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如何通過詩人鑒賞古詩的信息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如何通過詩人鑒賞古詩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賞析古詩詞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如何賞析古詩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注意積累古詩詞的背景知識
這些背景知識主要包括詩人的生平經歷、思想感情、藝術風格等。掌握了這些內容,我們在鑒賞詩歌時就能對詩歌進行高屋見瓴的分析。如:李白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飄逸的風格;杜甫憂國憂民的人生、沉郁頓挫的風格;辛棄疾抗金復宋的大業,在氣勢雄偉的主調之外,也不乏婉轉悱惻。王維詩含蓄生動,白居易詩雅俗共賞,李商隱詩清麗俊逸,李煜詞頹靡傷感卻又細膩感人,歐陽修詞清麗明媚而又語近情深,柳永詞纏綿悱惻,蘇軾詞雄健豪放,李清照詞婉約凄切,陸游風格雄渾奔放,明朗流暢。
二、掌握幾類常用的賞析術語
1、常見的'意境:恬靜優美、清幽明凈、明麗清新、雄渾壯麗、壯闊蒼涼、蕭瑟凄涼、孤寂冷清、清冷幽靜等。
2、常見的表現技巧:
(1)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對比、雙關、設問、反問等。
(2)描寫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見大、動靜結合、虛實相生、聯想想像、正側面結合、比較襯托、樂景寫哀、欲揚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畫龍點睛)、間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語言風格: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明白曉暢、多用口語、華美絢麗、委婉含蓄、簡練生動、雄渾豪放、沉郁頓挫需要強調的是,用以上這些術語賞析詩詞時,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論,需因詩而異,根據各詩不同特點,結合相關詩句,有的放矢地進行賞析。
三、積累不同的詩作題材
就詩作題材內容的不同,古詩詞可分為寫景(抒情)詩、記事(詠懷)詩,詠史(懷古)詩、田園(山水)詩、邊塞(征戰)詩等。
1、寫景詩:寫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襯托的寫法描繪山川美景,抒寫熱愛祖國河山之情,或抒閑適情調,表達自己的高潔品格。
2、詠懷詩:敘事抒懷,通過具體的事件的敘寫來抒寫胸臆,抒寫個人的恨別、懷遠、思鄉、離愁、感時等情懷的作品。
3、詠史詩:詩人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詠嘆,一般融進了詩人獨到的見識,以史詠懷,以史頌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
4、詠物詩:主要特點是托物言志。這類古詩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義。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寶貴、楊花有飄零之意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內涵。
5、山水田園詩:寫田園生活和山水風景,東晉的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創者,南朝的謝靈運是山水詩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主要有王維、孟浩然、儲光羲等。
6、邊塞詩:描寫邊塞生活與民族矛盾,這類詩成就最高明的是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等。
四、掌握常用的典故和慣用意象
古詩常用典故,這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練,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賅、耐人尋味的效果。平時接觸過后和常識的一定要盡可能多掌握。如武陵人、爛柯人、廉頗老矣等。古詩中的一些慣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別詩中常用柳、月等意象,抒愁寫恨的常用流水、春雨等意象,表達思念的常用雁、紅豆等,表現志節的常用竹、蘭,梅、菊等。
如何鑒賞古詩詞?
鑒賞古詩詞的方法如下:
把握詩文的主旨。一篇詩文是作者情感產物,所以要深入賞析古詩文的內涵,必須要把握其情感的主旨,這就需要我們多讀多思考,認真的去體會那些含義豐富的語句,古人說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多讀多思考,認真體會才是賞析古詩文的關鍵,把握了詩文的主旨,就做到了賞析的第一步。
注意詩文的意象。首先大家要知道一些常見意象的代表意義,這就需要大家下去花功夫多多去了解了,只要把了詩文的意象,就可以很容易的體會詩文情感,比如詩文里常見的”子規”這個意象,就是代表思念或者是國破家亡的傷感等悲傷的感情,要賞析古詩文就離不開對古詩文意象的賞析。
