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是哪里,王昌齡是哪里人
大家好,關(guān)于王昌齡是哪里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guān)于王昌齡是哪里人的相關(guān)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王昌齡是哪的人?
王昌齡的籍貫,有太原、京兆兩說。《舊唐書》本傳云王昌齡為京兆(即唐西京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為他在《別李浦之京》詩中說:“故園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閑居》之作。唐代許多山西詩人因為洛陽、長安為當(dāng)時文化中心,多游洛陽、長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為居住在京城便說他們?yōu)榫┏侨??!逗釉烙㈧`集》為唐人殷番所編著的唐人詩集,載王昌齡為太原人,《唐才子傳》也認(rèn)為王昌齡為太原人。
王昌齡的名人簡介有哪些?
王昌齡(?~約758)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唐代杰出詩人。他早年曾漫游西北邊塞,開元十五年(727)中進(jìn)士,曾出任江寧丞,晚年因事而貶龍標(biāo)尉,安史之亂時,他因戰(zhàn)亂而還鄉(xiāng),在離開毫州的途中為刺史閭丘曉所殺。王昌齡是唐代成就最高的邊塞詩人之一,他的邊塞詩雄壯熱烈而激越悲涼,極富藝術(shù)魅力,尤其是《出塞》一詩意境開闊,有縱橫古今的氣魄,被譽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他又是著名的“七絕圣手”,他的七絕善于抓住典型題材和典型情景,以高度的藝術(shù)概括力和一氣呵成的構(gòu)思,創(chuàng)造深沉混茫的意境,將七絕的優(yōu)點發(fā)揮到了極致,在整個唐代詩壇,只有李白、杜牧幾人可以和他相比。代表作有《從軍行》、《芙蓉樓送辛漸》、《長信秋詞》等。
白居易王昌齡哪里人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原籍太原,生在河南。 中國河南新鄭市(今鄭州新鄭)
王昌齡(公元690-756年)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字少伯,漢族,山西太原人。河?xùn)|晉陽(今山西太原) 望采納 謝謝
王昌齡是哪代詩人
問題一:王昌齡是什么代什么詩人 王昌齡 (698― 757),字少伯,漢族,河?xùn)|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
王昌齡早年貧苦,主要依靠農(nóng)耕維持生活,30歲左右進(jìn)士及第。初任秘書省校書郎,而后又擔(dān)任博學(xué)宏辭、汜水尉,因事被貶嶺南。 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biāo)尉。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閨怨》等。
問題二:王昌齡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唐
問題三:王翰和王昌齡分別是哪代詩人 王翰(1333~1378),元末明初,字用文,號時齋,仕名那木罕,安徽廬州(今合肥市)人,晚年定居福建省永泰縣塘前鄉(xiāng)官烈村。
王昌齡 (698- 756),盛唐邊塞詩人,字少伯,漢族,河?xùn)|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nóng)耕,年近而立,始中進(jìn)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xué)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biāo)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
問題四:王翰和王昌齡分別是哪代詩人 王翰(生卒年不詳),字子羽,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邊塞詩人。與王昌齡同時,王翰這樣一個有才氣的詩人,其集不傳。其詩載于《全唐詩》的,僅有14首。登進(jìn)士第,舉直言極諫,調(diào)昌樂尉。復(fù)舉超拔群類,召為秘書正字。擢通事舍人、駕部員外。出為汝州長史,改仙州別駕。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漢族,河?xùn)|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nóng)耕,年近而立,始中進(jìn)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xué)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biāo)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問題五:王昌齡最擅長的是什么 詩人王昌齡是哪個朝代的 王昌齡最擅長的是七絕(七言絕句),詩人王昌齡是唐代的。
王昌齡 (698― 757),字少伯,盛唐著名邊塞詩人,最擅長七絕,后人譽為“七絕圣手”。王昌齡在盛唐詩人中年輩較長,寫作七絕時間也早,是唐朝詩人中較早大量寫作七絕并獲得優(yōu)異成就的“七絕圣手”,獨以七絕成為名家。
問題六:杜荀鶴李中王建王昌齡分別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杜荀鶴(約846-約906),晚唐人,約為宣、懿、僖、昭、哀五朝人(904至906為后梁)
李中,生卒年不詳,大約920-974年,五代南唐人,約為后唐、后晉、后漢、后周至宋太祖時期人(920至923為后梁),跨越整個南唐
王建,生卒年不詳,唐朝人,約為代、德、順、憲、穆、敬、文七朝人,大和五年(831)后行蹤不詳
王昌齡(698― 756),盛唐人,武后、中、睿、玄四朝人
問題七:王昌齡是著名的什么詩人? 邊塞詩人。
問題八:?王昌齡可與誰并駕齊驅(qū)?(具體哪位詩人?) 答案:
王昌齡的詩作留存的不多,其最主要的藝術(shù)成就是邊塞詩與七絕,單論七絕的藝術(shù)成就,終唐一代,可與大詩人李白媲美,論邊塞詩的成就,可與高適、岑參并駕齊驅(qū)。王之渙與王翰的邊塞詩雖然藝術(shù)成就也很高,但存詩非常少,難與之詳細(xì)比較。
相關(guān)資料:
唐代邊塞詩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王昌齡、王翰、王之渙、岑參、高適、李益等。
王昌齡 (約690― 約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nóng)耕,年近不惑,始中進(jìn)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xué)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biāo)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
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所作之詩氣勢雄渾,格調(diào)高昂,尤其是將七絕推向高峰,故人稱“七絕圣手”。其詩歌體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樂的七言絕句。內(nèi)容基本上選用樂府舊題來抒寫戰(zhàn)士愛國立功和思念家鄉(xiāng)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著高度的概括和豐富的想象力。其詩歌語言圓潤蘊藉,音調(diào)婉轉(zhuǎn)和諧,意境深遠(yuǎn),耐人尋味。他的許多描寫邊塞生活的七絕被推為邊塞名作,《出塞》一詩被推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由于王昌齡的詩歌最專于七絕,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人稱其為“七絕圣手”。清沈德潛說:“五言絕右丞(王維)、供奉(李白);七言絕龍標(biāo)(王昌齡)、供奉。妙絕古今,別有天地?!?/p>
關(guān)于王昌齡是哪里和王昌齡是哪里人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guān)注本站。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