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的陰山在哪里 陰山古詩十首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詩詞中的陰山在哪里,以及陰山古詩十首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敕勒川,陰山下”中的“陰山”是什么意思?
“敕勒川,陰山下”中的“陰山”是渣姿雀指陰山山脈。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北部。
陰山山脈,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山脈,東西走向,包括狼山、烏拉山、色爾騰山、大青山等。山頂海拔2000米—400米。集寧以東到沽源、張家口一帶山勢降低到海拔1000米—500米。山地南北兩坡不對稱,北坡和緩傾向內蒙古高原,屬內陸水系。南坡以1000多米的落差直降到黃河河套平原。山地大部由古老變質巖組成,在斷陷盆地中有沉積巖分布。
陰山山脈是中國北部東西向山脈和重要地理分界線。橫亙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及河北省最北部。介于東經106°~116°。西端以低山沒入阿拉善高原;東端止于多倫以西的灤河上游谷地,長約1000公里;南界在河套平原北側的大斷層崖和大同、陽高、張家口一帶盆地,谷地北側的壩緣山地;北界大致在北緯42°,與內蒙古高原相連,南北寬50~100公里。
陰山山脈是東西走向。屬古老斷塊山。西起狼山、烏拉山,中為大青山、灰騰梁山,南為涼城山、樺山,東為大馬群山。長約1200千米,平均海拔1500~2000米,山頂海拔2000~2400米。集寧以東到沽源、張家口一帶山勢降低到海拔1000~1500米。主峰呼和巴什格,海拔2364米。
原詩:
《敕勒歌》南北朝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釋義:
陰山腳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擴展資料:
陰山地區人類活動的歷史非常悠久,是內地漢族與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重要場所。山脈間寬谷多為南北交往的通途。例如位于呼和浩特西北的古途白道,古人以其路口千余米土色灰白,故名。北魏時曾在南端設立白道城。
陰山山區現存名勝有昭君墓(青冢)、戰國趙長城、高闕雞鹿塞、武當召(漢名廣覺寺)、美岱召、百靈廟如早等。古今有許多著名詩句描寫此山。
如北朝最具代表性的著名民歌之一“敕勒川,陰山下,天似蒼穹,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又如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等名句,都如實地描寫了歷史時期陰山的風光和人類活動。
早在公元5世紀時,境內的陰山巖畫就被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發現。他在著名的《水經注》中作了詳細的記述。這些記載是世界上對陰山巖畫最早的記錄。然而在其后的若干世紀里,再沒有人去問津。
直到上世紀30年代未,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才發現了幾幅巖畫。對巖畫的全面考察是從1976年開始的。此后,每年都有許多專家、學者和游人來考察和參觀,先后共發現巖畫一萬多幅,其中做過拍照和臨摹的巖畫有近千幅。
陰山巖畫是中國已發現的巖畫中分布最為廣泛,內容最為多樣,藝術最為精湛的巖畫,不僅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的巖畫,也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巖畫之一,是中國最大的巖畫寶庫。現存陰山巖畫的絕大部分分布在巴市地區,最大的面積達400平方米,真實地記錄了在此生活的古代北方匈奴、敕勒、柔然、鮮卑、蒙古等游牧民族的生產、生活歷史。五虎圖是陰山巖畫的代表作。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冊轎敕勒川 (民歌)
百度百科——陰山山脈
不教胡馬度陰山中陰山指的是哪里
不教胡馬度陰山中陰山指的是陰山山脈,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
陰山山脈呈東西走向,包括狼山、烏拉山、色舉緩哪爾騰山、大青山等。山頂海拔2000-2400米。集寧以東到沽源、張家口一帶山勢降低到海拔1000-1500米。山地南北兩坡不對稱,北坡和緩傾向內蒙古高原,屬內陸水系。
陰山山脈是古老的斷塊山,是農牧交錯地帶。陰山的最大特點便是南北不對稱,南坡山勢陡峭,北坡則較正碼為平緩。山脈的平均海拔高度在1500至2300米之間。仿佛一座巨大的天然屏障,哪凳同時阻擋了南下的寒流與北上的濕氣,因此,陰山南北氣候差異顯著,是草原與荒漠草原的分界線。南麓的雨水較為充沛,適宜發展農業。
山塞古詩中陰山位于什么?
