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動沙漠在哪里 沙漠烽火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烽火動沙漠在哪里,以及沙漠烽火臺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白的塞下曲全集
唐朝詩人李白的塞下曲一共六首。
一、《塞下曲·其一》
1、原文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2、翻譯
五月的天山仍是滿山飄雪,只有凜冽的寒氣,根本看不見花草。
只有在笛聲《折楊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現實中從來就沒有見過春天。
戰士們白天在金鼓聲中與敵人進行殊死的戰斗,晚上卻是抱著馬鞍睡覺。
但愿腰間懸掛的寶劍,能夠早日平定邊疆,為國立功。
二、《塞下曲·其二》
1、原文
天兵下北荒,胡馬欲南飲。
橫戈從百戰,直為銜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
何當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2、翻譯
天朝的大軍開向北方的荒塞,是因為胡人的兵馬準備南侵。
戰士們橫戈走馬縱橫作戰,只是為了報效朝廷的厚恩。
他們不畏艱苦,在瀚海握雪而餐,在隴頭拂沙而眠。
只有一個心愿,就是攻破敵國平定邊疆,使祖國的百姓高枕無憂,安居樂業。
三、《塞下曲·其三》
1、原文
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
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
陣解星芒盡,營空海霧消。
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
2、翻譯
駿馬像一陣旋風馳騁,戰士們鳴鞭縱馬出了渭橋。
背著弓箭辭別了漢地的明月,在戰場上彎弓射箭打敗了胡人。
戰爭結束后天上的客星也為之暗淡,軍營漸空,海霧已消。
功成之后,在麒麟閣的功臣像上,卻只有霍嫖姚的畫像。
四、《塞下曲·其四》
1、原文
白馬黃金塞,云砂繞夢思。
那堪愁苦節,遠憶邊城兒。
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
摧殘梧桐葉,蕭颯沙棠枝。
無時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2、翻譯
戰馬在黃金塞上奔馳,塞上的白云和黃沙回繞在思婦的夢中。
在這易生悲思的秋天里,邊疆的征夫勾起了閨中少婦的思念。
螢火蟲在秋窗前飛來飛去,邊城之月在閨房門前遠近徘徊。
秋霜凋落了梧桐的殘葉,西風在沙棠樹枝間沙沙作響。
思念的人兒怎么等也等不見,相思的淚水只有暗自空流。
五、《塞下曲·其五》
1、原文
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
將軍分虎竹,戰士臥龍沙。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
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
2、翻譯
胡虜乘著秋高馬肥之際興兵南侵,唐朝大軍出動兵馬前去迎敵。
將軍帶著虎符出征,戰士們在龍沙堅守御敵。
夜晚的月亮彎如弓影,胡地的霜雪凝劍成花。
大軍尚未進入玉門關,閨中的少婦還是不要太著急了吧。
六、《塞下曲·其六》
1、原文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云。
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
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
橫行負勇氣,一戰凈妖氛。
2、翻譯
烽火在沙漠深處燃起,戰火映紅了甘泉宮的天空。
漢皇勃然大怒,按劍而起,召李將軍率領大軍前去迎敵。
殺氣直沖云霄,鼓聲震天動地,天兵英勇戰斗,所向無敵。
橫行戰場靠的是勇敢的氣魄,一戰而掃清胡虜,平定天下。
李白《記李將軍歸來》的全詩是什么?
《記李將軍歸來》(改)
馬馳塞北孤煙起,
蓉開半朵冬已歸。
出師五載安天下,
軌轍半淺瘦駒羸。
經緯滄桑天下事,
紀史初衷戒后生,
人本菩提事事輕。
王寶強的事件引發了一系列的火熱詞匯,就連李白都無辜躺槍了,這首記李將軍就被網友改的面目全非,直指馬蓉。
原文:
《塞下曲六首》(李白)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云。
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
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
橫行負勇氣,一戰凈妖氛。
《塞下曲六首》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
這六首詩借用唐代流行的樂府題目而寫時事與心聲,其主題是要求平定邊患。全組詩以樂觀高亢的基調和雄渾壯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風貌,描繪了守邊將士在沙場上征戰的艱苦生活,歌頌了他們忠心報國的英勇精神。詩中有對戰斗場景的描述,也有對閨中柔情的抒寫,內容豐富,意境渾成,格調昂揚,豪氣充溢,表現了詩人高尚的愛國情操。
譯文:
烽火在沙漠深處燃起,戰火映紅了甘泉宮的天空。
漢皇勃然大怒,按劍而起,召李將軍率領大軍前去迎敵。
殺氣直沖云霄,鼓聲震天動地,天兵英勇戰斗,所向無敵。
橫行戰場靠的是勇敢的氣魄,一戰而掃清胡虜,平定天下。
參考資料
360百科:
關于沙漠的古詩句
1. 描寫沙漠的古詩句
描寫沙漠的詩句示例如下: 1、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唐·杜甫《詠懷古跡》 譯文:從紫臺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獨留的青墳對著黃昏。 2、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譯文:黃沙萬里,頻繁的戰斗磨穿了守邊將士身上的鎧甲,而他們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3、晝伏宵行經大漠,云陰月黑風沙惡。
——唐·白居易《縛戎人》 譯文:白天埋伏起來到晚上才出發,經過大片沙漠;天空陰沉沉的刮起了黑色的大風,揚起無數可怕的沙子。 4、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五》 譯文:塞北沙漠中大風狂起,塵土飛揚,天色為之昏暗,前線軍情十分緊急,接到戰報后迅速出擊。 5、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唐·高適《燕歌行》 譯文:時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盡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戰卒越斗越稀少。 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唐·李賀《馬詩》 譯文: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如彎鉤一般。
7、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陲。——魏晉·曹植 《白馬篇》 譯文:年紀輕輕就離別了家鄉,到邊塞顯身手建立功勛。
8、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云沙古戰場。——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三》 譯文:邊城榆樹的葉子早已稀疏飄落,顏色發黃了,傍晚時分,一場戰斗剛剛結束,環視戰場,只見暮云低合,荒丘起伏。
