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蘇軾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蘇軾的詩句有哪些三年級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描寫蘇軾的詩句有哪些,以及描寫蘇軾的詩句有哪些三年級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guān)于贊美蘇東坡的詩句有哪些
1. 關(guān)于贊美蘇東坡的詩句
關(guān)于贊美蘇東坡的詩句 1.收集 贊美蘇東坡的詩句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蘇東坡父子三)
楓葉四弦秋,根觸天涯遷謫恨;
潯陽千尺水,勾留江山別離情。
唐代論詩人,李杜以還,惟有幾篇新樂府; 蘇州懷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畝舊祠堂。; 近代國學(xué)大師王國維推崇蘇軾:“三代以下詩人,無過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無文學(xué)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王國憲在《重修儋縣志敘》中評價蘇軾,“以詩書禮樂之教轉(zhuǎn)化其風(fēng)俗,變化其人心,聽書聲之瑯瑯,弦歌四起,不獨‘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辟南荒之詩境也。”
董其昌作過一段著名的跋語:“東坡先生此賦,楚騷之一變也;此書,‘蘭亭’之一變也。宋人文字俱以此為極則。”這是對蘇軾的《赤壁賦》及其書法最為深切而崇高的評價。
燮星期《原詩》說:“蘇軾之詩,其境界皆開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于筆端。”
當(dāng)代著名學(xué)者錢鐘書先生對蘇詩藝術(shù)風(fēng)格的浪漫豪放評價道:“李白以后,古代大約沒有人趕得上蘇軾這種豪放。”
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劉熙載《世概》
宋神宗皇帝精辟地說:“白有軾之才,無軾之學(xué)。”
宋孝宗皇帝稱蘇軾:“雄視百代,自作一家,渾涵光芒。”
詩人陳毅元帥吟道:“吾讀長短句,最愛是蘇辛。東坡胸次廣,稼軒力萬鈞。”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朱德委員長高度評價三蘇父子:“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
門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文寫道:“道大難容,才高為累。皇天厚土,鑒平生忠義之心;名山大川,還千古英靈之氣。識與不識,誰不盡傷;聞所未聞,吾將安放?”(《曲洧舊聞》)。祭文一出,傳遍大江南,世首悶間“人無賢愚皆誦之”。
2.贊美蘇軾的詩句有哪些
沒有贊美蘇軾的詩句,蘇軾寫的詩句有:
1.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宋代:蘇軾
2.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宋代:蘇軾
3.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宋代:蘇軾
4.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宋代:蘇軾
5.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獵》宋代:蘇軾
6.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蝶戀花·春景》宋代:蘇軾
7. 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代:蘇軾
8.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蘇軾
9.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贈劉景文》宋代:蘇軾
10. 此生此夜不長雀伏好,明月明年何處看。——《陽關(guān)曲·中秋月》宋代:蘇軾
譯文:
1. 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zhuǎn)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2. 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
3. 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相互思念卻很茫然,無法相見。不想讓自己去思念,自己卻難以忘懷。
4. 游玩蘄水的清泉寺,寺廟在蘭溪的旁邊,溪水向西流淌。山腳下剛生長出來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鳥的叫聲從松林中傳出。
5. 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一樣,朝著西北瞄望,射向西夏軍隊。
6. 春天將盡,百花凋者歲彎零,杏樹上已經(jīng)長出了青澀的果實。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不要擔(dān)心,到處都可見茂盛的芳草。
7. 忽然間狂風(fēng)卷地而來,吹散了滿天的烏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鏡,明媚溫柔。
8.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9.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jié)啊。
10. 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fēng)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
3.贊美蘇軾的詩句有哪些
沒有贊美蘇軾的詩句,蘇軾寫的詩句有: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宋代: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代: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宋代:蘇軾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宋代:蘇軾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獵》宋代: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蝶戀花·春景》宋代:蘇軾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代: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蘇軾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贈劉景文》宋代:蘇軾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陽關(guān)曲·中秋月》宋代:蘇軾譯文: 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zhuǎn)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相互思念卻很茫然,無法相見。
