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與讀書相關的詩句有哪些 陶淵明讀書的例子
今天給各位分享陶淵明與讀書相關的詩句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陶淵明讀書的例子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陶淵明好讀書的詩句
弱齡寄世外,委懷在琴書。——《雪梅云鶴野山雨》
盛世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雜詩》
奇問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兑凭印?/p>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讀山海經詩》
五柳先生傳
【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逼溲云澣羧酥畠壓??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陶淵明寫的關于閱讀的詩句
1. 詠貧士 其七(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 飲酒 十九(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 擬挽歌辭 其二(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 歸鳥 其四(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 飲酒 其九(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 雜詩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 其二(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 命子 其九(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9. 飲酒 其八(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10. 勸農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11. 停云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12. 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13. 和郭主簿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14. 讀《山海經》 其二(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15. 飲酒 其十(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16. 擬古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17. 答龐參軍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18. 命子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19. 贈長沙公 其二(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0. 示周續之祖企謝景夷三郎(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1. 移居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2. 時運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3. 詠貧士 其二(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4. 飲酒 其八(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5. 責子(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6. 答龐參軍 其六(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7. 和胡西曹示顧賊曹(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8. 歸園田居 其四(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9. 飲酒 十五(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0. 形贈神(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1. 游斜川(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2. 飲酒 其五(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3. 和劉柴桑(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4. 命子 其七(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5. 答龐參軍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6. 歸鳥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7.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8. 擬古 其四(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9. 示周續之祖企謝景夷三郎(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0. 命子 其九(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1. 飲酒 其九(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2. 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氵巽]田舍獲(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3. 讀《山海經》 其五(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4. 讀《山海經》 其九(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5. 飲酒 其七(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6. 飲酒 十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7.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8. 榮木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9. 讀《山海經》 其十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0. 飲酒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1. 讀《山海經》 其七(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2. 贈長沙公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3. 擬古 其八(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4. 雜詩 其八(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5. 飲酒 十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6. 歸鳥 其四(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7. 影答形(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8. 歸園田居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9. 答龐參軍 其四(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0. 飲酒 十九(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1. 詠貧士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2. 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3. 詠貧士 其四(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4. 讀《山海經》 其十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5. 贈長沙公 其四(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6. 雜詩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7. 擬古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8. 飲酒 十八(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9. 神釋(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0. 詠貧士 其五(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1. 擬古 其八(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2. 榮木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3. 止酒(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4. 雜詩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5. 歸鳥 其四(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6. 連雨獨飲(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7. 影答形(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8. 雜詩 其五(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9. 還舊居(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0. 和郭主簿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1. 讀《山海經》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2. 擬古 其二(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3. 飲酒 其十(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4. 勸農 其五(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5.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 其二(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6. 擬古 其六(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7. 詠貧士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8. 勸農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9. 停云 其二(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90. 詠二疏(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91. 歸鳥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92. 詠貧士 其二(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93. 飲酒 其五(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94. 贈長沙公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95. 答龐參軍 其五(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96. 雜詩 其二(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97. 時運 其四(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98. 勸農 其四(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99. 飲酒 十七(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100. 飲酒 十二(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你可以去讀讀看哦!~~~~~~
陶淵明寫的關于勸學的詩句
