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文破蜀羅什么意思,春半平江雨圓文破蜀羅
今天給各位分享圓文破蜀羅什么意思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春半平江雨圓文破蜀羅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春半平江雨,圓文破蜀羅。翻譯
基本解釋蜀 中織造的輕羅。 唐 杜牧 《江上雨寄崔碣》詩:“春半 平江 雨,圓紋破 蜀 羅?!薄端问贰な池浿鞠铝罚骸耙蝗眨瑑瘸?蜀 羅一端,為印朱所漬者數重。因詔天下稅務,毋輒污壞商人物帛。”
江上雨寄崔碣杜牧翻譯
春天已經過半,雨水與江面連在一起。雨點落到蜀地的輕羅一般的江面,泛起無數圓形的漣漪。
船篷里的旅客在雨聲中進入夢鄉,寒冷的雨水打濕了釣翁的蓑衣。
暗淡空蒙的雨霧遮住了遠山,而許多柳樹在雨中靜立。此時我懷著舊日就有的悵惘,遙望你的所在,內心百感交織。
江上雨寄崔碣全文(原文):春半平江雨,圓文破蜀羅。聲眠篷底客,寒濕釣來蓑。暗澹遮山遠,空_著柳多。此時懷舊恨,相望意如何。
權德輿《春分》詩詞賞析
《二月二十七日社兼春分端居有懷簡所思者》是唐朝權德輿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下面是關于權德輿《春分》詩詞賞析的內容,歡迎閱讀!
《二月二十七日社兼春分端居有懷簡所思者》
【唐】權德輿
清晝開簾坐,風光處處生。
看花詩思發,對酒客愁輕。
社日雙飛燕,春分百囀鶯。
所思終不見,還是一含情。
個人簡介
權德輿,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東北)人,后徙潤州丹徒。出身仕宦,父親權皋,曾為安祿山的幕僚,“安史之亂”爆發前,以詐死逃離安祿山,“由是名聞天下”。
權德輿生于是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少有才氣,“三歲知變四聲,四歲能為詩”。未冠時即以文章稱,編為《童蒙集》十卷,被辟為秘書省校書郎。貞元初,復為江西觀察使李兼判官,再遷監察御史。唐德宗雅聞其名,征為太常博士,轉左補闕。歷遷中書舍人、知制誥、吏部貢舉,后轉戶部、兵部、吏部侍郎、太常卿,唐憲宗時,累遷禮部尚書、同平章事。后坐事罷相,歷任東都留守東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贈左仆射,謚號“文”。
權德輿是中唐時期的宰相,以文章著稱,掌誥九年,三知貢舉,位歷卿相,在貞元,元和年間名重一時,為中唐臺閣體的重要作家,劉禹錫、柳宗元等皆投文門下,求其品題。
權德輿為人耿直寬和,為官公正,知人善用,主張德治和法治并用,認為“民為邦本”,長期掌管貢舉,能夠選賢與能,選拔和造就了不少有用之才,被韓愈稱為“是生相君,為朝德首”。
權德輿仕宦顯達,并以文章著稱,“如朱門大第,而氣勢宏敞”,文風儒雅,尚理弘博,其詩以五言居多,“詞致清深,華彩巨麗,言必合雅,情皆中節”,被南宋詞論家嚴羽認為有盛唐之氣。
賞析
這首《二月二十七日社兼春分端居有懷簡所思者》詩為權德輿在春分兼社日之作?!吧缛铡?,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主要是用來祭祀土地神,分為“春社”和“秋社”。春社為立春后第五個戊日,一般在春分節氣前后,在明清以后人們逐漸把春社日和二月二結合起來,北方結合星象稱之為“龍抬頭”,南方依然為祭祀土地神。
春分,十二十四節氣之一,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意思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為春季的中分點,《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禮記》:“祭日于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因而春分是古代朝廷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后來和祭祀土地的“社日”結合起來,就成了民間傳榮習俗。
春分和古代的社日相近,春分比較固定,社日相對變化較大,比如這首詩的春分和社日(農歷二月二十七)在同一天,再比如今年(2019年)的春分(21日)和社日(22日)則相隔一天。另外在民間活動上,一般春分才算作踏青的開始。
權德輿的這首春分詩,不事雕琢,簡潔明快,通俗易懂,意蘊含蓄。我們就簡單評析一下。題目當中“社兼春分”指春社日和春分是同一天?!岸司佑袘选保司訛槠匠>犹?,端正而坐;有懷指有感。“簡所思者”,“簡”為書簡,意思為給所想念的人寫信。從題目可以看出,詩人是在春社日這天給家人寫信。
“清晝開簾坐,風光處處生。”,首聯平鋪直敘,簡潔明了。清晨掀開簾子坐在窗前,窗外風光優美,處處都是生機勃勃的一片!
