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不語水空流什么意思,花不語詩詞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花不語水空流什么意思,以及花不語詩詞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鷓鴣天這首詩的意思
誰寫的啊! ?????????????????自己找
鷓鴣天
zhè ɡū tiān
①詞牌名。雙調(diào),五十五字,押平聲韻。
②曲牌名。南曲仙呂宮、北曲大石調(diào)都有。字句格律都與詞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為“引子”,多用于傳奇劇的結(jié)尾處。
一、《鷓鴣天?時謫黃州》?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1,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現(xiàn)2,照水紅蕖細細香。
鄰舍外,古城旁3。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4。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5。
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xué)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xué)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后的文壇領(lǐng)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fēng)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詞牌釋義
〔題考〕 【填詞名解】:“[鷓鴣天],一名[思佳客],一名[于中好],采鄭嵎詩:‘春游雞鹿塞,家在鷓鴣天。’”按鷓鴣為樂謂名,許渾【聽歌鷓鴣】詩:“南國多倩多艷詞,鷓鴣清怨繞梁飛。”鄭谷【遷客】詩:“舞夜聞橫笛,可堪吹鷓鴣?”又【宋史 樂志】引姜夔言:“今大樂外,有曰夏笛鷓鴣,沈滯郁抑,失之太濁。”故鷓鴣似為一種笙笛類之樂調(diào),詞名或與[瑞鷓鴣]同取義于此。至元馬臻詩:“春回苜蓿地,笛怨鷓鴣天”;則似已指詞調(diào)矣。
〔作法〕 本調(diào)五十五字,實由七絕兩首合并而成;惟后闋換頭,改第一句為三字兩句。通體平仄,除后闋首、次兩句有一定,及前闋首尾,后闋末句之第三字不能移易外,余均與七絕相通。但應(yīng)仄起,不得用平起。
玉慘花愁出鳳城,
⊙●○○●●△(平韻)
蓮花樓下柳青青。
⊙○⊙●●○△(協(xié)平韻)
尊前一唱陽關(guān)曲,
⊙○⊙●○○●(句)
別個人人第五程。
⊙●○○●●△(協(xié)平韻)
尋好夢,
○●●(句)
夢難成,
●○△(協(xié)平韻)
有誰知我此時情。
⊙○⊙●●○△(協(xié)平韻)
枕前淚共階前雨,
⊙○⊙●○○●(句)
隔個窗兒滴到明。
⊙●○○●●△(協(xié)平韻)
注釋
1.林斷山明:樹林斷絕處,山峰顯現(xiàn)出來。
2.翻空:飛翔在空中。
3.古城:當指黃州古城。
4.杖藜 :拄著藜杖。杜甫《漫興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
5.浮生:意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李涉《題鶴林寺僧舍》:"偶經(jīng)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
這首詞作于元豐六年(1083年),時蘇軾在黃州。描繪了一幅夏日雨后的農(nóng)村小景。
上闋寫景。開首"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連用林、山、竹、墻、蟬、草、池塘七種典型意象描寫了夏日雨后的景物,給人以密不透風(fēng)之感。最后以"翻空白鳥"與"照水紅蕖"相對,一個訴諸視覺:"時時現(xiàn)";一個訴諸嗅覺:"細細香"。充滿了詩情畫意。
下闋寫散步。江村小景繪好之后,視角則陡然一轉(zhuǎn),步入畫中:"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通過作者的外部形象顯示其內(nèi)心世界。最后兩句乃點睛之筆,"殷勤"二字是擬人化手法,含有自嘲的辛酸和詞人的感慨,"又得浮生一日涼"則又更進一層,超出世表。
二、鷓鴣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2,天教分付與疏狂。
曾批給雨支風(fēng)券,累上留云借月章3。
詩萬首,酒千觴4。幾曾著眼看侯王。
玉樓金闕慵歸去5,且插梅花醉洛陽。
注釋
1.西都:指北宋的西京洛陽。
2.清都:道家傳謂紫薇天帝的居所,《列子?周穆王》:"王實以為清都紫薇,均天廣樂,帝之所居"。山水郎:作者虛構(gòu)出來管理山水的神官。
3.券、章:均指公文。
4.觴:酒杯。
5.玉樓金闕:指神仙居住的樓閣宮殿。
此篇是朱敦儒前半生生活理想和自我形象的寫照。朱氏在詞中將自己塑造成一位管理天下妙水清山的神官,由上天賦予了狂放不羈的特權(quán),不問人間俗務(wù),只管風(fēng)月雨云,成日價過著清詩萬首、美酒千杯的灑脫生活。對于俗世間的侯王將相自然不屑一顧,就算是天上的神仙府邸也懶得歸去,只愿頭上閑插著梅花,醉倒在繁華的西都洛陽城中。此詞塑造的藝術(shù)形象,與李白的"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飲中八仙歌》)頗有幾分異曲同工之妙,讀之直覺曠達灑脫,正可見其"有神仙風(fēng)致"處。只可惜,朱氏年輕時代這種傲視侯門、縱情山水的理想生活,卻不為現(xiàn)實所容。秦檜當權(quán)時,朱氏被迫出仕"久廢之官"鴻臚少卿,可謂是晚節(jié)未終,招致不少非議。《二老堂詩話》載:"蜀人武橫作詩譏之:'少室山人久掛冠,不知何事到長安。如何縱插梅花醉,未必王侯著眼看。'" 曾經(jīng)的山水仙人,如此遭人奚落,真正令人扼腕。
三、鷓鴣天?正月十一日觀燈姜夔
巷陌風(fēng)光縱賞時,籠紗未出馬兒嘶2。白頭居士無呵殿3,只有乘肩小女隨4。
花滿市5,月侵衣,少年情事老來悲。沙河塘上春寒淺6,看了游人緩緩歸。
注釋
1.正月十一日觀燈:周密武林舊事記載臨安元宵節(jié)前試燈,稱"預(yù)賞。
2.籠紗:紗制的燈籠。
3.白頭居士:作者自稱。呵殿:前呵后殿,即前呼后擁,指隨從。
4.乘肩小女:坐在大人肩上的小女兒。
5.花:花燈。
6.沙河塘:錢塘縣南五里,南宋時為繁華盛地。
這首詞寫正月觀燈,描繪出當時人們賞燈的盛況,"籠紗未出馬兒嘶的喧嘩,花滿市的壯麗,然而在擁擠的人群里,作者帶著小女兒在緩緩行走著,無呵殿的白頭居士是作者自嘲之情,乘肩小女是作者的自慰之情,兩種形象疊加在一起卻是詞中新穎的意象。但作者在這樣的繁華熱鬧里,仍然沒有擺脫憂傷,他那顆敏感的心在觀燈回來的路程中,在銀色的月光下,在忽然沉靜下來的深夜,觸景生情,回想起了少年情事,那就發(fā)生在許多年前同樣的美好的夜晚,然而往事亦已,歲月已逝,作者無可奈何之情在這熱鬧的節(jié)日里,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顯得更悲涼更凄惻。
四、《鷓鴣天》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yīng)羞,畫欄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注釋】:騷人句:騷人,此處措賦《離騷》之屈原。
【賞析】:此詞是詠桂花的。作者贊揚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不僅因為它的美麗,而是因為它長存濃列的芳香,反映了她的審美觀。上片采用直接描寫的方法,下面采用側(cè)面襯托的方法。通過議論贊美桂花,使主題深化。寄托遙深。
四、《鷓鴣天》李清照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yīng)恨夜來霜。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注釋】:
寒日:晚秋的霜晨,氣溫甚低,人們感覺不到陽光的熱量,故稱寒日。
瑣窗:窗欞作連鎖形的圖案,名瑣窗。瑣,即連環(huán),亦兒鎖。
團茶:即壓緊茶之一種。宋朝多制茶團。
瑞腦:一種熏香的名字,也叫龍腦,即冰片。
仲宣懷遠: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人,建安七子之一。曾寫《登樓賦》,以抒懷鄉(xiāng)的情思。其中有“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悲舊鄉(xiāng)之壅隔分,涕橫墜而弗禁”之句。
隨分:照例。
【賞析】:此詞當為清照南渡后所作。李清照南渡之后,陷入了國破家亡、夫死流離的悲慘境地,心緒落寞,鄉(xiāng)情殷切,寫一些懷鄉(xiāng)詞。這詞寫晚愁霜晨庭院中凄寒肅殺的景象及女主人一醉解千愁的濃重家國之思。兩詞結(jié)句,如直抒胸臆,僵直枯燥,便缺乏了藝術(shù)的生機。宕開一筆,別出遠神,境界全出,更引起讀者冥想遐思。獲得特殊的美感享受。
五、《鷓鴣天》夏竦
鎮(zhèn)日無心掃黛眉,臨行愁見理征衣。
尊前只恐傷郎意,閣淚汪汪不敢垂。
停寶馬,捧瑤卮,相斟相勸忍分離?
