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距萬余里故人心尚爾什么意思,相去萬余里什么意思
大家好,關于相距萬余里故人心尚爾什么意思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相去萬余里什么意思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原文翻譯及賞析
《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此詩似乎是《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的姊妹篇。它以奇妙的思致,抒寫了一位思婦的意外喜悅和癡情的浮想。下面跟著我來看看《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原文翻譯及賞析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原文】
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①。
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②!
文彩雙鴛鴦③,裁為合歡被④。
著以長相思⑤,緣以結不解⑥。
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⑦?
【注釋】
①端:猶“匹”。古人以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匹”。
②故人:古時習用于朋友,此指久別的“丈夫”。爾:如此。這兩句是說盡管相隔萬里,丈夫的心仍然一如既往。
③鴛鴦:匹鳥。古詩文中常用以比夫婦。這句是說締上織有雙鴛鴦的圖案。
④合歡被:被上繡有合歡的圖案。合歡被取“同歡”的意思。
⑤著:往衣被中填裝絲綿叫“著”。綿為“長絲”,“絲”諧音“思”,故云“著以長相思”。
⑥緣:飾邊,鑲邊。這句是說被的四邊綴以絲縷,使連而不解。緣與“姻緣”的“緣”音同,故云“緣以結不解”。
⑦別離:分開。這兩句是說,我們的愛情猶如膠和漆粘在一起,任誰也無法將我們拆散。
【譯文】
客人風塵仆仆,從遠方送來了一端(二丈)織有文彩的素緞,并且鄭重其事地說,這是我夫君特意從遠方托他捎來的。
它從萬里之外的夫君處捎來,這絲絲縷縷,該包含著夫君對我的無盡關切和惦念之情!
綺緞上面織有文彩的鴛鴦雙棲之形彩,夫君特意選擇彩織鴛鴦之綺送我。將它裁作棉被面,做條溫暖的合歡被。
床被內須充實以絲綿,被緣邊要以絲縷綴。
絲綿使我聯想到男女相思的綿長無盡,緣結暗示我夫妻之情永結同心。
絲綿再長,終究有窮盡之時,緣結不解,終究有松散之日。惟有膠之與漆,粘合固結,再難分離。
那麼,就讓我與夫君像膠,漆一樣投合,固結吧,看誰還能將我們分隔!
【賞析】
此詩似乎是《孟冬寒氣至》的姊妹篇。它以奇妙的思致,抒寫了一位思婦的意外喜悅和癡情的浮想。
這喜悅是與遠方客人的突然造訪同時降臨的:客人風塵仆仆,送來了“一端”(二丈)織有文彩的素緞(“綺”),并且鄭重其事地告訴女主人公,這是她夫君特意從遠方托他捎來的。女主人公不禁又驚又喜,喃喃而語曰:“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一端文彩之綺,本來也算不得怎樣珍貴;但它從“萬里”之外的夫君處捎來,便帶有了非同尋常的意義:那絲絲縷縷,該包含著夫君對她的'多少關切和惦念之情!女主人公能不睹物而驚、隨即喜色浮漾?如果將此四句,與前一首詩的“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對照著讀,人們將會感受到,其中似還含有更深一層意蘊:前詩不是訴說著“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的凄苦嗎?一封“書札”而竟懷袖“三歲”,可知這“萬里”相隔不僅日久天長,而且絕少有音訊往還。這對家中的妻子來說,該是怎樣痛苦難挨的事!在近乎絕望的等待中,難道不會有被遺棄的疑懼,時時襲上女主人公心頭?而今竟意外地得到夫君的贈綺,那“千思萬想而不得一音”的疑懼便煙消去散。那么,伴隨女主人公的驚喜而來的,不還有那壓抑長久的凄苦和哀傷的翻涌么?張庚稱“故人心尚爾”一句“直是聲淚俱下”、“不覺兜底感切”,正體味到了詩行之間所傳達的這種悲喜交集之感(見《古詩十九首解》)。適應著這一情感表現特點,此詩開篇也一改《古詩十九首解》常從寫景入手的慣例,而采用了突兀而起、直敘其事的方式。恐怕正是為了造成一種絕望中的“意外”之境,便于更強烈地展示女主人色那交織著凄苦、哀傷、驚喜,慰藉的“感切”之情--這就是開篇的妙處。
自“文彩雙鴛鴦”以下,詩情又有奇妙的變化:當女主人公把綺緞展開一瞧,又意外地發同,上面還織有文彩的鴛鴦雙棲之形!鴛鴦雙棲,歷來是伉儷相偕的美好象征(如《孔雀東南飛》之結尾就是一例)。夫君之特意選擇彩織鴛鴦之綺送她,不正傾訴著愿與妻子百年相守的熱烈情意么?女主人公睹綺思夫,不禁觸發起聯翩的浮想:倘若將它裁作被面,不可以做條溫暖的“合歡被”嗎?再“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該多么愜人心意!“著”有“充實”之意,“緣”指被之邊飾。床被內須充實以絲綿,被緣邊要以絲縷綴結,這是制被的常識。但在癡情的女主人公心中,這些平凡的事物,都獲得了特殊的含義:“絲綿”使她聯想到男女相思的綿長無盡;“緣結”暗示她夫妻之情永結難解。這兩句以諧音雙關之語,把女主人公浮想中的癡情,傳達得既巧妙又動人!制成了“合歡被”,夫君回來就可以和她同享夫婦之樂了。那永不分離的情景,激女主人公喜氣洋洋,不禁又脫口詠出了“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的奇句。“絲綿”再長,終究有窮盡之時;“緣結”不解,終究有松散之日。這世上惟有“膠”之與“漆”,粘合固結,再難分離。那么,就讓我與夫君像膠、漆一樣投合、固結吧,看誰還能將我們分隔!這就是詩之結句所的奇思、奇情。前人稱贊此結句“語益淺而情益深”。女主人公的癡情,正的如此深沉和美好呵!
初讀起來,《客從遠方來》所表現的,就是上述的喜悅和一片癡情。全詩的色彩很明朗;特別是“文彩雙鴛鴦”以下,更是奇思、奇語,把詩情推向了如火似的錦的境界。但讀者是否注意到:當女主人公歡喜地念叨著“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的時候,她恰恰正陷于與夫君“萬里”相隔的“別離”之中?以此反觀全詩,則它所描述的一切,其實都不過是女主人公的幻想或虛境罷了!又何曾有遠客之“來”,又何嘗有彩“綺”之贈?倘若真能與夫君“合歡”,她又何必要在被中“著”以長相之思、緣以不解之結?所以還是朱筠對此詩體會得真切:“于不合歡時作‘合歡’想,口里是喜,心里是悲。更‘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無中生有,奇絕幻絕!說至此,一似方成鸞交、未曾離者。結曰‘詩能’,形神俱忘矣。又誰知不能‘別離’者現已別離,‘一端綺’是懸想,‘合歡被’用烏有也?”(《古詩十九首說》)如此看來,此詩所描述的意外喜悅,實蘊含著夫婦別離的不盡凄楚;癡情的奇思,正伴隨著苦苦相思的無聲咽泣!鐘嶸《詩品》稱《古詩十九首》“文溫而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這首詩正以溫麗的“遺綺”之喜,抒寫了悲遠的“別離”之哀,“正筆反用”,就愈加“驚心動魄”。
《客從遠方來》古詩原文注釋翻譯賞析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狹義的古詩,是指產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客從遠方來》古詩十九首原文注釋翻譯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品簡介
《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此詩似乎是《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的姊妹篇。它以奇妙的思致,抒寫了一位思婦的意外喜悅和癡情的浮想。
作品原文
客從遠方來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①。
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②!
