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臨九江水的九江在哪里 家臨九江水出自哪一首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家臨九江水的九江在哪里,以及家臨九江水出自哪一首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后兩句是什么?
此兩句詩出自于唐詩《長干行》: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同是長干人,自小不相識。
長干行崔顥古詩
長干行
【唐】崔顥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
【詞句注釋】
⑴長干行:一作“江南曲”,一作“長干曲”,屬樂府《雜曲歌辭》。
⑵何處住:一作“定何處”。
⑶橫塘:在今南京市西南,即莫愁湖。
⑷借問:請問,向人詢問。
⑸或恐:也許。
⑹九江:原指長江潯陽一段,此泛指長江。
【白話譯文】
你家住在什么地方,我家住在橫塘一帶。停船我來打聽一下,或許我們還是同鄉。
我家就臨靠著九江,來去都在九江邊上。我們同是長干的人,可我們從小不相識。
【作品鑒賞】
先看第一首的剪裁:一個住在橫塘的姑娘,在泛舟時聽到鄰船一個男子的話音,于是天真無邪地問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鄉?-就是這樣一點兒簡單的情節,只用“妾住在橫塘”五字,就借女主角之口點明了說話者的性別與居處。又用“停舟”二字,表明是水上的偶然遇合,用一個“君”字指出對方是男性。那些題前的檔渣敘事,用這種一石兩卵的手法,就全部省略了。詩一開頭就單刀直入,讓女主角出口問人,現身紙上,而讀者也聞其聲如見其人,絕沒有茫無頭緒之感。從文學描寫的技巧看,“聲態并作”,達握陸到了“應有盡有,應無盡無”,既凝煉集中而又玲瓏剔透的藝術高度。這組詩的前兩首抓住了人生片斷中富有戲劇性的一剎那,用白描行皮悄的手法,寥寥幾筆,就使人物、場景躍然紙上,栩栩如生。它不以任何色彩映襯,似墨筆畫;它不用任何妝飾烘托,是幅素描;它不憑任何布景借力,猶如一曲男女聲對唱;它截頭去尾,突出主干,又很象獨幕劇。題材是那樣的平凡,而表現手法卻是那樣的不平凡。
不僅如此,在寥寥二十字中,詩人僅有口吻傳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寫得活靈活現。他不象杜牧那樣寫明“娉娉裊裊十三余”,也不象李商隱那樣點出“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他只采用了問話之后,不待對方答復,就急于自報“妾住在橫塘”這樣的處理,自然地把女主角的年齡從嬌憨天真的語氣中反襯出來了。在男主角并未開口,而這位小姑娘之所以有“或恐是同鄉”的想法,不正是因為聽到了對方帶有鄉音的片言只語嗎?這里詩人又省略了“因聞聲而相問”的關節,這是文字之外的描寫,所謂“不寫之寫”。
這首詩還表現了女主角境遇與內心的孤寂。單從她聞鄉音而急于“停船”相問,就可見她離鄉背井,水宿風行,孤零無伴,沒有一個可與共語之人。因此,他鄉聽得故鄉音,且將他鄉當故鄉,就這樣的喜出望外。詩人不僅在紙上重現了女主角外露的聲音笑貌,而且深深開掘了她的個性和內心。
詩的語言樸素自然,有如民歌。民歌中本有男女對唱的傳統,在《樂府詩集》中就稱為“相和歌辭”。所以第一首女聲起唱之后,就是男主角的答唱了。“家臨九江水”答復了“君家何處住”的問題;“來去九江側”說明自己也是風行水宿之人,不然就不會有這次的萍水相逢。這里初步點醒了兩人的共同點。“同是長干人”落實了姑娘“或恐是同鄉”的想法,原來老家都是建康(今南京)長干里。一個“同”字把雙方的共同點又加深了一層。這三句是男主角直線條的口吻。剩下最后一句,只有五個字,該如何著墨?如用“今日得相識”之類的幸運之辭作結束,未免失之平直。詩人終于轉過筆來把原意一翻:與其說今日之幸而相識,倒不如追惜往日之未曾相識。“生小不相識”五字,表面惋惜當日之未能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實質更突出了今日之相逢恨晚。越是對過去無窮惋惜,越是顯出此時此地萍水相逢的可珍可貴。這一筆的翻騰有何等撼人的藝術感染力!
