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陰哪里可以摘櫻桃,漢陰櫻桃溝在哪里
很多朋友對于漢陰哪里可以摘櫻桃和漢陰櫻桃溝在哪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西安周邊櫻桃采摘園有哪些
藍田華胥鎮曳湖櫻桃基地 西鄉櫻桃溝 渭南大荔萬畝大櫻桃 銅川陳家坪大櫻桃 三原櫻桃采摘園 鯨魚溝竹海風景區 吃櫻桃嗎?在西安周邊有這些地方是可以去采摘水果的,如果大家有時間可以組織一波前去采摘喲,一般采摘都是自駕前往,所以大家可以自己規劃好自己的行程前去采摘園。
藍田華胥鎮曳湖櫻桃基地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藍田櫻桃園就開始大規模的種植,獨立的櫻桃園更是數不勝數。這里光櫻桃就有十萬多畝,產量分分鐘秒殺其他櫻桃園,重點是果實還超大。
在藍田縣城西南方向20公里處還有一個湯峪溫泉,采摘結束后可以驅車前往那里消除你一天的疲勞。
公交:926公交站在革命公園對面西安市體育場旁邊,招手上車,一站直達。
自駕路線:東郊-香王收費站上西藍高速-白鹿塬收費站下車-根據指引標示到達曳湖鎮。
西鄉櫻桃溝
西鄉的櫻桃好到央視都曾經來打卡,這里的櫻桃個個皮薄、肉厚、汁多、味美、色艷,是陜南的特色水果。
這里有1.2萬畝的櫻桃園免費觀賞拍照,而且只有你進園采摘時才會收費,走在路邊也可以買到剛摘下來的新鮮大櫻桃。
公交:火車站乘車到西鄉火車站下車,火車站前面有一個站前廣場,站前廣場前面有一條路。沿著路直走,十分鐘就到了或者乘坐2路、202路公交均可到。
自駕路線:西安-(西漢高速)-城固-西鄉縣,全程約4-5小時。
渭南大荔萬畝大櫻桃
在大荔除了赫赫有名的冬棗,更有美味的大櫻桃,這里的櫻桃個大、色艷、營養豐富、風味濃郁。
大荔的櫻桃分布在縣城北部垣區和沙苑一帶,擁有上萬畝早紅寶石、岱紅、早大果、美早等品牌。
去到大荔,就一定要到朝邑鎮看看百年糧倉——豐圖義倉,有空了也可以到黃河灘和同州湖轉一轉。
公交:西安北站有開往大荔的高鐵,40分鐘即到;也可在城東客運站乘坐到大荔縣城的汽車。
自駕:繞城高速紡織城方向—渭南—羅敷站下高速—大荔縣城。
銅川陳家坪大櫻桃
銅川市是世界櫻桃最佳優生區,而陳家坪則是“銅川櫻桃第一村”,這里有4500多畝的大櫻桃示范區,櫻桃又大又紅,吃起來特別甜,享有“西北第一果”的美譽。
茂密的櫻桃樹上結滿了鮮亮剔透的櫻桃,掛在樹頭嬌嫩欲滴,摘一顆放在嘴里香甜可口,平日工作的困乏一掃而光。
摘完櫻桃還可以去香山寺、藥王山,在陜西就是這么任性,處處有美景,處處有美食。
公交:車站汽車站或者城北客運站乘車,30分發一次車,30元/人,約2小時抵達銅川。銅川耀縣汽車站坐6路公交車抵達新區。
自駕:西安至銅川高速(西銅高速)過西安北收費站后大概走30公里從銅川新區(耀州)收費站出口出站。
三原櫻桃采摘園
在咸陽三原縣馬額鎮高家村有個近300畝的有機大櫻桃基地,注意了小編為你劃重點:是有機大櫻桃。
這里的櫻桃不打農藥,個大、色艷、味美。采摘完櫻桃可以前往三原縣城,城隍廟是來三原必去的地方之一,始建于明洪武八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現下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
要知道對于上班族來說,出門游玩的機會是很難得的,所以除了美景還得有美食,來三原必吃老黃家家庭聚餐、友人聚餐。
自駕:從北郊--未央路方向--西黃高速公路--西延高速方向--G65高速朝銅川方向--陵前/馬額收費站下高速,沿途有采摘園指引標示。
鯨魚溝竹海風景區
鯨魚溝竹海風景區素有“關中竹海”、“天然氧吧”之稱,景區內百畝綠色無公害“鯨櫻”牌紅燈櫻桃,已經悄悄掛滿枝頭,在一湖綠水間,肆意釋放著火紅的熱情。
景區櫻桃種植歷史悠久,種植規模大,品種主要以“紅燈”為主,紅燈櫻桃果個大,色澤艷麗,果肉肥厚,多汁味甜,可直接食用,也可釀櫻桃酒。
