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白居易的哪個詩有周王(白居易的哪個詩有周王之稱)

尷尬對白2022-12-11 05:15歷史46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白居易的哪個詩有周王,以及白居易的哪個詩有周王之稱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白居易寫的關于馬的詩句

1.關于馬的詩句

1.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2. 竹馬踉蹌沖淖去, 紙鳶跋扈挾風鳴。 (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3.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 草枯鷹眼疾, 雪盡馬蹄輕。 (王維《觀獵》) 5.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6. 馬寅識路真疲路, 蟬到吞聲尚有聲。 (黃景仁《雜感》) 7.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李白:《送友人》) 8. 好山好水看不足, 馬蹄催趁月明歸。 (岳飛《池州翠微亭》) 9. 云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南關馬不前。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10. 山回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11.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辛棄疾《青玉案》) 12.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王翰《涼州詞》) 13. 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14.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后》) 15.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李煜《望江南》) 16. 郎騎竹馬來, 繞床弄青梅。 (李白《長干行》) 17.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18. 胡馬依北風, 越鳥巢南枝。 (《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19. 牧人驅犢返, 獵馬帶禽歸。 (王績《野望》) 20.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2.有關馬的詩句

白居易 送客歸京 馬入九衢塵。

白居易 朝回和元少尹絕句 馬上青袍唯兩人。

白居易 行簡初授拾遺同早朝入閣因示十二韻 馬驕欺地軟,

白居易 夜歸 馬鞭敲鐙轡瓏驄。

白居易 與諸客攜酒尋去年梅花有感 馬上同攜今日杯,

白居易 有感三首其二 馬肥快行走,

白居易 百日假滿 馬辭轅下頭高舉,

白居易 閑出 馬蹄知意緣行熟,

白居易 早春同劉郎中寄宣武令狐相公 馬頭拂柳時回轡,

白居易 和春深二十首其一 馬為中路鳥,

白居易 和春深二十首其六 馬鬣剪三花。

白居易 臨都驛送崔十八 馬頭西去幾時回?

白居易 醉中重留夢得 馬頭去便三千里。

白居易 晚歸府 馬上涼于床上坐,

白居易 詠興五首-解印出公府 馬嘶返舊櫪,

白居易 短歌行 馬肥初食粟。

白居易 府西亭納涼歸 馬穩人攏轡。

白居易 哭崔二十四常侍 崔好酒放歌,忘懷生死。知疾不起,自為志文。 馬鬣新封四尺墳。

白居易 往年稠桑曾喪白馬題詩廳壁今來尚存又復感懷更題絕句 馬死七年猶悵望,

白居易 自詠 馬從銜草展,

白居易 離別難詞 馬去車回一望塵。

白居易 春日閑居三首其三 馬閑無羈絆,

杜甫 少年行 馬上誰家白面郎

杜甫 兵車行 馬蕭蕭,

杜甫 蔡子勇成癖 馬頭金匼匝,

杜甫 送人從軍 馬寒防失道,

杜甫 別贊上人 馬嘶思故櫪,

杜甫 后出塞五首其二 馬鳴風蕭蕭。

杜甫 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三 馬驕朱汗落,

杜甫 少年行 馬上誰家白面郎?

杜甫 戲贈友二首其二 馬驚折左臂,

杜甫 溪漲 馬嘶未敢動,

杜甫 光祿阪行 馬驚不憂深谷墜,

李白 北上行 馬足蹶側石。

李白 君馬黃 馬色雖不同。

李白 醉后贈從甥高鎮 馬上相逢揖馬鞭。

李白 贈武十七諤 馬如一匹練。

李白 魯郡堯祠送吳五之瑯琊 馬嘶俱醉起。

李白 送白利從金吾董將軍西征 馬行邊草綠。

李白 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 馬首迷荒陂。

李白 游泰山六首其一 馬跡繞碧峰。

岑參 送費子歸武昌 馬蹄無事今已穿。

岑參 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馬走碎石中,

岑參 逢入京使 馬上相逢無紙筆,

岑參 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 馬疾過飛鳥,

岑參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馬毛帶雪汗氣蒸,

戴叔倫 邊城曲 馬蹄蹴蹋層冰上。

戴叔倫 宿靈巖寺 馬疲盤道峻,

杜牧 使回枉唐州崔司馬書兼寄四韻因和 馬首隨云早晚回。

杜牧 邊上晚秋 馬放平沙夜不收。

杜牧 游邊 馬前逢著射雕人。

杜牧 黃州偶見作 馬鞭斜揖笑回頭。

杜牧 題孫逸人山居 馬上多于在家日,

杜牧 分司東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劉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韻 馬群先去害,

杜牧 將赴京留贈僧院 馬跡軒車日暮間。

杜牧 將赴京題陵陽王氏水居 馬蹄不道貪西去,

韓愈 馬厭谷 馬厭谷兮,

韓愈 題于賓客莊 馬蹄無入朱門跡,

韓愈 夕次壽陽驛題吳郎中詩后 馬頭惟有月團團。

3.關于陶淵明、白居易的詩句

【年代】:唐五代【作者】:白居易【作品】:竹枝【內容】: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靜山空歇又聞。

