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詩古詩有哪些 哲理詩詞大全100首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哲理詩古詩有哪些,以及哲理詩詞大全100首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哲理類的古詩都有什么?
哲理類的古詩都有:
1.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____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____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____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4.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____歐陽銀腔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5.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____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6.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____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 陪侍御叔華登樓歌》
7.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____惠能《菩提偈》
8.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____蘇麟《斷句》
9.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____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10.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11.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____羅隱《蜂》
1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____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13.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____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
14.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____張鳴善《普天樂·詠世》
15.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____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16.萬事到頭都是盯仿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____蘇軾《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凱搏纖君猷》
寫兩句含有哲理的詩句
1. 關于寫哲理的詩句
2. 仿寫關于哲理的詩句
關于寫哲理的詩句 1. 關于寫哲理的詩句
(一)哲理詩句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改檔熹《觀書有感》)
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2. 蘊含哲理 古詩詞
事理哲理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漢樂府民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漢樂府民歌 4.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晉.劉琨 5.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煥 6.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 7.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唐.孟浩然 8.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唐.李紳 9.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 10.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唐.杜甫 11.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唐.杜甫 12.春花無數,畢竟何如秋實------宋.陳亮 13.功高成怨府,權盛是危機------宋.王邁 14.萬物興歇皆自然------唐.李白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賀 16.一寸光陰一寸金------唐.王貞白 17.人生七十古來稀------唐.杜甫 18.山外青山樓外樓------宋.林升 19.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唐.岑參 20.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劉希夷 21.寅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少年------唐.李白 22.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唐.李紳 2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 24.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唐.劉禹錫 25.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唐.劉禹錫 26.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 27.爾曹身為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唐.杜甫 28.只看后浪催前浪,當悟新人勝舊人------宋.釋文向 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宋.王安石 3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 31.不是一番梅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元.高明 3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游 33.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宋.蘇麟 34.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宋悄早.蘇軾 35.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宋.蘇核運亂軾 36.一灣死水全無浪,也有春風擺動時------元.戴善夫 37.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后甜------元.白樸 38.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明.顧炎武 3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清.趙翼參考資料:。
3. 表示哲理古詩詞
古代哲理詩:
人生哲理詩句
1.(陸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煥《登鸛雀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 蘇軾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4.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5.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6. 杜甫《望岳》: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7.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8. 王安石《登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9. 朱熹《春日》: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0.劉禹錫《烏衣巷》: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11. 王灣《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2.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13. 蘇軾 《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 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 一山放過一山攔.
【哲理】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將文體定位——哲理詩,然后就能較快地知道,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不斷進取.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末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哲理】這的確是一首絕妙的哲理詩,無論在理致與筆趣上,都超過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詩,它既有宋詩工巧細密之所長,又兼得唐人詩虛處著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評價梅雪,恰如其分.此詩好就好在:它能寫出別人詩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寫出他人筆下所無(梅雪爭春,各具特長).這首詠物詩,沒有寫景,沒有抒情,純屬議論,卻寫得如此生動,另具一格.
