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今失路欲如何(方今失路欲如何的意思)
今天給各位分享方今失路欲如何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方今失路欲如何的意思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方今吳外困于楚,而內空無骨鯁之臣,是無如我何”文言文翻譯
當前吳軍在外被楚國圍困,而國內沒有正直敢言的忠臣。這樣王僚還能把我們怎么樣呢。
出自刺客列傳
專諸者,吳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吳也,知專諸之能。伍子胥既見吳王僚,說以伐楚之利。吳公子光曰:“彼伍員父兄皆死于楚而員言伐楚,欲自為報私仇也,非能為吳。”吳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殺吳王僚,乃曰:“彼光將有內志,未可說以外事。”乃進專諸于公子光。光之父曰吳王諸樊。諸樊弟三人:次曰余祭,次曰夷眛,次曰季子札。諸樊知季子札賢而不立太子,以次傳三弟,欲卒致國于季子札。諸樊既死,傳余祭。余祭死,傳夷眛。夷眛死,當傳季子札;季子札逃不肯立,吳人乃立夷眛之子僚為王。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當立;必以子乎,則光真適嗣,當立。”故嘗陰養謀臣以求立。光既得專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吳王僚欲因楚喪,使其二弟公子蓋余、屬庸將兵圍楚之灊;使延陵季子于晉,以觀諸侯之變。楚發兵絕吳將蓋余、屬庸路,吳兵不得還。于是公子光謂專諸曰:“此時不可失!不求何獲?且光真王嗣,當立,季子雖來,不吾廢也。”專諸曰:“王僚可殺也。母老子弱,而兩弟將兵伐楚,楚絕其后。方今吳外困于楚,而內空無骨鯁之臣,是無如我何。”公子光頓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請王僚。王僚使兵陳自宮至光之家,門戶階陛左右,皆王僚之親戚也。夾立侍,皆持長鈹。酒既酣,公子光詳為足疾,入窟室中,使專諸置匕首魚炙之腹中而進之。既至王前,專諸擘魚,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殺專諸,王人擾亂。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盡滅之,遂自立為王,是為闔閭。闔閭乃封專諸之子以為上卿。
求解釋這首詩什么意思?
詩人思念遠方的愛人,夜晚睡覺時頻頻醒來,但是對方并不知道自己的情意,對自己愛的過晚產生悲傷、幽怨的感情
方今仲秋風飛,平原彯色,方今的翻譯
方今的意思是如今,現在。
這句話出自江淹《報袁叔明書》中的句子。方今仲秋風飛,平原彯色的意思是現已進入仲秋時節,秋風勁吹,廣袤的原野染上一片秋色。
方今 [ fāng jīn ]
釋義:如今;現時。
出處:郭沫若 《孔雀膽》第一幕:“方今天下一統,更不好在這些地方來分彼此。”
近義詞:現在、而今、今朝、當前、如今、此刻、目前。
反義詞:來日、將來、從前。
筆順
擴展資料:
一、現在 [ xiàn zài ]
釋義:時間詞。這個時候,指說話的時候,有時包括說話前后或長或短的一段時間(區別于“過去、將來”)。
引證:郭沫若 《地球,我的母親》詩:“地球,我的母親……我現在正在你背上匍行。”
二、而今 [ ér jīn ]
釋義:現在;如今。
引證: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四段:“直到而今,許多中國古代的風俗、習慣、語言、服裝,在朝鮮還看得見。”參見“ 而今而后 ”。
三、今朝 [ jīn zhāo ]
釋義:現在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引證:郁達夫 《春風沉醉的晚上》:“對不起,我是今朝才搬來的。”
四、當前 [ dāng qián ]
釋義:
1、在面前。
2、目前;現階段。
引證: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當前最痛切而要立刻解決的問題,卻是夜來躲避秋風和白露的地方了。”
五、如今 [ rú jīn ]
釋義:“現在”可以指較長的一段時間,也可以指極短的時間,“如今”只能指較長的一段時間。
引證:丁玲 《母親》三:“ 曼貞便同她解釋,說如今的世界不同了,女人也可以找出路的。”
川字詩句唯美
1. 關于波字的詩句唯美(關于波的詩句要10句)
關于波字的詩句唯美(關于波的詩句要10句) 1.關于波的詩句 要10句
