況清明溫和的春天以秀美的景色來召引我們,大自然又給我們提供了一派錦繡風光。現在聚會在桃李芬芳的花園里,暢談兄弟間的樂事。諸弟聰明過人,都有謝惠連的才華。大家詠詩歌唱,唯獨我不能和謝康樂相比而感到羞愧。靜靜地欣賞春夜的景色還沒有完了,縱情的談論又轉向清雅。擺出豪華的筵席,坐在花叢中間,酒杯頻傳,醉倒在月光之下。沒有好的詩篇,怎能抒發高雅的情懷?如有作詩不成的,按照金谷園的先例,罰酒三杯。
采納哦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人的一生如此短暫,就像是一場大夢一樣,這其中又有多少歡樂時光呢?表達了對于人生無常世事難料的唏噓之情。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這一句詩,出自【唐】李白的詩作《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原文如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
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
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擴展資料:
文字賞析:文章展示了春夜歡敘的情景,其中交織著熱愛生活的豪情逸興,與“浮生若夢”、及時行樂的感喟,這種感情矛盾的激蕩,正是作者文章開闔排宕的底因。
全文僅一百十九字,由感喟人生之短促,急轉入盛會之良辰美景,更發為醉月詠詩之逸興,起結飄忽,波瀾起伏,傳達出深長的情韻。句式短長自由,駢中行散,顯示了唐代駢文向散文過渡的跡象。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人生若夢,為歡幾何。這句話什么意思啊?
人生如夢,為歡幾何,出自李白的《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原文如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②;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④。況陽春召我以煙景⑤,大塊假我以文章⑥。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⑦。群季俊秀⑧,皆為惠連⑨。吾人詠歌,獨慚康樂⑩。幽賞未已,高談轉清(11)。開瓊筵以坐花(12),飛羽觴而醉月(13)。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斗數(14)。
【注釋】
此序約于開元二十一年(733)前后作于安陸。這篇小品,景、情、思融和成一種美麗的意境。作品洋溢著蓬勃旺盛的春的氣息,光明洞徹,爽朗不盡,將生活升華到詩的高度。桃花園,疑在安陸兆山桃花巖。②逆旅:客舍。③過客:過往的客人。李白《擬古十二首》其九:"生者為過客。"④秉燭夜游:謂及時行樂。《古詩十九首》其十五:"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曹丕《與吳質書》:"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有以:有原因。⑤煙景:風景。⑥大塊:大地,大自然。《莊子·大宗師》:"夫大塊載我以形。"假:借,助。⑦序:通"敘"。天倫:《谷梁傳·隱公元年》:"兄弟,天倫也。"范寧注:"兄先弟后,天之倫次。"后泛指父子、兄弟等親屬關系為天倫。此處指兄弟聚會之樂。⑧群季:諸弟。兄弟長幼之序,曰伯、仲、叔、季,故以季代稱弟。⑨惠連:謝惠連,幼聰敏,以詩文著稱,與其族兄謝靈運深相知愛。⑩康樂:南朝劉宋時山水詩人謝靈運,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11)"幽賞"二句:謂一邊欣賞著幽靜的美景,一邊談論著清雅的話題。(12)瓊筵:華美的宴席。坐花:坐在花叢中。(13)羽觴:古代一種酒器,作鳥雀狀,有頭尾羽翼。醉月:醉于月光下。(14)金谷酒斗數:金谷,園名,晉石崇于金谷澗(在今河南洛陽西北)中所筑,他常在這里宴請賓客。其《金谷詩序》:"遂各賦詩,以敘中懷,或不能者,罰酒三斗。"后泛指宴會上罰酒三杯的常例。
【解讀】
李白的文章是天才的文章,筆勢大開大合,如行云流水,瀟灑飄逸,其中飽滿的熱情,昂揚的精神令人神清氣爽。本文一百一十九字,已把作者的氣魄才華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桃李芬芳的季節,與自己的幾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煙的園中,映現在詩人眼中的是無限的陽春風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麗的文章。眾人談笑風生,擺酒設宴,四處春花飄香,清風輕輕拂來,席間各賦新詩,作不出詩來的要罰酒三斗,一時間笑聲盈盈,確是人生一大樂事。
文章的開頭,李白說天地是世間萬物賴以寄存的旅舍,光陰歲月不過是千年百代的匆匆過客。飄浮不定的人生如同夢幻一般,盡情歡樂能有幾時呢?在一個春夜里,作者和堂兄弟們聚會在桃花園。天空高懸一輪皎潔的明月,銀輝輕輕瀉下。輕柔的春風送來桃李的芬芳,大家飲酒吟詩暢敘天倫,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時辰啊!他展開長兄的寬廣胸懷,把人生的寵辱浮沉輕輕揮去,吐納借酒放歌的豪情。在這個歡暢的時候,正適合作者吟出雅逸的詩篇。
李白的這篇序言記敘了他和堂弟們相聚桃園飲酒賦詩的情景,實際上是抒情散文,字數少篇幅短,但抒發了他清新瀟灑的風格。李白擅長以駢句筑文,本文也不例外。他用流暢自然的筆觸,寫下了這篇千古名作。他的“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和曹操“人生幾何、對酒當歌”有相似的豪邁之處,更能表現出李白特有的那種高傲蔑俗、放蕩不羈的性格。
【譯文】
大地像萬物的客站,時間像百代的過客,飄浮不定的人生,如同一番夢境,得到的歡樂,能有多少呢!古人夜間持著蠟燭游玩,確實是有道理啊!況且春天用艷麗景色吸引我,大自然把絢爛的色彩提供給我,大家相聚在桃花飄香的花園中,暢敘兄弟間的天倫之樂!弟弟們人品俊秀,個個都有謝惠連那樣的才情,而我當哥的吟詠詩歌,卻很慚愧唯獨沒有謝靈運那樣的才華。清雅的賞玩興致正雅,高談闊論又轉向清言雅語。擺開筵席來坐賞名花,舉懷痛飲以醉觀月色,沒有好詩,怎能抒發高雅的情懷?倘若有人作詩不成,就要按照當年石崇在金谷園宴客賦詩的先例,罰酒三杯。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是什么意思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意思是:
人活著的時候好像隨波逐流的浮萍一樣,死了又想在閉目養神休息一樣。人這一生就好像是一場夢一樣,真實擁有的歡樂時光又有多少呢?
其中“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詩作《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此句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無常世事難料的唏噓。
擴展資料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年),二十七歲的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來到安陸。《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約于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前后作于安陸。
全文生動地記述了作者和眾兄弟在春夜聚會、飲酒賦詩的情景。作者感嘆天地廣大,光陰易逝,人生短暫,歡樂甚少,而且還以古人“秉燭夜游”加以佐證,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歡快心情,也顯示了作者俯仰古今的廣闊胸襟。文章寫得瀟灑自然,音調鏗鏘,精彩的駢偶句式使文章更加生色。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