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體詩歌如何登錄 中國詩歌網怎么登錄不了
很多朋友對于古體詩歌如何登錄和中國詩歌網怎么登錄不了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近代詩與古體詩的區別是什么?
近體詩亦稱“今體詩”。詩體名。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詩的通稱,同古體詩相對而言。句數、字數和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古體詩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除楚辭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但絕不是古風,古風只有“歌”、“行”、“吟”三種載體。古體詩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
近體就是 格律規整的 分為律詩和絕句 不規整的叫古體詩
古人的寫詩格式 例 登幽州臺歌
樓主你好,古人的詩大體可以粗略地分為兩兩大類,一種是古體詩,也叫古風,如《登幽州臺歌》、《兵車行》、《蜀道難》、《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沒有固定格式,每句字數不定。整體上看,以《詩經》為代表先秦詩以四字為主,但字數不定,魏晉以后以五言句為主,夾以七言句,但五言句為主流,到了唐代前后,七言句越來越多,占比例越來越大。但在格式上,古體詩都表現出很寬松的要求,詩中每句從三言但七言八言九言,字數不定,詩中可以自由換韻,自由使用臨韻,這就是古體詩的特點。 以《登幽州臺歌》為例,這首詩寫在初唐時期,詩一首古體詩,前兩句五言,后兩句六言,“者”字和“下”字押韻。
另一大類是近體詩,也叫今體詩,格律詩,例如杜甫《望岳》、王昌齡《出塞》李商隱《錦瑟》,杜牧《泊秦淮》等,這類詩有嚴格的格律要求,從字數到句數,押韻到平仄,從用字到對仗,都有具體的規定,內容太多,在此就不做具體說明了,感興趣的話可以私信我留下你的聯系方式做交流。
古體詩歌如何寫出當代情懷
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寫,寫出的就是當代的情懷呀。毛主席詩詞就是你學習的榜樣。
但是詩有詩的語言喲,即不能口水化(不能寫成打油詩,除非你故意想寫個打油詩)。
熟讀《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以及其它的優秀詩詞,對你的遣詞造句有幫助喲。
只是在寫格律詩詞前,要把詩詞的格律弄清楚喲,否則就要鬧笑話呢。
什么是古體詩古體詩包括哪幾類 何謂古體詩古體詩包括多少類
1、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案琛薄案栊小薄耙薄扒薄斑省钡裙旁婓w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
2、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3、楚辭體:是戰國時期楚國屈原所創的一種詩歌形式,其特點是運用楚地方言、聲韻,具有濃厚的楚地色彩。東漢劉向編輯的《楚辭》,全書十七篇,以屈原作品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離騷》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稱“楚辭體”為“騷體”。
4、樂府:本是漢武帝時掌管音樂的官署名稱,后變成詩體的名稱。漢、魏、南北朝樂府官署采集和創作的樂歌,簡稱為樂府。魏晉和唐代及其以后詩人擬樂府寫的詩歌雖不入樂,也成為樂府和擬樂府。如《敕勒歌》《木蘭詩》《短歌行》(曹操)。一般來說,樂府詩的標題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
5、歌行體:是樂府詩的一種變體。漢、魏以后的樂府詩,題名為“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并無嚴格區別,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節、格律一般都比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以后遂有“歌行”體。到了唐代,初唐詩人寫樂府詩,除沿用漢魏六朝樂府舊題外,已有少數詩人另立新題,雖辭為樂府,已不限于聲律,故稱新樂府。此類詩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發展。如,杜甫的《悲陳陶》《哀江頭》《兵車行》《麗人行》,白居易的許多作品,其形式采用樂府歌行體,大多三言、七言錯雜運用。
登幽州臺歌是什么體詩歌
《登幽州臺歌》是古體詩。
《登幽州臺歌》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譯文
往前不見古代招賢的圣君,向后不見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蒼茫天地悠悠無限,止不住滿懷悲傷熱淚紛紛。
這首短詩,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聊的情緒。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成為歷來傳誦的名篇。
在用辭造語方面,此詩深受《楚辭》特別是其中《遠游》篇的影響?!哆h游》有云:“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往者余弗及兮,來者吾不聞。”此詩語句即從此化出,然而意境卻更蒼茫遒勁。
同時,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長短參錯的楚辭體句法。上兩句每句五字,三個停頓,其句式為: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后兩句每句六字,四個停頓,其句式為: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前兩句音節比較急促,傳達了詩人生不逢時、抑郁不平之氣;后兩句各增加了一個虛字(“之”和“而”),多了一個停頓,音節就比較舒徐流暢,表現了他無可奈何、曼聲長嘆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長短不齊,音節抑揚變化,互相配合,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古體詩有什么特點
古體詩特點:古體詩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
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
包括唐以前各種形式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
擴展資料
古體詩的韻:
古體詩既可以押平聲韻,又可以押仄聲韻。在仄聲韻當中,還要區別上聲韻、去聲韻、入聲韻;一般地說,不同聲調是不可以押韻的。
上聲29韻:一董、二腫、三講、四紙、五尾、六語、七麌(yǔ)、八薺、九蟹、十賄、十一軫、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銑、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馬、二十二養、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寢、二十七感、二十八儉、二十九豏
去聲30韻:一送、二宋、三絳、四寘、五未、六御、七遇、八霽、九泰、十卦、十一隊、十二震、十三問、十四愿、十五翰、十六諫、十七霰、十八嘯、十九效、二十號、二十一個、二十二禡、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徑、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艷、三十陷
入聲17韻:一屋、二沃、三覺、四質、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藥、十一陌、十二錫、十三職、十四緝、十五合、十六葉、十七洽
古體詩用韻,比律詩稍寬;一韻獨用固然可以,兩個以上的韻通用也行。但是,所謂通用也不是隨便亂來的;必須是鄰韻才能通用。依一般情況看來,平上去三聲各可分為十五類,如下表:
第一類:平聲東冬;上聲董腫;去聲送宋。
第二類:平聲江陽;上聲講養;去聲絳漾。
第三類:平聲支微齊,上聲紙尾薺,去聲寘未霽。
第四類:平聲魚虞,上聲語麌;去聲御遇。 第五類:平聲佳灰,上聲蟹賄,去聲泰卦隊。
第六類:平聲真文及元半,上聲軫吻及阮半,去聲震問及愿半。
第七類:平聲寒刪先及元半,上聲旱潸銑及阮半,去聲翰諫霰及愿半。
第八類:平聲蕭肴豪,上聲筱巧皓,去聲嘯效號。
第九類:平聲歌,上聲哿,去聲個。
第十類:平聲麻,上聲馬,去聲禡。
第十一類:平聲庚青,上聲梗迥,去聲敬徑。
第十二類:平聲蒸。
第十三類:平聲尤,上聲有,去聲宥。
第十四類:平聲侵,上聲寢,去聲沁。
第十五類:平聲覃鹽咸,上聲咸儉豏,去聲勘艷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古體詩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