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故事 > 正文內容

老人幾度送馀春,老人幾度送余春

她好無恙.2023-03-04 20:10故事29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老人幾度送馀春,以及老人幾度送余春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賀鑄《醉中真·不信芳春厭老人》鑒賞及譯文

《醉中真·不信芳春厭老人》

宋代:賀鑄

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余春,惜春行樂莫辭頻。

巧笑艷歌皆我意,惱花顛酒拚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醉中真·不信芳春厭老人》譯文

我不相信春天會討厭老年人,老年人還能送走幾個殘春?盡情地惜春行樂吧。且不要嫌沉溺行樂太多太頻。

美麗的笑容,艷情的歌曲,都特別符合我的情味。我愛花愛酒簡直要愛得發狂,也不怕你嗔怪責備。因為物性人情,只有在大醉中才最純真實惠。

《醉中真·不信芳春厭老人》注釋

醉中真:詞牌名,即浣溪沙。

厭:厭棄,拋棄。芳春:指春天。

幾度:幾回,幾次。

莫辭頻:不要因太多而推辭。

巧笑:嬌媚的笑容。艷歌:美妙的歌喉,有說指描寫有關愛情的歌辭。皆我意:都合我的意思。

惱:引逗撩撥。顛:癲狂。拚(pàn):寧愿,甘愿。瞋(chēn):同“嗔”,指怒目而視。

物情:物理人情。真:真情,純真。

《醉中真·不信芳春厭老人》賞析

這首小令以樂觀豁達的態度表現了年老心不老、珍惜春日、及時行樂的.豪情。但是在佯狂的腔調中,似也有憤懣不平的聲音,寄寓著無盡的壯志難酬之情。

上片寫暮年惜春的情懷,寓有垂老之嘆。起筆寫“不信芳春厭老人”言辭耿直率真:“我不相信春天真的會討厭老人,其實年華已逝的老人,還能擁有幾個春天呢?”率性的表白韻味十足。 “厭”字將春天擬人化,形象生動。“老人幾度送余春”寫老人每年都是依依不合地送走了春天,深入地表達了老人對春天的熱愛與惋惜。“惜春行樂莫辭頻”寫老人要用實際的行動來珍惜春光,在春天里要及時行樂。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快樂。在倡導及時行樂的同時,也表現出作者在現實生活中無所作為的憤慨和無奈。

下片寫惜春行樂之態。 “巧笑艷歌皆我意,惱花顛酒拼君嗔”,寫作者回憶起了自己年輕時的風流快活,聽歌觀舞,賞花飲酒,不亦樂乎。 “惱”、 “顛”, “拼”三個字則表現出了作者在行樂中癲狂的狀態,以至于忘乎所以,直到賞花賞得花惱,飲酒飲得酒顛。這種忘我的狀態暗喻著作者對現實的失意,借行樂飲酒麻醉自己,更添了幾許無奈與悲涼。末句“物情唯有醉中真”一句點明自己醉酒癲狂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獲得超脫于塵俗的樂趣。這是呼吁人們去從酒杯中尋找感情釋放的樂趣。但透過詞人表面上沉溺于醉鄉的佯狂姿態,不難體會其內心升騰起的一股憤懣不平之氣,不難看出他對人生不得志的無奈和掙扎。

這首詞沒有委婉曲折的隱晦之語,句句都是直抒胸臆,豪放而灑脫,給人一種疏曠之感。

全篇情致優美,語簡意豐,意境深遠、富有哲理,是作者思想性和藝術性統一的佳作。

《醉中真·不信芳春厭老人》創作背景

作為宋代帝王的賓裔,同時其妻又為宗室之女,賀鑄在仕途上并沒有人們所想的那樣飛黃騰達,反而是一生抑郁不得志。賀鑄后來找了個寂靜之處,縱情于山水詩酒,過起了隱居生活。盡管如此,他仍經常對社會現實流露出憤懣不平之氣,此篇即為詞人晚年抒懷之作

《醉中真·不信芳春厭老人》作者介紹

賀鑄(1052~1125) 北宋詞人。字方回,號慶湖遺老。漢族,衛州(今河南衛輝)人。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后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

贊美老人夕陽紅的七律詩句

1. 《戲問花門酒家翁》唐 岑參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傍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2. 《浣溪沙》宋 賀鑄