蠻兒巴女齊聲唱,愁殺江南病使君。【年代】:唐五代【作者】:白居易【作品】:竹枝【內容】:瞿塘峽口水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

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閑鳥一時啼。【年代】:唐五代【作者】:白居易【作品】:竹枝【內容】:巴東船舫上巴西,波面風生雨腳齊。

水蓼冷花紅簌簌,江蘺濕葉碧凄凄。【年代】:唐五代【作者】:白居易【作品】:柘枝詞【內容】:柳暗長廊合,花深小院開。

蒼頭鋪錦褥,皓腕捧銀杯。繡帽珠稠綴,香衫袖窄裁。

將軍拄□杖,看按柘枝來。【年代】:唐五代【作者】:白居易【作品】:贈元稹【內容】:自我從宦游,七年在長安。

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難。豈無山上苗,徑寸無歲寒。

豈無要津水,咫尺有波瀾。之子異于是,久要誓不諼。

無波古井水,有節秋竹竿。一為同心友,三及芳歲闌。

花下鞍馬游,雪中杯酒歡。衡門相逢迎,不具帶與冠。

春風日高睡,秋月夜深看。不為同登科,不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無異端。【年代】:唐五代【作者】:白居易【作品】:云居寺孤桐【內容】:一株青玉立,千葉綠云委。

亭亭五丈余,高意猶未已。山僧年九十,清靜老不死。

自云手種時,一棵青桐子。直從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四面無附枝,中心有通理。寄言立身者,孤直當如此。

【年代】:唐五代【作者】:白居易【作品】:月夜登閣避暑【內容】:旱久炎氣甚,中[1]人若燔燒。清風隱何處?草樹不動搖。

何以避暑氣,無如出塵囂。行行都門外,佛閣正岧峣。

清涼近高生,煩熱委靜銷。開襟當軒坐,意泰神飄飄。

回看歸路旁,禾黍盡枯焦。獨善誠有計,將何救旱苗?【年代】:唐五代【作者】:白居易【作品】:憶江南【內容】: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年代】:唐五代【作者】:白居易【作品】:憶江南【內容】: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年代】:唐五代【作者】:白居易【作品】:憶江南【內容】: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年代】:唐五代【作者】:白居易【作品】:楊柳枝【內容】:依依裊裊復青青,勾引春風無限情。白雪花繁空撲地,綠絲條弱不勝鶯。

【年代】:唐五代【作者】:白居易【作品】:楊柳枝【內容】:一樹春風萬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永豐南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年代】:唐五代【作者】:白居易【作品】:暮江吟【內容】: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年代】:唐五代【作者】:白居易【作品】:觀刈麥,時為周至縣尉 【內容】: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槳。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年代】:唐五代【作者】:白居易【作品】:大林寺桃花【內容】: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年代】:唐五代【作者】:白居易【作品】:長恨歌【內容】: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憐光采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翅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云棧縈紆登劍閣。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斷腸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至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

4.有關馬的詩句

白居易 送客歸京 馬入九衢塵。

白居易 朝回和元少尹絕句 馬上青袍唯兩人。白居易 行簡初授拾遺同早朝入閣因示十二韻 馬驕欺地軟,白居易 夜歸 馬鞭敲鐙轡瓏驄。

白居易 與諸客攜酒尋去年梅花有感 馬上同攜今日杯,白居易 有感三首其二 馬肥快行走,白居易 百日假滿 馬辭轅下頭高舉,白居易 閑出 馬蹄知意緣行熟,白居易 早春同劉郎中寄宣武令狐相公 馬頭拂柳時回轡,白居易 和春深二十首其一 馬為中路鳥,白居易 和春深二十首其六 馬鬣剪三花。白居易 臨都驛送崔十八 馬頭西去幾時回?白居易 醉中重留夢得 馬頭去便三千里。

白居易 晚歸府 馬上涼于床上坐,白居易 詠興五首-解印出公府 馬嘶返舊櫪,白居易 短歌行 馬肥初食粟。白居易 府西亭納涼歸 馬穩人攏轡。

白居易 哭崔二十四常侍 崔好酒放歌,忘懷生死。知疾不起,自為志文。

馬鬣新封四尺墳。白居易 往年稠桑曾喪白馬題詩廳壁今來尚存又復感懷更題絕句 馬死七年猶悵望,白居易 自詠 馬從銜草展,白居易 離別難詞 馬去車回一望塵。

白居易 春日閑居三首其三 馬閑無羈絆,杜甫 少年行 馬上誰家白面郎杜甫 兵車行 馬蕭蕭,杜甫 蔡子勇成癖 馬頭金匼匝,杜甫 送人從軍 馬寒防失道,杜甫 別贊上人 馬嘶思故櫪,杜甫 后出塞五首其二 馬鳴風蕭蕭。杜甫 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三 馬驕朱汗落,杜甫 少年行 馬上誰家白面郎?杜甫 戲贈友二首其二 馬驚折左臂,杜甫 溪漲 馬嘶未敢動,杜甫 光祿阪行 馬驚不憂深谷墜,李白 北上行 馬足蹶側石。