文彩雙鴛鴦③,裁為合歡被④。
著以長相思⑤,緣以結不解⑥。
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⑦?
詞語注釋
①端:猶“匹”。古人以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匹”。
②故人:古時習用于朋友,此指久別的“丈夫”。爾:如此。這兩句是說盡管相隔萬里,丈夫的心仍然一如既往。
③鴛鴦:匹鳥。古詩文中常用以比夫婦。這句是說締上織有雙鴛鴦的圖案。
④合歡被:被上繡有合歡的'圖案。合歡被取“同歡”的意思。
⑤著:往衣被中填裝絲綿叫“著”。綿為“長絲”,“絲”諧音“思”,故云“著以長相思”。
⑥緣:飾邊,鑲邊。這句是說被的四邊綴以絲縷,使連而不解。緣與“姻緣”的“緣”音同,故云“緣以結不解”。
⑦別離:分開。這兩句是說,我們的愛情猶如膠和漆粘在一起,任誰也無法將我們拆散。
作品譯文
客人風塵仆仆,從遠方送來了一端織有文彩的素緞。它從萬里之外的夫君處捎來,這絲絲縷縷,該包含著夫君對我的無盡關切和惦念之情!綺緞上面織有文彩的鴛鴦雙棲,我要將它做條溫暖的合歡被。床被內須充實以絲綿,被緣邊要以絲縷綴。絲綿再長,終究有窮盡之時,緣結不解,終究有松散之日。唯有膠和漆,黏合固結,再難分離。那么,就讓我與夫君像膠和漆一樣投合、固結吧,看誰還能將我們分隔?
作品鑒賞
此詩開篇一改《古詩十九首解》常從寫景入手的慣例,而采用了突兀而起、直敘其事的方式。恐怕正是為了造成一種絕望中的"意外"之境,便于更強烈地展示女主人色那交織著凄苦、哀傷、驚喜,慰藉的"感切"之情。自“文彩雙鴛鴦”以下,詩情又有奇妙的變化,在癡情的女主人公心中,一些平凡的事物,都獲得了特殊的含義:“絲綿”使她聯想到男女相思的綿長無盡;“緣結”暗示她夫妻之情永結難解。這兩句以諧音雙關之語,把女主人公浮想中的癡情,傳達得既巧妙又動人。
《客從遠方來》所表現的,就是上述的喜悅和一片癡情。全詩的色彩很明朗;特別是“文彩雙鴛鴦”以下,更是奇思、奇語,把詩情推向了如火似的錦的境界。當女主人公歡喜地念叨著“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的時候,她恰恰正陷于與夫君“萬里”相隔的“別離”之中。以此反觀全詩,則它所描述的一切,其實都不過是女主人公的幻想或虛境罷了。根本不曾有遠客之“來”,也不曾有彩“綺”之贈。倘若真能與夫君“合歡”,她就不必要在被中“著”以長相之思、緣以不解之結了。
客從遠方來原文_翻譯及賞析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文采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兩漢·佚名《客從遠方來》 客從遠方來
兩漢 : 佚名
古詩三百首 , 古詩十九首 , 離別相思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客人風塵仆仆,從遠方送來了一端織有文彩的素緞。
它從萬里之外的夫君處捎來,這絲絲縷縷,該包含著夫君對我的無盡關切和惦念之情!
綺緞上面織有文彩的鴛鴦雙棲,我要將它做條溫暖的合歡被。
床被內須充實以絲綿,被緣邊要以絲縷綴。絲綿再長,終究有窮盡之時,緣結不解,終究有松散之日。
唯有膠和漆,黏合固結,再難分離。那么,就讓我與夫君像膠和漆一樣投合、固結吧,看誰還能將我們分隔?
賞析
此詩似乎是《孟冬寒氣至》的姊妹篇。它以奇妙的思致,抒寫了一位思婦的意外喜悅和癡情的浮想。
這喜悅是與遠方客人的突然造訪同時降臨的:客人風塵仆仆,送來了“一端”(二丈)織有文彩的素緞(“綺”),并且鄭重其事地告訴女主人公,這是她夫君特意從遠方托他捎來的。女主人公不禁又驚又喜,喃喃而語曰:“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一端文彩之綺,本來也算不得怎樣珍貴;但它從“萬里”之外的夫君處捎來,便帶有了非同尋常的意義:那絲絲縷縷,包含著夫君對她的無限關切和惦念之情。女主人公不能不睹物而驚、隨即喜色浮漾。如果將此四句,與前一首詩《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的“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對照著讀,人們將會感受到,其中似還含有更深一層意蘊:前詩是訴說著“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的凄苦,一封“書札”而竟懷袖“三歲”,可知這“萬里”相隔不僅日久天長,而且絕少有音訊往還。這對家中的妻子來說,是非常痛苦難挨的事。在近乎絕望的等待中,則會有被遺棄的疑懼,時時襲上女主人公心頭。而今竟意外地得到夫君的贈綺,那“千思萬想而不得一音”的疑懼便煙消云散。那么,伴隨女主人公的驚喜而來的,還有那壓抑長久的凄苦和哀傷的翻涌。張庚《古詩十九首解》對“故人心尚爾”一句的評價,正體味到了詩行之間所傳達的這種悲喜交集之感。
適應著這一情感表現特點,此詩開篇也一改《古詩十九首解》常從寫景入手的慣例,而采用了突兀而起、直敘其事的方式。恐怕正是為了造成一種絕望中的“意外”之境,便于更強烈地展示女主人色那交織著凄苦、哀傷、驚喜,慰藉的“感切”之情——這就是開篇的妙處。
自“文彩雙鴛鴦”以下,詩情又有奇妙的變化:當女主人公把綺緞展開一瞧,又意外地發同,上面還織有文彩的鴛鴦雙棲之形。鴛鴦雙棲,歷來是伉儷相偕的美好象征(如《孔雀東南飛》之結尾就是一例)。夫君之特意選擇彩織鴛鴦之綺送她,正是傾訴著愿與妻子百年相守的熱烈情意。女主人公睹綺思夫,不禁觸發起聯翩的浮想:倘若將它裁作被面,則可以做條溫暖的“合歡被”,再“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非常地愜人心意。“著”有“充實”之意,“緣”指被之邊飾。床被內須充實以絲綿,被緣邊要以絲縷綴結,這是制被的常識。但在癡情的女主人公心中,這些平凡的事物,都獲得了特殊的含義:“絲綿”使她聯想到男女相思的綿長無盡;“緣結”暗示她夫妻之情永結難解。這兩句以諧音雙關之語,把女主人公浮想中的癡情,傳達得既巧妙又動人。制成了“合歡被”,夫君回來就可以和她同享夫婦之樂了。那永不分離的情景,激得女主人公喜氣洋洋,不禁又脫口詠出了“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的奇句。“絲綿”再長,終究有窮盡之時;“緣結”不解,終究有松散之日。這世上惟有“膠”之與“漆”,粘合固結,再難分離。女主人公說:就讓我與夫君像膠、漆一樣投合、固結吧,看誰還能將我們分隔!這就是詩之結句所的奇思、奇情。前人稱贊此結句“語益淺而情益深”。女主人公的癡情,正有如此深沉和美好。
創作背景 這是妻子思念丈夫的詩,為《古詩十九首》之一。《古詩十九首》大約是東漢后期作品,作者已佚,大多是文人模仿樂府之作。今人綜合考察十九首詩所表現的情感傾向、所折射的社會生活情狀以及它純熟的藝術技巧,一般認為它所產生的年代應當在漢末獻帝建安之前的幾十年間。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魏晉·陶淵明《讀山海經·其一》
讀山海經·其一
魏晉 : 陶淵明
∨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 古詩三百首 , 田園讀書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先秦·佚名《桃夭》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古詩三百首 , 詩經 , 桃花民謠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魏晉·陶淵明《雜詩》
雜詩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古詩三百首 , 感嘆 , 人生惜時
《古詩十九首》的全詩,注釋與解釋?