現已通過無公害櫻桃認定,2019年景區櫻桃榮獲第二十六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后稷獎”。
公交:240或910至狄寨下車南行兩公里。
自駕:西安市區—二環北路東段—西安高架快速干道—東三環路—灞臨公路—風光路—鯨魚溝(全程大約39.2公里,大概需要1小時5分鐘)。
2022武漢櫻桃采摘園地址+價格+開園時間
;?????看完了櫻花,又到了摘櫻桃的時候啦!那武漢櫻桃采摘園在哪兒?武漢櫻桃多少錢一斤?武漢櫻桃什么時候成熟呢?接下來小編便為大家帶來2022武漢櫻桃采摘園地址、價格和開園時間,一起看看吧!
初陽果樂小鎮
??????位于江夏區的初陽果樂小鎮,種植著近100畝的果樹。等到四月中下旬,一顆顆晶瑩剔透的櫻桃就會陸續掛滿枝頭了。初陽果樂小鎮占地面積很大,果園種植著櫻桃、藍莓、橙子、桃子等不少品種的水果。櫻桃果樹占地20畝,算是近郊不小的果園了,4月20日開園。過去的話最好自備餐食,采摘園沒有餐食提供。
??????地址
??????江夏區烏龍泉街道(武漢果樂小鎮)
??????電話
??????13707246600馬女士 /13554324151 曾先生
??????tips
??????已開園,采摘40元/斤,門票20元/人;因防疫要求,需出示48小時核酸陰性,并提前1天預約。
寧港櫻桃園
??????江夏區的寧港櫻桃園,這里也是畢竟成熟的櫻桃種植園,4月20日開園。這里偏山區,共有15畝櫻桃,大概1000棵樹。據老板介紹說,他去年施的是有機肥,今年雖然櫻桃花開的季節遇到了雨季,產量不足去年的三分之一,但是果子的口感比去年更好。沒有餐食提供,需自備食物。
??????地址
??????江夏區寧港甘家村
??????電話
??????13517269990 華老板
??????tips
??????采摘30元/斤,門票20元/人
清涼寨
??????到了四月下旬,清涼寨的櫻花樹早已郁郁蔥蔥,仔細看,里面一顆顆紅色的果實冒出了頭。三千余畝的野生櫻桃生長在清涼寨的漫山遍野,櫻桃熟時,沿路上山,一顆顆成熟的果實不時出現,進景區的游客可以自由采摘。和景區咨詢過,目前只有山腳下一小片櫻桃成熟,山腰大片櫻桃成熟預計在五一。
??????地址
??????武漢市黃陂區蔡店街木蘭清涼寨
??????門票
??????70元/人
??????電話
??????027-61539009
??????tips
??????持48小時核酸陰性可現場買票入園;景區餐飲和住宿正常提供,游樂設施暫時未開放。
豐澤湖生態園
??????豐澤湖生態園位于黃陂區李家集街道新廟村,果園距離云霧山比較近,去云霧山游玩再去摘個櫻桃是極好的。這里葡萄比較有名,其他果樹比如櫻桃也有一些。生態園沒有餐飲,附近有農家樂。
??????地址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李家集祁泡公路新廟村(導航搜索“豐澤湖生態園”)
??????電話
??????13971587577 楊先生
??????tips
??????4月25號開園,不要門票,50元/斤
高家莊櫻桃采摘果園
??????這里有櫻桃等采摘,還有農家飯,如果要吃飯,一去就要點菜,點晚了人多的話上菜就慢。這家采摘園的櫻桃也有20畝左右,1000多棵樹。如果去晚了櫻桃沒有的話,他們還有大棚可以采小番茄。
??????地址
??????武麻高速六指高氏水果種植園旁
??????電話
??????13907114119 高先生
??????tips
??????4月18號已開園,30元/門票,采摘后30元/斤
櫻桃采摘注意事項
1、防疫
??????最好根據武漢市的防疫要求做相關準備,并提前跟果園聯系。
2、櫻桃采摘期短、不易保存
??????10天左右就沒了,一般是4月下旬開始,五一假期結束;
??????櫻桃的存放時間為2-3天,采摘后可保存至冰箱保鮮,但建議不要多存,存不住,保存的櫻桃千萬別洗哦!