9、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云——唐·李白《塞下曲·其六》 譯文:烽火在沙漠深處燃起,戰火映紅了甘泉宮的天空。 10、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唐·李白《發白馬》 譯文:希望能夠一掃大漠對中原的威脅,能以武力制伏大漠的胡虜。
2. 20句關于沙漠的詩句
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吳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陲。--白馬篇【魏晉】曹植
窮荒絕漠鳥不飛,萬磧千山夢猶懶。--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八侍御【唐】岑參
蕭條萬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發白馬【唐】李白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馬詩【唐】李賀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詠懷古跡【唐】杜甫
晝伏宵行經大漠,云陰月黑風沙惡。--縛戎人【唐】白居易
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邊城何蕭條,白日黃云昏。
--薊中作【唐】高適
惟昔李將軍,按節出皇都。總戎掃大漠,一戰擒單于。
--塞上【唐】高適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燕歌行【唐】高適
大漠風沙里,長城雨雪邊。--信安王幕府詩【唐】高適
身逐塞鴻來萬里,手披荒草看孤墳。擒生絕漠經胡雪,懷舊長沙哭楚云。--送李將軍【唐】劉長卿
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黃。秋風起邊雁,一一向瀟湘。--邊上【唐】齊己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從軍行【唐】王昌齡
日暮沙漠陲,力戰煙塵里。--從軍行【唐】王維
十年通大漠,萬里出長平。寒日生戈劍,陰云搖旆旌。--橫吹曲辭·出塞【唐】沈佺期
漠漠沙堤煙,堤西雉子斑。--故城曲【唐】溫庭筠
廣漠杳無窮,孤城四面空。馬行高磧上,日墮迥沙中。--邊城晚望【唐】許棠
誓將絕沙漠,悠然去玉門。--出塞【唐】虞世南
絕漠蓬將斷,華筵槿正榮。--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唐】崔日用
關頭落月橫西嶺,塞下凝云斷北荒。漠漠邊塵飛眾鳥,昏昏朔氣聚群羊。--從軍行【唐】崔融
大漠羽書飛,長城未解圍。--早春邊城懷歸【唐】崔湜
建牙連朔漠,飛騎入胡城。--送崔融【唐】戴叔倫
絕漠秋山在,陽關舊路通。--橫吹曲辭·出塞【唐】耿湋
陰風吼大漠,火號出不得。--古塞下曲四首【唐】貫休
鼓角雄山野,龍蛇入戰場。流膏潤沙漠,濺血染鋒铓。--平胡【唐】李隆基
大漠行
【唐】崔湜
單于犯薊壖,驃騎略蕭邊。南山木葉飛下地,北海蓬根亂上天。科斗連營太原道,魚麗合陣武威川。
三軍遙倚仗,萬里相馳逐。旌旆悠悠靜瀚源,鼙鼓喧喧動盧谷。
窮徼上幽陵,吁嗟倦寢興。馬蹄凍溜石,胡毳暖生冰。云沙泱漭天光閉,河塞陰沉海色凝。
崆峒異國誰能托,蕭索邊心常不樂。近見行人畏白龍,遙聞公主愁黃鶴。
陽春半,岐路間,瑤臺苑,玉門關。百花芳樹紅將歇,二月蘭皋綠未還。陣云不散魚龍水,雨雪猶飛鴻雁山。
山嶂連綿不可極,路遠辛勤夢顏色。北堂萱草不寄來,東園桃李長相憶。
漢將紛紜攻戰盈,胡寇蕭條幽朔清。韓君拜節偏知遠,
鄭吉驅旌坐見迎。
火絕煙沉右西極,谷靜山空左北平。但使將軍能百戰,不須天子筑長城。
3. 有關沙漠的詩句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唐·王維《使至塞上》 大漠:大沙漠,此處大約是指涼州之北的沙漠。孤煙:趙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邊防報警時燃狼糞,“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風,“裊煙沙而直上”。據后人有到甘肅、新疆實地考察者證實,確有旋風如“孤煙直上”。
2、大漠風沙里,長城雨雪邊。——唐·高適《信安王幕府詩》 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為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后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唐·李賀《馬詩》 這首詩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抒發詩人懷才不遇,不被統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得以施展,可以為國建立功業。 4、蕭條萬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唐·李白《發白馬》 長城外蕭條萬里,五原關內耕作繁忙。
將軍用武力掃清大漠,虎皮包裹金戈。此詩歌頌中原漢族政權的一位將軍發兵出征,討伐胡兵,大獲全勝后,刻石勒功,肅清邊患,使邊民過上太平生活。
5、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唐·杜甫《詠懷古跡》 她離開漢宮踏入渺遠的荒漠,只留下青冢空向凄涼的黃昏。
第三首是杜甫經過昭君村時所作的詠史詩。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歿于塞外,去國之怨,難以言表。
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這第三首,詩人借詠昭君村、懷念王昭君來抒寫自己的懷抱。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使至塞上 百度百科-信安王幕府詩 百度百科-馬詩 百度百科-發白馬 百度百科-詠懷古跡五首。
4. 有關沙漠的古詩句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作者:岑參 君不見, 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軍師西門佇獻捷。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馬踏清秋. 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 【薊中作】 唐·高適 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
邊城何蕭條,白日黃云昏。一到征戰處,每愁胡虜翻。
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
【雜曲歌辭·采桑】 唐 自古多征戰,由來尚甲兵。長驅千里去,一舉兩蕃平。
按劍從沙漠,歌謠滿帝京。寄言天下將,須立武功名。
【高宗時語】 唐 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 【邊游錄戍卒言】 唐·于濆 二十屬盧龍,三十防沙漠。
平生愛功業,不覺從軍惡。今來客鬢改,知學彎弓錯。
赤肉痛金瘡,他人成衛霍。目斷望君門,君門苦寥廓。
【鴛鴦】 唐·盧汝弼 雙浮雙浴傍苔磯,蓼浦蘭皋繡帳幃。長羨鷺鷥能潔白,不隨鸂鶒斗毛衣。
霞侵綠渚香衾暖,樓倚青云殿瓦飛。應笑隨陽沙漠雁,洞庭煙暖又思歸。
【奉陪侍中游石筍溪十二韻】 唐·盧綸 朝日照靈山,山溪浩紛錯。圖書無舊記,鯀禹應新鑿。