古詩十九首
作者:郭茂倩
行行重行行
【原文】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①。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②。
道路阻且長③,會面安可知④?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⑤。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⑥。
浮云蔽白日⑦,游子不顧反。
思君令人老⑧,歲月忽已晚⑨。
棄捐勿復道⑩,努力加餐飯。
【注釋】
①生別離:古代流行的成語,猶言“永別離”。所謂“生別離”,并非指人生一般的別離,而是有別后難以再聚的含義,所以下面說“會面安可知”。生,硬的意思。②涯:邊的意思。③阻:指道路上的障礙。長:指道路間的距離很遠。④知:一作“期”,義同。⑤“胡馬”兩句:這兩句用比喻來代替抒情,“胡馬”、“越鳥”尚且如此,難道“游子”就不思念故鄉嗎?依,一作“嘶”,依戀的意思。“胡馬”產于北地,“越鳥”來自南方。⑥“相去”兩句:上句謂別離之久,下句言思念之深。久別思深,人一天天地瘦下去,衣帶自然也就一天天地感到松弛了。遠,指時間而言。日,日益,一天又一天,漸漸的意思。⑦浮云蔽白日:我國古代封建社會里,君臣之間的關系和夫婦之間的關系在觀念上是統一的。“浮云”是設想丈夫另有新歡,象征彼此間情感的障礙。⑧思君令人老:這句是承前“衣帶日已緩”而說的。老,并不是說年齡的老大,而是指心情的憂傷、形體的消瘦、儀容的憔悴。⑨歲月:指眼前的時間。忽已晚:言流轉之速,當做“年關將近”理解更合適些。⑩棄捐勿復道:這句意思是:不管自己如何申訴相思之苦,所思念的人不會因此而歸來,那么說來說去有什么必要呢?“棄”和“捐”同義,猶言丟下。勿復道,不必再說。加餐飯:是當時習用的一種最親切的安慰別人的成語。
【譯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地走,就這樣活生生分開了你我。
從此你我之間相距千萬里,我在天這頭你就在天那頭。
路途那樣艱險又那樣遙遠,要見面可知道是什么時候?
北馬南來仍然依戀著北風,南鳥北飛筑巢還在南枝頭。
彼此分離的時間越長越久,衣服越發寬大人越發消瘦。
飄蕩游云遮住了太陽,他鄉的游子不想回還。
只因為想你使我都變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關。
還有許多心里話都不說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饑寒。
青青河畔草
【原文】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
盈①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②。
娥娥紅粉妝③,纖纖出素手④。
昔為倡家女⑤,今為蕩子婦⑥。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注釋】
①盈:同“贏”。《廣雅·釋詁》曰:“贏贏,容也。”就是儀態萬方的意思。②牖:窗的一種,用木條橫直制成,又名“交窗”。“窗”和“牖”本義有區別:在屋上的叫做“窗”,在墻上的叫做“牖”。③娥娥:形容容貌的美好。紅粉妝:指艷麗的妝飾。紅粉,原為婦女化妝品的一種。④纖纖:細也,手的形狀。素:白也,手的膚色。⑤倡家女:猶言“歌伎”。倡,凡是以歌唱為業的藝人就叫做“倡”。倡家,即后世所謂“樂籍”。⑥蕩子:指長期漫游四方不歸鄉土的人,與“游子”義近而有別。
【譯文】
河邊青青的草地,園里茂盛的柳樹。
在樓上那位儀態優美的女子站在窗前,潔白的肌膚可比明月。
她打扮得漂漂亮亮,伸出纖細的手指。
從前她曾是青樓女子,而今成了喜歡在外游蕩的人的妻子。
在外游蕩的丈夫還沒回來,在這空蕩蕩的屋子里,實在是難以獨自忍受一個人的寂寞,怎堪獨守!
青青陵上柏
【原文】
青青陵上柏①,磊磊澗中石②。
人生③天地間,忽如遠行客④。
斗酒⑤相娛樂,聊厚不為薄⑥。
驅車策駑馬⑦,游戲宛與洛⑧。
洛中何郁郁⑨,冠帶自相索⑩。
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
兩宮遙相望,雙闕百余尺。
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
【注釋】
①青青:本意為藍色,引申為深綠色,這里的“青青”,猶言長青青,是說草木茂盛的意思。②磊:眾石也,即石頭多。會意字,從三石。③生:生長,生活。④忽:本義為不重視、忽略,此處指快的意思。遠行客:在此有比喻人生的短暫如寄于天地的過客的意思。客,表示與家室房屋有關,本義為寄居、旅居、住在異國他鄉。⑤斗酒:指少量的酒。⑥薄:指酒味淡而少。⑦駑馬:本義為劣馬,走不快的馬。亦作形容詞,比喻才能低劣。⑧宛:南陽古稱宛,位于河南西南部,與湖北、陜西接壤,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之北而得名。洛:洛陽的簡稱。⑨郁郁:盛貌,形容洛中繁華熱鬧的氣象。⑩冠帶自相索:這句說貴人只和貴人來往,不理別人。冠帶,官爵的標志,用以區別于平民,此作貴人的代稱。索,求也。衢:四達之道,即大街。夾巷:央在長衢兩旁的小巷。第:本寫作“弟”。本義為次第、次序,此指大官的住宅。兩宮:指洛陽城內的南北兩宮。闕:古代宮殿、祠廟或陵墓前的高臺,通常左右各一,臺上起樓觀,二闕之間有道路。亦為宮門的代稱。極宴:窮極宴會。戚:憂思也。迫:逼近。
【譯文】
荒涼的山陵墓地上生長的柏樹,是那么青綠蔥翠、郁郁蒼蒼,山澗溪流里日夜被流水沖刷的石頭,那樣錯落有致、聚斂成堆。
人生長存活在茫茫天地之間,就好比是從不知名的遠處飄來的一個匆匆過客,碌碌無為的一生也就只是那么一個瞬間。
區區斗酒足以彼此相慰,娛樂心意,酒淡菜少卻也不覺寒酸,在我的眼中還勝過豪華的宴席。
駕起破車揚鞭驅趕著劣馬,我們照樣在宛洛之間徜徉游戲,閱盡繁華。
洛陽城里是多么的熱鬧,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達官貴人彼此相互探訪不與圈外人士來往。
通達的大路兩邊夾雜著或寬或窄的小巷穿插其間,這些巷子口大路邊,隨處可見王侯貴族的朱門大院豪華宅第。
據南坐北有兩個帝王的宮殿,隔著繁華熱鬧的城市街區遙相對望,兩宮的望樓角閣巍峨聳立,看上去高達百尺有余。
達官貴人們豪奢飲宴,盡情享樂,但是卻個個看上去都像是憂愁滿面歡顏難展,不知被什么所驅使逼迫。
西北有高樓
【原文】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
交疏結綺窗①,阿閣三重階②。
上有弦歌③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④。
清商⑤隨風發,中曲正徘徊⑥。
一彈再三嘆⑦,慷慨有余哀⑧。
不惜歌者苦⑨,但傷知音⑩稀。
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注釋】
①交疏:一橫一直的窗格子,指窗的制造的精致。結綺:張掛著綺制的簾幕,指窗的裝飾的華美。結,張掛。綺,有花紋的絲織品。②阿閣:閣有四阿,叫做“阿閣”,指屋極四面有曲檐,是古代最考究的宮殿式的建筑。三重階:指臺。樓在臺上。③弦歌:就是彈唱。④杞(qǐ)梁妻:齊國杞梁的妻子。杞梁戰死,其妻孤苦無依,枕尸痛哭,其遭遇極人世之至悲。⑤清商:樂曲名。⑥徘徊:來往行走,不能前進的樣子。這里借以形容曲調的往復縈回。⑦一彈:指奏完一曲弦歌。再三嘆:指歌詞里復沓的曲句和樂調的泛聲,就是上句所說的“徘徊”。⑧余哀:指作者悲哀的情緒,對別人的感染,不隨樂曲的終止而終止。⑨苦:指曲調的哀怨纏綿,也借以渲染歌者的內心憂傷。⑩知音:指不僅精通音律,而是通過音律能夠進一步體會到音樂的內在含義,奏樂者的心情。這種情感生活在共同時代環境里的人應該能夠體會得到,而知音難遇,所以說“但傷”。雙鴻鵠:指聽歌者和歌者。
【譯文】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樓矗立眼前,堂皇高聳恰似與浮云齊高。
高樓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綺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翹的閣檐,階梯有層疊三重。
樓上飄下了弦歌之聲,那音響是何其的悲哀!
