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烽火的古詩有哪些,關于烽火的古詩詞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關于烽火的古詩有哪些,以及關于烽火的古詩詞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烽火的詩句
烽火【作者:韓愈】
登高望烽火,誰謂塞塵飛。王城富且樂,曷不事光輝。
勿言日已暮,相見恐行希愿君熟念此,秉燭夜中歸。
我歌寧自感,乃獨淚沾衣。
烽火臺【作者:楊備】
一帶東流當復闕,筑臺相望水云間。
麗華應不如褒姒,幾許狼煙得破顏。
烽火臺【作者:馬之純】
此到西陵路五千,烽臺列置若星連。
欲知萬騎還千騎,只看三煙與兩煙。
不用赤囊來塞下,可須羽檄報軍前。
如何向日緣褒姒,無事蓬蓬火又燃。
晚泊烽火磯【作者:董嗣杲】
野陰遠閣雪風乾,向暮維舟水色寒。
火號熒熒今夜燭,因知江北報平安。
登興元城觀烽火【作者:唐彥謙】
漢川城上角三呼,扈蹕防邊列萬夫。
褒姒冢前烽火起,不知泉下破顏無。
關于烽火硝煙的詩句
1. 關于硝煙的詩句
關于硝煙的詩句 1.關于戰爭的詩句和詞語
一、關于戰爭的詩句:
☆青青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里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眼。(《七律長征》)
☆假使我們不去打仗,敵人用刺刀,殺死了我們,還要用手指著我們骨頭說:“看,這是奴隸!”(田間《假使我們不去打仗》)
二、關于戰爭的詞語: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草木皆兵
馬革裹尸
赤膊上陣
烏合之眾
打草驚蛇
四面楚歌
用兵如神
有勇無謀
全民皆兵
聲東擊西
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堅壁清野
揭竿而起
希望幫助到你,若有疑問,可以追問~~~
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__^*)
2.用什么詩句來歌頌林則徐虎門硝煙
首先就是這首:尤其是第二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
《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則徐
力微任重六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則于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lt;參觀林則徐紀念館
虎門硝煙震帝京, 帝懼罪徐充伊寧.
廟堂江湖皆如此, 忠臣終生憂黎民.
湟渠滾滾千古流, 林公滔滔愛民心.
為民思想古耒重, 精神萬載溜后人!
七律·伊寧林則徐紀念館
林公大名蜚中外,
巍巍雕像肅清高。
謫放邊疆心不死,
憂國為民境情豪。
皇渠龍口閃智慧,
萬里跋涉傳技招。
男兒報國當效以,
中華崛起在今朝。
瞻仰福州林則徐故居(四首)
舊瓦頹垣陋巷中,雞鳴犬吠與民同。不是南天春雷動,誰識柴門臥蛟龍?
炮吼虎門驚天下,砥柱中流看督衙。但教斯人英靈在,西夷不敢小中華!
漫天風雪花飄零,樓臺不見月再明。蓋世英名沉冤死,我為林公倍傷情。
臨終猶呼新豆欄,馬革裹尸心未甘。中華英魂終不死,堂堂正氣是漢關!
