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描寫牧童的詩句的簡單介紹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有哪些描寫牧童的詩句,以及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牧童的古詩有哪些?
1、原文: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出自:清代·袁枚《所見》
釋義: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樹林里回蕩。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于是馬上停止唱歌,靜悄悄地站立在樹旁。
2、原文:牧豎持蓑笠,逢人氣傲然。臥牛吹短笛,耕卻傍溪田。
出自:唐代·崔道融《牧豎》
釋義:牧童身穿蓑衣頭戴斗笠,碰見人故意裝得很神氣。放牧時臥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時就在溪邊田頭玩耍。
3、原文: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出自:宋代·雷震《村晚》
釋義:在一個長滿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滿滿的,山銜住落日淹沒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上,隨意地用短笛吹奏著不成調的樂曲。
4、原文: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出自:唐代·呂巖《牧童》
釋義: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牧童斷斷續續悠揚的笛聲。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后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圓月。
5、原文: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出自:宋代·黃庭堅《牧童詩》
釋義:牧童騎著牛遠遠地經過山村,他把短笛橫吹著,我隔著田隴就能聽到。長安城內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盡心機也不如你這樣清閑自在。
牧童的詩句
牧童的詩句如下:
1.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2.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4.《牧童》寫道: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意思是說: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后的晚霞時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圓月。
5.周敦頤(宋)的《牧童》寫道:東風放牧出長坡,誰識阿童樂趣多。歸路轉鞭牛背上,笛聲吹老太平歌??梢韵氲剑杭亦l東風兒伴著牧童在山坡上放牧,回家路上鞭子在牛背上搖動,笛子吹奏著耳熟能詳的樂曲的情景。
6.黃庭堅(宋)的《牧童詩》寫道: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梢韵氲剑耗镣迫蛔缘玫卮抵炎拥那彘e閑適之境。
7.袁枚(清)的《所見》寫道: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想要捕捉樹上的知了,便立刻停止歌唱,靜悄悄地站在樹旁。你會想到:天真活潑、悠然可愛的兒童樣子,以及他愉快的心情。
牧童詩句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三、作者
《村晚》是南宋詩人雷震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描寫農村晚景的詩:
形象描繪了一幅有著四周長滿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紅紅落日以及放?;丶业暮⒆訖M坐在牛背,用短笛隨便地吹奏著不成調的曲子。詩人即景而寫,構成了一幅饒有生活情趣的農村晚景圖,抒發了詩人對鄉村晚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原文: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注釋:
⑴陂(bēi):池塘。
⑵銜:口里含著。此指落日西沉,半掛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浸:淹沒。寒漪:帶有涼意的水紋。漪(yī),水波。
⑶橫牛背:橫坐在牛背上。
⑷腔:曲調。信口:隨口
有關牧童的古詩
1、牧童
[唐代]劉駕
牧童見客拜,山果懷中落。
晝日驅牛歸,前溪風雨惡。
2、牧童
[唐代] 盧肇
誰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橫眠秋聽深。
時復往來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3、牧童
[唐代] 隱巒
牧童見人俱不識,盡著芒鞋戴箬笠。
朝陽未出眾山晴, 露滴蓑衣猶半濕。
二月三月時,平原草初綠。
三個五個騎羸牛,前村后村來放牧。
笛聲才一舉, 眾稚齊歌舞。
看看白日向西斜,各自騎牛又歸去。
4、牧童曲
[宋代] 李復
牧童喜晴臥溪曲,群?;ザ窔埼抑瘛?/p>
驚起旁行不肯來,聞呼卻走如生鹿。
園夫奮詈辱其翁,老翁操箠自驅逐。