《雪梅》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詩深得梅與雪的天然風韻,且在吟詠之間,寄托了微妙的哲思與理趣.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4. 關于哲理的詩句
古代哲理詩: 人生哲理詩句 1.(陸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煥《登鸛雀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 蘇軾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4.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5.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6. 杜甫《望岳》: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7.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8. 王安石《登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9. 朱熹《春日》: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0.劉禹錫《烏衣巷》: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11. 王灣《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2.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13. 蘇軾 《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 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 一山放過一山攔. 【哲理】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將文體定位——哲理詩,然后就能較快地知道,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不斷進取.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末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哲理】這的確是一首絕妙的哲理詩,無論在理致與筆趣上,都超過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詩,它既有宋詩工巧細密之所長,又兼得唐人詩虛處著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評價梅雪,恰如其分.此詩好就好在:它能寫出別人詩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寫出他人筆下所無(梅雪爭春,各具特長).這首詠物詩,沒有寫景,沒有抒情,純屬議論,卻寫得如此生動,另具一格. 《雪梅》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詩深得梅與雪的天然風韻,且在吟詠之間,寄托了微妙的哲思與理趣.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琴詩》 (宋 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于君指上聽? 【哲理】美妙的樂曲是一個有機整體,而整體都是由若干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部分、要素構成的.在樂曲、琴聲中指頭、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唯物辯證法認為,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就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雙方的聯系.因此,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頭和琴聲三者之間的矛盾關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內,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與琴、指之間的關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內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間的關系.前者是音樂產生的根據,后者則是音樂產生的條件,兩者缺一不可. 《觀書有感 》 (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5. 急求幾首哲理詩(有要求)
宋代的朱熹的《觀書有感》
半畝萬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此詩的突出特點是:全詩用形象思維和比興手法,寫讀書的樂趣和重要。讀書本是很理性的事,在這里卻形如美景,情趣盎然。首句把"半畝方塘"比作一本書,因書為長方形,故有"半畝"之說。把書打開,就好像打開一面鏡子,既雅趣又新穎。二句借用"天光"、"云影"這些為人們所喜愛、欣賞的自然美景,喻寫書中豐富的內容,情趣更濃。三句一個"問"字,引出方塘之水哪能澄清,四句道出緣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個"活水"比喻得奇妙:知識來源于實踐,來源于生活。
北宋 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種詩,既是說理,又很有詩味,它以理語入詩,即用詩來說理,在描寫景物中說明一個道理。這就是理趣詩。《題西林壁》用形象的語言來表達哲理,逸趣橫生,精警簡括。前兩句從廬山移步換形,寫出廬山變化多端、令人目迷神奪,種種姿態,不可辨認。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人在觀望中受到啟發,巧妙地說明"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成為啟迪后人的哲理名句。
6. 表達哲理詩句
世界豐富多彩,哲理詩自然也就多種多樣,諸如自然、社會、人生、理想、愛情、藝術等方面,都有許多優秀的哲理詩,值得我們欣賞和研究。
描寫自然景物的哲理詩最多,也最為人們所熟悉。
諸如王籍的“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虞世南的“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劉禹錫的“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許渾的“夕云乍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王安石的“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葉紹翁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等。
描寫社會政治的哲理詩,最能表現作者的思想觀點,啟迪深思。
諸如左思的“世胄攝高位,英俊沉下僚,地位使之然,由來非一朝”(《詠史》);
白居易的“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放言》);
曹松的“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己亥歲》)等。
描寫人生理想的哲理詩,往往都是詩人的感情宣泄,真切自然,讀了催人奮起。
諸如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
鄭思肖的“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畫菊》);
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已亥雜詩》)等。
描寫文藝創作的哲理詩,也同樣是異彩紛呈,對人們的寫作很有借鑒意義。
諸如王安石的“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題張司業詩》);
陸游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示子聿》);
鄭板橋的“沉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題畫竹》);
張問陶的“敢為常語談何易,百煉工純始自然”(《論詩絕句》)等。
描寫愛情的哲理詩,也不乏名篇,不過這類作品,大都是借助比喻或象征來表現感情的。諸如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離思》);
劉禹錫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竹枝詞》);
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等。
其實,哲理詩之所以流傳千古,久唱不衰,就在于后人在吟唱引用中賦予了更多更深的意蘊。
下面僅舉幾例,談談與我們學習相關的詩句,以期共同受益。
陶淵明有首《雜詩》:“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等人。”向人們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時不我待,要惜時勤讀。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后兩句哲理明顯:只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還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親身實踐。
宋代哲學家朱熹,寫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觀書有感》詩:“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詩把讀書和人的知識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動。
7. 描寫人生哲理的古詩句
哲理詩句欣賞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仿寫關于哲理的詩句 1. 關于寫哲理的詩句
(一)哲理詩句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2. 仿寫哲理性的句子:
.一、勤勞
勤勞就是事業成功的巨大基石,勤勞就是哺育大地的那束陽光,勤勞就是花叢中采蜜的小蜜蜂,勤勞就是母親那雙長滿老繭的手 ,勤勞就是培育智慧之花的沃土
二、自由
自由就是萬里晴空翱翔的海鷗 ,自由就是藍天飄動的朵朵白云,自由就是約束人們的一個圓圈,自由就是無憂無慮的小鳥,自由就是奴隸一生渴求的
三、幸福
幸福就是一杯多次醞釀的美酒 ,幸福就是那芬芳可口的荔枝蜜,幸福就是爸爸雨中送來的雨傘 ,幸福就是十億人民臉上的笑容 ,幸福就是一杯太易喝干的美酒 ,