1.關于勸學的詩句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時間的步伐有三種:未來姍姍來遲,現在像箭一樣飛逝,過去永遠靜立不動。
--席勒 誰對時間最吝嗇,時間對誰越慷慨。要時間不辜負你,首先你要不辜負時間。
放棄時間 的人,時間也放棄他。 人生有一道難題,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陰等于一寸生命。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郭沫若 最嚴重的浪費就是時間的浪費。
----布封 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和力量,給懶 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魯迅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 后悔的就是時間。
----高爾基 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于謀財害命的。----魯迅 ★你熱愛生命嗎?那幺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富蘭克林 ★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倫·凱勒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落日無邊江不盡,此身此日更須忙 --陳師道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 --歌德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 ★歲去弦吐箭。
--孟效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 。
—陶淵明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蕭繹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 3.十年磨一劍------唐.賈島 4.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 5.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 6.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游 7.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 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 9.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民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 1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 12.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唐.孟郊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 *********************************************** 古代的“勸學詩”,按其內容大體可以分為六類: 一、立志 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
男兒欲畫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明 楊繼盛《言志詩》) 二、勤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三、惜時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 陶淵明《雜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金縷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過去了,今日徒煩惱。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
萬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清 錢泳《明日歌》) 四、方法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宋 陸九淵《讀書》)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甲慵翰粚W,既學患不行。
(唐 韓愈《勸學詩》) 五、體會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月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宋 朱熹《觀書有感》)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 朱熹《觀書有感》) 六、樂趣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
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元 翁森《四時讀書樂》冬)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民國 熊伯伊《四季讀書歌》春)。
2.陶淵明勸學的古文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
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曝,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
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
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
然?!?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假舟戢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
仞之淵。木莖非能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
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
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生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
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
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
成蔭而眾烏鳥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
積蹞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騎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
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讬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
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
耳不能兩聽聰。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
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惫示咏Y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
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后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
之,禽獸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
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
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
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3.寫出勸學的詩句
勸學的詩句(一)
志士惜日短。 愁人知夜長。 傅玄 《雜詩》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讀書》
學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杜牧 《留誨曹師等詩》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觀書有感》
書中有女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秳駥W詩》
勸學的詩句(二)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豆沤褓t文》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督^句》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賈島 《劍客》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樂府詩集 《長歌行》
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神童詩》
勸學的詩句(三)
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杜荀鶴 《題弟侄書堂》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 顏真卿《勸學》
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妒甲麈傑妳④娊浨?/p>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对伿贰て湟弧?/p>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衛風.淇奧》
勸學的詩句(四)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孟郊 《勸學》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兑凭佣住て湟弧?/p>
年小從他愛梨栗,長成須讀五年書。 王安石《贈外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關于勸學的詩句名言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
3.十年磨一劍------唐.賈島
4.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
5.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
6.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游
7.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
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
9.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民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
1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
12.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唐.孟郊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
4.陶淵明勸學的古文
我國晉代大詩人陶淵明辭去彭澤令退居田園后過著自耕自種,飲酒賦詩的恬淡的生活.
相傳,一天,有個少年前來向他求教,說:”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淵博的學識,很想知道你少年時讀書的妙法,敬請傳授,晚輩不勝感激.”
陶淵明聽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學習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學則進,輟學則退!”
陶淵明見少年并不懂他的意思,便拉著他的手來到種的稻田旁,指著一根苗說:”你蹲在這兒,仔細看看,告訴我它是否在長高?”那少年尊囑注視了很久,仍不見禾苗往上長,便站起來對陶淵明說:”沒見長??!”
陶淵明反問到:”真的沒見長嗎?那么,矮小的禾苗是怎樣變得這么高的呢?”
陶淵明見少年低頭不語,便進一步引導說:”其實,它時刻都在生長,只是我們肉眼看不到罷了.讀書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知識是一點一滴積累的,有時連自己也不易覺察到,但只要勤學不輟,就會積少成多.”
接著,陶淵明又指著溪邊的一塊磨刀石問少年:”那塊磨刀石為何像馬鞍一樣的凹面呢?'”那是磨成這樣的.”少年隨口答道.
“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這樣的呢?”少年搖搖頭.
陶淵明說:”這是我們大家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鐮,日積月累,年復一年,才成為這樣的,學習也是如此.如果不堅持讀書,每天都會有所虧欠啊”
少年恍然大悟,連忙再向陶淵明行了個大禮說:”多謝先生指教,學生再也不去求什么妙法了.請先生為我留幾句話,我當時時刻刻記在心上.”
