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姬死時多少歲,淖姬的一生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淖姬死時多少歲,以及淖姬的一生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漢朝趙王
西漢趙王
張敖
張敖(?—前182),秦末漢初人。張耳之子。秦末隨父參加陳勝、吳廣起義,曾封成都君。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嗣爵為趙王,娶高祖長女魯元公主為后。
漢高祖八年(前199年),高祖過趙時,執子婿禮甚恭,反遭辱罵。趙相貫高等以此謀刺高祖,未遂。次年事發,被牽連入獄。后因貫高極力辯白,得赦,尚魯元公主如故,貶爵宣平侯。高后六年(前182年)逝世。
后又因其子張偃的母親魯元公主是呂后女兒的緣故,呂后封張偃為魯元王。元王弱,兄弟小,就分封張敖其他姬妾生的兩個兒子,張壽為樂昌侯,張侈為信都侯。高后逝世后,呂氏族人為非作歹,不走正道,被大臣們誅殺了,而且廢掉了魯元王以及樂昌侯、信都侯。漢文帝即位后,又分封原來魯元王張偃為南宮侯,延續張氏的后代。
趙利
即趙王利,是戰國趙王的后裔。韓王信投靠匈奴后不久,公元前200年冬,漢高祖劉邦親率32萬大軍,出征匈奴,同時鎮壓韓王信叛亂。漢軍進入太原郡后,連連取勝,特別是銅鞮(今山西省沁縣一帶)一戰,大獲全勝,使韓王信軍隊遭到重大傷亡,其部下將領王喜被漢軍殺死,韓王信逃奔匈奴。韓王信的將領白土人曼丘臣、王黃等擁立戰國時趙國后代趙利為王,聚集韓王信的殘兵敗將,準備再次與匈奴合謀攻漢。不久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圍”事件,劉邦險遭不測,最后陳平以計而脫。
趙隱王劉如意
劉如意(前208年-前194年),漢高祖劉邦和寵妾戚姬所生的兒子,受封趙王。
因為是劉邦寵妾戚姬所生的兒子,從小便劉邦很受寵愛。劉邦幾乎想立劉如意立為太子,幸而大臣周昌勸阻才作罷。但這件事讓呂后深感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便想殺了劉如意。劉邦也知道呂后欲殺劉如意,便封周昌為趙王相,命他保護劉如意。
前195年,劉邦死,呂后的兒子劉盈即位,是為漢惠帝。呂后扣留周昌,召劉如意入京,劉盈怕呂后把劉如意殺掉,便親自迎接劉如意,且跟劉如意形影不離,呂后數次欲殺劉如意,但每次都被劉盈阻止。
前194年十二月,呂后趁劉盈出外打獵,劉如意單獨在寢宮時,將劉如意殺死。后謚曰隱王。
趙幽王劉友
劉友([前194-?]—前181),高祖之子,高祖十一年(前196)十月立為淮陽王。惠帝元年(前194),呂太后派人將趙王劉如意毒死,改封淮陽王劉友為趙王。高后七年(前181)幽死(據稱是被呂后軟禁餓死),謚為趙幽王。
趙王友凡立十四年,王后為呂氏女,因友不愛她而愛他姬,乃進讒于呂太后。太后怒,召友至都,令衛兵圍其邸,要餓死他。群臣或私送食物,都被捕獄論罪。友因餓而作歌,辭甚哀怨。怨卒被幽死,以民禮葬于長安。后謚曰幽王。《漢書·藝文志》有趙幽王賦一篇,今不傳;惟所作歌尚存于漢書高五王傳中。
趙恭王劉恢
劉恢(?一前181年),高祖之子,前196年高祖誅梁王彭越后,立為梁王。
16年后,因趙幽王劉友幽死,便被改封為趙王,被迫娶呂產的女兒,而劉恢的寵妃被迫自殺(有書寫是被呂后毒死),劉恢因此悶悶不樂,前181年,六月,劉恢殉情自殺。任趙王僅6個月。無后,廢其嗣,文帝時追謚為“趙恭王”。