四、挫折
挫折就是理想大道上的幾個小坎
挫折就是幼兒學步的一次跌倒
挫折就是通向勝利之門的風浪
挫折就是阻擋弄潮兒前行的礁石
挫折就是懦弱者生命中的休止符
五、生活
生活就是一塊五彩斑斕的調色板
生活就是一瓶五味俱全的調味品
生活就是一支高低起伏的樂曲
生活就是一臺酸甜苦辣的舞劇
生活就是一片貌似平靜的海洋
六、生命
生命就是自然給人的短途車票
生命就是一支熊熊燃燒的火炬
生命就是新生兒的啼哭聲
生命就是歷史長河中的幾朵浪花
生命就是紅與黑交織的戰旗
七、天才
天才就是裝作平凡水的精美杯子
天才就是智慧與勤奮的混血兒
天才就是敢破成規的開拓者
天才就是上帝的寵兒
天才就是勞動的汗水
八、價值
價值就是衡量人生意義的標尺
價值就是記載生活的一本史書
價值就是對人類奉獻的蜜果
價值就是一塊無私奉獻的墓碑
價值就是創造天平上的砝碼
九、追求
追求就是賽跑者勇往直前的腳步
追求就是小船航行的發動機
追求就是一支飛向靶心的箭
追求就是事業成功的橋梁
追求就是穿越沙漠的駱駝眼中的綠洲
3. 含有哲理的詩句要寫哲理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道理:告訴我們面對困難不要懼怕,而應該勇往直前!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
道理: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問渠那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
道理:以池塘為喻,說明了為學之道,必須不斷積累,不斷地吸收新的營養。
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道理:無論碰到什么樣的困難或挫折,永遠保持一顆生機勃勃的樂觀向上的心態是最重要的。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道理:只要人們正視現實,面對重重艱難險阻,不退縮,不畏懼,勇于開拓,發奮前進,那么,前方將是一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嶄新境界。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
道理:要積極參加實踐活動,不斷積累文化知識。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道理:要珍惜時間,莫虛度光陰。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道理:想使人的層次高,就要努力,把自己的思維能力,生活能力更上一層樓。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
道理:告訴我們學習小草堅持不懈的努力和頑強的生命力,從哪里摔倒就從哪里站起來
哲理的古詩詞
《飲酒·其五》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哲理】此詩道出了美妙的體驗,“只能意會,難以言傳”的道理。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哲理】想要看得更遠,就要登得更高。
《放言五首》
唐·白居易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哲理】要知道事物的真偽優劣只有讓時間去考驗。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比較,事物的本來面目終會呈現出來的。
《蟻》
唐·元稹
時術功雖細,年深禍亦成。
功穿漏江海,蠶食困蛟鯨。
敢憚榱梁蠹,深藏柱石傾。
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輕。
【哲理】小小的螞蟻也會造成巨大的傷害。量的積累可以引起質的餓變化,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的道理,這告誡人們切莫輕視小的變化,以至釀成大禍。
《樂游原》
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哲理】夕陽是多么的好,然而這一切美景將轉瞬即逝,不久會被那夜幕所籠罩。美好的事物,總是很短暫的。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哲理】不要為一時的困難險阻和挫折所嚇倒,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勝利總是會和勇敢者在一起。
《賜蕭瑀》
唐·李世民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哲理】只有經過尖銳復雜斗爭的考驗,才能考查出一個人的真正品質和節操,才能顯示出誰是忠貞的旅磨者強者。
《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哲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揚。
《涇溪》
唐·杜荀鶴
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
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
【哲理】愈是危險的地方,人們就會愈加小心,也就較少發生事故;相反,平坦安穩的地方,人們往往粗心大意,反而容易出問題。
《答章孝標》
唐·李紳
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
十載長安得一第,何須空腹用高心。
【哲理】只有虛假的,不好的東西才需要一個好的包裝。如果是真實的,好的東西就不需要華麗的包裝來掩飾了。
《城東早春》
唐·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哲理】求賢助國、選拔人才,應在他們地位卑微、功績未顯之際,猶如嫩柳初黃、色彩未濃之時。這時若能善于識別、大膽扶持,他們就會迅速成材,擔當大用;如果等到他們功成志得、譽滿名高,猶如花開錦繡、紅映枝頭,人們爭趨共仰,就不用人去發現和幫助了。
《上堂開示頌》
唐·黃櫱禪師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哲理】不經過一番痛苦的奮斗,就無法取得巨大的成功。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哲理】沒有人賞識你,只有當你真正出類拔萃的時候,人們才會投來贊揚的目光。
《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唐·劉禹錫
吟君嘆逝雙絕句,使我傷懷奏短歌。
世上空驚故人少,集中惟覺祭文多。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萬古到今同此恨,聞琴淚盡欲如何。
【哲理】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消亡有它的客觀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哲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二》
宋代: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哲理】往日舟大水淺,眾人使勁推船,也是白費力氣,而此時春水猛漲,巨艦卻自由自在地飄行在水流中。借游埋助客觀的事物之后,以往很難的事情也會變得簡單。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末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哲理】梅花沒有雪花白,雪花沒有梅花香。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有長處必然也有短處。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拆薯。
【哲理】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哲理】“方塘”由于有“源頭活水”的不斷輸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陳腐,永不污濁,永遠“深”而且“清”。人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吸收新的知識,才能保持不斷的進步。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諦,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實踐,方能學有所成。
《琴詩》
宋·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哲理】想要彈奏一首曲子,人和琴缺一不可。任何事業的成功,都是客觀條件和主觀能動性結合的結果。
《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哲理】人們在探討學問、研究問題時,往往會像迷路一般,出路難尋。如果鍥而不舍,繼續前行,便又會豁然開朗,發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新天地。世間事物就是此消彼長。此詩道出了“希望在絕望中孕育”這一道理。
《游園不值》
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哲理】新生事物一定會沖破重重困難,脫穎而出,蓬勃地發展起來。
《寄興》
宋·戴復古
長愿人人意,一生無別離。
妾當年少日,花似半開時。
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
求人不求備,妾愿老君家。
【哲理】世間沒有純而又純的黃金,即使是白色的璧玉也會有瑕疵。引申為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的事物,人都有優點和缺點。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哲理】掌握了正確的觀點的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城南》
宋·曾鞏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哲理】桃花、李花雖然美麗,生命力卻弱小;青草雖然樸素無華,生命力卻很強大。
《觀錢塘江潮》
今·余亞飛
錢塘一望浪波連,頃刻狂瀾橫眼前;
看似平常江水里,蘊藏能量可驚天。
【哲理】這是一首現代哲理詩,以錢塘江潮為意象,表現了看似平常的錢塘江浪波下,蘊藏著驚天的能量,頃刻間涌起排山倒海的浪濤。意喻看似平常的人會蘊藏巨大的潛力;看似平常的現象后面會蘊藏巨大的力量。
哲理詩有哪些古詩
1. 有關于富含哲理的古詩句
有關于富含哲理的古詩句 1.含有深刻人生哲理的詩句有哪些
