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蝶戀花晏幾道黃菊的信息
很多朋友對于蝶戀花晏幾道黃菊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蝶戀花晏幾道詩意
蝶戀花
晏幾道
初捻霜紈生悵望。隔葉鶯聲,似學秦娥唱。午睡醒來慵一餉,雙紋翠簟鋪寒浪。
雨罷蘋風吹碧漲。脈脈荷花,淚臉紅相向。斜貼綠云新月上,彎環正是愁眉樣。
此詞情景交融、以景襯情,抒寫了一位女郎午睡醒后的閑愁。詞的上闋借細節和襯景構成一幅和諧的閨中閑眠圖,這一景境中融入閨中人獨處空閨的閑愁;下闋純以花月狀人,句句辭兼比興,處處意存雙關。全詞室內景物、戶外景色交相輝映,女主人公的容態與自然景致相得益彰,組成了一個渾然一體的優美意境。
起首一句塑造出一位幽怨繾綣的閨中女子形象。她手執潔白的紈扇,無語凝思,悵然懷想。她也許是思念遠方的情人,也許是傷惋青春的易逝。此處暗用李白《折荷有贈》之“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的意境。“捻”意為用手指輕輕搓轉,表現執扇時悵然無緒的情態,極為傳神。“初”、“生”二字,前后關聯,暗示因節序變換,令閨中人頓生新的悵望之情。空閨獨守,本已寂寞難耐,偏又有“隔葉鶯聲”,撩人意緒。“似學秦娥唱”句把鶯聲比似學秦娥之唱。揚雄《方言》:“娥,好也。秦晉之間,凡好而輕者謂之娥。”此言年輕貌美的女子,其歌聲之美可知。以鶯聲之歡快,反襯人心之悵恨,命意與著筆確有含蓄蘊藉之妙。鶯啼婉囀,是實處著筆;閨中索寞,則是虛處命意,運實于虛,終無一字點破。“午睡醒來”二句,深化閨中女郎百無聊賴的孤寂情狀。她午睡醒后,好一會兒還嬌困無力,那鋪床上的雙紋翠席,尤如平展著清涼的細浪。這兩句點明睡醒,而由翠簟聯想起寒浪,又引出了下片的出戶看花。
下片轉寫戶外優美的自然場景:夏雨初霽,徐徐的和風吹拂著新漲的碧水,那水中荷花,帶著晶瑩的雨珠,亭亭玉立,曳生姿。“碧漲”,是由上片的“寒浪”引出,“寒浪”是虛喻,“碧漲”是實寫,前虛而后實,意脈不斷,運意十分靈活。“脈脈”二句,更是傳神入化之筆。作者賦予雨后荷花以人的風韻和感情,它含情脈脈,淚珠臉,有情有思。這個比喻中的荷花已跳出物象,“紅相向”三字,似寫朵朵紅荷,曳相映,實寫荷花帶雨,向人脈脈欲語;人帶淚珠,對之黯然神傷。是花是人,迷離莫辨,已達到物與人交融、渾然合一的境地。結拍二句,時間由午后過渡到夜晚,寫新月初上的景象。作者于依托明月遙寄相思的傳統作法上,又自出新意,別開境界。“綠云”明指夜空浮云,暗喻女郎烏發。“新月”傍云而上,尤如女郎愁眉,蹙于烏發之下。新月彎彎,猶似愁眉。作者運用雙關的委婉手法,既借月夜之景,抒寫懷人之情;又避開對形象作直露的繪形勾貌,而是以新月狀人之愁眉,通過景物的暗示性和象征性,使情與境諧,氣氛濃重。
此詞情景相生而又契合無間,設喻新巧而又雋永傳神,具有獨特的意境,充分體現了小晏詞“詞情婉麗”、“曲折深婉”的特色。
贊美菊花的經典詩句
贊美菊花的經典詩句
1) 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 猶喜閏前霜未下,菊邊依舊舞身輕。 —— 司空圖《白菊三首》
3) 菊花清瘦杜秋娘。 —— 吳文英《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覓酒》
4) 黃菊散芳叢,清泉凝白雪。 —— 德隱《新秋晚眺》
5) 蘭佩紫,菊簪黃。 —— 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6) 鬢發已甘塵路白,菊花猶送塞垣黃。 —— 齊之鸞《九日登清水營城》
7) 黃菊開時傷聚散。 —— 晏幾道《蝶戀花黃菊開時傷聚散》
8)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 唐寅《菊花》
9) 菊暗荷枯一夜霜。 —— 蘇軾《浣溪沙詠橘》
10) 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 —— 韓琦《九日水閣》
11)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白居易《詠菊》
12) 節物豈不好,秋懷何黯然!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 —— 歐陽修《秋懷》
13) 芙蓉金菊斗馨香。 —— 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4)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 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15)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 蘇軾《趙昌寒菊》
16)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 黃巢《題菊花》
17) 紫菊宜新壽,丹萸辟舊邪。 —— 趙彥昭《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
18)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19)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陶淵明《飲酒其四》