3、自備餐食
??????大部分的采摘園都沒有餐食提供,有的話也是一般的農家菜,最好自備一些餐食帶著
4、采摘裝備
??????采摘屬于戶外休閑活動,建議穿旅游鞋、徒步鞋和便裝;做好防曬和防蚊工作,果園一般都比較曬,蚊蟲較多;
5、保護樹木
??????櫻桃采摘時,正確方式是一手扶住枝條,一手捏住櫻桃根莖,輕輕往下擰,避免傷及果樹;應根據實際需要采摘,避免浪費,同時為保護果樹,禁止攀爬。
哪里可以摘櫻桃
一般在有種植櫻桃的櫻桃園里都可以進行采摘。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櫻桃的種植園區,分布于東北三省、山東、河南、江浙、四川等地區均覆蓋有櫻桃的種植。
哪里可以摘櫻桃
櫻桃具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含鐵量特別高,能為人體補充一定的鐵元素。櫻桃的核本身是不具有毒性的,里含有一種叫做氰苷的物質,但氰苷在酶和酸的作用下釋放出氫氰酸,有可能具有毒性,所以不建議將櫻桃核吃掉。
陜西省銅川市那里有大櫻桃
陜西省,簡稱陜或秦,也稱三秦,是中國的一個省份,省會是西安。因在陜州(現為河南省陜縣)以西,故稱陜西。陜西位于中國地理中心區,屬于黃河中上游和長江上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陜西在歷史上較長時期一直簡稱為“秦”。在元朝以前的陜西,并不包括漢中、安康等秦嶺以南今屬陜西管轄部分。
三分大秦 陜西南北狹長,由北向南可分為地理、歷[1]史、文化、氣候、語言、人種截然不同的三大地區:陜北、關中、陜南。由于陜西省超過1/3的面積和人口均位于秦嶺以南,因此陜西省是中國唯一真正意義上跨越南北的省份。陜西的境內的秦嶺被親切的稱謂父親山,渭河和漢江共為母親河。而朱鹮因為其分布地被稱為陜西的省鳥。陜西從北到南的延安、西安、安康被稱為三安,寓意三秦大地福泰安康。 塞外文化——陜北
紅色圣地·塞外明珠
陜北位于北山山脈以北。
陜北南部是黃土高原地區,北部是毛烏素沙漠地區。位于“北山”以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總面積92521.4平方公里。陜北是中國革命圣地。黨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生活戰斗過13年,留下了一大批寶貴的革命文物、革命紀念地和豐富的精神財富——陜北革命精神。全市境內的革命文物達140多處,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延安市區內的鳳凰山舊址、楊家嶺舊址、棗園舊址、王家坪舊址、子長縣瓦窯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舊址)等國家級保護文物。省級革命文物有:延安市區內的陜甘寧邊區政府舊址、南泥灣舊址,吳起縣、志丹縣、子長縣、安塞縣革命舊址、舊居、劉志丹陵園、謝子長陵園、洛川縣馮家村“洛川政治局會議舊址”等。陜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繩結區域”。從商周時代起,鬼方,獫狁,白狄,匈奴,林胡,稽胡,盧水胡,鮮卑,氐,突厥,黨項,羌,女真,蒙古,滿等少數民族先后以戰勝者的雄姿,走上這塊歷史舞臺,從而演出了一幕幕歷史壯劇。陜北成為華族(漢代以后的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融合與交流,形成了以漢文化為主體,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等少數民族文化的獨特文化個性。秦漢以前,陜北一直是畜牧區。西漢以后,農耕業才大量發展,成為半農半牧區。一直到隋唐時期,陜北南界的黃龍山仍然是農耕區和半農半牧區的天然分界線,這種狀況在宋代以后才逐漸有所改變。從陜北地名中,可以看出古代民族的地理分布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著名語言學家羅常培先生曾指出:“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借字殘留在征服者的語言里,大部分是地名。”因為地名是各民族文化起源,行政管理的真實記錄。