李白 君馬黃 馬色雖不同。李白 醉后贈從甥高鎮 馬上相逢揖馬鞭。

李白 贈武十七諤 馬如一匹練。李白 魯郡堯祠送吳五之瑯琊 馬嘶俱醉起。

李白 送白利從金吾董將軍西征 馬行邊草綠。李白 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 馬首迷荒陂。

李白 游泰山六首其一 馬跡繞碧峰。岑參 送費子歸武昌 馬蹄無事今已穿。

岑參 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馬走碎石中,岑參 逢入京使 馬上相逢無紙筆,岑參 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 馬疾過飛鳥,岑參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馬毛帶雪汗氣蒸,戴叔倫 邊城曲 馬蹄蹴蹋層冰上。戴叔倫 宿靈巖寺 馬疲盤道峻,杜牧 使回枉唐州崔司馬書兼寄四韻因和 馬首隨云早晚回。

杜牧 邊上晚秋 馬放平沙夜不收。杜牧 游邊 馬前逢著射雕人。

杜牧 黃州偶見作 馬鞭斜揖笑回頭。杜牧 題孫逸人山居 馬上多于在家日,杜牧 分司東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劉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韻 馬群先去害,杜牧 將赴京留贈僧院 馬跡軒車日暮間。

杜牧 將赴京題陵陽王氏水居 馬蹄不道貪西去,韓愈 馬厭谷 馬厭谷兮,韓愈 題于賓客莊 馬蹄無入朱門跡,韓愈 夕次壽陽驛題吳郎中詩后 馬頭惟有月團團。

5.關于馬的詩句

1.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2. 竹馬踉蹌沖淖去, 紙鳶跋扈挾風鳴。 (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3.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 草枯鷹眼疾, 雪盡馬蹄輕。 (王維《觀獵》) 5.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6. 馬寅識路真疲路, 蟬到吞聲尚有聲。 (黃景仁《雜感》) 7.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李白:《送友人》) 8. 好山好水看不足, 馬蹄催趁月明歸。 (岳飛《池州翠微亭》) 9. 云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南關馬不前。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10. 山回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11.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辛棄疾《青玉案》) 12.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王翰《涼州詞》) 13. 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14.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后》) 15.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李煜《望江南》) 16. 郎騎竹馬來, 繞床弄青梅。 (李白《長干行》) 17.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18. 胡馬依北風, 越鳥巢南枝。 (《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19. 牧人驅犢返, 獵馬帶禽歸。

(王績《野望》) 20.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6.關于描寫馬的古詩

賣駱馬

【唐】白居易

五年花下醉騎行,臨賣回頭嘶一聲。

項籍顧騅猶解嘆,樂天別駱豈無情。

歸馬華山

【唐】白行簡

牧野功成后,周王戰馬閑。驅馳休伏皂,飲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隨風暮自還。冰生疑隴坂,葉落似榆關。