不如飲待奴先醉,圖得不知郎去時。
此為送別詞。詞中托為一個女子的身口,抒寫她與愛人分別時的離情愁緒。全詞語淺情深,深婉曲折,凄美靈動。詞的上片寫女主人公愛人將行、行日及別宴上的種種情態(tài),下片極言離別的痛苦。
上片起首一句,寫女主人公自愛人打算出行時就沒精打采,整天百無聊賴地描眉。第二句,寫她一見丈夫打點行裝就愁了。這“愁見”似不同于“愁看”,應(yīng)是情緒的突然觸發(fā),雖然行人即將出發(fā),但何時理征衣,她并不是都有思想準備的。這樣看來,這個“愁”比前句“無心”就深入一層而且?guī)в幸欢ǔ潭鹊谋l(fā)性了。上片結(jié)尾兩句,寫男女雙方唯恐對方傷心,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以至于別宴上,女主人公雖然難受得兩眼是淚,卻不敢讓自己的淚泉涌流出來。
過片三句,略作頓挫,氣氛稍緩,金玉的字面也顯示了情意的美好;下面的反問又轉(zhuǎn)入內(nèi)心,“相斟相勸”表面的平靜下隱伏著痛苦的煎熬。結(jié)拍兩句,構(gòu)思奇特,出語不凡,道出了女主人公深摯婉曲的內(nèi)心獨白:正因為分別這般痛苦,不如自己先醉倒,不知分手情形或許好受些。自己強忍著眼淚想寬解心上人,但感情的自控總有個限度,說不定到分手時還會垂傷心,那只有求助于沉醉,庶幾可免兩傷。這兩句,把主人公的款款深情抒寫得感人肺腑,波瀾起伏。
六、《鷓鴣天》 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譯文]
憶當年,你手捧玉盅把酒敬,衣著華麗人多情;我舉杯痛飲拼一醉,醉意醺醺臉通紅。縱情跳舞,直到樓頂月、挨著樹梢向下行;盡興唱歌,使得桃花扇、疲倦無力不扇風(fēng)。
自從離別后,總想重相逢,多少次、你我重逢在夢中。今夜果真喜相逢,挑燈久坐敘別情,還恐怕、又是虛幻的夢中境。
[注釋]
(1)彩袖:借代手法,指歌女。
(2)拚(pàn判)卻:甘愿。
(3)剩:盡量,力求達到最大限度。釭(gāng剛):燈。
詞作鑒賞
這首詞是作者膾炙人口的名作,寫詞人與一個女子的久別重逢。上片回憶當年佳會,用重筆渲染,見初會時情重;過片寫別后思念,憶相逢實則盼重逢,相逢難再,結(jié)想成夢,見離別后情深;結(jié)尾寫久別重逢,竟然將真疑夢,足見重逢時情厚。通篇詞情婉麗,讀來沁人心脾。晁補之稱贊小晏不蹈襲人語,風(fēng)度閑雅,自成一家,舉出“舞低楊柳樓心月”一聯(lián),說“知此人必不生于三家村中者。”(見《侯鯖錄》)
劉體仁《七頌堂詞繹》中云:“‘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叔厚云:”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此詩與詞之分疆也。“上片敘寫當年歡聚之時,歌女殷勤勸酒,自己拚命痛飲,歌女楊柳圍繞的高樓中翩翩起舞,搖動繪有桃花的團扇時緩緩而歌,直到月落風(fēng)定,真是豪情歡暢,逸興遄飛。詞中用詞絢爛多彩,如”彩袖“、”玉鍾“、”醉顏紅“、”楊柳樓“、”桃花扇“等。但是,所有這一切又都是追憶往事,似實卻虛,所以更有了一種如夢如幻的美感。
下片敘寫久別重逢的驚喜之情。“銀釭”即是銀燈:“剩”,只管。末二句從杜甫《羌村》詩“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兩句脫化而出,但表達更為輕靈婉折。這是因為晏幾道作此詞是承平之世,而久別重逢的對象亦是相愛的歌女,情況不同,則情致各異。詞中說,別離之后,回想歡聚時境況,常是夢中相見,而今番真的相遇了,反倒疑是夢中。情思委婉纏綿,辭句清空如話,而其妙處更于能用聲音配合之美,造成一種迷離惝恍的夢境,有情文相生之妙。
這首詞的藝術(shù)手法是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當年歡聚情況,似實而卻虛,當前一現(xiàn),倏歸烏有;下片抒寫久別相思不期而遇的驚喜之情,似夢卻真,利用聲韻的配合,宛如一首樂曲,使聽者也仿佛進入夢境。全詞不過五十幾個字,而能造成兩種境界,互相補充配合,或?qū)嵒蛱摚扔胁噬慕k爛,又有聲音的諧美,足見晏幾道詞藝之高妙。
鷓鴣天
無名氏
枝上流鶯和淚聞,新啼痕間舊啼痕。
一春魚鳥無消息,千里關(guān)山勞夢魂。
無一語,對芳尊。
安排腸斷到黃昏。
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
無名氏詞作鑒賞
詞的上片寫思婦凌晨在夢中被鶯聲喚醒,遠憶征人,淚流不止。“夢”是此片的關(guān)節(jié)。后兩句寫致夢之因,前兩句寫夢醒之果。致夢之因,詞中寫了兩點:一是丈夫征戌在外,遠隔千里,故而引起思婦魂牽夢縈,此就地點而言;一是整整一個春季,丈夫未寄一封家書,究竟平安與否,不得而知,故而引起思婦的憂慮與憶念,此就時間而言。從詞意推知,思婦的夢魂,本已縹緲千里,與丈夫客中相聚,現(xiàn)實中無法實現(xiàn)的愿望,在夢境中得到了滿足。這是何等的快慰,然而樹上黃鶯一大早就惱人地歌唱起來,把她從甜蜜的夢鄉(xiāng)中喚醒。她又回到雙雙分離的現(xiàn)實中,伊人不見,魚鳥音沉。于是,她失望了,痛哭了。
過片三句,寫女子在白天的思念。她一大早被鶯聲喚醒,哭干眼淚,默然無語,千愁萬怨似乎隨著兩行淚水咽入胸中。但是胸中的郁懣總得要排遣,于是就借酒澆愁。可是如李白所說:“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一懷愁怨,觸緒紛來,只得“無一語,對芳尊”,準備就這樣痛苦地熬到黃昏。李清照《聲聲慢》云:“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詞意相似。唯李詞音澀,聲情凄苦;此詞音滑,似滿心而發(fā),肆口而成,然無限深愁卻蘊于淺語滑調(diào)之中,讀之令人凄然欲絕。
結(jié)尾兩句,融情入景,表達了綿綿無盡的相思。
“甫能”二字,宋時方言,猶今語剛才。這里是說,剛剛把燈油熬干了,又聽著一葉葉、一聲聲雨打梨花的凄楚之音,就這樣睜著眼睛挨到天明。詞人不是直說徹夜無眼,而是通過景物的變化,婉曲地表達長時間的憶念,用筆極為工巧。
這首詞有一個好處,就是因聲傳情,聲情并茂。詞人一開頭就抓住鳥鶯囀的動人旋律,巧妙地溶入詞調(diào),通篇宛轉(zhuǎn)流暢,環(huán)環(huán)相扣,起優(yōu)跌宕,一片官商。清人陳廷焯稱其“不經(jīng)人力,自然合拍”,可謂知音。細細玩索,不是飛可以體會到其中的韻味嗎?
鷓鴣天
晏幾道
一醉醒來春又殘,野棠梨雨淚闌干。
玉笙聲里鸞空怨,羅幕香中燕未還。
終易散,且長閑。
莫教離恨損朱顏。
誰堪共展鴛鴦錦,同過西樓此夜寒!