歷史文化:戰國時代秦國大將蒙恬,秦朝時代秦始皇長子扶蘇都曾經駐守這里,并且修筑長城,留下了我國古代邊防的豐富的歷史和人文遺跡;而作為革命圣地,陜北又是新中國的發祥地和中國精神的象征。
經濟:陜北土地原本貧瘠,因為實施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戰略后而生態環境完全改變,又因發現了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以及鹽業、稀土等重要資源而迅速崛起。
語言:漢語族,中原官話,晉語,西南官話。
氣候:溫帶半干旱氣候。
代表城市:陜北為關中城市群北延伸和輻射區域,南部中心城市為革命圣地延安;北部中心城市為近年的明星城市榆林;
中原文化——關中
金城千里·天府之國
關中位于北山山脈以南、南山(秦嶺)山脈以北。
關中南部是渭河沖積平原,北部是渭北臺地;土地肥沃,易守難攻。“八百里秦川”關中號稱“金城千里,天府之國”,是中國北方重要的小麥和玉米產區。關中盆地南倚秦嶺,北界“北山”。介于陜北高原與秦嶺山地之間。西起寶雞峽谷,東迄潼關港口,東西寬約36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積39064.5平方公里。關中盆地是由河流沖積和黃土堆積形成的,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水源豐富,機耕、灌溉條件都很好,是陜西自然條件最好的地區,號稱“八百里秦川”。基本地貌類型是河流階地和黃土臺塬。渭河橫貫盆地入黃河,河槽地勢低平,海拔326~600米。從渭河河槽向南、北南側,地勢呈不對稱性階梯狀增高,由一二級河流沖積階地過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一級或二級黃土臺塬。階地在北岸呈連續狀分布,南岸則殘缺不全。渭河各主要支流,也有相應的多級階地。寬廣的階地平原是關中最肥沃的地帶。渭河北岸二級階地與陜北高原之間,分布著東西延伸的渭北黃土臺塬,塬面廣闊,一般海拔460~800米,是關中主要的產糧區。渭河南側的黃土臺塬斷續分布,高出渭河約250~400米,呈階梯狀或傾斜的盾狀,由秦嶺北麓向渭河平原緩傾,如岐山的五丈原,西安以南的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渭南的陽郭原,華縣的高塬原,華陰的盂原等,目前已發展成林、園為主的綜合農業地帶。
歷史文化:西秦文化,是中國中心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朝歷代的建都首選。從上古時代藍田猿人,到中華文明的發源華胥古國,再到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三皇”,從半坡的仰韶文化到西周定都豐鎬,再到近代的西安事變,一直到國家在西安宣布實施西部大開發,那里一直是中華文明的中心。
西安鐘樓
經濟:關中是全國重點城市群,重工業、紡織工業、高科技產業、電子產業、航空航天產業、旅游業是關中地區的支柱。
語言:漢語族,中原官話關中片。
氣候:南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潮濕多雨,冬季干燥少雪。
代表城市:關中城市群是全國率先發展的十大城市群之一,正在建設城際軌道交通網。代表城市東有“東府”渭南;西有“西府”寶雞;北有“同官”銅川;中有西咸都市圈——包括十三朝古都省會西安、千年帝都咸陽以及中國唯一的農科城楊凌國家農業高新科技產業示范區(地級市級別,省長親任管委會主任,而且楊凌本身就是中國唯一真正意義上的大學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關中特寫之咸陽篇
咸陽城標——鳳凰銜陽
咸陽...秦始皇統一全國后,咸陽成為全國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被譽為中國第一帝都.