雙壁瀉天河,一峰吐蓮萼。潭心亂雪卷,巖腹繁珠落。
彩蛤攢錦囊,芳蘿裊花索。猿群曝陽嶺,龍穴腥陰壑。
靜得漁者言,閑聞洞仙博。欹松倚朱幰,廣石屯油幕。
國泰事留侯,山春縱康樂。間關殊狀鳥,爛熳無名藥。
欲驗少君方,還吟大隱作。旌幢不可駐,古塞新沙漠。
【長安雪后】 唐·喻坦之 碧落云收盡,天涯雪霽時。草開當井地,樹折帶巢枝。
野渡滋寒麥,高泉漲禁池。遙分丹闕出,迥對上林宜。
宿片攀檐取,凝花就砌窺。氣凌禽翅束,凍入馬蹄危。
北想連沙漠,南思極海涯。冷光兼素彩,向暮朔風吹。
【明冰篇】 唐·富嘉謨 北陸蒼茫河海凝,南山闌干晝夜冰,素彩峨峨明月升。深山窮谷不自見,安知采斫備嘉薦,陰房涸冱掩寒扇。
陽春二月朝始暾,春光潭沱度千門,明冰時出御至尊。彤庭赫赫九儀備,腰玉煌煌千官事,明冰畢賦周在位。
憶昨沙漠寒風漲,昆侖長河冰始壯,漫汗崚嶒積亭障。嗈嗈鳴雁江上來,禁苑池臺冰復開,搖青涵綠映樓臺。
豳歌七月王風始,鑿冰藏用昭物軌,四時不忒千萬祀。 【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 唐·崔泰之 南庭胡運盡,北斗將星飛。
旗鼓臨沙漠,旌旄出洛畿。關山繞玉塞,烽火映金微。
屢獻帷謀策,頻承廟勝威。躞蹀臨河騎,逶迤度隴旗。
地脈平千古,天聲振九圍。車馬生邊氣,戈鋋駐落暉。
夏近蓬猶轉,秋深草木腓。餞送紆天什,恩榮賜御衣。
佇勒燕然頌,鳴騶計日歸。 【贈梁州張都督】 唐·崔顥 聞君為漢將,虜騎罷南侵。
出塞清沙漠,還家拜羽林。風霜臣節苦,歲月主恩深。
為語西河使,知余報國心。 【采桑】 唐·張祜 自古多征戰,由來尚甲兵。
長驅千里去,一舉兩番平。按劍從沙漠,歌謠滿帝京。
寄言天下將,須立武功名。 【五君詠五首·魏齊公元忠】 唐·張說 齊公生人表,迥天聞鶴唳。
清論早揣摩,玄心晚超詣。入相廊廟靜,出軍沙漠霽。
見深呂祿憂,舉后陳平計。甘心除君惡,足以報先帝。
【宿金河戍】 唐·張震 朝發鐵麟驛,夕宿金河戍。奔波急王程,一日千里路。
但見容鬢改,不知歲華暮。悠悠沙漠行,王事彌多故。
【塞下曲】 唐·戎昱 塞北無草木,烏鳶巢僵尸。泱渀沙漠空,終日胡風吹。
戰卒多苦辛,苦辛無四時。 【古意】 唐·戴休珽 窮秋朔風起,滄海愁陰漲。
虜騎掠河南,漢兵屯灞上。羽書驚沙漠,刁斗喧亭障。
關塞何蒼茫,遙烽遞相望。弱齡負奇節,俠客多招訪。
投筆棄繻生,提戈逐飛將。拔劍照霜白,怒發沖冠壯。
會立萬里功,視君封侯相。 【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爾而作】 唐·李嶠 奉詔受邊服,總徒筑朔方。
驅彼犬羊族,正此戎夏疆。子來多悅豫,王事寧怠遑。
三旬無愆期,百雉郁相望。雄視沙漠垂,有截北海陽。
二庭已頓顙,五嶺盡來王。驅車登崇墉,顧眄凌大荒。
千里何蕭條,草木自悲涼。憑軾訊古今,慨焉感興亡。
漢障緣河遠,秦城入海長。顧無廟堂策,貽此中夏殃。
道隱前業衰,運開今化昌。制為百王式,舉合千載防。
馬牛被路隅,鋒鏑銷戰場。豈不懷賢勞,所圖在永康。
王事何為者,稱代陳頌章。 【塞下曲六首】 唐·李白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云。
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
橫行負勇氣,一戰凈妖氛。 【贈何七判官昌浩】 唐·李白 有時忽惆悵,匡坐至夜分。
平明空嘯咤,思欲解世紛。心隨長風去,吹散萬里云。
羞作濟南生,九十誦古文。不然拂劍起,沙漠收奇勛。
老死阡陌間,何因揚清芬。夫子今管樂,英才冠三軍。
終與同出處,豈將沮溺群。 【詠雁】 唐·李遠 早晚辭沙漠,南來處處飛。
關山多雨雪,風水損毛衣。碧海魂應斷,紅樓信自稀。
不知矰繳外,留得幾行歸。 【塞下曲】 唐·李頎 少年學騎射,勇冠并州兒。
直愛出身早,邊功沙漠垂。戎鞭腰下插,羌笛雪中吹。
膂力今應盡,將軍猶未知。 【送高三十五書記】 唐·杜甫 崆峒小麥熟。
5. 有關沙漠的古詩句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 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 都護在燕然。 唐 王昌齡《從軍行》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全優不敢接,軍師西門佇獻捷。
6. 描寫沙漠的古詩句有哪些
哦,好全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走馬川,雪海邊,平沙茫茫黃入天. 3.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5.平沙落日大荒西,隴上明星高復低. 6.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8.黃沙漠南起,白日隱西隅。 9.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云。
10.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11.無數鈴聲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1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飛雪。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 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 都護在燕然。 唐 王昌齡《從軍行》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全優不敢接,軍師西門佇獻捷。
7. 對沙漠描寫的優美詩句
日暮沙漠陲,力戰煙塵里。
--從軍行【唐】王維 沙飛朝似幕,云起夜疑城。蕭綱《隴西行》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陲。
--白馬篇【魏晉】曹植 身逐塞鴻來萬里,手披荒草看孤墳。擒生絕漠經胡雪,懷舊長沙哭楚云。
--送李將軍【唐】劉長卿 十年通大漠,萬里出長平。寒日生戈劍,陰云搖旆旌。
--橫吹曲辭·出塞【唐】沈佺期 蕭條萬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發白馬【唐】李白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詠懷古跡【唐】杜甫 陰風吼大漠,火號出不得。
--古塞下曲四首【唐】貫休 晝伏宵行經大漠,云陰月黑風沙惡。--縛戎人【唐】白居易。
古代關于沙漠的詩句
1.有關沙漠的詩句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
大漠:大沙漠,此處大約是指涼州之北的沙漠。孤煙:趙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邊防報警時燃狼糞,“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風,“裊煙沙而直上”。據后人有到甘肅、新疆實地考察者證實,確有旋風如“孤煙直上”。
2、大漠風沙里,長城雨雪邊。——唐·高適《信安王幕府詩》
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為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后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唐·李賀《馬詩》
這首詩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抒發詩人懷才不遇,不被統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得以施展,可以為國建立功業。
4、蕭條萬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唐·李白《發白馬》