3.描寫戰爭的詩句
詩句: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3、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木蘭詩》)
4、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陳毅《梅嶺三章》)
5、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賀《雁門太守行》)
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
8、醉里挑燈看劍,夢會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9、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曹劌論戰》)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詩經-君子于役》)
11、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杜甫《石壕吏》)
12、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杜牧《赤壁》)
4.關于戰爭的詩句,名人名言,成語
關于戰爭的詩句 1、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王翰《涼州詞》 2、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3、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從軍行》 4、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和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5、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6、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毛澤東《七律·長征》 7、使我們不去打仗, 敵人用刺刀/殺死了我們, 還要用手指著我們骨頭說: “看,/這是奴隸!” 田間《假使我們不去打仗》 8、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曹松《己亥歲》 10、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春望》 11、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陳陶《隴西行》 12、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群黃金臺上意,但攜玉龍為君死。 李賀《雁門太守行》 13、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范仲淹《漁家傲》 14、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木蘭詩》 15、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陳毅《梅嶺三章》 16、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左傳-曹劌論戰》 17、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詩經-君子于役》 18、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杜甫《石壕吏》 關于戰爭的名言 1、戰爭是強迫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克勞塞維茨) 2、戰爭在你愿意時開始,卻并不你樂時結束(馬基雅弗利) 3、包括懦夫在內的任何人都可以發動戰爭,但要結束戰爭卻得到勝利者的同意(薩盧斯特) 4、戰爭用伯也用黃金(奧維德) 5、戰爭似乎就意味著血和鐵(昆體良) 6、戰爭的先決條件是:以好斗為唯一美德,以求和為唯一恥辱----(肖伯納) 7、有國家就有戰爭(伯克) 8、建立一個國家靠的不是夢想,它最終總要訴諸血和鐵----(史文明) 9、一個國家只有在戰爭時期才會處于和睦狀態(休·金斯米爾) 10、戰爭是帝王的娛樂(英國) 11、對那些需要戰爭的人來說,戰爭是正義的;對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來說,戰爭是合理的(李維) 12、只有對那些需要戰爭的人來說,戰爭才是正義的(伯克) 13、一次正義的戰爭能在高尚的國度里喚起神圣的愛的力量,這已為無數感人的事例所證實(特賴奇克) 1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5、沒有正義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國) 16、黃金和財富是戰爭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17、戰爭是驕傲之子,驕傲是財富之女(喬·斯威夫特) 18、這個時代的重大的問題不是演說和決議所能解決的……這些問題只有鐵和血才能解決(俾斯麥) 19、霍布斯明晰地證明,所有動物都生活在一種自然的戰爭狀態中----(喬·斯威夫特) 20、戰爭滿足了,或曾經滿足過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時還滿足了人對掠奪,破壞以及殘酷的紀律和專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奧特) 21、戰爭是人類生活中一種具有頭等重要意義的生物法則,它是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起調作用的東西(伯恩哈迪) 22、戰爭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軍事上的成功----(蒙森) 23、戰爭是死神的盛宴(歐洲) 24、所有的母親都憎恨戰爭(賀拉斯) 25、戰爭來臨時,真理是第一個犧牲品(海·約翰遜) 26、戰爭使多數人流血,卻養肥了少數人(威·申斯通) 27、戰爭也愛吃精美的食品,他帶走好人,留下壞人----(達·湯普森) 28、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大軍之后,必有兇年(老子) 29、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唐·李白) 30、可憐萬里關山道,年年戰骨多秋草(唐·張藉) 31、血戰乾坤赤(唐·杜甫) 32、去時三十萬,獨自還長安(唐·王昌齡) 33、皇帝動刀槍,百姓遭了殃 34、戰爭一開始,地獄便打開(英國) 35、叫喊戰爭的人是魔鬼的參謀(歐洲) 36、戰爭的目的必須是為了和平(亞里士多德) 37、你想和平,就要準備戰爭(韋格蒂烏斯) 38、要進行戰爭只有一個借口,即通過戰爭我們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壞的和平環境中(西塞羅) 39、贏得戰爭只不過是使和平有一個良好的開端(羅·勃朗寧) 40、只有勝利者,才能用戰爭去換取和平(薩盧斯特) 41、和平孕育著戰爭,戰爭孕育著和平(普坦漢姆) 42、從來就不存在好的戰爭,也不存在壞的和平(富蘭克林) 43、戰爭造就竊賊,和平把他們吊死(英國。
5.求關于戰爭的詩句,數量越多分越多
1
、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王翰《涼州詞》
2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3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從軍行》
4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
辛棄疾《破陣子
·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5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毛澤東《七律
·
長征》
6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曹松《己亥歲》
7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春望》
8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陳陶《隴西行》
9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群黃金臺上意,但攜玉龍為君死。
李賀《雁門太守行》
10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范仲淹《漁家傲》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破陣子》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石壕吏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
黑云壓城城欲摧《雁門太守行》
幾處敗垣圍故井,向來一一是人家《淮村兵后》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涼州詞》
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垂老別》
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自河南經亂》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漁家傲·秋思》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梅嶺三章》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雁門太守行》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十一月四日》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木蘭詩》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國風·王風·君子于役》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赤壁》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出塞》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十一月四日》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破陣子》
一將功成萬骨枯《己亥歲》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隴西行》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雁門太守行》
6.關于戰爭的古詩,詩句,詞語,精辟語句,名言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作者: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千尺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戰城南
去年戰,桑干原.