咸陽是是陜西省第3大城市。省轄市,中國著名古都之一。是中國甲級對外開放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范城、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地熱城、全國十佳宜居城市及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市。2004年,又被評為首屆中國魅力城市。 為了充分體現尊重歷史、復興文化、改善生態、再鑄輝煌的理念,“咸陽湖”兩岸將以兩寺渡公園、釣臺西照、細柳清風、渭水晚情、防洪渠系、渭濱公園、咸陽古渡、渭陽新區、長堤石刻、古渡公園、化工之光、杜郵春草、上林晨曦等景觀,展示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與藍天白云相映,與咸陽千年古都呼應。
秦蜀楚文化——陜南
巴山楚水·魚米之鄉
陜南位于秦嶺山脈以南。
陜南地貌特征為“兩山夾一川”:北部的秦嶺山脈、南部的大巴山區及中部的漢水谷地、丹江平原。主要由古生界變質雜巖組成,是陜西農林特產和有色金屬資源的富集區;氣候潮濕多雨,常年溫熱,是中國南方的重要水稻產區。陜南位于“南山”秦嶺山脈以南,總面積74017平方公里。秦境秦嶺是秦嶺山脈的骨干,山坡北陡南緩,山勢巍峨壯麗。一般海拔1500~3500米,高出關中盆地和漢中盆地1000~3000米。主脈分布在山地北部,有許多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構成秦嶺山地的高山、中山地形。秦嶺以太白山為主峰,由西分為三支,由北而南山勢漸低,至漢中盆地邊緣已成低山丘陵。太白山以東山勢逐漸遞減,在商洛地區山勢結構如掌狀向東分開,間以紅色斷陷盆地和河谷平地。盆地和河谷平地保存有二至三級階地。太白山仍存留有第四紀冰川,而古冰川作用留下的冰蝕冰磧地形保存完好。北陡南緩的山勢導致北坡溪峪短急,南坡諸水源遠流長,斷切東西走向山嶺,形成許多峽谷,水力資源豐富,為建設中小型水利電力工程提供了條件。川陜間的大巴山走向西北——東南,一般海拔1500~2000米,高出漢江谷地1000~1500余米,東西長約300余公里,通常把任河以西稱米倉山,以東稱大預山。大巴山北側諸水注入漢江,上游系峽谷深澗,中、下游迂回開闊,形成許多山間小“壩子”。壩子中有兩級河流階地,農田、村鎮較為集中。寧強、南鄭、西鄉、鎮巴和鎮坪等縣由灰巖組成的山地,巖芽、溶溝、落水洞、溶洞、地下暗河等巖溶地形發育,地表水缺乏而地下水豐富。漢江谷地以西屬嘉陵江上游低山、丘陵區,地勢起伏較和緩,谷地較開闊,是陜、川間主要的水陸通道。著名的漢中、安康盆地,是陜西主要的農業區和亞熱帶資源寶庫,也是陜西水稻和油菜的主要產區!