長城外蕭條萬里,五原關內耕作繁忙。將軍用武力掃清大漠,虎皮包裹金戈。此詩歌頌中原漢族政權的一位將軍發兵出征,討伐胡兵,大獲全勝后,刻石勒功,肅清邊患,使邊民過上太平生活。
5、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唐·杜甫《詠懷古跡》
她離開漢宮踏入渺遠的荒漠,只留下青冢空向凄涼的黃昏。第三首是杜甫經過昭君村時所作的詠史詩。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歿于塞外,去國之怨,難以言表。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這第三首,詩人借詠昭君村、懷念王昭君來抒寫自己的懷抱。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使至塞上
搜狗百科-信安王幕府詩
搜狗百科-馬詩
搜狗百科-發白馬
搜狗百科-詠懷古跡五首
2.求古人描寫沙漠的詩句,說說它的好在何處
大漠行 【唐】崔湜 單于犯薊壖,驃騎略蕭邊。南山木葉飛下地,北海蓬根亂上天。科斗連營太原道,魚麗合陣武威川。 三軍遙倚仗,萬里相馳逐。旌旆悠悠靜瀚源,鼙鼓喧喧動盧谷。 窮徼上幽陵,吁嗟倦寢興。馬蹄凍溜石,胡毳暖生冰。云沙泱漭天光閉,河塞陰沉海色凝。 崆峒異國誰能托,蕭索邊心常不樂。近見行人畏白龍,遙聞公主愁黃鶴。 陽春半,岐路間,瑤臺苑,玉門關。百花芳樹紅將歇,二月蘭皋綠未還。陣云不散魚龍水,雨雪猶飛鴻雁山。 山嶂連綿不可極,路遠辛勤夢顏色。北堂萱草不寄來,東園桃李長相憶。 漢將紛紜攻戰盈,胡寇蕭條幽朔清。韓君拜節偏知遠, 鄭吉驅旌坐見迎。 火絕煙沉右西極,谷靜山空左北平。但使將軍能百戰,不須天子筑長城。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 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3.關于荒漠的詩句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賞析
737年(開元二十五年),王維奉命赴西河節度使府慰問將士,該即詩人赴西河途中所作。這是一首紀行詩,詩人身負朝廷使命前往邊塞。詩即記述這次出使途中所見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以及寫作的地點并說明邊塞的遙遠遼闊。“欲問邊”,是出使的目的。“單車”,是說隨從少,儀節規格不高。詩于紀事寫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緒,這種情緒便是從“單車”二字引發出來。而后一句說身過“居延”這特殊的地域,則成為詩中描繪的風光景物的根據。
三、四兩句包含多重意蘊。由“歸雁”一語知道,這次出使邊塞的時間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葉干枯,根離大地,隨風飄卷,故稱“征蓬”。這一句是詩人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古詩中說到蓬草,大多是自嘆身世。如曹植的《雜詩》(其二)所謂“轉蓬離本根,飄飖隨長風”,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詩中的“出漢塞”恰與詩人此行相映照;而且,這三個字異國他鄉的情味甚為濃厚,這就加深了飄零之感。去國離鄉,感情總是復雜萬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的情勢,還是像本詩中所寫乃是因為負有使命。大約詩人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漢司馬相如初得武帝青睞,出使西南夷那樣的威風、氣派。詩人的失意情緒或者同朝廷政治斗爭有關。一向器重詩人的宰相張九齡即于本年四月貶為荊州長史。
詩在表現上采用的是兩兩對照的寫法。“征蓬”喻詩人,是正比。而“歸雁”喻詩人則是反襯。在一派春光中,雁北歸舊巢育雛,是得其所;詩人迎著漠漠風沙像蓬草一樣飄向塞外,景況迥然不同。
五、六兩句寫景描繪了邊陲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這一聯由兩個畫面組成。第一個畫面是大漠孤煙。置身大漠,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這樣一副景象:黃沙莽莽,無邊無際。昂首看天,天空沒有一絲云影。不見草木,斷絕行旅。極目遠眺,但見天盡頭有一縷孤煙在升騰,詩人的精神為之一振,似乎覺得這荒漠有了一點生氣。那是烽煙,它告訴詩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煙是邊塞的典型景物,“孤煙直”,突出了邊塞氣氛。從畫面構圖的角度說。在碧天黃沙之間,添上一柱白煙,成為整個畫面的中心,自是點睛之筆。《坤雅》:“古之煙火,用狼煙,取其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斜。”清人趙殿成說:“親見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這又是從用字上說。
另一個畫面是長河落日。這是一個特寫鏡頭。詩人大約是站在一座山頭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時當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閃著粼粼的波光。這是怎樣美妙的時刻啊!詩人只標舉一個“圓”字,即準確地說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點。由于選取這樣一個視角,恍然紅日就出入于長河之中,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闊氣勢,從而整個畫面更顯得雄奇瑰麗。
詩人把筆墨重點用在了他最擅勝場的方面——寫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見數行歸雁北翔,詩人即景設喻,用歸雁自比,既敘事,又寫景,一筆兩到,貼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寫進入邊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沒有什么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里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紅樓夢》第四十一回香菱學詩里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這就是“詩的好處,有口里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又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這段話可算道出了這兩句詩高超的藝術境界。
《使至塞上》為王維邊塞詩的代表作。開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節度副使崔希逸大勝吐蕃,王維奉唐玄宗之令出塞赴涼州宣慰,居河西節度使幕中。此詩即出塞途中所作。它敘寫了作者奉命出使邊塞的責任感和自豪感,以及塞外沙漠的壯景奇觀,歌頌了唐帝國的幅員遼闊、國力強盛和聲威遠震的邊功,但作者對這次戰爭的性質缺乏正確的認識。
4.描寫沙漠的詩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馬踏清秋. 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 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 都護在燕然。 【薊中作】 唐·高適 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