今年戰,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萬里長征戰三軍盡衰老.
兇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為見白骨黃沙田.
秦家筑城備胡處,汗家還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熄征戰無以時.
野戰格斗死,敗馬號鳴向天悲.
鳥鳩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
士誶涂草莽,將軍空爾為.
乃知兵器是兇器,
圣人不得以而用之.
這是辛棄疾的
醉里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生
沙場秋點兵
馬做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后名
可憐白發生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嬰禍羅。
君已富士境,
開邊一何多?
棄絕父母恩,
吞聲行負戈。
出門日已遠,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豈斷?
男兒死無時。
走馬脫轡頭,
手中挑青絲。
捷下萬仞岡,
俯身試搴旗。
磨刀嗚咽水,
水赤刃傷手。
欲輕腸斷聲,
心緒亂已久。
丈夫誓許國,
憤惋復何有?
功名圖麒麟,
戰骨當速朽。
送徒既有長,
遠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
不勞吏怒嗔。
路逢相識人,
附書與六親。
哀哉兩決絕,
不復同苦辛!
迢迢萬里馀,
領我赴三軍。
軍中異苦樂,
主將寧盡聞?
隔河見胡騎,
倏忽數百群。
我始為奴樸,
幾時樹功勛?
挽弓當挽強,
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
列(一作立)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
豈在多殺傷?
驅馬天雨雪,
軍行入高山。
逕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間。
已去漢月遠,
何時筑城還?
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單于寇我壘,
百里風塵昏。
雄劍四五動,
彼軍為我奔。
虜其名王歸,
系頸授轅門。
潛身備行列,
一勝何足論?
從軍十年馀,
能無分寸功?
眾人貴茍得,
欲語羞雷同。
中原有斗爭,
況在狄與戎?
丈夫四方志,
安可辭固窮?
關于烽火的詩句有哪些?
1、烽火連三月唐杜甫 只查詢杜甫的結果 《春望》
2、烽火照西京唐楊炯 只查詢楊炯的結果 《從軍行》
3、沙場烽火連胡月唐祖詠 只查詢祖詠的結果 《望薊門》
4、烽火動沙漠唐李白 只查詢李白的結果 《塞下曲六首》
5、城頭烽火不曾滅魏晉蔡琰 只查詢蔡琰的結果 《胡笳十八拍》
6、烽火入咸陽南北朝鮑照 只查詢鮑照的結果 《代出自薊北門行》
7、烽火夜燒原南北朝庾信 只查詢庾信的結果 《詠懷》
8、烽火被岡巒唐杜甫 只查詢杜甫的結果 《垂老別》
9、漢家還有烽火燃唐李白 只查詢李白的結果 《戰城南》
10、烽火燃不息唐李白 只查詢李白的結果 《戰城南》
11、白日登山望烽火唐李頎 只查詢李頎的結果 《古從軍行》
12、古戍蒼蒼烽火寒唐李頎 只查詢李頎的結果 《聽董大彈胡笳兼寄語弄房給事》
13、烽火照高臺宋陸游 只查詢陸游的結果 《秋波媚·秋到邊城角聲哀》
14、烽火揚州路宋辛棄疾 只查詢辛棄疾的結果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15、烽火城西百尺樓唐王昌齡 只查詢王昌齡的結果 《從軍行七首》
描寫烽火戲諸侯的詩句
1. 關于烽火戲諸侯的詩句
關于烽火戲諸侯的詩句 1. 關于周幽王烽火戲諸候的詩句有多少
屈原的楚辭天問里有:
“穆王巧挴,夫何周流?
環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號于市?