不想讓自己去思念,自己卻難以忘懷。游玩蘄水的清泉寺,寺廟在蘭溪的旁邊,溪水向西流淌。
山腳下剛生長出來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鳥的叫聲從松林中傳出。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一樣,朝著西北瞄望,射向西夏軍隊。
春天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上已經(jīng)長出了青澀的果實。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不要擔(dān)心,到處都可見茂盛的芳草。忽然間狂風(fēng)卷地而來,吹散了滿天的烏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鏡,明媚溫柔。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jié)啊。
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fēng)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
4.贊美蘇軾的詩詞
黃庭堅:人謂東坡作此文,因難以見巧,故極工。
余則以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筆皆超逸絕塵耳。
文章妙天下,忠義貫日月。真神仙中人。
蘇轍:其于人,見善稱之,如恐不及;見不善斥之,如恐不盡;見義勇于敢為,而不顧其害。用此數(shù)困于世,然終不以為恨。
晁無咎:蘇東坡詞,人謂多不諧音律。然居士詞橫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縛不住者。
王直方:東坡嘗以所作小詞示無咎、文潛,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對曰:“少游詩似小詞,先生小詞似詩。”王灼:東坡先生以文章馀事作詩,溢而作詞曲,高處出神入天,平處尚臨鏡笑春,不顧儕輩。
或曰:“長短句中詩也。”為此論者,乃是遭柳永野狐涎之毒。
詩與樂府同出,豈當(dāng)分異?若從柳氏家法,正自不分異耳。東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爾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
今少年妄謂東坡移詩律作長短句,十有八九不學(xué)柳耆卿則學(xué)曹元寵,雖可笑,亦毋用笑也。趙昚:忠言讜論,立朝大節(jié),一時廷臣無出其右。
陸游:世言東坡不能歌,故所作樂府,多不協(xié)律。晁以道謂:“紹圣初,與東坡別于汴上,東坡酒酣,自歌陽關(guān)曲。
則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耳。試取東坡諸詞歌之,曲終,覺天風(fēng)海雨逼人。
公不以一身禍福,易其憂國之心,千載之下,生氣凜然。陳洵:東坡獨崇氣格,箴規(guī)柳、秦,詞體之尊,自東坡始。
徐度:(柳永)詞雖極工致,然多雜以鄙語,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歐、蘇諸公繼出,文格一變,至為歌詞,體制高雅。
胡寅:詞曲者,古樂府之末造也。文章豪放之士,鮮不寄意于此者,隨亦自掃其跡,曰謔浪游戲而已也。
唐人為之最工者。柳耆卿后出,掩眾制而盡其妙。
好之者以為不可復(fù)加。及眉山蘇氏,一洗綺羅香澤之態(tài),擺脫綢繆宛轉(zhuǎn)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于是花間為皂隸,而柳氏為輿臺矣。
王若虛:是直以公為不及于情也。嗚呼!風(fēng)韻如東坡,而謂不及于情,可乎?彼高人逸士,正當(dāng)如是。
其溢為小詞,而閑及于脂粉之間,所謂滑稽玩戲,聊復(fù)爾爾者也。若乃纖艷淫媟,入人骨髓,如田中行、柳耆卿輩,豈公之雅趣也哉?公雄文大手,樂府乃其游戲,顧豈于流俗爭勝哉?蓋其天資不凡,辭氣邁往,故落筆皆絕塵耳。
劉辰翁: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元好問:唐歌詞多宮體,又皆極力為之。
自東坡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萬古凡馬空”氣象。雖時作宮體,亦豈可以宮體概之?人有言,樂府本不難作,從東坡放筆后便難作。
此殆以工拙論,非知坡者。所以然者,詩三百所載小夫賤婦幽憂無聊賴之語,時猝為外物感觸,滿心而發(fā),肆口而成者爾。
其初果欲被管弦。諧金石,經(jīng)圣人手,以與六經(jīng)并傳乎?小夫賤婦且然,而謂東坡翰墨游戲,乃求與前人角勝負,誤矣。
自今觀之,東坡圣處,非有意于文字之為工,不得不然之為工也。坡以來,山谷、晁無咎、陳去非、辛幼安諸公,俱以歌詞取稱,吟詠性情,留連光景,清壯頓挫,能起人妙思。
亦有語意拙直,不自緣飾,因病成妍者,皆自坡發(fā)之。王士禎:漢魏以來,二千余年間,以詩名其家者眾矣。
顧所號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蘇子瞻三人而已。袁枚:有才而無情,多趣而少韻:由于天分高,學(xué)力淺也。
有起而無結(jié),多剛而少柔:驗其知遇早晚景窮也。王士禛:山谷云:“東坡書挾海上風(fēng)濤之氣。”
讀坡詞,當(dāng)作如是觀,瑣瑣與柳七較錙銖,無乃為髯公所笑?”。
5.形容蘇軾的詩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十年生死兩茫茫。 ——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蘇軾《題西林壁》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 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 蘇軾《定風(fēng)波·三月七日》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 蘇軾《和董傳留別》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 蘇軾《定風(fēng)波·三月七日》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蘇軾《定風(fēng)波·三月七日》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6.贊美蘇東坡的句子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謹(jǐn)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水調(diào)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滿江紅
江漢西來,高樓下、葡萄深碧.猶自帶、岷峨云浪,錦江春色.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歸客.對此間、風(fēng)物豈無情,殷勤說.
