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蔣坦與秋芙的愛情,如何理解蔣坦與秋芙的愛情故事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如何理解蔣坦與秋芙的愛情,以及如何理解蔣坦與秋芙的愛情故事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秋芙的愛情是怎樣的?
有人說:“家花不如野花香。”一雙男女如果做了夫妻,朝夕相守,事事相知,日子一長,就很容易失去新鮮感和吸引力。于是許多風流雅士把家中的嬌妻擱在一邊,熱衷于到煙花柳巷尋找韻事,飽嘗“野花”的滋味。然而真正的摯情夫妻并不如此,他們之間的感情就像窖藏的醇酒,愈久愈香醇,平平凡凡的家常生活中總能釀出多彩多姿的韻事,彼此陶醉其間,決不會失去吸引力。江南才女關秋芙與丈夫蔣坦就是這樣一對摯情夫妻。關于他們之間的濃情韻事,說起來頗能動人通遐思,漾人魂夢。
關秋芙名瑛,錢塘人,清宣宗道光三年出生于一位秀才之家。關父飽讀詩書卻仕途不順,常與一幫文友雅士放縱于詩酒之間。關秋芙從小就長得靈秀可人,深得父親的朋友們喜愛,于是有魏滋伯教她學詩、楊渚白教她學畫、李玉峰教她學琴,雖然不是名門閨秀,卻深得當時詩、畫、琴高手之真傳,成了一個集各家之長的絕倫女子。
這樣才貌絕倫的女子,當然是“君子好逑”。關家并不想借女兒攀高枝,而是順其自然將關秋芙許配給了她的姨表兄蔣坦。蔣坦也是生長在書香門第,家境算不得富貴,卻是詩禮相傳,使他頗具文質彬彬、氣度軒昂的名士派頭。關、蔣兩家住得很近,關秋芙與蔣坦從小常在一連玩耍,青梅竹馬,兩相依傍。長大后又互相傾慕對方的才貌,情意相悅。雙方父母深解兒女的心事,順水推舟,成就了他們的百年之好。完婚是在道光二十三年的秋天,丹桂飄香中,關秋芙喜盈盈、羞怯怯地踏進了蔣家門庭。宴罷客散已經是三更時分,洞房之中紅燭搖彩,暖意融融。關秋芙綰著墮馬髻、身著紅絹衫,低頭含笑坐在床沿上,白嫩染紅的面龐比平時里更顯得俏麗動人。剛送完賀客的新郎蔣坦走進洞房,癡癡地望著矯喜萬狀的新娘,心旌搖曳,腳步也有些飄飄然了。昨日還是表妹,今天成了他的嬌妻,恍惚中他覺得這個嬌俏的新婚既熟悉又陌生。蔣坦走到床邊,挨著秋芙坐下,靜默了一會兒,悄悄拿過她豐潤的小手,緊緊握在自己的手掌里。秋芙緩緩地轉過頭來,漾喜茂羞的目光與蔣坦相遇了,四束目光緊緊著在一起。彼此慢慢讀著對方的眼睛,仿佛又回到了兩小無猜的童年時期,那一層如煙似霧的陌生感蕩然無存,目光和手掌把他們緊緊地連為一體。于是打開了話匣子,他們共同回憶著童年的游戲,少年的調侃。兩人曾手拉手在院子里摘花、捕蝶、看螞蟻爬樹、和泥巴捏小人;兩人還肩并肩寫字作畫、吟詩彈琴,為賦新詩強索愁……這一切美好的往事,都是他們共同擁有。你一言我一語地訴說著、癡笑著,不知不覺戶外已響起晨鐘。秋芙帶來的小丫鬢影影在屋外輕輕叩門,壓低著嗓音喊道:“天色已曉,小姐快請起身梳妝!”這時屋里談興未艾的新郎新娘才如夢初醒,他們的洞房花燭夜就這樣坐在床沿上過去了。