歷史文化:中部和西部為蜀文化,東部為秦、楚文化;是漢族重要的發祥地。劉邦曾被封為漢中王,漢朝因此得名,漢族也因此得名。劉備曾在漢中稱帝,因此劉備政權被稱作“蜀漢”。
經濟:陜南經濟以生態農業、漁業、林業經濟為基礎,航空產業、藥業、旅游業為支柱。隨著陜南進入全國重點支持戰略,陜南已經成為了連接華中、西南的交通樞紐。
語言:漢語族,西南官話,中原官話關中片、秦隴片。
代表城市:陜南為關中城市群的南延伸和輻射區域,西部中心城市為“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漢中;中部中心城市為“上壅古城”安康;東部中心城市為華中南交通樞紐城市商洛。
陜南三市簡介
丹江
商洛市位于陜西省東南部,地處秦嶺南麓,與鄂、豫兩省交界。轄1個區、6個縣,市府駐商州區。總面積195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8萬人。
商洛地形地貌結構復雜,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境內有秦嶺、蟒嶺、流嶺、鶻嶺、新開嶺和鄖嶺六大山脈,綿延起伏。嶺谷相間排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伸展,呈掌狀分布。商洛主要主要河流有丹江、洛河、金錢河、乾佑河、旬河五大河流,縱橫交錯,支流密布。橫垮長江、黃河兩個流域。北部氣候屬暖溫帶,南部氣候屬亞熱帶。其風土人情,既兼北國之曠野,又融南國之靈秀。山清水秀,風景如畫。丹江為漢水流域的一部分,洛河為黃河的一大之流,東流
商南金絲峽
河南洛陽入黃河。該地區具有南北過渡的氣候條件和人文特征,該地區的人飲食方面既有南方特點,又有北方特點,面、米、玉米都是日常主食,主要特產是核桃、板栗、柿子,以上特產的產量居陜西省各市之首,核桃出口量歷年來一直占全國六分之一左右。該地區一年四季氣候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既栽種北方的小麥、玉米又有地區種植南方的水稻。商洛文物古跡、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豐富多彩,具有開發旅游產業的潛在優勢。商洛道(亦稱商於古道)是秦馳道的主干道之一,為“秦楚咽喉”,是長安通往東南諸地和中原地區的交通要道。旅游景點有老君山、天竺山、塔云山、牛背梁、金絲峽、仙娥湖和丹江漂流等。溶洞有天洞、佛爺洞、月亮洞、玉虛洞等,其中柞水溶洞群被譽為“北國奇觀”。商洛東部各縣區(商州、商南、洛南、丹鳳、山陽)的方言屬中原官話關中片,西部各縣(柞水、鎮安)的方言屬中原官話區秦隴片。
漢中市位于陜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漢江橫貫其中。面積:總面積2.7萬平方公里。人口:360多萬。行政區劃:現轄10縣1區,市政府駐漢臺區。 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之美譽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漢中。
漢中地處北暖溫帶和亞熱帶氣候的過渡帶,北依秦嶺,南屏巴山,漢水橫貫全境,形成漢中盆地。生態環境良好,生物資
漢中夜景
源極為豐富,兼我國南北方之共有;糧食生產一年兩熟,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等,其中水稻、油菜單產是全國最高產區之一。野生植物有3000多種,其中用途廣泛的600多種。盛產各種名貴藥材,其中天麻、杜仲、棗皮(山茱萸)、西洋參產量居全國前列。有森林面積131.2萬公頃,植被覆蓋率56%,森林覆蓋率48%,林木蓄積量6781.3萬立方米;可利用草場33萬公頃,野生動物500多種,其中珍稀動物有大熊貓、朱鹮、金絲猴、羚牛等42種。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礦藏60種,其中勉縣、略陽、寧強三縣的“金三角”地帶,是全國五大黃金生產基地之一;鐵、錳、鎳、磷、石膏、石英石、石灰石儲量居全省之首,經濟開發潛力很大。漢江、嘉陵江及其支流水資源豐富,總量達146.25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60萬千瓦,可開發利用87萬千瓦。大部分區縣(漢臺、南鄭、城固、洋縣、西鄉、勉縣、城固、略陽)的方言屬中原官話區關中片,,其它各縣(鎮巴、留壩、佛坪)的方言屬西南官話區。
安康市位于陜西省以及西北地區(行政規劃上而言)最南端,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具有典型的南方氣候特征,一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山川秀麗,資源豐富,歷史悠久。轄1區9縣。
漢江
安康地處“秦頭楚尾”,地緣和區位優勢獨特,處于川、陜、鄂、渝四省市的結合部,即東與湖北省(竹山、竹溪、鄖縣、鄖西)連接,南與川渝兩省市(萬源、城口、巫溪)接壤,位處西安、武漢、重慶三大經濟區的幾何中心,故有方志稱安康為“東接襄沔、西達梁洋、南通巴蜀、北控商虢”之地。在陜西省內,安康北與省會西安市(周至、戶縣、長安)毗連,西與漢中市(佛坪、洋縣、西鄉)為鄰,東北與商洛市(鎮安、柞水)接壤。