“長干曲”是南朝樂府中“雜曲古辭”的舊題。崔顥這兩首詩繼承了前代民歌的遺風,但既不是艷麗而柔媚,又非浪漫而熱烈,卻以素樸真率見長,寫得干凈健康。女主角的抒懷只到“或恐是同鄉”為止,男主角的表情也只以“生小不相識”為限。這樣的蘊藉無邪,是抒情詩中的上乘。
【作者簡介】
崔顥,唐代詩人。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人。開元十一年(723年)登進士第,官終尚書司勛員外郎。其早期詩作多寫閨情,流于浮艷輕薄。后歷邊塞,詩風大振,忽變常體,風骨凜然,尤其是邊塞詩慷慨豪邁,雄渾奔放。明人輯有《崔顥集》,《全唐詩》存其詩四十二首。
家開頭詩句
家字開頭的詩句
家書抵萬金家祭勿忘告乃翁家國興亡自有時家世素業儒,子孫鄙食祿。
家書抵萬金。
家家行客歸。
家家朱門開,
家在遼水頭,
家家婦人哭。
家住洛陽里。
家住洛橋頭。
家住叢臺下,
家貧衣服單。
家臨九江水,
家本巫山陽
1、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出早棚自唐·崔顥《長干行·家臨九江水》
2、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出自唐·杜甫《春望》
3、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出自唐·杜牧《旅宿》
4、家僮掃蘿徑,昨與故人期。——出自唐·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5、家貧惟好月,空愧子猷過。——出自唐·劉長卿《月下呈章秀才》
6、家人淡妝罷,無語倚朱欄。——出自唐·王貞白《白牡丹》
7、家山歸未得,又是看春過。——出自唐·李建勛《早春寄懷》
8、家住綠巖下,庭蕪更不芟。——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9、家中何所有,唯有一床書。——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敗皮
10、家眷實團圓,一呼百諾至。——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11、家狗趁不去,野鹿常好走。——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12、家破冷颼颼,食無一粒粟。——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13、家貧祿既薄,儲蓄非有素。——出自唐·王維《偶然作六首》
14、自從棄官來,家貧不能有。——出自唐·王維《偶然作六首》
15、家鄉既陸枯則蕩盡,遠近理亦齊。——出自唐·杜甫《無家別》
16、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出自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17、家住叢臺近,門前漳水流。——出自唐·鄭錫《邯鄲少年行》
18、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出自明·袁凱《京師得家書》
19、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出自唐·白居易《朱陳村》
20、身賤悲添歲,家貧喜過冬。——出自唐·李約《歲日感懷》
關于家鄉的詩句
1、長干行·家臨九江水——唐代:崔顥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
譯文:我的家臨近九江邊,來來往往都在九江附近。你和我同是長干人,從小不相識真是很遺憾。
2、回鄉偶書二首——唐代:賀早迅返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譯文: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
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里來的呀?已經離開家鄉很多年了,回家后才感覺到家鄉的人事都已變化太多。只有門前那在春風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漣漪的鏡湖的碧水,還是舊時模樣。
3、蝶戀花·春事闌珊芳草歇——宋代:蘇軾
春事闌珊芳草歇。客里風光,又過清明節。小院黃昏人憶別。落紅處處聞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斷魂銷,應是音塵絕。夢破五更心欲折。角聲吹落梅花月。
譯文:本來春天是百花盛開、野草芳菲的季節,處處都有令人賞心悅目、歡情無限的景象。但好景不長,昌液這種美好的景色早就過去了。久處異鄉,又是一年清明節。黃昏坐在小院思念親人。可是,在遍地落花時偏偏遇到伯勞鳥。
親人所處之地與這里僅隔咫尺江山,卻也分楚越界域,不能自由往來而只能懸目相望,魚雁互通。望穿秋水卻音信全無。及至五更,不僅美夢不成,而且讓人夢中驚醒的又是刺耳的角聲。這怎么不令作客之人為之心碎呢?
4、怨歌行——南北朝:庾信
家住金陵縣前,嫁得長安少年。回頭望鄉淚落,不知何處天邊?
胡塵幾日應盡?漢月何時更圓?為君能歌此曲,不覺心隨斷弦!
