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對韻共多少闋,笠翁對韻第二首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笠翁對韻共多少闋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笠翁對韻第二首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笠翁對韻中的一東、二冬、三江等是什么意思?
數字代表聲調的次序,而漢字代表韻部。
一東中的東韻,是上平聲中的第一個韻部;
二冬的冬韻,是上平聲中的第二個韻部;而下平聲的“一先”、“二蕭”中的先韻、蕭韻,則是下平聲中的第一、二個韻部。
三江是第三節,是以ang韻相對應的詞語和短句。
我們現在看東、冬二字,讀音一樣,好像沒有什么區別,但在古人那個朝代,二者就有略微差異。比如有一個說法是隋唐的東韻字收ung,東就念dung;冬韻字收ong,冬就念dong(這只是一種為了區別二者很粗略的說法)。發音區別小,但確有不同。
擴展資料
《笠翁對韻》是清代的李漁仿照《聲律啟蒙》寫的旨在作詩的韻書,因李漁的號為笠翁,因此叫《笠翁對韻》?!扼椅虒崱贩稚舷聝删?,每卷各有十五個章節。
《笠翁對韻》和《聲律啟蒙》在形式方面差不多,都是韻文,而且都是教人對對子的,這是因為科舉考試寫詩用韻,須以官方認可的“平水韻”為依據;而“平水韻”是唐宋時期的書面音,清人的口語音和“平水韻”已有較大差異,為了應付科舉考試,必須從小接受聲韻方面的訓練。
《聲律啟蒙》《笠翁對韻》,都是按照“平水韻”韻部來分篇。因近體詩通常押平水韻,所以《聲律啟蒙》《笠翁對韻》都是三十篇,對應于“平水韻”的三十個平聲韻部。
【笠翁對韻】十四闋
笠翁對韻《菊茶解酒》(押一部平)
文/何波
晨對暮,淡對濃。筆底對籬東。揮毫對把酒,錦字對酡容。禪院鼓,梵林鐘。露冷對塵封。秋聲心落葉,宿醉夢驚鴻。空負疏香搖冷月,誰憐只影對霜楓。采菊烹茶,解酒曾經滄海老;望云問字,斷殘不顧楚詞窮。
笠翁對韻《雪慕孤芳》(押二部平)
文/何波
炎對冷,熱對涼。瘦骨對嚴霜。曾經對正照,艷冶對凄惶。風瑟瑟,雨茫茫。惜玉對憐香。力竭鬢余白,驚殘粱夢黃。疏影誰言惟碎錦,繁英自道有群妝。當知春盡,颯颯寒云搖敗絮;且聽夜闌,皚皚凍雪慕孤芳。
笠翁對韻《易冷煙花》(押三部平)
文/何波
今對往,醒對迷。物是對人非。干云對得月,音在對身卑。江照影,柳含眉。問去對無歸。煙花多乍現,寂寞更長隨。筆掃光鮮成亂絮,聲傳疏韻入殘杯。索笑窗寒,故路何須斜照染;浮涼夜永,枯桐豈嘆鬢霜垂。
笠翁對韻《草根學儒》(押四部平)
文/何波
庸對雅,閣對廬。拙筆對天書。顏紅對鬢雪,潑墨對翻鋤。文剝啄,曲研舒。調爛對詞枯。桑畦新葉采,燭燼舊毫扶。斗舍往來多白袷,寒門談笑少鴻儒。逝水流年,野渡離歌梅弄影;浮云落日,村頭別韻鳳棲梧。
笠翁對韻《官場之哀》(押五部平)
文/何波
瘋對癲,逆對乖。喜怒對詼諧。 高樓對上客,濁酒對清齋。搖尾去,折腰來?;⒈獙遣?。趨炎憑月色,納孝賺香腮。莫忘光身臨俗世,須知老骨亦泉臺。冷眼燈紅,宦海沉浮多少夢;橫眉筆花,名場諷罵幾分哀。
笠翁對韻《往事煙塵》(押六部平)
文/何波
