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紹翁春天的詩有哪些 葉紹翁的秋天詩有哪些
今天給各位分享葉紹翁春天的詩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葉紹翁的秋天詩有哪些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葉紹翁寫春天的古詩
葉紹翁,字嗣宗,號靖逸,龍泉(今浙江麗水市龍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學家、詩人。下面是我整理的葉紹翁寫春天古詩,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游園不值
宋代: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譯文
也許是園主擔心我木屐踩壞他那愛惜青苔,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
可是這滿園春色畢竟是關不住,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杏花伸出墻頭來。
注釋
⑴游園不值:想游園沒能進門兒。值,遇到;不值,沒得到機會。
⑵應憐:概是感到心疼吧。應,表示猜測;憐,憐惜。屐(jī)齒: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兒,叫屐齒。
⑶小扣:輕輕地敲門。柴扉(fēi):用木柴、樹枝編成門。
賞析
"大概是院子主人愛惜青苔,怕我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腳印吧,輕輕地敲柴門,好久也沒人來開門。滿園子春色是柴門關不住,一枝枝開得正旺紅杏伸到墻外來了。"“滿園”兩句,或實寫景致,或暗喻所訪之人德行(滿園春色)既為己所知見(一枝紅杏),久之必為人所知。正是江南二月,云淡風輕,陽光明媚。詩人乘興來到一座小小花園門前,想看看園里花木。他輕輕敲了幾下柴門,沒有反響;又敲了幾下,還是沒人應聲。這樣敲呀,敲呀,半天也不見有人來開門迎客。怎么回事兒?主人真不在嗎?大概是怕園里滿地綠綠青苔被人踐踏,所以閉門謝客。果真如此話,那就未免太小氣了!
詩人在花園外面尋思著,徘徊著,很是掃興。在他無可奈何、正準備離去當兒,抬頭之間,忽見墻上一枝盛開美麗紅杏花探出頭來沖著人打招呼呢。詩人快意地想道:啊!滿園春色已經溢出墻外,任你主人把園門閉得再緊,也關它不住!“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詩人從一枝盛開紅杏花,領略到滿園熱鬧春色,感受到滿天絢麗春光,總算是不虛此行了。但是,后來讀者并不以這點兒為滿足,而是按照自己意愿,賦予這兩句詩以生活哲理:新生事物一定會沖破重重困難,脫穎而出,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這兩句詩也便獲得了新生命,流傳不絕。
至于這種發揮是否符合詩人愿意,那并不重要。因為詩歌欣賞也是一種藝術創造,讀者不妨憑著自己生活經歷和藝術趣味,擴展詩意境,豐富詩含意,或者給詩句涂上比喻象征色彩。對于這種現象,詩論家說是:“作者未必然,讀者何必不然?”讀者理解,其實有時是比作者還要高明。
歌頌春天的詩句(葉紹翁)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游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臺,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嘉興界
葉紹翁
平野無山見盡天,九分蘆葦一分煙。
悠悠綠水分枝港,撐出南鄰放鴨船。
田家三詠
葉紹翁
織籬為界編紅槿,排石成橋接斷塍。
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間茅屋兩池菱。
田家三詠
葉紹翁
田因水壞秧重插,家為蠶忙戶緊關。
黃犢歸來莎草闊,綠桑采盡竹梯閑。
田家三詠
葉紹翁
抱兒更送田頭飯,畫鬢濃調灶額煙。
爭信春風紅袖女,綠楊庭院正秋千。
漢武帝
葉紹翁
殿號長秋花寂寂,臺名思子草茫茫。
尚無人世團圞樂,枉認蓬萊作帝鄉。
葉紹翁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天氣候溫暖適中,中國內陸大部分地區有降雨,萬物生機萌發,氣候多變,乍暖還寒。我精心為你整理了寫春天的詩歌,希望對你有所借鑒作用喲。
游園不值
宋代: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譯文
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
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墻頭來。
注釋
⑴游園不值:想游園沒能進門兒。值,遇到;不值,沒得到機會。
⑵應憐:概是感到心疼吧。應,表示猜測;憐,憐惜。屐(jī)齒: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兒,叫屐齒。
⑶小扣:輕輕地敲門。柴扉(fēi):用木柴、樹枝編成的門。
鑒賞