周幽誰誅?焉得夫褒姒? ”
還有【詩經·雅 瞻昂】
瞻昂昊天, 則不我惠。 孔填不寧
降此大厲。 邦靡有定, 士民其瘵
蟊賊蟊疾, 靡有夷屆。 罪罟不收
靡不夷瘳。
人有土田, 女反有之。人有民人
女覆奪之。 此宜無罪,女反收之
彼宜有罪, 女覆說之。
哲夫成城, 哲婦傾城。 懿厥哲婦
為梟為鴟。 婦有長舌, 維厲之階
亂匪降自天,生自婦人。匪教匪誨
時維婦寺。
鞫人忮忒, 譖始竟背。 豈曰不極
伊胡為慝! 如賈三倍, 君子是識
婦無公事, 休其蠶織 。
天何以刺? 何神不富? 舍爾介狄
維予胥忌。 不吊不祥, 威儀不類
人之云亡, 邦國殄瘁。
天之降罔, 維其優矣! 人之云亡
心之憂矣! 天之降罔, 維其幾矣
人之云亡, 心之悲矣!
觱沸檻泉, 維其深矣。 心之憂矣
寧自今矣。 不自我先, 不自我后
藐藐昊天, 無不克鞏。 無忝皇祖
式救爾后。
【品評】
這首詩寫周幽王昏憒腐朽,寵愛褒姒,以致被她專權,任用奸人,迫害賢才,終于招來了國家大亂。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西周末年的黑暗政治,反映了統治階級內部的嚴重斗爭。詩人是位宗室貴族,他對國家危亡和本階級內部的爭奪憂心忡忡,希望周王挽回局勢,救救后代。此詩直斥褒姒 “ 為梟為鴟 ” ,是 “ 長舌婦 ” ,毫無顧忌,大約作于東周建國初。
全詩七章。首章說老天爺降下災禍,國不安寧,士人嚴重地受到苛政的危害;次章說下層貴族的土地、奴隸被當權者奪取;第三章說國家的禍亂是由于褒姒干預朝政造成的;第四章承上申述婦人應從事蠶織,不應當過問國政;第五章指責周幽王作為不善,賢才受害,國家瀕于危亡;第六章承上說天降下災禍,自己憂愁萬分;第七章希望繼承者光復祖業,為子孫造福。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這里千金笑也是用的周幽王千金買褒姒一笑的典故
還有紅樓夢里有一回回目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也是用的此典
2. 有關烽火戲諸侯故事的古詩詞
據史書記載,中國西周末年(公元前776),國君周幽王得到了鄰國進貢的—位美女,名叫褒姒,被寵為愛妃。
但褒姒被迫離開父母后一直悶悶不樂,從不發笑。幽王為博得美人的笑容,絞盡腦汁。
當時有個馬屁精叫虢石父的,獻上一計:讓幽王在驪山上點燃烽火戲弄諸侯以博美人一笑。昏庸的幽王采納了虢石父的建議,不顧一切后果地帶她登上西安驪山的烽火臺,點燃烽火。
各路諸侯見烽火連天,以為京城告急,便紛紛率兵馬前來救援,一時人嘶馬叫亂成一團。褒姒觀此情此景,并又看到幽王的貪婪丑態,噗哧一聲忍不住地笑了起來。
幽王終于看到了心愛妃子的美麗笑貌,自以為得計而欣喜若狂,并泄露了自己的昏庸心計。各路諸侯見被幽王如此愚弄,都忿忿撤兵離去。
從此,周幽王在全國逐漸臭名遠揚失去民心。幾年后,西戎敵軍真的打來了,幽王無奈只好再次點燃驪山烽火。
但各路兵馬惟恐再次上當受騙,均按兵不動。西戎攻進王宮殺了幽王,妃嬪等被掠劫一空,西周從此滅亡。
中國有句古話,“一笑傾城,二笑傾國“,只有無道昏君才能施此荒唐之舉的。
3. 關于“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詩有哪些
《烽火戲諸侯》 周幽烽火戲諸侯,求得美人回牟笑。
策馬狂奔數千里,將士心寒君王教。 國都宮殿在眼前,風平浪靜無硝煙。
諸侯相覷無頭緒,原是天子為戲之。 狼狽相貌苦不堪,仰面朝天長噓嘆。
褒姒娘娘一笑之,將士不免心中寒。 不知戰火真顯現,再起風煙無人憐。
為求美人一聲笑,王冠性命接不保。 古往今來萬萬年,美人都在英雄前!《烽火戲諸侯》 幽王烽火戲諸侯, 褒姒憂煩點炮樓。
兒戲豈能胡亂用, 丟失政權喪西周。《楚辭·天問》 屈原 穆王巧挴,夫何周流? 環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號于市? 周幽誰誅?焉得夫褒姒?《東周列國志》 良夜頤宮奏管簧,無端烽火燭穹蒼。
可憐列國奔馳苦,止博褒妃笑一場。《東周列國志》 忠臣避亂先歸北,世運凌夷漸欲東。