陶淵明欣然命筆,寫道:”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5.有關勸學的詩句
古代的“勸學詩”,按其內容大體可以分為六類:
一、立志
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男兒欲畫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明 楊繼盛《言志詩》)
二、勤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三、惜時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澲?,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 陶淵明《雜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金縷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過去了,今日徒煩惱。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萬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清 錢泳《明日歌》)
四、方法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宋 陸九淵《讀書》)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甲慵翰粚W,既學患不行。(唐 韓愈《勸學詩》)
五、體會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月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 朱熹《觀書有感》)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觀書有感》)
六、樂趣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時讀書樂》冬)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民國 熊伯伊《四季讀書歌》春)
6.【關于勸學的詩句】
古人寫過不少勸學詩,從詩歌欣賞的角度看,未必有多少藝術性,但在老百姓中流傳很廣,所有的讀書人,童年時都學過這樣的詩句.譬如《神通詩》中的句子:“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譬如“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當然,還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之類.從前成人教子,在這些詩句中各取所需,讓孩子背誦.我小時候,就在日記本上抄過其中的句子.后來讀古詩多了,發現一些更有趣的勸學詩.勸學詩中,韓愈的《勸學詩》很有名:“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短短二十個字,講了很多讀書的道理,書要多讀,還要多思,要真正明白書中的道理,讀書不能滿足,要學以致用,要重實踐.說到讀書的境界,不得不提到朱熹的兩首《觀書有感》,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其一:“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其二:“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書讀到這樣的境界,當然是智者,是大學問家了.和勸學詩相類的,有不少提倡惜時的詩,譬如大書法家顏真卿寫過一首《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這樣的詩,比空講道理的規勸有意思.陶淵明也寫過一首勸人珍惜時間的詩:“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說到惜時詩,很自然想起古人的《昨日歌》、《今日歌》和《明日歌》,這三首詩,出現在不同的時代,但如出一轍,都是用大白話,講了珍惜生命的道理.《昨日歌》:“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過去了,今日徒煩惱.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萬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今日歌》:“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這三首詩,現在讀來,依然覺得生動曉暢,道理也講得通俗貼切,可以引起今人共鳴.唐 顏真卿《勸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韓愈《勸學詩》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宋太宗《勤讀》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房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愁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宋 劉過《書院》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陸九淵《讀書》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元 翁森《四時讀書樂》冬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明 楊繼盛《言志詩》 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男兒欲畫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
7.關于勸學古詩大全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lt;詩經.衛風.淇奧
2.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lt;留誨曹師等詩
3.十年磨一劍------唐.賈島lt;劍客
4.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lt;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
6.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游lt;冬夜讀書示子聿
7.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lt;送安驚落第詩
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lt;觀書有感
9.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民歌lt;長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lt;雜詩
1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lt;雜詩
12.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唐.孟郊lt;勸學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lt;滿江紅
14.逢事獨為貴,歷代非無才------唐.陳子昂lt;郭槐
15.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原老君家------宋.戴復古lt;寄興二首
16.南山棟梁益稀少,愛材養育誰復議------唐.柳宗元lt;行路難
17.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lt;放言
18.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宋.黃庭堅lt;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
19.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龔自珍lt;己亥雜詩
愛好讀書的詩句(陶淵明)
弱齡寄世外,委懷在琴書.——《雪梅云鶴野山雨》
盛世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雜詩》
奇問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移居》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讀山海經詩》
關于讀詩書的詩句(形容看書的詩句有哪些)
1.形容看書的詩句有哪些
形容看書的詩句有:
1.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____王禹偁《清明》
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燃的火種,在清明節的一大早,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
2.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____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一天不讀書,心中就沒有什么好的想法
3. 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____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我獨自一人在南樓讀道書,幽靜清閑仿佛在神仙的居所。
4. 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____辛棄疾《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你們二位都是東南的名流,胸藏萬卷詩書前程無比。讓我嘗試著為你們出謀劃策。