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余春。

惜春行樂莫辭頻。

巧笑艷歌皆我意,惱花顛酒拚君瞋。

物情惟有醉中真。

3. 《讀老人近詩》宋 林泳澤國歸來掩竹扉,千年知己十年詩。

讀書動地驚天事,得句吟風弄月時。

紙上圣賢相唯諾,塵邊老宿費思惟。

縱夸萬首龜堂集,樂處龜堂未必知。

4. 《漁家傲·暖日遲遲花裊裊》宋 歐陽修

暖日遲遲花裊裊。人將紅粉爭花好。

花不能言惟解笑。

金壺倒。花開未老人年少。 車馬九門來擾擾。

行人莫羨長安道。丹禁漏聲衢鼓報。催昏曉。

長安城里人先老。

供參考。

浣溪沙賀鑄的譯文。

浣溪沙

賀鑄

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馀春,惜春行樂莫辭頻。

巧笑艷歌皆我意,惱花顛酒拼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1.厭:厭棄,拋棄。2.莫辭頻:不要因太多而推辭。3.巧笑:嬌媚的笑容。。《詩·衛·碩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4.艷歌:美妙的歌喉。5.皆我意:都合我的意思。6.惱:引逗撩撥。7.顛:癲狂。8.拚(pàn):寧愿,甘愿。9.瞋:怒目而視。

我不信春色厭棄老人,老人曾經幾次依依難舍地送別餞春。珍惜春光,及時行樂,切不要推辭太過殷勤。

巧媚的笑靨,柔艷的歌吟,全合我心愿,只惱花去匆匆,飲酒發狂顛,拼著讓你嗔怨。只有在酒后才能見出人間真情

珍惜晚年的七絕詩是什么?

珍惜晚年的七絕詩:

1、醉中真·不信芳春厭老人

賀鑄?〔宋代〕

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余春,惜春行樂莫辭頻。

巧笑艷歌皆我意,惱花顛酒拚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譯文:

我不相信春天會討厭老年人,老年人還能送走幾個殘春?盡情地惜春行樂吧。且不要嫌沉溺行樂太多太頻。

美麗的笑容,艷情的歌曲,都特別符合我的情味。我愛花愛酒簡直要愛得發狂,也不怕你嗔怪責備。因為物性人情,只有在大醉中才最純真實惠。

2、戲問花門酒家翁

岑參?〔唐代〕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傍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譯文:

老人七十了還在賣酒,無數個酒壺和酒甕擺放在在花門樓口。

路旁的榆莢好似那成串的銅錢,我摘下來用它買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

3、戲題湖上

常建?〔唐代〕

湖上老人坐磯頭,湖里桃花水卻流。

竹竿裊裊波無際,不知何者吞吾鉤。

譯文:

一位老人獨坐磯頭上垂釣,湖面的桃花隨著溪水緩緩流去。

竹竿隨風輕輕擺動,煙波浩渺一望無際,不知道哪一條魚會上鉤?

4、江村

杜甫?〔唐代〕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堂上一作:梁上)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譯文:

浣花溪清澈的江水,彎彎曲曲地繞村而流,在長長的夏日中,事事都顯恬靜、安閑。

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水中的白鷗相親相近,相伴相隨。

相伴多年的妻子在紙上畫著棋盤,年幼的兒子敲彎了鋼針要做成魚鉤。

只要有老朋友給予一些錢米,我除了這個還有什么可奢求的呢?

5、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唐代〕

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幾蕭條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云白山青萬余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譯文:

小寒食節,勉強吃一點飯,靠著烏幾,席地而坐,烏幾已經破舊,縫了很多遍了,頭上戴著褐色的帽子。

春來水漲,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蕩起伏猶如坐在天上云間;身體衰邁,老眼昏蒙,看岸邊的花草猶如隔著一層薄霧。

見蝶鷗往來自由,各得其所。

站在潭州向北直看長安,像是在望天上的白云,有一萬多里,驀然生愁。

贊美老年夕陽紅的詩句

1. 關于老年夕陽紅詩句對聯

2. 關于老年夕陽紅詩句對聯

關于老年夕陽紅詩句對聯 1.描寫夕陽紅的詩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斜陽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遠歸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葉劍英)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新月已生飛鳥外,落霞更在夕陽西。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

