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送別詩有哪些 王勃送別詩千古名句
大家好,關于王勃的送別詩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王勃送別詩千古名句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王勃關于離別的詩句
1.關于王勃的送別詩句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寂寂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 王勃《蜀中九日 》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 —— 王勃《秋江送別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歸舟歸騎儼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 王勃《秋江送別二首》
窮途非所恨,虛室自相依。 —— 王勃《送盧主簿》
早是他鄉值早秋,江亭明月帶江流。 —— 王勃《秋江送別二首》
已覺逝川傷別念,復斗睜看津樹隱離舟。 —— 王勃《秋江送別二首》
開襟方未已,分袂忽多違。 —— 王勃《送盧主簿》
東巖富松竹,歲暮幸同歸。 —— 王勃《送盧主簿》
城闕居年滿,琴尊俗事稀。 —— 王勃《送盧主簿》
2.王勃和李白有哪些關于離別的詩句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2.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王維《渭城曲 》
3.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4.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5.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7.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8.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10.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11.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2. 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3.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
14.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王勃《江枯拍亭夜月送別》)
15.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白居易《南浦別》
3.離別 王勃 詩句
王勃的別離詩主要有兩個類型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這首詩以真誠深摯的感人友情、積極樂觀的博大胸襟為人們所贊嘆和傳誦.作為送別詩,堪稱上品.但是,詩人自己的一生并不是自始至終都是積極樂觀的,反映到他的送別詩中,絕大部分卻是凄苦感傷的悲離之作:《別薛華》(一作《秋日別薛升華》):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4.王勃的離別詩
王勃的別離詩主要有兩個類型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沒銷羨
這首詩以真誠深摯的感人友情、積極樂觀的博大胸襟為人們所贊嘆和傳誦。作為送別詩,堪稱上品。
但是,詩人自己的一生并不是自始至終都是積極樂觀的,反映到他的送別詩中,絕大部分卻是凄苦感傷的悲離之作:
《別薛華》(一作《秋日別薛升華》):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5.有關離別古詩 如王勃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贈王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杜牧《贈別》)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駱賓王《于易水送人》)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賦得古原草送別》) 蘇慕遮 ·列女仁智圖 幾多憂, 幾多愁, 幾多淚水, 只往心里流, 一夜未眠君知否? 明早又要, 送君到村頭。 曾經問, 何所求? 語重心長, 勸君莫遠游。
夜闌獨上最高樓, 四面寒風, 一人苦等候。 天仙子 ·客使圖 當年雄心曾萬丈, 獨自流浪到遠方。
分手時候莫悲傷。 夕陽下, 話桑滄, 奈何兩眼淚汪汪? 云外誰把山歌唱? 歌聲帶我入夢鄉。
雖然相隔千萬里, 天不老, 地不荒, 今宵共此明月光。 虞美人 相逢欲訴心頭語,都被風吹去.金雞啼唱古陽關,恰似窗前花語,淚斑斑 無情不似多情苦,更與何人訴?可憐離去太匆匆,縱有靈犀一點,也難通 箜篌曲 ·松亭會友圖 風吹桃花落, 新亭思舊約。
雖千言萬語, 難訴說。 心潮澎湃似汪洋, 激蕩著, 魂與魄。
天上白云過, 人間情難舍。 多少年, 不曾忘卻。
多少風雨多少愛, 燃燒著, 情與火。 楚山欲雨圖 舉杯風雨中, 人去樓空。
可嘆茫茫楚河水, 依舊只流東。 我借天上天公筆, 寫君慘淡人生。
記當時: 只有楚山客, 憤世嫉俗, 難改初衷。 欲訴萬種情, 石破天驚。
天下人落天下魄, 獨做寥寥寒星。 喋血黃昏空喋血, 不見舊日雄風。
看今日: 空有凌云志, 棄我而去, 何太匆匆? 離別 渺渺細雨徑巷深 與君邂逅互傾心 今日離散揮雨淚 此情再訴與誰聽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
6.王勃的送別詩有哪些
別薛華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秋江送別二首
早是他鄉值早秋,江亭明月帶江流。已覺逝川傷別念,復看津樹隱離舟。
歸舟歸騎儼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7.畢業離別王勃的詩句
王勃的別離詩主要有兩個類型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這首詩以真誠深摯的感人友情、積極樂觀的博大胸襟為人們所贊嘆和傳誦.作為送別詩,堪稱上品.但是,詩人自己的一生并不是自始至終都是積極樂觀的,反映到他的送別詩中,絕大部分卻是凄苦感傷的悲離之作:《別薛華》(一作《秋日別薛升華》):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王勃的送別詩
王勃的送別詩如下: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簡亂明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2、《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3、《別薛華》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
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陪昌漂泊,生涯共苦辛。
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4、《重別薛華》
明月沉珠浦,秋風濯錦川。
樓臺臨絕岸,洲渚亙長天。
旅泊成千里,棲遑共百年。
窮途唯有淚,還望獨潸然。
5、《秋日別王長史》
別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動北梁篇。
野色籠寒霧,山光斂暮煙。
終知難再奉,懷德自潸然。
6、《羈游餞別》
客心懸隴路,游子倦江干。槿豐朝砌靜,筱密夜窗寒。
琴聲銷別恨,風景駐離歡。寧覺山川遠,悠悠旅思難。
王勃簡介: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唐代文學家、“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自幼聰敏好學,六歲即能寫文章,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攔告授職朝散郎。因《斗雞檄》被趕出沛王府。后求補得虢州參軍,在參軍任上二次被貶。上元三年(676年)八月,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年二十七歲。
王勃的告別詩句是什么
1. 關于王勃告別的詩句