邊城何蕭條,白日黃云昏。一到征戰處,每愁胡虜翻。
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
【雜曲歌辭·采桑】 唐 自古多征戰,由來尚甲兵。長驅千里去,一舉兩蕃平。
按劍從沙漠,歌謠滿帝京。寄言天下將,須立武功名。
【高宗時語】 唐 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 【邊游錄戍卒言】 唐·于濆 二十屬盧龍,三十防沙漠。
平生愛功業,不覺從軍惡。今來客鬢改,知學彎弓錯。
赤肉痛金瘡,他人成衛霍。目斷望君門,君門苦寥廓。
【鴛鴦】 唐·盧汝弼 雙浮雙浴傍苔磯,蓼浦蘭皋繡帳幃。長羨鷺鷥能潔白,不隨鸂鶒斗毛衣。
霞侵綠渚香衾暖,樓倚青云殿瓦飛。應笑隨陽沙漠雁,洞庭煙暖又思歸。
【奉陪侍中游石筍溪十二韻】 唐·盧綸 朝日照靈山,山溪浩紛錯。圖書無舊記,鯀禹應新鑿。
雙壁瀉天河,一峰吐蓮萼。潭心亂雪卷,巖腹繁珠落。
彩蛤攢錦囊,芳蘿裊花索。猿群曝陽嶺,龍穴腥陰壑。
靜得漁者言,閑聞洞仙博。欹松倚朱幰,廣石屯油幕。
國泰事留侯,山春縱康樂。間關殊狀鳥,爛熳無名藥。
欲驗少君方,還吟大隱作。旌幢不可駐,古塞新沙漠。
【長安雪后】 唐·喻坦之 碧落云收盡,天涯雪霽時。草開當井地,樹折帶巢枝。
野渡滋寒麥,高泉漲禁池。遙分丹闕出,迥對上林宜。
宿片攀檐取,凝花就砌窺。氣凌禽翅束,凍入馬蹄危。
北想連沙漠,南思極海涯。冷光兼素彩,向暮朔風吹。
【明冰篇】 唐·富嘉謨 北陸蒼茫河海凝,南山闌干晝夜冰,素彩峨峨明月升。深山窮谷不自見,安知采斫備嘉薦,陰房涸冱掩寒扇。
陽春二月朝始暾,春光潭沱度千門,明冰時出御至尊。彤庭赫赫九儀備,腰玉煌煌千官事,明冰畢賦周在位。
憶昨沙漠寒風漲,昆侖長河冰始壯,漫汗崚嶒積亭障。嗈嗈鳴雁江上來,禁苑池臺冰復開,搖青涵綠映樓臺。
豳歌七月王風始,鑿冰藏用昭物軌,四時不忒千萬祀。 【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 唐·崔泰之 南庭胡運盡,北斗將星飛。
旗鼓臨沙漠,旌旄出洛畿。關山繞玉塞,烽火映金微。
屢獻帷謀策,頻承廟勝威。躞蹀臨河騎,逶迤度隴旗。
地脈平千古,天聲振九圍。車馬生邊氣,戈鋋駐落暉。
夏近蓬猶轉,秋深草木腓。餞送紆天什,恩榮賜御衣。
佇勒燕然頌,鳴騶計日歸。 【贈梁州張都督】 唐·崔顥 聞君為漢將,虜騎罷南侵。
出塞清沙漠,還家拜羽林。風霜臣節苦,歲月主恩深。
為語西河使,知余報國心。 【采桑】 唐·張祜 自古多征戰,由來尚甲兵。
長驅千里去,一舉兩番平。按劍從沙漠,歌謠滿帝京。
寄言天下將,須立武功名。 【五君詠五首·魏齊公元忠】 唐·張說 齊公生人表,迥天聞鶴唳。
清論早揣摩,玄心晚超詣。入相廊廟靜,出軍沙漠霽。
見深呂祿憂,舉后陳平計。甘心除君惡,足以報先帝。
【宿金河戍】 唐·張震 朝發鐵麟驛,夕宿金河戍。奔波急王程,一日千里路。
但見容鬢改,不知歲華暮。悠悠沙漠行,王事彌多故。
【塞下曲】 唐·戎昱 塞北無草木,烏鳶巢僵尸。泱渀沙漠空,終日胡風吹。
戰卒多苦辛,苦辛無四時。 【古意】 唐·戴休珽 窮秋朔風起,滄海愁陰漲。
虜騎掠河南,漢兵屯灞上。羽書驚沙漠,刁斗喧亭障。
關塞何蒼茫,遙烽遞相望。弱齡負奇節,俠客多招訪。
投筆棄繻生,提戈逐飛將。拔劍照霜白,怒發沖冠壯。
會立萬里功,視君封侯相。 【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爾而作】 唐·李嶠 奉詔受邊服,總徒筑朔方。
驅彼犬羊族,正此戎夏疆。子來多悅豫,王事寧怠遑。
三旬無愆期,百雉郁相望。雄視沙漠垂,有截北海陽。
二庭已頓顙,五嶺盡來王。驅車登崇墉,顧眄凌大荒。
千里何蕭條,草木自悲涼。憑軾訊古今,慨焉感興亡。
漢障緣河遠,秦城入海長。顧無廟堂策,貽此中夏殃。
道隱前業衰,運開今化昌。制為百王式,舉合千載防。
馬牛被路隅,鋒鏑銷戰場。豈不懷賢勞,所圖在永康。
王事何為者,稱代陳頌章。 【塞下曲六首】 唐·李白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云。
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
橫行負勇氣,一戰凈妖氛。 【贈何七判官昌浩】 唐·李白 有時忽惆悵,匡坐至夜分。
平明空嘯咤,思欲解世紛。心隨長風去,吹散萬里云。
羞作濟南生,九十誦古文。不然拂劍起,沙漠收奇勛。
老死阡陌間,何因揚清芬。夫子今管樂,英才冠三軍。
終與同出處,豈將沮溺群。 【詠雁】 唐·李遠 早晚辭沙漠,南來處處飛。
關山多雨雪,風水損毛衣。碧海魂應斷,紅樓信自稀。
不知矰繳外,留得幾行歸。 【塞下曲】 唐·李頎 少年學騎射,勇冠并州兒。
直愛出身早,邊功沙漠垂。戎鞭腰下插,羌笛雪中吹。
膂力今應盡,將軍猶未知。 【送高三十五書記】 唐·杜甫 崆峒小麥熟,且愿休王師。
請公問主將,焉用窮荒為。饑鷹未飽肉,側翅隨人飛。
高生跨鞍馬,有似幽并兒。脫身簿尉中,始與捶楚辭。
借問今何官,觸熱向武威。答云一書記,所愧國士知。
人實不易知,更須慎其儀。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
此行。
5.有關沙漠的詩句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唐·王維《使至塞上》 大漠:大沙漠,此處大約是指涼州之北的沙漠。孤煙:趙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邊防報警時燃狼糞,“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風,“裊煙沙而直上”。據后人有到甘肅、新疆實地考察者證實,確有旋風如“孤煙直上”。
2、大漠風沙里,長城雨雪邊。——唐·高適《信安王幕府詩》 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為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后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唐·李賀《馬詩》 這首詩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抒發詩人懷才不遇,不被統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得以施展,可以為國建立功業。 4、蕭條萬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唐·李白《發白馬》 長城外蕭條萬里,五原關內耕作繁忙。
將軍用武力掃清大漠,虎皮包裹金戈。此詩歌頌中原漢族政權的一位將軍發兵出征,討伐胡兵,大獲全勝后,刻石勒功,肅清邊患,使邊民過上太平生活。
5、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唐·杜甫《詠懷古跡》 她離開漢宮踏入渺遠的荒漠,只留下青冢空向凄涼的黃昏。
第三首是杜甫經過昭君村時所作的詠史詩。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歿于塞外,去國之怨,難以言表。
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這第三首,詩人借詠昭君村、懷念王昭君來抒寫自己的懷抱。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使至塞上 百度百科-信安王幕府詩 百度百科-馬詩 百度百科-發白馬 百度百科-詠懷古跡五首。
6.對沙漠描寫的優美詩句
日暮沙漠陲,力戰煙塵里。--從軍行【唐】王維
沙飛朝似幕,云起夜疑城。蕭綱《隴西行》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陲。--白馬篇【魏晉】曹植
身逐塞鴻來萬里,手披荒草看孤墳。擒生絕漠經胡雪,懷舊長沙哭楚云。--送李將軍【唐】劉長卿
十年通大漠,萬里出長平。寒日生戈劍,陰云搖旆旌。--橫吹曲辭·出塞【唐】沈佺期