20)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 王禹偁《村行馬穿山徑菊初黃》
21) 黃菊枝頭生曉寒。 —— 黃庭堅《鷓鴣天》
22)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 文森《九日》
23) 求得人間成小會,試把金尊傍菊叢。 —— 晏殊《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
24)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 —— 劉禹錫《始聞秋風》
25)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 —— 杜甫《宿贊公房》
26) 綺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處醉黃花。 —— 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27) 秋菊堪餐,春蘭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 辛棄疾《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
28)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 —— 顧太清《菩薩蠻端午日詠盆中菊》
29) 桂白發幽巖,菊黃開灞涘。 —— 李世民《度秋》
古代詩歌閱讀 蝶戀花 作者 晏幾道 庭院碧苔紅葉遍。
《蝶戀花·庭院碧苔紅葉遍》是北宋詞人晏幾道的作品。此詞描寫秋天的景色并抒發由秋景而觸發的一絲憂郁哀傷的情緒。
上片全是寫景,其突出的特點就是顏色特別豐富,特別鮮明。碧苔、紅葉、金菊、綠扇、粉塘、白練,幾令讀者應接不暇,真是一派斕斑秋色。下片抒情,寫得比較委婉含蓄。為消愁而飲酒至醉,又讓涼風吹面而清醒;忽見南飛雁字,不免觸動離愁;天色漸晚,護霜云合,又聽到了哀怨的笛聲。最后點出“秋怨”二字,像是畫龍點睛卒章顯志的筆法,然而詞中所寫的怨情,仍是迷茫而籠統的。
蝶戀花
庭院碧苔紅葉遍。金菊開時,已近重陽宴。日日露荷凋綠扇。粉塘煙水澄如練。
試倚涼風醒酒面。雁字來時,恰向層樓見。幾點護霜云影轉。誰家蘆管吹秋怨。
賞析
此詞描寫秋天的景色并抒發由秋景而觸發的一絲憂郁哀傷的情緒。上片全是寫景,其突出的特點就是顏色特別豐富,特別鮮明。碧苔、紅葉、金菊、綠扇、粉塘、白練,幾令讀者應接不暇,真是一派斕斑秋色。下片抒情,寫得比較委婉含蓄。為消愁而飲酒至醉,又讓涼風吹面而清醒;忽見南飛雁字,不免觸動離愁;天色漸晚,護霜云合,又聽到了哀怨的笛聲。最后點出“秋怨”二字,像是畫龍點睛卒章顯志的筆法,然而詞中所寫的怨情,仍是迷茫而籠統的。
《蝶戀花·晏幾道》原文與賞析
晏幾道
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閑展吳山翠。衣上酒痕詩里字,點行行,總是凄涼意。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晏幾道后期的詞多寫離愁別恨。他生于富貴,長于奢華,因“磊隗權奇”、單純真摯的個性,竟不能混跡于官場,以至仕途蹭蹬,沉于下位。歷經了由養尊處優到窮愁潦倒的生活遭際,遍嘗生離死別的人生況味,作者的情感,深摯之中帶幾分超脫,傷悼之外有幾分解慰。這是人到中年所有的一種感情自制力。藝術也需要節制。含蓄是一種高品位的藝術境界,因為恰如其分的表露往往比無拘檢的宣泄更動人、更深刻。這首《蝶戀花》,就顯示含蓄的魅力。
這首詞寫的是睽別之后的眷念,銘心刻骨的思念之情,經過藝術的過濾,在詞中化為一縷淡淡的哀愁和嘆息,汩汩流出。作者一開篇就出人意表: “醉別西樓醒不記。”當年在西樓開懷暢飲,酩酊一醉,以至于當時如何離開西樓,如何與念中之人分手,這一切在酒醒之后全無印象,一切似乎都是那樣的隨便、不經意。但是如果預見到當時一別,不復相見,就決不會如此草草。因此這一句貌似平淡,卻寄寓了“別時容易見時難”的深長嘆喟。緊接著兩句: “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仍以淡語出之。春夢秋云,用以比喻聚散的短暫變幻,語出白居易《花非花》: “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值得注意的是整首詞寫的是有散無聚,是春夢易逝,秋云難追,因此作者有感于“容易”,是針對“散”而發的,是對第一句的補充和強調。一個“真”字,突出了詞的感嘆語氣,流露出作者難以忘懷卻又無可奈何的心情。“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閑展吳山翠”二句落到眼前。月已斜,夜已深,被思念之情困擾的詞人卻難以入眠,眼前畫屏上的青綠山水,顯得一片蔥翠。這里畫境與心境存在著深刻的對立,但詞人卻用一“閑”字作了溝通。“閑”是作者對畫屏的主觀認識,也正是他想借助優美柔靜的畫境來排遣煩亂心情的努力。
過片緊承上片結句,寫不眠之人檢點舊物,想從中尋繹一點陳跡,喚起沉睡的記憶。從“衣上酒痕詩里字”中,本應該引出一幕幕歡樂美好的場景,然而撫今追昔的詞人,感到的卻“總是凄涼意”。往昔令人懷念的歡樂生活,已是昨夢前塵,不可復得了!到這里,詞的感情已經發展到 *** ,“凄涼”正是詞人郁結胸中的感觸,也可看作整首詞的情感基調。本該在“凄涼”二字上再作文章,詞人卻在歇拍筆意一轉: “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對離愁別恨,詞人雖然甚感凄涼,卻又只能徒喚奈何。倒是紅燭善解人意,陪伴詞人而垂淚。“自憐”、“空替”看似對紅燭的揶揄,其實是自我解嘲。不說自己睹物傷懷,無計避愁,只能以淚洗面,反把這一切歸之于紅燭,已是一層婉轉;再用揶揄語氣出之,把痛苦故作輕松地道出,更是一層婉轉。曲曲折折,不難看出詞人心情的沉重。