注意詩文產生的時代背景。一切人類創作都是時代的產物,在繁華盛世,詩文的情感大多積極昂揚,抒發詩人內心的愉悅情感,但倘若是在兵荒馬亂的亂世,這個時候,詩文的情感就大多對苦難的社會現狀有一種悲哀,所以說,我們在賞析古詩文的時候一定不要忽略了詩文產生的時代背景。
注意詩文里特殊的修辭手法。這里需要大家多多去了解一些常見的修辭手法,比如比喻、擬人等等,因為這些修辭手法使得詩文的賞析難度和高度都有所增加,也正是這些修辭手法,讓詩文本身更加的生動,更有利于詩人情感的表達,所以掌握常見修辭手法的作用對賞析古詩文十分重要。
注意詩人的慣用行文風格。每個人的詩文作品都有自己的風格,了解和熟悉詩人的風格對于我們賞析古詩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比如說著名詞人辛棄疾,他的詞就多是抒發對自己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悲憤。所以,如果我們了解一個詩人慣用的風格,就可以更輕松的賞析古詩文。
注意詩人情感變化。要深入賞析古詩文,就要抓住詩人情感發展變化的主線,認真體會詩人情感發展,將自己置身于詩人的內心世界,能夠通過詩文進入詩人的內心世界才是詩文賞析的關鍵。所以,我們大家在要對詩詞進行賞析的時候,一定要認真體會詩人情感的發展變化。
詩詞鑒賞示例:
全詩:
《蘇武廟》——溫庭筠
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芒然。 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 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 ? 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賞析:詩人見到了蘇武廟的古祠高樹。先是想到了蘇武“魂銷漢使前”的故事,想象當年蘇武驟然見漢使的情景,將其羈留匈奴十九年的種種難以言狀 的情感,盡寫入 “銷魂”二字。頷聯繼而追思蘇武當年,用工整的句子繪成了兩幅畫面:一是望雁思歸圖,二是荒塞牧歸圖,概寫了蘇武幽禁在異域的漫長歲月。頸聯想到蘇武歸來,宮殿樓臺已非,人亦早已衰老。尾聯遙想蘇武歸來后哭悼武帝。本詩“見”是發端,而后全是想象,追思歷史。抒發了對蘇武的崇敬之情和世事變遷的悵惘之情。
古詩鑒賞應該從哪幾個方面賞析
1、從濃厚的表達情感的詞、句或表達感情的事物入手。
敘事或抒情、議論帶有詩人極濃厚、強烈的感情成分、感情色彩。所以,品味詩歌中具有濃厚情感的詞句或強烈感情色彩的事物,是我們迅速地把握詩歌中形象和題旨的重要途徑。
2、從“帶有詩人主觀色彩的景物”入手。
詩人們善于通過寫景來表達自己的主觀感情,因而,使詩中的景物明顯地帶有詩人的主觀感情色彩,融入了詩人的情感和獨特的思想,從而形成情與景的和諧統一,也就有了古人追求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藝術境界和表現方式。
3、從“詩眼”入手。
古人寫詩講究煉字、煉句,有“為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有“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有“語不驚人死不休”;有被稱為“紅杏尚書”宋祁的詩句“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就靜中顯動,使杏花怒放,春意盎然,鳥語花香的大自然活力躍然紙上。
4、從“意象”入手。
“意象”一詞最早見于劉勰的《文心雕龍》。它包括抽象的主觀的“意”與具體的客觀的“象”兩個方面。它是“意”(詩人主觀的審美思想與審美情感)與“象”(作為審美客體的現實生活的景物、事象和場景)在文學的第一要素——語言中和諧交融和辨證的統一。
5、從抒情方式和表現手法兩個方面入手。
在詩歌鑒賞中,抓住抒情方式和表現手法,我們可以探求詩人運用抒情方式和表現手法的真實意圖,把握詩歌的內涵及詩人內心感情。
擴展資料:
古詩詞的意境是鑒賞的最高層級,可使鑒賞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靈的凈化,從而主動自覺地去創造、拓寬古詩詞的藝術境界。
領悟意境要注重比較、挖掘求新、聯想創新。如:陸游《卜算子·詠梅》與范成大《霜天曉角·梅》兩首詠梅都偏重于虛寫,以梅喻人,借梅抒懷,但意境不同。
從環境看,陸詞選了一個風雨黃昏,突出環境的凄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范詞為筆下的梅花選擇了一個雪后月夜的環境,烘托了梅花的幽獨形象。
從作者的感情寄托來看,陸詞寫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后,以“獨自”、“如故”兩層含義深化梅花不邀寵、不取媚、獨自承受風雨打擊,獨自承受狐獨凄苦的主觀精神?!盁o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作者依據梅花開于百花之先的特點,生發為梅花的精神境界,她并不追求在春天開放,為的是不與百花爭寵斗艷,任隨百花妒忌,甘愿獨受凄寒,賦予梅花不求榮華的高尚情操?!叭绻省边M一步贊美了梅花高潔剛強、永葆節操的可貴的品格。
“零落”、“成泥”、“碾作塵”逐層強化地假設出梅花的慘烈命運,反跌出“只有香如故”的可貴。作者以詠梅言志,花品人格融匯一體。
范詞中的梅花沒有陸詞梅花的多層次品格,詩人用“勝絕”,愁亦絕”來表現梅花的神韻:美到極點,而憂愁也到極點,并以獨倚畫樓之人的形象來與梅花互相映襯,渲染了愁思,梅花的形象是幽怨動人的。一經比較,兩詞意境深淺盡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古詩詞賞析
關于如何通過詩人鑒賞古詩和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