江表傳,君休讀.狂處士,真堪惜.空洲對鸚鵡,葦花蕭瑟.不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愿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7.贊美蘇軾的句子
東坡先生以文章馀事作詩,溢而作詞曲,高處出神入天,平處尚臨鏡笑春,不顧儕輩。或曰:“長短句中詩也。”為此論者,乃是遭柳永野狐涎之毒。詩與樂府同出,豈當(dāng)分異?若從柳氏家法,正自不分異耳。東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爾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今少年妄謂東坡移詩律作長短句,十有八九不學(xué)柳耆卿則學(xué)曹元寵,雖可笑,亦毋用笑也。——王灼
世言東坡不能歌,故所作樂府,多不協(xié)律。晁以道謂:“紹圣初,與東坡別于汴上,東坡酒酣,自歌陽關(guān)曲。則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耳。試取東坡諸詞歌之,曲終,覺天風(fēng)海雨逼人。公不以一身禍福,易其憂國之心,千載之下,生氣凜然。——陸游
蘇東坡詞,人謂多不諧音律。然居士詞橫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縛不住者。——晁無咎
忠言讜論,立朝大節(jié),一時廷臣無出其右。——趙昚
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劉辰翁
吾讀長短句,最愛是蘇辛。東坡胸次廣,稼軒力萬鈞。——民間說法
有才而無情,多趣而少韻:由于天分高,學(xué)力淺也。有起而無結(jié),多剛而少柔:驗其知遇早晚景窮也。——袁枚
以詩書禮樂之教轉(zhuǎn)化其風(fēng)俗,變化其人心,聽書聲之瑯瑯,弦歌四起,不獨“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辟南荒之詩境也。——王國憲
蘇軾:
北宋文學(xué)家,與蘇洵,蘇轍合稱“三蘇”。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謚號“文忠。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8.贊美蘇軾的句子~
lz沒要求必須是詩句吧
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為了他的出現(xiàn),中國,也許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他的出現(xiàn),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才華,是凡人而又超凡;他的思想,出于瞬間而又影響深遠;他的性格,既灑脫而又有常人的一面。
蘇軾——中國文化史上的曠世奇才,罕見的多面手,多層次、全方位的文化——不僅僅是文學(xué)——巨子。神奇的文筆、淵博的學(xué)識、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多方面的巨大成就,還有,它永遠不滅的那一份詼諧,真可謂: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fēng)流。在中華文化的歷史長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豐碑!
他長于散文創(chuàng)作,《前赤壁賦》、《后赤壁賦》等名篇佳作膾炙人口,體現(xiàn)了中國文人的憂患意識和人文精神。他的詩,把現(xiàn)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風(fēng)格巧妙結(jié)合起來,多姿多彩,美輪美奐,代表了宋詩最高水平。他的詞,清新豪健,題材廣闊,揮灑自如,氣勢磅礴,開創(chuàng)了豪放詞風(fēng)。他的書法、繪畫,也都達到了很高水平。除此之外,在哲學(xué)、茶道、烹飪、養(yǎng)生、園林藝術(shù)方面,他都有獨到的造詣。
近代國學(xué)大師王國維推崇蘇軾:“三代以下詩人,無過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無文學(xué)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他將屈原、陶淵明、杜甫、蘇軾列為中國文學(xué)史上最偉大的詩人,并且將他們的思想、人品、學(xué)問、才華、待人接物、立身行事,看成渾然一個整體,是有一定道理的。更足稱道者,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文人,蘇軾身上,既無頭巾氣,無山林隱逸氣,亦無以富貴驕人氣,無忠臣孝子氣,無大作家架子氣;既無大臣杜門思過之態(tài),亦無謫宦戰(zhàn)戰(zhàn)兢兢之態(tài)。他與你我同在,同悲同喜,絲毫也不刻板,渾是率然純真的真性情,真品格。
蘇軾的一生,可以用“四個三”來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題名、烏臺詩案、太后恩寵;不忘三人——敬如父師的歐陽修、素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馬光;不忘三地——黃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與蘇轍的手足情、與王弗的生死情、與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個片斷,幾乎都與傳奇相聯(lián)系。例如,金榜題名時,他由第一變成了第二,卻反而更為出名;烏臺詩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貶黃州,卻反而出現(xiàn)了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期;他贈弟轍、悼亡妻的詞篇,被人們?nèi)f口流傳,歷久而不衰……
在為人上,蘇軾在幾乎喪命的逆境中保持堅貞氣節(jié)和獨立人格,決不隨波逐流;在為官上,蘇軾堅持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館,興修水利,架橋鑿井,賑災(zāi)施藥,都于史有征;在人生態(tài)度上,蘇軾即使在身處絕境時,也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和積極向上的追求……