趙王劉恢死后,呂后于七月又準備調代王劉恒為趙王,劉恒說“我長期在邊地,我已經熟悉邊疆了,因為代國是個很邊遠的地區,在山西北部的,很邊遠的地方,是防守匈奴的一個地方,我情愿以為我的嫡母守護邊疆”。于是劉恒打著這一個為嫡母守護邊疆的旗號,拒絕去做第四任趙王,他這個拒絕的理由很巧妙,而且,呂后看到以后,不是勃然大怒,而是同意了。呂后為什么會同意劉恒不去接任務呢?這里面,原因比較復雜。大體上來說,和劉恒有關,也和劉恒的母親薄姫有關。
趙王劉遂
劉遂(?—前154),趙幽王劉友子。文帝劉恒即位后,憐其父被呂后幽死,立為趙王。立二十六年,晁錯建議漢景帝削藩,趙國被削常山郡,他遂怨而與吳、楚等國合謀叛亂。其國相建德、內史王悍諫止,他燒殺德、悍,北與匈奴聯合,舉兵往西界,被漢將酈寄率兵圍擊。吳、楚敗,漢將欒布破齊后攻趙,他被迫自殺,國除。
趙王呂祿
呂祿(?-前180年),表字不詳,山陽單父(今山東省單縣)人。秦末和西漢初人物,漢高祖皇后呂雉的侄子。漢高祖八年(前199年),其父呂澤逝世。漢惠帝七年(前188年),惠帝逝世,呂后開始臨朝專權,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實際統治者。呂后為培植自身勢力,大肆分封諸呂,任命呂產及其呂臺、呂祿為將,統領南北軍。 高后七年(前181年)又任命時為武信侯的呂祿為趙王。八年(前180年)七月,呂后病重,任命趙王呂祿為上將軍,并統領北軍。
當時呂祿呂產獨攬兵權,太尉周勃不能控制軍隊,周勃于是挾持呂祿友人酈寄之父,逼他勸呂祿交出兵權。八月一日,呂后病逝。平陽侯劉窋知道了呂產打算入宮進行叛亂,并告知丞相陳平和周勃,此時襄平侯紀通將符節交給周勃,周勃又命令酈寄再去游說呂祿交出兵權,呂祿完全相信酈寄,于是交出兵權,讓周勃得以入主北軍。同時,呂產仍以為呂祿仍然掌有兵權,依計劃入宮叛亂,周勃于是派劉章領兵進宮,殺掉呂產。及后諸呂勢力很快就被周勃等人鏟除。
趙敬肅王劉彭祖
劉彭祖(?-前92年),漢朝皇子,漢景帝第八子,賈夫人所生。孝景前二年(前155年),立劉彭祖為廣川王。第二年(前154年),趙王劉遂謀反后,劉彭祖改封趙王(前154年—前92年在位)。劉彭祖為人巧佞,持詭辯傷人。他在位六十年,國相從沒在位超過兩年。他派人監視國相,得其犯忌諱的失言,上書告發,大者死,小者刑。以求他在趙國為所欲為。趙國太子劉丹與自己的女兒及同母姊通奸,江充告劉丹淫亂,太子劉丹被廢。劉彭祖娶他哥哥江都易王劉非的寵姬淖姬者,生一子,號淖子。劉彭祖想以他為嗣,漢武帝不同意,立武始侯劉昌。征和元年(前92年),劉彭祖薨逝,謚號敬肅。劉昌嗣位為趙頃王,幼子劉偃為平干王。
趙頃王劉昌
劉昌(?—前74年),趙敬肅王劉彭祖子。征和元年(前92年),彭祖甍,劉昌嗣位。在位十九年而甍。謚曰頃王。
趙懷王劉尊
劉尊(?—前69年),趙頃王劉昌子。本始元年(前73年),趙王劉昌甍,尊嗣位。五年甍,謚曰懷王。
趙哀王劉高
劉高,趙懷王劉尊子,前66年-前65年在位,謚曰哀王。
趙共王劉充
劉充,前65年-前9年在位,謚曰“共”。
趙王劉隱
劉隱,前9年-9年在位,王莽專權,國除。
表格數據暫時無法顯示
東漢趙王
趙孝王劉良
劉良(?-41年),字次伯,謚號孝。漢荊州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是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叔父,東漢時先后封廣陽王、趙王。
劉良的哥哥是劉秀之父劉欽。他們都是漢景帝第六子長沙定王劉發的后裔。劉良在漢平帝時舉孝廉,為蕭縣令。劉秀九歲時,劉欽去世,劉秀兄弟從此便由劉良撫養。