安康是北亞熱帶季風地區的一部分,也是陜西省乃至整個西北地區(行政規劃上而言)水、熱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東部各縣區(漢濱、平利、旬陽、白河)的方言屬中原官話區秦隴片,西部、南部各縣(漢陰、石泉、寧陜、紫陽、嵐皋、鎮坪)屬西南官話區。
陜南特寫之漢中篇
漢中----漢王朝的發祥地,西北小江南,中華聚寶盆
漢中歷史悠久,是漢家的發祥地,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漢中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公元前206年,漢王劉邦以漢中為發祥地,筑壇拜韓信為大將,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統一天下,成就了漢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漢朝、漢人、漢族、漢語、漢文化等稱謂就一脈相承至今。
漢中是地球上同緯度生態最好的地方。這片被巍峨秦嶺和蒼莽巴山環繞的盆地,被長江兩大支流漢江與嘉陵江滋養的秀土,雖然位于中國西部,但卻擁有與江南同樣的秀色,是一處得南北之利、兼南北之美的風水寶地。游歷漢中,撲面而來的是滿目蒼翠。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中國陜西省漢水之濱的漢中地區,跨越洋縣和城固縣,其主體在洋縣境內。于1983年建立,屬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37549公頃。佛坪自然保護區林海茫茫,峭峰幽谷密布,是西北第一家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世界人與自然生物圈”,也是我國首個野外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長青自然保護區有“生物資源庫”之美譽,珍稀動植物種類繁多,尤其是以四大國寶——朱鹮、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最為著名,國內外科學界廣泛關注;黎坪國家森林公園奇峰怪石林立,泉溪池瀑競秀,被稱為西北的“九寨溝”;紫柏山山岳巍峨,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風景如畫,霧靄蒸騰,其高山草甸、紫柏天坑,世稀罕見;午子山山勢險峻,壑幽林密,素有陜南“上華山”之稱,其山中2500余畝世界珍稀白皮松蔚為壯觀;褒谷口石門景區高峽平湖,儀態萬千,仿建的石門棧道依山傍水,凌空飛架,再現了秦漢棧道的宏偉風貌和形制特色;紅寺湖煙波飄渺,山水交融,恬靜神秘,是“一幅天然的國畫長卷”;南湖天靈地秀,林茂竹修,曲徑通幽,是一處集錦式的水上園林;西北最大的柑桔生產基地,城固十萬畝桔園,金秋時節桔紅橙黃,游園采桔,其樂融融;全國第二大櫻桃基地,西鄉櫻桃溝花開時節,山林盡染,絢麗多彩,十里飄香;還有百萬畝油菜、五十萬畝的茶園,每到春季,沿江兩岸百里金黃,蜂飛蝶舞,令人心曠神怡。
氣候資源陜西屬大陸季風性氣候,由于南北延伸達800公里以上,所跨緯度多,從而引起境內南北間氣候的明顯差異。長城沿線以北為溫帶干旱半干旱氣候、陜北其余地區和關中平原為暖溫帶半干旱或半濕潤氣候、陜南盆地為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山地大部為暖溫帶濕潤氣候。
陜西溫度的分布,基本上是由南向北逐漸降低,各地的年平均氣溫在7~16℃。其中陜北7~12℃;關中12~14℃;陜南的淺山河谷為全省最暖地區,多在14~16℃。由于受季風的影響,冬冷夏熱、四季分明。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陜北-10~-4℃,關中-3~1℃,陜南0~3℃。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陜北21~25℃,關中23~27℃,陜南24~27.5℃。春、秋溫度升降快,夏季南北溫差小,冬季南北溫差大。
年降水量的分布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遞減,受山地地形影響比較顯著。年降水量陜北400~600毫米,關中500~700毫米,陜南700~900毫米,其中陜南的米倉山、大巴山和秦嶺山地中、西部高山地區,年降水量多達900~1250毫米。 陜西省各地降水量的季節變化明顯,夏季降水最多,占全年的39%~64%,夏季降水量又以陜北地區最為集中。秋季次之,占全年的20%~34%。春季少于秋季,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3%~24%。冬季降水稀少,只占全年的1%~4%。暴雨始于4月,于11月結束,主要集中在7~8月。 關中、陜南春季第一場320.0毫米的降水過程一般出現在4月上旬末到中旬。初夏汛雨出現在6月下旬后期到7月上旬前期,此期間,暴雨相對集中,關中、陜南出現洪澇較多。
