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詩詞里有李陵 李陵詩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哪些詩詞里有李陵,以及李陵詩人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李陵的詩句
1. 求李陵詩詞
蘇李詩見于《文選》《全三國文》《藝文類聚》等多處,各本中對于作者的說法不盡相同,故不作區分,同一錄于下 ·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
屏營衢路側,執手野躑躕。 仰視浮云馳,奄忽互相逾。
風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長當從此別,且復立斯須。
欲因晨風發,送子以賤軀。 ·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
臨河濯長纓,念子悵悠悠。 遠望悲風至,對酒不能酬。
行人懷往路,何以慰我愁。 獨有盈觴酒,與子結綢繆。
·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側,悢悢不得辭。
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時。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為期。 ·骨肉緣枝葉。
結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
誰為行路人。況我連枝樹。
與子同一身。昔為鴛與鴦。
今為參與辰。昔者常相近。
邈若胡與秦。惟念當乖離。
恩情日以新。鹿鳴思野草。
可以喻嘉賓。我有一尊酒。
欲以贈遠人。愿子留斟酌。
慰此平生親。 ·結發為夫妻。
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
燕婉及良時。征夫懷往路。
起視夜何其。參辰皆已沒。
去去從此辭。行役在戰場。
相見未有期。握手一長嘆。
淚為生別滋。努力愛春華。
莫忘歡樂時。生當復來歸。
死當長相思。 ·黃鵠一遠別。
千里顧徘徊。胡馬失其群。
思心常依依。何況雙飛龍。
羽翼臨當乖。幸有弦歌曲。
可以喻中懷。請為游子吟。
冷冷一何悲。絲竹厲清聲。
慷慨有馀哀。長歌正激烈。
中心愴以摧。欲展清商曲。
念子不得歸。俯仰內傷心。
淚下不可揮。愿為雙黃鵠。
送子俱遠飛。 ·燭燭晨明月。
馥馥我蘭芳。芬馨良夜發。
隨見聞我堂。征夫懷遠路。
游子戀故鄉。寒冬十二月。
晨起踐嚴霜。仰觀江漢流。
仰視浮云翔。良友遠別離。
各在天一言。山海隔中州。
相去悠且長。嘉會難再遇。
歡我殊未央。愿君崇令德。
隨時愛景光。 ·有鳥西南飛。
熠熠似蒼鷹。朝發天北隅。
暮聞日南陵。欲寄一言去。
托之箋彩繒。因風附輕翼。
以遺心蘊蒸。鳥辭路悠長。
羽翼不能勝。意欲從鳥逝。
駑馬不可乘。 ·爍爍三星列。
拳拳月初生。寒涼應節至。
蟠蟀夜悲鳴。晨風動喬木。
枝葉日夜零。游子暮思歸。
塞耳不能聽。遠望正蕭條。
百里無人聲。豺狼鳴后園。
虎豹步前庭。遠處天一隅。
苦困獨零丁。親人隨風散。
歷歷如流星。三萍離不結。
思心獨屏營。愿得萱草枝。
以解饑渴情。 ·寂寂君子坐。
奕奕合眾芳。溫聲何穆穆。
因風動馨香。清言振東序。
良時著西癢。乃令絲竹音。
列席無高唱。悲意何慷慨。
清歌正激揚。長哀發華屋。
四坐莫不傷。 ·晨風鳴北林。
熠燿東南飛。愿言所相思。
日暮不垂帷。明月照高樓。
想見馀光輝。玄鳥夜過庭。
仿佛能復飛。褰裳路踟躕。
彷徨不能歸。浮云日千里。
安知我心悲。思得瓊樹枝。
以解長渴饑。 ·陟彼南山隅。
送子淇水陽。爾行西南游。
我獨東北翔。轅馬顧悲鳴。
五步一彷徨。雙鳧相背飛。
相遠日已長。遠望云中路。
想見來圭璋。萬里遙相思。
何益心獨傷。隨時愛景曜。
愿言莫相忘。 ·鐘子歌南音。
仲尼嘆歸與。戎馬悲邊鳴。
游子戀故廬。陽鳥歸飛云。
蛟龍樂潛居。人生一世間。
貴與愿同俱。身無四兇罪。
何為天一隅。與其苦筋力。
必欲榮薄軀。不如及清時。
策名於天衢。鳳皇鳴高岡。
有翼不好飛。安知鳳皇德。
貴其來見稀。 ·紅塵蔽天地。
白日何冥冥。 ·許由不洗耳。
后世有何徵。 ·童童孤生柳。
寄根河水泥。連翩游客子。
干冬服涼衣。去家千里馀。
一身常渴饑。寒夜立清庭。
仰瞻天漢湄。寒風吹我骨。
嚴霜切我肌。憂心常慘戚。
晨風為我悲。瑤光游何速。
行愿支何遲。仰視云間星。
所若割長帷。低頭還自憐。
盛年行已衰。依依戀明世。
愴愴難久懷。 ·雙鳧俱北飛。
一鳧獨南翔。子當留斯館。
我當歸故鄉。一別如秦胡。
會見何詎央。愴悢切中懷。
不覺淚沾裳。愿子長努力。
言笑莫相忘。 ·清涼伊夜沒。
微風動單幬。 ·招搖西北馳。
天漢東南流。 ·嚴父潛長夜。
慈母去中堂。 ·行行且自割。
無令五內傷。 ·嚴嚴鐘山首。
赫赫炎天路。主明曜云門。
遠景灼寒素。昂昂累世士。
結根在所固。呂望老匹夫。
茍為因世故。管仲小囚臣。
獨能建功祚。人生有何常。
但恐年歲暮。幸托不肖軀。
且當猛虎步。安能苦一身。
與世同舉厝。由不慎小節。
庸夫笑我度。呂望尚不希。
夷齊何足慕。 ·遠送新行客。
戚暮乃來歸。入門望愛子。