虛對實,假對真。俗子對儒門。和香對惜晚,帶淚對傷春。雙目望,五年淪。駐足對回身。浮萍隨舊事,疏影仍橫陳。未怯癡情將逝水,空馀敗字落殘樽。此后長亭,濁酒無須邀雪月;從今老圃,清瀾不廢展乾坤。
笠翁對韻《字畫心蓮》(押七部平)
文/何波
辭對賦,易對難。滿紙對連篇。清風對素月,澹墨對冰弦。儒學苦,筆耕艱。執著對愚頑。行吟身外事,笑向俗間癲。道盡芬芳歸落日,心留潔凈去微瀾。錦字千尋,但愿塵埃湮入雪;青燈不寐,何妨意氣臥隨蓮。
笠翁對韻《游子歸鄉》(押八部平)
文/何波
歡對喜,酒對肴。別歲對良宵。江梅對暮雪,海月對春潮。慈母淚,逆兒焦??丸︵l橋。望歸愁遠水,近故急催艄。打拼經年如斷雁,團圓一夕戀陳茅。爆竹聲傳,且自辛酸拋九宇;屠蘇盞滿,未曾荏苒負青韶。
笠翁對韻《心如平波》(押九部平)
文/何波
鐘對鼓,誦對歌。法語對禪河。浮云對疏影,古木對平波。心向凈,歲如梭。白鶴對修羅。煙塵看雜沓,禮樂事婆娑。不肯彎腰從俗世,由來笑口念彌陀。燭火通明,錦繡千絲空幻夢;蘭花繞指,清涼一露點消魔。
笠翁對韻《戲說抖音》(押十部平)
文/何波
妖對怪,鼠對蛇。帥客對嬌娃。香屏對市井,曲徑對冤家。頻弄首,效萌芽。敗柳對霜花。尋芳求抱擁,附鳳作攀爬。誰道抖音虛中幻,只應憐帳子和爹。妝濃巧笑,借得琵琶遮半面;舞亂驚心,原來粉黛飾殘牙。
笠翁對韻《徒留老淚》(押十一部平)
文/何波
深對淺,濁對明??~緲對凄清。垂楊對冷月,碧落對滄瀛。分惹恨,聚牽情。柳細對云輕。揮紅書斷雁,點筆逐浮萍。總擬狂癡春色永,徒留老淚夜風縈。并起煙塵,悵嘆蜻蜓雙振翅;驚回野陌,流連孑影獨藏形。
笠翁對韻《不老文墨》(押十二平)
文/何波
朝對暮,夏對秋。佇立對停留。深思對熟慮,酒啖對煙抽。文不見,字難求。漫問對勤修。心存清照意,腹少納蘭謀。剪燭西窗窮索句,披書夜雨獨登樓。歲月如梭,鬢角添霜情灼灼;胸懷仍舊,風塵墨客樂悠悠。
笠翁對韻《嘆絕紅塵》(押十三平)
文/何波
曾對未,昔對今。夢與對香臨。沾衣對過眼,把袂對同衾。望月照,憶風吟。柳色對塵侵。謙卑從燕岫,疏傲睨人林。俯首庭香憐一笑,傾囊路野散千金。嘆絕癡情,至此西樓新璧客;書成世態,如斯午夜斷弦琴。
笠翁對韻《虎鍘何在》(押十四平)
文/何波
民對宦,腐對廉。腦壞對頭尖。行財對受賄,怕苦對貪甜。官本位,政難參。闊論對高談。燈紅?;蓊?,酒綠總肩擔??崂粑ǔ罴喢钡簦瑴喦蚰墓苁篱g炎。遠望青天,虎鍘臨頭寰宇朗;春居皓月,龍庭極目海涯藍。
《笠翁對韻》十二 文(3)
《笠翁對韻》簡介
績、勛 :成績、功勛。
鹿豕[ shǐ ] :1. 鹿和豬。比喻山野無知之物。《孟子·盡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游,其所以異于深山之野人者幾希。
清方文《訪沉昆銅村居》:天寒且作魚龍臥,地僻應同鹿豕群。
羊羵[ fén ] :相傳春秋時魯大夫季康子掘井,得一土缶,里面有一只像羊的東西。他驚訝極了,去請教孔子,孔子說:“不過是土里的精怪羵羊而已?!?/p>
星冠 :道士的帽子。唐戴叔倫《漢宮人入道》:蕭蕭白發出宮門,羽服星冠道意存。
月扇 :團扇。形如滿月,故稱。漢班婕妤《怨歌行》: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唐李商隱《擬意》:云屏不取暖,月扇未障羞。
宋陸游《村居初夏》:我有素紈如月扇,會憑名手作新圖。
把袂 :袂,衣袖。把袂,拉著衣袖,代指挽臂或握手。
南朝梁元帝《與蕭挹書》:何時把袂,共披心腹?