躞蹀仙峰下,騰驤渭水灣。幸逢時偃武,不復鼓鼙間。

病馬五首呈鄭校書章三吳十五先輩

【唐】曹唐

騄耳何年別渥洼,病來顏色半泥沙。

四啼不鑿金砧裂,雙眼慵開玉箸斜。

墮月兔毛干觳觫,失云龍骨瘦牙槎。

平原好放無人放,嘶向秋風苜蓿花。

隴上沙蔥葉正齊,騰黃猶自跼羸啼。

尾蟠夜雨紅絲脆,頭捽秋風白練低。

力憊未思金絡腦,影寒空望錦障泥。

階前莫怪垂雙淚,不遇孫陽不敢嘶。

不剪焦毛鬣半翻,何人別是古龍孫。

霜侵病骨無驕氣,土蝕驄花見臥痕。

未噴斷云歸漢苑,曾追輕練過吳門。

一朝千里心猶在,爭肯潛忘秣飼恩。

空被秋風吹病毛,無因濯浪刷洪濤。

臥來總怪龍蹄跙,瘦盡誰驚虎口高。

追電有心猶款段,逢人相骨強嘶號。

欲將鬐鬣重裁剪,乞借新成利鉸刀。

病久無人著意看,玉華衫色欲凋殘。

飲驚白露泉花冷,吃怕清秋豆葉寒。

長襜敢辭紅錦重,舊韁寧畏紫絲蟠。

王良若許相抬策,千里追風也不難。

【唐】陳凝

未明龍骨駿,幸得到神州。自有千金價,寧忘伯樂酬。

雖知殊款段,莫敢比驊騮。若遇追風便,當軒一舉頭。

白馬

【唐】杜甫

白馬東北來,空鞍貫雙箭。

可憐馬上郎,意氣今誰見。

近時主將戮,中夜商於戰。

喪亂死多門,嗚呼淚如霰。

詠馬

【唐】韓琮

曾經伯樂識長鳴,不似龍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鹽車猶駕瘦何驚。

難逢王濟知音癖,欲就燕昭買駿名。

早晚飛黃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鸞鳴。

驄馬

【唐】霍總

青驪八尺高,俠客倚雄豪。踏雪生珠汗,障泥護錦袍。

路傍看驟影,鞍底卷旋毛。豈獨連錢貴,酬恩更代勞。

白馬

【唐】賈至

白馬紫連錢,嘶鳴丹闕前。聞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紫騮馬

【唐】李白

紫騮行且嘶,雙翻碧玉蹄。臨流不肯渡,似惜錦障泥。

白雪關山遠,黃云海戍迷。揮鞭萬里去,安得念春閨。

詠馬

【唐】楊師道

寶馬權奇出未央,雕鞍照曜紫金裝。

春草初生馳上苑,秋風欲動戲長楊。

鳴珂屢度章臺側,細蹀經向濯龍傍。

徒令漢將連年去,宛城今已獻名王。

白馬

【唐】翁綬

渥洼龍種雪霜同,毛骨天生膽氣雄。

金埒乍調光照地,玉關初別遠嘶風。

花明錦襜垂楊下,露濕朱纓細草中。

一夜羽書催轉戰,紫髯騎出佩騂弓。

老馬

【唐】姚合

臥來扶不起,唯向主人嘶。惆悵東郊道,秋來雨作泥。

浴馬

【唐】喻鳧

解控復收鞭,長津動細漣。空蹄沈綠玉,闊臆沒連錢。

沫漩橋聲下,嘶盤柳影邊。常聞稟龍性,固與白波便。

塞馬

【唐】元稹

塞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曉風寒獵獵,乍得草頭行。

夷狄寢烽候,關河無戰聲。何由當陣面,從爾四蹄輕。

7.關于馬的詩句

雪盡馬蹄輕。

(王維《觀獵》)

5.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6,

欲飲琵琶馬上催。

(王翰《涼州詞》)

13. 射人先射馬:《送友人》)

8. 好山好水看不足,

獵馬帶禽歸。

(王績《野望》)

20,

繞床弄青梅。

(李白《長干行》)

17. 但使龍城飛將在,

越鳥巢南枝。

(《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19. 牧人驅犢返. 云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南關馬不前,

擒賊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14.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2. 竹馬踉蹌沖淖去. 馬寅識路真疲路,

蟬到吞聲尚有聲,

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11,

蕭蕭班馬鳴。

(李白,

馬蹄催趁月明歸。

(岳飛《池州翠微亭》)

9我回你個帶馬字的詩句,

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18. 胡馬依北風。

(辛棄疾《青玉案》)

12. 葡萄美酒夜光杯. 山回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紙鳶跋扈挾風鳴。

(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3. 亂花漸欲迷人眼。

(孟郊《登科后》)

15,

弓如霹靂弦驚,

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 草枯鷹眼疾.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馬作的盧飛快:

1. 夜闌臥聽風吹雨,

花月正春風。

(李煜《望江南》)

16. 郎騎竹馬來。

(黃景仁《雜感》)

7. 揮手自茲去.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10

8.關于馬的詩句

1.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2. 竹馬踉蹌沖淖去, 紙鳶跋扈挾風鳴。 (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3.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 草枯鷹眼疾, 雪盡馬蹄輕。 (王維《觀獵》) 5.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6. 馬寅識路真疲路, 蟬到吞聲尚有聲。 (黃景仁《雜感》) 7.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李白:《送友人》) 8. 好山好水看不足, 馬蹄催趁月明歸。 (岳飛《池州翠微亭》) 9. 云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南關馬不前。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10. 山回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11.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辛棄疾《青玉案》) 12.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王翰《涼州詞》) 13. 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14.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后》) 15.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李煜《望江南》) 16. 郎騎竹馬來, 繞床弄青梅。 (李白《長干行》) 17.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18. 胡馬依北風, 越鳥巢南枝。 (《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19. 牧人驅犢返, 獵馬帶禽歸。

(王績《野望》) 20.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馬 【唐】陳凝 未明龍骨駿,幸得到神州。

自有千金價,寧忘伯樂酬。 雖知殊款段,莫敢比驊騮。

若遇追風便,當軒一舉頭。 白馬 【唐】杜甫 白馬東北來,空鞍貫雙箭。

可憐馬上郎,意氣今誰見。 近時主將戮,中夜商於戰。

喪亂死多門,嗚呼淚如霰。 詠馬 【唐】韓琮 曾經伯樂識長鳴,不似龍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鹽車猶駕瘦何驚。 難逢王濟知音癖,欲就燕昭買駿名。

早晚飛黃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鸞鳴。 驄馬 【唐】霍總 青驪八尺高,俠客倚雄豪。