自古老臣當愛惜,仁賢一去國虛空。 折得名花字國香,布荊一旦薦匡床。
風流天子渾閑事,不過龍禾已伏殃。 未寄深宮信一封,先將冤血濺霜鋒。
他年若問安儲事,溫媼應居第一功。 良夜頤宮奏管簧,無端烽火燭穹蒼。
可憐列國奔馳苦,止博褒妃笑一場。
4. 關于“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詩有哪些
1. 《烽火戲諸侯》
周幽烽火戲諸侯,求得美人回牟笑。
策馬狂奔數千里,將士心寒君王教。
國都宮殿在眼前,風平浪靜無硝煙。
諸侯相覷無頭緒,原是天子為戲之。
狼狽相貌苦不堪,仰面朝天長噓嘆。
褒姒娘娘一笑之,將士不免心中寒。
不知戰火真顯現,再起風煙無人憐。
為求美人一聲笑,王冠性命接不保。
古往今來萬萬年,美人都在英雄前!
2. 《烽火戲諸侯》
幽王烽火戲諸侯,
褒姒憂煩點炮樓。
兒戲豈能胡亂用,
丟失政權喪西周。
3. 《楚辭·天問》
屈原
穆王巧挴,夫何周流? 環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號于市? 周幽誰誅?焉得夫褒姒?
4. 《東周列國志》
良夜頤宮奏管簧,無端烽火燭穹蒼。
可憐列國奔馳苦,止博褒妃笑一場。
5. 《東周列國志》
忠臣避亂先歸北,世運凌夷漸欲東。
自古老臣當愛惜,仁賢一去國虛空。
折得名花字國香,布荊一旦薦匡床。
風流天子渾閑事,不過龍禾已伏殃。
未寄深宮信一封,先將冤血濺霜鋒。
他年若問安儲事,溫媼應居第一功。
良夜頤宮奏管簧,無端烽火燭穹蒼。
可憐列國奔馳苦,止博褒妃笑一場!
5. 烽火戲諸侯 詩歌
“烽火戲諸侯”并不是詩歌,而是一個歷史典故。
烽火戲諸侯,指西周時周幽王,為褒姒(bāo sì)一笑,點燃了烽火臺,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
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后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
后來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后來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即位,開始了東周時期。 烽火戲諸侯只不過是西周滅亡的催化劑,加劇了它的滅亡。
就算沒有烽火戲諸侯,西周早晚也會在其他事件中滅亡,無法挽回,烽火戲諸侯只是一個機遇而已,只要天子失信的話,諸侯就大有依借失信,自大,爭霸。在未烽火戲諸侯之前,各家都只是暗地里擴大而已。
當時政權已經搖搖欲墜,烽火戲諸侯只是一個引子,由量變到質變的一個誘因。如果不發生這件事,也還是會有其它誘因的。
參考資料:/subview/18345/11109623.htm。
6. 哪首詩里面有"烽火戲諸侯"這個句子
《史記》故事(海南出版社2005年版) 中國西周末代君主。
姬姓,名宮湦(湦一作涅、湼)。在位時,各種社會矛盾急劇尖銳化,政局不穩,地震、旱災屢次發生。
周幽王變本加厲地加重剝削,任用貪財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國人怨憤。又聽信寵妃褒姒的讒言,廢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褒姒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
申后與宜臼逃回申國。公元前772年,申侯聯合繒國和犬戎舉兵入攻西周,各地諸侯拒不救援,幽王慘敗,帶著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寶逃至驪山,后被殺。
犬戎攻破鎬京,西周遂亡。 只為了褒姒一笑,周幽王點燃了烽火臺,戲弄了諸侯。
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他兒子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昏庸無道,到處尋找美女。