譯文:家住在江南水鄉金陵邊,嫁給了長安少年。回首故鄉雙淚落,群山遮眼不知在哪邊。戰爭何時能完結,明月何時能再圓?吟成這首怨曲向君彈唱,不覺心凄弦也斷。
5、江南旅情——唐代:祖詠
楚山不可極,歸路但蕭條。海色晴看雨,江聲夜聽潮。
劍留南斗近,書寄北風遙。為報空潭橘,無媒寄洛橋。
譯文:楚地的山脈綿延不斷沒有盡頭,返回故鄉的路是如此崎嶇蕭條。看到東海日出,彩霞繽紛,就知道要下雨了;聽到大江波濤澎湃的聲音,就知道夜潮來臨。
我書劍飄零,羈留近于南斗之下,家鄉遙遠,家書難收,我家北風之下的大雁,吹到南方而不能北回。吳潭的美橘熟了,想寄一點回家,可惜無人把它帶到洛陽陸饑。
與家有關的古詩
關于家的詩句有: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銷賣月兩回圓。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知模》。
原詩《邯鄲冬至夜思家》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譯文: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節。晚上,我抱著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親人今天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談論著我這虧猛逗個遠行人。
關于九江的10首詩
1、《長干行·家臨九江水》
唐代:崔顥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
譯文
我的家臨近九江邊,來來往往都在九江附近。 你和我同是長干人,從小不相識真是很遺憾。
2、《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唐代:元稹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譯文
燈火將熄一片昏暗物影在搖漾,今夜忽然聽說你被貶謫到九江。 大病中我驚得驀然從床上坐起,暗夜的風雨吹進窗戶,感覺分外寒冷。
3、《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宋代:周邦彥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憑闌久,黃蘆苦竹,擬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槐陪不堪聽、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譯文
風使春季的鶯雛長大,夏雨讓梅子變得肥美,正午茂密的樹下圓形的陰涼籠罩的地面。地勢低洼靠近山,衣服潮濕總費爐火烘干。人家寂靜烏鴉無憂自樂翩翩,小橋外邊,新漲的綠水湍流激濺。久久憑靠欄桿,遍地黃蘆苦竹,竟仿佛我自己像遭貶的白居易泛舟九江邊。年復一年。
猶如春來秋去的社燕,飄飛流浪在大漠荒原,來寄居在長長的屋檐。且不去想那身外的功名業績,還是怡心暢神,常坐酒樽前。我這疲倦、憔悴的江南游子,再不忍聽激越、繁復的管弦。就在歌宴邊,為我安上一個枕席,讓我醉后可以隨意安眠。
4、悉清《登廬山五老峰》
唐代:李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云松。
譯文
五老峰坐落于廬山的東南,聳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開的金色蓮花。登上峰頂可以攬取九江的秀麗景色,我將在這里巢居于云松。
5、《孤兒行》節選
兩漢:佚名
孤兒生,孤子遇生,命獨當苦。
父母在時,乘堅車,駕駟馬。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賈。
南到九江,東到齊與魯。
臘月來歸,不敢自言苦。
譯文
孤兒啊,出生了。這個孤兒出生的偶然的際遇注定命運中當受無盡的孤苦。父母在的時候,乘坐堅實的好車,駕馭多匹寶馬。父母離世之后,哥嫂啊,讓我出門遠行做買賣。南到九江,東到齊與魯。年根臘月才回來,我不敢說句“苦”。年根臘月才回來,我不敢說句“苦”。
6、《彭蠡湖中望廬山》
唐代:孟浩然
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
掛席候明發,渺漫平湖中。
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
黤黕凝黛色,崢嶸當曙空。
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
久欲追尚子,況茲懷遠公。
我來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將半,星霜歲欲窮。
寄言巖棲者,畢趣當來同。
譯文
天上的月亮繞生光暈,船工知道即將要起風。張掛起風帆等候天亮,泊船在浩渺的平湖中。船行中流突然現匡廬,威鎮九江氣勢正豪雄。暗黑的山體凝成黛色,崢嶸的山勢屹立曙空。香爐峰升起一輪紅日,飛瀑映照幻化成彩虹。很久就想去追隨尚子,況且到此緬懷起遠公。我限于此次行役匆忙,不曾有片刻休憩山中。淮海的路途不及一半,星轉霜降又要到年冬。寄言棲隱山林的高士,此行結束來隱與君同。
7、《艷》
兩漢:曹操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
臨觀異同,心意懷猶豫,不知當復何從?