1、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____元稹《離思五首·其四》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3396364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____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____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4、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____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5、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____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6、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____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 陪侍御叔華登樓歌》7、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____惠能《菩提偈》8、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____蘇麟《斷句》9、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州茄古人。
____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10、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____白居易《穗跡檔琵琶行 / 琵琶引》11、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____羅隱《蜂》1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____李商隱《無題·相見猜亂時難別亦難》13、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____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14、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
____張鳴善《普天樂·詠世》15、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____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16、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
明日黃花蝶也愁。____蘇軾《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17、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____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18、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____李商隱《樂游原 / 登樂游原》19、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
____張謂《題長安壁主人》2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____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曉景》2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____李白《行路難·其一》22、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____盧梅坡《雪梅·其一》2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____陸游《游山西村》24、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____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25、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____杜荀鶴《小松》26、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____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2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____杜甫《望岳》28、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29、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____朱熹《春日》30、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____鮑照《擬行路難·其四》31、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____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32、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____李白《上李邕》3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____李白《將進酒》34、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____王籍《入若耶溪》35、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____蘇軾《稼說送張琥》36、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____蘇軾《琴詩》37、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____蘇軾《題西林壁》38、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____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39、莫笑賤貧夸富貴,共成枯骨兩何如?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40、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____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 別東魯諸公》41、松樹千年終是朽,槿花一日自為榮。
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42、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43、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____李白《將進酒》44、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____張九齡《感遇十二首·其一》4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____趙翼《論詩五首·其二》46、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____虞世南《蟬》47、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____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4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____王安石《登飛來峰》49、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____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50、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____羅隱《西施》5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____佚名《長歌行》52、冰,水為之,而寒于水。____荀子《勸學》53、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關于哲理詩句大全
1. 關于哲理詩句
關于哲理詩句 1.有哲理的詩句
古代哲理詩: 人生哲理詩句 1.(陸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煥《登鸛雀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 蘇軾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4.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5.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判臘神見贈》: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6. 杜甫《望岳》: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7.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8. 王安局歷石《登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9. 朱熹《春日》: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0.劉禹錫《烏衣巷》: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11. 王灣《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2.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13. 蘇軾 《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 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 一山放過一山攔。
【哲理】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將文體定位——哲理詩,然后就能較快地知道,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不斷進取。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末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哲理】這的確是一首絕妙的哲理詩,無論在理致與筆趣上,都超過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詩,它既有宋詩工巧細密之所長,又兼得唐人詩虛處著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評價梅雪,恰如其分。
