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詩是怎么樣的(柳宗元的詩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柳宗元的詩是怎么樣的,以及柳宗元的詩有哪些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柳宗元的詩句有哪些
1、《江雪》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釋義:
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
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2、《漁翁》唐代: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釋義:
漁翁晚上靠著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為柴做飯。
太陽出來云霧散盡不見人影,搖櫓的聲音從碧綠的山水中傳出。
回頭望去漁舟已在天邊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隨意飄浮,相互追逐。
3、《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代: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釋義:
海邊的尖山好像利劍鋒芒,到秋天處處割斷人的愁腸。
怎能讓此身化作千千萬萬,撒落到每個峰頂眺望故鄉!
4、《早梅》唐代: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釋義:
早梅在高高的枝頭綻放,遠遠映照著湛藍的楚天。
夜晚北風吹來陣陣暗香,清晨濃霜增添潔白一片。
想折一枝寄贈萬里之外,無奈山重水復阻隔遙遠。
眼看寒梅即將零落凋謝,用什么安慰遠方友人的思念?
5、《飲酒》唐代:柳宗元
今夕少愉樂,起坐開清尊。舉觴酹先酒,為我驅憂煩。
須臾心自殊,頓覺天地暄。連山變幽晦,綠水函晏溫。
藹藹南郭門,樹木一何繁。清陰可自庇,竟夕聞佳言。
盡醉無復辭,偃臥有芳蓀。彼哉晉楚富,此道未必存。
釋義:
早晨起來深感缺少樂趣,離座而起打開清酒一樽。
先舉杯祭酹造酒的祖師,是他留下美酒給我驅逐憂愁和煩悶。
一會兒感覺便大不一樣,頓覺得天地之間熱鬧非凡。
連綿的高山改變了原來的幽晦,碧綠的流水把溫暖的氣息包含。
南門城外的一片郁郁蔥蔥,高大的樹木葉茂枝繁。
清涼的樹蔭可以庇護自己,整天都可以在樹下乘涼談天。
即使喝醉也不要推辭,美好的芳草可以供我們躺臥。
即使是那些富比晉楚的人,恐怕也未必知道飲酒的快樂?
6、《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唐代:柳宗元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釋義:
從城上高樓遠眺空曠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來。
急風胡亂地掀動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長滿薜荔的墻上。
山上的樹重重遮住了遠望的視線,江流曲折就像九轉的回腸。
我們一起來到百越這個少數民族地區,雖然處于一地音書卻阻滯難通。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詩詞風格是怎樣的?
柳宗元是是唐朝著名的河東先生,他是出色的散文家、詩人,與韓流、歐陽修、蘇軾等人一起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他的詩詞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文筆樸實無華,卻十分生動,貼切現實,總能引人共鳴、感同身受。
柳宗元一生共有140多首詩,雖然當時唐代詩壇上有無數大家,但是柳宗元依然能從中獨樹一幟。他有自己的藝術風格,他的詩文用詞用句都比較樸實,比如說《江雪》,其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樸實無華的字詞,就如同是他平日侃侃而談敘述一件事以及當時的心情,但卻讓人瞬間感同身受那種深處絕境的感覺,感受深者甚至落淚。
宋人嚴羽說:“唐人惟子厚深得騷學。”
柳宗元的詞也是獨有風騷,他能讓人從這簡單的格調中,理解到他沉重的感情,詩詞來源于現實,又讓人感傷現實,文學家評論柳宗元的辭賦和屈原的辭賦多有相像之處的,雖然他們不是在一個朝代,但是他們的精神、思想、志向等都非常相同。柳宗元多次被驅逐,處境堪憂、心情抑郁、空有抱負,想要革新卻遭遇失敗,累及自己,便作詩寫詞,一詞一句飽含感情,也揭露了現實的殘忍,這一點真的跟屈原非常的像。
一個詩人的詩詞風格如何是跟這個詩人的人生經歷和他的價值觀有關的。柳宗元多次被貶,途中看遍人世風景,因此,他的詩詞中,既有抒發自己抑郁的心情,又有他對自然的贊嘆,比如說《小石潭記》;歷經途中,他感知人生各種苦難和百姓之不幸,因此,他的詩詞、散文、寓言故事中,都包含有人生寓言和現實問題,既舒緩了自己的心情,又寫出了當時的社會現象,比如說《懲咎賦》。
如何評價柳宗元的詩歌刨作?
柳宗元不僅是古文運動的健將,“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一位優秀的詩人。他的詩和古文一樣,大多是被貶官后所作,內容多抒發自己悲憤抑郁和離鄉去國的情思,也有一些反映社會現實的詩篇,各種體裁均有造詣,內容廣泛,風格多樣,而他的山水詩成就最高,歷來與陶淵明并稱。
他的感時詩中,最著名的是《登柳州城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等幾首,其中《登柳州城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是唐人七言律詩之名篇。此詩作于元和十年(815)他剛被貶到柳州時,詩人登樓遠眺,懷念同遭貶斥的韓泰、韓嘩、陳諫、劉禹錫等人,作詩寄贈。詩云:“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寓激憤之情于景物之中,風格明凈簡峭,景語、情語難以分辨,染濃重之感情色彩。
柳詩中較受后人稱頌的,則為描寫貶謫生活而較為閑適之作,如《漁翁》、《雨后曉行獨至愚溪北池》、《夏晝偶作》等,明朗圓潤,韻致悠揚。《漁翁》為柳詩七言名篇:“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歙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寓實于景,寓情于景,暗含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煙銷日出不見人,歙乃一聲山水綠”二句,構思奇特,得到后世許多名家的贊賞。
柳宗元詩歌中的意境,往往是孤獨、冷清,不帶一點兒人間煙火,這在他久負盛名的代表作《江雪》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全詩僅二十字,便將作者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思想表現出來。
總之,柳宗元的詩歌情致深沉委婉,描繪細致簡潔,藝術成就很高,處處顯示出他清峻高潔的性格,也流露出被貶遠荒的憂憤。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