晏幾道詞作鑒賞
此詞寫離愁別恨,哀婉動人。
起二句,寫的是昨夜里一番沉醉,今朝酒醒,又是春殘時候,只見野棠梨上的宿雨,恰似離人的悲淚一樣縱橫。“一醉”,寫昨夜借酒以遣寂寞之懷:“春又殘”,本與醉醒之事全無干涉,詞中把它們勾合一起,一謂酒醒之后,雨飄花落的情景,觸眼生悲,詞人驀地感到,春天真的過去了;再謂往日的歡娛,如昨夢前塵,一切美好的情事全都消失了。如小晏詞集自序云:“感光陰之易遷,嘆境緣之無實”。春殘,以“野棠梨雨”表之,而帶雨的棠梨又暗喻流淚的人。次句從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化出,然情景交融,自有一番搖人心魄之獨特魅力。三、四句寫與情人別后的情景:悠揚的玉笙聲里,孤鸞空自哀怨;羅幕中余馥郁,去燕猶未歸來。“鸞”,謂孤鸞,失偶的鸞鳥,這里當為詞人自喻。又古樂曲有《孤鸞》之曲,其聲哀怨,故“鸞空怨”三字,語意相關(guān)。“羅幕”,指房中的帷幕。燕子穿過高樓的重重簾幕,回到舊日巢中,常用來喻游子回歸,而此詞謂“燕未還”,則指離別了的情人還未回來。這兩句寫的是簾下百無聊賴地吹笙,想念著遠別的情人,心中充滿了哀怨。
過片三句,拓開一筆,強自解慰,尤言:既已知道歡聚易散,不如暫且悠閑中度日吧,莫讓離愁別恨損害了青春美好的容顏。這里故作退讓,用表面豁達的語言來表現(xiàn)怨極而無可奈何的心境。可是這古之傷心人呢?能真正覺悟的他還是要讓那千萬縷割不斷的情絲去牽系著自己:“誰堪共展鴛鴦錦,同過西樓此夜寒!”這是一句徹骨情語。“鴛鴦錦”,指繡有鴛鴦圖案的錦被,象征著男女的和合。“西樓”,是詞人青年時歡會之地,小晏詞中屢見。春寒料峭,長夜漫漫,西樓悵臥,誰共晨夕?當初“共展鴛鴦錦”的美好時光,已一去不復(fù)返了,所余下的只是永久的孤獨和哀傷。
這首以長調(diào)章法入于小詞,處處呼應(yīng)。“一醉醒來”,已伏下“西樓此夜寒”一筆:“鸞空怨”、“燕未還”,已伏下“誰堪共展鴛鴦錦”一筆。這一切又都和詞人內(nèi)心的感覺一一對應(yīng)。
鷓鴣天
晏幾道
醉拍春衫惜舊香。
天將離恨惱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
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歸路許多長。
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晏幾道詞作鑒賞
此詞對作者往日歡歌笑樂的回憶中,流露出他對落拓平生的無限感慨和微痛纖悲。
上片于室內(nèi)的角度寫離恨。起首兩句抒寫離恨的無法排遣。“舊香”是往日與伊人歡樂的遺澤,乃勾起“離恨”之根源,其中凝聚著無限往昔的歡樂情事,自覺堪惜,“惜”字飽含著對舊情的深切留念。而“醉拍春衫”則是產(chǎn)生“惜舊香”情思的活動,因為“舊香”是存留“春衫”上的。句首用一“醉”字,可使人想見其縱恣情態(tài),“醉”,更容易觸動心懷郁積的情思。次句乃因“惜舊香”而激起的無可奈何之情。
“疏狂”二字是作者個性及生活情態(tài)的自我寫照。“疏”為闊略世事之意。“狂”為作者生活情態(tài)的概括。他的《阮郎歸》曾說“殷勤理舊狂”,可見“狂”他并非偶然,而是生活中常有的表現(xiàn)。“莫問逢春能幾回,能歌能笑是多才”(《浣溪沙》),“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拼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鷓鴣天》),俱是其生活狂態(tài)的具體寫照。這句意謂以自己這個性情疏狂的人卻被離恨所煩惱而無法排遣,而句首著一“天”字,使人覺得他的無可奈何之情是無由開解的。“年年”兩句選取最常見的秋草、夕陽,烘托思婦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的思念之情。路上秋草年年生,實寫征人久久不歸;日日樓中朝暮獨坐,實寫為離恨折磨之苦。
過片承“夕陽”而寫云、水,將視野擴展,從云水渺茫、征人歸路難尋中,突出相見無期。此二句即景生情,以景喻情,道出了主人公于樓上悵望時的情思。
結(jié)拍兩句是無可奈何的自慰,措辭無多,然而讀之使人更覺哀傷。“莫向花箋費淚行”雖是決絕之辭,卻是情至之語,從中帶出已往情事,當是曾向花箋多費淚行,如《西廂記》所說,把書信“修時和淚修,多管閣著筆尖兒未寫早淚先流”。既然離恨這般深重,非言辭所能申寫,如果再“向花箋費淚行”,那便是虛枉了。小晏也曾一首《采桑子》中寫道:“長情短恨難憑寄,枉費紅箋。”情意正同。此二句意謂此際相思之情,絕非言語所能表達得出來的。夏敬觀云:“叔原以貴人暮子,落拓一生,華屋山邱,身親經(jīng)歷,哀絲號竹,寓其微痛纖悲,宜其造詣又過于父。”從此詞中,可以見出以上論述之深透。
全詞痛楚的往事追憶中流露出詞人親身經(jīng)歷的慨嘆,意境深闊,感人至深,具有較強的藝術(shù)魅力。
鷓鴣天
晏幾道
守得蓮開結(jié)伴游,約開萍葉上蘭舟。
來時浦口云隨棹,采罷江邊月滿樓。
花不語,水空流,年年拚得為花愁。
明朝萬一西風(fēng)動,爭奈朱顏不耐秋。
晏幾道詞作鑒賞
此為采蓮詞。全詞不著重寫蓮花或采蓮女子的外表美,而著重寫采蓮的環(huán)境美和采蓮女的心靈美。整首詞兼具民歌的清新明凈和文人詞的雋雅含蓄,別具情韻而又楚楚動人。
上片起首兩句寫一群女子為了采蓮,長時期地等候蓮花盛開,蓮花開了,她們便結(jié)伴去采;湖塘里長滿浮萍,她們要上船,得先輕輕地把它撥開。這兩句寫出了姑娘們蓮開前的耐心等待、采蓮前的細致動作。
“來時浦口隨棹,采罷江邊月河樓”,則寫她們的采蓮過程、采蓮環(huán)境。夏天白晝云霧少,句中的“云”,當指曉云。這兩句寫的是采蓮人到了浦口,曉日初升,尚未消散的云氣籠罩她們船棹周圍;她們采蓮休工回到江邊,夜月已上,人家的樓臺上已照滿月光。作者把這從早到晚地采蓮勞動寫得很優(yōu)美。
過片以后展示采蓮女子心靈的美好。她們愛惜蓮花,為蓮花的遭遇擔憂。或許她們采蓮中,也從蓮花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好花易謝當然常用來象征少女青春易逝、好景不常。她們愛惜蓮花、關(guān)切蓮花,和愛惜自己的青春、關(guān)切自己的命運密切相關(guān)。“花不語,水空流”,好花無語,流水無情,深情無法傾訴,好景不斷流逝,人無可奈何,花也無可奈何,那就只有“年年拚得為花愁”了。而最急迫的愁是“明朝萬一西風(fēng)動,爭奈朱顏不耐秋。”怕萬一西風(fēng)聚然吹來,艷麗的蓮花抵擋不住,馬上就陷于飄零、憔悴。“朱顏”指花,用比擬寫法進一步人花合一了。
此片細膩地寫出采蓮人多情易感的內(nèi)心世界。
鷓鴣天
晏幾道
斗鴨池南夜不歸,酒闌紈扇有新詩。
云隨碧玉歌聲轉(zhuǎn),雪繞紅瓊舞袖回。
今感舊,欲沾衣。
可憐人似水東西。
回頭滿眼凄涼事,秋月春風(fēng)豈得知!