由于蘇軾多方面的巨大成就,由于他更多的人民性,由于他時時閃現(xiàn)著智慧光芒的睿智思想,由于他超凡脫俗的曠代才華,千年以來,他受到那么多人的愛戴而有口皆碑;更由于生活經(jīng)歷的豐富性,他常常成為人們談話的話題及內(nèi)容。自然而然,學(xué)生們在作文時,也往往喜歡用東坡事跡作話題或材料,毫不夸張地說,有作文處盡可以有東坡。這正是因為,蘇軾的精神與思想,早已融入了中國的文化與歷史,還在影響著我們生生不息的文化創(chuàng)造和傳承。
王國憲在《重修儋縣志敘》中評價蘇軾,“以詩書禮樂之教轉(zhuǎn)化其風(fēng)俗,變化其人心,聽書聲之瑯瑯,弦歌四起,不獨‘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辟南荒之詩境也。”
董其昌作過一段著名的跋語:“東坡先生此賦,楚騷之一變也;此書,‘蘭亭’之一變也。宋人文字俱以此為極則。”這是對蘇軾的《赤壁賦》及其書法最為深切而崇高的評價。
燮星期《原詩》說:“蘇軾之詩,其境界皆開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于筆端。”
趙翼《甌北詩話》說:“以文為詩,自昌黎始,至東坡益大放厥詞,別開生面,成一代之大觀。……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筆一枝,爽如哀梨,快為并剪,有必達之隱,無難顯之情,此所以繼李、杜后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處亦在此。”
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
9.贊美蘇東坡的詩
如果你要的東西是那個像贊美李杜的什么一樣的七言或者絕句的話還真沒有。以下是所求:
蘇軾
黃庭堅:
人謂東坡作此文,因難以見巧,故極工。余則以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筆皆超逸絕塵耳。
----《跋東坡》
晁無咎:
蘇東坡詞,人謂多不諧音律。然居士詞橫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縛不住者。
徐度:
(柳永)詞雖極工致,然多雜以鄙語,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歐、蘇諸公繼出,文格一變,至為歌詞,體制高雅。
----《卻掃篇》
陸游:
世言東坡不能歌,故所作東府詞多不協(xié)。晁以道謂:紹圣初,與東坡別于汴上,東坡酒酣,自歌《古陽關(guān)》。則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耳。
----《老學(xué)庵筆記》
陳洵:
東坡獨崇氣格,箴規(guī)柳、秦,詞體之尊,自東坡始。
----《海綃說詞》
王國維:
以宋詞比唐詩,則東坡似太白,歐、秦似摩詰,耆卿似樂天,方回、叔原則大歷十子之流。
----《清真先生遺事·尚論三》
朱依真:
天風(fēng)海雨駭心神,白石清空謁后塵。
誰見東坡真面目,紛紛耳食說蘇辛。
蔡嵩云:
東坡詞,胸有萬卷,筆無點塵。其闊大處,不在能作豪放語,而在其襟懷有涵蓋一切氣象。若徒襲其外貌,何異東施效顰。東坡小令,清麗紆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設(shè)非胸襟高曠,焉能有此吐屬。
----《柯亭詞論》
蘇軾的詩句有哪些
大宋第一大腕蘇軾,人家不光會吃、會玩,整蠱佛印,還是一位成語創(chuàng)造者,令人噴飯、雪泥鴻爪、河?xùn)|獅吼、對床夜雨,這些成語都看過吧!哼哼,都是人家寫的。下面來看看關(guān)于蘇軾的詩句都有哪些。
【蘇軾的“Title”你都知道嗎】
①文壇“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
②宋代書法成就“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③宋詩風(fēng)格體現(xiàn)者“蘇黃”:蘇軾、黃庭堅;
④豪放派代表“蘇辛”:蘇軾、辛棄疾。
關(guān)于蘇軾的詩句有哪些
1、《 題西林壁 》
宋代詩人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散滑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 惠崇春江曉景 》
宋代詩人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灑豚欲上時。
3、《 飲湖上初晴后雨 》
宋代詩人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4、《 念奴嬌·赤壁懷古 》搏掘卜
宋代詩人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
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5、《 水調(diào)歌頭 》
宋代詩人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6、《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
宋代詩人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7、《 江城子·密州出獵 》
宋代詩人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8、《 滿江紅 》
宋代詩人蘇軾
江漢西來,高樓下、葡萄深碧。
猶自帶、岷峨云浪,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歸客。
對此間、風(fēng)物豈無情,殷勤說。
江表傳,君休讀。
狂處士,真堪惜。
空洲對鸚鵡,葦花蕭瑟。
不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
愿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9、《 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 》
宋代詩人蘇軾
鳳凰山上雨初晴。水風(fēng)清,晚霞明。
一朵芙蓉,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
苦含情,遣誰聽?
