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趙嘏的詩有哪些 趙嘏的詩詞

笑我癡心2023-03-21 01:30歷史34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趙嘏的詩有哪些,以及趙嘏的詩詞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趙嘏最著名的詩

趙嘏最著名的詩有:《江樓感舊》趙嘏〔唐代〕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長安晚秋》趙嘏〔唐代〕云霧凄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趙嘏(gǔ)是唐代詩人,進士及第,年輕時到處游歷,曾逗留長安多年。因其的名詩“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而被大詩人杜牧稱其為“趙倚樓”,要知道,這可是相當高的評價呀。

趙嘏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會昌四年進士及第,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趙嘏頗有詩名,卻不拘小節。他與施肩吾為同年考中進士,二人關系不睦。趙嘏原先失去一只眼睛,以假眼珠代替,施肩吾便嘲諷他:“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只眼看花。”趙嘏只是哈哈大笑。

古詩《趙嘏·江樓感舊》詩詞注釋與賞析

趙嘏·江樓感舊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賞析

趙嘏(gǔ),字承佑,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年輕時四處游歷,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留寓長安多年,出入豪門以干功名,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后回江東,家于潤州(今鎮江)。會昌四年進士及第,一年后東歸。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入仕為渭南尉。約宣宗大中六、七年(公元852年、853年)卒于任上。存詩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在一個幽靜的夜晚,詩人滿懷心事獨自登上江邊的小樓。放眼望去,只見清澈如水的月光,傾瀉在平靜的江面上。月落江中,讓人感覺幽深的蒼穹似乎在腳下浮動。這一句,詩人巧妙地運用了疊字回環的技巧,簡單七字包蘊了天地間的景物,將江樓夜景寫得那么清麗絕俗,意境深邃。月光如水,波聲輕柔,如此美景,詩人卻為何獨自凝愁呢?原來詩人是舊地重游。去年也是這樣的良夜,詩人結侶來游,憑欄倚肩,共賞江天明月,那是怎樣的愜意。然而人事蹉跎,這里如今已是人去樓空。面對似曾相識的景物,深深的懷念和茫茫的惆悵涌上心頭。詩人那淡淡的愁緒似乎也隨著月光溶化在這清麗的水波天色里。統觀全詩,詩人運筆自如,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避實就虛,余味無窮。給人一種空靈神遠的藝術美,使讀者產生無窮的聯想,充分領略這首詩的幽韻和醇美。

【說文】唐朝詩人,拎出一個就是神(2):趙嘏

? ? ? 趙嘏(音gǔ)是晚唐詩人,我們不一定熟悉,但在當時名滿天下。

1,

? ? ? 趙嘏有個雅號叫“趙倚樓”,是杜牧起的,源于趙嘏的詩《長安晚秋》。趙嘏大約二十七八歲時(唐文宗大和七年)到長安參加科考,但沒考上,便寓居長安。他獨在異鄉,見深秋凄涼景象,頓生懷鄉思歸之情,這首詩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寫的:

? ? ? 云物凄涼拂曙流,

? ? ? 漢家宮闕動高秋。

? ? ? 殘星幾點雁橫塞,

? ? ? 長笛一聲人倚樓。

? ? ? 紫艷半開籬菊靜,

? ? ? 紅衣落盡渚蓮愁。

? ? ? 鱸魚正美不歸去,

? ? ? 空戴南冠學楚囚。

? ? ? 深秋天里,詩人起個大早,估計是睡不著吧。拂曉登樓放眼,長安凄清,宮殿樓閣,云山霧罩,景象壯闊卻又不甚清晰。“凄清”,既是景色,也是心情。? ?

? ? ? 望長空,西天上殘留著幾點星光,一行秋雁正南飛,高高的樓頭上依稀可見有人背倚欄桿吹奏長笛。笛聲悠揚又哀婉,吹笛人只是抒發自己的愁緒,沒想到讓聞笛的詩人動容。這兩句把典型景物與特定心情結合起來,極有韻味,杜牧讀之,非常欣賞,給趙嘏起名“趙倚樓”,這名號隨之遠播。

登樓俯瞰,夜色被晨光取代,竹籬旁,紫艷的菊花似開未開,閑靜雅致;水塘里,一朵朵蓮花紅衣脫落,枯荷敗葉,愁苦不堪。

? ? ? 紅顏易老、好景不長,詩人觀景睹物,不由得起了思歸之心:此時,家鄉鱸魚正美,我不回去享用,何苦囚徒似的留在京城?