妻妾向人悲。聞子不可見。
日已潛光輝。孤墳在西北。
常念君來遲。褰裳上墟丘。
但見蒿與薇。白骨歸黃泉。
肌體乘塵飛。生時不識父。
死后知我誰。孤魂游窮暮。
飄遙安所依。人生圖孠息。
爾死我念追。俯仰內傷心。
不覺淚沾衣。人生自有命。
但恨生日希。 別歌 《漢書·蘇武傳》: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
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聵。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答蘇武書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時,榮問休暢,幸甚幸甚!遠讬異國,昔人所悲,望風懷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遺,遠辱還答,慰誨勤勤,有逾骨肉。
陵雖不敏,能不慨然! 自從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窮困,獨坐愁苦,終日無睹,但見異類。韋鞲毳幙,以御風雨。
膻肉酪漿,以充饑渴。舉目言笑,誰與為歡?胡地玄冰,邊土慘裂,但聞悲風蕭條之聲。
涼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側耳遠聽,胡笳互動,牧。
2. 求李陵詩詞
蘇李詩見于《文選》《全三國文》《藝文類聚》等多處,各本中對于作者的說法不盡相同,故不作區分,同一錄于下 ·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
屏營衢路側,執手野躑躕。 仰視浮云馳,奄忽互相逾。
風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長當從此別,且復立斯須。
欲因晨風發,送子以賤軀。 ·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
臨河濯長纓,念子悵悠悠。 遠望悲風至,對酒不能酬。
行人懷往路,何以慰我愁。 獨有盈觴酒,與子結綢繆。
·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側,悢悢不得辭。
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時。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為期。 ·骨肉緣枝葉。
結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
誰為行路人。況我連枝樹。
與子同一身。昔為鴛與鴦。
今為參與辰。昔者常相近。
邈若胡與秦。惟念當乖離。
恩情日以新。鹿鳴思野草。
可以喻嘉賓。我有一尊酒。
欲以贈遠人。愿子留斟酌。
慰此平生親。 ·結發為夫妻。
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
燕婉及良時。征夫懷往路。
起視夜何其。參辰皆已沒。
去去從此辭。行役在戰場。
相見未有期。握手一長嘆。
淚為生別滋。努力愛春華。
莫忘歡樂時。生當復來歸。
死當長相思。 ·黃鵠一遠別。
千里顧徘徊。胡馬失其群。
思心常依依。何況雙飛龍。
羽翼臨當乖。幸有弦歌曲。
可以喻中懷。請為游子吟。
冷冷一何悲。絲竹厲清聲。
慷慨有馀哀。長歌正激烈。
中心愴以摧。欲展清商曲。
念子不得歸。俯仰內傷心。
淚下不可揮。愿為雙黃鵠。
送子俱遠飛。 ·燭燭晨明月。
馥馥我蘭芳。芬馨良夜發。
隨見聞我堂。征夫懷遠路。
游子戀故鄉。寒冬十二月。
晨起踐嚴霜。仰觀江漢流。
仰視浮云翔。良友遠別離。
各在天一言。山海隔中州。
相去悠且長。嘉會難再遇。
歡我殊未央。愿君崇令德。
隨時愛景光。 ·有鳥西南飛。
熠熠似蒼鷹。朝發天北隅。
暮聞日南陵。欲寄一言去。
托之箋彩繒。因風附輕翼。
以遺心蘊蒸。鳥辭路悠長。
羽翼不能勝。意欲從鳥逝。
駑馬不可乘。 ·爍爍三星列。
拳拳月初生。寒涼應節至。
蟠蟀夜悲鳴。晨風動喬木。
枝葉日夜零。游子暮思歸。
塞耳不能聽。遠望正蕭條。
百里無人聲。豺狼鳴后園。
虎豹步前庭。遠處天一隅。
苦困獨零丁。親人隨風散。
歷歷如流星。三萍離不結。
思心獨屏營。愿得萱草枝。
以解饑渴情。 ·寂寂君子坐。
奕奕合眾芳。溫聲何穆穆。
因風動馨香。清言振東序。
良時著西癢。乃令絲竹音。
列席無高唱。悲意何慷慨。
清歌正激揚。長哀發華屋。
四坐莫不傷。 ·晨風鳴北林。
熠燿東南飛。愿言所相思。
日暮不垂帷。明月照高樓。
想見馀光輝。玄鳥夜過庭。
仿佛能復飛。褰裳路踟躕。
彷徨不能歸。浮云日千里。
安知我心悲。思得瓊樹枝。
以解長渴饑。 ·陟彼南山隅。
送子淇水陽。爾行西南游。
我獨東北翔。轅馬顧悲鳴。
五步一彷徨。雙鳧相背飛。
相遠日已長。遠望云中路。
想見來圭璋。萬里遙相思。
何益心獨傷。隨時愛景曜。
愿言莫相忘。 ·鐘子歌南音。
仲尼嘆歸與。戎馬悲邊鳴。
游子戀故廬。陽鳥歸飛云。
蛟龍樂潛居。人生一世間。
貴與愿同俱。身無四兇罪。
何為天一隅。與其苦筋力。
必欲榮薄軀。不如及清時。