晏幾道詞作鑒賞
此為感舊詞。作者詞中通過今昔對比,抒發(fā)了深沉悲涼的傷時感逝情懷和身世之慨。
詞的上片寫當年斗雞池邊征歌逐舞、飲酒賦詩的盛況。首兩句寫晝夜相繼的游賞歡宴。酒闌之后,興猶未盡,還歌女的紈扇上題遍綺麗的新詩,可以想見詞人的情意氣。這兩句用淡墨淺染,略點宴樂,然后用濃墨重彩鉤勒。“云隨”兩句寫的是天上的云,也像隨著碧玉的歌聲而飄轉(zhuǎn);紅瓊的舞袖回旋,仿佛裹著一身飛雪。“碧玉”、“紅瓊”,是歌兒舞女的代稱。本詞中所指的或許是小晏最眷戀的小蓮。《小山詞》中尚有一首《鷓鴣天》,特為小蓮而作,亦有“云隨綠水歌聲轉(zhuǎn),雪繞紅綃舞袖垂”之句,語意與本詞相仿。小晏寫歌聲高亢,不說“響遏行云”,而是易“遏”為“隨”為“轉(zhuǎn)”,賦予歌聲更大的感染力,可謂點鐵成金;寫舞態(tài)婆娑,如流風(fēng)回雪,亦極生動形象。活色生香,酣歌暢舞,可知小晏此時之樂,自不免要紈扇題詩了。近世論者,嘗舉此聯(lián)與大晏的“重頭歌韻響錚琮,入破舞腰紅亂旋”相比,認為兩聯(lián)意同而小晏造語尤勝。
過片三句,點明詞旨為懷舊。詞人追懷往事,不禁淚下沾衣。最令人痛苦莫過于兩人象各向東西分流的水那樣,再也不能會合一起了。可能此時小蓮也不知去向了。詞人發(fā)出了深沉的嘆息:“回頭滿眼凄涼事,秋月春風(fēng)豈得知!”依舊是那皎潔的秋月,依舊是那溫煦的春風(fēng),但那個人兒早已不眼前了,連同她清越的歌聲,連同她妙曼的舞態(tài),所留下的只是滿眼凄涼。“秋月春風(fēng)”四字,包涵了無限的哀思。“豈得知”三字,是孤寂的詞人絕望之語,屬反詰用法。
鷓鴣天
晏幾道
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
歌中醉倒誰能恨?
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
碧云天共楚宮遙。
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晏幾道詞作鑒賞
這首詞記述的是詞人一次春夜宴會上驚艷的情事。
起筆“小令”二句,寫兩人初逢的情境。“尊前”,點酒筵:“銀燈”,點夜晚:“玉簫”,指筵席上侑酒的歌女,典出唐范攄《云溪友議》,韋皋與姜輔家侍婢玉簫有情,韋歸,一別七年,玉簫遂絕食死,后再世,為韋侍妾。詞中以玉簫指稱,當意味著兩人筵前目成心許。華燈下清歌一曲,醉頰微酡,“嬌嬈”前著一“太”字,表露了詞人傾慕之情。
接下來“歌中”二句,從“一曲”生出。她優(yōu)美的歌聲中痛飲至醉,誰又能感到遺恨啊!她唱完之后,余音耳,筵散歸來,酒意依然未消。“歌中醉倒”四字統(tǒng)攝全篇:表面看來,這是說一邊聽歌,一邊舉杯酣飲,不覺便酩酊大醉了;實際上是暗示自己被美妙的歌聲陶醉,被美艷的歌者迷醉了。一“醉”字,點明命意,情韻悠長,并提引下片寫的春夜夢尋。
“醉倒”,是心甘情愿的。“誰能恨”即無人能恨,與柳永《鳳棲梧》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終不悔”,有異曲同工之妙。詞人醉得實是太深太沉了,以至宴會歸來,仍酒意未消,而“未消”的不僅是酒意,更有見玉簫而產(chǎn)生的綿綿情意。兩句實中有虛,沉著深婉。
過片后,緊接寫“歸來”的情事。小晏尚有《鷓鴣天》詞云:“歸來獨臥逍遙夜,夢里相逢酩酊天”,可作本詞下片的概括。“春悄悄,夜迢迢”意謂,春意悄悄地潛進了心中,春夜又是漫無際涯。“悄悄”二字,寫春夜的寂靜,也暗示詞人獨處時的心境。久不成寐,更覺春夜迢迢,與上片短暫的歡娛恰成強烈對照。“碧云”句,以天設(shè)喻,慨嘆由于人為的間阻,使兩人不能互通心愫,侯門如海,要想重見就更是困難了。一“遙”字,與《詩。鄭風(fēng)。東門之墠》“其室則邇,其人甚遠”的“遠”字用意略同,并不是說兩人空間上相隔很遠,而是說時間上的長別的深意了。“楚宮”,楚王之宮,指代玉簫的居處,亦暗示女主人公“巫山神女”的身份。這三句寫宴罷歸來的刻骨相思,婉妙動人。
“夢魂”二語,是全詞中警策之語。今夜里,詞人的夢魂,迷蒙的夜色中,又踏著滿地楊花,悄悄地走過謝橋,去重會意中人了。“慣”,即慣常之意。
“謝橋”,謝娘家的橋。唐代有名妓謝秋娘。詞中以謝橋指女子所居之地。張泌《寄人》詩:“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廓回合曲闌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晏
花不語,水空流 出處是?
鷓鴣天 晏幾道
鑒賞:“花不語,水空流”,好花無語,流水無情,深情無法傾訴,好景不斷流逝,人無可奈何,花也無可奈何,那就只有“年年拚得為花愁”了。
長歌行勉勵人們珍惜時間的詩句是哪句
1. 關(guān)于勉勵人家珍惜時間的詩句
關(guān)于勉勵人家珍惜時間的詩句 1.勉勵人珍惜時間的詩句
1、花不語,水空流。
年年拼得為花愁。——晏幾道《鷓鴣天·守得蓮開結(jié)伴游》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
——趙翼《論詩五首·其二》3、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4、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
——李白《短歌行》5、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司空曙《云陽館與韓紳宿別》6、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7、去時梅萼初凝粉。不覺小桃風(fēng)力損。
——歐陽修《玉樓春·去時梅萼初凝粉》8、寂寞柴門村落里,也教插柳記年華。——趙元鎮(zhèn)《寒食書事》9、大樹無枝向北風(fēng),十年遺恨泣英雄。
——高啟《吊岳王墓》10、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蘇軾《守歲》11、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范成大《橫塘·南浦春來綠一川》12、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李隆基《好時光·寶髻偏宜宮樣》13、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黃庭堅《虞美人·宜州見梅作》14、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虞集《聽雨》15、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2.勉勵人珍惜時間的詩句
1、花不語,水空流。年年拼得為花愁。——晏幾道《鷓鴣天·守得蓮開結(jié)伴游》
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趙翼《論詩五首·其二》
3、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4、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李白《短歌行》
5、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司空曙《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6、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7、去時梅萼初凝粉。不覺小桃風(fēng)力損。——歐陽修《玉樓春·去時梅萼初凝粉》
8、寂寞柴門村落里,也教插柳記年華。——趙元鎮(zhèn)《寒食書事》
9、大樹無枝向北風(fēng),十年遺恨泣英雄。——高啟《吊岳王墓》
10、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蘇軾《守歲》
11、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范成大《橫塘·南浦春來綠一川》
12、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李隆基《好時光·寶髻偏宜宮樣》
13、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黃庭堅《虞美人·宜州見梅作》
14、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虞集《聽雨》
15、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3.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請你寫出能勉勵人們珍惜時間的詩句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
◇天可補,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復(fù)追。(曾國藩)
◇你熱愛生命嗎?那么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構(gòu)成生命的材料。(富蘭克林)
◇荒廢時間等于荒廢生命。(川端康成)
◇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莎士比亞)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郭沫若)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魯迅)
◇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華羅庚)
◇在所有的批評家中,最偉大、最正確、最天才的是時間。(別林斯基)
◇要找出時間來考慮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號還是負號。(季米特洛夫)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時間。(高爾基)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復(fù)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文嘉《今日詩》)
◇在所有的批評中,最偉大、最正確、最天才的是時間。--別林斯基
◇時間是偉大的導(dǎo)師。--伯克
◇時間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時間給空想者痛苦,給創(chuàng)造者幸福。--麥金西
◇時間就是能力等等發(fā)展的地盤。--馬克思
◇忘掉今天的人將被明天忘掉。--歌德
◇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莎士比亞
◇辛勤的蜜蜂永沒有時間的悲哀。--布萊克
◇沒有方法能使時釧為我敲已過去了的鐘點。--拜倫
◇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是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赫胥黎
◇任何節(jié)約歸根到底是時間的節(jié)約。--馬克思
◇人的全部本領(lǐng)無非是耐心和時間的混合物。--巴爾扎克
◇時間是一個偉大的作者,它會給每個人寫出完美的結(jié)局來。--卓別麟
◇想成事業(yè),必須寶貴時間,充分利用時間。--徐特立
◇節(jié)約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魯迅
◇時間給勤奮者以榮譽,給懶漢以恥辱。--高士其
◇殺了"現(xiàn)在",也便殺了"將來"。------將來是子孫的時代。--魯迅
◇圣人不貴尺之壁而重寸之陰。--《淮南子·原道訓(xùn)》
◇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戰(zhàn)國楚·屈原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
◇驚風(fēng)飄白日,光景西馳流。--三國·魏·曹植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后漢書·馮異傳》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
◇人壽幾何?逝如朝霜。時無重至,華不再陽。--晉·陸機
◇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 --《三國志·魏書·王肅傳》裴松之注引《魏略》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
◇皇皇三十載,書劍兩無成。--唐·孟浩然
◇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唐·李嶠
◇時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稱;身而言,有幼、壯、艾之期。--唐·劉禹錫
◇勿謂寸陰短,既過難再獲。勿謂一絲微,既紹難再白。--清·朱經(jīng)
◇志士惜年,賢人惜日,圣人惜時。 --清·魏源
◇莫倚兒童輕歲月,丈人曾共爾同年。--唐·竇鞏
4.關(guān)于珍惜時間的詩句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花兒還有重開日,人生沒有再少年。
節(jié)氣不饒苗,歲月不饒人。
一日無二晨,時間不重臨。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黑夜到臨的時候,沒有人能夠把一角陽光繼續(xù)保留。
時間是沒有聲音的銼刀.