? ? ? 趙嘏寫這首詩時,大唐帝國已到殘年。國家衰敗,晚秋衰敗,詩人的心情也悲涼不堪,這首詩反映的就是這個心態。

? ? ? 和《長安晚秋》類似的,是趙嘏的另一首七律《齊安早秋》:

? ? ? 流年堪惜又堪驚,

? ? ? 砧杵風來滿郡城。

? ? ? 高鳥過時秋色動,

? ? ? 征帆落處暮云平。

? ? ? 思家正嘆江南景,

? ? ? 聽角仍含塞北情。

? ? ? 此日沾襟念岐路,

? ? ? 不知何處是前程。

? ? ? 詩是趙嘏赴長安科考路過齊安時寫的。時值早秋,詩人遠離家鄉而前途未卜,落日昏黃,秋風乍起,面對早秋的黃昏,不免哀傷與迷惘。這之中,有對時光流逝的痛惜,有對家鄉的眷戀,有對前程未卜的迷惘。

? ? ? 有一年重陽節,趙嘏寫《重陽日示舍弟》:

? ? ? 多少鄉心入酒杯,

? ? ? 野塘今日菊花開。

? ? ? 新霜何處雁初下,

? ? ? 故國窮秋首正回。

? ? ? 漸老向人空感激,

? ? ? 一生驅馬傍塵埃。

? ? ? 侯門無路提攜爾,

? ? ? 虛共扁舟萬里來。

? ? ? 重陽日,困頓中,思念家鄉、思念親友,悲從中來。

2,

? ? ? 上面這三首詩都有些“灰”。

? ? ? 趙嘏的人生,雖有些磕絆,但大體還算平順。他是楚州(今江蘇淮安)人,年輕時游歷四方,后來到長安科考,沒考上,滯留長安數年,周旋于豪門中,以圖有發展,其間似曾遠去嶺表幕府中當了幾年差。唐武宗會昌四年進士及第,幾年后得到小官渭南尉。這個官比縣令還小,但他似乎滿意,在這個職位上干了幾年,竟“卒于任上”。

? ? ? 晚唐,世道紛亂,刀兵四起,一片衰敗,不少讀書人沒了盛唐時建功立業的志向,存著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態。在這個大背景下看趙嘏的詩,明白他的心境,也就理解了他的詩為什么多感慨。

? ? ? 趙嘏科考落榜后,曾寫詩《落第》:

? ? ? 九陌初晴處處春,

? ? ? 不能回避看花塵。

? ? ? 由來得喪非吾事,

? ? ? 本是釣魚船上人。

? ? ? 雨后初晴,長安(九陌指京城長安)春色迷人,賞花的人太多,揚起的塵土讓人無法躲避。看此景色,詩人說,自己本就是個閑散之人,成敗得失沒放在心上。

? ? ? 科考落第,對趙嘏肯定有打擊,但他擺出無所謂的姿態,多少有些言不由衷。他科考失利后在長安寓居多年,周旋于高官王侯中間,就是為了能有個好的去處,可見還是想當官。

? ? ? 趙嘏的為官之路不順,中進士時已年近四旬,個中磨難,從他詩里也能看出來。

? ? ? 比如《自遣》:

? ? ? 晚樹疏蟬起別愁,

? ? ? 遠人回首憶滄洲。

? ? ? 江連故國無窮恨,

? ? ? 日帶殘云一片秋。

? ? ? 久客轉諳時態薄,

? ? ? 多情只共酒淹留。

? ? ? 到頭生長煙霞者,

? ? ? 須向煙霞老始休。

? ? ? 再如《東歸道中》(二首):

? ? ? 其一

? ? ? 平生事行役,

? ? ? 今日始知非。

? ? ? 歲月老將至,

? ? ? 江湖春未歸。

? ? ? 傳家有天爵,

? ? ? 主祭用儒衣。

? ? ? 何必勞知己,

? ? ? 無名亦息機。

? ? ? 其二

? ? ? 未明喚僮仆,

? ? ? 江上憶殘春。

? ? ? 風雨落花夜,

? ? ? 山川驅馬人。

? ? ? 星星一鏡發,

? ? ? 草草百年身。

? ? ? 此日念前事,

? ? ? 滄洲情更親。

? ? ? 再如《贈別》:

? ? ? 水邊秋草暮萋萋,

? ? ? 欲駐殘陽恨馬蹄。

? ? ? 曾是管弦同醉伴,

? ? ? 一聲歌盡各東西。

? ? ? 再如《寒塘》:

? ? ? 曉發梳臨水,

? ? ? 寒塘坐見秋。

? ? 鄉心正無限,

? ? ? 一雁度南樓。

? ? ? 早晨來到水邊梳弄頭發,看寒塘,才知已是涼秋,勾起鄉愁無限。臨水梳發,感受秋寒,這兩句還讓人聯想到李白的“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暗含年華流水、人生將暮的嘆息。身在外,家萬里,客子的愁情因秋一觸即發,化作無邊鄉愁。心情本因思鄉而亂,一只孤雁飛來,更添煩惱。“雁歸人未歸”,加重了思鄉之情。“一雁”,更襯托清冷的意境,詩人的孤獨感頓生。

? ? ? 僅20字就能營造出如此凄清之境和詩人的鄉情與孤獨感,在古詩里不多見。其水平,堪與柳宗元的“獨釣寒江雪”媲美。此詩末句膾炙人口,宋詞名句“漸一聲雁過南樓也,更細雨,時飄灑”(陳允平《塞垣春》),即從此句化出。

? ? 《寒塘》詩,一說是中唐詩人司空曙寫的,但多數研究者傾向趙嘏所作。

3,

? ? ? 趙嘏的詩,沉郁中有壯闊,格調蒼涼,精于渲染,佳句猶多。他的律詩和絕句更出色,越看越喜歡。

? ? ? 《宿楚國寺有懷》,是趙嘏科考落第后滯留長安時寫的:

? ? ? 風動衰荷寂寞香,

? ? ? 斷煙殘月共蒼蒼。

? ? ? 寒生晚寺波搖壁,

? ? ? 紅墮疏林葉滿床。

? ? ? 起雁似驚南浦棹,

? ? ? 陰云欲護北樓霜。

? ? ? 江邊松菊荒應盡,

? ? ? 八月長安夜正長。

? ? ? 趙嘏當時二十七八歲,但唐朝大廈將傾,風雨飄搖,又值初秋,詩人看似也老了好幾歲。

? ? ? 秋風初起,荷花衰敗,殘存余香。還有時斷時續的霧靄和殘缺不全的月輪,夜色凄迷蒼涼。初秋入夜,一江寒水拍打著寺院的墻壁,紅葉疏林,搖落的葉子甚至鋪到了床上。大雁向南飛去,陰云籠罩北樓。江邊上的松菊怕是已經枯敗荒蕪不堪了吧,長安的漫漫長夜,該如何度過?

? ? ? 冷風、衰荷、斷煙、殘月、寒江、疏林、亂葉、大雁、陰云、殘菊……眾多景物意象巧妙組合,營造出蕭瑟的秋意。看似在寫秋景,實則是詩人自己的心境:年華耗費,奔波徒勞,流落他鄉,傷感異常。“寒生晚寺波搖壁,紅墮疏林葉滿床”兩句尤佳。

? ? ? 再如《長安月夜與友人話歸故山》:

? ? ? 宅邊秋水浸苔磯,

? ? ? 日日持竿去不歸。

? ? ? 楊柳風多潮未落,

? ? ? 蒹葭霜冷雁初飛。

? ? ? 重嘶匹馬吟紅葉,

? ? ? 卻聽疏鐘憶翠微。

? ? ? 今夜秦城滿樓月,

? ? ? 故人相見一沾衣。

? ? ? 細看中間四句“楊柳風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飛。重嘶匹馬吟紅葉,卻聽疏鐘憶翠微”,能寫出如此佳句的詩人,真不多。

? ? ? 再如《聞笛》:

? ? ? 誰家吹笛畫樓中,

? ? ? 斷續聲隨斷續風。

? ? ? 響遏行云橫碧落,

? ? ? 清和冷月到簾櫳。

? ? ? 興來三弄有桓子,

? ? ? 賦就一篇懷馬融。

? ? ? 曲罷不知人在否,

? ? ? 余音嘹亮尚飄空。

? ? ? 我們看看《降虜》:

? ? ? 廣武溪頭降虜稀,

? ? ? 一聲寒角怨金微。

? ? ? 河湟不在春風地,

? ? ? 歌舞空裁雪夜衣。

? ? ? 鐵馬半嘶邊草去,

? ? ? 狼煙高映塞鴻飛。

? ? ? 揚雄尚白相如吃,

? ? ? 今日何人從獵歸。

? ? ? 唐朝邊塞戰爭不斷,不少詩人寫唐軍對敵的摧枯拉朽,而趙嘏卻寫降虜,還充滿同情。這些少數民族的降虜被分置在內地,生活艱辛,思念家鄉,而給他們帶來災難的正是沒完沒了的戰爭,以前那種自由自在的生活再也沒有了。寫戰爭的兩句“鐵馬半嘶邊草去,狼煙高映塞鴻飛”,高曠中帶著一絲空靈,寒寂里有聲音與動態,極好。

? ? 《悼亡》(二首)是趙嘏哀悼亡妻的詩:

? ? ? 其一

? ? ? 一燭從風到奈何,

? ? ? 二年衾枕逐流波。

? ? ? 雖知不得公然淚,

? ? ? 時泣闌干恨更多。

? ? ? 其二

? ? ? 明月蕭蕭海上風,

? ? ? 君歸泉路我飄蓬。

? ? ? 門前雖有如花貌,

? ? ? 爭奈如花心不同。

? ? ? “門前雖有如花貌,爭奈如花心不同”兩句,以美景襯心情,悲涼徹骨。

? ? 《江樓感舊》是一首思舊懷人的詩,很有名:

? ? ? 獨上江樓思渺然,

? ? ? 月光如水水如天。

? ? ? 同來望月人何處?

? ? ? 風景依稀似去年。

? ? ? 夜晚,詩人來到江邊,登樓眺望。月色、江水,茫茫一片。去年一起登樓的人如今在何處?風景依舊,人卻已他往,只留下惆悵。詩人把濃烈的感情蘊藉于不動聲色的描述之中,風格含蓄淡雅,情味雋永悠長。

? ? ? 這首詩的創作年代已不詳,據清人所輯本事,當是趙嘏進士落第東歸返鄉之后所作。也有人認為,趙嘏一妾因美貌被“浙帥”擄走,后來雖歸還,但美妾最終還是去世了(見下文),這首詩是懷念美妾而作。

4,

? ? ? 趙嘏沒當過像樣的官,所以正史里也沒留下多少生平事跡。但他畢竟在當時詩名很大,所以在記載文人軼事的幾部書(《唐才子傳》《唐摭言》《唐音癸簽》《全唐詩話續編》《南部新書》)里,都占了一席之地。

? ? ? 趙嘏是個有故事的人。

? ? ? 五代王定保在《唐摭言》里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 ? ? 趙嘏在浙西安家的那段日子,家有一妾,貌美如花,趙嘏甚愛。他上京趕考時本想帶著走,但被母親攔下,沒想到埋下禍患。在一次游玩時,美女被“浙帥(不知姓名)窺之”,“浙帥”吩咐手下將她擄走當小妾。不久,在長安的趙嘏中了進士,聞聽此事,哀傷不已,賦詩一首:

? ? ? 寂寞堂前日又曛,

? ? ? 陽臺去作不歸云。

? ? ? 當時聞說沙吒利,

? ? ? 今日青娥屬使君。

? ? ? 趙嘏在詩里借用了唐肅宗時著名詩人韓翃的姬妾柳氏被立有軍功的沙咤利強搶的故事。

? ? ? 趙嘏雖然手無縛雞之力,但畢竟有名,此詩四處傳播,也傳到了“浙帥”耳朵里。到底是惡行啊,z弄得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了,“浙帥不自安,遣一介歸之于嘏”(派人把美女送還趙嘏)。