踏雪生珠汗,障泥護錦袍。 路傍看驟影,鞍底卷旋毛。

豈獨連錢貴,酬恩更代勞。 白馬 【唐】賈至 白馬紫連錢,嘶鳴丹闕前。

聞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紫騮馬 【唐】李白 紫騮行且嘶,雙翻碧玉蹄。

臨流不肯渡,似惜錦障泥。 白雪關山遠,黃云海戍迷。

揮鞭萬里去,安得念春閨。 詠馬 【唐】楊師道 寶馬權奇出未央,雕鞍照曜紫金裝。

春草初生馳上苑,秋風欲動戲長楊。 鳴珂屢度章臺側,細蹀經向濯龍傍。

徒令漢將連年去,宛城今已獻名王。 白馬 【唐】翁綬 渥洼龍種雪霜同,毛骨天生膽氣雄。

金埒乍調光照地,玉關初別遠嘶風。 花明錦襜垂楊下,露濕朱纓細草中。

一夜羽書催轉戰,紫髯騎出佩騂弓。 老馬 【唐】姚合 臥來扶不起,唯向主人嘶。

惆悵東郊道,秋來雨作泥。 浴馬 【唐】喻鳧 解控復收鞭,長津動細漣。

空蹄沈綠玉,闊臆沒連錢。 沫漩橋聲下,嘶盤柳影邊。

常聞稟龍性,固與白波便。 塞馬 【唐】元稹 塞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

曉風寒獵獵,乍得草頭行。 夷狄寢烽候,關河無戰聲。

何由當陣面,從爾四蹄輕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王翰《涼州詞》)2、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3、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龔自珍《己亥雜詩》)4、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陶淵明《飲酒》)5、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王績《野望》)6、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7、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8、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辛棄疾《破陣子》)9、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10、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11、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12、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李白《送友人》)13、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杜甫《前出塞》)14、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杜甫《登岳陽樓》)15、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岑參《逢入京使》)16、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岑參《磧中作》)17、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后》)18、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咸陽。

(令狐楚《少年行》)19、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權德輿《嶺上逢久別者又別》)20、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柳中庸《征人怨》)。

潤州聽暮角

李涉 潤州聽暮角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邊聲怨思長。

驚起暮天沙上雁,海門斜去兩三行。

【賞析】

唐文宗時,詩人曾因事流放康州(治所在今廣東德慶),此詩很可能是作于貶謫途中。詩題一作《晚泊潤州聞角》,與此題恰成補充,說明此詩是羈旅水途之作。

這首絕句,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寫得氣勢蒼涼,意境高遠,通俗凝煉,耐人尋味。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邊聲怨思長。江城,臨江之城,即潤州。這里雖然是寫耳聞目睹景象,但字里行間,都使人感到一個憂憤滿懷的詩人影子。他佇立船頭,眼望著茫茫江面,耳聽著城頭傳來悠揚悲切的邊地樂調。大凡羈途之士,雖非邊地戍卒,總有異地思歸之情。在這一點上,他們的感情是相通的。因而,一聞邊地樂聲,便立刻引起詩人的共鳴,勾起他思鄉歸里的綿綿情思。在這里,詩人巧妙地借助于邊聲的幽怨之長和江流的悠長,從形、聲兩個方面著筆,將抽象的心中的思歸之情,作了形象具體的刻畫。驚起暮天沙上雁,海門斜去兩三行。暮角聲起。江邊沙灘上的鴻雁驚起,而飛向了遠方。乍看,像是實景的描寫,但仔細品味,這正是詩人有家不得歸,而且天涯海角、越走越遠的真實寫照。詩人家居洛陽,方向在潤州的西北;而驚雁是向南,越飛越遠。莫說歸里,就是連借飛雁而通家書的指望也沒有。驚起二字,不言己而言雁,是所謂不犯正位的寫法。寫雁的受驚遠飛,實際上也兼含了詩人當時不虞的遭際。

詩經 角弓

《詩經:角弓》

骍骍角弓,翩其反矣。

兄弟婚姻,無胥遠矣。

爾之遠矣,民胥然矣。

爾之教矣,民胥效矣。

此令兄弟,綽綽有裕。

不令兄弟,交相為愈。

民之無良,相怨一方。

受爵不讓,至于已斯亡。

老馬反為駒,不顧其后。

如食宜饇,如酌孔取。

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君子有徽猷,小人與屬。

雨雪瀌瀌,見晛曰消。

莫肯下遺,式居婁驕。

雨雪浮浮,見晛曰流。

如蠻如髦,我是用憂。

注釋:

1、骍骍:弦和弓調和的樣子。

2、翩:此指反過來彎曲的樣子。

3、昏姻:指異姓兄弟。

4、胥:相。

5、胥:皆。

6、令:善。

7、綽綽:寬裕舒緩的樣子。裕:寬大。

8、瘉:病,此指殘害。

9、亡:通忘。

10、饇:飽。

11、孔:恰如其分。

12、猱:猿類,善攀援。

13、涂:泥土。附:沾著。

14、徽:美。猷:道。

15、與:從,屬,依附。

16、瀌瀌:下雪很盛的樣子。

17、晛:日氣。

18、遺:通隤,柔順的樣子。

19、式:用,因也。婁:借為屢。

20、浮浮:與瀌瀌義同。

21、蠻、髦:南蠻與夷髦,古代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稱呼。

譯文:

角弓精心調整好,弦弛便向反面轉。

兄弟婚姻一家人,不要相互太疏遠。

你和兄弟太疏遠,百姓都會跟著干。

你是這樣去教導,百姓都會跟著跑。

彼此和睦親兄弟,感情深厚少怨怒。

彼此不和親兄弟,相互殘害全不顧。

有些人心不善良,相互怨恨另一方。

接受爵祿不謙讓,輪到自己啟發忘。

老馬當作馬駒使,不念后果會如何。

如給飯吃要吃飽,酌酒最好量適合。

不教猴子會爬樹,好比泥上沾泥土。

君子如果有美德,小人自然來依附。

雪花落下滿天飄,一見陽光全融銷。

小人不肯示謙恭,反而屢屢要驕傲。

雪花落下飄悠悠,一見陽光化水流。

小人無禮貌粗野,我心因此多煩憂。

賞析:

關于《角弓》的主題,《毛序》已說得相當明白:《角弓》,父兄刺幽王也。不親九族而好讒佞,骨肉相怨,故作是詩也。雖然詩中所刺,是否確指幽王難以認定,但為王室父兄刺王好近小人,不親九族,而骨肉相怨的作品是可信的。從社會分析的角度看,這首詩反映的實際上是遠自父系氏族社會沿襲而來的一種宗法思想,也就是以宗族為紐帶而相互依存結為政治經濟勢力的思想。雖然在詩的第一章提及兄弟昏姻,好像是將同姓兄弟與異姓兄弟并說,以至于何楷以為這首詩是刺幽王寵任昏姻而疏遠兄弟之詩《詩經世本古義》、。但從詩第三章兩提兄弟不及昏姻可見詩的重點是落在同姓兄弟上的。

全詩共八章,取喻多奇,因而給人光怪陸離,眩人耳目的感覺,仔細誦讀,方可發現各章之間確有內在脈絡流動,且有機交融,渾然一體。

首章騂騂角弓,翩其反矣,是用角弓不可松弛暗喻兄弟之間不可疏遠。兄弟昏姻已如前所述,是同類連及,并無確指,著重點是同宗兄弟。兄弟昏姻,無胥遠矣,為全詩主題句,以下各章,多方申述,皆以此為本。

第二章敘說疏遠王室父兄的危害。爾之遠矣,民胥然矣;爾之教矣,民胥效矣,四句皆以語氣詞煞尾,父兄口氣,語重心長。作為君王而與自家兄弟疏遠,結果必然是上行下效,民風丕變,教化不存。

第三章用兄弟之間善與不善的兩種不同結果增強說服的效果。和善的兄弟相互平安相處,泰然自得,不和的兄弟相互殘害,不能自保。如果說這一章還是因說理的需要而作的正反兩方面的假設,那么第四章則是通過現實中已成為風氣的責人不責己的小人做法直言王行不善的社會惡果。民之無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讓,至于己斯亡,不善良的兄弟間只知相互怨怒,不顧禮儀道德,為爭爵祿地位各不相讓,涉及一己小利便忘了大德。所以鐘惺云:相怨一方,說盡千古人情。受爵不讓是相怨之根。故老馬以下皆承此意。《啟發詩經》。

第五、六兩章以奇特的比喻、切直的口吻從正反兩方面勸誘周王。只有自身行為合乎禮儀,才能引導小民相親為善。老馬反為駒,不顧其后,取譬新奇,以物喻人,指責小人不知優老而顛倒常情的乖戾荒唐,一個反字凸現出強烈的感情色彩。如食宜饇,如酌孔取,正面教導養老之道。第六章更是新意新語競出。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用猿猴不用教也會上樹,泥巴涂在泥上自然粘牢比喻小人本性無德,善于攀附,如果上行不正,其行必有過之。后兩句君子有徽猷,小人與屬,又是正面勸戒,如果周王有美德,小民也會改變惡習,相親為善的。此意與后世所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正相一致。

詩的最后兩章以雪花見日而消融,反喻小人之驕橫而無所節制和不可理喻。莫肯下遺,式居婁驕和如蠻如髦說的是小人,卻暗指周王無道。有鑒于此,詩人不禁長嘆我是用憂,此憂非為自身憂,也非為小人憂,而是為國家為天下而深懷憂患。

全詩因是父兄口吻,所以少微婉,多切直陳子展《詩經直解》引孫緘語,少了一些通常意義上的詩味。又正因為是父兄口吻,全詩以氣貫通,或取譬,或直言,都在光怪陸離中顯示出一種酣暢,一種奔涌的激情。孫鑛所給的風骨自高奇的評價可謂知音之論。

暮江吟

白居易 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譯文及注釋】

殘陽:將落山的太陽光。

瑟瑟:碧綠色。

憐:愛。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農歷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彎如弓。

【賞析】

七絕《暮江吟》是一首寫景佳作。約長慶二年(公元822年)赴杭州刺史任途中所作。當時朝政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諳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這首詩從側面反映出詩人離開朝廷后的輕松愉快心情。前兩句寫太陽落山前的江上景色,斜陽照水,波光閃動,半江碧綠,半江紅色,活像一幅油畫。鋪字用得妙,形象地表現了太陽的斜射;后兩句寫九月初三夜晚,新月初上,其彎如弓,露珠晶瑩,如顆顆珍珠,薄暮時分風光,如一幅精描細繪的工筆畫。這首詩語言清麗流暢,格調清新,繪影繪色,細致真切。