誰能彈此曲,是那悲夫為齊君戰死,悲慟之聲竟使杞之都城為之傾頹的女子。
商聲清切而悲傷,隨風飄飄多凄涼!這悲弦奏到“中曲”,便漸漸舒徐遲蕩回旋。
那琴韻和“嘆”息聲中,撫琴墮淚的佳人慷慨哀痛的聲息不已。
不嘆惜錚錚琴聲傾訴聲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對那知音人兒的深情呼喚。
愿我們化作心心相印的鴻鵠,從此結伴高飛,去遨游那無限廣闊的藍天白云!
冉冉孤生竹
【原文】
冉冉孤生竹①,結根泰山阿②。
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③。
兔絲生有時④,夫婦會有宜⑤。
千里遠結婚,悠悠隔山陂⑥。
思君令人老⑦,軒車⑧來何遲!
傷彼蕙蘭花⑨,含英⑩揚光輝。
過時而不采,將隨秋草萎。
君亮執高節,賤妾亦何為!
【注釋】
①冉:本義為毛柔弱下垂的樣子,這里引申為柔弱下垂貌。孤生竹:猶言野生竹。孤,獨。②阿:本義指大的山陵、大的土山,這里指曲處。③女蘿:地衣類植物,依附他物生長,但不能為他物所依附。④生有時:是說草木有繁盛即有枯萎,以喻人生有少壯即有衰老。時,本義指季度、季節。⑤會:聚會,指夫婦的同居。宜:猶言適當的時間。⑥“千里”兩句:上句說離家遠嫁,結婚不容易,是回想過去;下句說婚后遠別,久別,是現在的悲哀。悠悠,遠也。⑦老:五十至七十歲為老。這位女子正是青春時期,此處是極言相思之苦,并非她真的老去。⑧軒車:是有屏蔽的車。古代大夫以上乘“軒車”。這位女子的丈夫婚后遠行,當然是為了尋求功名富貴,“軒車”是她的想象,并非實指。⑨傷彼:也就是自傷。蕙蘭花:女子自比。⑩含英:指即將盛開的花朵,比喻人的青春活力正在旺盛的時期。含,沒有完全發舒。英,花瓣。賤妾:女子自謂。
【譯文】
我好像那荒野里孤生的野竹,希望能在大山谷里找到依靠的伴侶。
你我相親新婚時你遠赴他鄉,猶如菟絲附女蘿我仍孤獨而無依靠。
菟絲有繁盛也有枯萎的時候,夫妻也應該會要有兩相廝守的時宜。
我遠離家鄉千里來與你結婚,正是新婚恩愛時你卻離我遠赴他鄉。
相思苦歲月催人老青春有限,多么盼望夫君功成名就早日歸來。
我自喻是樸素純情的蕙蘭花,正是含苞待放楚楚憐人盼君早采擷。
怕過了時節你還不歸來采擷,那秋雨颯風中將隨著秋草般的凋謝。
你信守高節而愛情堅貞不渝,那我就只有守著相思苦苦地等著你。
涉江采芙蓉
【原文】
涉江采芙蓉①,蘭澤多芳草②。
采之欲遺③誰?所思在遠道④。
還顧望舊鄉⑤,長路漫浩浩⑥。
同心⑦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注釋】
①芙蓉:蓮花的別名,亦作“夫容”,又名“芙蕖”,或稱“菡萏”。②蘭澤:生長著蘭草的澤。③遺:贈予。④所思:指所思念的人。⑤舊鄉:故鄉。⑥漫浩浩:猶言漫漫浩浩,這里用以形容路途的廣寬無邊。⑦同心:古代常用的成詞,一般習用于男女間的愛情關系,這里是說夫婦情感的融洽。這句里的“同心”,與“離居”為對稱詞。
【譯文】
踏過江水去采蓮花,到蘭草生長的沼澤地采蘭花。
采了花要送給誰呢?想要送給那遠在故鄉的愛妻。
回想起故鄉的愛妻,卻又長路漫漫遙望無邊無際。
漂流異鄉兩地相思,懷念愛妻愁苦憂傷以至終老。
迢迢牽牛星
【原文】
迢迢①牽牛星,皎皎河漢女②。
纖纖擢③素手,札札弄機杼④。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⑤。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⑥?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⑦。
【注釋】
①迢迢:遠也。迢,遙遠,或高貌、高峻貌。②皎皎:明也。河漢:就是銀河。女:織女星的簡稱,天琴座的主星,在銀河北,和牽牛星相對。③擢:本義為抽引、拉拔,這里引申為“舉”的意思。④札札:使用機杼時的響聲。機杼:為織機的總稱。機,織機上轉軸的機件。杼,織機上持緯線的機件。⑤零如雨:形容涕淚縱橫的樣子。零,落也。⑥幾許:猶言幾何,謂距離之近。⑦脈脈:相視貌。一本作“默默”。
【譯文】
那遙遠而亮潔的牽牛星,那皎潔而遙遠的織女星。
織女正擺動柔長潔白的雙手,織布機札札地響個不停。
因為相思而整天也織不出什么花樣,她哭泣的淚水零落如雨。
只隔了道清清淺淺的銀河,兩相界離相去也沒有多遠。
相隔在清清淺淺的銀河兩邊,含情脈脈相視無言地癡癡凝望。
生年不滿百
【原文】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①。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②!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③?
愚者愛惜費④,但為后世嗤⑤。
仙人王子喬⑥,難可與等期⑦。
【注釋】
①千歲憂:指很深的憂慮。千歲,多年,時間很長。②秉燭游:猶言作長夜之游。秉,本義為禾把、禾束;亦可引申為動詞,意為手拿著、手持。③來茲:就是來年。④費:費用,指錢財。⑤嗤:譏笑、嘲笑,此處指輕蔑的笑。⑥王子喬:古代傳說中的仙人。⑦期:本義為約會、約定。這里引申為等待,指成仙之事不是一般人所能期待的。
【譯文】
人生只有短短的數十載歲月,卻常常懷有著千年的憂愁。
及時行樂卻怨白晝短夜晚長,那為何不執火燭夜晚游樂。
韶光易逝太匆匆,行樂要及時,時不我予又怎可等到來年。
愚笨的人錙銖必計吝嗇守財,逝世兩手空空被后人嗤笑。
世間哪有像王子喬駕鶴升天,難以期待那種日子的到來。
回車駕言邁
【原文】
回車駕言邁①,悠悠涉長道②。
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③。
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④?