? ? ? 當時趙嘏方出關,途經橫水驛休息,見前面人馬甚盛,一問,得知是“浙帥差送新及第趙先輩娘子入京”。于是,趙嘏和美人相見,抱頭痛哭。或是樂極生悲,或是心情極度壓抑,“姬抱嘏慟哭而卒”。趙嘏悲痛欲絕,但還要趕路,只得將美姬埋葬在橫水北面。

? ? ? 有研究者說,時光流轉,趙嘏對愛妾的思念愈發沉郁。一天晚上,趙嘏獨上江樓,寫下《江樓感舊》一詩。

? ? ? 趙嘏官運不濟,只當過渭南尉(在縣令手下負責治安,類似公安局長),而且干到死。元朝人辛文房的《唐才子傳》記載,趙嘏詩名很盛,唐宣宗一打聽,得知他才是個縣尉。皇上覺得名氣這么大,當個縣尉有些委屈了,就想提拔他。皇上派人找來趙嘏的詩集翻了翻,看到一首評論秦朝的懷古詩《題秦詩》,其中有“徒知六國隨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的句子,讓唐宣宗很不爽。這兩句詩,意思是秦始皇的軍力雖強悍,但他不重用讀書人,還焚書坑儒,因此秦朝很快就亡了。趙嘏希望由“群儒定是非”,可唐宣宗認為讀書人就是自己統治國家的工具,怎么能靠他們“定是非”?趙嘏直接得罪了皇上,從此再無升官的事。

? ? ? 趙嘏早年有一只眼睛失明,裝了一個假眼。那年,趙嘏進士及第,和他同一撥進士里有個人叫施肩吾,是這一屆的狀元。施肩吾和趙嘏不睦,說 “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只眼看花”,嘲笑趙嘏是個獨眼龍。這是北宋人錢易的《南部新書》里記載的,但年代搞錯了。施肩吾是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年)的狀元,而趙嘏是唐武宗會昌四年(844年)進士,相差近20年。施肩吾嘲諷趙嘏的事或許有,可能是他聽說趙嘏中進士后說的話。但施肩吾亦隱亦道,基本不沾仕途,趙嘏也和官場很遠,兩人應該沒什么交集,不知為何“不睦”,讓人費解。或許是記載之誤,也未可知。

? ? ? 趙嘏行事灑脫,不拘小節,有一次在酒桌上,當場寫詩送給歌伎:

? ? ? 倚風無處過梁塵,

? ? ? 雅樂清歌日日新。

? ? ? 來值漢廷花欲盡,

? ? ? 一聲留得萬家春。

(事見清朝孫濤《全唐詩話續編》)

? ? ? 看樣子,趙嘏的酒沒喝高,否則寫不出“一聲留得萬家春”如此清新高遠的句子。

? ? ? 趙嘏雖生活在亂糟糟的晚唐,但未遇刀兵之災,病逝于渭南尉任上,時年47歲,比晚唐大詩人李商隱多活了兩歲,比晚唐另一位大詩人杜牧少活了兩年。倘若他的生命之路再長一些,會留下更多好詩。

照嘏和常建在靈巖寺上寫了什么詩?

《靈巖寺》趙嘏

館娃宮伴千年寺,水闊云多客到稀。

聞說春來更惆悵,百花深處一僧歸。

《宿靈巖寺》

趙嘏

明月溪頭寺,蟲聲滿橘洲。

倚欄香徑晚,移石太湖秋。

沒有找到常建四詩。

唐朝詩人常建非常佩服趙嘏的才華,總想得到趙嘏的詩作。一次常建打聽到趙嘏要到靈巖寺游玩,就先趕到該寺,在墻上題了兩句詩。趙嘏見到墻上的詩,提筆就在詩的后面加上兩句,形成一首完整的七言絕句,人們評說這是常建拋磚引玉。