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
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shù)峰青。
10、《 南鄉(xiāng)子·送述古 》
宋代詩人蘇軾
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
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
歸路晚風(fēng)清,一枕初寒夢不成。
今夜殘燈斜照處,
熒熒,秋雨晴時淚不晴。
11、《 蝶戀花 》
宋代詩人蘇軾
花基穗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
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12、《 蝶戀花·密州上元 》
宋代詩人蘇軾
燈火錢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風(fēng)味應(yīng)無價。
寂寞山城人老也。
擊鼓吹簫,乍入農(nóng)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13、《 蝶戀花 》
宋代詩人蘇軾
記得畫屏初會遇。
好夢驚回,望斷高唐路。
燕子雙飛來又去,紗窗幾度春光暮。
那日繡簾相見處,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縷。
斂盡春山羞不語,人前深意難輕訴。
14、《 漁家傲·送張元唐省親秦州 》
宋代詩人蘇軾
一曲陽關(guān)情幾許,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馬皂貂留不住。
回首處,孤城不見天霖霧。
到日長安花似雨,故關(guān)楊柳初飛絮。
漸見靴刀迎夾路。
誰得似,風(fēng)流膝上王文度。
15、《 江城子·別徐州 》
宋代詩人蘇軾
天涯流落思無窮。
既相逢,卻匆匆。
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
為問東風(fēng)余如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歸鴻,去吳中。
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
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16、《 行香子·過七里灘 》
宋代詩人蘇軾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
水天清、影湛波平。
魚翻藻鑒,鷺點煙汀。
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畫,曲曲如屏。
算當(dāng)年、虛老嚴(yán)陵。
君臣一夢,今古空名。
但遠山長,云山亂,曉山青。
17、《 贈劉景文 》
宋代詩人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18、《 鷓鴣天 》
宋代詩人蘇軾
林?jǐn)嗌矫髦耠[墻,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19、《 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 》
宋代詩人蘇軾
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里。
使君能得幾回來?
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燈初上,水調(diào)誰家唱。
夜闌風(fēng)靜欲歸時,
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作者生平
蘇軾出生在四川偏遠地區(qū)的一個文人家庭,他的父親蘇洵沒有做過官,祖父蘇序也沒有什么功名。
我們可以把蘇東坡的人生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他出生到21歲。他一直待在眉山,沒有留下詩歌作品。但當(dāng)時有記載稱,他從小就很有正義感。比如,慶歷年間,國子監(jiān)官員石介在《慶歷圣德詩》中把主張改革的大臣作為正義的代表大力歌頌。蘇軾當(dāng)時才8歲,他就問老師是什么意思。老師說,你不懂,但是蘇軾卻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另一件事情是,他的母親程氏讀《范滂傳》給他聽,說范滂是東漢一位很有正義感的官員,最后被殺頭了。蘇軾聽后非常欽慕,說要“奮厲有當(dāng)世志”,也想做這樣的'人。
第二階段是從21歲到42歲。嘉祐二年,也就是公元1057年,父親帶著21歲的蘇軾進京應(yīng)試。這一年,是北宋文化史上有名的一年,當(dāng)時考中進士的除了蘇軾之外,還有曾鞏、程顥,他們都是后來的文學(xué)大家,主考官是歐陽修。
宋代的科舉考試分為常科和制科,打個不恰當(dāng)?shù)谋确剑?葡喈?dāng)于本科,制科相當(dāng)于研究生。蘇軾要先去禮部考省試,然后由皇帝出題,考殿試。蘇軾在嘉祐二年參加的省試中,主考官是歐陽修,結(jié)果考試揭曉,蘇軾是第二名。在其后的殿試中,蘇軾得了第六名,第一名是張衡,這個成績也算不錯。
嘉祐二年考完之后,蘇軾的母親去世,他回去守喪。到了嘉祐六年,他又考制科,這次成績考得很好,入三等。在蘇軾之前,宋代入三等的只有一個人。就這樣,他省試第二名,殿試第六名,這次制科入三等,因此名動京師。
他先在今天的陜西任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之后在京城做官,然后又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知州、湖州知州。大家都覺得他年紀(jì)輕輕就做了地方長官,官運亨通。然而,蘇軾一帆風(fēng)順的仕途到了湖州知州就結(jié)束了。
描寫蘇東坡的詩句有哪些?