《暮江吟》是白居易雜律詩中的一首。這些詩的特點是通過一時一物的吟詠,在一笑一吟中能夠真率自然地表現內心深處的情思。

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里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前兩句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殘陽鋪水中,殘陽照射在江面上,不說照,卻說鋪,這是因為殘陽已經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確象鋪在江上,很形象;這個鋪字也顯得平緩,寫出了秋天夕陽的柔和,給人以親切、安閑的感覺。半江瑟瑟半江紅,天氣晴朗無風,江水緩緩流動,江面皺起細小的波紋。受光多的部分,呈現一片紅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深深的碧色。詩人抓住江面上呈現出的兩種顏色,卻表現出殘陽照射下,暮江細波粼粼、光色瞬息變化的景象。詩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悅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了。

后兩句寫新月初升的夜景。詩人流連忘返,直到初月升起,涼露下降的時候,眼前呈現出一片更為美好的境界。詩人俯身一看:呵呵,江邊的草地上掛滿了晶瑩的露珠。這綠草上的滴滴清露,多么象鑲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僅寫出了露珠的圓潤,而且寫出了在新月的清輝下,露珠閃爍的光澤。再抬頭一看:一彎新月初升,這真如同在碧藍的天幕上,懸掛了一張精巧的弓!詩人把這天上地下的兩種景象,壓縮在一句詩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從弓也似的一彎新月,想起此時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脫口贊美它的可愛,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給詩歌造成了波瀾。

詩人通過露、月視覺形象的描寫,創造出多么和諧、寧靜的意境!用這樣新穎巧妙的比喻來精心為大自然敷彩著色,描容繪形,令人嘆絕。由描繪暮江,到贊美月露,這中間似少了一個時間上的銜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無形中把時間連接起來,它上與暮接,下與露、月相連,這就意味著詩人從黃昏時起,一直玩賞到月上露下,蘊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悅、熱愛之情。

這首詩大約是長慶二年(822)白居易寫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當時朝政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諳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這首詩從側面反映出詩人離開朝廷后的輕松愉快的心情。途次所見,隨口吟成,格調清新,自然可喜,讀后給人以美的享受。

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

劉長卿 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

萬里辭家事鼓鼙,金陵驛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馬蹄。

【譯文及注釋】

你就要離開家鄉,奔赴萬里之外的軍營,通往金陵的驛路上,楚地的白云似乎也同你一樣,漸漸地向西飄去。長江兩岸的春色留不住你的腳步,青青的綠草也在為你送行。

1、李判官:詩人的一位朋友,任判官一職。

2、潤州:州名,在今江蘇鎮江市。

3、行營:主將出征駐扎之地。

4、事鼓鼙(p):從事軍務。鼓鼙,軍用樂器。

5、金陵:一般指今江蘇省南京市,但唐代時把潤州也稱為金陵,這里即指潤州。

6、楚云西:古代楚國地方的西部,這里指送別的所在。

7、行客:過客;旅客。

8、草色青青:形容草長得好(多用于形容春天的美景)。

【賞析】

《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是盛唐詩人劉長卿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利用江春、草色、馬蹄賦予人的情感,生動而又含蓄地抒發了詩人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金陵驛路楚云西就是從地理座標系上為我們標出李判官所去之地的方位。詩里說金陵的驛路直通楚地之西。這里的金陵即潤州,因為按照唐代行政區域的劃分,潤州也屬于金陵的轄區。

江春不肯留行客一方面點出了這次送別的時間是春天,另一方面詩人又移情于物,抱怨那逝者如斯的江水和一年一度的春花為什么不愿意挽留遠行客。

草色青青送馬蹄,化用了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的意境,同時也是詩人與行者難舍難分的送行場面的真實寫照。兩位友人并駕驅馬,踏著河畔青草緩緩前行。[6]

全文句句、字字都傾注了詩人對友人遠行的憂慮與擔心,以春天春草不肯留送馬蹄的無情反襯出離別者內心的有情。

白行簡的詩文有哪些

白行簡(776年-826年)唐代文學家,字知退,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人,著名文學家白居易之弟。字知退。元和二年(807)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累遷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又曾任度支郎中,膳部郎中等職。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白行簡的詩文,歡迎閱讀。

白行簡

白行簡(776年-826年)唐代文學家,字知退,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人,著名文學家白居易之弟。字知退。元和二年(807)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累遷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又曾任度支郎中,膳部郎中等職。著有文集10卷,文辭簡易,有其兄風格。白行簡文筆優美,著有《李娃傳》、《三夢記》等唐人傳奇。白行簡所作《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由法國漢學家伯希和從敦煌石窟發現,帶回巴黎;后又經荷蘭外交家高羅佩翻譯成英文,名聞世界。另有名篇《濾水羅賦》。《李娃傳》有弗蘭茲·庫恩翻譯的德文譯本。

白行簡的詩文

牧野功成后,周王戰馬閑。驅馳休伏皂,飲龁任依山。逐日朝仍去,隨風暮自還。冰生疑隴坂,葉落似榆關。躞蹀仙峰下,騰驤渭水灣。幸逢時偃武,不復鼓鼙間。——唐代·白行簡《歸馬華山》

歸馬華山

唐代:白行簡

牧野功成后,周王戰馬閑。驅馳休伏皂,飲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隨風暮自還。冰生疑隴坂,葉落似榆關。