盛衰各有時⑤,立身苦不早⑥。
人生非金石⑦,豈能長壽考⑧?
奄忽隨物化⑨,榮名⑩以為寶。
【注釋】
①回:轉也。言:語助詞。邁:遠行也。②悠悠:遠而未至之貌。涉長道:猶言“歷長道”。涉,本義是徒步過水;引申之,凡渡水都叫“涉”;再引申之,則不限于涉水。③茫茫:廣大而無邊際的樣子。這里用以形容“東風搖百草”的客觀景象。④無故物:承“東風搖百草”而言。焉得不速老:是由眼前事物而產生的一種聯想,草很容易由榮而枯,人又何嘗不很快地由少而老呢?故,舊也。⑤各有時:猶言“各有其時”,是兼指百草和人生而說的。“時”的短長雖各有不同,但在這一定時間內,有盛必有衰,而且是由盛而衰的。⑥立身:猶言樹立一生的事業基礎。早:指盛時。⑦人生非金石:此句言生命的脆弱。金,言其堅。石,言其固。⑧壽考:猶言老壽。考,老也。即使老壽,也有盡期,不能長久下去。⑨奄忽:急遽也。隨物化:猶言“隨物而化”,指死亡。⑩榮名:指榮祿和聲名。
【譯文】
轉回車子駕駛向遠方,遙遠的路途跋涉難以到達。
一路上四野廣大而無邊際,春風吹搖枯萎的野草。
眼前一切都是陌生無故物,像草之榮生,人又何嘗不很快地由少而老呢?
百草和人生的短長雖各有不同,但由盛而衰皆相同,既然如此處世立業就必須及時把握。
人不如金石般的堅固,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即使長壽也有盡期,豈能長久下去。
生命很快而急遽地衰老死亡,應立刻進取獲得聲名與榮祿。
【原文】
今日良宴會①,歡樂難具陳②。
彈箏奮逸響③,新聲妙入神④。
令德唱高言⑤,識曲聽其真⑥。
齊心同所愿⑦,含意俱未申⑧。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⑨。
何不策高足⑩,先據要路津?
無為守貧賤,軻常苦辛。
【譯文】
今天這么好的宴會真是美極了,這種歡樂的場面簡直說不完。
這場彈箏的聲調多么的飄逸,這是最時髦的樂曲出神又妙化。
有美德的人通過樂曲發表高論,懂得音樂者便能聽出其真意。
音樂的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只是誰都不愿意真誠說出來。
人生像寄旅一樣只有一世猶如塵土,剎那間便被那疾風吹散。
為什么不想辦法捷足先登,先高居要位而安樂享富貴榮華呢?
不要因貧賤而常憂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地煎熬自己。
庭中有奇樹
【原文】
庭中有奇樹①,綠葉發華滋②。
攀條折其榮③,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④懷袖,路遠莫致之⑤。
此物何足貴⑥,但感別經時。
【譯文】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樹,滿樹綠葉的襯托下開了茂密的花朵,顯得格外生氣勃勃,春意盎然。
我攀著枝條,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樹花,要把它贈送給日夜思念的親人。
花的香氣染滿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遙地遠,花不可能送到親人的手中。
這花有什么珍貴呢?只是因為別離太久,想借著花兒表達懷念之情罷了。
凜凜歲云暮
【原文】
凜凜歲云暮①,螻蛄夕鳴悲②,
涼風率已厲③,游子寒無衣。
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
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④。
良人惟古歡⑤,枉駕惠前綏⑥,
愿得常巧笑⑦,攜手同車歸。
既來不須臾⑧,又不處重闈⑨;
亮無晨風翼⑩,焉能凌風飛?
眄睞以適意,引領遙相睎。
徙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
【譯文】
寒冷的歲末,百蟲非死即藏,那螻蛄徹夜鳴叫而悲聲不斷。
冷風皆已吹得凜厲刺人,遙想那游子居旅外地而無寒衣。
結婚定情后不久,良人便經商求仕遠離家鄉。
獨宿而長夜漫漫,夢想見到親愛的容顏。
夢中的夫君還是殷殷眷戀著往日的歡愛,夢中見到他依稀還是初來迎娶的樣子。
但愿此后長遠過著歡樂的日子,生生世世攜手共度此生。
好夢不長,良人歸來既沒有停留多久,更未在深閨中同自己親熱一番,一剎那便失其所在。
只恨自己沒有晨風一樣的雙翼,不能凌風飛去,飛到良人的身邊。
在無可奈何的心情中,只有伸長脖子遠望寄意,聊以自遣。
只有依門而倚立,低回而無所見,內心的感傷,不禁得垂淚而流滿雙頰了。
驅車上東門
【原文】
驅車上東門①,遙望郭北墓②。
白楊何蕭蕭③,松柏夾廣路④。
下有陳死人⑤,杳杳即長暮⑥。
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⑦。
浩浩陰陽移⑧,年命如朝露⑨。
人生忽如寄⑩,壽無金石固。
萬歲更相迭,圣賢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
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譯文】
驅車出了上東門,回頭遙望城北,看見邙山墓地。
邙山墓地的白楊樹,長風搖蕩著枝條,萬葉翻動發出蕭蕭的聲響,松柏樹長滿墓路的兩邊。
陵墓的下面,是早已死去的先人,人死去就像墮入漫漫長夜。
寄身于永恒的黑暗中,沉睡于黃泉之下,千年萬年,再也無法醒來。
春夏秋冬,流轉無窮,而人的一生,卻像早晨的露水,太陽一曬就消失了。
人生好像旅客寄宿,匆匆一夜,就走出店門,一去不返。人的壽命,并不像金子石頭那樣堅牢,經不起多少跌撞。
歲去年來,千歲萬歲,往復不已;即便是圣人賢人,也無法超越,長生不老。
神仙是不死的,然而服藥求神仙,又常常被藥毒死貽誤此生。
還不如喝點好酒,穿些好衣服,只圖眼前快活吧!
去者日以疏
【原文】
去者日以疏,來者日以親①。
出郭門②直視,但見丘與墳。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③。
白楊④多悲風,蕭蕭愁殺人。
思還故里閭⑤,欲歸道無因⑥。
【譯文】
死去的人歲月長了,印象不免由模糊而轉為空虛、幻滅。新生下來的一輩,原來自己不熟悉他們,可經過一次次接觸,就會印象加深而更加親切。
走出郭門,看到遍野古墓,油然愴惻,萌起了生死存亡之痛。
他們的墓被平成耕地了,墓邊的松柏也被摧毀而化為禾薪。
白楊為勁風所吹,發出蕭蕭的哀鳴,肅殺的秋意愁煞了人們的心。
人生如寄,歲月消逝得如此迅速,長期在外的游子,怎不觸目驚心。只有及早返回故鄉,以期享受亂離中的骨肉團圓之樂。
想要歸返故里,尋找過去的親情,就是這個原因了。
明月皎夜光
【原文】
明月皎夜光①,促織鳴東壁②。
玉衡指孟冬③,眾星何歷歷④。
白露沾野草⑤,時節忽復易⑥。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⑦,高舉振六翮⑧。
不念攜手好⑨,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⑩。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
【譯文】
皎潔的明月照亮了仲秋的夜色,在東壁的蟋蟀低吟清唱著。
夜空北斗橫轉,那由玉衡、開陽、搖光三星組成的斗杓,正指向天象十二方位中的孟冬,閃爍的星辰,更如鑲嵌天幕的明珠,把仲秋的夜空輝映得一片璀璨!