“看花詩思發,對酒客愁輕?!?,古人即便是做官,只要不是本鄉本土,都稱為“客”。雖然客居他鄉,然而看到春天百花綻放,不由得詩興大發,賞花自然要品酒,小酌一番,以助雅興,自然思鄉的愁悶心情就會減輕不少。頷聯對仗工整,“看花”、“對酒”、“詩思發”、“客愁輕”,看似輕描淡寫,其實顯出用字功力精湛,尤其是“輕”對“發”運用的非常精妙,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社日雙飛燕,春分百囀鶯?!保扑螘r期每逢社日,婦女有停針線的習慣,因而,詩人在社日看到雙飛的春燕,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妻子,而春分天氣變暖,景色明媚,燕子呢喃,黃鶯婉轉,鳥叫聲更引起了思鄉懷親之情。頸聯同樣用詞妥帖,對仗工整,隨手拈來,意境頓生。
“所思終不見,還是一含情。”,看到如此美景,花明柳綠,一派生機,飛鳥回旋,情趣盎然,因而所有愁悶一掃而光,然而對親人和故鄉的思念之情仍然深深蘊含在信箋之中。
權德輿這首詩,清麗明快,恬淡自然,靜雅閑適,樸素含蓄,把思念親人的心情和明媚的景色融合在一起,寄情入境,情景交融,既描寫出春天的優美風光,又蘊含著深深地思念之情,感情真摯,含蓄雋永,氣度宏闊,生機盎然,堪稱佳作。
拓展閱讀: 關于春分的詩詞及賞析集錦
春分
佚名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賞析:春雨細如牛毛,所以說“雨腳落聲微”。春分時節,北方的春天顯得晚,南方早已是草長鶯飛,雜花生樹,綠意盎然。
春分日
唐·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賞析:在經歷了漫長的寒冬后,草長鶯飛,春天終于來了,到處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春風拂面,叫人怎能不心情暢快?但是對思婦來說,美景更激起了她對遠方愛人的思念。
春半與群公同游元處士別業
唐·岑參
郭南處士宅,門外羅群峰。
勝概忽相引,春華今正濃。
山廚竹里爨,野碓藤間舂。
對酒云數片,卷簾花萬重。
巖泉嗟到晚,州縣欲歸慵。
草色帶朝雨,灘聲兼夜鐘。
愛茲清俗慮,何事老塵容。
況有林下約,轉懷方外蹤。
賞析:在山間竹林里做飯,所以叫“山廚”;在林中藤蘿間踏碓舂米,所以叫“野碓”??丛坪染?,開門眼前野花一片;山泉嗚咽,山寺鐘聲;晨雨過后,河水喧鬧。這樣寧靜自然的生活使人忘卻一切塵世思慮。
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唐·武元衡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
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
賓瑟常馀怨,瓊枝不讓春。
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
賞析:詩人雖然自嘲是“白頭人”,但是通過詩中的瓊枝花笑,桃李艷妝,仍然透出一種達觀。
社日兼春分端居有懷
唐·權德輿
清晝開簾坐,風光處處生。
看花詩思發,對酒客愁輕。
社日雙飛燕,春分百囀鶯。
所思終不見,還是一含情。
賞析:詩人雖然客居在外,但是晴朗的白晝,美麗的春光中,看花飲酒,愁緒減輕不少,面對鶯歌燕舞,想念親人,還是在詩中流露一下感情。