5. 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____歐陽修《畫地學書》
幼年時,歐陽修就聰敏過人,讀過一遍書就能背誦下來。
6.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____于謙《觀書》
漫跨著金鞍,權貴們猶嘆芳蹤難尋,諒也不信這書齋里別有春景。
7.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____黃庭堅《寄黃幾復》
想你清貧自守發奮讀書,如今頭發已白了罷,隔著充滿瘴氣的山溪,猿猴哀鳴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8. 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____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冬天的時候暫時學些儒家的東西,耕作的時候還要和父老們一起勞動。讀書識字僅能滿足賦役的要求,不要太辛苦讀書去追求功名。
9. 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____辛棄疾《滿江紅·山居即事》
我一面細讀《離騷》,一面舉杯痛飲;在飽看翠竹之余,也不推辭各種肉食關味。
10. 謗書盈篋不復辯,脫身來看江南山。____謝逸《送董元達》
可惜誹謗你的人太多,難以置辯,有功難封,你流落到江南,來賞玩這里的青山。
11. 兒大詩書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____黃庭堅《送王郎》
兒子長大了能讀詩書,女兒能干勤紡絲麻。你呢,只要安心地享樂,讀書之余,品味新茶。
12. 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____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千年古書皆閱覽,時時讀見古義烈。
13.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____劉昚虛《闕題》
閑靜的荊門面對蜿蜒的山路,柳蔭深處蘊藏著讀書的齋堂。
14. 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____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年少寄情人事外,傾心只在琴與書。
15. 悲吟雨雪動林木,放書輟劍思高堂。____李白《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悲吟詩歌,宛如雨雪撼動林木,放書輟劍思念父母高堂。
2.形容讀書的詩句
比較多哦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 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顏真卿《勸學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 顏真卿《勸學詩》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 —— 章碣《焚書坑》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 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 —— 歐陽修《畫地學書》
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 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 劉昚虛《闕題》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 孟郊《勸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 陸游《讀書》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 杜甫《柏學士茅屋》
3.關于讀書的古詩
1.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代: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2.《勸學》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3. 《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4. 《勸學詩 / 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5. 《讀書》
宋代:陸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6. 《讀陸放翁集》
清代:梁啟超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
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7.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8. 《和董傳留別》
宋代: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9. 《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二》
宋代: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0. 《讀書》
唐代:皮日休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
高齋曉開卷,獨共圣人語。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4.勸人讀書的詩句
關于勸讀書的詩句: 獻賦今未售,讀書凡幾秋。
—— 岑參《送薛弁歸河東》 燈火紙窗修竹里,讀書聲。 —— 陳繼儒《浣溪沙·初夏夜飲歸》 寂歷彈琴地,幽流讀書堂。
—— 劉希夷《蜀城懷古》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 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蕭索空宇中,了無一可悅!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
—— 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讀書三十年,腰間無尺組。 —— 王維《偶然作六首》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 黃庭堅《寄黃幾復》 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 —— 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 王禹偁《清明》 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 —— 辛棄疾《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早知逢世亂,少小謾讀書。
—— 岑參《行軍詩二首(時扈從在鳳翔)》 讀書復騎謝,帶劍游淮陰。 —— 王維《送從弟蕃游淮南》 常日好讀書,晚年學垂綸。
—— 高適《答侯少府》 觀書老眼明如鏡,論事驚人膽滿軀。 —— 辛棄疾《送湖南部曲》 兒大詩書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
—— 黃庭堅《送王郎》 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縮?讀書小窗前,不見青矗矗。 —— 環山樵《薛寶釵·雪竹》 驛亭幽絕堪垂釣,巖石虛明可讀書。
—— 歐陽修《詠零陵》 田中讀書慕堯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 高啟《練圻老人農隱》。
5.有關讀書的詩句有哪些
唐〕顏真卿《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王貞白《白鹿洞詩》:“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唐〕杜荀鶴《閑居書事》:“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蘇軾《宋安淳秀才失解西歸》:“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 〔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來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朱熹《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p>
〔宋〕陸九淵《讀書》:“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p>
〔明〕于謙《觀書》:“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p>
〔清〕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人心如良苗,得養乃茲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清〕法式善《讀書》:“讀書如樹木,不可求驟長。
植諸空山中,日來而月往。露葉既暢茂,煙打漸蒼莽?!?/p>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語鶯歌希頓悟,桃紅李白寫文章。寸陽分陰須愛惜,休負春色與時光。
夏讀書,日正長,打開書,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燈下苦讀聲朗朗。
荷花池畔風光好,芭蕉樹下氣候涼。農村四月閑人少,勤學苦攻把名揚。
秋讀書,玉露涼,鉆科研,學文章。晨鐘暮鼓催人急,燕去雁來促我忙。
菊燦疏籬情寂寞。楓紅曲岸事彷徨。