策名於天衢。鳳皇鳴高岡。
有翼不好飛。安知鳳皇德。
貴其來見稀。 ·紅塵蔽天地。
白日何冥冥。 ·許由不洗耳。
后世有何徵。 ·童童孤生柳。
寄根河水泥。連翩游客子。
干冬服涼衣。去家千里馀。
一身常渴饑。寒夜立清庭。
仰瞻天漢湄。寒風吹我骨。
嚴霜切我肌。憂心常慘戚。
晨風為我悲。瑤光游何速。
行愿支何遲。仰視云間星。
所若割長帷。低頭還自憐。
盛年行已衰。依依戀明世。
愴愴難久懷。 ·雙鳧俱北飛。
一鳧獨南翔。子當留斯館。
我當歸故鄉。一別如秦胡。
會見何詎央。愴悢切中懷。
不覺淚沾裳。愿子長努力。
言笑莫相忘。 ·清涼伊夜沒。
微風動單幬。 ·招搖西北馳。
天漢東南流。 ·嚴父潛長夜。
慈母去中堂。 ·行行且自割。
無令五內傷。 ·嚴嚴鐘山首。
赫赫炎天路。主明曜云門。
遠景灼寒素。昂昂累世士。
結根在所固。呂望老匹夫。
茍為因世故。管仲小囚臣。
獨能建功祚。人生有何常。
但恐年歲暮。幸托不肖軀。
且當猛虎步。安能苦一身。
與世同舉厝。由不慎小節。
庸夫笑我度。呂望尚不希。
夷齊何足慕。 ·遠送新行客。
戚暮乃來歸。入門望愛子。
妻妾向人悲。聞子不可見。
日已潛光輝。孤墳在西北。
常念君來遲。褰裳上墟丘。
但見蒿與薇。白骨歸黃泉。
肌體乘塵飛。生時不識父。
死后知我誰。孤魂游窮暮。
飄遙安所依。人生圖孠息。
爾死我念追。俯仰內傷心。
不覺淚沾衣。人生自有命。
但恨生日希。 別歌 《漢書·蘇武傳》: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
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聵。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答蘇武書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時,榮問休暢,幸甚幸甚!遠讬異國,昔人所悲,望風懷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遺,遠辱還答,慰誨勤勤,有逾骨肉。
陵雖不敏,能不慨然! 自從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窮困,獨坐愁苦,終日無睹,但見異類。韋鞲毳幙,以御風雨。
膻肉酪漿,以充饑渴。舉目言笑,誰與為歡?胡地玄冰,邊土慘裂,但聞悲風蕭條之聲。
涼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側耳遠聽,胡笳互動,牧。
3. 關于李廣的詩句
關于、描寫李廣的詩句和名言 全部(2句)1.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2.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高適《燕歌行》標題含有李廣的詩 全部(12首)1.《詠史上·李廣李陵·茂陵無奈太倉陳》宋朝·陳普茂陵無奈太倉陳,槐里家傳本助秦。
萬落千村荊杞滿,隴西桃李亦成薪。2.《送馮著受李廣州署為錄事》唐朝·韋應物郁郁楊柳枝,蕭蕭征馬悲。
送君灞陵岸,糾郡南海湄。 名在翰墨場,群公正追隨。
如何從此去,千里萬里期。 大海吞東南,橫嶺隔地維。
建邦臨日域,溫燠御四時。 百。
3.《李廣甫挽詞》宋朝·張嵲磊落生平志,酣歌萬慮空。名從敦樸重,家為克勤豐。
誰與萊衣戲,唯余杕萼紅。素車慚有阻,揮淚灑霜風。
4.《李廣》明朝·李夢陽李廣昔未遇,射獵誰見稱。君王猶未識,他人寧不輕。
日從田間飲,夜止灞上亭。醉尉前呼呵,小吏亦見凌。
一朝剖郡符,飛蓋赴北平。憑軾覽百邑,樹羽寧千城。
亭障不設燧,櫪。5.《李廣》宋朝·張耒李廣才非衛霍儔,孝文能鑒不能收。
君王未是忘征戰,何待高皇萬戶侯。6.《題李廣利伐宛圖》明朝·宋濂貳師城頭沙浩浩,貳師城下多白草。
六千鐵騎隨將軍,風勁馬鳴高入云。師行千里不畏苦,戰士難教食黃土。
上書天子引兵還,使者持刀遮玉關。烏孫輪臺善窺伺,宛若不降輕漢使。
關于李廣的詩句 全部(89首)1.李廣難封《滕王閣序》唐朝·王勃2.李廣無功緣數奇《老將行》唐朝·王維3.焉知李廣未封侯《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唐朝·杜甫4.李廣何妨老不侯《枕上作》宋朝·陸游5.李廣從來先將士《送渾將軍出塞》唐朝·高適6.李廣傳《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宋朝·辛棄疾7.虛彎李廣弦《西庵記事一百韻》明朝·孫蕡8.李廣神箭《頌古·百丈野狐》宋朝·釋道顏9.李廣落神鏃《次韻答西城王尉二十韻》宋朝·李新10.李廣不封侯《贈攀秀才》宋朝·范仲淹11.當年李廣空遺恨《宿榆林驛》明朝·謝榛12.李廣昔未遇《李廣》明朝·李夢陽13.勿憂李廣不封侯《悶成》宋朝·華岳14.亭逢李廣騎《送李庶子致仕還洛》唐朝·楊炯15.孰謂李廣奇《和程進道見貽》宋朝·曹勛16.嘆天生李廣《雨中花/夜行船》宋朝·蘇泂17.終不當封李廣侯《秋日途中》元朝·劉秉忠18.李廣在前鋒《擬唐塞下曲九首·其七》明朝·李昌祺19.君不見李廣射虎如射兔《山谷透絹帖》宋朝·龐鑄20.李廣才非衛霍儔《李廣》宋朝·張耒21.山中李廣《摸魚兒·望關河》宋朝·蘇泂22.