劉秀起兵反抗王莾時,曾派人以事相告,但劉良知道后大怒,認為“今家欲亡”,不應該起兵。但事情已成定局,也只得隨軍前往,結果行軍至小長安時,軍隊大敗,其妻子和兩名兒子也都遇害。后來更始帝劉玄立,劉良因為是他的族父,被委任為國三老。更始三年(公元25年),更始帝被赤眉軍殺害。劉良聽聞劉秀在洛陽即位,前去投奔,于建武二年(公元26年)受封為廣陽王。建武五年(公元29年),改封趙王。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降為趙公。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在京師洛陽去世。其子劉栩繼嗣。
趙節王劉栩
劉栩(?-82年),趙孝王劉良之子,為東漢趙國第二任趙王。他是在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繼趙王位,在位共40年。章帝建初七年(公元82年)去世,謚號節,后由其子劉商繼位。
趙頃王劉商
劉商,趙節王劉栩之子,謚曰頃王,82年-105年在位。
趙靖王劉宏
劉宏,謚曰靖王,105年-117年在位。
趙惠王劉干
劉干,謚曰惠王,117年-165年在位。
趙懷王劉豫
劉豫,謚曰懷王。
趙獻王劉赦
趙獻王劉赦,其后的劉圭失去王位,改為崇德侯。時值漢末亂世,考略。
資治通鑒關于巫蠱之禍的原文記載
征和元年己丑,公元前九二年
春,正月,上還,幸建章宮。
三月,趙敬肅王彭祖薨。彭祖取江都易王所幸淖姬,生男,號淖子。時淖姬兄為漢宦者,上召問:“淖子何如?”對曰:“為人多欲。”上曰:“多欲不宜君國子民?!眴栁涫己畈?,曰:“無咎無譽?!鄙显唬骸叭缡强梢?。”遣使者立昌為趙王。
夏,大旱。
上居建章宮,見一男子帶劍入中龍華門,疑其異人,命收之。男子捐劍走,逐之弗獲。上怒,斬門候。冬,十一月,發三輔騎士大搜上林,閉長安城門索;十一日乃解。巫蠱始起。丞相公孫賀夫人君孺,衛皇后姊也,賀由是有寵。賀子敬聲代父為太仆,驕奢不奉法,擅用北軍錢千九百萬;發覺,下獄。是時詔捕陽陵大俠朱安世甚急,賀自請逐捕安世以贖敬聲罪,上許之。后果得安世。安世笑曰:“丞相禍及宗矣!”遂從獄中上書,告“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上且上甘泉,使巫當馳道埋偶人,祝詛上,有惡言。”
◎ 征和二年庚寅,公元前九一年
春,正月,下賀獄,案驗;父子死獄中,家族。以涿郡太守劉屈氂為左丞相,封澎侯。屈氂,中山靖王子也。
夏,四月,大風,發屋折木。
閏月,諸邑公主、陽石公主及皇后弟子長平侯伉皆坐巫蠱誅。追問:之后的太子那段還有嗎?追答:上行幸甘泉。
初,上年二十九乃生戾太子,甚愛之。及長,性仁恕溫謹,上嫌其材能少,不類己;而所幸王夫人生子閎,李姬生子旦、胥,李夫人生子髆,皇后、太子寵浸衰,常有不自安之意。上覺之,謂大將軍青曰:“漢家庶事草創,加四夷侵陵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后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為此者不得不勞民。若后世又如朕所為,是襲亡秦之跡也。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不使朕憂。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于太子者乎!聞皇后與太子有不安之意,豈有之邪?可以意曉之?!贝髮④婎D首謝?;屎舐勚?,脫簪請罪。太子每諫證伐四夷,上笑曰:“吾當其勞,以逸遺汝,不亦可乎!”