蕭條萬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發白馬【唐】李白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詠懷古跡【唐】杜甫
陰風吼大漠,火號出不得。--古塞下曲四首【唐】貫休
晝伏宵行經大漠,云陰月黑風沙惡。--縛戎人【唐】白居易
7.關于沙漠的古詩詞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王維·唐)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陲。
--白馬篇【魏晉】曹植 窮荒絕漠鳥不飛,萬磧千山夢猶懶。--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八侍御【唐】岑參 蕭條萬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發白馬【唐】李白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馬詩【唐】李賀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詠懷古跡【唐】杜甫 晝伏宵行經大漠,云陰月黑風沙惡。--縛戎人【唐】白居易 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
邊城何蕭條,白日黃云昏。 --薊中作【唐】高適 北上登薊門,茫茫見沙漠。
倚劍對風塵,慨然思衛霍。--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唐】高適 惟昔李將軍,按節出皇都。
總戎掃大漠,一戰擒單于。 --塞上【唐】高適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燕歌行【唐】高適 大漠風沙里,長城雨雪邊。--信安王幕府詩【唐】高適 身逐塞鴻來萬里,手披荒草看孤墳。
擒生絕漠經胡雪,懷舊長沙哭楚云。--送李將軍【唐】劉長卿 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黃。
秋風起邊雁,一一向瀟湘。--邊上【唐】齊己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從軍行【唐】王昌齡 日暮沙漠陲,力戰煙塵里。--從軍行【唐】王維 十年通大漠,萬里出長平。
寒日生戈劍,陰云搖旆旌。--橫吹曲辭·出塞【唐】沈佺期 漠漠沙堤煙,堤西雉子斑。
--故城曲【唐】溫庭筠 廣漠杳無窮,孤城四面空。馬行高磧上,日墮迥沙中。
--邊城晚望【唐】許棠 誓將絕沙漠,悠然去玉門。--出塞【唐】虞世南 絕漠蓬將斷,華筵槿正榮。
--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唐】崔日用 關頭落月橫西嶺,塞下凝云斷北荒。漠漠邊塵飛眾鳥,昏昏朔氣聚群羊。
--從軍行【唐】崔融 大漠羽書飛,長城未解圍。--早春邊城懷歸【唐】崔湜 建牙連朔漠,飛騎入胡城。
--送崔融【唐】戴叔倫 絕漠秋山在,陽關舊路通。--橫吹曲辭·出塞【唐】耿湋 陰風吼大漠,火號出不得。
--古塞下曲四首【唐】貫休 鼓角雄山野,龍蛇入戰場。流膏潤沙漠,濺血染鋒铓。
--平胡【唐】李隆基 大漠行 【唐】崔湜 單于犯薊壖,驃騎略蕭邊。南山木葉飛下地,北海蓬根亂上天。
科斗連營太原道,魚麗合陣武威川。 三軍遙倚仗,萬里相馳逐。
旌旆悠悠靜瀚源,鼙鼓喧喧動盧谷。 窮徼上幽陵,吁嗟倦寢興。
馬蹄凍溜石,胡毳暖生冰。云沙泱漭天光閉,河塞陰沉海色凝。
崆峒異國誰能托,蕭索邊心常不樂。近見行人畏白龍,遙聞公主愁黃鶴。
陽春半,岐路間,瑤臺苑,玉門關。百花芳樹紅將歇,二月蘭皋綠未還。
陣云不散魚龍水,雨雪猶飛鴻雁山。 山嶂連綿不可極,路遠辛勤夢顏色。
北堂萱草不寄來,東園桃李長相憶。 漢將紛紜攻戰盈,胡寇蕭條幽朔清。
韓君拜節偏知遠, 鄭吉驅旌坐見迎。 火絕煙沉右西極,谷靜山空左北平。
但使將軍能百戰,不須天子筑長城。我想應該有你要的。
描寫沙漠風光的古詩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描寫沙漠風光的古詩,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寫沙漠風光的古詩1
1、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2、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范仲淹《漁家傲》
3、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李頎《古從軍行》
4、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5、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6、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賽》
7、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8、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高適《塞上聽吹笛》
9、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七首之三》
1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馬》
11、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1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13、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14、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王之渙《涼州詞》
15、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16、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云沙古戰場。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17、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8、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19、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20、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描寫沙漠風光的古詩2
1、絕漠秋山在,陽關舊路通。
2、日暮沙漠陲,力戰煙塵里。
3、無數鈴聲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4、十年通大漠,萬里出長平。寒日生戈劍,陰云搖旆旌。
5、走馬川,雪海邊,平沙茫茫黃入天。
6、身逐塞鴻來萬里,手披荒草看孤墳。擒生絕漠經胡雪,懷舊長沙哭楚云。
7、關頭落月橫西嶺,塞下凝云斷北荒。漠漠邊塵飛眾鳥,昏昏朔氣聚群羊。
8、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9、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邊城何蕭條,白日黃云昏。
10、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11、窮荒絕漠鳥不飛,萬磧千山夢猶懶。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八侍御。