趙嘏的著名詩作

獨上江樓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 風景依稀似去年。

這是一首情味雋永、淡雅洗煉的好詩。 在一個清涼寂靜的夜晚,詩人獨自登上江邊的小樓。

賞析

“獨上”,透露出詩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三字,又使人仿佛見到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態。這就啟逗讀者,詩人在夜闌人靜的此刻究竟“思”什么呢?對這個問題,詩人并不急于回答。第二句,故意將筆蕩開去從容寫景,進一層點染“思渺然”的環境氣氛。登上江樓,放眼望去,但見清澈如水的月光,傾瀉在波光蕩漾的江面上,因為江水是流動的,月光就更顯得在熠熠閃動。“月光如水”,波柔色淺,宛若有聲,靜中見動,動愈襯靜。詩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見月影倒映,恍惚覺得幽深的蒼穹在腳下浮涌,意境顯得格外幽美恬靜。整個世界連同詩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無邊的迷茫恬靜的月色水光之中。這一句,詩人巧妙地運用了疊字回環的技巧,一筆包蘊了天地間景物,將江樓夜景寫得那么清麗絕俗。這樣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盡情陶醉了吧?然而,詩人卻道出了一聲聲低沉的感喟:“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同來”與第一句“獨上”相應,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懷。原來詩人是舊地重游。去年也是這樣的良夜,詩人結侶來游,憑欄倚肩,共賞江天明月,那是怎樣的歡快!曾幾何時,人事蹉跎,昔日伴侶不知已經飄泊何方,而詩人卻又輾轉只身來到江樓。面對依稀可辨的風物,縷縷懷念和悵惘之情,正無聲地啃嚙著詩人孤獨的心。讀到這里,我們才豁然開朗,體味到篇首“思渺然”的深遠意蘊,詩人江樓感舊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右上圖是用一塊大小為5.0×4.0×2.5cm的高山凍石微畫雕的趙嘏(江樓感舊詩意圖),圖片來源:徐林(心若冰清)-雕刻作品〕

評點

短小的絕句律詩,一般不宜寫得太實,而應“實則虛之”,這才會有余情余味。這首詩,詩人運筆自如,賦予全篇一種空靈神遠的藝術美,使讀者產生無窮的聯想。詩中沒有確指登樓的時間是春天還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還是女,是家人、情人還是友朋,“同來”是指點江山還是互訴情衷,離散是因為世亂飄蕩還是情有所阻,這一切都隱藏在詩的背后。讀者完全可以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在詩人提供的廣闊天空里自由飛翔,充分領略這首小詩的幽韻和醇美。

譯文

獨自登上江樓思緒茫茫,月光如水水色如天。舊時同來這里賞月的人現在在哪里?只有此處的風景隱隱約約還象是從前。 曉發梳臨水, 寒塘坐見秋。

鄉心正無限, 一雁度南樓。

《古今詞話》引毛先舒論作詞云:“意欲層深,語欲渾成”,“大抵意層深者語便刻畫,語渾成者意便膚淺,兩難兼也。”這話對于近體詩也適用。此首一作司空曙詩。取句中二字為題,實寫客中秋思。常見題材寫來易落熟套,須看它運用逐層深入、層層加“碼”的手法,寫得別致。初讀此詩卻只覺寫客子對塘聞雁思鄉而已,直是渾成,并不見“層深”。大抵作者如蠶吐絲(詩),只任自然;而說詩者須剝繭抽絲(思),層次自見。

賞析

前二句謂早起臨水梳發,因此(“坐”)在塘邊看到寒秋景色。但如此道來,便無深意。這里兩句句法倒裝,則至少包含三層意思:一是點明時序,深秋是容易觸動離情的季節,與后文“鄉心”關合;二是暗示羈旅困頓,到塘邊梳洗,以水為鏡;三是由句式倒裝形成“梳發見秋”意,令人聯想到“羞將白發照淥水”、“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李白)的名句,這就暗含非但歲華將暮,而人生也進入遲暮。十字三層,言淺意深。

上言秋暮人老境困,三句更加一層,點出身在客中。而“鄉心”字面又由次句“見秋”引出,故自然而不見有意加“碼”。客子心中蘊積的愁情,因秋一觸即發,化作無邊鄉愁。“無限”二字,頗有分量,決非浮泛之辭。鄉愁已自如許,然而末句還要更加一“碼”:“一雁度南樓”。初看是寫景,意關“見秋”,言外其實有“雁歸人未歸”意。寫人在難堪時又添新的刺激,是絕句常用的加倍手法。韋應物《聞雁》云:“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就相當于此詩末二句的意境。“歸思后說聞雁,其情自深。一倒轉說,則近人能之矣。”(《唐詩別裁》)“一雁”的“一”字,極可人意,表現出清冷孤獨的意境,如寫“群雁”便乏味了。前三句多用齒舌聲:“曉”、“梳”、“水”、“見秋”、“鄉心”、“限”,讀來和諧且有切切自語之感,有助表現凄迷心情,末句則不復用之,更覺調響驚心。此詩末句膾炙人口,宋詞“漸一聲雁過南樓也,更細雨,時飄灑”(陳允平《塞垣春》),即從此句化出。

