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秦娥詞有多少,憶秦娥詞選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憶秦娥詞有多少,以及憶秦娥詞選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憶秦娥詞牌名古詩詞有哪些 憶秦娥詞牌名的古詩詞
1、明朝方以智的《憶秦娥 花似雪》。花似雪,東風夜掃蘇堤月。蘇堤月,香銷南國,幾回圓缺?錢塘江山潮聲歇,江邊楊柳誰攀折?誰攀折,西陵渡口,古今離別。
這是一首離別思人之作。上闋寫風掃蘇堤,香銷南國,月有圓缺。下闋寫錢塘潮歇,江柳無人攀折,都是離別、思念和感傷之景,歷史滄桑和離愁別緒彌漫在字里行間。尾句“西陵渡口,古今離別”最為精彩,深化主題,增添詩意,抒發無限感慨。
2、宋朝孫道絢的《憶秦娥 季溫老友歸樵陽人來閑書因以為寄》
秋寂寞,秋風夜雨傷離索。傷離索,老懷無奈,淚珠零落。故人一去無期約,尺書忽寄西飛鶴。西飛鶴,故人何在,水村山郭。
這是作者收到老友書信后,在秋夜思念故友,抒發老來寂寞無奈情懷的一首詞作。秋風秋雨寂寞夜,老來孤苦無奈之際,作者忽然收到老友的書信,略感安慰。但只有書信而見不到老友,對老友的思念愈深,可見兩人的友誼之深、之真。尾句“水村山郭”以景代情,情誼更濃。
此詞用語清麗,感情真摯,既有環境的渲染,又有胸臆的袒露,將對故友的思念和自己的寂寞無奈抒發得淋漓盡致。
3、北宋李之儀的《憶秦娥 用太白韻》
清溪咽,霜風洗出山頭月。山頭月,迎得云歸,還送云別。不知今是何時節,凌歊望斷音塵絕。音塵絕,帆來帆去,天際雙闕。
這是一首寫景抒懷的小詞,抒發思鄉之情。此詞上闋寫景,有清溪、霜風、山月,還有在山月下隨風飄動的流云,用流云寓意人的漂泊流浪,形象貼切。下闋觸景生情,在“帆來帆去”中思鄉之情油然而生,連綿不絕。
這首詞在詞史上還有個特殊含義,即在北宋時人們普遍認為史上對作者爭議頗大的《憶秦娥 簫聲咽》詞,是李白的作品。
4、北宋賀鑄的《憶秦娥 曉朦朧》
曉朦朧,前溪百鳥啼匆匆。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樓空。去年今日東門東,鮮妝輝映桃花紅。桃花紅,吹開吹落,一任東風。賀鑄這首詞化用了唐朝詩人崔護《題都城南莊》中的意境,即“去 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此詞上闋寫景,透露出傷感之情,下闋以景結情,深化了這種傷感。全詞用語流動、清麗、哀婉,愁情縈繞,滿是遺憾之情。
5、宋朝李清照的《憶秦娥 詠桐》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后,暮天聞角。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抒發作者登閣眺望時的孤寂之情。此詞語調凄涼,感情凝重,心與物融,情與景合,情景交融。滿詞全是哀婉沉郁色調,讀來滿是凄涼、沉重之感。
6、南宋劉克莊的《憶秦娥 梅謝了》
梅謝了,塞垣凍解鴻歸早。鴻歸早,憑伊問訊,大梁遺老。浙河西面邊聲悄,淮河北去炊煙少。炊煙少,宣和宮殿,冷煙衰草。
這是一首憂國憂民之作。開禧二年(1206年),韓侂胄倉促發動北伐,以失敗告終。和議之后,南宋朝廷昏庸的皇帝和投降派大臣立刻就把恢復中原的大業置之腦后,安心享樂。南宋像劉克莊等許多清醒的愛國志士們報國無門,只能日日為國家的前途擔憂,這首詞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而作。
此詞想象力豐富,用語凄苦,情景交融,以高飛鴻雁眼中“炊煙少”、“冷煙衰草”等凄涼景色,抒發山河殘敗、國家衰亡的悲憤,字里行間滿是對南宋當權者的不滿和強烈譴責。
7、《憶秦娥 婁山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這是一首寫于戰爭年代的豪放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情景交融。
此詞從內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渾壯闊的冬夜行軍圖,表達出作者面對失利和困難時從容不迫的氣度和博大胸懷,偉人氣魄自是不凡。
8、唐朝李白的《憶秦娥 簫聲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這首詞是最早的一首《憶秦娥》,也是“憶秦娥”這一詞牌的“得名作”,與李白的另一首詞《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一起被譽為“百代詞曲之祖”。
關于此詞的作者是不是李白歷來一直存在爭議,在沒有確切證據之前,按照最普遍的觀點,此詞作者只能是李白。
此詞上片傷別,下片傷逝,用語悲壯,氣魄雄偉,動人心魄,傷今懷古,情景交融,寄托深遠,歷來備受好評。
婁山關憶秦娥歌詞
婁山關憶秦娥歌詞如下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殘陽如血
注釋
憶秦娥:詞牌名,源于李白的詞句“秦娥夢斷秦樓月”。雙調,仄韻格,四十六字。該詞牌名的最早出李白《憶秦娥·簫聲咽》詞。此調別名甚多,計有《秦樓月》、《玉交枝》、《碧云深》、《雙荷葉》,而《秦樓月》則與《憶秦娥》同取詞中首句為之名。
憶秦娥現代詩詞
以下是憶秦娥現代詩詞:
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詞句注釋:憶秦娥:詞牌名,源于李白的詞句“秦娥夢斷秦樓月”。雙調,仄韻格,四十六字。該詞牌名的最早出李白《憶秦娥·簫聲咽》詞。此調別名甚多,計有《秦樓月》、《玉交枝》、《碧云深》、《雙荷葉》,而《秦樓月》則與《憶秦娥》同取詞中首句為之名。