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節選)
唐·元稹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
老惜光陰甚,慵牽興緒孤。
偶成投秘簡,聊得泛平湖。
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畫圖。
旌旗遮嶼浦,士女滿闉闍。
似木吳兒勁,如花越女姝。
牛儂驚力直,蠶妾笑睢盱。
賞析:元稹筆下的“陽明洞天”,如同仙界,是世外桃源,而春分時節春祭、踏青,旌旗招展,到處是壯漢和美女。
郡中春宴,因贈諸客(節選)
唐·白居易
是時歲二月,玉歷布春分。
頒條示皇澤,命宴及良辰。
冉冉趨府吏,蚩蚩聚州民。
有如蟄蟲鳥,亦應天地春。
薰草席鋪坐,藤枝酒注樽。
中庭無平地,高下隨所陳。
蠻鼓聲坎坎,巴女舞蹲蹲。
賞析:白居易作為郡守,在春分這一天按規矩是要宴請屬下和士紳的,當時場面火爆,地上鋪著熏草席供大家來坐,喝著藤枝酒,少數民族的鼓響聲咚咚,少女舞姿翩翩,眾人隨意而坐,像復蘇的蟄蟲,響應著春天的生機。
村行
唐·杜牧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裊裊垂柳風,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籬窺蒨裙女。
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賞析:風中垂柳裊裊,雨點落在池塘上面,放牛娃披著擋雨的蓑衣,在風中唱著牧歌;在籬笆中窺見穿裙子的少女,村邊滿是桑樹,好美的鄉村風光,而鄉村的人情更美,詩人在老鄉家里休息,解下由于行路而汗濕的衣衫,主人已經準備好了飯菜。
江上雨寄崔碣
唐·杜牧
春半平江雨,圓文破蜀羅。
聲眠篷底客,寒濕釣來蓑。
暗澹遮山遠,空濛著柳多。
此時懷舊恨,相望意如何。
賞析:江上雨蒙蒙,雨點打在水面上,形成了圓形波紋,好像蜀錦上面織出了花紋,傳來船篷里面熟睡客人的鼾聲,雨濕了釣魚人的蓑衣,遠山在雨霧中顯得暗淡,柳色也變得空蒙。詩人把江上春雨寫得優美如畫。
上陽宮
唐·羅鄴
春半上陽花滿樓,太平天子昔巡游。
千門雖對嵩山在,一笑還隨洛水流。
深鎖笙歌巢燕聽,遙瞻金碧路人愁。
翠華卻自登仙去,腸斷宮娥望不休。
賞析:“翠華”喻指皇帝。詩人在春分日去上陽宮懷古,看見到處花兒盛開,不禁想起昔日的那個太平天子到處巡游,如今雖然還有千閣門戶面對嵩山,但是一切已經物是人非,看著洛水流淌只能微微一笑,慨嘆昔日深宮之中,笙歌只能由梁上做窩的燕子傾聽,路人遙望金碧輝煌的宮殿不禁黯然,寂寞的宮娥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皇帝終究仙去。這首詩景物描寫與歷史沉思融為一體,增添了詩歌的厚重感。
尋九華王山人
唐·楊夔
下馬扣荊扉,相尋春半時。
捫蘿盤磴險,疊石渡溪危。
松夾莓苔徑,花藏薜荔籬。
臥云情自逸,名姓厭人知。
賞析:山中隱士的生活是飄逸的,不愿為人所知,手抓藤蘿登上山峰陡峭的地方,遇到溪水深的地方,墊著石頭過去,山路滿布苔蘚,路的兩邊都是松樹,薜荔做成的籬笆上藏著花朵,這樣的生活遠離塵世。
隋堤柳
唐·翁承贊
春半煙深汴水東,黃金絲軟不勝風。
輕籠行殿迷天子,拋擲長安似夢中。
賞析:汴水東邊的河堤上,絲絲垂柳風中飄搖。柳色如煙,籠罩宮殿,迷住了多少皇帝如在夢中,使得他們拋開長安,常駐洛陽。
春分二十四節氣古詩
百度首頁
登錄
二十四節氣之春分:古人的詩作如何寫春分?
