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婦詩中的名句有哪些 思婦題材的詩歌有哪些
今天給各位分享思婦詩中的名句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思婦題材的詩歌有哪些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思婦詩”有哪些?
1、釋義:“思婦詩”是一種詩歌藝術(shù)題材。思婦”一詞最早見于戰(zhàn)國宋玉的《高唐賦》:“姊歸思婦,垂高巢,其鳴喈喈。”但此時,“思婦”是指鳥名。直到《宋書·樂志》引曹丕《燕歌行》:“慊慊思歸戀故鄉(xiāng),君何淹留寄他方”,“思婦”才確指懷念遠出丈夫的婦人,因此“思婦詩”就是指婦人懷念遠出丈夫的詩歌題材。
2、示例:
《室思詩六章 其三》 ? (魏晉·徐干)
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辭。
飄飖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人離皆復(fù)會,君獨無返期。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燕歌行》 ? ?(魏晉·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xiāng),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fā)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
?
《閨怨》 ? ?(唐·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相和歌辭?子夜四時歌四首 秋歌》 ?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古詩十九首》的思婦詩有哪些
古詩十九首思婦詩如下: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fù)道,努力加餐飯。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結(jié)根泰山阿。
與君為新婚,菟絲附女蘿。
菟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
千里遠結(jié)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
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
過時而不采,將隨秋草萎。
君亮執(zhí)高節(jié),賤妾亦何為?
庭中有奇樹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此物何足貢?但感別經(jīng)時。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jié)忽復(fù)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fù)何益。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凜凜歲云暮》
凜凜歲云暮,螻蛄夕鳴悲。
涼風率已厲,游子寒無衣。
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
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
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綏。
愿得常巧笑,攜手同車歸。
既來不須臾,又不處重闈。
亮無晨風翼,焉能淩風飛。
眄睞以適意,引領(lǐng)遙相希。
徒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緯。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供參考。
描寫思婦的詩?
1、《子夜吳歌.秋歌》 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虎,良人罷遠征。
2、《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3、《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白居易
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古詩十九首 思婦詩有哪些
先秦思婦詩
《衛(wèi)風·伯兮》
《王風·君子于役》
編輯本段唐代思婦詩
唐朝的思婦詩已自成一派,內(nèi)容上大致分三類:被征戍邊地的征人妻、重利輕別離的商人婦和“十載長安跡未安”的外出游學求取功名的舉子妻,思想感情上有些抒發(fā)對戰(zhàn)亂時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感慨,有些詩歌中還帶有作者自己懷才不遇之意。參見詩歌:
李白《長干行》
李白《子夜吳歌》
李白《烏夜啼》
杜甫《月夜》
金昌緒《春怨》
沈佺期《雜詩》
韓愈《青青水中蒲》
陳玉蘭《寄夫》
施肩吾《望夫詞》
劉采春《啰唝曲》
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
古代詩詞歌賦中的思婦思念丈夫的詩詞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長恨歌》 昨夜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蘇東波《江城子》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崔郊《贈去婢》 這次第,算人間沒個并刀,剪斷心上愁痕。——黃孝邁《湘春夜月》 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旋開旋落旋成空,白發(fā)多情人更惜。——司空圖《酒泉子·買得杏花》 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jié)。——韋莊《應(yīng)天長》 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周邦彥《玉樓春》 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司馬相如《鳳求凰》 他鄉(xiāng)有明月,千里照相思。——李嶠《送崔主簿赴滄州》 尋好夢,夢難成。況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聶勝瓊《鷓鴣天》 怕相思,已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長相思·折花枝》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越人歌》
思婦詩有哪些
長相思
作者: 李白
長相思,在長安。
絡(luò)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地遠魂飛苦,
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
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
此曲有意無人傳,愿隨春風寄燕然。
憶君迢迢隔青天,
昔日橫波目,今作流淚泉。
不信妾斷腸,歸來看取明鏡前。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點絳唇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欄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鏟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鐘己應(yīng)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浣溪沙
小院閑窗春己深,重簾未卷影沈沈,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訴衷情
夜來沈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酒醒熏破春睡,夢斷不成歸。
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挪殘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時。
臨江仙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雕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蝶戀花 昌樂館寄姊妹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guān),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水又斷,瀟瀟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蝶戀花 上巳召親族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人似春將老
為一種詩歌藝術(shù)題材的傳統(tǒng),思婦詩源遠流長,在先秦時代就有其濫觴。《詩經(jīng)·王風·君子于役》就是一首典型的思婦詩。不過當時還沒有“思婦”一詞,據(jù)《文選》記載 ,“思婦”一詞最早見于戰(zhàn)國宋玉的《高唐賦》:“姊歸思婦,垂 高巢,其鳴喈喈。”但此時,“思婦”是指鳥名。直到《宋書·樂志》引曹丕《燕歌行》:“慊慊思婦戀故鄉(xiāng),君何淹留寄他方”,“思婦”才確指懷念遠出丈夫的婦人。
“思婦”這個文學題材的產(chǎn)生并不是偶然的,是和產(chǎn)生它的時代的社會歷史條件緊密相關(guān)的。在中國古代,婦女的社會地位是十分低下的。在這一點上,就來連被后人尊為圣人的孔子也不能免俗,子曰:“唯小人與女子難教也。” 在中國文明的發(fā)軔期,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觀念就已經(jīng)形成。婦女被種種男權(quán)主義所制定的清規(guī)戒律所束縛在家中,她們被要求“從一而中”,要遵守“夫為妻綱”“七出”等,否則就會被視為大逆不道。雖然如此,丈夫?qū)τ谄拮佣匀匀皇俏ㄒ坏募俊T诠糯膩y世,有征戍,在“盛世”,有徭役,每當自己的丈夫被迫離開家鄉(xiāng),也即遠離自己時,對于很多的家庭婦女來說就成了很大的打擊。她們的愁苦是顯而易見的,而這就為思婦詩最初產(chǎn)生提供了素材和依據(jù)。《詩經(jīng)》中的《衛(wèi)風·伯兮》《王風·君子于役》等,都是先秦思婦詩偉大的開端。可緊接著的是不和諧的局面。漢帝國的一統(tǒng)和董仲舒式儒家理念的推廣,將社會風尚歸于禮教中來,不僅思婦詩銷聲匿跡,就連原是思婦詩的《詩經(jīng)》的某些篇章也被正統(tǒng)漢儒所篡改為合乎禮義的道統(tǒng)思想。直到東漢末,“位成乎私門,名定于橫巷”的思想多元化局面的出現(xiàn);“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令儒家道德解體,這才為思婦詩又打開了新的局面
好了,文章到此結(jié)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