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夕陽。

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

鳥聲幽谷樹,山影夕陽村。

店青簾疏雨后,遙村紅樹夕陽間。

一溪綠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陽。

飛瀑正拖千幛雨,斜陽先放一峰晴

2.贊美“夕陽紅老年人”的詩

1. 《戲問花門酒家翁》

唐代:岑參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傍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2. 《浣溪沙》

宋: 賀鑄

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余春。惜春行樂莫辭頻。

巧笑艷歌皆我意,惱花顛酒拼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3. 《若耶村老人》

宋: 陸游

昔聞若耶村,意象乃物外。

皤然阡陌間,來往幾鮐背。

無論百歲翁,甲子數至再,我來親見之,殊未輟耕耒。

曩事一一言,多聞雜諄誨,回頭指丁壯,此是曾玄輩。

有翁又過我,家有孫五代,指呼取斗酒,山果雜細碎。

顧我使之年,慚縮不能對;恭惟大父行,不覺投杖拜。

養生惟一嗇,此在吾術內,翁能信踐之,成就乃爾大!我今才耄及,耳目已憒憒,長庚雖余輝,敢與明月配?

4. 《讀老人近詩》

宋: 林泳

澤國歸來掩竹扉,千年知己十年詩。

讀書動地驚天事,得句吟風弄月時。

紙上圣賢相唯諾,塵邊老宿費思惟。

縱夸萬首龜堂集,樂處龜堂未必知。

5. 《漁家傲·暖日遲遲花裊裊》

宋:歐陽修

暖日遲遲花裊裊。人將紅粉爭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金壺倒。花開未老人年少。

車馬九門來擾擾。行人莫羨長安道。丹禁漏聲衢鼓報。催昏曉。長安城里人先老。

3.贊老年人夕陽紅詩歌

以下兩首都是贊老年人夕陽紅詩歌(作者不祥)

《相逢夕陽下》

相逢在夕陽中

夕陽中相逢

雖然夕陽去匆匆

留下相思濃

我對你情意濃

你是否也和我相同

希望你 希望你

能跟我同聲歌頌夕陽紅

但愿明天再相逢

夕陽下 情意濃

《夕陽紅》

最美不過夕陽紅

溫馨又從容

夕陽是晚開的花

夕陽是陳年的酒

夕陽是遲到的愛

夕陽是未了的情

有多少情愛化作一片夕陽紅

供參考。

關于老年夕陽紅詩句對聯 1.描寫夕陽紅的詩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斜陽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遠歸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葉劍英)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新月已生飛鳥外,落霞更在夕陽西。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

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夕陽。

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

鳥聲幽谷樹,山影夕陽村。

店青簾疏雨后,遙村紅樹夕陽間。

一溪綠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陽。

飛瀑正拖千幛雨,斜陽先放一峰晴

2.贊美“夕陽紅老年人”的詩

1. 《戲問花門酒家翁》

唐代:岑參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傍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2. 《浣溪沙》

宋: 賀鑄

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余春。惜春行樂莫辭頻。

巧笑艷歌皆我意,惱花顛酒拼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3. 《若耶村老人》

宋: 陸游

昔聞若耶村,意象乃物外。

皤然阡陌間,來往幾鮐背。

無論百歲翁,甲子數至再,我來親見之,殊未輟耕耒。

曩事一一言,多聞雜諄誨,回頭指丁壯,此是曾玄輩。

有翁又過我,家有孫五代,指呼取斗酒,山果雜細碎。

顧我使之年,慚縮不能對;恭惟大父行,不覺投杖拜。

養生惟一嗇,此在吾術內,翁能信踐之,成就乃爾大!我今才耄及,耳目已憒憒,長庚雖余輝,敢與明月配?

4. 《讀老人近詩》

宋: 林泳

澤國歸來掩竹扉,千年知己十年詩。

讀書動地驚天事,得句吟風弄月時。

紙上圣賢相唯諾,塵邊老宿費思惟。

縱夸萬首龜堂集,樂處龜堂未必知。

5. 《漁家傲·暖日遲遲花裊裊》

宋:歐陽修

暖日遲遲花裊裊。人將紅粉爭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金壺倒。花開未老人年少。

車馬九門來擾擾。行人莫羨長安道。丹禁漏聲衢鼓報。催昏曉。長安城里人先老。

3.描寫夕陽紅的美好詩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斜陽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遠歸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葉劍英)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新月已生飛鳥外,落霞更在夕陽西.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

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夕陽.

