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文言文怎么說,讀書的文言文怎么寫
今天給各位分享讀書文言文怎么說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讀書的文言文怎么寫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關于讀書的古文
1、《勸學》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時為什么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2、《冬夜讀書示子聿》宋代:陸游 ? ? ? ? ? ?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古人在學習上不遺余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3、《白鹿洞二首·其一》 ? 唐代:王貞白 ? ? ? ? ?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譯文:專心讀書,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暮春時節,一寸光陰就像一寸黃金珍貴。如果不是道人來逗笑,還在深入鉆研周公孔子的精義、教導呢。
4、《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宋代:李清照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譯文:兩鬢已經稀疏病后又添白發了,臥在床榻上看著殘月照在窗紗上。將豆蔻煎成沸騰的湯水,不用強打精神分茶而食。
靠在枕上讀書是多么閑適,門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著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5、《柏學士茅屋》唐代:杜甫 ? ? ? ? ?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云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譯文:安史之亂的戰火使柏學士失去了官職,昔日常參議朝政,直言相諫的他,將茅屋搭建在險峻的碧山之中,隱居于此。但他仍象漢代文學家東方朔一樣的刻苦讀書,雖然他年少,但已學業有成。
觀茅屋戶外,那祥云如車蓋一樣密密地聚集,秋水順著道路,如大水決渠一樣地湍急流去。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一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讀書的文言文有哪些?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關于讀書的文言文 讀書的文言文有哪些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讀書的文言文怎么表示
1. 有關讀書的古文 字要少點
送東陽馬生序 余幼時即嗜[1]學。
家貧,無從[2]致書[3]以觀,每假借[4]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
錄畢,走[6]送之,不敢稍逾約[7]。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既加冠(guān)[8],益慕圣賢之道。又患[9]無碩師[10]名人與游,嘗[11]趨[12]百里外,從鄉之先達[13]執經叩問[14]。
先達德隆望尊[15],門人弟子填其室[16],未嘗稍降辭色[17]。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18],俯身傾耳以請[19];或遇其叱咄[20],色愈恭,禮愈至[21],不敢出一言以復[22];俟[23]其欣悅,則又請焉。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qiè)曳(yè)屣(xǐ)[24]行深山巨谷中。
窮冬[25]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26]而不知。至舍[27],四支[28]僵勁不能動,媵(yìng)人[29]持湯[30]沃灌[31],以衾(qīn)[32]擁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33],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pī)綺(qǐ)繡,戴朱纓(yīng)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xiù)[34],燁然[35]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36]處其間,略無慕艷意。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37]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 今諸生學于太學[38],縣官[39]日有廩(lǐn)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něi)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40]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41]甚稱其賢。
余朝京師[42],生以鄉人子謁余。撰[43]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
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44]。自謂少時用心于學甚勞。
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謂余勉鄉人以學者,余之志也;詆我夸際遇之盛[45]而驕鄉人者,豈知余者哉! 有數字的為重點字 翻譯 [1]嗜:特別愛好。
[2]無從:沒有辦法。 [3]致書:得到書,這里是買書的意思。
致:得到。 [4]假借:同意復詞。
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書。“之”是“怠”的賓語,指“筆錄”這件事。
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6]走:跑。
[7]逾約:超過約定的期限。 [8]加冠(guān):加冠之后,指已成年。
古時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束發戴帽)儀式,表示已經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以二十。
這里即指二十歲。 [9]患:擔心,憂慮。
[10]碩師:學問淵博的老師。碩,大。
[11]嘗:曾經。 [12]趨:奔向。
[13]先達: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 [14]叩問:求教。
叩,請教。 [15]德隆望尊:道德聲望高。
又作德高望重。望,聲望,名望。
[16]門人弟子填其室: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門人、弟子,學生。
填,塞。這里是擁擠的意思。
[17]辭色:言語和臉色。 [18]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
援,引,提出。質,詢問。
[19]俯身傾耳以請:彎下身子,側著耳朵(表現尊敬而專心)請教。 [20] 叱咄:訓斥,呵責。
[21]至:周到。 [22]復:這里指辯解。
[23]俟:等待。 [24]負篋(qiè)曳屣(xǐ):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表示鞋破)。
[25]窮冬:隆冬。 [26]皸(jūn)裂:皮膚因寒冷干燥而開裂。
[27]舍:這里指學舍,書館。 [28]支:通“肢”四肢的意思。
[29]媵(yìng)人:服侍的人。 [30]湯:熱水。
[31]沃灌:澆洗。 [32]以:用。
[33]衾:(qīn)被子。 [34]擁:圍著。
[35]而:表示修飾。 [36]乃:才。
[37]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38]被:通“披”,這里是穿的意思 [39]纓:帽帶 [40]腰:腰佩。腰,用作動詞。
(名作動) [41]容臭:(xiù)香袋。臭:氣味,這里指香氣。
[42]燁(yè)然:光彩照人的樣子。 [43]缊(yùn)袍敝(bì)衣:破舊的衣服。
缊,舊絮。敝,破. [44]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情,所以不覺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別人。
[45]中:內心。 [46]口體之奉:指衣食的享用. [47]蓋:大概。
[48]太學:即國子監,設于京城,是全國最高學府。 [49]縣官:這里指朝廷。
廩稍:國家供給的糧食。 [50]司業、博士:指國子監司業、國子監博士,都是教官。
[51]流輩:同輩的人。 [52]朝京師:這里指去官后進京朝見皇帝。
[53]以鄉人子謁余:以同鄉晚輩的身份拜見我。謁:拜見。
[54]撰長書以為贄:寫一封長信作為表示敬意的禮物。長書:長信。
贄:初見面時表敬意送的禮物。 [55]論辨:辯論。
“辨”通“辯”。 [56]夷:平和。
[57]際遇之盛:謂好的遭遇。這里指官位之盛。
讀書的古文怎么說
《dú
shū》
《
讀
書
》
lù
jiǔ
yuān
陸
九
淵
dú
shū
qiē
jiè
zài
huāng
máng,
讀
書
切
戒
在
慌
忙
,
hán
yǒng
gōng
fū
xìng
wèi
zhǎng
。
涵
泳
工
夫
興
味
長
。
wèi
xiǎo
bú
fáng
quán
fàng
guò
,
未
曉
不
妨
權
放
過
,
qiē
shēn
xū
yào
jí
sī
liàng
。
切
身
須
要
急
思
量
。
1.
