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古詩有哪些 論語的古詩有什么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論語的古詩有哪些,以及論語的古詩有什么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論語寫的古詩
1、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堪稱好學也已。
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3、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4、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5、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論語詩句
論語詩句如下:
1、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4、子謂,《韶》:盡善矣,盡美矣。——《論語·八佾》(盡善盡美)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6、過而不改,是謂過已。——《論語·衛靈公》
7、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9、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10、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1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1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1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論語·衛靈公》
14、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15、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
有哪些出自論語的詩?
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2.當仁,不讓于師。——《論語》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4.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
5.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論語的古詩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的詩句
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2.當仁,不讓于師。——《論語》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4.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
5.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8.學而不思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9.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
10.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11.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1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13.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14.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周易》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1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19.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20.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21.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22.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2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24.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25.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26.三思而后行。——《論語》
27.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2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30.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31.知恥近乎勇。——《中庸》
3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33.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34.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35.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3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37.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語》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39.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40.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4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4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