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譯文
初意打算南征荊州,施澤惠給江南人民。面對北伐和南征兩種不同意見,便猶豫起來,不知如何為好。到達碣石后,看到百姓所受的壓迫,心情更加傷感。
8、《所思》
唐代:杜甫
苦憶荊州醉司馬,謫官樽酒定常開。
九江日落醒何處,一柱觀頭眠幾回。
可憐懷抱向人盡,欲問平安無使來。
故憑錦水將雙淚,好過瞿塘滟滪堆。
譯文
想你想得好苦啊,荊州的醉司馬!你貶官以來定會經常以酒澆愁。九江的太陽沉落之后,你在哪家酒店醒過來?一枉觀是你常去之處,在那里你曾悶低低地睡過多少回?可憐你睜明前把心事向人說盡,卻無人理解;我總想打聽你的消息,卻無信使往來。因此只好拜托錦水攜帶我的兩行淚,一路慎重東行順利通過滟滪堆。
9、《避地司空原言懷》
唐代:李白
南風昔不競,豪圣思經倫。
劉琨與祖逖,起舞雞鳴晨。
雖有匡濟心,終為樂禍人。
我則異于是,潛光皖水濱。
卜筑司空原,北將天柱鄰。
雪霽萬里月,云開九江春。
俟乎太階平,然后托微身。
傾家事金鼎,年貌可長新。
所愿得此道,終然保清真。
弄景奔日馭,攀星戲河津。
一隨王喬去,長年玉天賓。
譯文
南風自古以來都在一刻不停的呼嘯,豪杰圣人仍在做著治理國家的思考。然而西晉末年一代名將劉琨和祖逖,經常在雄雞報曉時候起來練習武藝。他們都有匡扶晉室收復國土的決心,終究還是被朝廷陷害成為獲罪之人。我和他們雖遭遇相同但結果不一樣,我沿著皖河水邊漫游飽覽潛山風光。最后選擇禪宗道場司空山筑屋定居,這里與三祖寺天柱山北面遙遙相鄰。雪晴時這里可以映照萬里之外月光,
云開時這里可以沐浴九江之域春風。等到有一天災難過去天下太平之時,就把這里作為遠離朝廷的托身之所。我在這里要把全部家產用來煉仙丹,吞下仙丹使自己容貌鮮嫩永遠年輕。我希望的就是得到長生不老的妙術,最終這樣就可以保持自己真實自然。我可以駕馭太陽去藍天上欣賞美景,我可以攀摘星星到銀河邊嬉戲游玩。跟隨著神仙王喬乘云游霧一起去吧!到時我將成為玉皇天宮的長年賓客。
10、《贈長沙公》
魏晉:陶淵明
同源分流,人易世疏,慨然寤嘆,念茲厥初;
禮服遂悠,歲月眇徂,感彼行路,眷然躊躇;
于穆令族,允構斯堂,諧氣冬暄,映懷圭璋;
爰采春華,載警秋霜,我曰欽哉,實宗之光;
伊余云遘,在長忘同,笑言未久,逝焉西東;
遙遙三湘,滔滔九江,山川阻遠,行李時通;
何以寫心,貽此話言,進簣雖微,終焉為山;
敬哉離人,臨路凄然,款襟或遼,音問其先。
譯文
同一源頭分支流,世系漸遠人相疏;感悟此理深慨嘆,因念彼此同初祖;血緣宗親漸疏遠,歲月悠悠不停仁;感嘆族親成陌路,猶豫徘徊心戀慕。君為同族美名揚,弘揚父志功輝煌;溫文爾雅謙和態,美德生輝映圭璋;風華正茂光燦燦,立身謹慎防秋霜;可欽可佩令我贊,君為我族增榮光。彼此偶然一相逢,我愧輩長忘同宗;笑語歡言尚未久,君將離去各西東;
三湘遙遙君歸處,九江滔滔我意濃;遠隔山川路途阻,頻將音訊互為通。如何表達我心意,且送幾句肺腑言;積土可以成高山,進德修業是圣賢;愿君此去多保重,相送登程意凄然;路途遙遠難再晤,愿得音訊早早傳。
關于家臨九江水的九江在哪里和家臨九江水出自哪一首詩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