1、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 ·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晴天,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xiàn),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zhì)和迷人神韻。
2、題西林壁
宋 · 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側(cè)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空饑褲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3、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曉景二首
宋 ·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文: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jīng)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斗簡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游到江河里來了。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 · 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譯文:
烏云上涌,就如墨汁潑下,卻又在天邊露出一段山巒,肢友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飛濺入船。忽然間狂風(fēng)卷地而來,吹散了滿天的烏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鏡,明媚溫柔。
5、贈劉景文 / 冬景
宋 ·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譯文:
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黃桔綠的時節(jié)啊。
關(guān)于寫蘇東坡的詩句
1.關(guān)于描寫 蘇軾的詩句
蘇子瞻哀辭
張舜民
石與人俱貶,人亡石尚存。
卻憐堅重質(zhì),不減浪花痕。
滿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
公兮不歸北,萬里一招魂。
蘇軾的《江城子 密州出獵》其實就是蘇軾描寫自己的。
還有廖行之的《青玉案》 、張舜民的《蘇子瞻哀辭》這些吧。
廖行之 青玉案
片帆穩(wěn)送扁舟去。又還踏、江湖路。回首京城舊游處。斷魂南浦,滿懷裝恨,別后憑誰訴。
長歌擊劍論心素。有志功名未卜好鬧應(yīng)暮。自誦百僚端復(fù)許。歸來猶記,東坡詩語,但草凌云賦。
張舜民 蘇子瞻哀辭
石與人俱貶,人亡石尚存。
卻憐堅重質(zhì),不減浪花痕。
滿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
公兮不歸北,萬里一招魂。
2.有關(guān)寫蘇東坡的詩詞
黃庭堅:
人謂東坡作此文,因難以見巧,故極工。余則以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筆皆超逸絕塵耳。
《跋東坡lt;醉翁操gt;》
晁無咎:
蘇東坡詞,人謂多不諧音律。然居士詞橫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縛不住者。
徐度:
(柳永)詞雖極工致,然多雜以鄙語,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歐、蘇諸公繼出,文格一變,至為歌詞,體制高雅。
《卻掃篇》
陸游:
世言東坡不能歌,故所作東府詞多不協(xié)。晁以道謂:紹圣初,與東坡別于汴上,東坡酒酣,自歌《古陽關(guān)》。則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耳。
《老學(xué)庵筆記》
陳洵:
東坡獨崇氣格,箴規(guī)柳、秦,詞體之尊,自東坡始。
《海綃說詞》
王國維:
以宋詞比唐詩,則東坡似太白,歐、秦似摩詰,耆卿似樂天,方回、叔原則大歷十子之流。
《清真先生遺事·尚論三》
朱依真:
天風(fēng)海雨駭心神,白石清空謁后塵。
誰見東坡真面目,紛紛耳食說蘇辛。
蔡嵩云:
東坡詞,胸有萬卷,筆無點塵。其闊大處,不在能作豪放語,而在其襟懷有涵蓋一切氣象。若徒襲其外貌,何異東施效顰。東坡小令,清麗紆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設(shè)非胸襟高曠,焉能有此吐屬。
3.蘇東坡詩詞全集
蘇東坡(蘇軾)詩詞:
1、《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代: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譯文: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淘盡了那些千古風(fēng)流的人物。千古英雄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是,三國周瑜破曹軍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聳云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萬堆白雪。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xiàn)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dāng)年的周瑜春風(fēng)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fā)豪氣滿懷。手搖羽扇頭戴綸巾,從容瀟灑地在說笑閑談之間,八十萬曹軍如灰飛煙滅一樣。我今日神游當(dāng)年的戰(zhàn)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fā)。型罩人生猶如一場夢,舉起酒杯奠祭這萬古的明月。
2、《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晴天,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xiàn),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zhì)和迷人神韻。
3、《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宋代: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譯文:山腳下剛生長出來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鳥的叫聲從松林中傳出。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門前的溪水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4、《定風(fēng)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代: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襪饑,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譯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仆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么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一身蓑衣任憑風(fēng)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春風(fēng)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了笑臉。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fēng)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風(fēng)雨還是放晴。
5、《蝶戀花·春景》
宋代: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譯文:春天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上已經(jīng)長出了青澀的果實。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不要擔(dān)心,到處都可見茂盛的芳草。
圍墻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蕩秋千,墻外的行人都可聽見。少女發(fā)出動聽的笑聲,慢慢地,圍墻里邊的笑聲就聽不見了,仿佛多情的自己被無情的少女所傷害。
4.關(guān)于蘇軾的詩詞