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

鳥聲幽谷樹,山影夕陽村.

店青簾疏雨后,遙村紅樹夕陽間.

一溪綠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陽.

飛瀑正拖千幛雨,斜陽先放一峰晴

4.贊老年人夕陽紅詩歌

以下兩首都是贊老年人夕陽紅詩歌(作者不祥)

《相逢夕陽下》

相逢在夕陽中

夕陽中相逢

雖然夕陽去匆匆

留下相思濃

我對你情意濃

你是否也和我相同

希望你 希望你

能跟我同聲歌頌夕陽紅

但愿明天再相逢

夕陽下 情意濃

《夕陽紅》

最美不過夕陽紅

溫馨又從容

夕陽是晚開的花

夕陽是陳年的酒

夕陽是遲到的愛

夕陽是未了的情

有多少情愛化作一片夕陽紅

供參考。

關于老人的詩句的譯文

1.描寫老年人的詩句

1、醉中真·不信芳春厭老人

宋代:賀鑄

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余春,惜春行樂莫辭頻。

巧笑艷歌皆我意,惱花顛酒拼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譯文:

我不相信春天會討厭老年人,老年人還能送走幾個殘春?盡情地惜春行樂吧。且不要嫌沉溺行樂太多太頻。美麗的笑容,艷情的歌曲,都特別符合我的情味。我愛花愛酒簡直要愛得發狂,也不怕你嗔怪責備。因為物性人情,只有在大醉中才最純真實惠。

2、戲問花門酒家翁

唐代:岑參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傍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譯文:

老人七十了還在賣酒,無數個酒壺和酒甕擺放在在花門樓口。路旁的榆莢好似那成串的銅錢,我摘下來用它買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

3、戲題湖上

唐代:常建

湖上老人坐磯頭,湖里桃花水卻流。

竹竿裊裊波無際,不知何者吞吾鉤。

譯文:

一位老人獨坐磯頭上垂釣,湖面的桃花隨著溪水緩緩流去。竹竿隨風輕輕擺動,煙波浩渺一望無際,不知道哪一條魚會上鉤?

4、酬樂天詠老見示

唐代:劉禹錫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譯文:

人誰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誰來憐惜?身體日漸消瘦衣帶也越收越緊,頭發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總是偏斜到一邊。不再看書是為了愛惜眼睛,經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

經歷過的世事見多識也就廣,閱歷人生如同積水成川一樣。細細想來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對老的憂慮就會心情暢快無掛也無牽。不要說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5、清平樂·朱顏漸老

元代:白樸

朱顏漸老,白發添多少?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

江南地迥無塵,老夫一片閑云。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譯文:

青春的容顏逐漸衰老,鬢角又增添了多少白發?桃李、春風就這么全都過去了,只剩下夕陽的余暉映出桑榆長長的影子。

再次來到江南,無一絲煙火之氣,自己就像是一片飄逸的閑云。我留戀這青山,不想離開,青山卻不一定能永遠留在欣賞的人。

2.有關老年人的詩句

1、《登樂游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譯文:

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

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已是黃昏。

2、《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

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

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3、《龜雖壽》

兩漢: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神龜的壽命即使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結的時候。

螣蛇盡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年老的千里馬躺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

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

只要自己調養好身心,也可以益壽延年。

我非常慶幸,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4、《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死亦足 一作:死意足)

譯文:

八月秋深狂風大聲吼叫,狂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明目張膽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里去了。我費盡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著拐杖獨自嘆息。

不久后風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樣黑,秋季的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了下來。布質的被子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如遇下雨整個屋子沒有一點兒干燥的地方,雨點像下垂的麻線一樣不停地往下漏。自從安史之亂后我的睡眠時間就很少了,長夜漫漫屋子潮濕不干如何才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喜笑顏開,房屋遇到風雨也不為所動安穩得像山一樣。唉!什么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吹破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

5、《江村》

唐代: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譯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繞村流過,長長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顯得幽雅。

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水中的白鷗相親相近,相伴相隨。

老妻正在用紙畫一張棋盤,小兒子敲打著針作一只魚鉤。

只要有老朋友給予一些錢米,我還有什么奢求呢?