李廣命不侯《無題·其二》明朝·于謙23.李廣入布袋《偈頌十二首·韓信造浮橋》宋朝·釋如凈24.射虎未能隨李廣《寄朱昌叔·清江漫漫繞城流》宋朝·王安石25.緣數誰逢李廣奇《餉軍》明朝·盧寧26.萬戶獨難侯李廣《春思》元朝·方回27.何時起李廣《圌山朱都尉過訪留宿草堂中夜不寐情見乎詞》明朝·張元凱28.李廣羞過灞上亭《李大夫行》明朝·何景明29.解鞍欺李廣《赴闕次留獻荊南成相公三十韻》唐朝·吳融30.落日吊李廣《相和歌辭·苦哉遠征人》唐朝·鮑溶31.還嗟李廣不封侯《送馮八將軍奏事畢歸滑臺幕府》唐朝·崔峒32.決無李廣奇《純父家池雙頭蓮》宋朝·陳普33.李廣當年亦將才《題畫幅四首·其二·棋》明朝·盧寧34.無復短衣隨李廣《躬耕》宋朝·陸游35.李廣石飲鏃《古藤疑為蛇惕然》明朝·王履36.勿令如李廣《隴頭水》南北朝·劉孝威37.那堪李廣奇《走筆次韻黃觀復學士二首·自嘆馮唐老》宋朝·蘇泂38.君自不封如李廣《方與客談園池之樂而有索書戚大將軍者因縱筆戲贈》明朝·王世貞39.討胡愁李廣《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唐朝·杜甫40.遺碑李廣宅《秦州》明朝·王祎41.短衣匹馬隨李廣《曲江三章,章五句》唐朝·杜甫42.雖然李廣運神箭《頌古二十首·的的古帆已掛后》宋朝·釋了一43.李廣成蹊《蒙求》唐朝·李瀚44.李廣不生高祖世《擬東武曲二首·甘泉烽火照黃昏》宋朝·宋祁45.君不見射石李廣一箭亦可喜《遼漆水郡王降虎》宋朝·李俊民46.氣略人推李廣優《送李太保知儀州》宋朝·王安石47.李廣不封侯《挽南康冷知軍·禮樂三千字》宋朝·孫應時48.李廣留飛箭《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夢四十韻大夫本題言…次本韻》唐朝·元稹49.頗思從李廣《排悶·棄官謂逍遙》宋朝·陸游50.臂豈徒李廣《題孝猿圖》元朝·方回51.短衣求李廣《靖康改元四十韻》宋朝·劉子翚52.笑不侯李廣《沁園春·男子才生》宋朝·劉省齋53.虛擬短衣隨李廣《春興·遙岑樓上俯晴川》明朝·楊慎54.李廣汾陽是其偶《題王庭簡像·玄其衣》明朝·邊貢55.蘇李廣平三舍人《送李陶通直赴清溪》宋朝·蘇軾56.休嗟李廣不封侯《贈英德風和尚》宋朝·敖陶孫57.李廣偏違塞上兵《潘時用秋試病不終卷諗之以詩》明朝·李東陽58.還嗟李廣未封侯《送馬將軍奏事畢歸滑州使幕》唐朝·李嘉祐59.衛青李廣皆徒云《胡馬來》明朝·王叔承60.焉知李廣未封侯《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唐朝·杜甫61.侯印不聞封李廣《傷溫德彝》唐朝·溫庭筠62.吁嗟李廣賢《秋齋雜賦(五首)·嘆息馮唐老》明朝·楊基63.不侯嗤李廣《次李信州七十韻》宋朝·華岳64.偃如未射李廣虎《靈隱寺行呈伏虎巖》元朝·方回。
4. 關于蘇武的詩句
蘇武李陵詩(七首)
(一)
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
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
昔為鴛與鴦,今為參與商。
昔者長相近,邈若胡與秦。
惟念當離別,恩情日以新。
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
我有一罇酒,欲以贈遠人。
愿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
(二)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燕婉及良時。
征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三)
黃鵠一遠別,千里顧徘徊。
胡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況雙飛龍,羽翼臨當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懷。
請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絲竹厲清聲,慷慨有余哀。
長歌正激烈,中心愴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歸。
俯仰內傷心,淚下不可揮。
愿為雙黃鵠,送子俱遠飛。
(四)
燭燭晨明月,馥馥秋蘭芳。
芳馨良夜發,隨風聞我堂。
征夫懷遠路,游子戀故鄉。
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俯觀江漢流,仰視浮云翔。
良友遠別離,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長。
嘉會難再遇,歡樂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隨時愛景光。
(五)
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
屏營衢路側,執手野躑躕。
仰視浮云馳,奄忽互相逾。