此詩兼層深與渾成,主要還是作者生活感受深切,又工吟詠,“初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筍未生而苞節已具,非寸寸為之也。若先措意,便刻畫愈深,愈墮惡境矣。”(毛先舒)此理又不可不知。 云物凄涼拂署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這首七律,通過詩人望中的見聞,寫深秋拂曉的長安景色和羈旅思歸的心情。

賞析

首聯總攬長安全景。在一個深秋的拂曉,詩人憑高而望,眼前凄冷清涼的云霧緩緩飄游,全城的宮觀樓閣都在腳下浮動,景象迷蒙而壯闊。詩中“凄清”二字,既屬客觀,亦屬主觀,秋意的清冷,實襯心境的凄涼。正是這兩個字,為全詩定下了基調。

頷聯寫仰觀。“殘星幾點”是目見,“長笛一聲”是耳聞:“雁橫塞”取動勢,“人倚樓”取靜態。景物描寫見聞動靜的安排,頗見匠心。寥落的殘星,南歸的雁陣,這是秋夜將曉時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樓笛聲又為之作了饒有情韻的烘托。晨曦初見,西半天上還留有幾點殘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飛來一行避寒的秋雁。詩人的注意力正被這景象所吸引,忽聞一聲長笛悠然傳來,尋聲望去,在那遠處高高的樓頭,依稀可見有人背倚欄桿吹奏橫笛。笛聲那樣悠揚,那樣哀婉,是在喟嘆人生如晨星之易逝呢,還是因見歸雁而思鄉里、懷遠人?吹笛人喲,你只管在抒寫自己內心的衷曲,卻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這樣地使聞者黯然神傷嗎?這一聯是趙嘏的名句。據《唐詩記事》卷五十六記載,詩人杜牧對此贊嘆不已,因稱趙嘏為“趙倚樓”。杜牧如此激賞,恐怕就是由于它選景典型、韻味清遠的緣故。

頸聯寫俯察。夜色褪盡,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歷歷可辨:竹籬旁邊紫艷的菊花,一叢叢似開未開,儀態十分閑雅靜穆;水塘里面的蓮花,一朵朵紅衣脫落,只留下枯荷敗葉,滿面愁容。紫菊半開,紅蓮凋謝,正是深秋時令的花事;以“靜”賦菊,以“愁”狀蓮,都是移情于物,擬物作人,不僅形象傳神,而且含有濃厚的主觀色彩。目睹眼前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紅艷滿塘的蓮花,使人不禁會生出紅顏易老、好景無常的傷感;而籬畔靜穆閑雅的紫菊,儼然一派君子之風,更令人憶起“采菊東籬下”的陶靖節,油然而起歸隱三徑之心──寫菊而冠以“籬”字,取意就在于此吧?

上面三聯所寫清晨的長安城中遠遠近近的秋色,無不觸發著詩人孤寂悵惘的愁思;末聯則抒寫胸懷,表示詩人毅然歸去的決心:家鄉鱸魚的風味此時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卻囚徒也似的留在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為何來!“鱸魚正美”,用西晉張翰事,表示故園之情和退隱之思;下句用春秋鍾儀事,“戴南冠學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長安之無謂與歸隱之不宜遲。

評點

詩中的景物不僅有廣狹、遠近、高低之分,而且體現了天色隨時間推移由暗而明的變化。特別是頷頸兩聯的寫景,將典型景物與特定的心情結合起來,景語即是情語。雁陣和菊花,本是深秋季節的尋常景物,南歸之雁、東籬之菊又和思鄉歸隱的情緒,形影相隨,詩人將這些形象入詩,意在給人以豐富的暗示;加之以拂曙凄清氣氛的渲染,高樓笛韻的烘托,思歸典故的運用,使得全詩意境深遠而和諧,風格峻峭而清新。