帶“波”字的古詩句輯錄1、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2、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3、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張養浩《山坡養·潼關懷古》)4、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賀知章《回鄉偶書一》)5、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6、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7、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杜甫《夢李白一》)8、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杜甫《夢李白二》)9、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
(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屠》)10、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11、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12、川為靜其波,鳥亦罷其鳴。
(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13、觀經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韓愈《石鼓歌》)14、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
(李白《長相思二》)15、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王維《漢江臨眺》)16、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
(許渾《早秋》)17、客去波平檻,蟬休露滿枝。(李商隱《涼思》)18、今日龍鐘人共老,愧君猶遣慎風波。
(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19、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李商隱《無題二》)20、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
(溫庭筠《利州南渡》)。
2.與波有關的詩詞
帶“波”字的古詩句輯錄1、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2、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3、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張養浩《山坡養·潼關懷古》)4、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賀知章《回鄉偶書一》)5、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6、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7、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杜甫《夢李白一》)8、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杜甫《夢李白二》)9、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
(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屠》)10、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11、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12、川為靜其波,鳥亦罷其鳴。
(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13、觀經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韓愈《石鼓歌》)14、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
(李白《長相思二》)15、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王維《漢江臨眺》)16、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
(許渾《早秋》)17、客去波平檻,蟬休露滿枝。(李商隱《涼思》)18、今日龍鐘人共老,愧君猶遣慎風波。
(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19、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李商隱《無題二》)20、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
(溫庭筠《利州南渡》)。
3.里面包含了 海字 跟波字的 詩句、詩歌、古文都可以,關于愛情方面的
中秋月坐待銀盤出海波,光華此夕看還多。娟娟豐骨清如洗,皓皓冰姿玉就磨。庾老登樓饒逸興,李仙把盞發狂歌。醉來欲舞尊前影,飛上寒宮伴素娥。宋·趙汝鏏
秋夜玩月幾度停杯發浩歌,月華偏照別離多。床頭剩有樽酒綠,醉飲鯨飛滄海波。宋·趙必流
送王使君赴太原行營太白明無象,皇威未戢戈。諸侯持節鉞,千里控山河。漢驛雙旌度,胡沙七騎過。驚蓬連雁起,牧馬入云多。不賣盧龍塞,能消瀚海波。須傳出師頌,莫奏式微歌。唐·錢起 查閱全部。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賢相德符充,朝推文武雄。海波先若鏡,關草豫從風。鉞助將軍勇,威成天子功。瓊章九霄發,錫宴五衢通。玉輾龍盤帶,金裝鳳勒驄。虎貔紛儗儗,河洛振熊熊。戈劍千霜白,旌旗萬火紅。示刑夷夏變,流惠鬼方同。寇息唐·王光庭 查閱全部。宿石甕寺殿有寒燈草有螢,千林萬壑寂無聲。煙凝積水龍蛇蟄,露濕空山星漢明。昏靄霧中悲世界,曙霞光里見王城。回瞻相好因垂淚,苦海波濤何日平。唐·盧綸 查閱全部。雜曲歌辭·行路難行路艱難不復歌,故人榮達我蹉跎。雙輪晚上銅梁雪,一葉春浮瘴海波。自古要津皆若此,方今失路欲如何。君看西漢翟丞相,鳳沼朝辭暮雀羅。唐·翁綬 查閱全部。鸛雀樓晴望堯女樓西望,人懷太古時。海波通禹鑿,山木閉虞祠。鳥道殘虹掛,龍潭返照移。行云如可馭,萬里赴心期。唐·馬戴 查閱全部。觀兵北庭送壯士,貔虎數尤多。精銳舊無敵,邊隅今若何。妖氛擁白馬,元帥待雕戈。莫守鄴城下,斬鯨遼海波。唐·杜甫 查閱全部。寓言題僧劫風火起燒荒宅,苦海波生蕩破船。力小無因救焚溺,清涼山下且安禪。唐·白居易
關于唐代詩人高適的詩句
1.唐朝詩人高適的詩
【塞下曲】 結束浮云駿,翩翩出從戎。
且憑天子怒,復倚將軍雄。萬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風。
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青海陣云匝,黑山兵氣沖。
戰酣太白高,戰罷旄頭空。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大笑向文士,一經何足窮。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高適(702~765),字達夫,渤海蓚縣(今河北景縣)人。
晚年曾任左散騎常侍,后世因稱為高常侍。二十歲左右游長安求仕不果,此后長期客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
開元十八年左右,北游燕趙,且于燕地從軍。開元二十三年曾赴長安應試不中。
天寶八載因睢陽太守張九皋薦,登有道科,授封丘尉。天寶十三載入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幕府充掌書記。
安史亂起,先后任左拾遺、淮南節度使、太子少詹事、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劍南西川節度使等職。廣德二年被召還長安,任刑部侍郎,轉左散騎常侍,進封渤海縣侯。
次年正月卒于長安,贈禮部尚書,謚忠。 漢樂府有《出塞曲》、《入塞曲》,唐人《塞上曲》、《塞下曲》本此。
高適此詩雖為樂府舊題,卻通過對浴血沙場的勇士形象的塑造,表現出強烈的時代精神。開篇四句寫跨馬從戎,次八句寫戰陣的壯闊,后八句寫安邊定遠的壯志,人物的生動形象與精神狀態躍然紙上。
特別是結尾處以“古人昧此道”表現出對皓首窮一經的腐儒的嘲笑,一語道破唐代文人由邊功求進取的嶄新的時代風氣。而這顯然正是高適本人的心聲,這首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就可以看作高適本人人生理想的寫照。
【效古贈崔二】 十月河洲時,一看有歸思。風飆生慘烈,雨雪暗天地。
我輩今胡為,浩哉迷所至。緬懷當途者,濟濟居聲位。
邈然在云霄,寧肯更淪躓。周旋多燕樂,門館列車騎。
美人芙蓉姿,狹室蘭麝氣。金爐陳獸炭,談笑正得意。
豈論草澤中,有此枯槁士。我慚經濟策,久欲甘棄置。
君負縱橫才,如何尚憔悴。長歌增郁怏,對酒不能醉。
窮達自有時,夫子莫下淚。 此詩作于兩次求仕不成之后,故借與崔二贈答之際,深刻揭露當時統治階級的驕奢淫逸,盡情抒發沉淪不遇的滿腔悲慨。
開篇六句,以景托情,渲染出充塞天地的悲愁氛圍。次十二句以“緬懷”引出“當途者”,詳細描繪權貴們驕矜生活,并以草澤枯槁之士與之作強烈對比,促生憤慨。