大夫越叔帶勸他多理朝政。周幽王惱羞成怒,革去了越叔帶的官職,把他攆出去了。
這引起了大臣褒響的不滿。褒響來勸周幽王,但被周幽王一怒之下關進監獄。
褒響在監獄里被關了三年。其子將美女褒姒獻給周幽王,周幽王才釋放褒響。
周幽王一見褒姒,喜歡得不得了。褒姒卻老皺著眉頭,連笑都沒有笑過一回。
周幽王想盡法子引她發笑,她卻怎么也笑不出來。虢石父對周幽王說:“從前為了防備西戎侵犯我們的京城,在翻山一帶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臺。
萬一敵人打進來,就一連串地放起烽火來,讓鄰近的諸侯瞧見,好出兵來救。這時候天下太平,烽火臺早沒用了。
不如把烽火點著,叫諸侯們上個大當。娘娘見了這些兵馬一會兒跑過來,一會兒跑過去,就會笑的。
您說我這個辦法好不好?” 周幽王瞇著眼睛,拍手稱好。烽火一點起來,半夜里滿天全是火光。
鄰近的諸侯看見了烽火,趕緊帶著兵馬跑到京城。聽說大王在細山,又急忙趕到細山。
沒想到一個敵人也沒看見,也不像打仗的樣子,只聽見奏樂和唱歌的聲音。大家我看你,你看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周幽王叫人去對他們說:“辛苦了,各位,沒有敵人,你們回去吧!”諸侯們這才知道上了大王的當,十分憤怒,各自帶兵回去了。 褒姒瞧見這么多兵馬忙來忙去,于是笑了。
周幽王很高興,賞賜了虢石父。 隔了沒多久,西戎真的打到京城來了。
周幽王趕緊把烽火點了起來。這些諸侯上回上了當,這回又當是在開玩笑,全都不理他。
烽火點著,卻沒有一個救兵來,京城里的兵馬本來就不多,只有一個鄭伯友出去抵擋了一陣。可是他的人馬太少,最后給敵人圍住,被亂箭射死了。
周幽王和虢石父都被西戎殺了,褒姒被擄走。 諸侯及大臣共同擁立被廢的太子直臼為天子,即周平王。
平王將都城遷至洛陽。歷史上將遷都前稱為“西周”,其后稱為“東周”。
東周始于公元前770年。東周名存實亡,諸侯分爭,先后有春秋、戰國兩個階段。
周共存在八百年,后被秦所滅。 東周列國志 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 幽王烽火戲諸侯 話說宣王自東郊游獵,遇了杜伯左儒陰魂索命,得疾回宮,合眼便見杜伯左儒,自知不起,不肯服藥。
三日之后,病勢愈甚。其時周公久已告老,仲山甫已卒。
乃召老臣尹吉甫召虎托孤。二臣直至榻前,稽首問安。
宣王命內侍扶起。靠于繡褥之上,謂二臣曰:“朕賴諸卿之力,在位四十六年,南征北伐,四海安寧。
不料一病不起!太子宮涅,年雖已長,性頗暗昧,卿等竭力輔佐,勿替世業!”二世稽首受命。方出宮門,遇大史伯陽父。
召虎私謂伯陽父曰:“前童謠之語,吾曾說過恐有弓矢之變。今王親見厲鬼操朱弓赤矢射之,以致病篤。
其兆已應,王必不起。”伯陽父曰:“吾夜觀乾象,妖星隱伏于紫微之垣,國家更有他變,王身未足以當之。”
尹吉甫曰:“‘天定勝人,人定亦勝天。’諸君但言天道而廢人事,置三公六卿于何地乎?”言罷各散。
不隔一時,各官復集宮門候問,聞御體沈重,不敢回家了。是夜王崩。
姜后懿旨,召顧命老臣尹吉甫召虎,率領百官,扶太子官涅行舉哀禮,即位于樞前。是為幽王。
詔以明年為元年,立申伯之女為王后,于宜日為太子,進后父申伯為申侯。史臣有詩贊宣王中興之美云: 于赫宣王,令德茂世。
威震窮荒,變消鼎雉。外仲內姜,克襄隆治。
干父之蠱,中興立幟。 卻說姜后因悲愉太過,未幾亦堯。
幽王為人,暴戾寡恩,動靜無常。方諒陰之時,押昵群小,飲酒食肉,全無哀戚之心。
自姜后去世,益無忌憚,耽于聲色,不理朝政。申侯屢諫不聽,退歸申國去了。
也是西周氣數將盡,尹吉甫召虎一班老臣,相繼而亡。幽王另用虢公祭公與尹吉甫之子尹球,并列三公。
三人皆讒謅面諛之人,貪位慕祿之輩,惟王所欲,逢迎不暇。其時只有司徒鄭伯友,是個正人,幽王不加信用。
一日幽王視朝,歧山守臣申奏:“涇、河、洛三川,同日地震。”幽王笑曰:“山崩地震,此乃常事,何必告朕。”
