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山房春事的三四句好在哪里 山房春事詩歌鑒賞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賞析山房春事的三四句好在哪里,以及山房春事詩歌鑒賞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山房春事二首鑒賞 1.三四句運用了什么寫法?有何表達作用? 2.這首詩抒發了怎樣的感慨?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參
梁園日暮亂飛鴉, 極目蕭條三兩家。
庭樹不知人去盡, 春來還發舊時花。
1、三四句運用了什么寫法?有何表達作用?
“庭樹不知”是擬人;“庭樹春來發花”反襯“人去盡”,屬以樂景襯哀情。表達作用:用擬人手法加以樂景寫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園的景色愈見蕭條,詩人的吊古之情也愈見傷痛了,反襯手法運用得十分巧妙。
2、這首詩抒發了怎樣的感慨?
作者借對今日梁園蕭條景象的描寫,抒發了今古興亡、盛衰無常的感慨。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參三、四句運用了什么寫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用了擬人和夸張。表達了作者對山色的喜愛之情
古詩鑒賞
這首詩只寫樹木無情,不寫人的感慨,讓人自然生情。梁園本指梁孝王兔園,后引申為富貴人家。
梁園黃昏的時候,鴉雀亂飛,放眼望去,只見蕭條衰敗的幾戶人家。庭院的樹木花草不知時過境遷,春天到來時還像過去一樣花開茂盛。
山房春事》表達了作者對戰亂帶來的蕭條衰敗及昔盛今衰的慨嘆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三四兩句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手法:反襯手法。
表達效果:以庭園繁花滿枝,進一步加深了他對梁園極目蕭條的印象,襯托得梁園更加蕭條。感情極沉痛,出語卻極含蓄。表達了詩人的傷感、物是人非和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
唐代岑參《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原文為: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
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譯文:
梁園之中夕陽已西下,只有點點亂飛的烏鴉,放眼望去滿目的蕭條,零零落落三兩戶人家。
園中樹木你怎能知道,人已散盡失去了繁華,一年一度春風又吹過,依然開著昔日的鮮花。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這兩首詩雖然都與春事有關,但內容與情調很不一致,可能不是同一時間的作品,不能算作組詩,只是編輯者的湊合。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741年)秋,岑參由匡城至大梁。次年春,游梁園,第二首詩即作于游梁園后,而第一首可能作于此前。
主旨賞析:
第二首詩是吊古之作。作為一首吊古之作,梁園的蕭條是詩人所要著力描寫的。然而一、二兩句已經把話說盡,再要順著原有思路寫出,勢必疊床架屋。
詩人于緊要處別開生面,在畫面的主題位置上添上幾筆艷麗的春色。以樂景寫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園的景色愈見蕭條,詩人的吊古之情也愈見傷痛了,反襯手法運用得十分巧妙。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山房春事二首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