此詩好就好在:它能寫出別人詩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寫出他人筆下所無(梅雪爭春,各具特長)。這首詠物詩,沒有寫景,沒有抒情,純屬議論,卻寫得如此生動,另具一格。
《雪梅》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詩深得梅與雪的天然風韻,且在吟詠之間,寄托了微妙的哲思與理趣。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
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登飛來掘虧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琴詩》 (宋 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于君指上聽? 【哲理】美妙的樂曲是一個有機整體,而整體都是由若干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部分、要素構成的。在樂曲、琴聲中指頭、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存在著緊密的聯系。
唯物辯證法認為,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就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雙方的聯系。因此,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頭和琴聲三者之間的矛盾關系。
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內,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與琴、指之間的關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內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間的關系。前者是音樂產生的根據,后者則是音樂產生的條件,兩者缺一不可。
《觀書有感 》 (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哲理】以池塘為喻,說明了為學之道,必須不斷積累,不斷地吸收新的營養。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萬事萬物只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正是這種不間斷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斷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這種運動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如果沒有知識的不斷更新,不斷積累,一個人的學問也就回變成一潭死水,毫無生氣和進展了。治學之道如此,辦其他事情也是這樣。
現代哲理詩: 泥土(魯藜) 老是把自己當作珍珠 就時時有被埋沒的痛苦 把自己當作泥土吧 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道路 簡析這首著名的哲理詩,曾經被多少青年人背誦,抄錄在自己的案頭作為座右銘。可是,歷史往往會與一些人開不大不小的玩笑。
這樣一首曾經影響和激勵過整整一代人的詩篇,在今天也會被某些時髦的人物嘲笑,認為這是一種陳腐了的過時觀念。據說,只有肯定自己的個人價值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人生意義的人。
土(林希) 附著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間里 你是塵埃 [簡析]此詩與魯藜那首《泥土》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看出它受前者的啟迪和影響,但絕非重版,而是寫出了新意。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哲理,同一事物也可從不同角度發現其哲理蘊涵。林希筆下的泥土不僅注意到了它具有“土壤”價值的一面,而且還看到了當它“沉浮在空間里”時的輕浮的一面。
一。
2.關于哲理的詩
《將進酒·君不見》唐 · 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春日》宋 · 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題西林壁》宋 · 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登鸛雀樓》唐 · 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游園不值》宋 · 葉紹翁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望岳》唐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 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游山西村》宋 · 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觀書有感》南宋 · 朱熹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飲酒(其五)》魏晉 · 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離思五首·其四》唐 · 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 · 劉禹錫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冬夜讀書示子聿》宋 · 陸游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登飛來峰》宋 · 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3.有關哲理的詩句,多一點
說到哲理詩非《春江花月夜》莫屬“孤篇橫絕全唐”是難得一見,寄景、情、理合一的詩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雜詩(第八首一作白居易詩) 無名氏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雜詩(第八首一作白居易詩) 無名氏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出自《清詩紀事》掃葉錄(第21冊),第15106頁,最后一行。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增廣賢文》有很多有哲理的詩,你自己可以去看一看命運由天不由人,你我何必強掙扎。
《網絡》蒼天成我我不傲,蒼天滅我我不餒。《網絡》幾段唏噓幾世悲歡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回到起點》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增廣賢文》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增廣賢文》 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增廣賢文》 強中更有強中手,惡人須用惡人磨。 《增廣賢文》白云本是無心物,卻被清風引出來。
《增廣賢文》有錢能說話,無錢話不靈。《增廣賢文》 怪人不知理,知理不怪人。
《增廣賢文》未富先富終不富,未貧先貧終不貧。《增廣賢文》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增廣賢文》 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增廣賢文》年怕中秋月怕半,男兒立志在少年。
《增廣賢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增廣賢文》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復小人心。 《增廣賢文》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
《增廣賢文》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增廣賢文》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
羅隱的《自遣》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難來時各自飛。《網絡》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無求到處人情好,不飲任他酒價高。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談。
人生只會量人短,何不回頭把自量?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怕事忍事不生事自然無事;平心靜心不欺心何等放心!說長說短,寧說人長莫說短;施恩施怨,寧施人恩莫施怨。穩的不滾,滾的不穩。
4.有哲理的詩句有哪些
哲理詩句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煥《登鸛雀樓》)4、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觀書有感》)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等飛來峰》)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春日》)1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5.關于哲理的詩有什么詩
關于哲理的詩有:一、行路難·其一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釋義: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十千,玉盤里的菜肴珍貴值萬錢。心中郁悶,我放下杯筷不愿進餐;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風雪早已封山。像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又像伊尹做夢,乘船經過日邊。
人生道路多么艱難,多么艱難;歧路紛雜,如今又身在何處?相信乘風破浪的時機總會到來,到時定要揚起征帆,橫渡滄海!二、龜雖壽兩漢:曹操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釋義:神龜雖能長壽,但也有死亡的時候。騰蛇盡管能騰云乘霧飛行,但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壯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