婚后的生活十分愜意,蔣家雖不太富,倒也有一些房產。靠房租維護生計,還算是衣食不愁。蔣坦這時已通過縣試,取了秀才,已準備參加鄉試的課程,所以他的任務就是埋頭讀書。丈夫讀書,秋芙自然就充當了“紅袖添香”的角色,可她除了添香外,不免要添上些柔情蜜意,使得蔣坦不由得跌倒在溫柔鄉里,課業不免疏忽了不少。
春天的時候,院中花開似錦,蔣坦坐在書房的窗前讀書,一抬頭正好能看見院墻下的幾株花開正旺的桃花。昨夜剛下了一陣春雨,春雨把粉盈盈的桃花打落了一地。這時秋芙正蹲在地上抬那些垂頭喪氣的落英,“她一定又在為落花傷懷了!”蔣坦腦子里閃過這樣的念頭。
秋芙在桃樹下蹲了很久,把一堆花瓣擺來弄去,不知在干什么。蔣坦有些忍不住了,放下書本,抬腳跨出了書房門,悄悄走到秋芙身后。“啊!真美!”他在心里驚呼了一聲,強忍著沒喊出口來,原來秋芙正在從那些桃花瓣砌一闕詞,已砌好了大半,蔣坦在她身后悄悄地讀著,這是一闕“謁金門”:
春過半,花命也如春短;一夜落紅吹漸滿,風狂春……
以落花惜春,體意兩諧,真是絕妙之思!蔣坦正暗自稱嘆時,突然吹過一陣寒風把地上砌好的花瓣全部打散,一個“春”字還沒來得及砌完最后一筆。“好一個‘風狂春不管’啊!”蔣坦禁不住脫口而出,“你為何知道我后面未砌出的是‘不管’二字?”秋芙被他驚了一跳,轉過頭來問丈夫。蔣坦一把將剛站起身的嬌妻摟進懷里,打趣道;“我倆心有靈犀,你心里想好的句子我還不知道嗎!”秋芙嫣然一笑,捶打著丈夫的胸脯,剛才風吹花散而勾起的悵惘之情頓時煙消云散。
夫妻倆在春天合種下的芭蕉,到秋天已是葉闊色濃。秋夜蕭瑟,冷雨打在芭蕉葉上,浙瀝成聲,蔣坦坐在書桌前的燈影里聽了,不由地生同一種詩人的閑愁。愁繞心頭,書也看不下去了,索性跑到院中,摘了一片芭蕉葉,用布巾擦干,題下幾句閑詞:“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然后喚了一個丫鬟,讓她把芭蕉葉送給正在臥房里彈琴的夫人看。
過了一會兒,那個小丫鬟又帶著芭蕉葉回到書房。蔣坦以為她沒能送到秋芙手中,誰知接過一看,上面又續題了兩行字:“是君心緒太無卿,種了芭蕉,又怨芭蕉!”蔣坦一看便知是嬌妻的戲筆,心中泛起了一股暖流,臉上也浮現出會心的微笑。
雖說相廝守的日子很多,可蔣坦總免不了有一些交際應酬,有時也得外出數日。這幾天里秋芙則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連彈琴的心事也沒有了,一闕“蝶戀花”詞就道出了她的這般愁緒:
幾日池塘無不住,柳也朦朦,想做清明雨;半榻茶煙和夢煮,畫屏幾點江南樹。
欲卷珠簾風不許,如此黃昏,休教移箏柱;樓上晚山青不去,夕陽正在鴉歸處。
扳著手指數過一日又一日,終于到了丈夫歸家的日子。秋芙在這天早早起來,細心地梳妝打扮,換上丈夫喜歡的衣服,一次又一次地到院門外向路上張望。在這時,一切情景在她眼中都變得明快開朗,喜悅之情也溢滿了這“菩薩蠻”:
小樓昨夜東風驟,一春花事闌珊夠;斜月綠窗紙,夢回聞馬嘶。梨花明似雪,含笑開門說:“昨夜結燈花,今朝真到家!”