上每行幸,常以后事付太子,宮內付皇后。有所平決,還,白其最,上亦無異,有時不省也。上用法嚴,多任深刻吏。太子寬厚,多所平反,雖得百姓心,而用法大臣皆不悅?;屎罂志毛@罪,每戒太子,宜留取上意,不應擅有所縱舍。上聞之,是太子而非皇后。群臣寬厚長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毀之。邪臣多黨與,故太子譽少而毀多。衛青薨后,臣下無復外家為據,競欲構太子。
上與諸子疏,皇后希得見。太子嘗謁皇后,移日乃出。黃門蘇文告上曰:“太子與宮人戲。”上益太子宮人滿二百人。太子后知之,心銜文。文與小黃門常融、王弼等常微伺太子過,輒增加白之?;屎笄旋X,使太子白誅文等。太子曰:“第勿為過,何畏文等!上聰明,不信邪佞,不足憂也”上嘗小不平,使常融召太子,融言“太子有喜色”,上嘿然。及太子至,上察其貌,有涕泣處,而佯語笑,上怪之;更微問,知其情,乃誅融。皇后亦善自防閑,避嫌疑,雖久無寵,尚被禮遇。
《史記》中記載了三次的淖姬,與江都王父子有什么情感
劉非死后還未下葬,劉建便把他爸爸寵愛的包括淖姬在內的十來個姬妾拉來奸 污。
史書里第一次出現淖姬,就是10號墓的主人淖氏。劉建這樣急不可耐,一是他毫無孝悌之義,對于父親的死亡沒有一絲傷心,而劉非對兒子明顯缺乏教養;二是劉建本身貪婪好色,也無倫常觀念,垂涎父親的姬妾,這可能與漢初風俗影響有關。
淖姬是怎么樣的一個人,在央視探索發現里面介紹過,是西漢的一個美女
淖姬是嫁過三個諸侯王的傳奇美姬。根據漢書記載,淖姬第一個男人是漢景帝的兒子江都王劉非,被封為美人。劉非死后,他的兒子劉建在他父王還沒有下葬,他還在家辦喪事時,就迫不及待地把淖姬喊過來侍寢。淖姬就這樣從父親的小老婆又變成了兒子的地下情人。等到劉建后來畏罪自殺,這個淖姬可能還是因為太漂亮的緣故,又嫁給了她第一個丈夫的弟弟趙王劉彭祖。
那個時代的女人也是身不由己??!
漢景帝的幾個兒子是啥時候死的?
一共十四個兒子,按長幼順序排列:
長,臨江王劉榮,生于前172年,前151年12月封王。
臨江閔王劉榮在孝景帝前元四年被立為皇太子,四年后被廢黜,以原太子的身份被封為臨江王。
他在位四年,因為侵占宗廟墻外的空地擴建宮殿獲罪,天子征召他。劉榮應召出發,在江陵北門祭祀行路之神。上車之后。軸斷車廢。江陵父老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哭泣著私語道:“我們的君王恐怕回不來了!”劉榮到了京城,前往中尉府接受審訊。中尉郅責問他,他畏懼,自殺而死。埋葬在藍田。幾萬只燕子銜土放在他的墳墓上,百姓都哀憐他。
劉榮在景帝諸子中年齡最大,死后沒有兒子繼承王位,封國廢除,封地并入朝廷,成為南郡。
二、河間王劉德,生于前171年,前155年4月封王。
河間獻王劉德在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河間王。他喜好儒學,衣著服飾言行舉止都依仿儒生。山東的眾儒生多附于他。
他在位二十六年去世。
三 臨江王劉閼于,生于前170年,前155年4月封王。
臨江哀王劉閼于在孝景帝前元二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臨江王。他在位三年去世,因為沒有后代繼承王位,封國廢除,改為郡縣。
四 魯王劉余,生于前169年,前155年4月封王。