陜西地勢的總特點是南北高,中部低。同時,地勢由西向東傾斜的特點也很明顯。北山和秦嶺把陜西分為三大自然區域:北部是陜北高原,中部是關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陜北黃土高原海拔800~1300米,約占全省總面積45%。其北部為風沙區,南部是丘陵溝壑區。經過50年來的建設,陜北防護林體系、生態農業、沙漠綠洲等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畜牧業較為發達,煤、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
關中平原西起寶雞,東至潼關,平均海拔520米。東西長360公里,面積約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9%。這里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氣候溫和,物產豐富,經濟發達,糧油產量和國民生產總值約占全省的2/3,是全省的精華之地,號稱“八百里秦川”。
陜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嶺、巴山和漢江谷地,約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6%。秦嶺在省境內東西長400~500公里,南北寬約300公里,海拔1500~2000米。秦巴山區是林特產的寶庫,漢江谷地土質肥美,物產豐富。
地形面積
陜西山地總面積741萬公頃,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6%,高原總面積926萬公頃,總面積的45%,平原391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9%。耕地總面積480萬公頃,占總面積的23.3%,水田面積20.4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旱地面積369.2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7.9%,水澆地88.7萬公頃,占總面積的4.3%,林地962.6萬公頃,占總面積的46.8%,草地317.9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5.4%,水域面積40.3萬公頃,占總面積的2%。
主要山脈
太白山海拔高度3767米,化龍山2917米,首陽山2719米,終南山2604米,華山2160米,白子山1823米,巴山1500~2000米,子午嶺1400~1600米。
主要河流
無定河流域面積30261平方公里,河長491.2公里,延河7687平方公里,長284.3公里,涇河45421平方公里,長455.1公里,渭河62440平方公里,長818公里,北洛河26905平方公里,長680.3公里,嘉陵江9930平方公里,長244公里,漢江61959平方公里,長652公里,丹江7551平方公里,長244公里。
自然資源
陜西省已查明有資源儲量的礦產92種,其中能源礦產5種,金屬礦產27種,非金屬礦產57種,水氣礦產3種。該省礦產資源的主要特點是:資源分布廣泛,但相對集中,礦產種類較齊全,但結構不盡理想;資源豐富,但總體勘查程度低,可經濟開采的儲量少,難以開發利用的資源量多;能源礦產具突出優勢,但一些支柱性礦產短缺;除能源礦產外,金屬、非金屬礦產特大型、大型礦少,中小型礦多,富礦少,中低品位礦多,單一礦少,共伴生礦多。
陜西省礦產資源分布區域特色明顯。陜北和渭北以優質煤、石油、天然氣、水泥灰巖、粘土類及鹽類礦產為主;關中以金、鉬、建材礦產和地下熱水、礦泉水為主;陜南秦嶺巴山地區以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及各類非金屬礦產為主。我省已查明礦產資源儲量潛在總價值42萬億元,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居全國之首。
陜西省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前列的重要礦產有:鹽礦、煤、石油、天然氣、鉬、汞、金、石灰巖、玻璃石英巖,高嶺土、石棉等,不僅資源儲量可觀,且品級、質量較好,在國內、省內市場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有些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礦產,如鐵、銅、錳、鋁、錫、鎢、鉑族金屬、螢石、鉀鹽、磷、金剛石等,或貧礦多、或探明儲量少無可供規劃礦區,或開發利用條件差,少數礦種至今仍未探明儲量。
關于漢陰哪里可以摘櫻桃和漢陰櫻桃溝在哪里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