庸人費心將是消磨時光,能人費盡心計利用時間.
花堪折時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盛年不再來,歲月不待人。
抓住今天,盡可能少依賴明天。
最珍貴的是今天,最容易失掉的也是今天。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自勉,歲月不待人。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不飽食以終日,不棄功于寸陰。
5.激勵自己珍惜時間的名言
1.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2.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魯迅)
3.荒廢時間等于荒廢生命。(川端康成)
4.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莎士比亞)
5.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6.黑發(fā)不如勤學(xué)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
7.一個人越知道時間的價值,越倍覺失時的痛苦。
8.節(jié)約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于延長了人的壽命。
9.早晨不起誤一天的事,幼時不學(xué)誤一生的事。
10.珍惜時間可以使生命變得更有價值。
11.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12.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13.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jié)約時間。
19.逝水不會有重歸,時間不會有重返。
20.抓住今天,盡可能少依賴明天。
21.最珍貴的是今天,最容易失掉的也是今天。
22.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自勉,歲月不待人。
23.黑夜到臨的時候,沒有人能夠把一角陽光繼續(xù)保留。
24.時間是沒有聲音的銼刀.
25.庸人費心將是消磨時光,能人費盡心計利用時間.
26.不浪費時間,每時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為.
27.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于謀財害命.
28.零碎的時間實在可以成就大事業(yè).
29.光陰易逝,豈容我待.
6.請你寫出兩條勉勵珍惜時間的古詩詞名句,并注明出處,作者
1、《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曦。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明日歌》
明·文嘉
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3、《滿江紅》
宋·岳飛
怒發(fā)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同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憾,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4、《金縷衣》
唐·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5、《雜詩》
東晉·陶淵明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fēng)轉(zhuǎn),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6、《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7、《題旅店》
清·王九齡
曉覺芳檐片月低,依稀鄉(xiāng)國夢中迷。
世間何物催人老?半是雞聲半馬蹄。
8、《一剪梅》
宋·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fēng)又飄飄,雨又瀟瀟。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diào),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9、《勸學(xué)》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和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10、《送隱者一絕》
唐·杜牧
無媒徑路草蕭蕭,自古云林遠市朝。
公道世間唯白發(fā),貴人頭上不曾饒。
11、《登幽州臺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12、《白鹿洞二首》
唐·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13、《詠月》
無名氏
昨夜圓非今夜圓,一年十二度圓月。
能得幾多時少年,卻疑圓處減嬋娟
鷓鴣天魏初(去年)翻譯
3.古城:當指黃州古城。
4.杖藜 :拄著藜杖。杜甫《漫興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
5.浮生:意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李涉《題鶴林寺僧舍》:"偶經(jīng)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
這首詞作于元豐六年(1083年),時蘇軾在黃州。描繪了一幅夏日雨后的農(nóng)村小景。
上闋寫景。開首"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連用林、山、竹、墻、蟬、草、池塘七種典型意象描寫了夏日雨后的景物,給人以密不透風(fēng)之感。最后以"翻空白鳥"與"照水紅蕖"相對,一個訴諸視覺:"時時現(xiàn)";一個訴諸嗅覺:"細細香"。充滿了詩情畫意。
下闋寫散步。江村小景繪好之后,視角則陡然一轉(zhuǎn),步入畫中:"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通過作者的外部形象顯示其內(nèi)心世界。最后兩句乃點睛之筆,"殷勤"二字是擬人化手法,含有自嘲的辛酸和詞人的感慨,"又得浮生一日涼"則又更進一層,超出世表。
二、鷓鴣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2,天教分付與疏狂。
曾批給雨支風(fēng)券,累上留云借月章3。
詩萬首,酒千觴4。幾曾著眼看侯王。
玉樓金闕慵歸去5,且插梅花醉洛陽。
注釋
1.西都:指北宋的西京洛陽。
2.清都:道家傳謂紫薇天帝的居所,《列子?周穆王》:"王實以為清都紫薇,均天廣樂,帝之所居"。山水郎:作者虛構(gòu)出來管理山水的神官。
3.券、章:均指公文。
4.觴:酒杯。
5.玉樓金闕:指神仙居住的樓閣宮殿。
此篇是朱敦儒前半生生活理想和自我形象的寫照。朱氏在詞中將自己塑造成一位管理天下妙水清山的神官,由上天賦予了狂放不羈的特權(quán),不問人間俗務(wù),只管風(fēng)月雨云,成日價過著清詩萬首、美酒千杯的灑脫生活。對于俗世間的侯王將相自然不屑一顧,就算是天上的神仙府邸也懶得歸去,只愿頭上閑插著梅花,醉倒在繁華的西都洛陽城中。此詞塑造的藝術(shù)形象,與李白的"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飲中八仙歌》)頗有幾分異曲同工之妙,讀之直覺曠達灑脫,正可見其"有神仙風(fēng)致"處。只可惜,朱氏年輕時代這種傲視侯門、縱情山水的理想生活,卻不為現(xiàn)實所容。秦檜當權(quán)時,朱氏被迫出仕"久廢之官"鴻臚少卿,可謂是晚節(jié)未終,招致不少非議。《二老堂詩話》載:"蜀人武橫作詩譏之:'少室山人久掛冠,不知何事到長安。如何縱插梅花醉,未必王侯著眼看。'" 曾經(jīng)的山水仙人,如此遭人奚落,真正令人扼腕。
三、鷓鴣天?正月十一日觀燈姜夔
巷陌風(fēng)光縱賞時,籠紗未出馬兒嘶2。白頭居士無呵殿3,只有乘肩小女隨4。
花滿市5,月侵衣,少年情事老來悲。沙河塘上春寒淺6,看了游人緩緩歸。
注釋
1.正月十一日觀燈:周密武林舊事記載臨安元宵節(jié)前試燈,稱"預(yù)賞。
2.籠紗:紗制的燈籠。
3.白頭居士:作者自稱。呵殿:前呵后殿,即前呼后擁,指隨從。
4.乘肩小女:坐在大人肩上的小女兒。
5.花:花燈。
6.沙河塘:錢塘縣南五里,南宋時為繁華盛地。
