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念赤壁懷古多少字 蘇軾的詩詞念赤壁懷古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蘇軾念赤壁懷古多少字,以及蘇軾的詩詞念赤壁懷古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宋詞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注釋
(1)大江:長江。(古時“江”特指長江,“河”特指黃河)。
(2)淘:沖洗。
(3)故壘:黃州古老的城堡,推測可能是古戰(zhàn)場的陳跡。過去遺留下來的營壘。
(4)周郎:周瑜(175-210)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人。東漢末年東吳名將,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稱。周瑜精通軍事,又精于音律,江東向來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公元208年,孫、劉聯(lián)軍在周瑜的指揮下,于赤壁以火攻擊敗曹操的軍隊,此戰(zhàn)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chǔ)。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僅36歲。(安徽廬江有其周瑜墓。)
(5)雪:比喻浪花。
(6)遙想:形容想得很遠。
(7)小喬:喬玄的小女兒,生的閉月羞花,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周瑜之妻;姐姐大喬為孫策之妻,有沉魚落雁、傾國傾城之貌。
(8)英發(fā):英俊勃發(fā)。
(9)羽扇綸巾:手搖動羽扇,頭戴綸巾。這是古代儒將的裝束,詞中形容周瑜從容嫻雅。綸巾:古代配有青絲帶的頭巾。
(10)檣櫓: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戰(zhàn)船。檣,掛帆的桅桿。櫓,一種搖船的槳。(所謂檣櫓,物也;所謂強虜,人也。自古便有檣櫓與強虜之爭,記得上此課時,老師也曾對這兩個詞進行了分析,出于不同的版本,要看編者的喜好以及個人的理解,并沒有所謂的對錯,這兩個詞用于此處皆對,所以你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來用,不過考試時最好根據(jù)課本。鄙人認為,有爭論的東西出在考試卷上需要慎重。現(xiàn)在人教是用“檣櫓”。)(現(xiàn)有教材作“檣虜”“強虜”)
(11)故國:這里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zhàn)場。指古戰(zhàn)場。
(12)華發(fā):花白的頭發(fā)。
華:《現(xiàn)代漢語詞典》這個字讀hua(二聲),花白義。
古代沒有“花”這個字,只有“華”這個字,“華”在古代有“花”這個字的義項,后來才有了“花”這個字,但在一些較早的文言文或者成語中,我們是見不到“花”字而只有“華”字。這里作通假字“花”。
(13)人生:現(xiàn)有版本作人間。
(14)尊:同“樽”,酒杯。
(15)酹:(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里指灑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注:一尊還酹江月,“還”字的讀法
古時讀音是 huán 。
其實就是在現(xiàn)代,稍早一點——比如1960年代,也是只有一個 讀音,沒有普通話中“hái”這個讀音。也就是說,在用于“歸還”的“還”時,讀作“huán”,在用作“還是”、“還有”這一義項時,仍然讀作“huán”。事實上在古詞中沒有“還是”、“還有”的用法。hái這個讀音最早是在明清小說中開始出現(xiàn)的。如《紅樓夢》第五十回:“他竟比蓋這園子還費工夫了”。
此外,就是在“一尊還酹江月”中,“還”也不是現(xiàn)代人很容易就聯(lián)想到的
一尊“更”酹江月(“還”有“更、更加”的意義)。試想,“人生如夢”,怎么 一尊“更”酹江月呢?這里“還”是“回還”的意思,不是人回還,是人的“神思”回還,從夢中回還,醒來。杯中尚有余酒,何不一酹江月?
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還”(繁體字為“還”),也只有一個讀音:
卷二 辵部 還 復也。從辵瞏聲。
戶關(guān)切
戶關(guān)切,切出來就是“ huán” 。注:其他版本。拍岸又作裂岸,人生又作人間。
譯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沖洗掉了。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祖國的江山啊,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遙想當年周公瑾,小喬剛剛嫁了過來,周公瑾姿態(tài)雄峻。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手里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shù)戰(zhàn)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神游于故國(三國)戰(zhàn)場,應該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過早地生出白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
蘇軾寫(念奴嬌 赤壁懷古)時多大了
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蘇軾生于1037年,寫于1082年,1082-1037=45。第二種是:蘇軾“烏臺詩案”貶到黃州不久后才寫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烏臺詩案”時是44歲,可以推斷蘇軾45歲時寫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體可以判斷是在45歲左右。
有關(guān)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賞析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一首詠史懷古詞,是全宋詞中一首千古傳誦的詠史佳作。這首詞的上片以寫景為主,主要描寫赤壁的景色,同時兼懷古人,仿佛是由遠景、近景、特寫等一組不同的鏡頭組成的畫面組合。首三句,仿佛是遠景掃描,長江水浩浩蕩蕩,奔流不息,亙古不變的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一代風流人物。次三句,鋪陳其事,是近景的定格,目光投向赤壁古戰(zhàn)場。“人道是”三字,表明作者也不知道此處是不是真正的赤壁古戰(zhàn)場,只是借“赤壁”之名詠寫古事,抒發(fā)感嘆。上片最后兩句,是整個上片景物描寫的總結(jié),引起了下片對周瑜的追懷。下片懷古,詞人抓住周瑜年輕有為這個主要的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發(fā)的英雄形象。想當年,年輕的周瑜手執(zhí)羽扇,頭戴綸巾,他是那樣的英俊瀟灑、倜儻風流;他又是那樣的富有謀略,談笑之間,曹軍便被打得落花流水。周瑜少年有為,在年輕的時候便建立了世人矚目的赫赫功績,而自己現(xiàn)在已鬢染霜華,卻一事無成,一腔報國之志無處施展。這是讓詩人無限感傷的原因所在。“多情應笑我”始,自我傷感之意由此可見。華發(fā)早生,功業(yè)無成,失望之余,詞人不免產(chǎn)生人生如夢之感,因而結(jié)尾二句歸結(jié)為詞人深沉而又頗多消極的慨嘆。人生如夢,世事滄桑,面對滔滔東流的江水,詞人只有舉杯對月,自澆心中愁緒。這首詞在吊古的基礎(chǔ)上傷今,回到現(xiàn)實,抒發(fā)自我的感傷。總體看來,這首詞寫得雄渾豪放,大開大闔,氣象恢弘,堪稱歷代詠史懷古詩詞之絕唱,亦開后世豪放一派之先河。
關(guān)于蘇軾念赤壁懷古多少字和蘇軾的詩詞念赤壁懷古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guān)注本站。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