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茅檐什么小,茅檐低小的上一句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古詩茅檐什么小,以及茅檐低小的上一句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這兩句的大意是什么
全給你說好了——辛棄疾《清平樂·村居》賞析
《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這是辛棄疾農村詞的代表作品之一.
上闋勾勒環境,描畫出了江南農村的風光特色,展現了農家老人心情的舒暢和純樸生活的安樂: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在一所屋檐低矮的小茅草屋旁,有一條淺淺的小溪淙淙流過.清澈見底的小溪兩岸,還長滿了郁郁蔥蔥的碧綠的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誰家的一對青年男女喝了一點酒,吳儂軟語的調笑逗趣呢?這倆人是誰呢?哦,原來是一對白發蒼蒼的老夫婦,正在閑話家常呢!
下闋描寫老夫婦的三個兒子的不同表現,將小兒的天真活潑、貪玩、頑皮的性格刻畫得栩栩如生: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他倆的大兒子,正在小溪的東邊忙著給豆地鋤草;二兒子也正在忙著,編織著雞用來生蛋的籠子.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而他倆最鐘愛的年齡最小的兒子呢?卻因為無所事事,跑到溪邊悠然自得地剝蓮蓬去了.
這是一幅恬靜閑適、有聲有色的農村風俗畫.詞中具有濃厚的農村生活氣息,字里行間洋溢著詞人對農村生活的喜愛,反映出春日農村生活生機勃勃、情趣盎然的一面.
注釋:
①吳音相媚好:江蘇一帶的人,講話的口音多帶“儂”字,說起話來悅耳好聽.媚好:軟柔悅耳.②翁媼:老公公、老婆婆.③無賴:無所事事,嬉皮笑臉的樣子.④蓮蓬:蓮子及其外苞,類似喇叭形;有二三十個形狀向蜂房的小孔,小孔里藏有蓮子.
清平樂村居的古詩
清平樂村居的古詩: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此詞作于辛棄疾閑居帶湖期間。從四十三歲起,他長期未得任用,使他在隱居中更加關注農村生活,寫下了大量的閑適詞和田園詞。
原詩的翻譯為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發的老人是誰家的呀?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忙于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南宋。歷任江陰簽判,建康通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湖北轉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
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二十年之久,其間一度起為福建提點刑獄、福建安撫使。六十四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江知府,不久罷歸。
茅檐低小什么意思
茅檐低小——清平樂·村居(辛棄疾)
茅檐:茅屋
,茅屋的屋檐。
知識拓展: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注釋:
清平樂
村居:清平樂,詞牌名。村居,這首詞的題目,意為鄉村生活。
茅檐:茅屋
,茅屋的屋檐。
吳音:作者當時住在江西東部的上饒,這一帶古時是吳國的領土,所以稱這一帶的方言為吳音,吳地的方言。
相媚好:這里指互相逗趣、取樂。
翁媼:老翁、老太。
鋤豆:在豆地里鋤草。
織:編織,文中指編織雞籠。
亡賴:同“無賴”,這里指頑皮、淘氣。
臥:趴。
臥剝:趴著剝(蓮蓬)。
溪東:小溪的東面。
蓮蓬:蓮花開過后的花托,倒圓錐形,里面有蓮子。
譯文: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一條清澈照人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一對滿頭白發的老夫妻,帶著微醉的神態,親熱地用吳地的方言在一起聊天逗樂。大兒子在溪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家門口編織雞籠。最喜歡的是調皮的小兒子,趴在溪邊剝蓮蓬。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