婁山關:又稱婁關、太平關,位于貴州遵義北大婁山的最高峰上,是貴州北部進入四川的重要隘口,離遵義城約60公里。婁山關地勢極為險要,《貴州通志》說它“萬峰插天,中通一線”。是四川與貴州的交通孔道。此處群峰攢聚,中通一線,地勢十分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婁山關是紅軍長征途中的一處天險,此處戰役關系著紅軍的生死存亡。
西風烈:烈,凜烈、猛風;西風勁厲。長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殘月映照下,在煙霧茫茫的長空中,有飛雁在叫喚。這兩句是記拂曉情景,時婁山關戰斗已經勝利結束。霜晨月:疊句,類似音律上的和聲,有連鎖作用,詳見詞牌憶秦娥。馬蹄聲碎:碎,碎雜,碎亂。
喇叭聲咽:喇叭,一種管樂器,即軍號。咽,嗚咽、幽咽,聲音因阻塞而低沉。雄關漫道真如鐵:雄關,雄壯的關隘,即指婁山關。漫道,徒然說,枉然說。人們徒然傳說婁山關堅硬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邁步,跨步、大踏步。從頭越,即為頭越。張相《詩詞曲語詞匯釋》:“為頭,猶云從頭,或開始也。”有重頭再開始的意思。說的是從頭大踏步越過雄關,卻隱約透露著當時戰略任務受挫,要對長征計劃從頭再作部署,且有取得勝利的堅定不移的信心。蒼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濤。殘陽如血:夕陽鮮紅,像血的顏色。
《憶秦娥·婁山關》是現代革命家、文學家毛澤東于1935年創作的一首詞。此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從內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渾壯闊的冬夜行軍圖,描畫了紅軍長征中征戰婁山關的緊張激烈場景,表現了作者面對失利和困難從容不迫的氣度和博大胸懷。
全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體,水乳交融。其篇幅雖短,但雄奇悲壯,氣勢如虹,寥寥數筆,“份量”很重,像一幅出自大師手筆的簡筆畫。
白話譯文:凜冽的西風正猛烈地吹著,大雁鳴霜,曉月當空。曉月當空,馬蹄聲零碎而又紛雜,軍號聲聲沉郁低回。不要說群山起伏像鐵般難以逾越,而今讓我們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陽光華赤如血。
李白的《憶秦娥》全詩
憶秦娥·簫聲咽
李白 〔唐代〕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完善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玉簫的聲音悲涼嗚咽,秦娥從夢中驚醒時,眼見秦家樓外一輪清冷明月。清冷的明月,每一年橋邊青青的柳色,都印染著灞陵橋上的凄愴離別。
又是一年重陽佳節,登上樂游原,秦娥遙望咸陽古道,可嘆那人了無影蹤、音信斷絕。良人不見啊音信斷絕,只有西風蕭瑟,殘陽似血,拂照著那漢家帝王的陵闕。
注釋
此詞上片傷別,下片傷逝。兩宋之交邵博《邵氏聞見后錄》始稱之為李白之作。南宋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亦錄于李白名下。明代以來屢有質疑者。
簫:一種竹制的管樂器。咽:嗚咽,形容簫管吹出的曲調低沉而悲涼,嗚嗚咽咽如泣如訴。
夢斷:夢被打斷,即夢醒。
灞陵:在今陜西省西安市東,是漢文帝的陵墓所在地。當地有一座橋,為通往華北、東北和東南各地必經之處。
傷別:為別離而傷心。
樂游原:又叫“樂游園”,在長安東南郊,是漢宣帝樂游苑的故址,其地勢較高,可俯視長安城,在唐代是游覽之地。
清秋節:指農歷九月九日的重陽節,是當時人們重陽登高的節日。
咸陽古道:咸陽,秦都,在長安西北數百里,是漢唐時期由京城往西北從軍、經商的要道。古咸陽在今陜西省咸陽市東二十里。唐人常以咸陽代指長安,“咸陽古道”就是長安道。
音塵:一般指消息,這里是指車行走時發出的聲音和揚起的塵土。
殘照:指落日的光輝。
漢家:漢朝。
陵闕:皇帝的墳墓和宮殿。
憶秦蛾有哪些內容?
憶秦蛾:樓陰缺,闌干影臥東廂月。東廂月,一天風露,杏花如雪。隔煙催漏金虬咽,羅幃暗淡燈花結。燈花結,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作者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他的詩與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號稱“南宋四大家”。其詞風清逸淡遠,尤以田園詩著稱。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等。
這是一首閨怨詞。范成大共寫過五首《憶秦娥》,都是寫少婦思念遠人的,前四首寫一天中朝、晝、暮、夜時的心緒,第五首寫驚蟄日的情思。它們都是閨情詞中的佳作,這首是其中的第四首。上片描寫春天月夜景色。靜謐的月夜,情調非常溫馨。女主人公深夜不眠,獨在月下癡情思念。下片寫回到樓內閨房的情景。首句的“催”和“咽”以及上片的“風”都是以動襯靜,但多了暗暗的愁恨。“燈花結”,在“暗溪”的氛圍中為之一振,于是有了后面夢到江南的慰藉,以夜月實景起,以春夢虛境止。靜謐和溫馨掩蓋了淡淡的離愁,的確別有一番風味。這首詞寫得輕靈縹緲,感情的濃淡,動靜的結合都恰到好處,是范大成婉約詞中的上乘之作。
關于憶秦娥詞有多少和憶秦娥詞選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