人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決定。調養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壽延年。
啊,慶幸得很!就用詩歌來表達內心的志向吧!三、長歌行兩漢:佚名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釋義:園中的葵菜都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等待陽光照耀。春天給大地普施陽光雨露,萬物生機盎然欣欣向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老來悲傷也沒用了。
四、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代:劉禹錫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釋義:被貶謫到巴山楚水這些荒涼的地區,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懷念故去舊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過;枯萎樹木的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一懷美酒振奮精神。
五、雪梅·其一宋代:盧梅坡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釋義: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
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6.關于哲理的詩句
古代哲理詩: 人生哲理詩句 1.(陸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煥《登鸛雀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 蘇軾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4.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5.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6. 杜甫《望岳》: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7.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8. 王安石《登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9. 朱熹《春日》: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0.劉禹錫《烏衣巷》: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11. 王灣《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2.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13. 蘇軾 《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 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 一山放過一山攔. 【哲理】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將文體定位——哲理詩,然后就能較快地知道,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不斷進取.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末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哲理】這的確是一首絕妙的哲理詩,無論在理致與筆趣上,都超過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詩,它既有宋詩工巧細密之所長,又兼得唐人詩虛處著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評價梅雪,恰如其分.此詩好就好在:它能寫出別人詩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寫出他人筆下所無(梅雪爭春,各具特長).這首詠物詩,沒有寫景,沒有抒情,純屬議論,卻寫得如此生動,另具一格. 《雪梅》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詩深得梅與雪的天然風韻,且在吟詠之間,寄托了微妙的哲思與理趣.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琴詩》 (宋 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于君指上聽? 【哲理】美妙的樂曲是一個有機整體,而整體都是由若干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部分、要素構成的.在樂曲、琴聲中指頭、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唯物辯證法認為,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就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雙方的聯系.因此,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頭和琴聲三者之間的矛盾關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內,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與琴、指之間的關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內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間的關系.前者是音樂產生的根據,后者則是音樂產生的條件,兩者缺一不可. 《觀書有感 》 (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7.有關人生哲理的詩句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煥《登鸛雀樓》) 4、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觀書有感》) 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等飛來峰》) 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春日》) 1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1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15.王之煥《登鸛雀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6. 蘇軾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17.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18.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19. 杜甫《望岳》: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0.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21. 王安石《等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22. 朱熹《春日》: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3.劉禹錫《烏衣巷》: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24. 王灣《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25.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8.關于哲理的古詩大全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 陪侍御叔華登樓歌》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斷句》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惠能《菩提偈》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馬致遠《琵琶行 / 琵琶引》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蜂》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張鳴善《普天樂·詠世》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蘇軾《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張謂《題長安壁主人》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樂游原 / 登樂游原》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曉景》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其一》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鮑照《擬行路難·其四》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鶴《小松》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其一》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蘇軾《琴詩》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李白《上李邕》
莫笑賤貧夸富貴,共成枯骨兩何如?——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李白《將進酒》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 別東魯諸公》