風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長當從此別,且復立斯須。
欲因晨風發,送子以賤軀。
(六)
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
臨河濯長纓,念子悵悠悠。
遠望悲風至,對酒不能酬。
行人懷往路,何以慰我愁。
獨有盈觴酒,與子結綢繆。
(七)
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側,悢悢不得辭。
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時。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為期。
李開頭的詩
1、李杜詩篇萬人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2、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3、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4、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為李锜妾。
5、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6、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
7、相去都無百里,李郭可同船。
8、李杜文章,良平事業,且束之高閣。
9、郭中書,廣成子,李長庚。
10、李陵從此去,荊卿不復還。
11、李牧為趙將。疆場得清謐。
12、李白宮詞多好句,側書紅壁兩三行。
13、李君別來久,褊吝從中生。
14、李娟張態君莫嫌,亦擬隨宜且教取。
15、李君墓上松應拱,元相池頭竹盡枯。
16、傅說版筑臣,李斯鷹犬人。
17、李陵甘此沒,惆悵漢公卿。
18、李陵初詩,田橫感歌。
19、二月江南山水路。李花零落春無主。
20、謝甥有逸興,李髯非不嘉。
21、柿被鳥殘分亦好,李為螬食咽何妨。
22、李下不得整冠,瓜田豈可納履。
23、李將軍,射石虎。雖然過那邊,枉發千鈞之弩。
24、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
25、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門。
26、鄒衍銜悲系燕獄,李斯抱怨拘秦桎。
27、王也論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曠前后。
28、李也芳菲。若教風打雨淋漓。
29、自有祥煙罩。李四高人如悟曉。
30、李四張三王大。低頭無語思量我。
31、李家娘,坐軍中,夜深起望,不見故夫子,
32、李苦少人摘,酒醇無巷深。
33、張公屋畔盡桑麻,李老園中只種花。
34、我貌不自識,李放寫我真。
35、崔昭生崔蕓,李兼生窟郎。
描寫李廣的詩句有哪些?
1.《詠史上·李廣李陵》
朝代:宋代|作者:陳普
祈連天幸時難再,槐里侯封命已寄。
文景余波涓滴盡,延居數出欲何資。
2.《李廣甫挽詞》
朝代:宋代|作者:張嵲
磊落生平志,酣歌萬慮空。
名從敦樸重,家為克勤豐。
誰與萊衣戲,唯余杕萼紅。
素車慚有阻,揮淚灑霜風。
3.《贈鄂渚李廣文》
朝代:宋代|作者:劉過
江淮萬里以詩行,此老胸中有甲兵。
何止據鞍猶矍鑠,試教落筆便縱橫。
逢時有用真才出,知己不遭儒者輕。
若見英雄今馬帥,為言劉子尚狂生。
4.《李廣》
朝代:宋代|作者:張耒
李廣才非衛霍儔,孝文能鑒不能收。
君王未是忘征戰,何待高皇萬戶侯。
5.《詠史上·李廣李陵》
朝代:宋代|作者:陳普
茂陵無奈太倉陳,槐里家傳本助秦。
萬落千村荊杞滿,隴西桃李亦成薪。
求李陵詩詞
蘇李詩見于《文選》《全三國文》《藝文類聚》等多處,各本中對于作者的說法不盡相同,故不作區分,同一錄于下
·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 屏營衢路側,執手野躑躕。 仰視浮云馳,奄忽互相逾。 風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長當從此別,且復立斯須。 欲因晨風發,送子以賤軀。
·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 臨河濯長纓,念子悵悠悠。 遠望悲風至,對酒不能酬。 行人懷往路,何以慰我愁。 獨有盈觴酒,與子結綢繆。
·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側,悢悢不得辭。 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時。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為期。