從妻子的詞句中,蔣坦發現了自己的離去與歸來給妻子帶來的悲傷與歡樂,也就不忍心輕易離開妻子,外面的事能推則推,醉心于妻子營造的多情小天地。
有得必有失,蔣坦與秋芙沉浸在濃情綺事中,飽嘗了夫妻恩愛的樂趣,卻不免荒廢了科舉課業。三年一度的鄉試,蔣坦一連參加了兩次,都名落孫山。失意之中,蔣坦漸漸看淡了耗人心血的功名之事,畫了一幅“秋林著書圖”,表明自己讀書以怡情,無意于功名的心意。對秋芙來說,丈夫若能金榜題名,她也可享夫貴妻榮之喜,這本是一般讀書人家夢寐以求的事;可既然丈夫已有厭倦之心,她也很能體諒,只好夫妻相親相愛,貧賤亦為樂!于是秋芙在丈夫的“秋林著書圖”上題下這樣的詞句:
家理絲桐君把釣,全家靠得漁竿住;人生多被浮名誤,怎免得樵夫笑死。
夫妻相依,淡泊為生。妻子的曲意諒解,蔣坦看了感激不已,愈發將夫妻之事看得重了。
他們生活雖然清貧,卻也還沒到“把釣”為生的地步。況且蔣坦一介書生,也不懂得如何“把釣”。婚后的第四年,他們小夫妻從蔣家的大家庭中分出別居,住在西子畔一個簡陋的小院中,靠每月從蔣家支取的數十金生活費為生。
院子雖小,卻也被他們收拾得整齊雅潔。出門就是煙籠水秀的西子湖,每日里看霞觀霧,與山水為侶,小日子過得十分愜意。若是精打細算,數十金的生活費維持夫妻倆外加丫鬟影影的生活還不算拮據。可偏偏蔣坦又是好客之人,最喜歡呼朋喚友,如今住到了風光旖旎的湖濱,更不免隔三差五地邀來一幫志同道合的文友,一同把酒論詩。對丈夫的朋友,關秋芙從不怠慢,既使家中囊空如洗,也會設法典當一些衣服來沽酒買菜。
一次為好友伊小沂設宴餞別,蔣家總共請來了二十多位客人。關秋芙與影影在廚下緊鑼密鑼地張羅,蔣坦陪客人在客廳里開懷暢飲。
酒酣耳熱之際,眾文友雅興大發,各顯身手:李山樵鼓琴錚錚;吳康甫奮筆疾書;吳乙彬、楊諸白、錢文濤分畫四聯條幅;其余的人,或拈韻賦詩;或高淡時勢,或橫笛吹蕭,甚則狂歡高呼,其樂至極。不知不覺,已是月升中空,酒已喝下數十觥,客人們興猶未盡,蔣坦又高呼影影送酒上來。可是叫了幾次,都不見影影回應,蔣坦不悅地走進廚房,只見到妻子一人悶坐在那里,不見影影的影子。蔣坦問妻子為何不上酒,秋芙無奈地說:“家里已無酒,買酒的錢也沒了。剛才我脫下手中的玉釧到酒鋪里換酒,酒鋪的伙計卻辨不清真假,只好打發影影到當鋪里典當去了。路途較遠,還需等一會兒才能回來。”見妻子毫無怨尤的神態,蔣坦不禁鼻子發酸,淚水潤濕了眼眶。秋芙見狀走上前輕輕拭著他的淚水,微笑道:“常言道:“千金難買一笑”,難得大家如此高興,玉釧當了,過些日子再贖回就是。”話是這么話,當出去的東酉多了,又有幾件能贖得回來呢!
夫妻志趣相投,平淡的日子也能變得甘甜如飴。嬉笑相攜中,關秋芙與蔣坦共度了十二個春秋,無奈“花命也如春短”,在一個春歸花落的日子,身體素弱的關秋芙竟一眠不起,還來不及與丈夫告別,就匆匆離開了人世。
秋芙去了,蔣坦似乎也失去了一半生命。爽朗樂觀的他不見了,整日里恍恍惚惚,形只影單地坐在書房里,回憶那些與妻子共度的歡樂時光,回憶那些夫妻間多彩的韻事。最后他把回憶寫成一本書,書名叫《秋燈瑣憶》。我們現在說的故事,便是從這本書中來的。
與君有約,風雨不改
詩經讀得不多,金庸小說倒是熟讀過。在《神雕俠侶》中,程英對楊過暗生情愫,卻不得克制自惜,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寫“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當時不知其中深意,只是覺得讀來極美,既見君,誤終身,但無悔,云胡不喜,蹉跎一生又如何?這是古人對愛情的一種詮釋,但是真正的《鄭風-風雨》讀來,卻沒有這種悲戚,只是欲喜先悲而已,風雨常來,愛與喜悅也在!
風雨凄凄,雞鳴喈喈。既見君子,云胡不夷。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云胡不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鄭風風雨詩中,疊詞一如既往給人音韻美;重復誦讀,似女子的切切低語。
看到“凄凄”,想起李清照的“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這凄凄二字,穿越多少輪回,到李易安這里,就是另一種清冷的極致,讓人讀了頓覺身心俱是寒涼。可詩中沒有這般寒涼,即使雞鳴喈喈,世俗的溫暖和煙火還在,還能既見君子,所以云胡不夷。但是李易安的趙君子不在,最難將息啊!