12、絕漠蓬將斷,華筵槿正榮。
13、大漠羽書飛,長城未解圍。
14、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15、漠漠沙堤煙,堤西雉子斑。
1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17、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云。
18、建牙連朔漠,飛騎入胡城。
19、大漠風沙里,長城雨雪邊。
20、窮荒絕漠鳥不飛,萬磧千山夢猶懶。
21、平沙落日大荒西,隴上明星高復低。
22、蕭條萬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23、黃沙漠南起,白日隱西隅。
24、沙飛朝似幕,云起夜疑城。
25、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26、廣漠杳無窮,孤城四面空。馬行高磧上,日墮迥沙中。
27、晝伏宵行經大漠,云陰月黑風沙惡。
28、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29、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30、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31、北風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飛雪。
32、鼓角雄山野,龍蛇入戰場。流膏潤沙漠,濺血染鋒铓。
33、陰風吼大漠,火號出不得。
3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35、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陲。
36、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37、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黃。秋風起邊雁,向瀟湘。
38、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描寫沙漠風光的古詩3
1、《涼州曲二首》
柳中庸
關山萬里遠征人,一望關山淚滿巾。
青海戍頭空有月,黃沙磧里本無春。
高檻連天望武威,窮陰拂地戍金微。
九城弦管聲遙發,一夜關山雪滿飛。
沙磧:指沙漠。青海邊塞戍守地方空空蕩蕩只有一輪明月,無際黃色的沙漠里本來就是很荒涼沒有春天的。詩句寫青海邊塞地帶的一片荒漠和戍邊征人內心的空落蒼涼。
2、《河湟書事》
波斯老賈渡流沙,夜聽駝鈴認路賒。
采玉河邊青石子,收來東國易桑麻。
來自波斯的商人穿過沙漠,前來做生意,每天夜晚都能夠聽到那單調的`駝鈴聲,便知道路途還很遙遠。
3、《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燕山”指的是自今薊縣蜿蜒而東,直至海濱的山脈。在大沙漠中,黃沙就像白雪一樣漫天飛舞著,而在燕山之上的月亮好似一彎金鉤一般。詩中景觀瑰麗,攝人心魄。
4、《登單于臺》
張蠙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臺。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
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所謂“痕”指的是沙塵壘起的痕跡,而“疑”則是懷疑、疑似的意思。這句話的大意是指,在狂風之中翻飛的沙塵像浪花似的留下了一個個的痕跡,而呼嘯的狂風則發出了雷鳴般的響聲。
5、《十五里沙》
劉克莊
只見如山白浪飛,更堪動地黑風吹。
渺茫直際九州外,洶涌常如八月時。
河伯豈能窮海若,靈胥僅可嚇吳兒。
惜無散發騎鯨友,共了南游一段奇。
“八月”是指的是沙浪如同八月十五的海潮一般洶涌。只見一座座如同小山一般的沙丘如同白色的浪花一般翻飛,但是更厲害的還是那攪得天昏地暗的狂沙;風沙鋪天蓋地地洶涌而來,就像是八月十五日巨大的海潮一般。
6、《入塞曲》
左光斗
大漠空高塵不飛,新秋塞上草猶肥。
石榴紅綻葡萄紫,博望遙馳宛馬歸。
在大沙漠中的天空雖然很高,但卻看不到翻飛的沙塵;即便是到了初秋時節,塞外的牧草依然顯得十分旺盛。這句詩刻畫了大草原、大沙漠天高地遠的景色,以及塞上秋色的壯麗風光。
7、《度破訥沙二首·其二》
李益
眼見風來沙旋移,經年不省草生時。
莫言塞北無春到,總有春來何處知。
破訥沙頭雁正飛,鸊鵜泉上戰初歸。
平明日出東南地,滿磧寒光生鐵衣。
此寫黎明之時,戍邊將士的鐵衣在陽光的照射下使整個沙漠都顯得寒氣透人。這是強調戍邊將士生活在邊疆大漠的艱苦。
描寫沙漠風光的古詩4
1、贈梁州張都督
作者:崔顥
聞君為漢將,虜騎罷南侵。出塞清沙漠,還家拜羽林。
風霜臣節苦,歲月主恩深。為語西河使,知余報國心。
2、塞下曲六首其一
作者:李白
白馬黃金塞,云砂繞夢思。
那堪愁苦節,遠憶邊城兒。
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
摧殘梧桐葉,蕭颯沙棠枝。
無時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3、塞下曲六首其一
作者:李白
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
將軍分虎竹,戰士臥龍沙。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
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
4、塞下曲
作者:李頎
少年學騎射,勇冠并州兒。直愛出身早,邊功沙漠垂。
戎鞭腰下插,羌笛雪中吹。膂力今應盡,將軍猶未知。
5、塞下曲六首其一
作者:李白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云。
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
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
橫行負勇氣,一戰凈妖氛。
泰戈爾關于沙漠的詩句
1.關于沙漠的詩句
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吳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陲。--白馬篇【魏晉】曹植
窮荒絕漠鳥不飛,萬磧千山夢猶懶。--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八侍御【唐】岑參
蕭條萬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發白馬【唐】李白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馬詩【唐】李賀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詠懷古跡【唐】杜甫
晝伏宵行經大漠,云陰月黑風沙惡。--縛戎人【唐】白居易
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邊城何蕭條,白日黃云昏。
--薊中作【唐】高適
北上登薊牛?C
惟昔李將軍,按節出皇都。總戎掃大漠,一戰擒單于。
--塞上【唐】高適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燕歌行【唐】高適
大漠風沙里,長城雨雪邊。--信安王幕府詩【唐】高適
身逐塞鴻來萬里,手披荒草看孤墳。擒生絕漠經胡雪,懷舊長沙哭楚云。--送李將軍【唐】劉長卿
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黃。秋風起邊雁,一一向瀟湘。--邊上【唐】齊己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從軍行【唐】王昌齡