頭兩句“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交代作者訪友不遇,園門緊閉,無法觀賞園內的春花。但寫得很幽默風趣,說大概是園主人愛惜園內的青苔,怕我的屐齒在上面留下踐踏的痕跡,所以“柴扉”久扣不開。將主人不在家,故意說成主人有意拒客,這是為了給下面的詩句作鋪墊。由于有了“應憐屐齒印蒼苔”的設想,才引出后兩句更新奇的想象:雖然主人自私地緊閉園門,好像要把春色關在園內獨賞,但“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這后兩句詩形象鮮明,構思奇特,“春色”和“紅杏”都被擬人化,不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讀者許多聯想,受到哲理的啟示:“春色”是關鎖不住的,“紅杏”必然要“出墻來”宣告春天的來臨。同樣,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鎖不住、禁錮不了的,它必能沖破任何束縛,蓬勃發展。
因游賞受阻而掃興又得興,這應該看作是一種精神奇遇。此詩就是記錄這種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無法成游、卻勝于成游的別具一格的記游詩。首句又作“應嫌屐齒印蒼苔”,我卻嫌這“嫌”字不好,它似乎在表現園主人閉門謝客、遠離塵囂的清高,但清高得有點做作。倒是“憐”字有情致,高齒的木板鞋(屐,音jī)不避苔滑路僻,去探訪春天消息,其鍥而不舍的精神是值得憐惜、同情,盡管它吃了“閉門羹,輕拍木編門扇(柴扉,音fēi)而久久不見打開。
“嫌”是從推測園主人感情的角度落筆,“憐”則是從探訪春色者的 游興的角度落筆,后者更貼合“游園不值”、無緣進門的'詩題。無緣 進得園門,游賞的愿望受阻,未免有點掃興。但掃興之余驚喜地發現奇遇、奇興,由一枝紅杏出墻,想象著墻內滿園春色燦爛奪目,這就把“屐齒游園”轉化為“精神游園”了。失望后的意外精神補償,彌足珍貴。春色在這么一“關”一“出”之間,沖破圍墻,溢出園外,顯示出一種蓬蓬勃勃、關鎖不住的生命力度。到底自然界比園主人更能體貼游人的情趣,這就不僅是游人憐屐,而且春色派遣紅杏使者也 來憐屐了。從某些語句上看,此詩點化了陸游的《馬上作》一詩:“平橋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靄浮。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不過陸游此作未免平展,有點馬上觀花,不及葉紹翁之作那么精神專注,在深摯的精神體驗和心理波折中,迸發出春光難鎖、喜從天降的生命力度,以及情趣盎然的精神哲學的啟悟了。可見名家之詩不一定都能省心地成為名作,非名家一旦對生命與詩進行精誠開發,也可能出現奇跡。
詩以“游園不值”為題,本是說自己游園的目的沒有達到。可是葉紹翁詩人卻由此生發感想。他想,這可能是因為主人怕踩壞園中的青苔,怕破壞了園中的美景,因此才不讓自己進來的緣故吧。短短兩句,寫出了葉紹翁詩人的善解人意,也寫出了他那一片憐春惜春的情懷!但這首詩更為膾炙人口的還是后兩句。柴門雖然不開,滿園春色卻難以關住,你看一枝紅杏探出墻頭,不正在向人們炫耀著春天的美麗嗎?“關不住”、“出墻來”,簡單的幾個字,寫出的并不僅僅是園中美麗的春色,還寫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寫出了一片春意盎然。盡管主人沒有訪到,但作者的心靈已經被這動人的早春景色完全占滿了!
關于葉紹翁描寫春天的詩句有哪些
《舟次崇德》南宋、葉紹翁。
倦身只和臥家林,客里消磨感慨心。
水國逢春梅未見,山城到午霧猶深。
地名不記維舟問,酒味曾諳入巷尋。
泛宅浮家何日了,莊頭栽竹已成陰。
《西溪》南宋、葉紹翁。
一條橫木過前溪,村女齊登采葉梯。
獨立衡門春雨細,白雞飛上樹梢啼。
《游園不值》南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游園不值》出自南宋詩人葉紹翁之手,是葉紹翁春日游園時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盡管從詩體來看葉紹翁沒有得到機會進園游覽,但是葉紹翁依然為我們描繪出了園中的盎然春意,所謂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景小而含意深,讀之回味無窮。
葉紹翁春天的詩
《游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臺,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田家三詠》
葉紹翁
田因水壞秧重插,家為蠶忙戶緊關.
黃犢歸來莎草闊,綠桑采盡竹梯閑.
《田家三詠》
葉紹翁
抱兒更送田頭飯,畫鬢濃調灶額煙.
爭信春風紅袖女,綠楊庭院正秋千.
關于葉紹翁描寫春天的詩句有哪些?
游園不值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
《游園不值》是宋代詩人葉紹翁的名篇,這首小詩寫詩人春日游園所見所感。此詩先寫詩人游園看花而進不了園門,感情上是從有所期待到失望遺憾;后看到一枝紅杏伸出墻外,進而領略到園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驚喜,寫得十分曲折而有層次。
尤其第三、四兩句,既渲染了濃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全詩寫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體現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點,情景交融,膾炙人口。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