有鹿從渠求鹿夢
發布時間:03-2021:29
繼驚蟄后我們迎來了今年的第四個節氣——春分。在古代春分不僅僅是一個節氣,還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不會少關于春分時節的詩作,今天我就來分享幾首。
佚名在我們的語文課本上常常會見到,佚名是指不知道作者,或者不明身份的人,這些無名氏也貢獻了許多好的作品,比如今天這首:
《春分》
春分雨腳落聲微,
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
可知早有綠腰肥。
在這春分時節,春雨也跟著落了下來,大地上萬物復蘇,楊柳扶岸,春分時節后的清明節也將在外的親人都召回來了,這個時令在北方顯得有些晚,此時的南方早已經是春暖花開、萬物復蘇、草長鶯飛。
春分時節萬物回暖,此時的南方應是春意盎然,然而極端的天氣自古便有,春分時節的南方也會下雪,蘇東坡的一首詩便記載春分時的一場雪:
《癸丑春分后雪》
雪入春分省見稀,
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
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
故將新巧發陰機。
從今造物尤難料,
更暖須留御臘衣。
現代詩人左河水寫了二十四節氣詩,以現代人的角度來看二十四節氣,今天我就來分享一首他寫的其中一首詩作:
《春分》
風雷掣電鬧中春,
桃柳著裝日日新。
赤道金陽一照面,
白天黑夜兩均分。
春分在古代僅僅只是節氣,也是帝王的祭祀慶典,古達有著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可想對于古人的重要性。祭日雖然比不上祭天與祭地典禮,但儀式也頗為隆重。明代皇帝祭日時,用奠玉帛,禮三獻,樂七奏,舞八佾,行三跪九拜大禮。清代皇帝祭日禮儀有:迎神、奠玉帛、初獻、亞鮮、終獻、答福胙、車饌、送神、送燎等九項議程,也很隆重。如今已然是沒有了這些東西,但還有著留下來的其他風俗,放風箏、吃春菜、送春牛等等。
春分的古詩
關于春分的古詩四句
關于春分的古詩四句,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春分意味著春天已經過了一半了,春分是有很多有名的古詩的',下面是關于春分的古詩四句。
春分的古詩1
《春分日》
宋代: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詠廿四氣詩·春分二月中》
唐代:元稹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雨來看電影,云過聽雷聲。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癸丑春分后雪》
宋代: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従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春分后一日雪》
宋代:韓淲
尚覺梅花發,元知柳絮飛。舞回風蕩激,灑急雨霏微。
解凍群芳盛,馀寒百卉稀。小窗還附火,買酒典春衣。
《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唐代:武元衡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
寶瑟常馀怨,瓊枝不讓春。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
《二月二十七日社兼春分端居有懷簡所思者》
唐代:權德輿
清晝開簾坐,風光處處生??椿ㄔ娝及l,對酒客愁輕。
社日雙飛燕,春分百囀鶯。所思終不見,還是一含情。
《中和后一日吳門阻雪距春分才三日》
宋代:曹彥約
梅容慘不競,烏語噤無聲。二月朔已告,三日春當分。
寒馀凌暖律,雪后更同云。但恐嚴凝誤,陽和欲奏勛。
春分的古詩2
《春分日》
【唐】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七絕》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偷聲木蘭花》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v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少年游杜安世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馀薰。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幸、一從君。