后八句傾訴胸中不平,并以“我”與“君”的對比扣合詩題。詩寫悲愁,卻毫不消沉,而是峰巒迭起、波瀾層生,充滿激昂頓挫之勢與強烈的情感力度,構成賢人失志主題在開元盛世中的典型表現。
【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 自從別京華,我心乃蕭索。十年守章句,萬事空寥落。
北上登薊門,茫茫見沙漠。倚劍對風塵,慨然思衛霍。
拂衣去燕趙,驅馬悵不樂。天長滄洲路,日暮邯鄲郭。
酒肆或淹留,漁潭屢棲泊。獨行備艱險,所見窮善惡。
永愿拯芻蕘,孰云干鼎鑊。皇情念淳古,時俗何浮薄。
理道資任賢,安人在求瘼。故交負靈奇,逸氣抱謇諤。
隱軫經濟具,縱橫建安作。才望忽先鳴,風期無宿諾。
飄飖勞州縣,迢遞限言謔。東馳眇貝丘,西顧彌虢略。
淇水徒自流,浮云不堪托。吾謀適可用,天路豈寥廓。
不然買山田,一身與耕鑿。且欲同鷦鷯,焉能志鴻鵠。
此詩借與薛據、郭微酬贈之機,敘述了自身的經歷、情操及創作趣尚,可以視為高適前半生人生的自我總結,后半生行為的思想基礎。開篇至“安人在求瘼”為第一部分,自述早年經歷、思想及政治主張。
衛霍,指漢代名將衛青、霍去病,用以表明自己建功立業的理想。鼎鑊,是古代施行烹煮酷刑的容器,這里代指酷政。
“故交負靈奇”以下為第二部分,由己及人,既扣合酬贈之題,又通過對薛、郭二人“飄飖”州縣的嘆惜,抒發出自身強烈的不平之鳴。貝丘、虢略,都是地名,分別在今山東博興南、河南嵩縣西北,這里代指東、西飄飖之地。
全詩既有大筆勾勒,又有細致描述,語言質樸自然,卻具有震撼人心的情感力度。 【登百丈峰】 朝登百丈峰,遙望燕支道。
漢壘青冥間,胡天白如掃。憶昔霍將軍,連年此征討。
匈奴終不滅,寒山徒草草。唯見鴻雁飛,令人傷懷抱。
此詩作于赴隴歷哥舒翰幕府途中。在此之前,高適曾兩度求仕未果,因而此詩仍帶有較強的憂傷意緒。
前四句寫登高望遠,目光直指河西邊塞,并以“漢壘”置“胡天”之間,見邊防之緊。燕支,即燕支山,又作焉支山,在今甘肅永昌西。
中四句聯想自漢代以來連年征戰而匈奴不滅的綿長歷史,見社稷之憂。末二句順勢而出,抒發懷抱。
此詩雖寫憂慮之意,但卻將一己之懷抱與邊塞安危聯系起來,從而表現出一種憂天下之憂的闊大襟懷氣度。 【薊中作】 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
邊城何蕭條,白日黃云昏。一到征戰處,每愁胡虜翻。
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
此詩是高適第二次出塞到薊北時所作。由邊塞的荒涼生發出對邊患的憂慮,并抨擊統治者用非其人,抒發自身難酬之壯志。
開篇以“沙漠”、“塞垣”構定塞外特定環境,三、四句寫登上塞垣所見一片蕭條荒漠景象,五、六句以“征戰”與“胡虜”對舉,既見對胡虜反叛之憂患,更顯對邊將黷武邀功的批判。后四句直抒懷才不遇之憤懣。
孫吳,指戰國時軍事家孫臏、吳起。
2.唐代詩人高適的所有古詩
別董大二首(其一)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別董大二首(其二) 高適 六翮飄飖私自憐, 一離京洛十余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 今日相逢無酒錢。
封丘作 我本漁樵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澤中,寧堪作吏風塵下? 只言小邑無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期。
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 悲來向家問妻子,舉家盡笑今如此。
生事應須南畝田,世情盡付東流水。 夢想舊山安在哉,為銜君命日遲回。
乃知梅福徒為爾,轉憶陶潛歸去來。 卷二百一十一 卷211_1 「銅雀妓」高適 日暮銅雀迥,秋深玉座清。
蕭森松柏望,委郁綺羅情。 君恩不再得,妾舞為誰輕。
卷211_2 「塞下曲」高適 結束浮云駿,翩翩出從戎。且憑天子怒,復倚將軍雄。
萬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風。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
青海陣云匝,黑山兵氣沖。戰酣太白高,戰罷旄頭空。
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
大笑向文士,一經何足窮。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卷211_3 「塞上」高適 東出盧龍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萬里,漢兵猶備胡。
邊塵漲北溟,虜騎正南驅。轉斗豈長策,和親非遠圖。
惟昔李將軍,按節出皇都。總戎掃大漠,一戰擒單于。
常懷感激心,愿效縱橫謨。倚劍欲誰語,關河空郁紆。