詩中月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盧綸:《塞下曲》)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10.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詠月名句積累:1、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2、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三國魏?曹植《怨歌行》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應(yīng)令》4、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6、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7、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8、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9、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10、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后見寄》11、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唐?李白《關(guān)山月》12、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唐?李白《子夜吳歌四首》13、月色醉遠客,山花開欲燃 唐?李白《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贈》14、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唐?李白《憶山東二首》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唐?李白《把酒問月》16、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 唐?李白《把酒問月》17、斫(zhuó)卻月中桂,清光應(yīng)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18、江月去人只數(shù)尺,風(fēng)燈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19、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 唐?岑參《敷水歌送竇漸入京》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蘆風(fēng)似勝竹風(fēng)幽。
唐 賈至 《別裴九弟》21.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22.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唐 白居易 《琵琶行》2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唐 白居易 《春題湖上》24. 萬影皆因月,千生各為秋。
唐 劉方平 《秋夜泛舟》2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唐 劉方平 《月夜》26.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唐 韓愈 《山石》27.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鐮。 唐 韓愈 《晚寄張十八助教周郎博士》28.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唐 徐凝 《憶揚州》29.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fēng)。 宋 晏殊 《寓意》30. 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
宋 張先 《菩薩蠻》31. 云破月來花弄影 宋 張先 《天仙子?送春》32. 明月凈松林,千峰同一色。 宋 歐陽修 《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33.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
宋 蘇軾 《西江月》34.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宋 蘇軾 《前赤壁賦》35.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宋 蘇軾 《中秋月》36.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 宋 辛棄疾 《西江月》37. 明月有情還約我,夜來相見杏花梢。
清 袁枚 《春日雜詩》38. 一夜夢游千里月,五更霜落萬家鐘。 清 濮淙 《聞梁蘧玉已寓京口》。
5.形容蘇軾的詩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十年生死兩茫茫。 ——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蘇軾《題西林壁》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 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 蘇軾《定風(fēng)波·三月七日》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 蘇軾《和董傳留別》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 蘇軾《定風(fēng)波·三月七日》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蘇軾《定風(fēng)波·三月七日》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6.蘇軾的詩句
望湖樓醉書
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注釋]
1.望湖樓:在杭州西湖邊。
2.翻墨:像墨汁一樣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蓋,掩蓋。
3.跳珠:形容雨點像珍珠一樣在船中跳動。
4.卷地風(fēng):風(fēng)從地面卷起。
[詩句的意思]
1) 天空中的烏云,想潑翻了的黑墨水一樣地散開來,還沒有把整座山遮住。
2) 白色的大雨點像珠子一樣,胡亂地往船上直濺直跳。
3) 忽然刮來一陣大風(fēng),把滿天烏云吹的無影無蹤。
4) 望湖樓下的水顏色和藍天顏色一樣。
[解說]
這首詩描寫了夏日西湖上一場來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寫黑云翻滾,第二句寫大雨傾盆,后兩句寫雨過天晴。大自然變化多么迅速,詩人用筆又多么神奇。
7.有關(guān)蘇軾寫的詩句
蘇軾的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亭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fēng)吹下御爐香。
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云捧玉皇。
花影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中秋月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水調(diào)頭歌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fēng)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yīng)有恨,
何事長相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時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注明:還有N多蘇軾的詩,不一一詳細打了。
8.贊美蘇軾的詩句有哪些
沒有贊美蘇軾的詩句,蘇軾寫的詩句有:
1.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宋代:蘇軾
2.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宋代:蘇軾
3.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宋代:蘇軾
4.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宋代:蘇軾
5.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獵》宋代:蘇軾
6.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蝶戀花·春景》宋代:蘇軾
7. 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代:蘇軾
8.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蘇軾
9.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贈劉景文》宋代:蘇軾
10.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陽關(guān)曲·中秋月》宋代:蘇軾