晏幾道蝶戀花解釋
蝶戀花-晏幾道
晏幾道 初捻霜紈生悵望。隔葉鶯聲,似學秦娥唱。 午睡醒來慵一餉,雙紋翠簟鋪寒浪。 雨罷蘋風吹碧漲。脈脈荷花,淚臉紅相向。 斜貼綠云新月上,彎環正是愁眉樣。 蝶戀花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 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賞 析
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上闋: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思昔;下闋則巧借眼前景物,著重寫今日的感傷。
全詞語言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美的藝術享受。起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寫對酒聽歌的現境。作者回憶舊時與同僚一邊飲美酒、一邊填新詞供伶人演唱的游樂生活。從復疊錯綜的句式、輕快流利的語調中可以體味出,詞人面對現境時,開始是懷著輕松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閑的意態的。但邊聽邊飲,這現境卻又觸發他對“去年”所歷類似境界的追憶: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在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有的東西已經起了難以逆轉的變化,這便是悠悠流逝的歲月和與此相關的一系列人事。于是詞人不由得從心底涌出這樣的喟嘆:“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是眼前景。但詞人由此觸發的,卻是對美好景物與往事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的微茫的希望。這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景,而是擴展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沉思。夕陽西下,是無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東升再現,而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更,卻再也無法重復。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聯工巧而渾成、流利而含蓄,用虛字構成工整的對仗、唱嘆傳神方面表現出詞人的巧思深情,也是這首詞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這一聯所含的意蘊: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即使惋惜流連也無濟于事,所以說“無可奈何”,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然而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于此處安巢的舊相識嗎?這一句應上“幾時回”。花落、燕歸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系,它們的內涵便變得非常廣泛,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只不過這種重現畢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
此詞之所以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詞中似乎于無意間描寫司空見慣的現象,卻有哲理的意味,啟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人生的問題。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恒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卻表現得十分含蓄。
回過頭來再看一下這首詞,作者在回憶舊時的美好生活,可是,夕陽西下,光陰似箭,那昔日的情景何時能再現?落花墜地,更引發詞人年華流逝的無可奈何之感;似曾相識的燕子去年飛走今年尚且還會歸來,而過去的歲月卻一去不返了。
想到這里,詞人不禁獨自在園中充滿花香的小路上徘徊。思想與動作構成雙重疊合,在徘徊沉思中遙應上片的回憶,造成循環往復的態勢,使讀者更加感到時間的寶貴,與詩人產生強烈的共鳴
蝶戀花晏幾道黃菊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蝶戀花晏幾道黃菊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