深秋,朦朧的草葉上,竟已沾滿晶瑩的露珠,深秋已在不知不覺中到來。時光之流轉有多疾速啊!
而從那枝葉婆娑的樹影間,又聽到了斷續的秋蟬流鳴。怪不得往日的鴻雁(玄鳥)都不見了,原來已是秋雁南歸的時節了。
京華求官的蹉跎歲月中,攜手同游的同門好友,先就舉翅高飛,騰達青云了。
今卻成了相見不相識的陌路人。在平步青云之際,把我留置身后而不屑一顧了!
遙望星空那“箕星”、“斗星”、“牽牛”的星座,它們既不能顛揚、斟酌和拉車,為什么還要取這樣的名稱。
想到當年友人怎樣信誓旦旦,聲稱著同門之誼的“堅如磐石”;而今“同門”虛名猶存,磐石友情安在?嘆息和感慨世態炎涼、虛名又有何用呢?
東城高且長
【原文】
東城高且長,逶迤①自相屬。
回風動地起②,秋草萋已綠③。
四時更變化④,歲暮一何速!
晨風懷苦心⑤,蟋蟀傷局促⑥。
蕩滌放情志⑦,何為自結束⑧?
燕趙⑨多佳人,美者顏如玉⑩。
被服羅裳衣,當戶理清曲。
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馳情整中帶,沉吟聊躑躅。
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譯文】洛陽城東面高高的城墻,曲折綿長,從鱗次櫛比的樓宇、房舍外繞過一圈,又回到原處。
轉眼又有秋風在大地上激蕩而起,空曠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風,猶如動地般地吹起,使往昔蔥綠的草野霎時變得凄凄蒼蒼。
四季輪回,轉眼一年又過去了!
在悵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聽那天地間的鳥囀蟲鳴,也會讓人苦悶。晨風在風中苦澀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臨而傷心哀鳴。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感到了時光的流逝與短暫。
何不早些滌除煩憂,放開情懷,去尋求生活的樂趣呢!
那燕趙之地本來就有很多的美女,美女容顏如玉般的潔白秀美。
穿著羅裳薄衣隨風飄逸拂動,儀態雍容端坐正習練著清商之曲。
因為琴瑟之柱調得太緊促,那琴間竟似驟雨急風,聽來分外悲婉動人。
體味曲中的含義,手在弄著衣帶,無以自遣悵惘的心情,沉吟之余雙足為之躑躅不前。
被佳人深沉的音響感動,心里遙想著與佳人成為“雙飛燕”,銜泥筑巢永結愛侶。
孟冬寒氣至
【原文】
孟冬①寒氣至,北風何慘栗②。
愁多知夜長③,仰觀眾星列④。
三五⑤明月滿,四五詹兔缺⑥。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⑦。
上言長相思⑧,下言久離別⑨。
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⑩。
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
【譯文】
農歷十月,寒氣逼人,呼嘯而來的北風多么凜冽,一片肅殺之氣。
滿懷愁思,夜晚更覺漫長,抬頭仰望天上羅列的星星。
十五月圓,二十月缺。
有客人從遠地來,帶給我一封信函。
信中先說他常常想念著我,后面又說已經分離得太久了。
信收藏在懷袖里,至今已過三年字跡仍不曾磨滅。
我一心一意愛著你,只怕你不知道這一切。
客從遠方來
【原文】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①。
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②!
文彩③雙鴛鴦,裁為合歡被④。
著⑤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⑥。
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⑦?
【譯文】
客人風塵仆仆,從遠方送來了一端織有文彩的素緞。
它從萬里之外的夫君處捎來,這絲絲縷縷,該包含著夫君對我的無盡關切和惦念之情!
綺緞上面織有文彩的鴛鴦雙棲,我要將它做條溫暖的合歡被。
床被內須充實以絲綿,被緣邊要以絲縷綴。絲綿再長,終究有窮盡之時,緣結不解,終究有松散之日。
唯有膠和漆,黏合固結,再難分離。那么,就讓我與夫君像膠和漆一樣投合、固結吧,看誰還能將我們分隔?
明月何皎皎
【原文】
明月何皎皎①,照我羅床幃②。
憂愁不能寐③,攬衣④起徘徊。
客⑤行雖云樂,不如早旋⑥歸。
出戶獨彷徨⑦,愁思當告⑧誰?
引領還入房⑨,淚下沾裳衣⑩。
【譯文】
明月為何這般的皎潔光亮,照著我這羅制的床帳。
在這個不眠之夜,月光惹動了游子的愁腸。他披衣而起,心事重重地在空房中徘徊。
游子自忖道:外面固然再好,怎比得上家里呢?
在悵惘中,他打開房門走到外面,四下顧望,只見月光滿地,夜涼如水。滿懷愁緒又向誰傾訴呢?
他神色凄然地回到房里,獨自落下淚來。
郭茂倩
郭茂倩(1041年-1099年),字德粲(《宋詩紀事補遺》卷二四),宋代鄆州須城(今山東東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勸傳》)。為萊州通判郭勸之孫,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神宗元豐七年(一○八四)時為河南府法曹參軍(《蘇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銘》)。編有《樂府詩集》百卷傳世,以解題考據精博,為學術界所重視。? 2篇詩文
郊廟歌辭。祀雨師樂章。亞獻終獻
唐代:包佶
奠既備,獻將終。神行令,瑞飛空。?
迎乾德,祈歲功。乘煙燎,儼從風。
郊廟歌辭。享先農樂章。肅和
唐代:佚名
樽彝既列,瑚簋方薦。歌工載登,幣禮斯奠。?
肅肅享祀,颙颙纓弁。神之聽之,福流寰縣。
感懷
唐代:李煜
又見桐花發舊枝,一樓煙雨暮凄凄。?
憑闌惆悵人誰會,不覺潸然淚眼低。?
層城無復見嬌姿,佳節纏哀不自持。?
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大軍師司馬懿名言
大軍師司馬懿名言
大軍師司馬懿名言,司馬懿是三國時期的風云人物,也是赫赫有名的軍師,相較于司馬懿可能大家對諸葛亮會比較的了解,其實司馬懿也是很關鍵的一個人物,以下了解大軍師司馬懿名言。
大軍師司馬懿名言1
1、相距萬余里,故人心尚爾。
2、這普天之下莫非黃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一個學子最大的抱負,就是找到一個君王,臣之,輔之。也許,我還能和他一起結束這亂世。
3、人生不是非白即黑,活在當下,一切才是真的。然而這樣的道理卻花好長一段時間才明了。
4、臣二十年前追隨明公,就堅信明公會匡扶漢室、拯救黎民,二十年過去了,臣左右支絀、苦心維持,小心翼翼地拿捏著這尷尬的分寸,指望臣的理想和明公的志向可以并存。可是今日,臣簡單了。今日臣,只能回答,失望二字。
5、且夫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合散消息系,安有常則;你我皆在這天下熔爐之中,朕都不干提圓滿,更何況你和他了。
6、就是因為殘破不堪,所以更應該努力透過可以喘息的空隙,尋找陽光的存在,讓帶來滿滿的動力!我們都該大步的往前走!
7、漢高祖誅殺項羽得天下漢光武誅殺王莽而得天下這樣的英雄卻生出這么一個拿不起刀來的兒孫!
8、我只知道喜歡一個有多美好,那種感覺就像是生有所戀,苦難中也有希望。
9、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
10、臣一路行來,沒有敵人,看見的只有朋友和師長。
11、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究竟該怎樣渡過這條河?
