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樓送辛漸送到哪里 芙蓉樓送辛漸的時間地點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芙蓉樓送辛漸送到哪里,以及芙蓉樓送辛漸的時間地點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芙蓉樓送辛漸》中辛漸去哪
詩人的朋友辛漸即將取道揚州,北上洛陽。正江寧(今江蘇南京)任職的詩人,親自送行到了潤州,在西北城樓(即“芙蓉樓”)為他餞行,并寫下這首詩。
芙蓉樓送辛漸的送別地點是()?
芙蓉樓:原名西北樓,在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據《元和郡縣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潤州》丹陽:“晉王恭為刺史,改創西南樓名萬歲樓,西北樓名芙蓉樓。”丹陽在今江蘇省西南部,東北濱長江,大運河斜貫,屬鎮江市。
《芙蓉樓送辛漸》是一首什么詩?作者送朋友到哪里去?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一首送別詩,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在芙蓉樓為他餞別。
詩詞: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
蒙蒙煙雨,遍灑吳地江天;夜色濃濃,寒意侵人深深。清晨起身,送別友人,心如楚山,寂寞孤獨。你到故鄉,如有親朋好友問起,就說我心依舊,一如晶瑩的玉壺冰心。
此詩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兩句寫景,用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后兩句詩人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與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間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作者簡介
王昌齡 ,字少伯,盛唐著名邊塞詩人, ?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