魯恭王劉余在孝景帝前元二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淮陽王。第二年,吳、楚七國反叛被擊敗后,在孝景帝前元三年改封為魯王。他喜歡建造宮殿、苑,畜養狗馬。晚年喜好音樂,不善辯說,說話口吃。
他在位二十六年去世。
五、江都王劉非,生于前168年,前155年4月封王。
江都易王劉非在孝景帝前元二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汝南王。吳、楚七國反叛時,劉非十五歲,有勇有謀,上書天子,志愿領兵攻打吳國。景帝賜給他將軍印,令其攻打吳國,吳國被擊敗后,第二年,改封為江都王,治理吳國原有的封地,因為有軍功受賜天子的旌旗。孝武帝元光五年,匈奴大舉入侵漢境為寇,劉非又上書志愿攻打匈奴,天子沒有答應。劉非喜好使弄氣力,建造宮殿,招納各地豪杰俠士,十分驕縱。
他在位二十六年去世。
六 長沙王劉發,生于前167年,前155年4月封王。
長沙定王劉發,他的母親唐姬,原來是程姬的侍女。景帝召幸程姬,適逢程姬有月事,不愿進侍,就把侍女唐兒加以裝扮,使她夜晚進侍皇上?;噬献砭撇恢獌惹?,以為是程姬,就和她同床了,于是有了身孕。事后皇上才發覺并不是程姬。等生下兒子,于是就命名為劉發。劉發在孝景帝前元二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長沙王。因為他母親身份微賤,不得天子寵愛,所以被封在低濕貧困之國為王。
劉發在位二十七去世。
七 趙王劉彭祖,生于前166年,前155年4月封王。
趙王劉彭祖在孝景帝前元二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廣川王。趙王遂反叛被擊敗后,彭祖仍為廣川王。在位第四年,改封為趙王。在位第十五年,孝景帝去世。彭祖為人巧詐奸佞,卑下奉承,表面上謙卑恭敬討好人,內心卻刻薄陰毒。喜好玩弄法律,用詭辯中傷人。彭祖多有寵幸的姬妾及子孫。相國、二千石級的官員如果想奉行漢朝法律治理政事,就會妨害王家。為此每當相國、二千石級官員到任,劉彭祖便穿著黑布衣扮為奴仆,親自出迎,清掃二千石級官員下榻的住所,多設惑亂之事來引動對方,一旦二千石級官員言語失當,觸犯朝廷禁忌,就把它記下來。如果二千石級官員想奉法治事,他就以此相威脅;如果對方不順從,就上書告發,并以作奸犯法圖謀私利之事誣陷對方。劉彭祖在位五十多年期間,相國、二千石級官員沒有能任滿兩年的,經常因罪去位,罪過大的被處死,罪過小的受刑罰,所以二千石級官員沒有誰敢奉法治事。趙王也就因此專擅大權,派遣使者到屬縣作專利買賣,其收入多于王國正常的租稅。因此趙王家多有金錢,然而這些金錢也都賞賜給姬妾諸子而耗光了。劉彭祖娶以前的江都易王的寵姬,即后來為劉建所奪取而相奸淫的那位淖姬為姬妾,非常寵愛她。
劉彭祖不喜好營建宮室、迷信鬼神,而喜好做吏人做的事。上書天子,志愿督討王國內的盜賊。經常夜間帶領走卒巡察于邯鄲城內。各往來使者以及過路旅客因為劉彭祖險詐邪惡,不敢留宿邯鄲。
趙王彭祖的太子劉丹與他的女兒及同胞姐姐通奸。劉丹跟他的門客江充有嫌怨,江充告發劉丹,劉丹因此被廢黜。趙國改立太子。
八 膠西王劉端,生于前165年,前154年7月封王。
膠西于王劉端在孝景帝前元三年吳、楚六國反叛被擊敗后,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膠西王。劉端為人殘暴兇狠,又患陽痿病,一接觸女人,就因此病幾個月。他有一個寵愛的年輕人,任為郎官。這個年輕郎官不久與后宮有淫亂行為,劉端捕殺了他,并且殺死他兒子和母親。劉端屢次觸犯天子法令,漢朝的公卿大臣多次請求誅殺他,天子因為他是兄弟的緣故不忍心這樣做,因而劉端的行為更加過分。有關官員兩次請求削奪他的國土,于是削奪了他的大半封地。劉端心里懷恨,于是對封國內的錢財不再計算管理。府庫全都倒塌破漏,腐壞的財物以億萬計算,最終也不加以收拾整理。他又命令官吏不準收取租賦。劉端又全部撤除警衛人員,封閉宮門,只留下一門,從那里出宮游蕩。屢次改換姓名,假扮為平民,到其他的郡國去。