蝶戀花葛勝仲
已過春分春欲去。千炬花間,作意留春住。一曲清歌無誤顧。繞梁馀韻歸何處。盡日勸春春不語。紅氣蒸霞,且看桃千樹。才子霏談更五鼓。剩看走筆揮風雨。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苣荆翰菽?。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祁祁:眾多。《詩經小雅出車》
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畫堂春仲并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水沈一縷裊爐薰。盡醉芳尊。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
春分的古詩3
社日兼春分端居有懷
唐·權德輿
清晝開簾坐,風光處處生。
看花詩思發,對酒客愁輕。
社日雙飛燕,春分百囀鶯。
所思終不見,還是一含情。
賞析:詩人雖然客居在外,但是晴朗的白晝,美麗的春光中,看花飲酒,愁緒減輕不少,面對鶯歌燕舞,想念親人,還是在詩中流露一下感情。
村行
唐·杜牧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裊裊垂柳風,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籬窺蒨裙女。
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賞析:風中垂柳裊裊,雨點落在池塘上面,放牛娃披著擋雨的蓑衣,在風中唱著牧歌;在籬笆中窺見穿裙子的少女,村邊滿是桑樹,好美的鄉村風光,而鄉村的人情更美,詩人在老鄉家里休息,解下由于行路而汗濕的衣衫,主人已經準備好了飯菜。
江上雨寄崔碣
唐·杜牧
春半平江雨,圓文破蜀羅。
聲眠篷底客,寒濕釣來蓑。
暗澹遮山遠,空濛著柳多。
此時懷舊恨,相望意怎么樣。
賞析:江上雨蒙蒙,雨點打在水面上,形成了圓形波紋,好像蜀錦上面織出了花紋,傳來船篷里面熟睡客人的鼾聲,雨濕了釣魚人的蓑衣,遠山在雨霧中顯得暗淡,柳色也變得空蒙。詩人把江上春雨寫得優美如畫。
隋堤柳
唐·翁承贊
春半煙深汴水東,黃金絲軟不勝風。
輕籠行殿迷天子,拋擲長安似夢中。
賞析:汴水東邊的河堤上,絲絲垂柳風中飄搖。柳色如煙,籠罩宮殿,迷住了多少皇帝如在夢中,使得他們拋開長安,常駐洛陽。
每日讀詩:聲眠篷底客,寒濕釣來蓑
江上雨寄崔碣
唐 杜牧
春半平江雨,圓文破蜀羅。
聲眠篷底客,寒濕釣來蓑。
暗澹遮山遠,空濛著柳多。
此時懷舊恨,相望意如何。
注釋:1)春半:謂春季已過半。唐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詩:“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p>
2)蜀羅:蜀中織造的輕羅。
3)篷底:謂船篷之下。指船艙。唐杜牧 《獨酌》詩:“何如釣船雨?篷底睡秋江?!?/p>
4)寒濕:寒冷潮濕?!端貑枴らL刺節論》:“病在肌膚,肌膚盡痛,名曰肌痹,傷於寒濕?!?/p>
5)暗澹:不鮮艷、不鮮明。唐元稹〈送孫勝〉詩:“桐花暗澹柳惺憁,池帶輕波柳帶風?!?/p>
6)空濛:迷茫貌;縹緲貌。南朝齊謝朓 《觀朝雨》詩:“空濛如薄霧,散漫似輕埃?!?/p>
試譯:在江上恰逢雨而寄題詩一首予崔碣。此時,春天已過去一半的光陰,這稀稀疏疏的細雨不知有多少落入這江中,那雨點如圓珠、圓文的滴落在這平靜的江面上,就好似蜀中織造的輕羅被劃破了。面對這雨我像似在船篷之下聽雨的閑客,或在寒冷潮濕江邊垂釣的披蓑人。在煙雨的籠罩中,遠處的青山不鮮明,宛如蒙上了一層灰,這茫貌、縹緲貌襯得垂柳分不清絲縷,似乎與這春江連成了一大片。望著此時的江雨心中莫名有幾分怨恨,不知遠方的你目睹這番景象又是怎樣的心情。
胡評:這是首睹景抒懷、思人之作,首聯“春半平江雨,圓文破蜀羅?!蓖ㄟ^安靜、空曠之意境,點破春雨之神韻,頷聯“聲眠篷底客,寒濕釣來蓑。”則分別寫江雨下所看到、所聯想到的“篷底客、釣來蓑”,別有一番煙雨之情趣。頸聯“暗澹遮山遠,空濛著柳多。”亦是寫江雨下這湖光山色的種種,其煙雨的“暗澹、空濛”之姿給人以視覺的感受呈現出來,“遮山遠、著柳多”這就是一種距離美、朦朧美。尾聯“此時懷舊恨,相望意如何?!睆膶懢暗礁袘选⑺既?,其后句更是詩人在聯想:倘若友人亦相望這般景色,其心情又該如何?
閑想:春江的煙雨想必很迷人,倘若還有青山、垂柳、漁舟……更是別有一番韻味。不免感慨:他朝愿做漁翁父,日日閑來釣碧溪。
關于圓文破蜀羅什么意思和春半平江雨圓文破蜀羅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