關于王勃告別的詩句 1.關于王勃的送別詩句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寂寂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 王勃《蜀中九日 》配念 亂煙運賣禪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 —— 王勃《秋江送別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歸舟歸騎儼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 王勃《秋江送別二首》 窮途非所恨,虛室自相依。 —— 王勃《送盧主簿》 早是他鄉值早秋,江亭明月帶江流。
—— 王勃《秋江送別二首》 已覺逝川傷別念,復看津樹隱離舟。 —— 王勃《秋江送別二首》 開襟方未已,分袂忽多違。
—— 王勃《送盧主簿》 東巖富松竹,歲暮幸同歸。 —— 王勃《送盧主簿》 城闕居年滿,琴尊俗事稀。
—— 王勃《送盧主簿》。
2.王勃離別的詩句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寂寂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 王勃《蜀中九日 》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 —— 王勃《秋江送別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歸舟歸騎儼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 王勃《秋江送別二首》
窮途非所恨,虛室自相依。 —— 王勃《送盧主簿》
早是他鄉值早秋,江亭明月帶江流。 —— 王勃《秋江送別二首》
已覺逝川傷別念,復看津樹隱離舟。 —— 王勃《秋江送別二首》
開襟方未已,分袂忽多違。 —— 王勃《送盧主簿》
東巖富松竹,歲暮幸同歸。 —— 王勃《送盧主簿》
城闕居年滿,琴尊俗事稀。 —— 王勃《送盧主簿》
3.離別 王勃 詩句
王勃的別離詩主要有兩個類型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這首詩以真誠深摯的感人友情、積極樂觀的博大胸襟為人們所贊嘆和傳誦.作為送別詩,堪稱上品.但是,詩人自己的一生并不是自始至終都是積極樂觀的,反映到他的送別詩中,絕大部分卻是凄苦感傷的悲離之作:《別薛華》(一作《秋日別薛升華》):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4.畢業離別王勃的詩句
王勃的別離詩主要有兩個類型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旁塵》: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這首詩以真誠深摯的感人友情、積極樂觀的博大胸襟為人們所贊嘆和傳誦.作為送別詩,堪稱上品.
但是,詩人自己的一生并不是自始至終都是積極樂觀的,反映到他的送別詩中,絕大部分卻是凄苦感傷的悲離之作:
《別薛華》(一作《秋日別薛升華》):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5.王勃和李白有哪些關于離別的詩句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2.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王維《渭城曲 》
3.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4.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5.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7.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8.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10.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11.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2. 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3.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
14.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王勃《江亭夜月送別》)
15.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白居易《南浦別》
6.王勃的送別詩有哪些
別薛華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秋江送別二首
早是他鄉值早秋,江亭明月帶江流。已覺逝川傷別念,復看津樹隱離舟。
歸舟歸騎儼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7.關于送別的詩詞與王勃的資料
6),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并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杰”。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學者,號文中子。父親王福□歷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職。王勃才華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贊為神童,向朝廷表薦,對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為沛王李賢征為王府侍讀,兩年后因戲為《檄英王雞》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隨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補虢州參軍,因擅殺官奴當誅,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貶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親,渡海溺水,驚悸而死。
王勃的文學主張崇尚實用,當時文壇盛行以上官儀為代表的詩風,“爭構纖微,競為雕刻”,“骨氣都盡,剛健不聞”,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業”(楊炯《王勃集序》)。他創作“壯而不虛,剛而能潤,雕而不碎,按而彌堅”的詩文,對轉變風氣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詩今存80多首,賦和序、表、碑、頌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種本子,皆不傳。
現有明崇禎中張燮搜輯匯編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蔣清翊著《王子安集箋注》,分為20卷。此外,楊守敬《日本訪書志》著錄卷子本古鈔《王子安文》1卷,并抄錄其中逸文13篇(實為12篇,其中6篇殘缺)。羅振玉《永豐鄉人雜著續編》又輯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冊,共24篇,即增楊氏所無者12篇,且補足楊氏所錄 6篇殘缺之文。羅氏序文中還提及日本京都“富岡君(謙藏)別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按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部影印唐鈔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殘》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當即富岡所藏本。清宣統三年(1911)刊姚大榮《惜道味齋集》有《王子安年譜》。
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李白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話潭水身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高適的《別董大》: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閃途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從茲去,蕭蕭班馬鳴。
盧綸的《送李端》:
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