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翻譯北人食菱 北人食菱的中文意思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如何翻譯北人食菱,以及北人食菱的中文意思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譯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譯如下:
1、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或曰:“食菱須去殼。”
譯文:有個出生在北方不認識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連角殼一起放進嘴里吃,有人對他說:“吃菱角必須去掉殼再吃。”
2、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去熱也。”
譯文:那人為了掩飾自己的缺點,說:“我并不是不知道,連殼一起吃進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熱解毒。”
3、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譯文:問的人說:“北地也有這種東西嗎?”他回答說:“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塊地沒有呢?”
4、夫菱生于水而非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譯文:菱角生長在水中,而不是生長在土里,這是因為他為了裝作有學問,硬要把不知道的說成知道的。
道理:
知識是無窮無盡的,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因此不能不懂裝懂。如果不懂裝懂,就難免露餡出丑,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反而不會有人笑你,應實事求是,才能弄懂問題。不要去掩蓋自己的短處,應實事求是。
北人食菱的翻譯和啟示是什么?
北人食菱的翻譯和啟示:
一、北人食菱的翻譯
有個出生在北方不認識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這個出生在北方的人連菱角殼也一起放進嘴里吃。
有人對他說:“吃菱角必須去掉殼再吃。”那人為了掩飾自己的缺點,護住自己的無知,說:“我并不是不知道。連殼一起吃進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熱解毒。”
問的人說:“北方也有這種東西嗎?”他回答說:“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塊地沒有呢!”菱角生長在水中,(他)卻說是在土里生長的,這是因為他勉強把自己不知道的當作知道的。
二、北人食菱的啟示
知識是無窮無盡的,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因此不能不懂裝懂。如果不懂裝懂,就難免露餡出丑,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反而不會有人笑你,應實事求是,才能弄懂問題。不要去掩蓋自己的短處,應實事求是。
北人食菱賞析
此文講述,因地理環境不同,北方和南方生長的食材會有所不同,所以北人不認得菱角本不是什么大事,只要虛心向席間的人請教,就不會犯將菱角連殼都吞進嘴里的錯誤,可惜北人沒有請教。
在席間人提醒時,他怕被人看輕,卻給自己找借口說這樣吃是為了敗火,于是南人又問他北方是否有菱角,結果又因虛榮心,北方人得出了一個有悖于事實的結論,令人無奈。
“物理無窮,造化無盡”,我們總是無法看見我們所處世界的真正模樣,但認識到了客觀事物的無限性,放下虛榮心,不為自己找借口,才能開闊胸襟,真誠地探索真理,完善自身。
北人食菱一文的翻譯
北方人生來不認識菱角的,(有個北方人)在南方當官,酒席上吃菱角,連角殼一起放進口里。有的人(就)說:“吃菱角必須去掉殼。”那人自己護短,說:“我不是不知道,連殼一起吃的原因是,想用來清熱。”有人問道:“北方也有這種東西嗎?”回答說:“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沒有!”
菱角在水中生長卻是土里生長的,這是因為不知道硬要裝做知道。
文言文閱讀《北人食菱》附答案及翻譯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并獲得審美體驗與知識的活動。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文言文閱讀《北人食菱》附答案及翻譯,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文言文《北人食菱》預讀:
北人生而不識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殼入口。或曰:食菱須去殼。其人自護其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產此坐②強不知以為知也。
【注釋】①菱:俗稱菱角,水生植物,果實可以吃。②坐:因為。
文言文《北人食菱》閱讀題(附答案):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
(1)或曰:食菱須去殼。 或(有的人、有人)
(2)其人自護其短 短(短處、缺點)
2、用/給文中劃波浪線的文字斷句。(3分)
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每斷對一處得0.5分,后山和何地之間不斷句不扣分)
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2分)
并殼者,欲以去熱也。
譯文:我之所以連著殼一起吃,是想用它來驅除身上的熱氣。
4、本文給人多方面的啟示,請你選擇一個方面,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3分)
答:①人人都有缺點,但不要掩飾缺點。②人的知識是有限的,因此我們要虛心學習,不要不懂裝懂。③要聽取他人的正確意見。
文言文《北人食菱》翻譯:
北方有個自從出生就不認識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有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個人)連角殼一起放進嘴里(吃)。有的人說:吃菱角必須去掉殼再吃。那人掩飾自己的.缺點,(護住自己的短處),說:我并不是不知道,連殼一起吃進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熱解毒。問的人說:北方也有這種東西嗎?他回答說: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塊地沒有呢?菱角生長在水中卻說是在土里生長的,這是因為他勉強地把不知道的東西當做知道的東西。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殼入口。或曰:“食菱須去殼。”其人自護其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清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注釋】