如果要排十個我最喜歡的中文詞組,“瀟瀟”絕對是在里面的。我記不得哪一本瓊瑤小說了,就把蔣坦和他夫人秋芙合寫的這首詩放到扉頁,當時還以為是瓊瑤寫的,傾慕不已,一下子就記下了,直到今天還字字清晰。“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 瀟瀟兩字,有聲響有形動有顏色,雨打蕉葉,一副滿滿的綠霧滴翠之景象。蔣坦和秋芙是世間精妙伉儷,放到鄭風風雨這首詩里,是最好的寫照啊!既見君子,云胡不瘳!只可惜,天妒良緣,秋芙因肺炎先走一步,留下斷腸人守著如蓋芭蕉空悲戚!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曉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我比較喜愛鄭風里表達情感的方式,真的是“細膩大氣,清澈坦蕩,收放自如”!不做小女子態!你來不來我都在念,你從風雨中走來,我的世界溫暖明亮,我絲毫不遮掩,既見君子,云胡不喜啊!
請問“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是誰寫的,出自哪里,有什么典故?
出自蔣坦的《秋燈鎖憶》。
原文:
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
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
意思是:早上也在下雨,晚上也在下雨,是誰非要種這芭蕉呢?這句喻意不能把煩惱或不快的心情歸罪于別人,煩惱由心生。
《秋燈瑣憶》鑒賞
是清代文人蔣坦所作散文集,內容記述了他與愛妻秋芙的日常生活瑣事。這是一對情深意篤、才情清絕、心性淡遠的夫妻,他們意趣高雅,性情相契,盡管生活貧寒,卻整日涵泳于琴棋書畫中,陶然忘憂。他們既是一對夫妻,又是兩個韻友。
《秋燈瑣憶》是一種“憶語體”,也就是回憶錄的意思。文辭極美,敘事傳情栩然哀切,輒催人淚下。據說秋芙天生體弱,卻生具慧根,悟性奇高。凡古琴、繪畫、詩詞、書法等雅業,觸手便通,讓人訝異難解。有道家的高人說她是曇陽轉世,蔣坦認為是真的。
秋芙曾寫過這樣兩句詩“空到色香何有相,若離文字豈能禪。”其境界之高,似非凡人氣象。秋芙從小篤信佛法,誦經禮佛二十年,三十多歲的時候,終于西去了,真正是“人間不許見白頭”。
高中讀過一篇文言文,描述作者與年輕妻子的日常生活,大概說過他倆下棋,妻子眼看要輸就把小狗放到棋盤
題目是《秋燈瑣憶》,作者是蔣坦。
《秋燈瑣憶》是清道光年間浙江錢塘秀才蔣坦的夫妻情感雜記,清新哀惋。適合在一個細雨霏霏的午后,靜坐閑讀。這種真摯的夫妻情感,志趣與理想的統一,會讓很多人感動。文章簡單易讀,卻在平淡的筆觸里見真情與文字功力。
《秋燈瑣憶》記敘了蔣坦與妻子秋芙的日常生活,用看似輕描淡寫的文字道出一對夫妻的淡遠情長:秋芙喜歡下棋,雖然棋藝不精,但還是每晚拉著蔣坦一起下棋,有時下到天亮。有一次,秋芙拿自己的玉佩作賭注,眼看要輸了,就像孩子一樣放膝頭的小狗搗亂棋盤。蔣坦笑她是在學楊貴妃(有一次唐明皇與人下棋,楊貴妃在旁觀看,眼見皇帝輸了幾子,就把懷中的小狗放到棋盤上撥亂棋子耍賴),誰料自尊的秋芙竟因此羞紅了臉,從此再也不下棋了。(秋芙好棋,而不甚精,每夕必強余手談,或至達旦。余戲舉竹坨同云:“簸錢斗草已都輸,問持底今宵償我?”秋芙故飾詞云:“君以我不能勝耶?請以所佩玉虎為賭。”下數十子,棋局慚輸,秋芙縱膝上口兒攪亂棋勢。余笑云:“子以玉奴自況歟?”秋芙嘿然。而銀燭熒熒,已照見 桃花上頰矣。自此更不復棋。)
感謝您對派派小說論壇的支持,滿意請采納為最佳答案。
如何理解蔣坦與秋芙的愛情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如何理解蔣坦與秋芙的愛情故事、如何理解蔣坦與秋芙的愛情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