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都有哪些古詩集 中國古詩有多少首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中國都有哪些古詩集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中國古詩有多少首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古代著名詩集
1、《詩經》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
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并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2、《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云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余首。
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選詩范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在數量上以杜甫詩最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它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
3、《白氏長慶集》
《白氏長慶集》是唐代白居易作品的集名。本書原在唐穆宗長慶年間編集出版,故名為《白氏長慶集》。原為七十五卷,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到了宋代已經亡軼四卷,現存七十一卷。有影印宋紹興本,不分前、后、續集,其中詩三十七卷,分為諷喻、閑話、感傷、歌行、雜律等,文三十四卷。
4、《漢樂府》
漢武帝劉徹時,在定郊祭禮樂時重建樂府,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是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后來有不入樂的也被稱為樂府或擬樂府。
漢樂府是繼《詩經》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匯集,不同于《詩經》的是,它開創了詩歌現實主義的新風。漢樂府民歌中女性題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語言構造貼近生活的作品,由雜言漸趨向五言,采用敘事寫法,刻畫人物細致入微,創造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較為完整。
此外,漢樂府還能突出思想內涵著重描繪典型細節,開拓敘事詩發展成熟的新階段,是中國詩史五言詩體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漢樂府在文學史上有極高的地位,其與詩經、楚辭可鼎足而立。
《陌上桑》和《孔雀東南飛》都是漢樂府民歌,后者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孔雀東南飛》與《木蘭詩》合稱“樂府雙璧”。漢代《孔雀東南飛》、北朝《木蘭詩》和唐代韋莊《秦婦吟》并稱“樂府三絕”。此外,《長歌行》中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也是千古流傳的名句。
5、《楚辭》
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以南方民歌為基礎,采用楚國方言創作了一種新的詩歌體裁——楚辭。屈原的抒情長詩《離騷》,具有浪漫主義風格,是楚辭的代表作,楚辭因此又稱為“騷體”。
楚辭,也作“楚詞”。本為楚地的歌辭。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吸收其營養,創作出《離騷》等巨制鴻篇,后人仿效,名篇繼出,成為一種有特點的文學作品,通稱楚辭。西漢劉向編輯成《楚辭》集,東漢王逸又有所增益,分章加注成《楚辭章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詩集
中國最經典的100首古詩詞
中國最經典的100首古詩詞有《登鸛雀樓》、《相思》、《鳥鳴澗》、《畫》、《問劉十九》、《尋隱者不遇》、《靜夜思》、《獨坐敬亭山》、《春曉》、《宿建德江》、《馬詩》、《風》、《樂游原》、《憫農》、《江雪》、《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于易水送人一絕》、《梅花》、《夏日絕句》等。
1、《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2、《梅花》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4、《于易水送人一絕》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5、《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6、《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7、《樂游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8、《風》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9、《馬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10、《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中國的古詩詞有哪些?
1. 《詠 史》 唐 李商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譯文】:縱覽歷史,凡是賢明的國家,成功源于勤儉,衰敗起于奢華。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頭,為什么那鑲有珍珠才是好坐車?想要遠行,卻沒遇見千里馬,力單勢孤,難以拔動蜀山猛蛇。有幾人曾聽過舜帝的南風歌?只有在蒼梧對翠華蓋哭泣份兒。
2. 《入京詩》 明 于謙
絹帕蘑菇與線香, 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 免礙閻羅話短長。
【譯文】:蘑菇、絹帕和線香是供人們日常使用的,如果都被做官的拿去用來討好上司,那就會給人民的生活所需帶來困難。自己一身清白去做京官,就不會讓老百姓指戳脊梁。
3. 《書端州郡齊壁》 宋 包拯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譯文】:清私心是治事的根本,講直道是立身的宗旨。好木料終成棟梁,好鋼材堅強不屈。倉多存糧偷吃公糧的鼠雀高興,野無雜草常啃青草的兔狐發愁。牢記先賢留下的立身處事的教導,決不能讓后人想到我而覺得羞恥。
4. 《石灰吟》 明 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石頭)只有經過多次撞擊才能從山上開采出來。它把烈火焚燒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5.《書端州郡齊壁》宋 包拯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譯文】:清私心是治事的根本,講直道是立身的宗旨。好木料終成棟梁,好鋼材堅強不屈。倉多存糧偷吃公糧的鼠雀高興,野無雜草常啃青草的兔狐發愁。牢記先賢留下的立身處事的教導,決不能讓后人想到我而覺得羞恥。
中國都有哪些古詩集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中國古詩有多少首、中國都有哪些古詩集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