凡前往膠西任相國、二千石級的官員,如果奉行漢朝法律治理政事,劉端總是找出他們的罪過報告朝廷;如果找不到罪過,就設詭計用藥毒死他們。他設詭計的辦法窮極變化,強橫足以拒絕他人的勸諫,智巧足以掩飾自己的過錯。相國、二千石級官員如果遵從王法治理政事,就中其陷害,被朝廷以法治罪。因此,膠西雖是小國,而被殺受傷害的二千石級官員卻很多。
劉端在位四十七年去世,終于因沒有兒子繼承王位,封國廢除,封地并入朝廷,成為膠西郡。
九 中山王劉勝,生于前164年,前154年7月封王。
中山靖王劉勝在孝景帝前元三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中山王。在位第十四年,孝景帝去世。劉勝這個人喜好飲灑,喜好女色,在子孫一百二十多人。經常和他的哥哥趙王相互指責,說:“哥哥為王,專門替代下級官吏治理政事。為王的人應當每日聽音樂享受歌舞女色。”趙王也指責他,說:“中山王只是每天淫樂,不幫助天子撫慰百姓,如何可以稱為藩臣!”
劉勝在位四十二年去世。
十 漢皇帝劉徹,前156年出生。
十一 廣川王劉越,前155年出生,前148年5月封王。
廣川惠王劉越,在孝景帝中元二年(前148)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廣川王。
劉越在位十二年去世。
十二 膠東王劉寄,前154年出生,前148年5月封王。
膠東康王劉寄在孝景帝中元二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膠東王。在位二十八年去世。當淮南王謀劃反叛時,劉寄暗中聽說這件事,就私下制造樓車弓箭,做好了戰、守的準備,等候淮南王起事。等到后來官吏審訊淮南王謀反之事時,在供辭中暴露出這件事。劉寄與皇上關系最親密,心中為參與謀反而內疚哀痛,病情發作而死。
十三 清河王劉乘,前153年出生,前147年4月封王。
清河哀王劉乘在孝景帝中元三年(前147)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清河王。在位十二年世,沒有兒子,封國被廢除,封地歸屬朝廷,成為清河郡。
十四 常山王劉舜,前152年出生,前145年5月封王。
常山憲王劉舜在孝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常山王。劉舜是景帝最寵愛的小兒子,驕縱怠惰,多有淫亂之事,屢犯法禁,天子常常寬恕赦免他。在位三十二年去世。
《史記》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孝景皇帝子凡十三人為王,而母五人,同母者為宗親。栗姬子曰榮、德、閼于。程姬子曰馀、非、端。賈夫人子曰彭祖、勝。唐姬子曰發。王夫人兒句子曰越、寄、乘、舜。
河間獻王德,以孝景帝前二年用皇子為河間王。好儒學,被服造次必於儒者。山東諸儒多從之游。
二十六年卒,子共王不害立。四年卒,子剛王基代立。十二年卒,子頃王授代立。
臨江哀王閼于,以孝景帝前二年用皇子為臨江王。三年卒,無後,國除為郡。