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無成空自傷。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招兄? 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魯迅 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藏克家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
長歌行》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 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巴羅 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雨果 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活伴侶和導師——高爾基 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魯巴金 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眼睛看到紙的背面——歌德 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這樣的讀書使我獲益不少——盧梭 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 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富蘭克林 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韜略終須建新國,奮發還得讀良書——郭沫若 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毛澤東 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里淘金”——趙樹理 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藏克家 聰明在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華羅庚 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葉圣陶 不怕讀得少,只怕記不牢——徐特立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與肝膽人共事,無字句處讀書——周恩來 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余秋雨 如果把生活比喻為創作的意境,那么閱讀就像陽光—池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斞? 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陶行之。
6.關于讀書的詩句有哪些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7.形容看書的詩句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體現陶淵明“好讀書”和“性嗜酒”的詩句 (要加出自哪里)
體現陶淵明“好讀書”和“性嗜酒”的詩句 (要加出自哪里)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衛生每苦拙;誠愿游 華,邈然茲道絕。 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憩蔭若暫乖,止日終不別。 此同既難常,黯爾俱時滅。身沒名亦盡,念之五情熱。 立善有遺愛,胡為不自竭?酒 能消憂,方此詎不劣! 陶淵明《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詩書敦夙好,園林無世情。 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采納哦
體現陶淵明“好讀書”和“性嗜酒”的詩句各兩例
讀書:詩書敦素好 ;寬心應是酒,譴興莫過詩
喝酒: 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歡會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1.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讀山海經》
2.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 《飲酒》其四
我也是個八年級的……這道題剛剛才做過~! 好讀書:1.弱齡寄世外,委懷在琴書。2.盛世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等人。性嗜酒:1.漉我新熟酒,雙雞招近局。2.清琴橫床,濁酒半壺。
體現陶淵明"好讀書""性嗜酒"的詩句
其一∶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其二∶ 玉臺凌霞秀,王母怡妙顏。 天地共俱生,不知幾何年。 靈化無窮已,館宇非一山。 高酣發新謠,寧效俗中言! 其三∶ 迢迢槐江嶺,是為玄圃丘。 西南望昆墟,光氣難與儔。 亭亭明 照,洛洛清淫流。 恨不及周穆,托乘一來游。 其四∶ 丹木生何許? 在 山陽。 黃花復朱實,食之壽命長。 白玉凝素液,瑾瑜發奇光。 豈伊君子寶,見重我軒黃。 其五∶ 翩翩三青鳥,毛色奇可憐。 朝為王母使,暮歸三危山。 我欲因此鳥,具向王母言∶ 在世無所須,惟酒與長年。 其六∶ 逍遙蕪皋上,杳然望扶木。 洪柯百萬尋,森散復 谷。 靈人侍丹池,朝朝為日浴。 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見燭。 其七∶ 粲粲三珠樹,寄生赤水陰。 亭亭凌風桂,八 共成林。 靈鳳撫云舞,神鸞調玉音。 雖非世上寶,爰得王母心。 其八∶ 自古皆有沒,何人得靈長? 不死復不死,萬歲如平常。 赤泉給我飲,員丘足我糧。 方與三辰游,壽考豈渠央! 其九∶ 夸父誕巨集志,乃與日競志。 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 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 余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后。 其十∶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 徒沒在昔心,良晨詎可待! 其十一∶ 巨猾肆威暴,欽/違帝旨。 窳強能變,祖江遂獨死。 明明上天四,為惡不可履。 長枯固已劇, 鶚豈足恃! 其十二∶ 鴟 見城邑,其國有放士。 念彼懷王世,當時數來止。 青丘有奇鳥,自言獨見爾; 本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其十三∶ 巖巖顯朝市,帝者慎用才。 何以廢共鯀,重華為之來。 仲父獻誠言,姜公乃見猜; 臨沒告饑渴,當復何及哉! 風雪送余運,無妨時已和。 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 我唱爾言得,酒中適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三復來貺,欲罷不能。自爾鄰曲,冬春再交,款然良時,忽成舊游。俗諺云∶「 數面成親舊」,況情過此者乎?人事好乖,便當語離;楊公所嘆,豈惟常悲。吾 抱疾多年,不復為文,本既不豐,復老病繼之;輒依《周禮》往復之義,且為別 后相思之資。 相知何必舊,傾蓋定前言。 有客賞我趣,每每顧林園。 談諧無俗調,所說圣人篇。 或有數斗酒,閑飲自歡然。 我實幽居士,無復東西緣。 物新人惟舊,弱毫多所宣。 情通萬里外,形跡滯江山。 君其愛體素,來會在何來? 龐為衛軍參軍,從江陵使上都,過潯陽見贈。 其一∶ 衡門之下,有琴有書。 載彈載詠,爰得我娛。 豈無他好?樂是幽居; 朝為灌園,夕偃蓬廬。 其二∶ 人之所寶,尚或未珍; 不有同好,云胡以親! 我求良友,實覯懷人; 心孔洽,棟宇惟鄰。 其三∶ 伊余懷人,欣德孜孜; 我有旨酒,與汝樂之。 乃陳好言,乃著新詩; 一旦不見,如何不思! 其四∶ 嘉游未 ,誓將離分; 送爾于路,銜觴無欣。 依依舊楚,邈邈西云, 之子之遠,良活曷聞。
體現陶淵明“好讀書” “性嗜酒”的句子
1.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讀山海經》
2.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 《飲酒》其四
讀書:詩書敦素好 ;寬心應是酒,譴興莫過詩
喝酒: 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歡會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陶淵明的哪些詩句可以體現它好讀書性嗜酒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陶淵明的詩中體現"好讀書"和"性嗜酒"的詩句各2句
“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清歌散新聲,綠酒開芳顏”
“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這都是性嗜酒的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穲D”這是好讀書的
陶淵明的好讀書和性嗜酒的詩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
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
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
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溲云澣羧?/p>
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與讀書相關的詩句有哪些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陶淵明讀書的例子、陶淵明與讀書相關的詩句有哪些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