遂退朝還宮。太史伯陽父執大夫趙叔帶手嘆曰:“三川發原于歧山,胡可震也!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
今三川皆震,川源將塞,川既塞竭,其山必崩。夫歧山乃大王發跡之地,此山一崩,西周能無恙乎?”趙叔帶曰:“若國家有變,當在何時?”伯陽父屈指曰:“不出十年之內。”
叔帶曰:“何以知之?”怕陽父曰:“善盈而后福,惡盈而后禍。十者,數之盈也。”
叔帶曰。
7. 烽火戲諸侯 詩歌
“烽火戲諸侯”并不是詩歌,而是一個歷史典故。
烽火戲諸侯,指西周時周幽王,為褒姒(bāo sì)一笑,點燃了烽火臺,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后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后來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后來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即位,開始了東周時期。
烽火戲諸侯只不過是西周滅亡的催化劑,加劇了它的滅亡。就算沒有烽火戲諸侯,西周早晚也會在其他事件中滅亡,無法挽回,烽火戲諸侯只是一個機遇而已,只要天子失信的話,諸侯就大有依借失信,自大,爭霸。在未烽火戲諸侯之前,各家都只是暗地里擴大而已。當時政權已經搖搖欲墜,烽火戲諸侯只是一個引子,由量變到質變的一個誘因。如果不發生這件事,也還是會有其它誘因的。
參考資料:/subview/18345/11109623.htm
與烽火有關的詩句是什么?
(一)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唐 ·杜甫《春望》
【作者簡介】杜甫,唐代著名詩人。祖籍襄陽,生于河南鞏縣。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杜甫被公認為唐代以來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著有《杜少陵集》
(二)
登高望烽火,誰謂塞塵飛。
王城富且樂,曷不事光輝。
勿言日已暮,相見恐行稀。
愿君熟念此,秉燭夜中歸。
我歌寧自感,乃獨淚沾衣。——唐·韓愈《烽火》
【作者簡介】韓愈,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字退之,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
(三)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唐·楊炯《從軍行》
【作者簡介】楊炯,唐代詩人。華州華陰(今屬陜西)人,唐代文學家,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并稱初唐四杰。文學才華出眾,善寫散文,尤擅詩。現存詩30余首,以五言見長,多邊塞征戰詩篇,所作如《從軍行》《出塞》《戰城南》《紫騮馬》等。
(四)
去年河上送行人,萬里弓旌一武臣。
聞道玉關烽火滅,犬戎知有外家親。——唐·鮑溶《寄李都護》
【作者簡介】鮑溶,字德源,是中唐時期的重要詩人。晚唐詩人、詩論家張為著《詩人主客圖》,尊鮑溶為"博解宏拔主".將他與"廣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奧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麗主"武元衡并列。為"六主"之一。
(五)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作者簡介】陸游,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一生創作頗豐,如《渭南文集》、《劍南詩稿》、《放翁遺稿》等。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