12、我司馬懿只此一心,叫做長情,要是不要,你看著辦。
13、這杯酒,當祭典韋、祭郭奉孝、祭荀令君、祭龐德、祭夏侯淵,祭孤的子侄:曹昂、曹安民,也祭,關云長!祭二十年來,為定亂安民,將熱血灑入地下的將士英靈!
14、本心是一回事,權謀是另一回事。
15、委屈的人多啦。一將功成萬骨枯,大江東去,盡是流不盡的英雄血。多少人的委屈在里面,那是多少人的委屈。
16、結果都一樣,原因有什么區別。
17、我以為的有心,不是見色忘義的怦然心動,是不離不棄的日久生情!
18、得一人,志同道合,知情識趣,同甘共苦,不忘初衷。
19、聰明人大多都善于自保,不善于進取。可以臨危,卻不善于治平。所以,你要有進取的氣魄和膽量。
20、逝者如斯夫,臣一路行來
21、這江山,誰也,帶不走!
22、世事如棋,感恩姑娘,愿為一子,和我一起,對弈人生。司馬懿此生,足矣。
23、朕已經看慣了,誠惶誠恐背后的做作,也聽慣了仁義道德當中蘊藏的卑劣。
24、可是朕,已經厭倦了他滴水不漏的無私。
25、令君,你跟我就不要說那些哄別人的客套話啦,我給了令君絕對的實權,也就要給令君絕對的信任。宛若民間夫妻,互相誰沒個小秘密小心思,但臨大事,則能同甘共苦,肝膽相照。不獨夫妻間該如此,你我之間,亦該如此。
26、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27、一鞭在手,可覽眾山小。
28、一言:想四面討好,含情脈脈,只會虛偽地讓人更看不起你!
29、時不我待,華佗治病,我治天下。
30、進取易,平衡難,殺人易,救人難。
31、此人用心之深遠臣所不能及不能讓他為漢室為孫劉所用若主公不能收服他則殺之!
32、你是君,我是臣,天下只有含冤的臣子,豈有含冤的天子?
33、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這就是坐在那個位子上的感受,可還是有人,想要坐那個位子,這就是人的野心。
34、情真意切,卻總不如子健的詩歌好聽。
35、始亂之,終棄之,司馬仲達你不厚道。
36、公無渡河,公竟渡河。逝者如斯夫。
37、人的臉對應著人的心,就像是水中的倒影與真實景致一般,彷佛看得清,卻又總是看不清。
38、朕曾與他生命相托。但是現在,我們以天下相托,我與他、誰也逃不掉。
39、當老天為你關上一扇窗的同時,衪一定會替你開啟另一扇,只要你愿意,一定可以透過它看見更藍的天空。
40、當初我們共同挾天子以令諸侯,我們共同起誓永為漢臣,可是今日的明公還是漢臣嗎?
41、你怎么一夜白頭,我不希望我們倆也這樣。
42、我以為的有心,不是見色忘義的怦然心動,是不離不棄的日久生情。那日,我若是對你有心,我怎么對得起與夫人二十載的同甘共苦。而今日我對你之情,是真舍不下的朝朝暮暮的相知相惜。我司馬懿,只此一心,叫做長情。你要不要,你看著辦。
43、擅藏者,人不可知。能知者,人無以藏。
44、雖曰如云匪我思存這大好的江山躺著看
45、做事不能靠一個人的智慧,要會看形勢,要會斷人心,這是執政者的根本。
46、什么是德?臨陣能制勝,不使將士枉死是德。治國能安民,不使百姓收凍餒之苦是德。至于坐而論道大言欺人,只會擺架子裝清高卻無實惠于家國百姓的偽君子,朝廷沒有那么多俸祿養著閑人。
47、今日樂,不可忘。樂未央,為樂常苦遲。歲月逝,忽若飛。何為自苦,使我心悲。
48、這世間最大的幸福莫過于,得一人,志同道合,知情識趣:同甘共苦,不忘初衷,她說的每一句都能夠得到你的贊嘆,她的每一個眼神,都是那么流光異彩,與這樣的人共度才不負青春阿!
49、仲達兄,你別怨我,你我的爹只能活一個
大軍師司馬懿名言2
司馬懿名言
1、智者務其實,愚者爭虛名。——《三國演義》
2、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3、弱者把夢看做一種征兆,強者則把夢看做自己內心的欲望。——《火鳳燎原》
4、人這一生,不光活個生死,總得活個對錯。——《軍師聯盟》
5、夫將兵者,不戰則守,不守則走,不走則逃,不逃則死。
6、有心,不是見色忘義的怦然心動; 而是,不離不棄的日久生情。——《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
7、習武可制虎豹,集智方取天下。——《三國殺》
8、轉守為攻,以靜制動。——《三國殺》
9、生逢亂世,何來無辜。——《虎嘯龍吟》
10、大丈夫,出身貧賤并不是恥辱,能屈能伸,方為丈夫。——《三國演義》
狄更斯名言
1、頑強的意志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2、重復是學習之母。 —— 狄更斯
3、利器完不成的工作,鈍器常能派上用場。
4、時間就是金錢,而且對用它來計算利益的'人來說,是一筆巨大的金額。 —— 狄更斯
5、成熟的愛情,敬意、忠心并不輕易表現出來,它的聲音是低的,它是謙遜的、退讓的、潛伏的,等待了又等待。 —— 狄更斯
6、可以斷定,思想和身體一樣,稍有過度的安逸,便會如染瘟病。 —— 狄更斯
7、成功好比一張梯子,“機會”是梯子兩側的長柱,“能力”是插在兩個長柱之間的橫木。只有長柱沒有橫木,梯子沒有用處。 —— 狄更斯
8、愛情能持之以恒才是一件好事;可是,如果在別的方面沒有恒心,那么愛情方面的恒心也就一文不值,毫無意義了。 —— 狄更斯
9、內心的情緒總是要透過人體的外表流露出來的 ----《雙城記》
10、閃打雷劈不用很長時間,你可知道,積聚成雷電要多長時間。地震吞下一座城市不要多長時間把,告訴我,準備一場地震要多長時間。可是一切準備停當,它就會發作,把面前的一切碾個粉碎。而平常,它一直準備著,雖然看不見,也聽不見。 ----《雙城記》
羅素名言
1、知識是使人類快樂的主要因素之一。
2、從偉大的認知能力和無私的心情結合之中最易于產生出思想智慧來。
3、良好的人生是受行動和智慧指導的。 偉大的事業是根源于堅韌不斷地工作,以全副精神去從事,不避艱苦。
4、偉大的事業是根源于堅韌不斷的工作,以全付精神去從事,不避艱苦。
5、愛情只有當它是自由自在時,才會葉茂花繁。認為愛情是某種義務的思想只能置愛情于死地。只消一句話:你應當愛某個人,就足以使你對這個人恨之入骨。
6、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這種愛主要地在于感覺兒童是一種目的。
7、我們有力的道德就是通過奮斗取得物質上的成功;這種道德既適用于國家,也適用于個人。
8、一部分兒童有思考的習慣,而教育的目的在于鏟除他們的這種習慣。——羅素名言
9、從每天上學的時間看,中國兒童最有思想。
10、植物藉栽培而生育,人類藉教育而成人。
大軍師司馬懿名言3
司馬懿的十句經典話
一、智者務其實,愚者爭虛名!
這是曹丕繼承曹操的王位之后,想對司馬懿賞賜高官俸祿,但司馬懿不同意,曹丕問他為什么時,他說的一句話。
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會為了一點表面上的東西爭的面紅耳赤,但真正聰明的人,從來不會計較別人說了什么,只會看中有沒有給自己帶來實際的利益。
二、臣一路走來,沒有敵人,看見的都是朋友和師長!