3.描寫老年人的詩句

1、醉中真·不信芳春厭老人宋代:賀鑄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余春,惜春行樂莫辭頻。

巧笑艷歌皆我意,惱花顛酒拼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譯文:我不相信春天會討厭老年人,老年人還能送走幾個殘春?盡情地惜春行樂吧。

且不要嫌沉溺行樂太多太頻。美麗的笑容,艷情的歌曲,都特別符合我的情味。

我愛花愛酒簡直要愛得發狂,也不怕你嗔怪責備。因為物性人情,只有在大醉中才最純真實惠。

2、戲問花門酒家翁唐代:岑參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傍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譯文:老人七十了還在賣酒,無數個酒壺和酒甕擺放在在花門樓口。

路旁的榆莢好似那成串的銅錢,我摘下來用它買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3、戲題湖上唐代:常建湖上老人坐磯頭,湖里桃花水卻流。竹竿裊裊波無際,不知何者吞吾鉤。

譯文:一位老人獨坐磯頭上垂釣,湖面的桃花隨著溪水緩緩流去。竹竿隨風輕輕擺動,煙波浩渺一望無際,不知道哪一條魚會上鉤?4、酬樂天詠老見示唐代:劉禹錫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譯文:人誰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誰來憐惜?身體日漸消瘦衣帶也越收越緊,頭發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總是偏斜到一邊。

不再看書是為了愛惜眼睛,經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經歷過的世事見多識也就廣,閱歷人生如同積水成川一樣。

細細想來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對老的憂慮就會心情暢快無掛也無牽。不要說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5、清平樂·朱顏漸老元代:白樸朱顏漸老,白發添多少?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江南地迥無塵,老夫一片閑云。

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譯文:青春的容顏逐漸衰老,鬢角又增添了多少白發?桃李、春風就這么全都過去了,只剩下夕陽的余暉映出桑榆長長的影子。

再次來到江南,無一絲煙火之氣,自己就像是一片飄逸的閑云。我留戀這青山,不想離開,青山卻不一定能永遠留在欣賞的人。

4.形容老年人的詩詞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在著名的《春望》中寫道:“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其實,這滿頭稀疏的白發是詩人憂愁勞心所 致。

杜甫懷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偉大理想,然而卻眼睜睜看著摯愛的國家一步步沉淪,這無疑是對他最沉痛、最殘忍的打擊。春來,祖國的大好河山依 舊,只是戰亂之火卻無情地蔓延,國破家亡,哀鴻遍野,連花鳥都讓人觸目驚心。

更可怕的是音信不通,家里的親人境況如何,不得而知。當時杜甫年僅46歲,本不應該有太多的白發,因為憂愁而生白發,因為憂慮而致白發脫落,以至越來越稀疏了,幾乎連簪子都插不住了。

詩人由國破家亡、戰亂分離寫到自己的衰老,通過 “搔”這一個動作,把內心的焦慮彷徨和痛苦之情,極其有力地表達出來,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白發蒼蒼,憂愁郁悶的老人形象。“塵滿面,鬢如霜” 蘇軾在寫《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時,不過四十歲,卻已經“塵滿面,鬢如霜”了。

“塵滿面,鬢如霜”,簡單質樸的六個字,把作者飽經 風霜、仕途失意的坎坷人生概括出來。詩人陳師道也是如此,他在《除夜對酒贈少章》一詩中感慨道:“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

說自己備受無情的現實之摧 殘,以至頭發脫落斑白,面容衰老只有依靠酒力才能顯現紅光。這里說“發短愁催白”不一定是實寫,“顏衰酒借紅”也不一定真的如此衰老。

詩人此時不過三十出 頭,本不應該有白發衰顏,只不過是借此表達愁之深、心之苦、生活之艱辛罷了。據記載,陳師道早年受業于曾鞏,得到器重。

曾鞏推薦他作為自己的助手參與修 史,但朝廷以陳是未做官的“白衣”而拒絕。曾鞏去世后,陳師道雖先后又結識了蘇軾、張耒等人,但生活一直無著,甚至貧窮得無力養家,以至孤苦伶仃。