山塞古詩中陰山:古代的陰山在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中部。
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核裂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
唐代王昌齡的《出塞二首·其一》搭遲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知氏李山。
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陰山是指哪里
陰山,確切地說應該叫陰山山脈,橫亙于內蒙古中部,擾滑轎從地圖上看恰好位于黃河大“幾”字上方,是由一系列東西走向的山峰組成,西起阿拉善高原,東至多倫以西的灤河上游谷地,從西向東包括狼山、烏拉山、色爾緩肆騰山、大青山、大馬群山等,東西綿延1200多公里。
陰山山脈平均海拔在1400米到2300多米之間,主峰為狼山西部海拔2364米的呼和巴什格。陰山山脈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征,南北坡度非常不對稱,北坡緩緩滑向內蒙古高原,南坡卻陡降至河套平讓鋒原,落差約千米。著名的稀土礦-白云鄂博礦區就位于陰山以北。
古代所說"陰山"是在哪里???
古代所說"陰山"橫亙于內蒙古自治區的中部,東西綿延一千多公里,由斷續相連的大青山、烏拉山、色爾騰山、狼山所組成。
狼山在陰山的西部,它像一座屏障似的圍拱在河套平原的北部。雖然,現在這里很多地方已變成沙漠或半沙漠的山地,但在古代,它卻是水草豐茂、樹木蔥蘢、百獸賴以以繁衍的地方笑饑弊。碰族
山中嶺高谷深,奇峰林立,崗巒層疊,怪石遍地,懸崖的立壁和溝邊的巨石,往往是磨刻巖畫的理想的園地。這里歷代各游牧民族鑿磨了許多極其生動的巖刻。
擴展資料:
陰山蒙古語名為“達蘭喀喇”,意思為“70個黑山頭”。陰山山脈是古老的斷塊山,是農牧交錯地帶。陰山的最大特點便是南北不對稱,南坡山勢陡峭,北坡則較為平緩。山脈的平均海拔高度在1500至2300米之間。
仿佛一座巨大的天然屏障,同時阻擋了南下的寒流與北上的濕氣,因此,陰山南北氣候差異顯著,是草原與荒漠草原的分界線。南麓的雨水較為充肢正沛,適宜發展農業。
山區植被稀疏,僅在東段的陰坡有小片森林,有白樺、山楊、杜松、側柏、油松、山柳等樹種。中段和西段山地散布有大小不等的山地草場。
陰山指的是現在的什么地方
陰山山脈,叢碧蒙古語名即“達蘭喀喇”,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北部,東起河北省西北部的樺山,西止于內蒙古巴彥淖爾盟中部的狼山,東西長1200多公里,南北寬50至100公里。
橫亙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是黃河流域陸埋的北部天然界線,亦是河套地區的北部屏障,是古代漢族地區的北緣。山脈的平均海拔高度在1500至2300米,呼和浩特以西相對高差較大,地勢高峻,脈絡分明。南坡山勢陡峭,北坡較為平緩。
擴展資料:
陰山山脈西段與阿拉善高原相接,從杭錦后旗的狼山開始,主峰是西端的呼和巴什格山,海拔2364米,位于狼山西部,亦是整個陰山山脈的最高山峰。中段有色爾騰山、烏拉山、大青山、灰騰梁山,以位于土默特右旗東北的大青山最高,海拔有2338米。
東段有壩上高原的大馬群山、蘇木山、到河北的樺山為止,平均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水流在山脈之間沖擊,形成峽谷。山脈內部有盆地,盆地中心與山前地帶早鄭螞有數個積水形成的湖泊。
陰山山脈間的河流,在注入這些湖泊之后,再匯聚流入黃河。這些湖泊中,比較著名的計有:烏梁素海、岱海、黃旗海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陰山山脈
關于詩詞中的陰山在哪里和陰山古詩十首詩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