南朝梁何遜《贈江長史別詩》:餞道出郊坰,把袂臨洲渚。
書裙 :東晉書法家王獻之有一個可愛的外甥羊欣,一日,羊欣穿著絹裙午睡,王獻之見他睡得香,便和他開玩笑,在他的絹裙上寫了幾幅字。羊欣醒來沒生氣,反而如癡如醉地研究起那些字來。
《宋書·列傳二十二羊欣》:“欣少靖默,無競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覽經籍,尤長隸書。不疑初為烏程令,欣時年十二,時王獻之為吳興太守,甚知愛之。獻之嘗夏月入縣,欣著新絹裙晝寢,獻之書裙數幅而去。欣本工書,因此彌善?!?/p>
后以書裙稱譽人的書法,或指文人間的相互雅賞愛慕。
湯事葛 :湯,成湯,商朝的第一個王。葛,湯時小國。這是《孟子》中的一句。傳說葛車沒有祭祀祖先,說太窮了,沒有牛羊,湯便送去牛羊。葛國人卻把牛羊吃掉了,說沒有糧食。湯又派人去幫忙耕地。葛國人竟然搶走了耕種者的酒飯。湯很生氣,率軍滅了葛國。
說[ yuè ]興殷 :說,傅說,商代人。傳說他是奴隸,為人筑墻,后來商王武丁夢到一位賢士,賢士說:“我叫傅說,誰能找到我,就會大有作為。”武丁醒來后,讓畫工把夢中人畫出來,四處尋找,終于把傅說找到了。在傅說的輔佐下,殷商興盛起來,形成歷史上有名“武丁中興”的輝煌盛世。留有名句“知之非艱,行之惟艱”,被尊稱為“圣人”。
蘿月 :藤蘿間的明月。
松云 :青松上的白云。
西池青鳥使 :西池:傳說神仙西王母住在西方昆侖山的瑤池。《漢武內傳》載,仙人西王母臨降人間之前,先有青鳥飛來通報。所以后來詩詞中多以青鳥為傳達愛情信息的使者。
唐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李商隱《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南唐李璟《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詞》: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北塞黑鴉軍 :后唐名將李克用是北方邊塞沙陀族人,別號“李鴉兒”,他統領的守塞軍隊號“鴉兒軍”。
文武成康為一代 :西周的文王、武王、成王、康王,代表了西周王朝的鼎盛,史稱是承平之世。
魏吳蜀漢定三分 :漢代以后魏、蜀、吳三國鼎立。因劉備自稱繼承漢統,故蜀國又稱蜀漢。
桂苑 :1. 栽有桂樹的林園?!段倪x·謝莊月賦》:乃清蘭路,肅桂苑。李善注:“桂苑,有桂之苑?!?/p>
北周庾信《詠畫屏風》之四:逍遙游桂苑,寂絕到桃源。
明月三杯邀曲客 :曲,酒曲,釀酒時引起發酵的物質。曲客,酒友。
唐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松亭 :松間之亭。唐趙嘏[ gǔ ]《送張又新除溫州》:凝弦夜醉松亭月,歇馬曉尋溪寺花。
薰風一曲奏桐君 :薰風,暖風。桐君,古琴名。因桐木可作琴,故以桐君為琴的代稱。傳說帝舜得五弦琴,作《南薰之歌》,有“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 yùn ],怒,怨恨)兮”等語。
宋陳師道《次韻蘇公西湖觀月聽琴并涉潁詩二首》之一:“人生亦何須?有酒與桐君。
精讀《笠翁對韻》,我是認真的!
