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是詩什么 王昌齡是詩什么時候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王昌齡是詩什么,以及王昌齡是詩什么時候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王昌齡是詩仙還是詩魔?
王昌齡不是詩仙也不是是詩魔。是詩家天子,七絕圣手。王昌齡其七絕寫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舉為“詩家天子”。
王昌齡早年貧苦,主要依靠農耕維持生活,30歲左右進士及第。初任秘書省校書郎,而后又擔任博學宏辭、汜水尉,因事被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
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又被后人譽為“七絕圣手”。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王昌齡的典故:
大約二十歲,王昌齡離開家鄉,開始一段學道的經歷。開元年間,正是盛唐氣象的鼎盛時期,王昌齡在詩中對盛世景象竭盡全力、忠貞不已地加以歌頌。對盛世的信仰,正是王昌齡一生最堅實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源泉,以至日后長期身處讒枉和淪棄之境,也難以改變。
火熱的年代,像王昌齡這樣有抱負的時代青年,只是把學道當成了一種好奇而已。不久他便到長安謀求發展,沒見什么成效,于是他西出長安,投筆從戎,從此踏上西出長安,踏上出塞之路。
王昌齡人稱詩什么
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所作之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尤其是將七絕推向高峰,故人稱“七絕圣手”。
王昌齡家境比較貧寒,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官汜水尉校書郎),后貶龍標尉,世稱“王龍標”。王昌齡是盛唐詩壇一著名詩人,當時即名盛一時,被稱為“詩家夫子王江寧”。
王昌齡是詩什么
七絕圣手--王昌齡
詩骨--陳子昂
詩杰--王勃
詩狂--賀知章
詩家天子
詩仙--李白
詩圣--杜甫
詩囚--孟郊
詩奴--賈島
詩豪--劉禹錫
詩佛--王維
詩魔--白居易
詩鬼--李賀
詩神--蘇軾
王昌齡的詩有哪些?
巴陵送李十二 [ 唐 ] 王昌齡
【原文】
搖曳巴陵洲渚分,清江傳語便風聞。
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注釋】
搖曳:晃蕩;飄蕩
巴陵:岳陽古稱巴陵、又名岳州,為湖南省轄地級市、第二大經濟體,省域副中心城市。建城始于公元前505年,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
洲渚:水中小塊陸地。
清江:長江—級支流,古稱夷水,因“水色清明十丈,人見其清澄”,故名清江。
日暮:指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傍晚。
薰葭:特定生長周期的荻與蘆。策:沒長穗的荻。葭:初生的蘆葦。
【賞析】
《巴陵送李十二》是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的詩詞作品,王昌齡是盛唐時享有盛譽的一位詩人。王昌齡的詩以三類題材居多,即邊塞、閨情宮怨和送別。 《全唐詩》對昌齡詩的評價是“緒密而思清”,他的七絕詩尤為出色,甚至可與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絕圣手”的名號。尤其是他的邊塞詩,流暢通脫,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王昌齡的邊塞詩充分體現了他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另外還深深蘊含了詩人對下層人民的人文關懷,體現了詩人寬大的視野和博大的胸懷。王昌齡在寫作方式上擅長以景喻情,情景交融。這本是邊塞詩所最常用的結構,但是詩人運用最簡練的技巧,于這情境之外又擴大出一個更為廣闊的視野,在最平實無華的主題之中凝練出貫穿于時間與空間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出塞》 。
【作者】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而立之年,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