譯文:
1. 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zhuǎn)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2. 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
3. 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相互思念卻很茫然,無法相見。不想讓自己去思念,自己卻難以忘懷。
4. 游玩蘄水的清泉寺,寺廟在蘭溪的旁邊,溪水向西流淌。山腳下剛生長出來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鳥的叫聲從松林中傳出。
5. 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一樣,朝著西北瞄望,射向西夏軍隊。
6. 春天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上已經(jīng)長出了青澀的果實。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不要擔(dān)心,到處都可見茂盛的芳草。
7. 忽然間狂風(fēng)卷地而來,吹散了滿天的烏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鏡,明媚溫柔。
8.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9.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jié)啊。
10. 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fēng)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
9.蘇軾的詩詞大全
七絕·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亭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詞·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
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262373238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七絕·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fēng)吹下御爐香。 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云捧玉皇。
七絕·花影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五絕·守歲詩 兒童強不食,相守應(yīng)歡嘩。晨雞旦勿鳴,更鼓畏添過。
七律·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七律·儋耳 霹靂收威暮雨開,獨憑欄檻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風(fēng)海上來。
野老已歌豐歲語,除書欲放逐臣回。 殘年飽飯東坡老,一壑能專萬事灰。
七律·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參橫斗轉(zhuǎn)欲三更,苦雨終風(fēng)也解晴。 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七絕·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七絕·中秋月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七絕·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七絕·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詞·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 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 寂寞沙洲冷。
詞·采桑子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樓中,尊酒相逢, 樂事回頭一笑空。
停杯且聽琵琶語。 細捻輕擾,醉臉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紅。
澄邁驛通潮閣二首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陽召我魂[1]。 杳杳天低鵲沒處,青山一發(fā)是中原。
詞·定風(fēng)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
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詞·定風(fēng)波 常羨人間琢玉郎, 天應(yīng)乞與點酥娘。
自作清歌傳皓齒, 風(fēng)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年愈少, 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yīng)不好?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詞·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短松岡。 詞·江城子 天涯流落思無窮。
既相逢,卻匆匆。 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
為問東風(fēng)余如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歸鴻,去吳中。
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 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詞·江城子之三 鳳凰山下雨出晴。 水風(fēng)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鷺? 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 苦含情,遣誰聽? 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
欲待曲終尋問取, 人不見,數(shù)峰青。 詞·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fù)醉, 歸來仿佛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yīng), 倚帳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 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fēng)靜彀紋平, 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余生。 詞·滿江紅 清潁東流,愁目斷、孤帆明滅。
宦游處、青山白浪,萬重千疊。 孤負當(dāng)年林下意,對床夜雨聽蕭瑟。
恨此生、長向別離中,添華發(fā)。 一尊酒,黃河側(cè)。
無限事,從頭說。 相看恍如昨,許多年月。
衣上舊痕馀苦淚,眉間喜氣添黃色。 便與君、池上覓殘春,花如雪。
詞·念奴嬌 憑高眺遠,見長空, 萬里云無留跡。 桂魄飛來,光射處, 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瓊樓,乘鸞來去, 人在清涼國。 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 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風(fēng)露下, 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風(fēng),翻然歸去, 何用騎鵬翼。 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
詞·青玉案 三年枕上吳中路, 譴黃犬,隨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驚鴛鷺,四橋盡是, 老子經(jīng)行處。
輞川圖上看春暮, 常記高人右丞句。 作個歸期天已許。
春衫猶是小蠻針線, 會濕西湖雨。 詞·哨遍 為米折腰, 因酒棄家, 口體交相累。
歸去來, 誰不遣君歸? 覺從前皆非今是。 露未晞, 征夫指予歸路, 門前笑語喧童稚。
嗟舊菊都荒, 新松暗老, 吾年今已如此! 但小窗容膝閉柴扉, 策杖看孤云暮鴻飛, 云出無心, 鳥倦知返, 本非有意。 噫! 歸去來兮, 我今忘我兼忘世。
親戚無浪語, 琴書中有真味。 步翠麓崎嶇, 泛溪窈窕, 涓涓暗谷流春水。
觀草木欣榮, 幽人自感, 吾生行且休矣! 念寓形宇內(nèi)復(fù)幾時? 不自覺皇皇欲何之? 委吾心、去留誰計? 神仙知在何處? 富貴非吾志。 但知臨水登山嘯詠, 自引壺觴自醉。
此生天命更何疑? 且乘流、遇坎還。
好了,文章到此結(jié)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