直至宋 哲宗元祐元年(1087年),才由蘇軾薦任徐州教授。在這樣的人生遭際中,詩人怎不“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呢。

“臥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 白居易的《秋雨夜眠》一詩,詩人抓住秋雨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并進行細致的描寫,成功地塑造出一個安閑的老翁形象。“涼冷三秋夜”是老翁所 處的背景,他處在這樣的環境中,顯得十分“安閑”。

“安閑”二字勾畫出“老翁”喜靜厭動、恬淡寡欲的形象。“臥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兩句,寫老翁就寢的 情景,也是“安閑”的一個具體體現。

“臥遲”是老年人的特性,正因為睡得晚,他才能在秋雨聲中“睡美”。燈滅之后,聞著窗外淅瀝的秋雨聲入眠,他的心中是 靜美的,連夢都是美的。

睡醒之后,他仍是安閑的——“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烘瓶里的燃料經夜已化為灰燼,按理說老翁應該起床了,可他還要添香,打算 繼續躺著,生動地描繪出體衰閑散的老翁形象。末兩句“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以景作結,寫出老翁淡泊清凈的內心。

此時,詩人白居易已六十多歲,體衰多病,官務清閑,儼然“安閑一老翁”,再加上親密的詩友元稹已經謝世,心情自然特別淡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寫《步出夏門行·龜雖壽》這首詩時,剛擊敗袁紹父子,平定了北方烏桓,正躊躇滿志,充滿樂觀自信的情調。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 了,想到自己的人生歷程,不由得感慨道:“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作者認為神龜雖然可以活幾千年,最終仍難免一死,騰蛇雖能乘云駕 霧,最終仍不免成為土灰。人生也是如此,生命都是有限的,然而詩人卻唱出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高歌。他說,千里馬雖然形老體 衰,但胸中仍然激蕩著馳騁千里的豪情。

那些有志干一番事業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仍有一顆勃勃雄心,他對宏偉理想的追求永遠不會停息。詩人以千里馬自比,表 達自己不應因年暮而意志消沉,而要樂觀奮發,積極進取,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活力。

這四句,筆力遒勁,韻律沉雄,氣勢豪邁,深刻地表達了曹操老當益 壯、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蘇軾在《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中則高唱道:“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這兩句,以反詰領起,并作回答。

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一旦逝去,就不 可能再來,正是“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然而,在蘇軾看來,人的青春雖然不可再現,但人可以老當益壯,可以有自強不息的精神,這種精神往往使人煥發出 青春的光彩,即人生可以再少,就像溪水尚可以西流一樣。

這兩句振奮人心的議論,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韻的語言,表達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休將白發唱黃雞”,再次唱出催人奮進之曲。

人們慣用“白發”、“黃雞”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而作者卻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們不要悲嘆白發,感慨黃雞催曉,光陰易逝, 體現出蘇軾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

5.祝福老人的詩句

1、《虞美人》——宋代魏了翁

浮云富貴非公愿,只愿公身健。

譯文:榮華富貴都是浮云,不是你愿意的,只希望你身體健康。

2、《龜雖壽》 ——漢代曹操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譯文:人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決定,調養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壽延年。

3、《庚午歲伯氏生朝作樂府一章為壽》——宋代王洋

年年歲歲身長,負歲年年春草長。

譯文:祝你年年歲歲都身體安康,愿你人生在世的每一年都風調雨順,春草長青。

4、《詩經·小雅·天保》——先秦佚名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譯文:像月亮一樣久遠不落,像太陽一樣每天都升起。像秦嶺一樣萬壽無疆,不會遷移崩潰,像松柏一樣繁茂長青,而且子女沒有不繼承這一福壽的。

5、《西江月》——宋代管鑒

白頭相守愿年年,只恁尊前長健。

譯文:夫妻年年相互守候直到白頭,只盼望尊重的前輩長壽健康。

6.描寫老人自嘆自己老了的詩句

1、酬樂天詠老見示

唐代:劉禹錫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譯文:人誰不顧慮要衰老,老了又有誰來對他表示愛憐?身體漸瘦衣帶越來越要收緊,頭發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會自己偏斜到一邊。書卷擱置起來不再看是為了愛惜眼睛,經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