·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昔為鴛與鴦。今為參與辰。昔者常相近。邈若胡與秦。惟念當乖離。恩情日以新。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我有一尊酒。欲以贈遠人。愿子留斟酌。慰此平生親。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燕婉及良時。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黃鵠一遠別。千里顧徘徊。胡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何況雙飛龍。羽翼臨當乖。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懷。請為游子吟。冷冷一何悲。絲竹厲清聲。慷慨有馀哀。長歌正激烈。中心愴以摧。欲展清商曲。念子不得歸。俯仰內傷心。淚下不可揮。愿為雙黃鵠。送子俱遠飛。
·燭燭晨明月。馥馥我蘭芳。芬馨良夜發。隨見聞我堂。征夫懷遠路。游子戀故鄉。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仰觀江漢流。仰視浮云翔。良友遠別離。各在天一言。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長。嘉會難再遇。歡我殊未央。愿君崇令德。隨時愛景光。
·有鳥西南飛。熠熠似蒼鷹。朝發天北隅。暮聞日南陵。欲寄一言去。托之箋彩繒。因風附輕翼。以遺心蘊蒸。鳥辭路悠長。羽翼不能勝。意欲從鳥逝。駑馬不可乘。
·爍爍三星列。拳拳月初生。寒涼應節至。蟠蟀夜悲鳴。晨風動喬木。枝葉日夜零。游子暮思歸。塞耳不能聽。遠望正蕭條。百里無人聲。豺狼鳴后園。虎豹步前庭。遠處天一隅。苦困獨零丁。親人隨風散。歷歷如流星。三萍離不結。思心獨屏營。愿得萱草枝。以解饑渴情。
·寂寂君子坐。奕奕合眾芳。溫聲何穆穆。因風動馨香。清言振東序。良時著西癢。乃令絲竹音。列席無高唱。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揚。長哀發華屋。四坐莫不傷。
·晨風鳴北林。熠燿東南飛。愿言所相思。日暮不垂帷。明月照高樓。想見馀光輝。玄鳥夜過庭。仿佛能復飛。褰裳路踟躕。彷徨不能歸。浮云日千里。安知我心悲。思得瓊樹枝。以解長渴饑。
·陟彼南山隅。送子淇水陽。爾行西南游。我獨東北翔。轅馬顧悲鳴。五步一彷徨。雙鳧相背飛。相遠日已長。遠望云中路。想見來圭璋。萬里遙相思。何益心獨傷。隨時愛景曜。愿言莫相忘。
·鐘子歌南音。仲尼嘆歸與。戎馬悲邊鳴。游子戀故廬。陽鳥歸飛云。蛟龍樂潛居。人生一世間。貴與愿同俱。身無四兇罪。何為天一隅。與其苦筋力。必欲榮薄軀。不如及清時。策名於天衢。鳳皇鳴高岡。有翼不好飛。安知鳳皇德。貴其來見稀。
·紅塵蔽天地。白日何冥冥。
·許由不洗耳。后世有何徵。
·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連翩游客子。干冬服涼衣。去家千里馀。一身常渴饑。寒夜立清庭。仰瞻天漢湄。寒風吹我骨。嚴霜切我肌。憂心常慘戚。晨風為我悲。瑤光游何速。行愿支何遲。仰視云間星。所若割長帷。低頭還自憐。盛年行已衰。依依戀明世。愴愴難久懷。
·雙鳧俱北飛。一鳧獨南翔。子當留斯館。我當歸故鄉。一別如秦胡。會見何詎央。愴悢切中懷。不覺淚沾裳。愿子長努力。言笑莫相忘。
·清涼伊夜沒。微風動單幬。
·招搖西北馳。天漢東南流。
·嚴父潛長夜。慈母去中堂。
·行行且自割。無令五內傷。
·嚴嚴鐘山首。赫赫炎天路。主明曜云門。遠景灼寒素。昂昂累世士。結根在所固。呂望老匹夫。茍為因世故。管仲小囚臣。獨能建功祚。人生有何常。但恐年歲暮。幸托不肖軀。且當猛虎步。安能苦一身。與世同舉厝。由不慎小節。庸夫笑我度。呂望尚不希。夷齊何足慕。
·遠送新行客。戚暮乃來歸。入門望愛子。妻妾向人悲。聞子不可見。日已潛光輝。孤墳在西北。常念君來遲。褰裳上墟丘。但見蒿與薇。白骨歸黃泉。肌體乘塵飛。生時不識父。死后知我誰。孤魂游窮暮。飄遙安所依。人生圖孠息。爾死我念追。俯仰內傷心。不覺淚沾衣。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
別歌《漢書·蘇武傳》: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聵。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答蘇武書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時,榮問休暢,幸甚幸甚!遠讬異國,昔人所悲,望風懷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遺,遠辱還答,慰誨勤勤,有逾骨肉。陵雖不敏,能不慨然!
自從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窮困,獨坐愁苦,終日無睹,但見異類。韋鞲毳幙,以御風雨。膻肉酪漿,以充饑渴。舉目言笑,誰與為歡?胡地玄冰,邊土慘裂,但聞悲風蕭條之聲。涼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側耳遠聽,胡笳互動,牧馬悲鳴,吟嘯成群,邊聲四起。晨坐聽之,不覺淚下。嗟乎子卿!陵獨何心,能不悲哉!