臨江閔王榮,以孝景前四年為皇太子,四歲廢,用故太子為臨江王。
四年,坐侵廟壖垣為宮,上徵榮。榮行,祖於江陵北門。既已上車,軸折車廢。江陵父老流涕竊言曰:“吾王不反矣!”榮至,詣中尉府簿。中尉郅都責訊王,王恐,自殺。葬藍田。燕數萬銜土置冢上,百姓憐之。
榮最長,死無後,國除,地入于漢,為南郡。右三國本王皆栗姬之子也。
魯共王馀,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為淮陽王。二年,吳楚反破後,以孝景前三年徙為魯王。好治宮室苑囿狗馬。季年好音,不喜辭辯。為人吃。
二十六年卒,子光代為王。初好音輿馬;晚節嗇,惟恐不足於財。
江都易王非,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為汝南王。吳楚反時,非年十五,有材力,上書愿擊吳。景帝賜非將軍印,擊吳。吳已破,二歲,徙為江都王,治吳故國,以軍功賜天子旌旗。元光五年,匈奴大入漢為賊,非上書愿擊匈奴,上不許。非好氣力,治宮觀,招四方豪桀,驕奢甚。
立二十六年卒,子建立為王。七年自殺?;茨?、衡山謀反時,建頗聞其謀。自以為國近淮南,恐一日發,為所并,即陰作兵器,而時佩其父所賜將軍印,載天子旗以出。易王死未葬,建有所說易王寵美人淖姬,夜使人迎與奸服舍中。及淮南事發,治黨與頗及江都王建。建恐,因使人多持金錢,事絕其獄。而又信巫祝,使人禱祠妄言。建又盡與其姊弟奸。事既聞,漢公卿請捕治建。天子不忍,使大臣即訊王。王服所犯,遂自殺。國除,地入于漢,為廣陵郡。
膠西于王端,以孝景前三年吳楚七國反破後,端用皇子為膠西王。端為人賊戾,又陰痿,一近婦人,病之數月。而有愛幸少年為郎。為郎者頃之與後宮亂,端禽滅之,及殺其子母。數犯上法,漢公卿數請誅端,天子為兄弟之故不忍,而端所為滋甚。有司再請削其國,去太半。端心慍,遂為無訾省。府庫壞漏盡,腐財物以巨萬計,終不得收徙。令吏毋得收租賦。端皆去衛,封其宮門,從一門出游。數變名姓,為布衣,之他郡國。
相、二千石往者,奉漢法以治,端輒求其罪告之,無罪者詐藥殺之。所以設詐究變,強足以距諫,智足以飾非。相、二千石從王治,則漢繩以法。故膠西小國,而所殺傷二千石甚眾。
立四十七年,卒,竟無男代後,國除,地入于漢,為膠西郡。右三國本王皆程姬之子也。
趙王彭祖,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為廣川王。趙王遂反破後,彭祖王廣川。四年,徙為趙王。十五年,孝景帝崩。彭祖為人巧佞卑諂,足恭而心刻深。好法律,持詭辯以中人。彭祖多內寵姬及子孫。相、二千石欲奉漢法以治,則害於王家。是以每相、二千石至,彭祖衣皂布衣,自行迎,除二千石舍,多設疑事以作動之,得二千石失言,中忌諱,輒書之。二千石欲治者,則以此迫劫;不聽,乃上書告,及污以奸利事。彭祖立五十馀年,相、二千石無能滿二歲,輒以罪去,大者死,小者刑,以故二千石莫敢治。而趙王擅權,使使即縣為賈人榷會,入多於國經租稅。以是趙王家多金錢,然所賜姬諸子,亦盡之矣。彭祖取故江都易王寵姬王建所盜與奸淖姬者為姬,甚愛之。
彭祖不好治宮室、禨祥,好為吏事。上書愿督國中盜賊。常夜從走卒行徼邯鄲中。諸使過客以彭祖險陂,莫敢留邯鄲。
其太子丹與其女及同產姊奸,與其客江充有卻。充告丹,丹以故廢。趙更立太子。
中山靖王勝,以孝景前三年用皇子為中山王。十四年,孝景帝崩。勝為人樂酒好內,有子枝屬百二十馀人。常與兄趙王相非,曰:“兄為王,專代吏治事。王者當日聽音樂聲色。”趙王亦非之,曰:“中山王徒日淫,不佐天子拊循百姓,何以稱為藩臣!”