日暮沙漠陲,力戰煙塵里。--從軍行【唐】王維
十年通大漠,萬里出長平。寒日生戈劍,陰云搖旆旌。--橫吹曲辭·出塞【唐】沈佺期
漠漠沙堤煙,堤西雉子斑。--故城曲【唐】溫庭筠
廣漠杳無窮,孤城四面空。馬行高磧上,日墮迥沙中。--邊城晚望【唐】許棠
誓將絕沙漠,悠然去玉門。--出塞【唐】虞世南
絕漠蓬將斷,華筵槿正榮。--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唐】崔日用
關頭落月橫西嶺,塞下凝云斷北荒。漠漠邊塵飛眾鳥,昏昏朔氣聚群羊。--從軍行【唐】崔融
大漠羽書飛,長城未解圍。--早春邊城懷歸【唐】崔湜
建牙連朔漠,飛騎入胡城。--送崔融【唐】戴叔倫
絕漠秋山在,陽關舊路通。--橫吹曲辭·出塞【唐】耿湋
陰風吼大漠,火號出不得。--古塞下曲四首【唐】貫休
鼓角雄山野,龍蛇入戰場。流膏潤沙漠,濺血染鋒铓。--平胡【唐】李隆基
大漠行
【唐】崔湜
單于犯薊壖,驃騎略蕭邊。南山木葉飛下地,北海蓬根亂上天。科斗連營太原道,魚麗合陣武威川。
三軍遙倚仗,萬里相馳逐。旌旆悠悠靜瀚源,鼙鼓喧喧動盧谷。
窮徼上幽陵,吁嗟倦寢興。馬蹄凍溜石,胡毳暖生冰。云沙泱漭天光閉,河塞陰沉海色凝。
崆峒異國誰能托,蕭索邊心常不樂。近見行人畏白龍,遙聞公主愁黃鶴。
陽春半,岐路間,瑤臺苑,玉門關。百花芳樹紅將歇,二月蘭皋綠未還。陣云不散魚龍水,雨雪猶飛鴻雁山。
山嶂連綿不可極,路遠辛勤夢顏色。北堂萱草不寄來,東園桃李長相憶。
漢將紛紜攻戰盈,胡寇蕭條幽朔清。韓君拜節偏知遠,
鄭吉驅旌坐見迎。
火絕煙沉右西極,谷靜山空左北平。但使將軍能百戰,不須天子筑長城。
2.關于沙漠的詩句
1、單車欲問邊, 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 都護在燕然。 唐王維《使至塞上》
2、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唐王昌齡《從軍行》
3、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全優不敢接,軍師西門佇獻捷。
唐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3.關于“沙漠”的詩句有哪些
1.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2.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李賀《馬詩》
3.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杜甫《詠懷古跡》
4. 晝伏宵行經大漠,云陰月黑風沙惡。——白居易《縛戎人》
5. 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邊城何蕭條,白日黃云昏。——高適《薊中作》
6. 惟昔李將軍,按節出皇都。總戎掃大漠,一戰擒單于。——高適《塞上》
7. 大漠風沙里,長城雨雪邊。——高適《信安王幕府詩》
8.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王昌齡《從軍行》
4.關于沙漠的詩句
黃沙漠南起,白日隱西隅。----陳子昂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王昌齡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云。----李白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杜甫
無數鈴聲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張籍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且探虎穴向沙漠,鳴鞭走馬凌黃河。李白《《留別于十一逖裴十三游塞垣》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馬詩二十三首》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5.有關沙漠的詩句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
大漠:大沙漠,此處大約是指涼州之北的沙漠。孤煙:趙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邊防報警時燃狼糞,“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風,“裊煙沙而直上”。據后人有到甘肅、新疆實地考察者證實,確有旋風如“孤煙直上”。
2、大漠風沙里,長城雨雪邊。——唐·高適《信安王幕府詩》
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為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后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唐·李賀《馬詩》
這首詩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抒發詩人懷才不遇,不被統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得以施展,可以為國建立功業。
4、蕭條萬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唐·李白《發白馬》
長城外蕭條萬里,五原關內耕作繁忙。將軍用武力掃清大漠,虎皮包裹金戈。此詩歌頌中原漢族政權的一位將軍發兵出征,討伐胡兵,大獲全勝后,刻石勒功,肅清邊患,使邊民過上太平生活。
5、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唐·杜甫《詠懷古跡》
她離開漢宮踏入渺遠的荒漠,只留下青冢空向凄涼的黃昏。第三首是杜甫經過昭君村時所作的詠史詩。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歿于塞外,去國之怨,難以言表。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這第三首,詩人借詠昭君村、懷念王昭君來抒寫自己的懷抱。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使至塞上
搜狗百科-信安王幕府詩
搜狗百科-馬詩
搜狗百科-發白馬
搜狗百科-詠懷古跡五首
6.關于沙漠的詩歌
1、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磧中作》唐代:岑參譯文:騎馬向西走幾乎來到天邊,離家以后已見到兩次月圓。
今夜不知道到哪里去投宿,在這沙漠中萬里不見人煙。2、窮荒絕漠鳥不飛,萬磧千山夢猶懶。
——自唐·岑參《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八侍御》譯文:在荒寒絕域的大沙漠,連鳥都不愿飛過;平沙茫茫,山嶺重重,即使夢中也因路遠難通而不愿想到家鄉。3、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唐代杜甫的《詠懷古跡五首·其三》譯文:皇宮離開去到那塞外沙漠,最后只留荒郊上的一座孤墳對著黃昏。4、日暮沙漠陲,戰聲煙塵里。
——唐代王維的《從軍行·吹角動行人》譯文:太陽落到沙漠的邊陲,沙漠彌漫戰戰士們的廝殺聲。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唐·王維《使至塞上》譯文: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黃河邊上落日渾圓。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