9.關于人生哲理的古詩詞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煥《登鸛雀樓》)4、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觀書有感》)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等飛來峰》)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春日》)1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1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15.王之煥《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16.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17.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18.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19.杜甫《望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20.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21.王安石《等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22.朱熹《春日》: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23.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24.王灣《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25.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有哲理的詩句古詩詞小學
1. 關于哲理的詩句古詩詞
關于哲理的詩句古詩詞 1.蘊含深刻哲理的詩句
哲理詩句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2.蘊含哲理的古詩詞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迅拿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四、哲理詩句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畝頃搭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乎態朱熹《觀書有感》)
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3.急需十首有哲理的古詩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王安石《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朱熹《觀書有感》
半畝萬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盧梅坡《雪梅》
梅雪爭春末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楊萬里《過松塬晨炊漆公店》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
李商隱《登樂游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陶淵明《雜詩》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等人。
劉禹錫《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4.關于哲理的詩句
古代哲理詩:
人生哲理詩句
1.(陸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煥《登鸛雀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 蘇軾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4.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5.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6. 杜甫《望岳》: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7.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8. 王安石《登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9. 朱熹《春日》: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0.劉禹錫《烏衣巷》: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11. 王灣《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2.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13. 蘇軾 《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
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
一山放過一山攔.
【哲理】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將文體定位——哲理詩,然后就能較快地知道,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不斷進取.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末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哲理】這的確是一首絕妙的哲理詩,無論在理致與筆趣上,都超過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詩,它既有宋詩工巧細密之所長,又兼得唐人詩虛處著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評價梅雪,恰如其分.此詩好就好在:它能寫出別人詩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寫出他人筆下所無(梅雪爭春,各具特長).這首詠物詩,沒有寫景,沒有抒情,純屬議論,卻寫得如此生動,另具一格.
《雪梅》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詩深得梅與雪的天然風韻,且在吟詠之間,寄托了微妙的哲思與理趣.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琴詩》
(宋 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于君指上聽?
【哲理】美妙的樂曲是一個有機整體,而整體都是由若干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部分、要素構成的.在樂曲、琴聲中指頭、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唯物辯證法認為,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就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雙方的聯系.因此,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頭和琴聲三者之間的矛盾關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內,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與琴、指之間的關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內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間的關系.前者是音樂產生的根據,后者則是音樂產生的條件,兩者缺一不可.
《觀書有感 》
(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5.關于哲理類的詩句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還有: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有花勘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lt;樂游原gt;李商隱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lt;題西林壁gt;蘇軾,~~~~~~~~~~~~~
打得很累耶,就選我吧!(*^__^*) 嘻嘻……
6.關于哲理的詩句的詩
?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 屈原 (先秦) - 《卜居》 ?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 佚名 - 《警世賢文·勤奮篇》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 王安石 (宋) - 《登飛來峰》 ?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 蘇軾 (宋) - 《題西林壁》 ?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 羅隱 (唐) - 《蜂》 ?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 蘇軾 (宋) - 《水調歌頭》 ?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 蘇軾 (宋) - 《雜說送張琥》 ?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朱熹 (宋) - 《春日》 ?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白居易 (唐) - 《賦得古原草送別》 ?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朱熹 (宋) - 《觀書有感二首》。
7.蘊含哲理的古詩(整首)
觀書有感-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登飛來峰-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8.關于哲理的詩句大全
1、《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3、《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