牛奔沖狂亂壞籬,補籬更剪溪邊木。
5、牧童
[宋代] 周敦頤
東風放牧出長坡,誰識阿童樂趣多。
歸路轉鞭牛背上,笛聲吹老太平歌。
6、牧童
[唐代] 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7、牧童
[唐代] 棲蟾
牛得自由騎,春風細雨飛。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撫掌歸。
何人得似爾,無是亦無非。
8、牧童詞
[唐代] 儲光羲
不言牧田遠,不道牧陂深。
所念牛馴擾,不亂牧童心。
圓笠覆我首,長蓑披我襟。
方將憂暑雨,亦以懼寒陰。
大牛隱層坂,小牛穿近林。
同類相鼓舞,觸物成謳吟。
取樂須臾間,寧問聲與音。
9、牧童詞
[唐代] 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臥吹莎草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
10、牧童詞
[唐代] 張籍
遠牧牛,繞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饑烏啄牛背,令我不得戲壟頭。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犢時向蘆中鳴。
隔堤吹葉應同伴,還鼓長鞭三四聲。
牛牛食草莫相觸,官家截爾頭上角。
11、牧童謠
[明代] 周是修
遠牧牛,朝出東溪溪上頭。
溪頭草短牛不住,直過水南芳草洲。
脫衣渡水隨牛去,黃蘆颯颯風和雨。
老鴉亂啼野羊走,絕谷無人驚四顧。
寒藤枯木暮山蒼,同伴相呼歸又忙。
石棱割腳茅割耳,身上無有干衣裳。
卻思昨日西邊好,曠坂平原盡豐草。
短蓑一臥午風輕,長笛三吹夕陽早。
12、牧童詩
[宋代] 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13、牧童辭
[宋代] 張玉娘
朝驅牛,出竹扉,平野春深草正肥。
暮驅牛,下短陂,谷口煙斜山雨微。
飽采黃精歸不飯,倒騎黃犢笛橫吹。
14、牧童詞
[清代] 惠士奇
溪水碧,溪上牧童青箬笠。
烏犍斜系柳陰中,藉草臥吹三孔笛。
橫鞭還過飲牛亭,亭邊撲撲飛牛虻。
雀兒鼓翅蝦蟆跳,陂塘水滿齊牛腰。
歸來仍放青山郭,遠樹仟仟煙漠漠。
日暮聞歌不見人,隔林月下敲牛角。
關于牧童的古詩十首
有關牧童的古詩十首如下:
1、誰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橫眠秋聽深。時復往來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2、陰村煙樹暝黃昏,一簇人家半掩門??幢M棲鴉啼噪后,牧童歸去雨聲繁。
3、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臥吹莎草綠。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
5、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6、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7、東風放牧出長坡,誰識阿童樂趣多。歸路轉鞭牛背上,笛聲吹老太平歌。
8、春暖平原煙草肥,柳陰牧罷夕陽微。兒童慣識林塘路,縱著鞭繩月下歸。
9、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10、半塢夕陽紅樹葉,一村雞犬野人家。牧童歌笑牛羊下,太古淳風盡屬他。
描寫牧童的詩句有哪些?
《所見》清代: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注釋: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蕩;回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陰的樹。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鳴:叫。
⑦立:站立。
解析:這首詩通過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的描寫,直接抒發生活的感受,看似閑情逸致,實則寄托情思。同時這首詩不顧及格律,活潑自由,語言淺顯明了,形象自然生動。綜觀全詩,它所描繪的和平、寧靜和優美如畫的田園風光,所刻劃的活潑、自在和天真無邪的牧童形象,表現了詩人的一種“真性情”。詩人曾經說過 “詩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蔽阌怪M言,詩所描繪、所刻劃的,正是詩人畢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強調的“真性情”。
作者簡介:袁枚(公元1716年一公元1797年),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詩人、散文家。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筑隨園,吟詠其中。廣收弟子,提倡婦女學文,女弟子尤眾。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其文自成一家,與紀曉嵐齊名,時稱“南袁北紀”。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等。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
推薦于 2019-11-02
查看全部11個回答
有哪些描寫牧童的詩句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有哪些描寫牧童的詩句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