這首詞寫正月觀燈,描繪出當時人們賞燈的盛況,"籠紗未出馬兒嘶的喧嘩,花滿市的壯麗,然而在擁擠的人群里,作者帶著小女兒在緩緩行走著,無呵殿的白頭居士是作者自嘲之情,乘肩小女是作者的自慰之情,兩種形象疊加在一起卻是詞中新穎的意象。但作者在這樣的繁華熱鬧里,仍然沒有擺脫憂傷,他那顆敏感的心在觀燈回來的路程中,在銀色的月光下,在忽然沉靜下來的深夜,觸景生情,回想起了少年情事,那就發(fā)生在許多年前同樣的美好的夜晚,然而往事亦已,歲月已逝,作者無可奈何之情在這熱鬧的節(jié)日里,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顯得更悲涼更凄惻。
四、《鷓鴣天》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yīng)羞,畫欄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注釋】:騷人句:騷人,此處措賦《離騷》之屈原。
【賞析】:此詞是詠桂花的。作者贊揚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不僅因為它的美麗,而是因為它長存濃列的芳香,反映了她的審美觀。上片采用直接描寫的方法,下面采用側(cè)面襯托的方法。通過議論贊美桂花,使主題深化。寄托遙深。
四、《鷓鴣天》李清照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yīng)恨夜來霜。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注釋】:
寒日:晚秋的霜晨,氣溫甚低,人們感覺不到陽光的熱量,故稱寒日。
瑣窗:窗欞作連鎖形的圖案,名瑣窗。瑣,即連環(huán),亦兒鎖。
團茶:即壓緊茶之一種。宋朝多制茶團。
瑞腦:一種熏香的名字,也叫龍腦,即冰片。
仲宣懷遠: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人,建安七子之一。曾寫《登樓賦》,以抒懷鄉(xiāng)的情思。其中有“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悲舊鄉(xiāng)之壅隔分,涕橫墜而弗禁”之句。
隨分:照例。
【賞析】:此詞當為清照南渡后所作。李清照南渡之后,陷入了國破家亡、夫死流離的悲慘境地,心緒落寞,鄉(xiāng)情殷切,寫一些懷鄉(xiāng)詞。這詞寫晚愁霜晨庭院中凄寒肅殺的景象及女主人一醉解千愁的濃重家國之思。兩詞結(jié)句,如直抒胸臆,僵直枯燥,便缺乏了藝術(shù)的生機。宕開一筆,別出遠神,境界全出,更引起讀者冥想遐思。獲得特殊的美感享受。
五、《鷓鴣天》夏竦
鎮(zhèn)日無心掃黛眉,臨行愁見理征衣。
尊前只恐傷郎意,閣淚汪汪不敢垂。
停寶馬,捧瑤卮,相斟相勸忍分離?
不如飲待奴先醉,圖得不知郎去時。
此為送別詞。詞中托為一個女子的身口,抒寫她與愛人分別時的離情愁緒。全詞語淺情深,深婉曲折,凄美靈動。詞的上片寫女主人公愛人將行、行日及別宴上的種種情態(tài),下片極言離別的痛苦。
上片起首一句,寫女主人公自愛人打算出行時就沒精打采,整天百無聊賴地描眉。第二句,寫她一見丈夫打點行裝就愁了。這“愁見”似不同于“愁看”,應(yīng)是情緒的突然觸發(fā),雖然行人即將出發(fā),但何時理征衣,她并不是都有思想準備的。這樣看來,這個“愁”比前句“無心”就深入一層而且?guī)в幸欢ǔ潭鹊谋l(fā)性了。上片結(jié)尾兩句,寫男女雙方唯恐對方傷心,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以至于別宴上,女主人公雖然難受得兩眼是淚,卻不敢讓自己的淚泉涌流出來。
過片三句,略作頓挫,氣氛稍緩,金玉的字面也顯示了情意的美好;下面的反問又轉(zhuǎn)入內(nèi)心,“相斟相勸”表面的平靜下隱伏著痛苦的煎熬。結(jié)拍兩句,構(gòu)思奇特,出語不凡,道出了女主人公深摯婉曲的內(nèi)心獨白:正因為分別這般痛苦,不如自己先醉倒,不知分手情形或許好受些。自己強忍著眼淚想寬解心上人,但感情的自控總有個限度,說不定到分手時還會垂傷心,那只有求助于沉醉,庶幾可免兩傷。這兩句,把主人公的款款深情抒寫得感人肺腑,波瀾起伏。
六、《鷓鴣天》 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譯文]
憶當年,你手捧玉盅把酒敬,衣著華麗人多情;我舉杯痛飲拼一醉,醉意醺醺臉通紅。縱情跳舞,直到樓頂月、挨著樹梢向下行;盡興唱歌,使得桃花扇、疲倦無力不扇風(fēng)。
自從離別后,總想重相逢,多少次、你我重逢在夢中。今夜果真喜相逢,挑燈久坐敘別情,還恐怕、又是虛幻的夢中境。
[注釋]
(1)彩袖:借代手法,指歌女。
(2)拚(pàn判)卻:甘愿。
(3)剩:盡量,力求達到最大限度。釭(gāng剛):燈。
詞作鑒賞
這首詞是作者膾炙人口的名作,寫詞人與一個女子的久別重逢。上片回憶當年佳會,用重筆渲染,見初會時情重;過片寫別后思念,憶相逢實則盼重逢,相逢難再,結(jié)想成夢,見離別后情深;結(jié)尾寫久別重逢,竟然將真疑夢,足見重逢時情厚。通篇詞情婉麗,讀來沁人心脾。晁補之稱贊小晏不蹈襲人語,風(fēng)度閑雅,自成一家,舉出“舞低楊柳樓心月”一聯(lián),說“知此人必不生于三家村中者。”(見《侯鯖錄》)
劉體仁《七頌堂詞繹》中云:“‘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叔厚云:”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此詩與詞之分疆也。“上片敘寫當年歡聚之時,歌女殷勤勸酒,自己拚命痛飲,歌女楊柳圍繞的高樓中翩翩起舞,搖動繪有桃花的團扇時緩緩而歌,直到月落風(fēng)定,真是豪情歡暢,逸興遄飛。詞中用詞絢爛多彩,如”彩袖“、”玉鍾“、”醉顏紅“、”楊柳樓“、”桃花扇“等。但是,所有這一切又都是追憶往事,似實卻虛,所以更有了一種如夢如幻的美感。
下片敘寫久別重逢的驚喜之情。“銀釭”即是銀燈:“剩”,只管。末二句從杜甫《羌村》詩“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兩句脫化而出,但表達更為輕靈婉折。這是因為晏幾道作此詞是承平之世,而久別重逢的對象亦是相愛的歌女,情況不同,則情致各異。詞中說,別離之后,回想歡聚時境況,常是夢中相見,而今番真的相遇了,反倒疑是夢中。情思委婉纏綿,辭句清空如話,而其妙處更于能用聲音配合之美,造成一種迷離惝恍的夢境,有情文相生之妙。
這首詞的藝術(shù)手法是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當年歡聚情況,似實而卻虛,當前一現(xiàn),倏歸烏有;下片抒寫久別相思不期而遇的驚喜之情,似夢卻真,利用聲韻的配合,宛如一首樂曲,使聽者也仿佛進入夢境。全詞不過五十幾個字,而能造成兩種境界,互相補充配合,或?qū)嵒蛱摚扔胁噬慕k爛,又有聲音的諧美,足見晏幾道詞藝之高妙。
鷓鴣天
無名氏
枝上流鶯和淚聞,新啼痕間舊啼痕。
一春魚鳥無消息,千里關(guān)山勞夢魂。
無一語,對芳尊。
安排腸斷到黃昏。
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
無名氏詞作鑒賞
詞的上片寫思婦凌晨在夢中被鶯聲喚醒,遠憶征人,淚流不止。“夢”是此片的關(guān)節(jié)。后兩句寫致夢之因,前兩句寫夢醒之果。致夢之因,詞中寫了兩點:一是丈夫征戌在外,遠隔千里,故而引起思婦魂牽夢縈,此就地點而言;一是整整一個春季,丈夫未寄一封家書,究竟平安與否,不得而知,故而引起思婦的憂慮與憶念,此就時間而言。從詞意推知,思婦的夢魂,本已縹緲千里,與丈夫客中相聚,現(xiàn)實中無法實現(xiàn)的愿望,在夢境中得到了滿足。這是何等的快慰,然而樹上黃鶯一大早就惱人地歌唱起來,把她從甜蜜的夢鄉(xiāng)中喚醒。她又回到雙雙分離的現(xiàn)實中,伊人不見,魚鳥音沉。于是,她失望了,痛哭了。
過片三句,寫女子在白天的思念。她一大早被鶯聲喚醒,哭干眼淚,默然無語,千愁萬怨似乎隨著兩行淚水咽入胸中。但是胸中的郁懣總得要排遣,于是就借酒澆愁。可是如李白所說:“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一懷愁怨,觸緒紛來,只得“無一語,對芳尊”,準備就這樣痛苦地熬到黃昏。李清照《聲聲慢》云:“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詞意相似。唯李詞音澀,聲情凄苦;此詞音滑,似滿心而發(fā),肆口而成,然無限深愁卻蘊于淺語滑調(diào)之中,讀之令人凄然欲絕。
結(jié)尾兩句,融情入景,表達了綿綿無盡的相思。
“甫能”二字,宋時方言,猶今語剛才。這里是說,剛剛把燈油熬干了,又聽著一葉葉、一聲聲雨打梨花的凄楚之音,就這樣睜著眼睛挨到天明。詞人不是直說徹夜無眼,而是通過景物的變化,婉曲地表達長時間的憶念,用筆極為工巧。
這首詞有一個好處,就是因聲傳情,聲情并茂。詞人一開頭就抓住鳥鶯囀的動人旋律,巧妙地溶入詞調(diào),通篇宛轉(zhuǎn)流暢,環(huán)環(huán)相扣,起優(yōu)跌宕,一片官商。清人陳廷焯稱其“不經(jīng)人力,自然合拍”,可謂知音。細細玩索,不是飛可以體會到其中的韻味嗎?