與子別后,益復無聊。上念老母,臨年被戮;妻子無辜,并為鯨鯢。身負國恩,為世所悲。子歸受榮,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禮義之鄉,而入無知之俗,違棄君親之恩,長為蠻夷之域,傷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負陵心,區區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難刺心以自明,刎頸以見志,顧國家于我已矣。殺身無益,適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輒復茍活。左右之人,見陵如此,以為不入耳之歡,來相勸勉。異方之樂,秖令人悲,增忉怛耳。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前書倉卒,未盡所懷,故復略而言之: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絕域,五將失道,陵獨遇戰。而裹萬里之糧,帥徒步之師,出天漢之外,入強胡之域。以五千之眾,對十萬之軍,策疲乏之兵,當新羈之馬。然猶斬將搴旗,追奔逐北,滅跡掃塵,斬其梟帥。使三軍之士,視死如歸。陵也不才,希當大任,意謂此時,功難堪矣。
匈奴既敗,舉國興師,更練精兵,強逾十萬。單于臨陣,親自合圍。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馬之勢,又甚懸絕。疲兵再戰,一以當千,然猶扶乘創痛,決命爭首,死傷積野,余不滿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創病皆起,舉刃指虜,胡馬奔走;兵盡矢窮,人無尺鐵,猶復徒首奮呼,爭為先登。當此時也,天地為陵震怒,戰士為陵飲血。單于謂陵不可復得,便欲引還。而賊臣教之,遂便復戰。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萬眾,困于平城,當此之時,猛將如云,謀臣如雨,然猶七日不食,僅乃得免。況當陵者,豈易為力哉?而執事者云云,茍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視陵,豈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寧有背君親,捐妻子,而反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為也,故欲如前書之言,報恩于國主耳。誠以虛死不如立節,滅名不如報德也。昔范蠡不殉會稽之恥,曹沬不死三敗之辱,卒復勾踐之讎,報魯國之羞。區區之心,切慕此耳。何圖志未立而怨已成,計未從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漢與功臣不薄。’子為漢臣,安得不云爾乎?昔蕭樊囚縶,韓彭菹醢,晁錯受戮,周魏見辜,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賈誼亞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將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讒,并受禍敗之辱,卒使懷才受謗,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舉,誰不為之痛心哉!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徒失貴臣之意,剄身絕域之表。此功臣義士所以負戟而長嘆者也!何謂不薄哉?
且足下昔以單車之使,適萬乘之虜,遭時不遇,至于伏劍不顧,流離辛苦,幾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聞,古今所未有也。蠻貊之人,尚猶嘉子之節,況為天下之主乎?陵謂足下,當享茅土之薦,受千乘之賞。聞子之歸,賜不過二百萬,位不過典屬國,無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盡為萬戶侯,親戚貪佞之類,悉為廊廟宰。子尚如此,陵復何望哉?
且漢厚誅陵以不死,薄賞子以守節,欲使遠聽之臣,望風馳命,此實難矣。所以每顧而不悔者也。陵雖孤恩,漢亦負德。昔人有言:‘雖忠不烈,視死如歸。’陵誠能安,言陵忠誠能安于死事。而主豈復能眷眷乎?男兒生以不成名,死則葬蠻夷中,誰復能屈身稽顙,還向北闕,使刀筆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復望陵!
嗟乎!子卿!夫復何言!相去萬里,人絕路殊。生為別世之人,死為異域之鬼,長與足下生死辭矣!幸謝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無恙,勿以為念,努力自愛!時因北風,復惠德音!
李陵頓首。
蘇武李陵詩四首
其 一
骨肉緣枝葉 結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 誰為行路人 況我連枝樹 與子同一身
昔為鴛與鴦 今為參與辰 昔者常相近 邈若胡與秦 惟念當離別 恩情日以新
鹿鳴思野草 可以喻嘉賓 我有一罇酒 欲以贈遠人 愿子留斟酌 敘此平生親
因:依靠憑借、依照、順應;也有解釋說即是“親”;
辰:即“商”,二十八宿,參星酉時現于西,辰星卯時現于東;
邈:遠,《九章、懷沙》湯禹久遠兮,邈而不可慕;通“藐”,輕視,《孟子、盡心下》“說大人則邈之”。
敘親:談論彼此的親屬關系。
蘇李詩,據說是蘇武李陵相互贈和的作品。西漢詩歌格律對仗還沒有這么高的配置,當是后世老纏粉強行帶入兩人角色的“同人作品”。不過“昔為鴛與鴦,今為參與辰”,唔,耽美同人的歷史瞬間推前2000年。又及,老杜曾說“李陵蘇武是吾師”,有點明白這家伙怎么會寫那么一大堆“XXX懷李白”~
“鹿鳴”一句用典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喻燕樂嘉賓。印象最深的是曹老板用典此句,相當信手拈來,一張流氓臉,上書你的等于我的,照抄不帶修飾,和外面那些妖艷賤貨完全不一樣呢口亨╭(╯^╰)╮關鍵曹老板這耿直boy就有這種氣度,讓人覺得他用得妥帖,用得自然。
“我有一罇酒,欲以贈遠人,愿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古人表示,你們玩的都是爺爺我玩膩的呢(驕傲臉
整體來看這首詩結構感情都相當完備。前三句以木喻人,我們都是骨肉兄弟,就像那樹,本為一體,同氣連枝,誰都不是陌路人。中三句應該是異地客對久別的大漢故土的告白。后三句一聯,兩個倒霉蛋相互慰藉。這個“遠人”,到底是指李陵是遠方(大漢)來的人呢,還是指遠方的李陵這個人?
笠翁對韻中有神奇韓畫雄渾李陵詩請問李陵是哪個朝代的人?