立四十二年卒,子哀王昌立。一年卒,子昆侈代為中山王。右二國本王皆賈夫人之子也。
長沙定王發,發之母唐姬,故程姬侍者。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辟,不愿進,而飾侍者唐兒使夜進。上醉不知,以為程姬而幸之,遂有身。已乃覺非程姬也。及生子,因命曰發。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為長沙王。以其母微,無寵,故王卑濕貧國。
立二十七年卒,子康王庸立。二十八年,卒,子鮒鮈立為長沙王。右一國本王唐姬之子也。廣川惠王越,以孝景中二年用皇子為廣川王。
十二年卒,子齊立為王。齊有幸臣桑距。已而有罪,欲誅距,距亡,王因禽其宗族。距怨王,乃上書告王齊與同產奸。自是之後,王齊數上書告言漢公卿及幸臣所忠等。
膠東康王寄,以孝景中二年用皇子為膠東王。二十八年卒。淮南王謀反時,寄微聞其事,私作樓車鏃矢戰守備,候淮南之起。及吏治淮南之事,辭出之。寄於上最親,意傷之,發病而死,不敢置後,於是上聞。寄有長子者名賢,母無寵;少子名慶,母愛幸,寄常欲立之,為不次,因有過,遂無言。上憐之,乃以賢為膠東王奉康王嗣,而封慶於故衡山地,為六安王。
膠東王賢立十四年卒,謚為哀王。子慶為王。六安王慶,以元狩二年用膠東康王子為六安王。
清河哀王乘,以孝景中三年用皇子為清河王。十二年卒,無後,國除,地入于漢,為清河郡。
常山憲王舜,以孝景中五年用皇子為常山王。舜最親,景帝少子,驕怠多淫,數犯禁,上常寬釋之。立三十二年卒,太子勃代立為王。
初,憲王舜有所不愛姬生長男棁。棁以母無寵故,亦不得幸於王。王后脩生太子勃。王內多,所幸姬生子平、子商,王后希得幸。及憲王病甚,諸幸姬常侍病,故王后亦以妒冒不常侍病,輒歸舍。醫進藥,太子勃不自嘗藥,又不宿留侍病。及王薨,王后、太子乃至。憲王雅不以長子棁為人數,及薨,又不分與財物。郎或說太子、王后,令諸子與長子棁共分財物,太子、王后不聽。太子代立,又不收恤棁。棁怨王后、太子。漢使者視憲王喪,棁自言憲王病時,王后、太子不侍,及薨,六日出舍,太子勃私奸,飲酒,博戲,擊筑,與女子載馳,環城過市,入牢視囚。天子遣大行騫驗王后及問王勃,請逮勃所與奸諸證左,王又匿之。吏求捕,勃大急,使人致擊笞掠,擅出漢所疑囚者。有司請誅憲王后脩及王勃。上以脩素無行,使棁陷之罪,勃無良師傅,不忍誅。有司請廢王后脩,徙王勃以家屬處房陵,上許之。
勃王數月,遷于房陵,國絕。月馀,天子為最親,乃詔有司曰:“常山憲王蚤夭,后妾不和,適孽誣爭,陷于不義以滅國,朕甚閔焉。其封憲王子平三萬戶,為真定王;封子商三萬戶,為泗水王?!?/p>
真定王平,元鼎四年用常山憲王子為真定王。
泗水思王商,以元鼎四年用常山憲王子為泗水王。十一年卒,子哀王安世立。十一年卒,無子。於是上憐泗水王絕,乃立安世弟賀為泗水王。
右四國本王皆王夫人兒句子也。其後漢益封其支子為六安王、泗水王二國。凡兒句子孫,於今為六王。
太史公曰:高祖時諸侯皆賦,得自除內史以下,漢獨為置丞相,黃金印。諸侯自除御史、廷尉正、博士,擬於天子。自吳楚反後,五宗王世,漢為置二千石,去“丞相”曰“相”,銀印。諸侯獨得食租稅,奪之權。其後諸侯貧者或乘牛車也。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