三五字,九十對,展現的,是一幅幅絢爛神奇的自然畫卷,是一場場廣博生動的歷史過往,是一首首歡快明麗的童聲歌謠。
插上翅膀,煽動想象,飛揚遨游于這天地長河之間,誦讀、理解,是愉悅的,記憶、背誦、默寫,還是痛苦的……不過,鍥而不舍,反復習練,終是會拿下了的。
沒有童子功,只有下笨功夫 ,還能怎么辦?
不貪多,一天一大組四小組78個字,90組,90天,挑戰一下!
《笠翁對韻》簡介及一東(1) (2) (3)
《笠翁對韻》二 冬(1) (2) (3)
《笠翁對韻》三 江(1) (2)
《笠翁對韻》四 支(1) (2) (3) (4)
《笠翁對韻》五 微(1) (2) (3)
《笠翁對韻》六 魚(1) (2) (3)
《笠翁對韻》七 虞(1) (2) (3) (4)
《笠翁對韻》八 齊(1) (2) (3)
《笠翁對韻》九 佳(1) (2) (3) (4)
《笠翁對韻》十 灰(1) (2) (3)
《笠翁對韻》十一 真(1) (2) (3)
《笠翁對韻》十二 文(1) (2)
《笠翁對韻》十三 元(1)
《笠翁對韻》的總字數有多少?
算上題目和大標題,總共是6468個字。
全書分為上下卷。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
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瑯瑯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匯、修辭的訓練。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讀起來,如唱歌般。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見韻味。
擴展資料
再高的山,一定有路可以攀援直上;再廣闊的海,一定有船可以揚帆橫渡。中國文化就是山與海,但一樣可以找到鎖鑰,敲開它的門戶。這把鎖鑰,就是“對對子”。
中國文化的精髓一是陰陽,二是對稱。陰陽產生出生命,對稱產生出美,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生命和審美,就是在“陰陽對稱”這四個字當中。而“對對子”,就是這條法則的集大成。
一直以來,人們對于“對對子”,始終有一種“文字游戲”的輕視,《笠翁對韻》這本書,即使在古代,都被視為教養兒童的蒙學書,長期蒙受世俗偏見的塵垢。
《笠翁對韻》浸透了中國文化的精髓,書里面,一副副單字、兩言、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的對子——專諸劍、博浪椎,游閬苑、醉蓬臺;萬里烽煙、一犁膏雨;內苑佳人,邊關過客;霸王軍營、長安酒市……
一個個散珠碎玉般的句子,黑白相間,虛實相生,這種文字對稱的和諧、陰陽的完美,有著不言自明的深深魔力,逼得你不得不向這種美臣服。
《笠翁對韻》也是一部經世致用的人生手冊。無論是古代還是今朝,無論是在朝堂上念自己的奏章,還是在公司會議上公布自己的文案。
無論是在客旅驛站的墻壁上書寫自己的離愁別恨,還是在朋友圈里寫一段最近的狀態,如果能亮出對稱而短小、字字珠璣的“對韻”文字,不僅在職場進步上多了一塊敲門磚,在拓展個人影響力上也同樣游刃有余。
古代的人,小時候若不肯在這上面下工夫,成人之后,無論是春闈秋試,在逼仄蜷曲的考棚里寫起承轉合的八股文;還是茶宴酒席,在飛觴把盞之間作詩酒唱和的律詩絕句,必然是要吃大虧的。仕途無望,人脈斷絕,種種人生的大教訓,就在“對對子”上。
如今沒有科舉考試,《笠翁對韻》仍有存活下去的理由。
人生活在世界上,終究是孤獨的。我們需要在現實空間之外重構一個虛擬空間,在粗俗世界之外另組一個精致世界,去尋找身外之身,夢中之夢。
翻開《笠翁對韻》——幾杵疏鐘、一欄煙雨,離人淚、長恨歌……星星點點鋪上心頭,哪一處不是桃源勝境,讀一回,就覺得自己離身邊這個熾熱的紅塵遠了一點。
對子其實是“詩中之詩”,《笠翁對韻》是中國文化的一種詩意和吟哦,吟詩就是作對,這是文化的童子功,無論哪個時代都不會無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笠翁對韻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