李陵詩:李陵,西漢名將李廣的孫子,他曾多次建立戰功,但在一次出戰時,因敵眾我寡,主軍又不營救,被迫投降匈奴。后來他遇到出使匈奴的蘇武,送別時贈了幾首詩,悲涼慷慨,十分感人。這句的意思是:最雄渾感人的是李陵送別蘇武的詩。
李陵(前134-前74年),字少卿,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人。西漢名將、文學家,飛將軍李廣長孫。
擅長騎射,愛護士卒。初以祖勛,授予侍中、建章宮監,遷騎都尉。天漢二年(前99年),跟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與八萬匈奴兵戰于浚稽山,終因寡不敵眾兵敗投降。得知漢武帝夷滅三族,將太史令司馬遷處以腐刑的消息,心灰意冷,投降匈奴鞮侯單于,迎娶公主為妻,封為右校王,管理堅昆地區。漢昭帝即位后,拒絕大司馬霍光迎接回國計劃。
元平元年(前74年),老死于匈奴。
李陵在浚稽山遭遇到單于主力,被匈奴三萬多騎兵包圍。李陵軍駐扎在兩山之間,以大車作為營壘,李陵領兵沖出營壘擺開隊伍,前排持戟和盾,后排用弓和弩,下令:"聽到擊鼓就進攻,聽到鳴金就收兵。"匈奴見漢軍人少,徑直撲向漢軍營壘。
李陵揮師搏擊,千弩齊發,匈奴兵應弦而倒。匈奴軍敗退上山,漢軍追擊,殺匈奴兵數千。單于大驚,召集左賢王、右賢王部八萬多騎兵一起圍攻李陵。李陵向南且戰且走,幾天后被困在一個山谷中。連日苦戰,很多士卒中箭受傷,三處受傷者便用車載,二處受傷者駕車,一創者堅持戰斗。
李陵說:"我軍士氣不如前,又鼓不起來,是何原因?莫非是軍中有女人么?"原來,軍隊出發時,有些被流放到邊塞的關東盜賊的妻女隨軍作了士兵們的妻子,大多藏匿在車中。李陵把她們搜出來用劍殺掉了。第二天再戰,果然斬匈奴首三千多。他們向東南方突圍,沿著故龍城道撤退,走了四五天,被大片沼澤蘆葦擋住。
匈奴軍在上風頭縱火,李陵也令將士放火燒出一塊空地才得以自救。又退到一座山下,單于已在南面山頭上,命他兒子率騎兵向李陵發起攻擊。
李陵的步兵在樹林間與匈奴騎兵拼殺,又殺匈奴兵數千,并發連駑射單于,單于下山退走。這天李陵捕得俘虜,俘虜供出:"單于說:'這是漢朝的精兵,久攻不能拿下,卻日夜向南退走把我們引到塞邊,會不會有伏兵呢?'而許多當戶和君長都說:'以單于親率數萬騎兵攻打漢朝幾千人,卻不能把他們消滅,那以后將無法再調兵遣將,也使漢朝越發輕視匈奴。務必在山谷間再度猛攻,還有四五十里才到平地,即使不能破敵,返回也來得及。'"這時,李陵軍處境更加險惡,匈奴騎兵多,戰斗一整天不下幾十回合,匈奴兵又死傷二千余人。匈奴軍不能取勝,準備撤走。
恰逢李陵軍中有一個叫管敢的軍侯,因被校尉凌辱而逃出投降了匈奴。對單于說:"李陵軍無后援,并且箭矢已盡,只有李陵將軍麾下和成安侯韓延年手下各八百人排在陣式前列,分別以黃白二色作旗幟,派精兵射殺旗手即可破陣了。"單于得到管敢,大喜,命騎兵合力攻打漢軍,邊打邊喊:"李陵、韓延年快降!"接著擋住去路猛烈攻打李陵。李陵處在山谷底,匈奴軍在山坡上從四面射箭,矢如雨下。漢軍堅持南行,未等沖到鞮汗山,一天之中五十萬支箭已全部射光,便丟棄戰車而去。
當時,還剩士兵三千多,赤手空拳的就斬斷車輪輻條當武器,軍吏們也只有短刀。又被一座大山所阻折入狹谷,單于切斷了他們的退路,在險要處放下壘石,很多士卒被砸死,不能前進。
黃昏后,李陵換上便衣獨步出營,攔住左右說":不要跟著我,讓我一個人去干掉單于!"過了很久,李陵才回來,嘆息說:"兵敗如此,惟求一死!"軍吏說:"將軍威震匈奴,陛下不會讓您死,以后可想別的辦法回去,像浞野侯(趙破奴)雖被匈奴俘獲,但后來逃回去,陛下仍以禮相待,何況對將軍您呢!"李陵說":你別說了,我不戰死,不為壯士。"于是他要部下把旌旗都砍斷,把珍寶埋藏在地下。又扼腕道:"再有幾十支箭,我們足以逃跑了,可現在無武器再戰,天一亮就只有束手待擒了。不如各作鳥獸散,還可能有逃回去報告陛下的人。"他令將士們每人拿上二升干糧,一大塊冰,約定在邊塞遮虜鄣會合。準備夜半時分擊鼓突圍,但鼓未響。折疊力竭被俘
李陵與韓延年一同上馬,十多名壯士和他們一道沖出。匈奴數千騎兵緊追,韓延年戰死,李陵長嘆:"我無臉面去見陛下呀!"于是下馬投降了。他的部下四散逃命,逃回塞內的僅四百余人。 李陵兵敗之處離邊塞只有百余里,邊塞把情況報告了朝廷,武帝想必李陵已戰死,就把他母親和妻子召來,要相面的人來看,卻說他們臉無死喪之色。后來得知李陵已降匈奴,武帝大怒,責問陳步樂,陳步樂自殺了。
關于哪些詩詞里有李陵和李陵詩人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