鷓鴣天
晏幾道
一醉醒來春又殘,野棠梨雨淚闌干。
玉笙聲里鸞空怨,羅幕香中燕未還。
終易散,且長閑。
莫教離恨損朱顏。
誰堪共展鴛鴦錦,同過西樓此夜寒!
晏幾道詞作鑒賞
此詞寫離愁別恨,哀婉動人。
起二句,寫的是昨夜里一番沉醉,今朝酒醒,又是春殘時候,只見野棠梨上的宿雨,恰似離人的悲淚一樣縱橫。“一醉”,寫昨夜借酒以遣寂寞之懷:“春又殘”,本與醉醒之事全無干涉,詞中把它們勾合一起,一謂酒醒之后,雨飄花落的情景,觸眼生悲,詞人驀地感到,春天真的過去了;再謂往日的歡娛,如昨夢前塵,一切美好的情事全都消失了。如小晏詞集自序云:“感光陰之易遷,嘆境緣之無實”。春殘,以“野棠梨雨”表之,而帶雨的棠梨又暗喻流淚的人。次句從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化出,然情景交融,自有一番搖人心魄之獨特魅力。三、四句寫與情人別后的情景:悠揚的玉笙聲里,孤鸞空自哀怨;羅幕中余馥郁,去燕猶未歸來。“鸞”,謂孤鸞,失偶的鸞鳥,這里當為詞人自喻。又古樂曲有《孤鸞》之曲,其聲哀怨,故“鸞空怨”三字,語意相關(guān)。“羅幕”,指房中的帷幕。燕子穿過高樓的重重簾幕,回到舊日巢中,常用來喻游子回歸,而此詞謂“燕未還”,則指離別了的情人還未回來。這兩句寫的是簾下百無聊賴地吹笙,想念著遠別的情人,心中充滿了哀怨。
過片三句,拓開一筆,強自解慰,尤言:既已知道歡聚易散,不如暫且悠閑中度日吧,莫讓離愁別恨損害了青春美好的容顏。這里故作退讓,用表面豁達的語言來表現(xiàn)怨極而無可奈何的心境。可是這古之傷心人呢?能真正覺悟的他還是要讓那千萬縷割不斷的情絲去牽系著自己:“誰堪共展鴛鴦錦,同過西樓此夜寒!”這是一句徹骨情語。“鴛鴦錦”,指繡有鴛鴦圖案的錦被,象征著男女的和合。“西樓”,是詞人青年時歡會之地,小晏詞中屢見。春寒料峭,長夜漫漫,西樓悵臥,誰共晨夕?當初“共展鴛鴦錦”的美好時光,已一去不復(fù)返了,所余下的只是永久的孤獨和哀傷。
這首以長調(diào)章法入于小詞,處處呼應(yīng)。“一醉醒來”,已伏下“西樓此夜寒”一筆:“鸞空怨”、“燕未還”,已伏下“誰堪共展鴛鴦錦”一筆。這一切又都和詞人內(nèi)心的感覺一一對應(yīng)。
鷓鴣天
晏幾道
醉拍春衫惜舊香。
天將離恨惱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
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歸路許多長。
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晏幾道詞作鑒賞
此詞對作者往日歡歌笑樂的回憶中,流露出他對落拓平生的無限感慨和微痛纖悲。
上片于室內(nèi)的角度寫離恨。起首兩句抒寫離恨的無法排遣。“舊香”是往日與伊人歡樂的遺澤,乃勾起“離恨”之根源,其中凝聚著無限往昔的歡樂情事,自覺堪惜,“惜”字飽含著對舊情的深切留念。而“醉拍春衫”則是產(chǎn)生“惜舊香”情思的活動,因為“舊香”是存留“春衫”上的。句首用一“醉”字,可使人想見其縱恣情態(tài),“醉”,更容易觸動心懷郁積的情思。次句乃因“惜舊香”而激起的無可奈何之情。
“疏狂”二字是作者個性及生活情態(tài)的自我寫照。“疏”為闊略世事之意。“狂”為作者生活情態(tài)的概括。他的《阮郎歸》曾說“殷勤理舊狂”,可見“狂”他并非偶然,而是生活中常有的表現(xiàn)。“莫問逢春能幾回,能歌能笑是多才”(《浣溪沙》),“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拼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鷓鴣天》),俱是其生活狂態(tài)的具體寫照。這句意謂以自己這個性情疏狂的人卻被離恨所煩惱而無法排遣,而句首著一“天”字,使人覺得他的無可奈何之情是無由開解的。“年年”兩句選取最常見的秋草、夕陽,烘托思婦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的思念之情。路上秋草年年生,實寫征人久久不歸;日日樓中朝暮獨坐,實寫為離恨折磨之苦。
過片承“夕陽”而寫云、水,將視野擴展,從云水渺茫、征人歸路難尋中,突出相見無期。此二句即景生情,以景喻情,道出了主人公于樓上悵望時的情思。
結(jié)拍兩句是無可奈何的自慰,措辭無多,然而讀之使人更覺哀傷。“莫向花箋費淚行”雖是決絕之辭,卻是情至之語,從中帶出已往情事,當是曾向花箋多費淚行,如《西廂記》所說,把書信“修時和淚修,多管閣著筆尖兒未寫早淚先流”。既然離恨這般深重,非言辭所能申寫,如果再“向花箋費淚行”,那便是虛枉了。小晏也曾一首《采桑子》中寫道:“長情短恨難憑寄,枉費紅箋。”情意正同。此二句意謂此際相思之情,絕非言語所能表達得出來的。夏敬觀云:“叔原以貴人暮子,落拓一生,華屋山邱,身親經(jīng)歷,哀絲號竹,寓其微痛纖悲,宜其造詣又過于父。”從此詞中,可以見出以上論述之深透。
全詞痛楚的往事追憶中流露出詞人親身經(jīng)歷的慨嘆,意境深闊,感人至深,具有較強的藝術(shù)魅力。
鷓鴣天
晏幾道
守得蓮開結(jié)伴游,約開萍葉上蘭舟。
來時浦口云隨棹,采罷江邊月滿樓。
花不語,水空流,年年拚得為花愁。
明朝萬一西風(fēng)動,爭奈朱顏不耐秋。
晏幾道詞作鑒賞
此為采蓮詞。全詞不著重寫蓮花或采蓮女子的外表美,而著重寫采蓮的環(huán)境美和采蓮女的心靈美。整首詞兼具民歌的清新明凈和文人詞的雋雅含蓄,別具情韻而又楚楚動人。
上片起首兩句寫一群女子為了采蓮,長時期地等候蓮花盛開,蓮花開了,她們便結(jié)伴去采;湖塘里長滿浮萍,她們要上船,得先輕輕地把它撥開。這兩句寫出了姑娘們蓮開前的耐心等待、采蓮前的細致動作。
“來時浦口隨棹,采罷江邊月河樓”,則寫她們的采蓮過程、采蓮環(huán)境。夏天白晝云霧少,句中的“云”,當指曉云。這兩句寫的是采蓮人到了浦口,曉日初升,尚未消散的云氣籠罩她們船棹周圍;她們采蓮休工回到江邊,夜月已上,人家的樓臺上已照滿月光。作者把這從早到晚地采蓮勞動寫得很優(yōu)美。
過片以后展示采蓮女子心靈的美好。她們愛惜蓮花,為蓮花的遭遇擔憂。或許她們采蓮中,也從蓮花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好花易謝當然常用來象征少女青春易逝、好景不常。她們愛惜蓮花、關(guān)切蓮花,和愛惜自己的青春、關(guān)切自己的命運密切相關(guān)。“花不語,水空流”,好花無語,流水無情,深情無法傾訴,好景不斷流逝,人無可奈何,花也無可奈何,那就只有“年年拚得為花愁”了。而最急迫的愁是“明朝萬一西風(fēng)動,爭奈朱顏不耐秋。”怕萬一西風(fēng)聚然吹來,艷麗的蓮花抵擋不住,馬上就陷于飄零、憔悴。“朱顏”指花,用比擬寫法進一步人花合一了。
此片細膩地寫出采蓮人多情易感的內(nèi)心世界。
鷓鴣天
晏幾道
斗鴨池南夜不歸,酒闌紈扇有新詩。
云隨碧玉歌聲轉(zhuǎn),雪繞紅瓊舞袖回。
今感舊,欲沾衣。
可憐人似水東西。
回頭滿眼凄涼事,秋月春風(fēng)豈得知!