躞蹀仙峰下,騰驤渭水灣。幸逢時偃武,不復鼓鼙間。

春從何處來

唐代:白行簡

欲識春生處,先從木德來。入門潛報柳,度嶺暗驚梅。

透雪寒光散,消冰水鏡開。曉迎郊騎發,夜逐斗杓回。

淑氣空中變,新聲雨后催。偏宜資律呂,應是候陽臺。

降虜意何如,窮荒九月初。三秋異鄉節,一紙故人書。對酒情無極,開緘思有馀。感時空寂寞,懷舊幾躊躇。雁盡平沙迥,煙銷大漠虛。登臺南望處,掩淚對雙魚。——唐代·白行簡《李都尉重陽日得蘇屬國書》

唐代:白行簡

降虜意何如,窮荒九月初。三秋異鄉節,一紙故人書。

對酒情無極,開緘思有馀。感時空寂寞,懷舊幾躊躇。

雁盡平沙迥,煙銷大漠虛。登臺南望處,掩淚對雙魚。

【拓展】 人物生平

白行簡(左)唐德宗貞元末(805年),白行簡考中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

元和中,盧坦出任東川節度使,召他為掌書記。

元和十二年(817年),盧坦死,他便離開東川幕府,于次年春取三峽水路歸潯陽,與他任江州司馬的哥哥白居易團聚。白居易曾寫了《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和《對酒示行簡》兩首詩以記其事并慶賀他兄弟倆的重逢。

元和十四年春,白行簡隨其兄白居易前往忠州,第二年(820年)又隨兄回到京城長安,授職左拾遺,累遷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長慶末年,振武水運營田使賀拔志歲終結課失實,朝廷詔命白行簡復核,他把情況查實后,揭露了賀的舞弊行為,賀畏罪自殺。

寶歷二年(826年)冬,白行簡病卒,時年50歲。

文學成就

鳴沙山石窟其辭賦尤稱精密,文士皆師法之。白行簡以傳奇著稱。代表作《李娃傳》。又名《汧國夫人傳》。寫滎陽大族鄭生熱戀長安娼女李娃,屢經波折,幾經喪生,終獲美好結局(見《太平廣記》)。《李娃傳》故事情節波瀾起伏,引人入勝。對李娃、鄭生的描寫,能恰如其分,人物形象較有個性;對某些具體場景的'描繪也頗為細致逼真,表現了唐代傳奇創作中寫實手法的高度成就。白行簡還撰有《三夢記》,三事皆篇幅短小,文辭簡質,而情節頗為離奇。《聊齋志異》中《鳳陽士人》一篇,即受其影響。

另著有《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荷蘭大使館參贊高羅佩對全文的評語為:“這篇文章文風優美,提供許多關于唐代的生活習慣的材料。”

代表作品

《夫子鼓琴得其人》

宣父窮玄奧,師襄授素琴。

稍殊流水引,全辨圣人心。

慕德聲逾感,懷人意自深。

泠泠傳妙手,摵摵振空林。

促調清風至,操弦白日沈。

曲終情不盡,千古仰知音。

《歸馬華山》

牧野功成后,周王戰馬閑。

驅馳休伏皂,飲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隨風暮自還。

冰生疑隴坂,葉落似榆關。

躞蹀仙峰下,騰驤渭水灣。

幸逢時偃武,不復鼓鼙間。

《春從何處來》

欲識春生處,先從木德來。

入門潛報柳,度嶺暗驚梅。

透雪寒光散,消冰水鏡開。

曉迎郊騎發,夜逐斗杓回。

淑氣空中變,新聲雨后催。

偏宜資律呂,應是候陽臺。

白居易詩句中的周公是誰

周公原名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在武王建立周王朝兩年病死后,輔佐周成王,從成王十三歲到二十歲,代理天子職權,一心朝政,忠心不二。排內憂,征外患,鞏固了周王朝的統治,并給“成康之治”奠定了基礎。

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注: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權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寫了五首《放言》詩表達自己的心情。后來,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在貶官途中,寫下五首《放言五首》奉和。

周公在鋪佐成王的時期,某些人曾經懷疑他有篡權的野心,但歷史證明他對成王一片赤誠,他忠心耿耿是真,說他篡權則是假。

周公盡心盡意輔助成王,管理國事,可是他的弟弟管叔、蔡叔卻在外面造謠,說周公有野心,想要篡奪王位啦!

紂王的兒子武庚雖然被封為殷侯,但是受到周朝的監視,覺得很不自由,巴不得周朝發生內亂,重新恢復他的殷商的王位,就和管叔、蔡叔串通一氣,聯絡了一批殷商的舊貴族,還煽動東夷中幾個部落,鬧起叛亂來。

武庚和管叔等人制造的謠言,鬧得鎬京也沸沸揚揚,連召公聽了也懷疑起來。成王年小不大懂事,更鬧不清是真是假,對這位輔助他的叔父也有點信不過。

周公心里很難過,他首先向召公披肝瀝膽地談了一次話,告訴召公,他決沒有野心,要他顧全大局,不要輕信謠言。召公被他這番誠懇的話感動,消除了誤會,重新和周公合作。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9656.html

分享給朋友: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