卷211_4 「薊門行五首」高適 薊門逢古老,獨立思氛氳。一身既零丁,頭鬢白紛紛。
勛庸今已矣,不識霍將軍。 漢家能用武,開拓窮異域。
戍卒厭糠核,降胡飽衣食。 關亭試一望,吾欲淚沾臆。
邊城十一月,雨雪亂霏霏。元戎號令嚴,人馬亦輕肥。
羌胡無盡日,征戰幾時歸。 幽州多騎射,結發重橫行。
一朝事將軍,出入有聲名。 紛紛獵秋草,相向角弓鳴。
黯黯長城外,日沒更煙塵。胡騎雖憑陵,漢兵不顧身。
古樹滿空塞,黃云愁殺人。 卷211_5 「效古贈崔二」高適 十月河洲時,一看有歸思。
風飆生慘烈,雨雪暗天地。 我輩今胡為,浩哉迷所至。
緬懷當途者,濟濟居聲位。 邈然在云霄,寧肯更淪躓。
周旋多燕樂,門館列車騎。 美人芙蓉姿,狹室蘭麝氣。
金爐陳獸炭,談笑正得意。 豈論草澤中,有此枯槁士。
我慚經濟策,久欲甘棄置。 君負縱橫才,如何尚憔悴。
長歌增郁怏,對酒不能醉。 窮達自有時,夫子莫下淚。
卷211_6 「鉅鹿贈李少府」高適 李侯雖薄宦,時譽何籍籍。駿馬常借人,黃金每留客。
投壺華館靜,縱酒涼風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損益。
卷211_7 「東平留贈狄司馬(曾與田安西充判官)」高適 古人無宿諾,茲道以為難。萬里赴知己,一言誠可嘆。
馬蹄經月窟,劍術指樓蘭。地出北庭盡,城臨西海寒。
森然瞻武庫,則是弄儒翰。入幕綰銀綬,乘軺兼鐵冠。
練兵日精銳,殺敵無遺殘。獻捷見天子,論功俘可汗。
激昂丹墀下,顧盼青云端。誰謂縱橫策,翻為權勢干。
將軍既坎壈,使者亦辛酸。耿介挹三事,羈離從一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會鵬摶。 卷211_8 「過盧明府有贈」高適 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傳。
靜然本諸己,以此知其賢。 我行挹高風,羨爾兼少年。
胸懷豁清夜,史漢如流泉。 明日復行春,逶迤出郊壇。
登高見百里,桑野郁芊芊。 時平俯鵲巢,歲熟多人煙。
奸猾唯閉戶,逃亡歸種田。 回軒自郭南,老幼滿馬前。
皆賀蠶農至,而無徭役牽。 君觀黎庶心,撫之誠萬全。
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鮮。 能奏明廷主,一試武城弦。
卷211_9 「單父逢鄧司倉覆倉庫,因而有贈」高適 邦牧今坐嘯,群賢趨紀綱。四人忽不擾,耕者遙相望。
粲粲府中妙,授詞如履霜。炎炎伏熱時,草木無晶光。
匹馬度睢水,清風何激揚。校緡閱帑藏,發廩欣斯箱。
邂逅得相逢,歡言至夕陽。開襟自公馀,載酒登琴堂。
舉杯挹山川,寓目窮毫芒。白鳥向田盡,青蟬歸路長。
醉中不惜別,況乃正游梁。 卷211_10 「薊門不遇王之渙、郭密之,因以留贈」高適 適遠登薊丘,茲晨獨搔屑。
賢交不可見,吾愿終難說。 迢遞千里游,羈離十年別。
才華仰清興,功業嗟芳節。 曠蕩阻云海,蕭條帶風雪。
逢時事多謬,失路心彌折。 行矣勿重陳,懷君但愁絕。
卷211_11 「寄孟五少府」高適 秋氣落窮巷,離憂兼暮蟬。后時已如此,高興亦徒然。
知君念淹泊,憶我屢周旋。征路見來雁,歸人悲遠天。
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貞堅。 卷211_12 「苦雨寄房四昆季」高適 獨坐見多雨,況茲兼索居。
茫茫十月交,窮陰千里馀。 彌望無端倪,北風擊林箊.白日渺難睹,黃云爭卷舒。
安得造化功,曠然一掃除。滴瀝檐宇愁,寥寥談笑疏。
泥涂擁城郭,水潦盤丘墟。惆悵憫田農,裴回傷里閭。
曾是力井稅,曷為無斗儲。萬事切中懷,十年思上書。
君門嗟緬邈,身計念居諸。沉吟顧草茅,郁怏任盈虛。
黃鵠不可羨,雞鳴時起予。故人平臺側,高館臨通衢。
兄弟方荀陳,才華冠應徐。彈棋自多暇,飲酒更何如。
知人想林宗,直道慚史魚。攜手風流在,開襟鄙吝祛。
寧能訪窮巷,相與對園蔬。 卷211_13 「和賀蘭判官望北海作」高適 圣代務平典,輶軒推上才。
迢遙溟海際,曠望滄波開。 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
巨鰲不可釣,高浪何崔嵬。 湛湛朝百谷,茫茫連九垓。
挹流納廣大,觀異增遲回。 日出見魚目,月圓知蚌胎。
跡非想像到,心以精。
3.關于高適的古詩有哪些
1.《除夜作》唐代: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2.《別董大二首》唐代: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余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3.《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唐代:高適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4.《營州歌》唐代:高適
營州少年厭原野,狐裘蒙茸獵城下。
虜酒千鐘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
