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棘什么意思,剡藤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關于剡棘什么意思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剡藤是什么意思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求解:曾枝剡棘怎么讀?每個字我都認得,但是放在一起怎么讀?其含義是什么?
這是《九章·橘頌》中的詩,是戰國時期楚國偉大詩人屈原的作品。
曾枝:繁枝。剡(yǎn)棘:尖利的刺。
意思是:枝兒層層,刺兒鋒利。
屈原《橘頌》翻譯與賞析
【原詩】:
九章橘頌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⑴。受命不遷,生南國兮⑵。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⑶。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⑷。
曾枝剡棘,圓果摶兮⑸。青黃雜糅,文章爛兮⑹。
嗟爾幼志,有以異兮⑼。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⑽。
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⑾。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⑿。
閉心自慎,不終失過兮⒀。秉德無私,參天地兮⒁。
原歲并謝,與長友兮⒂。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⒃。
年歲雖少,可師長兮⒄。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⒅。
【注釋】:
⑴后皇:即后土、皇天,指地和天。嘉:美,善。橘徠服兮:適宜南方水土。徠,通“來”。服,習慣。這兩句是指美好的橘樹只適宜生長在楚國的大地。
⑵受命:受天地之命,即稟性、天性。這兩句是說橘樹稟受天命,不能遷移,只生在南方的楚國。
⑶壹志:志向專一。壹,專一。這兩句是說橘樹扎根南方,一心一意。
⑷素榮:白色花。這兩句是說橘樹綠葉白花,長得茂盛可喜。
⑸曾枝:繁枝。剡(yǎn)棘:尖利的刺。摶(tuán):通“團”,圓圓的;又一說,同“圜”(huán),環繞,楚地方言。這兩句是說橘樹枝條重重,刺兒尖尖,果實圓圓。
⑹文章:花紋色彩。爛:斑斕,明亮。這兩句是說橘子皮色青黃相雜,文采斑斕。
⑺精色:鮮明的皮色。類任道兮:就像抱著大道一樣。類,像。任,抱。這兩句是說橘子的表皮顏色鮮明,內瓤雪白瑩潔,好似可以賦予重任的人。
⑼嗟:贊嘆詞。這兩句的意思是:可嘆的是你從小就有志向,與眾不同。
⑽“獨立”二句:意思是說:你深固其根,難以遷徙,你心胸廓落,不求私利。
⑾廓:胸懷開闊。這兩句的意思是:你深固其根,難以遷徙,你心胸廓落,不求私利。
⑿蘇世獨立:獨立于世,保持清醒。蘇,蘇醒,指的是對濁世有所覺悟。橫而不流:橫立水中,不隨波逐流。這兩句的意思是:你對世事清醒,獨立不羈,不媚時俗,有如橫渡江河而不隨波逐流。
⒀閉心:安靜下來,戒懼警惕。失過:即“過失”。這兩句的意思是:橘閉心棄欲,謹慎自守,所以終無過失。
⒁秉德:保持好品德。這兩句的意思是:橘秉持美德,沒有私心,可與天地相合。
⒂愿歲并謝:誓同生死。歲,年歲。謝,死。這兩句的意思是:希望自己與橘樹同心并志,一起度過歲月,做長久的朋友。
⒃淑離:美麗而善良自守。離,通“麗”。梗:正直。這兩句的意思是:橘樹善良美麗而不淫,性格剛強而又有文理。
⒄少:年少。師長:動詞,為人師長。這兩句的意思是:橘樹年雖少,卻可為人師長。
⒅行:德行。伯夷:古代的賢人,紂王之臣。固守臣道,反對周武王伐紂,與弟叔齊逃到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古人認為他是賢人義士。置:植。像:榜樣。這兩句的意思是:橘樹的道德品行可與伯夷相比,我要把橘樹種在園中,作為榜樣。
【翻譯】:
你天地孕育的橘樹喲,生來就適應這方水土。 稟受了再不遷徙的使命,便永遠生在南楚。
你扎根深固難以遷移,立志是多么地專一。 葉兒碧綠花兒素潔,意態又何其繽紛可喜。
層層樹葉間雖長有刺,果實卻結得如此圓美。 青的黃的錯雜相映,色彩喲簡直燦若霞輝。
你外色精純內瓤潔白,正如堪托大任的君子。 氣韻芬芳儀度瀟灑,顯示著何其脫俗的美質。
贊嘆你南國的橘樹喲,幼年立志就與眾迥異。 你獨立于世不肯遷移,這志節豈不令人欣喜。
你扎根深固難以移徙,開闊的胸懷無所欲求。 你疏遠濁世超然自立,橫聳而出決不俯從俗流。
你堅守著清心謹慎自重,何曾有什么罪愆過失。 你那無私的品行喲,恰可與天地相比相合。
我愿在眾卉俱謝的歲寒,與你長作堅貞的友人。 你秉性善良從不放縱,堅挺的枝干紋理清純。
即使你現在年歲還輕,卻已可做我欽敬的師長。 你的`品行堪比伯夷,將永遠是我立身的榜樣。
【賞析】:
《九章?橘頌》從體制上來看,基本是四言的,所寫的物象限于一種,寫作路徑略近于《詩經》。這首詩共三十六句,四句一節,共九節,可分兩部分。前四節十六句為第一部分,后五節二十句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重在描述橘樹俊逸動人的外美。開筆“后皇嘉樹,橘徠服兮”等三句就不同凡響:一樹堅挺的綠橘,突然升立在廣袤的天地之間,它深深扎根于“南國”之土,任憑什么力量也無法使之遷徙。那凌空而立的意氣,“受命不遷”的堅毅神采,頓令讀者升起無限敬意。橘樹是可敬的,同時又俊美可親。詩人接著以精工的筆致,勾勒它充滿生機的紛披“綠葉”,暈染它雪花般蓬勃開放的“素榮”;它的層層枝葉間雖也長有“剡棘”,但那只是為了防范外來的侵害;它所貢獻給世人的,卻有“精色內白”,光采照人的無數“圓果”。屈原筆下的南國之橘,正是如此“紛緼宜修”,如此堪托大任。這節雖以描繪為主,但從字里行間,人們卻可強烈地感受到,詩人對祖國“嘉樹”的一派自豪、贊美之情。
橘樹之美好,不僅在于外在形態,更在于它的內在精神。此詩第二部分,即從對橘樹的外美描繪,轉入對它內在精神的熱情謳歌。屈原在《離騷》中,曾以“羌無實而容長”(外表好看,卻無美好的內質),表達過對“蘭”“椒”(喻指執掌朝政的讒佞之臣)等輩“委其美而從俗”的鄙棄。橘樹卻不是如此。它年歲雖少,即已抱定了“獨立不遷”的堅定志向;它長成以后,更是“橫而不流”“淑離不淫”,表現出梗然堅挺的高風亮節;縱然面臨百花“并謝”的歲暮,它也依然郁郁蔥蔥,決不肯向凜寒屈服。詩中的“愿歲并謝,與長友兮”一句,乃是溝通“物我”的神來之筆:它在頌橘中突然攬入詩人自己,并愿與橘樹長相為友,面對嚴峻的歲月,這便頓使傲霜斗雪的橘樹形象,與遭讒被廢、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疊印在了一起。而后思接千載,以“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收結,全詩境界就一下得到了升華——在兩位古今志士的遙相輝映中,前文所贊美的橘樹精神,便全都流轉、匯聚,成了身處逆境、不改操守的偉大志士精神之象征,而高高映印在歷史天幕之上。
從現世所能見到的詩作看,《橘頌》堪稱中國詩歌史上的第一首詠物詩。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樹的生態和習性,運用類比聯想,將它與人的精神、品格聯系起來,給予熱烈的贊美。借物抒志,以物寫人,既溝通物我,又融匯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銘所贊揚的“看來兩段中句句是頌橘,句句不是頌橘,但見(屈)原與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鏡花水月之妙”(《楚辭燈》)的奇特境界。從此以后,南國之橘便蘊含了志士仁人“獨立不遷”、熱愛祖國的豐富文化內涵,而永遠為人們所歌詠和效法了。這一獨特的貢獻,僅屬于屈原,所以宋劉辰翁又稱屈原為千古“詠物之祖”。
屈原橘頌,詩中的摶,姱,丑,蘇的含義是什么
“摶”的含義是“圓”,“姱”的含義是“美好”,“丑”的含義是“丑陋”,“蘇”的含義是“離開”。
