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令格律有哪些 十六字令格律有哪些內容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十六字令格律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十六字令格律有哪些內容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56個常見的詞牌格律
1、十六字令正:平(韻),中仄平平仄仄平(韻)。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韻)。變:平(韻),中平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韻)。例1:蔡伸:蒼梧謠天!休使圓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嬋娟。例2:僧緣:燕銜杯菲,桃花一綻引春雷。櫻桃落,細雨燕銜杯。例3:毛澤東:十六字令三首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墜,賴以拄其間。注:依龍榆生詞譜,兼參百度,別名蒼梧謠、歸字謠、燕銜杯等,單調,16字,三平韻。
2、搗練子[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例1:李煜:搗練子·深院靜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例2:賀鑄:搗練子·夜如年 斜月下,北風前。萬杵千砧搗欲穿。 不為搗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例3:賀鑄:搗練子·杵聲齊 砧面瑩,杵聲齊。搗就征衣淚墨題。 寄到玉門應萬里,戍人猶在玉關西。注:別名深院月、夜如年、夜搗衣等,例做征夫懷念丈夫之詞,實不拘,27字,五句三平韻,首句例用對偶。依龍榆生詞譜,結句為中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為拗句,實不合律,不如百度者。
3、漁歌子單調中仄平平仄仄平(韻),中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例: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雙調仄平平,平仄仄(韻)。仄平平仄平平仄(韻)。
詞十六字令的格律?
十六字令,詞牌名,因全詞僅十六字而得名;又名“蒼梧謠”“歸梧謠”“歸字謠”“燕銜杯”“花嬌女”。此調只見兩體,均為單調四句十六字,屬于最短的詞。正體三平韻,第一、二、四句押韻,均用平聲韻。變體兩平韻,第二、四句押韻。
格律說明
“十六字令”為單調小令,通篇四句,按字數排序為:“一。七。三,五。”結構布局上的突出特征是長短句交錯,反差較大。
開首單字成句,領起全篇。首字押平聲韻,一開始便定下全篇韻味,平穩又扎實。
第二句為“仄起平收式”七言律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較為特殊,第一字不拘平仄,第三字須保持平聲不變。按七律規則,“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不能變。否則便稱作“犯孤平”大忌。詞中雖無“孤平”之說,但詞家沿襲詩律,第三字也皆沿用平聲。
第三句為不押韻的三字句。此句要點在第三字必用仄聲。其第一、二字可平可仄。但在既往各家譜書,如《欽定詞譜》及龍榆生《唐宋詞格律》中,此句皆定為“一字不易”,即第一、二字必平,第三字必仄。這類三字句,在各種常用調中,第一、二字平仄聲并不那么限定,用平用仄者皆有。從所見各家詞作,第一字以習用平聲者居多。這是此調中的一個轉折句,由前邊的七言長句,突然跌落到三字句,節奏劇烈變化,聲調昂起,轉折跌宕。
末句為“仄起平收式”五言律句(仄仄仄平平)。在五律中,其第一字不拘平仄,詞中沿習之。
此為最短之詞調,宋人作此調者僅三家,格律相同。此調全用奇句,音節短促,其一字句極難處理。譜式據《詞譜》。調中五、七字句均為律句。
“十六字令”詞牌字數雖少,但句序排列長短交錯,一字句起,七言句承,三字句轉,五字句收,起承轉合,騰挪跌宕,頗具表現力。此調有兩種格式。
正體常格單調十六字,四句三平韻。如蔡伸、張孝祥、袁去華、周玉晨詞。按張孝祥詞三首,皆以“歸”字起韻,蔡伸詞以“天”字起韻,袁去華詞亦以“歸”字起韻,皆一字句也。按張詞別首第二句“十萬人家兒樣啼”,“兒”字平聲。蔡伸詞第二句“休使圓蟾照客眠”,“休”字平聲。第四句“桂影自嬋娟”,“桂”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
變格亦單調十六字四句,但第一句作三字句,且不入韻,故通篇只有兩平韻,較正體少一韻。如周玉晨、曹貞吉詞。
十六字令詞牌格律是什么?
內容如下:
正體:格律對照例詞:袁去華《十六字令·歸》
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仄仄平平。
歸,目斷吾廬小翠微。斜陽外,白鳥傍山飛。
變體:格律對照例詞:曹貞吉《蒼梧謠·團扇舊》
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仄仄平平。
團扇舊,猶堪贈所歡。秋風起,戀戀故人難。
歷史沿革:
十六字令,起源于唐代,當為湘中民間樂曲。現存最早用此調填的詞是宋代蔡伸之作。宋人袁去華詞首句一字句,兩首為“歸”,因改調名為“歸字謠”。元人周玉晨將此調改名為“十六字令”。周詞首句為三字句,乃誤。其實“蒼梧謠”名在前,后稱“歸字謠”。
此調原本只一體,為首句單字起式并押平韻者,后來在傳抄中斷句失誤,因錯就錯,衍生出“三字起”新格式。即如《欽定詞譜》所言,《詞統》及《草堂別集》收錄周玉晨詞“眠,月影穿窗白玉錢。無人弄,移過枕函邊。”把“眠”字誤為為“明”字,可能是覺得此字單句,不合韻,便重新斷句,以‘明月影’三字起句,以訛傳訛,后來便出現三字句起式之另體。
曹貞吉《蒼梧謠》,便按周玉晨詞的訛傳體所填寫,并名《蒼梧謠》。《填詞名解》卷一言:“《十六字令》有二體,以字數也。其單起者又名《蒼梧謠》。”另有清代黃德貞詞名《花嬌女》。
十六字令
十六字令.風。
風。
蘆荻飛花雁陣匆。
清秋去、蕭瑟入寒冬。
十六字令.花
花。
媚態千嬌似粉霞。
春風拂、香氣滿天涯。
十六字令.心
(新韻)
心。
聚散離合難自禁。
回眸望、前事若煙塵。
十六字令.心
(新韻)
心。
過往隨風不見痕。
紅塵里、尤苦是情深。
詞牌格式:十六字令
單調,十六字,四句、三平韻。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注:平表示平聲,仄表示仄聲,仄表示本仄可平,平表示本平可仄,粗體表示韻腳。
例詞
蔡伸《蒼梧謠》
天。休使圓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嬋娟。
周玉晨《蒼梧謠》
眠。月影穿窗白玉錢。無人弄,移過枕函邊。
張孝祥《歸字謠》
歸。獵獵薰風飐繡旗。攔教住,重舉送行杯。
《十六字令》因此詞又名《歸字謠》
毛澤東《十六字令》三首
其一: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其三: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參考詞作(自行百度)
南宋·蔡伸《蒼梧謠·天》
南宋·袁去華《十六字令·歸》
南宋·張孝祥《歸字謠·歸》
元·周玉晨《十六字令·眠》
清·曹貞吉《蒼梧謠·團扇舊》
清·曹貞吉《蒼梧謠·寒澗水》
清·黃德貞《花嬌女·送皆令之西泠》
現代·毛澤東《十六字令三首》
作業練習安排,從以下字中選擇兩至三個為韻字,接正體填寫十六字令兩至三首,格律合格發至群。
韻字:歸,辭,生,離,情,傷,思,悲,親,緣,人,天,休,愁,憂,眸,求,歌,書,詩,心,茶,琴,香,花,春,秋,冬,松,梅,蘭,風,云,山,家,霜,冰,寒等,可自行擴充。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