(趙慶培) 唐朝詩人常建,聽說趙嘏來到蘇州,斷定他一定要去游靈巖寺,就先在寺前寫了兩句詩,趙嘏看到后,便在后面續了兩句,從而完成了絕句一首,而且,后續的比前兩句好。

常建與趙嘏不是一個時代的人,疑此典故為誤傳。

關于趙嘏的詩有哪些和趙嘏的詩詞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28694.html

分享給朋友:

“趙嘏的詩有哪些 趙嘏的詩詞” 的相關文章

杜甫在長安寫了哪些詩(杜甫住在長安哪里)

杜甫在長安寫了哪些詩(杜甫住在長安哪里)

今天給各位分享杜甫在長安寫了哪些詩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杜甫住在長安哪里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杜甫困守長安時的詩作有哪些 《兵車行》、《麗人行》《長生殿》、《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醉時歌》、《同諸公登慈恩寺塔》、《前出塞》、《樂游園歌》、《奉贈韋左丞...

唐代有哪些(唐代有哪些樂舞思想談談你對這些樂舞思想的看法)

唐代有哪些(唐代有哪些樂舞思想談談你對這些樂舞思想的看法)

很多朋友對于唐代有哪些和唐代有哪些樂舞思想談談你對這些樂舞思想的看法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唐代有哪些詩人 詩人,通過詩歌創作、吟詠抒發激情,通過詩歌謳歌祖國的大好河山,通過詩歌傳頌人間真善美。那么,唐代有哪些詩人呢?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 唐代有...

王昌齡是哪里(王昌齡是誰)

王昌齡是哪里(王昌齡是誰)

大家好,關于王昌齡是哪里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王昌齡是誰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王昌齡的名人簡介有哪些? 王昌齡(?~約758)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唐代杰出詩人。他早年曾漫游西北邊塞...

杜甫作品多少(杜甫所有作品)

杜甫作品多少(杜甫所有作品)

很多朋友對于杜甫作品多少和杜甫所有作品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杜甫作了多少首詩? 一、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二、擴展知識:1、杜甫簡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人,...

白居易有多少老海(白老 白居易)

白居易有多少老海(白老 白居易)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白居易有多少老海,以及白老 白居易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白居易活了多少歲 白居易享年75歲。久為勞生事,不學攝生道。年少已多病,此身豈堪老。這是白居易18歲時寫的《病中詩》。在中國詩歌史上,白居易可能...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鑒賞(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怎么解釋)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鑒賞(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怎么解釋)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鑒賞,以及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怎么解釋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賞析“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賞析這首是詩人隱居在鹿門山時所做,意...

元朝詩人有多少位(元朝詩人有誰)

元朝詩人有多少位(元朝詩人有誰)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元朝詩人有多少位,以及元朝詩人有誰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元朝詩人有哪些? “元詩四大家”是指虞集、楊載、范梈、揭傒斯四人高啟為“元朝最偉大的詩人”元朝蒙古族大詩人薩都拉王冕是我國元朝末年一位著名的詩人和畫家這些事最有名的元代有哪些著名的詩人 元代雖...

屈原寫的哪些詩(屈原寫的哪些詩是最短的?)

屈原寫的哪些詩(屈原寫的哪些詩是最短的?)

大家好,關于屈原寫的哪些詩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屈原寫的哪些詩是最短的?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屈原的詩有哪些 屈原的主要詩篇有《離騷》、《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遠游》、《卜居》和《漁父...

今宵緣42酒多少錢(今聚緣酒52度多少錢)

今宵緣42酒多少錢(今聚緣酒52度多少錢)

很多朋友對于今宵緣42酒多少錢和今聚緣酒52度多少錢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酒的詩句及酒在詩中的意思 1.給我一些關于酒的詩句及意思 既然是與酒相關,就把這個也放上吧,還算經典。 《飲中八仙歌》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

李頎的詩有多少首(李頎的詩有多少首古詩)

李頎的詩有多少首(李頎的詩有多少首古詩)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李頎的詩有多少首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李頎的詩有多少首古詩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詩人李欣寫的所有詩. 李頎(690-751),東川(今四川三臺)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