1.并:連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轉折,此指卻
7.曰:說。
8.菱:俗稱菱角,形狀像牛頭,紫紅色,水生植物,果實可以吃。性喜溫暖和充足陽光,盛產于我國中部和南部。果實有硬殼。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來。
11.強(qiǎng):本文中指“勉強”。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殼:連同皮殼。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識:知道。
18.答:回答。
19.護:掩飾。
20.短:缺點,短處。
21.席:酒席。
【譯文】
北方有個自從出生就不認識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個人)連角殼一起放進嘴里吃。有的人說:“吃菱角必須去掉殼再吃。”那人為了掩飾自己的缺點,(護住自己的短處),說:“我并不是不知道,連殼一起吃進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熱解毒。”問的人說:“北方也有這種東西嗎?”他回答說:“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塊地沒有呢?”菱角生長在水中,卻說是在土里生長的,這是因為他勉強地把不知道的當作知道的。 .用這種觀點對待事物,也一定是違反常理的。
【賞析】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如果強不知以為知,就會鬧出笑話,被人恥笑。世上的知識是無窮無盡的,而個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虛心潛學,才能得到真知。諷刺的生命在于真實。這則小故事不僅在情節構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實,更在于北人強不知以為知的做法與表現在現實生活中極具普遍性與代表性。
【作者簡介】
江盈科,字進之,號綠蘿山人。湖南桃源人,明萬歷二十年進士,先后歷任長洲縣令、大理寺正、戶部員外郎、卒于四川提學副使任上。是明朝晚期文壇“公安派”的重要成員之一,詩文理論主張為文應抒發當時代個人的真性情,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說法,極力贊成靈性說。著有作品《雪濤閣集》、《雪濤詩評》、《諧史》等。
【創作背景】
無
《北人食菱》原文及其翻譯
原文: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或曰:“食菱須去殼。”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注釋:
1.北人:北方人。
2.識:知道。
3.菱:俗稱菱角,形狀像牛頭,紫紅色,水生植物,果實可以煮著吃。性喜溫暖和充足陽光,盛產于我國 中部和南部。果實有硬殼。
4.仕于:(仕途)在……做官。于, 在。
5.席:酒席。
6.啖:吃。
7.并殼:連同皮殼。
8.或:有人。
9曰:說。
10.食:食用,在這里可以指吃。
11.去:去除,去掉。
12.護:掩飾。
13.短:缺點,短處,不足之處。
14.并:一起。
15.欲:想要。
16.以:用來。
17.答:回答。
18.何:哪里。
19.而:表示轉折,此指卻
20.坐:因為,由于。
21.強(qiǎng):本文中指“勉強”。
翻譯:
北方有個自從出生就不認識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個人)連角殼一起放進嘴里吃。有的人說:“吃菱角必須去掉殼再吃。”那人為了掩飾自己的缺點,(護住自己的短處),說:“我并不是不知道,連殼一起吃進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熱解毒。”問的人說:“北方也有這種東西嗎?”他回答說:“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塊地沒有呢?”菱角生長在水中,卻說是在土里生長的`,這是因為他勉強地把不知道的當作知道的。
北人食菱的道理
1.生長在水中卻說是在土里生長的,這是因為他硬把不知道的說成知道的。比喻護其短處 ,強詞奪理。
2.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裝懂。如果不懂裝懂,就難免露餡出丑。知識是無窮盡的,不要不懂裝懂,否則會貽笑大方。
作者介紹:
江盈科,字進之,號綠蘿山人。湖南桃源人,明萬歷二十年進士,先后歷任長洲縣令、大理寺正、戶部員外郎、卒于四川提學副使任上。是明朝晚期文壇“公安派”的重要成員之一,詩文理論主張為文應抒發當時代個人的真性情,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說法,極力贊成靈性說。
北人食菱的文言文翻譯
雪濤小說:《雪濤小說》為江盈科著。江盈科為明代文學家,小品文造詣極深。以下是“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譯”,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關于北人食菱的文言文翻譯
北人食菱
明代:江盈科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或曰:“食菱須去殼。”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有個出生在北方不認識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個人)連角殼一起放進嘴里吃。有人對他說:“吃菱角必須去掉殼再吃。”那人為了掩飾自己的缺點,(護住自己的.無知),說:“我并不是不知道,連殼一起吃進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熱解毒。”問的人說:“北方也有這種東西嗎?”他回答說:“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塊地沒有呢?”
菱角生長在水中,(他)卻說是在土里生長的,這是因為他為了裝作有學問,硬要把不知道的說成知道的。
注釋
1.北人:北方人。
2.識:知道。
3.菱:俗稱菱角,形狀像牛頭,紫紅色,水生植物,果實可以煮著吃。性喜溫暖和充足陽光,盛產于我國 中部和南部。果實有硬殼。
4.仕于:(仕途)在……做官。于, 在。
5.席:酒席。
6.啖:吃。
7.并殼:連同皮殼。
8.或:有人。
9曰:說。
10.食:食用,在這里可以指吃。
11.去:去除,去掉。
12.護:掩飾。
13.短:缺點,短處,不足之處。
14.并:一起。
15.欲:想要。
16.以:用來。
17.答:回答。
18.何:哪里。
19.而:表示轉折,此指卻
20.坐:因為,由于。
21.強(qiǎng):本文中指“勉強”。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