5.《聽張立本女吟》唐代:高適
危冠廣袖楚宮妝,獨步閑庭逐夜涼。
自把玉釵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詩人: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于《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并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4.唐代詩人高適有那幾首古詩,那位高手知道
《塞上》《塞下曲》《別董大》《燕歌行》《酬河南節度使賀蘭大夫見贈之作》《酬別薛三蔡大留簡韓十四主薄》《信安王幕府詩》《薊中作》《送李侍御赴安西》《除夜作》等等。
1 塞下曲 高適 結束浮云駿,翩翩出從戎。且憑天子怒,復倚將軍雄。
萬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風。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
青海陣云匝,黑山兵氣沖。戰酣太白高,戰罷旄頭空。
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
大笑向文士,一經何足窮。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2 塞上 高適 東出盧龍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萬里,漢兵猶備胡。
邊塵漲北溟,虜騎正南驅。轉斗豈長策,和親非遠圖。
惟昔李將軍,按節出皇都。總戎掃大漠,一戰擒單于。
常懷感激心,愿效縱橫謨。倚劍欲誰語,關河空郁紆。
3 薊門行五首 高適 薊門逢古老,獨立思氛氳。一身既零丁,頭鬢白紛紛。
勛庸今已矣,不識霍將軍。 漢家能用武,開拓窮異域。
戍卒厭糠核,降胡飽衣食。 關亭試一望,吾欲淚沾臆。
邊城十一月,雨雪亂霏霏。元戎號令嚴,人馬亦輕肥。
羌胡無盡日,征戰幾時歸。 幽州多騎射,結發重橫行。
一朝事將軍,出入有聲名。 紛紛獵秋草,相向角弓鳴。
黯黯長城外,日沒更煙塵。胡騎雖憑陵,漢兵不顧身。
古樹滿空塞,黃云愁殺人。 4 效古贈崔二 高適 十月河洲時,一看有歸思。
風飆生慘烈,雨雪暗天地。 我輩今胡為,浩哉迷所至。
緬懷當途者,濟濟居聲位。 邈然在云霄,寧肯更淪躓。
周旋多燕樂,門館列車騎。 美人芙蓉姿,狹室蘭麝氣。
金爐陳獸炭,談笑正得意。 豈論草澤中,有此枯槁士。
我慚經濟策,久欲甘棄置。 君負縱橫才,如何尚憔悴。
長歌增郁怏,對酒不能醉。 窮達自有時,夫子莫下淚。
5 鉅鹿贈李少府 高適 李侯雖薄宦,時譽何籍籍。駿馬常借人,黃金每留客。
投壺華館靜,縱酒涼風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損益。
6 東平留贈狄司馬(曾與田安西充判官) 高適 古人無宿諾,茲道以為難。萬里赴知己,一言誠可嘆。
馬蹄經月窟,劍術指樓蘭。地出北庭盡,城臨西海寒。
森然瞻武庫,則是弄儒翰。入幕綰銀綬,乘軺兼鐵冠。
練兵日精銳,殺敵無遺殘。獻捷見天子,論功俘可汗。
激昂丹墀下,顧盼青云端。誰謂縱橫策,翻為權勢干。
將軍既坎壈,使者亦辛酸。耿介挹三事,羈離從一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會鵬摶。 7 過盧明府有贈 高適 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傳。
靜然本諸己,以此知其賢。 我行挹高風,羨爾兼少年。
胸懷豁清夜,史漢如流泉。 明日復行春,逶迤出郊壇。
登高見百里,桑野郁芊芊。 時平俯鵲巢,歲熟多人煙。
奸猾唯閉戶,逃亡歸種田。 回軒自郭南,老幼滿馬前。
皆賀蠶農至,而無徭役牽。 君觀黎庶心,撫之誠萬全。
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鮮。 能奏明廷主,一試武城弦。
8 單父逢鄧司倉覆倉庫,因而有贈 高適 邦牧今坐嘯,群賢趨紀綱。四人忽不擾,耕者遙相望。
粲粲府中妙,授詞如履霜。炎炎伏熱時,草木無晶光。
匹馬度睢水,清風何激揚。校緡閱帑藏,發廩欣斯箱。
邂逅得相逢,歡言至夕陽。開襟自公馀,載酒登琴堂。
舉杯挹山川,寓目窮毫芒。白鳥向田盡,青蟬歸路長。
醉中不惜別,況乃正游梁。 9 薊門不遇王之渙、郭密之,因以留贈 高適 適遠登薊丘,茲晨獨搔屑。
賢交不可見,吾愿終難說。 迢遞千里游,羈離十年別。
才華仰清興,功業嗟芳節。 曠蕩阻云海,蕭條帶風雪。
逢時事多謬,失路心彌折。 行矣勿重陳,懷君但愁絕。
10 寄孟五少府 高適 秋氣落窮巷,離憂兼暮蟬。后時已如此,高興亦徒然。
知君念淹泊,憶我屢周旋。征路見來雁,歸人悲遠天。
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貞堅。 11 和賀蘭判官望北海作 高適 圣代務平典,輶軒推上才。