晏幾道詞作鑒賞
此為感舊詞。作者詞中通過今昔對比,抒發(fā)了深沉悲涼的傷時感逝情懷和身世之慨。
詞的上片寫當年斗雞池邊征歌逐舞、飲酒賦詩的盛況。首兩句寫晝夜相繼的游賞歡宴。酒闌之后,興猶未盡,還歌女的紈扇上題遍綺麗的新詩,可以想見詞人的情意氣。這兩句用淡墨淺染,略點宴樂,然后用濃墨重彩鉤勒。“云隨”兩句寫的是天上的云,也像隨著碧玉的歌聲而飄轉(zhuǎn);紅瓊的舞袖回旋,仿佛裹著一身飛雪。“碧玉”、“紅瓊”,是歌兒舞女的代稱。本詞中所指的或許是小晏最眷戀的小蓮。《小山詞》中尚有一首《鷓鴣天》,特為小蓮而作,亦有“云隨綠水歌聲轉(zhuǎn),雪繞紅綃舞袖垂”之句,語意與本詞相仿。小晏寫歌聲高亢,不說“響遏行云”,而是易“遏”為“隨”為“轉(zhuǎn)”,賦予歌聲更大的感染力,可謂點鐵成金;寫舞態(tài)婆娑,如流風(fēng)回雪,亦極生動形象。活色生香,酣歌暢舞,可知小晏此時之樂,自不免要紈扇題詩了。近世論者,嘗舉此聯(lián)與大晏的“重頭歌韻響錚琮,入破舞腰紅亂旋”相比,認為兩聯(lián)意同而小晏造語尤勝。
過片三句,點明詞旨為懷舊。詞人追懷往事,不禁淚下沾衣。最令人痛苦莫過于兩人象各向東西分流的水那樣,再也不能會合一起了。可能此時小蓮也不知去向了。詞人發(fā)出了深沉的嘆息:“回頭滿眼凄涼事,秋月春風(fēng)豈得知!”依舊是那皎潔的秋月,依舊是那溫煦的春風(fēng),但那個人兒早已不眼前了,連同她清越的歌聲,連同她妙曼的舞態(tài),所留下的只是滿眼凄涼。“秋月春風(fēng)”四字,包涵了無限的哀思。“豈得知”三字,是孤寂的詞人絕望之語,屬反詰用法。
鷓鴣天
晏幾道
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
歌中醉倒誰能恨?
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
碧云天共楚宮遙。
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晏幾道詞作鑒賞
這首詞記述的是詞人一次春夜宴會上驚艷的情事。
起筆“小令”二句,寫兩人初逢的情境。“尊前”,點酒筵:“銀燈”,點夜晚:“玉簫”,指筵席上侑酒的歌女,典出唐范攄《云溪友議》,韋皋與姜輔家侍婢玉簫有情,韋歸,一別七年,玉簫遂絕食死,后再世,為韋侍妾。詞中以玉簫指稱,當意味著兩人筵前目成心許。華燈下清歌一曲,醉頰微酡,“嬌嬈”前著一“太”字,表露了詞人傾慕之情。
接下來“歌中”二句,從“一曲”生出。她優(yōu)美的歌聲中痛飲至醉,誰又能感到遺恨啊!她唱完之后,余音耳,筵散歸來,酒意依然未消。“歌中醉倒”四字統(tǒng)攝全篇:表面看來,這是說一邊聽歌,一邊舉杯酣飲,不覺便酩酊大醉了;實際上是暗示自己被美妙的歌聲陶醉,被美艷的歌者迷醉了。一“醉”字,點明命意,情韻悠長,并提引下片寫的春夜夢尋。
“醉倒”,是心甘情愿的。“誰能恨”即無人能恨,與柳永《鳳棲梧》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終不悔”,有異曲同工之妙。詞人醉得實是太深太沉了,以至宴會歸來,仍酒意未消,而“未消”的不僅是酒意,更有見玉簫而產(chǎn)生的綿綿情意。兩句實中有虛,沉著深婉。
過片后,緊接寫“歸來”的情事。小晏尚有《鷓鴣天》詞云:“歸來獨臥逍遙夜,夢里相逢酩酊天”,可作本詞下片的概括。“春悄悄,夜迢迢”意謂,春意悄悄地潛進了心中,春夜又是漫無際涯。“悄悄”二字,寫春夜的寂靜,也暗示詞人獨處時的心境。久不成寐,更覺春夜迢迢,與上片短暫的歡娛恰成強烈對照。“碧云”句,以天設(shè)喻,慨嘆由于人為的間阻,使兩人不能互通心愫,侯門如海,要想重見就更是困難了。一“遙”字,與《詩。鄭風(fēng)。東門之墠》“其室則邇,其人甚遠”的“遠”字用意略同,并不是說兩人空間上相隔很遠,而是說時間上的長別的深意了。“楚宮”,楚王之宮,指代玉簫的居處,亦暗示女主人公“巫山神女”的身份。這三句寫宴罷歸來的刻骨相思,婉妙動人。
“夢魂”二語,是全詞中警策之語。今夜里,詞人的夢魂,迷蒙的夜色中,又踏著滿地楊花,悄悄地走過謝橋,去重會意中人了。“慣”,即慣常之意。
“謝橋”,謝娘家的橋。唐代有名妓謝秋娘。詞中以謝橋指女子所居之地。張泌《寄人》詩:“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廓回合曲闌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晏詞暗用詩意。兩句宕開一筆,意味更深,以縹緲迷離的夢境反襯歌酒相歡的現(xiàn)實,以夢魂的無拘無束反襯生活中的迢遙間阻。末句“又”字,用意尤深,赴宴時踏楊花過謝橋的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再來卻是虛幻飄忽的夢魂了。這一結(jié)能生能新,情韻佳絕。據(jù)邵博《邵氏聞見后錄》載,與小晏同時的學(xué)者程頤,每聽到人誦“夢魂”兩句時,必笑曰:“鬼語也!”意甚賞之。
鷓鴣天
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
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
聲聲只道不如歸。
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晏幾道詞作鑒賞
此詞吟詠詞人客中聞杜鵑啼聲而觸發(fā)的感慨,抒寫了浪跡外、有家難歸的浩嘆。詞之結(jié)尾兩句用反跌之筆表曲折之情,意境深遠,耐人尋味。
END,本文到此結(jié)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guān)注本站哦!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