譯文:
讀書要注意不能慌忙,慢慢地用功去讀,才會覺得意味深長。有不明白的地方不妨暫且放過去,與自己切身相關的需要認真思考。
2.
賞析:
這首詩選自《陸象山語錄》,陸象山即陸九淵,是一位宋儒理學的代表人物。他對讀書問題見解頗多,以上這首詩就表明了他的一種讀書方法。關于自己的讀書方法,他還說過:“如今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
陸九淵的意思是說,讀書不要性急,火急火燎地死摳住一處不放,僵在那里,越急于弄懂,可能越不容易弄懂。讀書要平平緩緩地細心涵泳,讀不懂的地方,不妨暫時先放過去,等到上下文都讀過之后,或是日后重新閱讀時,慢慢地就會領悟了。
讀書平心靜氣,慢慢地涵泳、品味,每當有一點新的體會時,必然會感到興味無窮,其樂融融。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讀書時情緒越好,也就越有助于理解。
陸九淵的涵泳法也是符合讀書規律的,
人們認識問題有一個從易到難的過程,先將容易的解決了,剩下的難點慢慢地也就被吃掉了。還有一個局部和全局的關系問題,當你讀書的某一個局部時可能讀不懂,而當你將全書看完了,站在全局的高度再來看局部,往往就迎刃而解了。
采用涵泳法讀書,不僅能從書中吸取知識的營養,而且還可陶冶自己的性情。
3.
作者介紹:
陸九淵(1139年3月26日-1193年1月18日),字子靜,撫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縣)人,漢族江右民系。南宋哲學家,陸王心學的代表人物。書齋名"存",世稱存齋先生。又因講學于象山書院(位于江西省貴溪縣),被稱為"象山先生",學者常稱其為"陸象山"。
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進士,調靖安主簿,歷國子正。有感于靖康時事,便訪勇士,商議恢復大略。曾上奏五事,遭給事中王信所駁,遂還鄉講學。紹熙二年(1191年),知荊門軍,創修軍城,穩固邊防,甚有政績。紹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卒,年五十四。謚文安。
讀書用文言文怎么講
1. “對于讀書來說”用文言文怎么說
“對于讀書來說”翻譯成文言文為“其于讀書也”。
【學習文言文寫作的技巧】
1. 多讀經典范文。覺得不好挑的話,就多念念大學《古代漢語》課本里的選文。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現在有一些鼓吹“傳統文化”的教授文人或民間“國學”從業人士,這些人喜歡寫些半文不白的文字,學習請慎重,不要因為其名聲或招牌便引為范文,實際上這些文字良莠不齊,其中的大多數,還不如舊時電報風雅。
2. 注意積累虛詞和結構性的用法(句型),并且練習。這些極為關鍵,因為文言不是把白話字字對應成“古語”即可,而是有語法上的結構性差異。《文言虛字》、《文言句式》之類的書出得很多,有不少還是大家執筆,多翻翻沒有壞處。而且不能光看,要自己動筆練一練。可以自己把書中例子或習題譯成現代漢語,放兩天再回譯成文言,這是很古典的訓練方法。
3. 典故和習語不僅要積累,還要思考其合適的用法。千萬不要拼命堆砌,因為堆砌這些東西很容易,對于初學者來說,也很誘惑,好像很快便能做出一篇“漂亮”的文字。但實際上這些材料要服從于文章的整體需要。很多人寫“文言”,直接把今天流行的成語套用,此法極為俗陋,尤其應當避免。
4. 虛一點的呢,讀讀歷代的文論也有好處,可以培養氣質,熟悉常見概念和美學范疇。如有余力,這方面可以做點功課,比如每日念念《文心雕龍》。
5. 最后,心態要謙虛,要選擇合適的目標。對現代人來說,由于語言的演變,文言寫作已成為技巧性很強的一門“手藝”,很容易畫虎不成反類犬,這是客觀的困難,不必強求。恰當地運用一些古典元素,用現代漢語書面語體寫好一篇典雅切題的現代文,也很不錯了。硬寫一些非驢非馬、不倫不類的文字,意義不大。
讀書文言文怎么說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讀書的文言文怎么寫、讀書文言文怎么說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