迢遙溟海際,曠望滄波開。 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
巨鰲不可釣,高浪何崔嵬。 湛湛朝百谷,茫茫連九垓。
挹流納廣大,觀異增遲回。 日出見魚目,月圓知蚌胎。
跡非想像到,心以精靈猜。 遠色帶孤嶼,虛聲涵殷雷。
風行越裳貢,水遏天吳災。 攬轡隼將擊,忘機鷗復來。
緣情韻騷雅,獨立遺塵埃。 吏道竟殊用,翰林仍忝陪。
長鳴謝知己,所愧非龍媒。 12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 高適 故人亦不遇,異縣久棲托。
辛勤失路意,感嘆登樓作。 清晨眺原野,獨立窮寥廓。
云散芒碭山,水還睢陽郭。 繞梁即襟帶,封衛多漂泊。
事古悲城池,年豐愛墟落。 相逢俱未展,攜手空蕭索。
何意千里心,仍求百金諾。 公侯皆我輩,動用在謀略。
圣心思賢才,朅來刈葵藿。 13 酬司空璲少府 高適 飄飖未得意,感激與誰論。
昨日遇夫子,仍欣吾道存。 江山滿詞賦,札翰起涼溫。
吾見風雅作,人知德業尊。 驚飆蕩萬木,秋氣屯高原。
燕趙何蒼茫,鴻雁來翩翻。 此時與君別,握手欲無言。
14 酬李少府 高適 出塞魂屢驚,懷賢意難說。誰知吾道間,乃在客中別。
日夕捧瓊瑤,相思無休歇。伊人雖薄宦,舉代推高節。
述作凌江山,聲華滿冰雪。一登薊丘上,四顧何慘烈。
來雁無盡時,邊風正騷屑。將從崖谷遁,且與沉浮絕。
君若登青云,余當投魏闕。 15 酬裴秀才 高適 男兒貴得意,何必相知早。
飄蕩與物永,蹉跎覺年老。 長卿無產業,季子慚妻嫂。
此事難重陳,未于眾人道。 17 酬陸少府 高適 朝臨淇水岸,還望衛人。
5.關于高適的古詩有哪些
1.《除夜作》唐代: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2.《別董大二首》唐代: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余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3.《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唐代:高適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4.《營州歌》唐代:高適 營州少年厭原野,狐裘蒙茸獵城下。
虜酒千鐘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 5.《聽張立本女吟》唐代:高適 危冠廣袖楚宮妝,獨步閑庭逐夜涼。
自把玉釵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詩人: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于《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并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6.唐代詩人高適的邊塞詩歌有哪些
《塞上曲》
結束浮云駿,翩翩出從戎。且憑王子怒,復倚將軍雄。
萬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風。日輪駐霜戈,月魄懸琱弓。
青海陣云匝,黑山兵氣沖。戰酣太白高,戰罷旄頭空。
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
大笑向文士,一經何足窮!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燕歌行(并序)⑴
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⑵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⑶。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⑷。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旗逶迤碣石間⑸。
校尉羽書飛瀚海⑹,單于獵火照狼山⑺。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⑻。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⑼,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⑽。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⑾。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⑿。