具體翻譯如下: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曾”同“層”,樹枝層層疊疊。剡,鋒利。棘,刺。“摶”也是圓的意思。桔樹綠的葉子,素白的花,十分可愛。它有著茂密的枝葉,尖銳的芒刺。果實圓圓的,有的青,有的黃,交織在一起,色彩很是明麗。“精色內白,類任道兮。紛缊宜修,姱而不丑兮。”桔子外表精美,內里晶瑩,好象可以擔任道義的君子。外觀繁盛,再加上適當的修飾,整體都很美,沒有一點丑陋的地方。這一部分從桔的生長地,寫到它的枝葉、果實,比作可以擔任道義的君子。
這首詩中寫了桔樹的特點:志向堅定,他深固難徒;表里兼美,精色內白;剛正不阿,曾枝剡棘,廓其無求;堅持操守,閉心自慎;善良耿直,通情達理。由此可見,詩人在頌桔的品行,實是在贊人的品格。將桔人格化,將人桔樹化,使人初看全在寫桔,細想全在寫人。
橘頌原文及翻譯 橘頌原文及翻譯是什么
1、橘頌
屈原〔先秦〕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圓果摶兮。
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精色內白,類任道兮。
紛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爾幼志,有以異兮。
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
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
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
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
秉德無私,參天地兮。
愿歲并謝,與長友兮。
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歲雖少,可師長兮。
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2、譯文
橘啊,你這天地間的嘉美之樹,生下來就適應這方水土。
稟受了再不遷徙的使命,便永遠生在南楚。
根深蒂固難以遷移,那是由于你專一的意志啊。
葉兒碧綠花兒素潔,意態又何其繽紛可喜。
層層樹葉間雖長有刺,果實卻結得如此圓美。
青的黃的錯雜相映,色彩喲簡直燦若霞輝。
表皮顏色鮮亮,內里潔白,好似可以賦予重任的人。
氣韻芬芳儀度瀟灑,顯示著何其脫俗的美質。
贊嘆你南國的橘樹喲,幼年立志就與眾迥異。
你獨立于世不肯遷移,這志節豈不令人欣喜。
你深固其根,難以遷徙,你心胸廓落,不求私利。
你對世事清醒,獨立不羈,不媚時俗,有如橫渡江河而不隨波逐流。
你堅守著清心謹慎自重,何曾有什么罪愆過失。
你那無私的品行喲,恰可與天地相比相合。
愿與橘樹同心并志,一起度過歲月,做長久的朋友。
橘樹善良美麗而不淫,性格剛強而又有文理。
即使你現在年歲還輕,卻已可做我欽敬的師長。
橘樹的道德品行可與伯夷相比,我要把橘樹種在園中,作為榜樣。
3、注釋
后皇:即后土、皇天,指地和天。嘉:美,善。
橘徠服兮:適宜南方水土。徠,通“來”。服,習慣。
受命:受天地之命,即稟性、天性。
壹志:志向專一。壹,專一。
素榮:白色花。
曾枝:繁枝。剡(yǎn)棘:尖利的刺。摶(tuán):通“團”,圓圓的;又一說,同“圜”(huán),環繞,楚地方言。
文章:花紋色彩。爛:斑斕,明亮。這兩句是說橘子皮色青黃相雜,文采斑斕。
精色:鮮明的皮色。類任道兮:就像抱著大道一樣。類,像。任,抱。
紛缊宜修:長得繁茂,修飾得體。姱(kuā):美好。
嗟:贊嘆詞。
廓:胸懷開闊。
蘇世獨立:獨立于世,保持清醒。蘇,蘇醒,指的是對濁世有所覺悟。橫而不流:橫立水中,不隨波逐流。
閉心:安靜下來,戒懼警惕。失過:即“過失”。
秉德:保持好品德。
愿歲并謝:誓同生死。歲,年歲。謝,死。
淑離:美麗而善良自守。離,通“麗”。梗:正直。
少:年少。師長:動詞,為人師長。
行:德行。伯夷:古代的賢人,紂王之臣。固守臣道,反對周武王伐紂,與弟叔齊逃到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古人認為他是賢人義士。置:植。像:榜樣。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