司馬懿在曹魏時,內部的敵人楊修算是一個,然而楊修被曹操處死后,司馬懿卻請求曹操,想去見見楊修,曹操很不解,平日里這兩人應該是敵對關系,司馬懿為何還這樣做呢?
其實,不管是司馬懿還是我們,一生當中都會有很多敵人,就拿司馬懿來說,內敵有,外敵也有,諸葛亮、孫權這些,不都算是他的敵人嗎?然而,不被仇恨蒙蔽雙眼,就不會影響判斷,這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三、人不能怯懦,但不能不知敬畏,要學會敬畏自己的對手!
說起這句話,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蜀漢的關羽,雖然本人是很有能力,但他看不起天下的任何敵人,覺得只有自己才是最厲害的。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最終因輕視敵人喪了命。
四、打仗先要學的是善敗,敗而不恥,敗而不傷,才能真的笑到最后!
古人常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勝敗乃兵家常事”,失敗不可怕,有了失敗才會有成功!
五、我只想這一生一世,耳朵都在夫人手里!
這是司馬懿對其妻張春華說過的一句話,很好理解,人人都能看懂,但試問,天底下能有多少人能夠一生一世都能做到的呢?
六、不要和愚蠢硬碰硬,要學會向愚蠢低頭!
司馬懿的一生,走的是兢兢戰戰,到了曹爽時期,也是很多時候都被看不慣。但他兒子司馬昭有時就忍不住了,然后司馬懿就勸說他:“人生難免要與愚蠢的人為伍,當出現這樣的情況時,不要和愚蠢硬碰硬,如果碰個頭破血流,豈不是更愚蠢!”
七、我揮劍只用了一天,但我磨劍卻用了二十年。
這就是人人都在說的司馬懿的隱忍!確實,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懂得隱忍,厚積薄發,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八、人這一輩子,不光活個生死, 總得活個對錯!
司馬懿在早期為了不去給曹操服務,寧愿自殘以推脫,可見那時的司馬懿,還是很有志向的,他說:“我事出無奈,才行此下策,如若不然,不僅辜負了曾經的寒窗苦讀,還可能成為別人的手中刀,連累父兄。人這一輩子,不光活個生死,總得活個對錯。”
這個社會已然太多功利心,希望所有人,在拼搏進取的同時,有些損人利己的事情,還是不要做,人這一輩子,不光活個生死, 總得活個對錯!
九、弱者把夢看做一種征兆,強者則把夢看做自己內心的欲望。
很多人都喜歡把夢看作是一種征兆,尤其是古人,覺得是上天在預示著什么。而強者卻通常不這么想,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境很多時候,反映的恰恰是自己內心的欲望。
十、習武可制虎豹,集智方取天下!
武力固然可以打敗敵人,解除危險,但智力才是最重要的。三國的呂布武力很高,但智謀一般,最終還是兵敗被殺。所以不管是任何時代,有勇有謀是最好的!退其次而言,有謀勝過有勇!勇不可懼,謀卻可懼!
行行重行行原文_翻譯及賞析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兩漢·佚名《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
兩漢 : 佚名
古詩三百首 , 古詩十九首 , 女子 , 離別相思 譯文及注釋
釋義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這樣活生生分開了你我。
從此你我之間相距千萬里,我在天這頭你就在天那頭。
路途那樣艱險又那樣遙遠,要見面可知道是什么時候?
北馬南來仍然依戀著北風,南鳥北飛筑巢還在南枝頭。
彼此分離的時間越長越久,衣服越發寬大人越發消瘦。
飄蕩游云遮住了太陽,他鄉的游子不想回還。
只因為想你使我都變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關。
還有許多心里話都不說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饑寒。
賞析
這是一首在東漢末年動蕩歲月中的相思亂離之歌。盡管在流傳過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陳繹《詩譜》),讀之使人悲感無端,反復低徊,為女主人公真摯痛苦的愛情呼喚所感動。
首句五字,連疊四個“行”字,僅以一“重”字綰結。“行行”言其遠,“重行行”極言其遠,兼有久遠之意,翻進一層,不僅指空間,也指時間。于是,復沓的聲調,遲緩的節奏,疲憊的步伐,給人以沉重的壓抑感,痛苦傷感的氛圍,立即籠罩全詩。“與君生別離”,這是思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的回憶,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壓抑不住發出的直白的呼喊。詩中的“君”,當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遠行未歸的游子。
與君一別,音訊茫然:“相去萬余里”。相隔萬里,思婦以君行處為天涯;游子離家萬里,以故鄉與思婦為天涯,所謂“各在天一涯”也。“道路阻且長”承上句而來,“阻”承“天一涯”,指路途坎坷曲折;“長”承“萬余里”,指路途遙遠,關山迢遞。因此,“會面安可知”!當時戰爭頻仍,社會動亂,加上交通不便,生離猶如死別,當然也就相見無期。
然而,別離愈久,會面愈難。詩人在極度思念中展開了豐富的聯想:凡物都有眷戀鄉土的本性:“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飛禽走獸尚且如此,何況人。這兩句用比興手法,突如其來,效果遠比直說更強烈感人。表面上喻遠行君子,說明物尚有情,人豈無思的道理,同時兼暗喻思婦對遠行君子深婉的戀情和熱烈的相思:胡馬在北風中嘶鳴了,越鳥在朝南的枝頭上筑巢了,游子啊,你還不歸來啊!“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思婦說:自別后,我容顏憔悴,首如飛蓬,自別后,我日漸消瘦,衣頻寬松,游子啊,你還不歸來啊!正是這種心靈上無聲的呼喚,才越過千百年,贏得了人們的曠世同情和深深的惋嘆。
如果稍稍留意,至此,詩中已出現了兩次“相去”。第一次與“萬余里”組合,指兩地相距之遠;第二次與“日已遠”組合,指夫妻別離時間之長。相隔萬里,日復一日,是忘記了當初旦旦誓約,還是為他鄉女子所迷惑,正如浮云遮住了白日,使明凈的心靈蒙上了一片云翳。“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這使女主人公忽然陷入深深的苦痛和彷惶之中。詩人通過由思念引起的猜測疑慮心理“反言之”,思婦的相思之情才愈顯刻骨,愈顯深婉、含蓄,意味不盡。
猜測、懷疑,當然毫無結果;極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這就是“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老”,并非實指年齡,而指消瘦的體貌和憂傷的心情,是說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已。“晚”,指行人未歸,歲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謝,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紅顏老的遲暮之感。
坐愁相思了無益與其憔悴自棄,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體,留得青春容光,以待來日相會。故詩最后說:“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至此,詩人以期待和聊以 *** 的口吻,結束了她相思離亂的歌唱。
創作背景 這是反映思婦離愁別恨的詩,是《古詩十九首》之一。關于《古詩十九首》的時代背景有多種說法。宇文所安認為中國早期詩歌是一個復制系統,找不到“古詩”早于建安時期的確鑿證據。今人一般認為它并不是一時一人之作,它所產生的年代應當在東漢獻帝建安之前的幾十年間。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清代·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舟夜書所見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古詩三百首寫景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老牛粗了耕耘債,齧草坡頭臥夕陽。——宋代·孔平仲《禾熟》
禾熟
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
老牛粗了耕耘債,齧草坡頭臥夕陽。 古詩三百首 , 農事抒懷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文采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兩漢·佚名《客從遠方來》
客從遠方來
兩漢 : 佚名
古詩三百首 , 古詩十九首 , 離別相思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