邊風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⒀。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⒁。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薊門行五首⑴
【其一】
薊門逢古老,獨立思氛氳⑵。
一身既零丁,頭鬢白紛紛⑶。
勛庸今已矣,不識霍將軍⑷。
【其二】
漢家能用武,開拓窮異域⑸。
戍卒厭糠核,降胡飽衣食⑹。
關亭試一望,吾欲淚沾臆⑺。
【其三】
邊城十一月,雨雪亂霏霏⑻。
元戎號令嚴⑼,人馬亦輕肥。
羌胡無盡日⑽,征戰幾時歸。
【其四】
幽州多騎射,結發重橫行⑾。
一朝事將軍,出入有聲名。
紛紛獵秋草,相向角弓鳴⑿。
【其五】
黯黯長城外,日沒更煙塵⒀。
胡騎雖憑陵⒁,漢兵不顧身。
古樹滿空塞,黃云愁殺人⒂。
薊中⑴作
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⑵。
邊城何蕭條⑶,白日黃云昏。
一到征戰處,每愁胡虜翻⑷。
豈無安邊書⑸,諸將⑹已承恩。
惆悵孫吳事⑺,歸來獨閉門。
李云南征蠻詩(并序)⑴
天寶十一載,有詔伐西南夷,右相楊公兼節制之寄⑵,乃奏前云南太守李宓涉海自交趾擊之⑶。道路險艱,往復數萬里,蓋百王所未通也⑷。十二載四月,至于長安,君子是以知廟堂使能⑸,李公效節。適忝斯人之舊⑹,因賦是詩。
圣人赫斯怒⑺,詔伐西南戎。
肅穆廟堂上,深沉節制雄⑻。
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
料死不料敵,顧恩寧顧終。
鼓行天海外⑼,轉戰蠻夷中。
梯巘近高鳥⑽,穿林經毒蟲。
鬼門無歸客,北戶多南風⑾。
蜂蠆隔萬里⑿,云雷隨九攻。
長驅大浪破,急擊群山空。
餉道忽已遠,懸軍垂欲窮。
精誠動白日⒀,憤薄連蒼穹。
野食掘田鼠,晡餐兼僰僮⒁。
收兵列亭堠⒂,拓地彌西東。
臨事恥茍免,履危能飭躬⒃。
將星獨照耀,邊色何溟濛。
瀘水夜可涉,交州今始通⒄。
歸來長安道,召見甘泉宮⒅。
廉藺若未死,孫吳知暗同⒆。
相逢論意氣,慷慨謝深衷⒇。
7.高適的詩有哪些
高適(701—765年),字達夫,滄州(今河北景縣)人,居住在宋中 (今河南商丘一帶)。
有《高常侍集》傳世。死后,嬙禮部尚書,謚號忠。
高適早年潦倒失意,曾往來東北邊陲。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高適 由睢陽太守張九皋推薦,應舉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尉。
天寶十一年,辭官回到 長安。第二年人隴右、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幕下,為書記。
安史之亂后,高適先 后任淮南節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劍南節度使等職,官至左散騎常侍, 封渤海縣侯。世稱“高渤海”。
《舊唐書?高適傳》說:“有唐已來,詩人之 達者,唯適而已。 ” 高適的邊塞詩成就最高,與岑參同為著名的邊塞詩人,并稱“高岑”。
他 的詩作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感情深摯,現實性較強。詩風雄健有力,氣勢奔 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蓬勃進取、奮發向上的時代精神。
代表作如《燕 歌行》、《薊門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薊中作》、《九曲詞三 首》等,歌頌了戰士奮勇殺敵、建功報國的豪情壯志,也寫出了軍旅生活的艱 辛苦悶,以及對于和平的美好向往,同時揭露了邊關將領的窮奢極欲、不恤士 卒的失職和朝廷賞罰不明、安邊無策的庸碌,流露出憂國愛民的思想感情。 高適也創作有諷時傷亂、反映民生疾苦的詩,指斥弊政,深刻地揭露了 統治階級和人民之間的矛盾,如《古歌行》、《行路難二首》、《自淇涉黃河 途中作十三首》之九、《東平路中遇大水》》等。
他的詠懷詩數量很多,內容較復雜,如抒寫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憂憤的《別韋參軍》、《淇上酬薛三據兼 寄郭少府微》、《效古贈崔二》、《封丘作》等。 以詩體而論,高適的古體詩勝過近體詩,其中以七言歌行體最為優秀。
他的歌行長詩,氣勢壯闊,聲情頓挫。五言古詩質樸,接近漢魏古詩的氣息。
近體詩則以七言律詩和絕句為優。高適作品的編集,原有天寶七年左右張九皋編、顏真卿作序的詩集,今佚。
新、舊《唐書》著錄高適文集二十卷,亦不 存。 今有《四庫全書》所收明汲古閣影宋抄本《髙常侍集》,凡詩八卷、文二 卷。
又有《四部叢刊》影印明活字本八卷。另有明張遜業、許自昌等輯本, 皆為二卷。
明楊一統輯《高適集》一卷。敦煌《唐詩選殘卷》、《高適詩集殘 卷》等,尚存部分佚詩。
今存詩二百三十八首。 。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