經歷過的世事見多識也就廣,接觸了解的人越多觀察起來更加一目了然。細細想來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對老的憂慮就會心情暢快無掛也無牽。不要說太陽到達桑榆之間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2、喜外弟盧綸見宿

唐代:司空曙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

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

譯文:靜靜的深夜四周沒有相鄰,居住在荒野因為家中清貧。樹上黃葉在雨中紛紛飄零,猶如燈下白發老人的命運。自慚這樣長久地孤獨沉淪,辜負你頻繁地來把我慰問。

我們是詩友生來就有緣分,更何況你我兩家還是表親。

3、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唐代: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譯文: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里來的呀?

4、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宋代:李清照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譯文:兩鬢已經稀疏病后又添白發了,臥在床榻上看著殘月照在窗紗上。將豆蔻煎成沸騰的湯水,不用強打精神分茶而食。

靠在枕上讀書是多么閑適,門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著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5、病中感懷

唐代:李煜

憔悴年來甚,蕭條益自傷。

風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

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

前緣竟何似,誰與問空王。

譯文:近年來一日比一日憔悴,環顧身邊親人多有亡故而日漸蕭條,令人黯然神傷。悲傷而致病,風雨之下病骨難支、愁腸百轉不能勝情。深夜鼎中彌漫著藥香,早晨醒來發現髭須斑白。

我的人生因果究竟如何?誰能替我去求問佛祖?

7.贊美老人的詩詞

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東漢曹操《龜雖壽》

譯文: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壯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

2、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清代鄭燮的《新竹》

譯文: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干扶持。一個人能夠超過老師和前輩,是因為老師和前輩的養育和培養。

3、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酬樂天詠老見示》唐劉禹錫

譯文:人有誰不顧慮要衰老呢,老了又有誰表示愛憐?人老身體會日漸瘦削,衣帶越來越收緊,頭發變稀少戴帽子也會自己偏斜到一邊。

書卷擱置起來不看,是為愛惜眼睛,經常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纏身。經歷多了,自然見多識廣,接觸的人多了觀察起來更加了然于心。

細細想想老也有老的好,盡情放松自然會心情暢快無掛牽。不要說太陽到達桑榆之間就已近傍晚,太陽的霞光余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4、家有一老,猶如一寶。——佚名《民間諺語》

譯文:老人有多年的實踐經驗,好像寶貝一樣;家庭中有個老人,就有了主心骨,遇事就可依靠他出主意。

5、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書憤五首·其二》宋代陸游

譯文:我的壯心并沒有在同一個年齡衰老和死亡,即使我死了,我也可以成為世界上的英雄!

8.形容老人的古詩詞

戲問花門酒家翁

唐代:岑參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傍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譯文

這位老人家七十歲了仍然在賣酒,將上千個酒壺和酒甕擺放在在花門樓口。

道路旁的榆莢看起來也很像一串串銅錢,我摘下來用它買酒您可賣否?

注釋

⑴沽:買或賣。首句的“沽”是賣的意思,末句的“沽”是買的意思。

⑵花門:即花門樓,涼州(今甘肅武威)館舍名。花門口:指花門樓口。

⑶榆莢:榆樹的果實。春天榆樹枝條間生榆莢,形狀似錢而小,色白成串,俗稱榆錢。

9.關于敬老的詩詞

1、《游子吟》——唐代孟郊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2、《孟子·梁惠王上》——戰國孟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文: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系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小孩。

3、《孝經·三才》——春秋孔子弟子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譯文:孝道猶如天上日月星辰的運行,地上萬物的自然生長,天經地義,是人類最為根本首要的品行。

4、《論語·里仁》——春秋孔子弟子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譯文:父母的年紀,不能不時時記在心里。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

5、《孟子·梁惠王上》——戰國孟軻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譯文: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教給他們孝敬父母、尊敬兄長的道理。頭發花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背著或者頂著東西了。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26370.html

分享給朋友:

“老人幾度送馀春,老人幾度送余春” 的相關文章

盧綸被稱為什么詩人(盧綸被后人稱為什么)

盧綸被稱為什么詩人(盧綸被后人稱為什么)

詩人盧綸簡介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那么詩人盧綸簡介是怎樣的?以下僅供參考! 人物生平 盧綸的生年,現在一般工具書稱約為唐玄宗天寶七年(748年),游國恩等著《中國文學史》定為天寶七年,都是依據聞一多先生《唐詩大系》,似...

魯東門觀刈蒲為什么說此草最可珍(魯東門觀刈蒲全文分析)

魯東門觀刈蒲為什么說此草最可珍(魯東門觀刈蒲全文分析)

李白的詩中出現“羅衣”兩個字的是哪首詩? 魯東門觀刈蒲①唐·李白魯國寒事早②,初霜刈渚蒲③。 揮鐮若轉月④,拂月生連珠。此草最可珍,何必貴龍須⑤,織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娛。 羅衣能再拂,不畏素塵蕪⑥。[1] ①《埤雅》:“蒲,水草也,似莞而褊,有脊,生于水涯,柔滑而溫,可以為席。”②陸倕詩:“江關寒事...

下面哪個是王勃的詩句(下面哪個是王勃的詩句名字)

下面哪個是王勃的詩句(下面哪個是王勃的詩句名字)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下面哪個是王勃的詩句,以及下面哪個是王勃的詩句名字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王勃所作的詩是哪一首? 王勃所作的詩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詩人王勃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首聯描畫出送別地與友人出發地的形勢...

陸游為什么寫示兒(陸游為什么寫示兒這首詩給兒子)

陸游為什么寫示兒(陸游為什么寫示兒這首詩給兒子)

大家好,關于陸游為什么寫示兒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陸游為什么寫示兒這首詩給兒子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陸游為什么要寫示兒 《示兒》為陸游的絕筆詩,作于宋寧宗嘉定二年十二月(1210年元月)。此時陸...

桃花為什么叫劉郎(桃花為什么叫劉郎子)

桃花為什么叫劉郎(桃花為什么叫劉郎子)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桃花為什么叫劉郎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桃花為什么叫劉郎子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桃花為什么又叫玄都花 劉禹錫曾有詩云:“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后以玄都花作為桃花的別稱。劉郎,本為劉禹錫自稱,...

鄭燮為什么愛畫竹(鄭燮擅長畫梅花和竹子嗎)

鄭燮為什么愛畫竹(鄭燮擅長畫梅花和竹子嗎)

今天給各位分享鄭燮為什么愛畫竹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鄭燮擅長畫梅花和竹子嗎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鄭板橋特別喜歡畫蘭,竹,石的原因是什么 鄭板橋(1693—1766),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泰州興化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曾作七品縣官。兼擅詩、詞...

為什么喜歡青青子矜這首詩(青青子吟下句是什么)

為什么喜歡青青子矜這首詩(青青子吟下句是什么)

今天給各位分享為什么喜歡青青子矜這首詩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青青子吟下句是什么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達了作者對什么的向往?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達的是對心中的追求的無限向往(例如對夢想的追求、對愛情的追求、對賢才的渴求等)。?...

李白為什么窮(李白為什么這么有錢)

李白為什么窮(李白為什么這么有錢)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李白為什么窮,以及李白為什么這么有錢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唐朝李白的家境如何?一輩子沒怎么工作怎么生活下來的? 李白家底殷實,雖然一輩子沒有工作游山玩水但是有其他的收入來源。家境優渥史書上對李白的出生地沒有具體的描述,家世和家族也不詳,但是從一些資...

春澗為什么(春澗是景物嗎)

春澗為什么(春澗是景物嗎)

很多朋友對于春澗為什么和春澗是景物嗎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王維有詩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請解釋為什么月出會驚山鳥 由于山中太幽靜了,因此,當一輪明月突然升起,皎潔銀輝灑向這夜幕籠罩的空谷時,竟然驚動了山中的鳥兒,于是在幽谷溪邊鳴叫起來.這叫聲似乎一時...

江和朱為什么都念詩(朱江南是詩人?)

江和朱為什么都念詩(朱江南是詩人?)

今天給各位分享江和朱為什么都念詩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朱江南是詩人?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有關長江的古詩詞 關于長江的古詩如下:《春別曲》唐代:張籍。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江頭橘樹君自種,那不長系木蘭船。《旅夜書懷》唐:杜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